:罗汉、菩萨与佛都已经见道并了脱生死了,但是,他们三者有哪些区别呢?

  悲智答:

   李洪志根本就没有讲清楚过罗汉的标准是什么,因为那已经是圣者的境界,不是凡夫之人依靠凡智可以测度的,否则,李洪志也就不会说出“释迦牟尼讲过万物皆有灵”(《法解》)这样的昏话了。佛教认为,一切凡夫都是认为万物皆有神、我、灵的,而一切圣者都是认为万物皆无神、我、灵的,李洪志的说法不正是背道而驰的吗?

  佛教对各个境界及其标准讲得都非常清楚,包括三界内各层天,罗汉、菩萨,一直到圆满觉悟的佛陀。这可不像“法轮功”迷迷糊糊的,谁也说不清,反正李洪志说啥是啥。

  从是否见到真实意义上的道这个角度来讲,罗汉并没有见道,也就是并没有见到宇宙的终极本质,还不知道对立的万事万物的统一本质是什么,即一切事物的共性是什么。罗汉仅仅证得的了“性空”之道,即一切事物与现象的特性都是变化不实的、空的,也就是一切事物与现象都是无神、无我、无灵、无性的,都是没有实质的。而菩萨不仅证得了“性空”,还证得了一切事物与现象的共同本质,即“空性”,而此性就是道,就是宇宙的终极本质。

  空性,无形无相,非大相非小相,是不能用大小来衡量的,没有大小的概念,就像一滴水的湿性,与大海水的湿性毫无差别一样。但是,空性又是大相,又是小相。若大,则为至大而包万法,无量世界在空性内“如片云点太清里”,无有出其外者,万法都在道中,没有任何一法比空性大,可谓“其大无外”;若小,则为至小,而入于芥子,无有入其内者,没有任何一法比空性小,可谓“其小无内”。其,是代词,指代道或法性。因为法性既是最大的相,又无形无相,所以道家也讲“大相无形”或“大道无形”,大道就是最大的相。而李洪志完全歪曲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含义。

  李洪志说:“在如来这个层次上,大,看不到宇宙的边缘;小,看不到物质的最小微粒,所以他讲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转法轮》)可以想一想,这不恰恰是其(指宇宙)大“有外”,其(指微观粒子)小“有内”吗?若看不到宇宙的边缘,在所见宏观之外,还有天体的存在,那不是“有外”吗?怎么能说是“无外”呢?若看不到物质的最小微粒,在所见微观之内,还有更微观微粒的存在,那不是“有内”吗?怎么能说是“无内”呢?实在是连文字表面含义都说不过去了。在一句话中,代词“其”指代混乱不清,既指代宇宙,又指代微观粒子,文理不通。

  佛教中讲,由于罗汉仅仅证得了“性空”,而没有证得“空性”,所以罗汉的空并非圆满的空,因此被称为“偏空”。菩萨既证得了“性空”,又证得了“空性”,但还没有圆满证得“空性”;只有佛陀是圆满觉悟一切的。这是三者大致的区别。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罗汉、菩萨与佛三种境界的差别。

  凡夫,也就是三界内的苦恼众生,常受种种痛苦缠扰、逼迫,不得安宁。而导致痛苦的根本原因在于被各种“惑”驱使而造业,循业受报,受生死诸苦。而要脱离生死,就必须从生死的根本原因处着手,破除迷惑。这既不像李洪志所说的“吃得世上苦,出世是佛陀”(《洪吟》),也不像他所说的“放下生死”“不怕死”就能解脱生死,那都是邪说。

  在世间,既有不少不惜身命的强盗、亡命之徒,也有很多不怕死的英雄、斗士,老子也讲过有“民不畏死”的情况,然而,并不能说这些不怕死的人是可以解脱生死的。相反,正是因为修行人惧怕生死,所以才要修道以逃出生死的。而要逃出生死,就必须破除迷惑、获得觉悟,坚定地看破世界与身心,都是无常、无我、不实的,若执著一切实有,则轮回不已。

  觉者之所以为觉者,就是因为破除了迷惑。惑,是对道理与事相的迷惑,主要有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三种。断惑的程度不同,造成了圣者境界的不同。

  初果罗汉,完全破除了见思惑当中的见惑。所谓见惑,即知识、道理和见解上的迷惑和错误,是对种种事物因不正确的推理与猜度而产生的各种邪谬的见解。比如,在《邪说俱全的“法轮功”》一书的《恶见俱全的“法轮功”》一文中详细剖析的我见、边见等五种不正确的见解即是。谁要是完全破除了这些错误的见解,在小乘就称为见道,也就证得了初果罗汉,从此不仅再也不入恶道受生,而且永远也不会再堕落成凡夫,也就根本不存在李洪志所说的“还会掉下来”的问题。但是,如果从此忙于俗务而不能继续进修到更高的果位,则依据根性及见道后继续修道的精进程度,最多还需要七往来于天上人间,即七次往生于天上,七次来生于人间,就注定可以完全断除见思惑中的思惑而证得四果大阿罗汉,超出三界。

  初果罗汉,译为入流,即超出凡流而入于圣者之流,是所有觉者中最低的,证得了一切事物都是矛盾构成的,都是“无我”的,达到了“无人、无我”的无为境界,相反,所有凡夫都是执著地认为一切事物是“有我”的,“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金刚经》),“有我”还是“无我”是圣者与凡夫的分水岭。而“无我”的无为境界是一切圣者的基础,“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即无论境界有多么大差别的圣者,都是以“无我”的无为法为基础的,李洪志所说的“提高之后回头一看都是错的”的说法是根本就不存在的邪说。

  二果罗汉,除了已经完全断除见惑之外,还断尽了欲界九品思惑中的前六品。所谓思惑,即色、声等事相上的迷惑,是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对于一切顺适心情的境界所起的贪欲,以及对于一切违逆心情的境界所起的瞋恨,甚至痴、慢、疑等烦恼。断除思惑的过程,就是小乘在见道之后的修道过程。思惑一共有八十一品,其中,欲界九品,色界与无色界共有七十二品。由于二果罗汉还有三品欲界思惑未断,因此,还要一次往生于天上,一次来生于人间,才可以完全断除思惑而证得四果大阿罗汉,因此,又名一来果。由于初果、二果的在家圣者,还没有完全断除欲界思惑,因而依然能生儿育女。

  三果罗汉,又名不还果,由于完全断除了欲界九品思惑,因此命尽之后也不会因业报再来人间受生。三果罗汉寄居在色界最高处“唯圣人居”的五净居天,等完全断除思惑后即证得四果大阿罗汉。由于三果的在家圣者,已经完全断除了欲界思惑,因而,即使是在家修行的圣者也不再会有淫念了。当然,也会有三果的在家圣者在证果之前已经生育子女的情况,因此,不能完全根据是否有子女来断言果位的高低。特别是大乘菩萨道的圣者,常常为利益众生而和光同尘,示同凡夫,更不是依靠表象可以衡量的了。

  四果罗汉,小乘最高果位,已经断尽思惑,超出三界,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入于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

  所谓生死,“法轮功”练习者只知道凡夫所了解的那种轮回六道中凡夫身的生生死死,寿命有长短分限,身体有大小、形段的区别,即生命是分成一段一段的,一会投胎出来了,一会儿死了又投胎,称为分段生死。还有一种是罗汉和菩萨那个境界才有的生死,称变易生死。所谓变易,一方面,既没有身形胜劣的不同,也没有寿期长短的差别,只是迷惑渐灭,证悟渐增,即迷与悟的迁移和变易;另一方面,圣人所得意生身与变化身,能变能易,神化自在。小乘的涅槃是“偏空”境界,只是断了这个业报肉身的生死,不再轮回,却还有变易生死,并没有达到不生不灭的终极涅槃境界。只有佛的境界才是永远断尽分段与变易两种生死,达到真正的涅槃的。

  另外,于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这五眼中,三界内的凡夫最高可以开到天眼通,而天眼通不仅能够透过各种障碍,看到障碍之外的景象,还可以看到一切远近、前后、昼夜、天堂地狱等所有各个空间的物质景象。

  证得了罗汉果,具有了知一切事物平等、无我性空的智慧之后才会有慧眼。慧眼能照见所有物质及非物质的现象及其本质,洞察一切现象皆为空相,了知诸法的本质为“空”“无我”的。这并不像李洪志所说的,天眼通是“隔墙看物、透视人体”,慧眼通以上是“看到另外空间存在的景象”。其实,“看到另外空间存在的景象”依然只是天眼通!而李洪志所说的“开到慧眼通,你不具备隔墙看物、透视人体这种本事”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因为慧眼通是与智慧有关的,既可以看到(了知)所有的物质以及非物质的现象及其本质,而又是不执著于任何现象或景象,因为一切现象都是“无我”不实的。

  菩萨,译为觉有情,就是可以使有情众生觉悟。又因菩萨发起自利利他的大愿,悲智双运,以智慧上求佛道,兴慈悲下化众生,修自利利他之道,所以,又译为大道心众生,即此人发大心为成就众生而求无上佛道。

  菩萨倒驾慈航,从涅槃入于生死之中,示现生死,专为教化众生。而如果菩萨不能通达如尘若沙一样无量无数的法门,也就是尘沙惑不能破尽,就不能自在教化众生,所以,为了普化群生,所有的菩萨都发心“法门无量誓愿学”,根本就不像李洪志所说的只能学一法门,这也是破坏佛法的邪说。

  菩萨断除尘沙惑,可以得清净法眼。法眼,是菩萨为救度一切众生,能照见了知一切法门、彻见佛法正理之智慧眼。天眼通只能见相而不见因果,即不能得知是过去何时、以何因缘才导致现在、未来果报的,要了知宿世的前因后果必须到了法眼通才行的。

  菩萨,同样是分成很多境界或层次的,有见道的菩萨,也有没见道的菩萨。有四十个阶位是没见道的菩萨,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而见道的,即见到宇宙的终级本质、实相理体的,也就是见到“空性”的,是大乘的圣位菩萨。当然,见道并不等于就像佛那样圆满证道,而是证得一分就圆满一分。

  所谓无明惑,就是迷于终极本质、实相理体的根本无明,罗汉不知其名,是三界之外罗汉与菩萨不能解脱变易生死的根本原因。如果无明惑和圆满觉悟分成十分的话,圣位菩萨就分为十地,破除一分无明就获得一分觉悟,当破除第一分无明的时候就叫做初地菩萨,如果完全破除了无明惑,就得到了完全圆满的觉悟,也就是常说的圆满成佛。成佛之后五眼具足,而佛眼是具足前四眼作用之眼,无事不知、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这并不是李洪志所说的,“五眼”只是分别看不同层次的景象所能涵盖得了的。

 


天鉴网欢迎转载站内资料,但必须注明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出版社或原输入者所有,请不要轻易删改。 2001.7

如有相关稿件,请发电子邮件给悲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