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道论》乱说依慈定不能得阿罗汉果

 

  “不通达上位”——慈定不能证得阿罗汉的上位,然而死后生于梵天犹如睡醒一般。——叶均译《清净道论》
  「即不通达上位」,虽不能得慈定上位之阿罗汉果,由此死而如睡眠之醒,生於梵天界。——《清净道论》


  一、慈定为十二甘露法门之一
  慈、悲、喜、舍之四梵住,与色界四禅以及无色界之四空定,合称十二门禅、十二甘露法门。意即三界如同着火之屋舍住宅,处于其中的智慧众生,可以通过此十二门逃离火场,向安隐处。所谓的甘露,也就是漏尽涅槃、无病涅槃、不死涅槃,因此也把能够顺至涅槃得究竟解脱的佛法称为甘露门、甘露法门。
  例如:
  “世尊。所谓甘露者。云何名为甘露。佛告阿梨瑟吒。甘露者。界名说。然我为有漏尽者。现说此名。”——《杂阿含经》
  “若有无余涅槃者是名甘露。”——《中阿含经》
  “住甘露门。乃至究竟甘露涅槃。”——《杂阿含经?272.责诸想经》
  “尔时。世尊告梵王曰。吾愍汝等。今当开演甘露法门。是法深妙。难可解知。今为信受乐听者说。不为触扰无益者说。”——《长阿含经》
  “尊者阿难。犹去村不远。有大屋舍。开十二户。若人所为故。入彼屋中。复一人来。不为彼人求义及饶益。不求安隐而烧彼屋。尊者阿难。彼人必得于此十二户随所依出。得自安隐。如是我问尊者阿难一甘露门。而尊者阿难一时为我说于十二甘露法门。今此十二甘露法门必随所依。得安隐出。”——《中阿含经》
  二、依十二甘露法门可以成阿罗汉
  也就是说,依此十二甘露法门之任何一门,皆可以得漏尽,成阿罗汉,究竟解脱,并非如《清净道论》作者所说的,修慈定仅仅可以生于梵天界,而不能得上位的阿罗汉。
  例如:
  “复次。居士。多闻圣弟子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彼依此处。观法如法。彼依此处。观法如法。住彼得漏尽者。或有是处。若住彼。不得漏尽者。或因此法。欲法.爱法.乐法.靖法。爱乐欢喜。断五下分结尽。化生于彼而般涅槃。得不退法。终不还此。是谓如来.无所着.正尽觉成就慧眼。见第一义。说有一法。若圣弟子住漏尽无余。得心解脱。”——《中阿含经》
  不但北传之经如是说,南传诸经也同样作如是说。
  例如:
  “居士!复次,比丘以俱慈之心遍满一方而住之;如是遍满第二、第三、第四[方]:如是遍满上、下、四维;彼以广大、广博、无量、无恚、无害之俱慈心,遍满全世界、一切处而住之。彼如是思惟精察、如是知解:‘此慈心解脱亦是造作、有思,且凡是造作、有思,彼即是无常、应灭法。’彼如是知,彼住其处[逮得漏尽]……乃至……逮得无上瑜伽安稳也。”——《中部》
  “居士!复次,比丘以与慈俱行之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上、下、横,遍,于一切处,于一切世间,与慈俱行,以极广、甚大、无量、无怨、无害之心,遍满而住。彼如是思择而了知‘此为慈心解脱者所作、所思,而诸所作、所思者为无常灭法也’。彼住于其处而得漏尽,又若不得漏尽,则依乐欲其法、欢喜其法,灭尽五下分结而为化生者,于彼处而般涅槃,从彼世而得不还之法。居士!此为知者、见者、应供、正等觉者之彼世尊所正说之一法,若比丘于此而能住于不放逸、热心、精勤,则未解脱之心解脱、未灭尽之漏灭尽,逮得未逮得之无上安稳。”——《增支部》


  可见,《清净道论》作者说依慈定不能得阿罗汉果,实为无知妄言。

(责任编辑:金桥)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