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道论》讹传近行定

 

  (二种定)二种定即近行定与安止定.以二种行相等持于心:于近行地或于获得地,这里“于近行地”则以舍断诸盖而等持于心,“于获得地”(安止地)则以诸支现前(而等持于心)。
  (二法)于四种分中:(1)(近行、安止)由六随念处与死念、止息随念、食厌想及四界差别等所得的心一境性,以及于安止定前分的一境性为“近行定”。据“初禅的遍作(准备),依无间缘为初禅的缘”等的语句,而知遍作的无间以后的一境性为“安止定”。如是依近行与安止为二种。
  在这里(的定)包括两种,即近行定与安止定。此中于(除了身至念及安般念的八随念而加食厌想及四界差别的)十业处中(的一境性)及于安止定的前分心的一境性为近行定;于其余的(三十)业处中的心一境性为安止定。
  ——叶均译《清净道论》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真实佛法中,根本没有“近行定”及“安止定”的称谓,这些皆是晚世流变后的世俗佛法。
  按照流变佛法的解释,所谓的近行定,也称为近分定,而安止定也称为根本定。近分,即指近于根本定之领域但尚未达到根本定。近行定是相对于安止定而言,即色界之四禅定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每一禅定之自体皆称为安止定(根本定)。把每一个根本定之前的准备阶段、即将进入根本定前的方便加行则称之为近行定。
  根本定共有八种,故自色界初禅至无色界四无色定总共有八种近行定。其中,色界初禅之近行定乃是即将发得初禅根本定之前的准备修行之定,取其尚未得至根本定境界、领域之义,故称未至定或未到地定。
  《清净道论》作者承讹袭谬所讹传的这个所谓的“近行定”,既没有确定的不善法止息,也没有任何确定的功德善法生起,还没有任何标准的禅相境界,这哪是定啊!若是对教外普通民众讲法,随顺流变的世俗佛法而说,本也无可厚非,但是,《清净道论》的作者显然不是在为教外人讲通俗法,就不可谓无过了。

(责任编辑:金桥)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