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是执著心的根本吗?修道都讲要放下所有的情,放下情之后就一定会代之以慈悲吗?慈悲与情到底有什么区别?

  悲智答:

   并不是像李洪志所说的,情是执著心的根本。执著心的根本是什么呢?佛教中讲,人之所以有生死,有苦恼,就是因为有“惑”,依惑造业,因业受报,沉沦苦海,受种种苦。惑,是对包括自身在内的一切事物在现象和本质上的种种迷惑和不觉,是与觉悟相对立的一个概念,是对真理的迷而不觉,因此,惑才是执著心的根本。破除一分迷惑,就获得一分觉悟,当所有的迷惑完全破除之后,就是圆满觉悟一切真理的佛。

  众生的种种惑,主要表现在对以下三个方面的错误认识。一是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都是无常的,没有恒常不变的事物存在;二是一切事物都是矛盾构成的,都是无神、我、灵的,没有独立不变的事物存在,即万物皆无灵。“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金刚经》),而执著一切事物都是“有我”的,就像李洪志所说的“万物皆有灵”,是凡夫之人流转生死的根本原因;三是万事万物有统一的本质,即万法归一。一切事物在本质上都是没有差别的,都是平等“不二”的,这就是佛教中所说的“不二法门”。

  佛家与道家都讲“众生无边誓愿度”,那么,这个众生指的是什么呢?广义来讲,众缘和合所产生的就叫做众生,也就是众多的条件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一切事物都是众生。众生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做无情众生,一类叫做有情众生。无情众生,比如,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等,是没有情感和知觉的事物,因此是冥顽不化、不能觉悟的,也就根本谈不上会产生慈悲之心。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草木本是无情物,自然也就不存在吃粮食是杀生的问题;有情众生,比如,一切天龙鬼神和人畜等各种生命,都是有情感和知觉的,都是有种种感受与情绪的,是能够觉悟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众生概念。一般情况下所说的众生,往往特指有情众生,因而,普度有情众生常常被简化成普度众生或广度有情。

  有情与无情是在对立之中才存在的概念,而佛所圆满证得的宇宙终极本质,具足一切又超越一切,是一切对立的统一,也是有情与无情的统一,既有情,又无情,既非有情,又非无情,超越了有情与无情的概念。华严宗始祖杜顺大师的“漩复颂”说明了这一道理:“世人欲识真空理,身内真如还遍外,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

  除佛之外,即使是罗汉与慈悲广大的菩萨也都在有情众生之列。菩萨,一名“有情觉”,就是有情众生当中的觉悟者;又名“觉有情”,就是可以使有情众生得到觉悟。菩萨就是因为有“不忍众生苦”的同情与怜悯之情,所以才会升起广度有情的慈悲之心,相反,同样是圣者的罗汉,之所以不能称为菩萨,就是暂时还没有升起誓愿度尽众生的慈悲之心,而慈悲可以说是成就无上佛道的最根本的感情基础,如果没有对众生的慈悲之心,根本就谈不上成就无上佛道的。可见,觉悟与慈悲都是以有情作为基础的,无情既谈不上修行,也谈不上觉悟,更谈不上升起慈悲的。

  那么,怎么才有可能成为草木金石等无情众生呢?有很多种情况,比如:一种是修无想外道。就是像李洪志所教的那样,打坐的时候,静静的什么都不想,知道有个我在练功,这就叫做无想外道。修无想外道,把静静地什么都不想当做是修道,可以转化成无情的、更低级的事物;另一种是修无情,以为放下所有的情,修成无情就是道,如此就可以变为麻木不仁的无情之物;再有一种是佛菩萨为利益众生,以慈悲誓愿之力所化现的有情、无情。道越高,行越广,甚至入于三恶道之中广度有情。比如,在《优婆塞戒经》中佛说:“于饥馑世,我立大愿,以愿力故,受大鱼身,为诸众生,离于饥渴,食我身者,修道、念道、无恶罪过。疾疫世时,复立大愿,以愿力故,身为药树,诸有病者,见闻触我,及食皮肤、血肉、骨髓,病悉除愈。”为了度化不同种类的众生,佛菩萨甚至化现为畜生身,在《优婆塞戒经》中佛说,“以是愿力,受恶兽身,为欲调伏彼畜生故。菩萨现受畜生身已,善知人语、法语、实语、不粗恶语、不无义语,心常怜愍,修习慈悲,无有放逸,是名菩萨不可思议。”此外,还有可能化现为井、池、泉、河等无情之物来利益众生,比如,在《地藏经》中佛说,为广度众生,佛陀“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脱。”

  众生的情,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不净之情,一种是清净之情。

  不净之情,又称爱见,是凡夫所具有的,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真实“有我”的错误认识与见解(称为见),和以此为基础而产生的对苦避舍,对乐取求的种种情感(称为爱),比如,凡夫的七情六欲,对自我、子女、朋友、衣服、饮食、丈夫或妻子等种种事物的贪爱等等。如果七情六欲等情绪过于强烈、持久或失调,就会对身心产生严重影响或损害,从医学或者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也是如此。因不净之情依痴迷与妄想而有,无异于是影里求物,虚中求实,只能招来坠落与轮回,所以又称痴情、迷情、凡情或妄情。

  清净之情,是破除了爱见的圣者所具有的感恩心、博爱心、慈悲心等情感,比如,慈悲心是广大的,在空间上及于十方、在时间上达于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众生;慈悲心又是平等的,既无怨无亲,又无厚无薄,平等对待一切众生。所以,清净之情又称为真情或法爱。在《优婆塞戒经》中佛说,“修习慈心,如是慈心,实无受者,而亦获得无量果报”“能修如是悲心,当知是人能坏恶业,如须弥山,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道),是人所做少许善业,所获果报,如须弥山”,也就是说,修习真正慈悲心的本身,即使没有受益者,也可以获得无量果报、消除无量罪业、很快得无上道,并且此人以慈悲之心所行的点滴之善也可以得无量善报。

  道家与佛家一样,都是既讲出世也讲入世的,也就是以慈悲之心,入于世间,立身行道,济世度人,比如,老子适周,张良佐汉等等都是例证。因此,道家与佛家也是都讲感恩之心的,比如,道教讲报天、地、君、亲、师等恩德,佛教中讲报四重恩,报父母养育之恩、报众生供给之恩、报国王教化之恩、报师长训诱之恩。与此相反,“法轮功”对国家领袖不能恭敬反而肆意谩骂和诽谤,对此,在《优婆塞戒经》中佛说,“(对)国王、大臣受寄抵谩,不知恩者”“而得大罪”,也就是说,对国王不仅不能知恩图报,反而抵触、谩骂或诽谤的,有大罪过。

  可见,“修道都讲要放下所有的情”是完全错误的说法,修道并不是要放下所有的情,而是要破除迷情,修出慈悲等真情,如果所有的情都放下了,那岂不变成了冥顽的无情之物?修行要破除的只是迷情,然而,由于是不是迷情的关键在迷而不在情,也就是产生迷情的根源在于惑,所以,要破除迷情,归根结底还是落实在对惑的破除上,而并非重点针对情,就像想要脱离轮回之苦,也应该落实在对产生苦的根本原因——惑的破除上一样,而不应该像李洪志所说的去吃苦,“吃苦就长功”(《悉尼讲法》)“吃得世上苦,出世是佛陀”(《洪吟》)。同样,对于迷情,如果只强调放下所有的情却不能破除一切事物“有我”的见惑,无异于舍本逐末,甚至会成为迷惑依旧在的无情之物。

  迷情中还有一种以上述爱与见为基础的,对具体的(不是普遍的)众生所产生的被称为“爱见大悲”的同情与怜悯之情,这种情虽然也是善的,对社会也都是有益的,也能够利益一些众生,甚至使一些众生得到救度,从世间法的角度讲是不错的,也是应该提倡的。但是,以“爱见”为基础而升起的“大悲”之心,不仅不是广大普遍的,而且根本上也是为私为我的,是虚妄不清净的,并不是真正的慈悲心,所以,对于修菩萨道的圣者却是应该舍离的,在《维摩诘经》中说:“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

  为什么呢?因为有爱见从中作祟,自己认为欢喜的,就乐意去做,自己认为不欢喜的,就不高兴去做;或见众生无量无边,实在太多,众生对生死又是如此的不思出离而难以度化,长期逗留在生死之中度化众生又是这样的辛苦!这些终会导致对于在生死中度化众生的疲惫与厌倦,从而退失道心,舍弃众生,不愿再为度化众生而于生死道中奔波。

  如果能够通达一切事物都是“无我”的,众生同样是众缘所成,也是“无我”虚假不实的,就能破除爱见之心而升起真正的慈悲之心,这种心是广大平等、无私无我的,是超越血缘、地缘、众生类别等条件的,如此才能不致因切身利害关系而产生疲惫厌倦之心,才能不畏辛苦地在生死道中恒久奔波,不论是生到天上人间,还是生到三恶道中,都能精进不懈的济度众生,这时才真正有资格调伏众生,使众生离苦得乐。

  可见,放下情并不会代之以慈悲,因为慈悲本身就是情。即使是完全破除了凡夫的爱见迷情,也不一定就能升起慈悲,罗汉就是很好的例证。如果一定要说慈悲与凡夫的情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凡夫的情根本上是有私有我的、狭劣的、不平等的、有限的、短暂变化的、轮回的、有可能父子反目、夫妻成仇的;慈悲,是无私无我的、广大的、平等的、无限的、永恒不变的、解脱的。慈悲与凡夫迷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证得无我,即是否见道。


天鉴网欢迎转载站内资料,但必须注明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出版社或原输入者所有,请不要轻易删改。 2001.7

如有相关稿件,请发电子邮件给悲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