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8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陀的修學歷程(转)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7-23 19: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北傳雜阿含經選讀》研討班參考資料

2.佛陀的修學歷程(摘自《阿含經故事選》p.27~38):

一、出家
有一次,佛陀在憍薩羅國首都舍衛城南郊的祇樹給孤獨園,告訴比丘們說: 「比丘們!從前,在我還未出家時,過著極優渥與高雅的生活。我的父王為我建了春宮、夏宮、冬宮,那裡有著幽雅的環境,各種美食,各種高級服飾用品任我享用,還有詩人、藝妓相伴,讓我足不出戶也不會覺得孤單。 縱然過著那樣富裕的生活,但還是時常讓我想起,從前到宮外出遊時所看到老、病、死的恐怖與噁心景象,想到自己也會老、病、死,不禁生起想要脫離之心。 終於,有一天,我下了決心要解決人生老、病、死的大問題。在家人不捨的悲傷哭泣下,我剔除了鬚髮,穿上袈裟,離開王宮,開始了我的出家修道生活。那年,我二十九歲,正值充滿青春活力的年紀。」

二、修定
「比丘們!出家後,我清淨地守護著自己的身、口、意,首先來到大家尊稱為『仙人』的阿羅羅迦摩羅處修學。阿羅羅告訴我,他已修得了超越『一切識處』的『無所有處』禪定境界。我心想,阿羅羅能,我也能。於是精進修行,過了不久,我也體證了『無所有處』的境界。阿羅羅知道了,對我極為恭敬,與我平起平坐,且邀請我與他一同領眾弘法。然而,我心知『無所有處』之境界,仍不離情愛,不得解脫涅槃。所以,帶著對這種修行法的不滿意與失望,我離開了。 接著,我來到鬱陀羅摩羅子處修學。鬱陀羅告訴我,他已修得了超越『無所有處』的『非想非非想』禪定境界。我心想,鬱陀羅能,我也能。於是精進修行,過了不久,我也體證了『非想非非想』的境界。鬱陀羅知道了,也對我極為恭敬,與我平起平坐,且邀請我與他一同領眾弘法。然而,我心知『非想非非想』之境界,仍不離情愛,不得解脫涅槃。所以,帶著對這種修行法的不滿意與失望,我再度離開了。」

三、各種苦行
「我繼續在摩揭陀國境內尋尋覓覓,後來,來到靠近鬱卑羅地方的西那尼加碼村附近,發現了一處適合禪修的清淨林地,就留下來強練『閉氣禪』,想從中得到解脫涅槃。然而,縱然以我強大的毅力持續修練,但因極度強忍閉氣,造成身體強烈的頭痛、腹痛與灼熱感等,種種的身體痛苦與疲憊,使得身體過度負荷而得不到平靜。 之後,我又嘗試了裸體、持守各種飲食禁忌、以樹皮羽毛等各種奇怪東西當衣服、常站不坐、常蹲不站、以棘刺與鐵釘為床、一晚三浴、倒立而行、將身體吊離地面、受烈日曝曬、冬天坐冰塊、泡水、禁語等,種種常人難忍的奇怪苦行;長年不洗澡,讓身上積滿污垢,甚至於長出青苔的污穢行;小心每一個步伐,在乎每一滴水,以免傷害小蟲的謹慎行;離群索居的孤獨行;吃牛的糞便,吃自己糞尿的不淨行;住令人毛骨悚然的棄屍墓地,撿拾屍體殘骸為床,任人在身上吐痰、小便;又經歷了日食一粒麻、一粒米、一棗果的少食,以致於瘦弱到皮包骨而兩眼深陷,頭皮皺縮,手一放到肚皮上,就能摸到脊椎,身上的毛一摸就掉下來了,連小個便都會因體力不支而倒栽蔥。 這樣的修行,整整持續了六年。」

四、放棄苦行重返禪修
「我心想,這六年來我所修的苦行,是沒有人能比的,但依然不能讓我超越常人,這不是聖者之道。那麼,要達成正覺,應該還有其它方法吧! 於是,想起了從前我還是王子時,在樹下體驗到的初禪離欲、離不善法之喜與樂。既然都已離欲、離惡不善法,那應當是通往正覺之路,我為什麼要害怕,而避之唯恐不及地去修苦行呢?我不再害怕與排斥了。但以目前這樣虛弱的身體,實在不能再進入初禪,我應當先吃些食物,讓體力恢復過來才行。 當我開始接受食物時,當初伴我出家修行的五比丘,認為我已經半途而廢,放棄修道而墮落了,所以對我感到厭惡與鄙視。 恢復體力後,我看到一位名叫吉祥的人正在割草,於是,向他要了些草,到尼連禪河畔一棵菩提樹下鋪座禪修,並且下定決心,不得解脫涅槃,絕不離開。就這樣,我進入了一連七天的禪修。」

五、體證解脫的那一夜
「在持續的禪修中,我進入了初禪,再繼續經第二禪、第三禪,進入第四禪。就在第七天的初夜,我以第四禪的定力,憶起了我長遠以來的過去生,每一生中的種種生活細節,而證得了宿命通的第一智。 到了中夜,再以第四禪的定力,通達了天眼神通,而能知曉眾生的各種業力,看見眾生死後依怎樣的業力往生何處,證得了生死神通的第二智。 到了後夜,想起未出家以來就存在心裡的問題,亦即這生、老、病、死的流轉,實在讓此世間陷入了極大的苦惱,怎樣才能脫離這老與死的苦難呢?於是,又以第四禪的定力正思惟,生起具突破性的無間慧,了悟到老與死是因為生;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識等層層因緣,在當下身心活動的觀察下,由識而返,亦即了悟到識也不離身心,識又緣於名色。我在這樣的正思惟中,覺了其中環環相扣的『流轉』面,關鍵就在問題根源的『集』,這樣的體證,讓我生起『眼、智、慧、明、光』的正覺,這是我前所未聞的無師自悟。 接著,我又正思惟,生起具突破性的無間慧,了悟到生滅了,老與死才能滅;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識滅了,名色才能滅,這樣,全部的苦迫才息滅。我在這樣的正思惟中,覺了其中環環相扣的『還滅』面,讓我生起『眼、智、慧、明、光』的正覺,這又是我前所未聞的無師自悟。 這樣的正思惟觀察,讓我發現了歷來諸佛走到正覺的古道!古道的內容是什麼呢?就是從『正見』到『正定』的『八正道』。追隨著這古道而修,就能如實知『老死……等』;知其『集』;『滅』;『滅之道跡』,亦即如實知眾生苦迫的流轉,苦迫流轉的原因何在,應當用什麼方法滅除,而能斬斷流轉生死的貪愛與無明,證得了滅盡煩惱的第三智,而成就了解脫生死的涅槃正覺。」

按語:
一、本則故事第一段取材自《中阿含第一一七柔軟經》、《增支部第三集第三八經》,《長阿含第一大本經》、《長部第一四大本經》,《中阿含第二○四羅摩經》、《中部第二六聖求經》。 第二段取材自《中阿含第二○四羅摩經》、《中部第二六聖求經》,《中部第三六薩遮迦大經》。 第三段取材自《中部第一二師子吼大經》、《增壹阿含第三一品第八經》,《中部第三六薩遮迦大經》。 第四段取材自《中部第三六薩遮迦大經》,《增壹阿含第三一品第八經》,《中阿含第二○四羅摩經》,《雜阿含第三六九經》、《雜阿含第三七○經》。 第五段取材自《中部第四怖駭經》、《增壹阿含第三一品第一經》,《中阿含第一五七黃蘆園經》、《增支部第八集第一一經》,《相應部第一二相應第六五經》、《雜阿含第二八七經》,《相應部第一二相應第一○經》、《雜阿含第二八五經》,《雜阿含第二八六經》,《相應部第一二相應第四經》、《雜阿含第三六六經》,《雜阿含第三六九經》、《雜阿含第三七○經》,《長阿含第一遊行經》、《長部第一四大本經》。

二、本則故事是從好幾部經文中拼成的,這僅是佛陀從二十九歲出家,到三十五歲正覺解脫的片段與略記。至於涵蓋佛陀一生的完整傳記,在《阿含經》中還不曾發現。依印順法師的意見,完整佛陀傳記的編成,其時間並不會太早(《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三五七頁)。或許,佛陀時代或早期的佛弟子,對佛陀傳的需求,並不是那麼的強烈吧。

三、佛陀的修學歷程,不論對佛法精髓與特色的認識,或是修行方法的抉擇,都會很有助益,是每一位學佛者都應該深入瞭解的。

四、「非想非非想定」,是當時印度修定的最高層次,其次,依序為「無所有定」、「識無邊定」、「空無邊定」、「第四禪定」、「第三禪定」、「第二禪定」、「初禪定」等八種。這八種定力,要依序深入,無法跳越。

五、《雜阿含經》中,多將「八正道」中「正定」的內容,解說為是從「初禪」到「第四禪」的「四禪」,可以說是特別重視這四種禪定的,這或許跟佛陀由「第四禪」開發神通,繼而觀緣起得解脫涅槃的修學經驗有關吧!

六、得解脫涅槃,一定要有「第四禪」的定力嗎?反之,得「第四禪」定力的修行者,必能因此定力而得解脫涅槃嗎?後者,從最初佛陀的修定,以及他那兩位修定老師都沒有解脫的事實,很容易就能分辨了。前者,無師而自悟的佛陀,是依這個模式成就的,但佛陀後來的教導,從經典文獻來看,倒不一定如此,如《中阿含第二○五五下分結經》、《中部第五二八城經》、《增支部第九集第三三經》、《增支部第九集第三六經》都說,從「初禪」到「無所有」的定力,都有機會契入解脫慧,這就是後來論典中所說的「七依定」(參閱故事第八九〈須深盜法〉按語四)。這或許是「無師自悟」的佛陀,與「聽聞佛法」聲聞阿羅漢的差別之一吧!

七、佛陀從老死苦迫開始作正思惟觀察,這即是緣起法的「此有故彼有」。但到底觀察的內容如何?經典的記載並不一致。如《雜阿含第二八五經》、《雜阿含第二八六經》、《雜阿含第三六六經》等三經,同為從「老死」經「生、有、取」,觀察到「愛」的五支。《雜阿含第二八七經》說「齊識而還」,但後半段又說到「無明」,前後有十支與十二支的矛盾,而與之相當的《相應部第一二相應第六五經》,主要為從「老死」觀察到「識」的十支,但最後又說到「行」,也顯得突兀。《相應部第一二相應第一○經》、《長阿含第一大本經》、《雜阿含第三七○經》都從「老死」說到「無明」,為十二支說。《長部第一四大本經》則說老死到識的十支。如果認為十二支中的「無明」與「行」,是指前世的部分,則以佛陀在當天的初夜與中夜,已由第四禪定力開發出宿命與天眼神通力,能觀完整的十二支,也說得通。如果從生死流轉的「集諦」──「愛」來看,五支的觀察已具備契入解脫的可能,如果從現實認識經驗與生理組成來看,「緣起的觀察,到達『識』,已不能再進一步,不妨到此為止。」「從無限生死來說,無明的覆蔽,愛的繫著,確是生死主因。解脫生死,也唯有從離無明與離愛去達到。我以為,十二緣起支,是受此說影響的。在緣起支中,愛已序列在受與取的中間,所以以行──身口意行(與愛俱的身語意行)來代替愛,成為十二支說。說到『此識身』以前,是三世因果說。以三世因果說緣起,應該是合於當時解脫生死的時代思想的。」(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二三九至二四○頁)從以上的引述來看,或許「齊識而還」的十支說,有較高的可能性吧。

八、經典中關於緣起內容的各種不同支數說明,印順法師在其《唯識學探源》〈緣起的解釋〉中,有詳細的引述與討論可以參考。其中,「詳細的並沒有增加,簡略的也並無欠缺」一句,應為該篇論述的精義。 九、作「緣起的逆順觀察」所得到的重要證悟,就是「苦、集、滅、道」的「四聖諦」了,此點在《相應部第一二相應第六五經》中有最清晰的描述。而《中部第四怖駭經》、《中部第三六薩遮迦大經》與《中阿含第一五七黃蘆園經》,甚且略去「緣起的逆順觀察」一段,只略說由「四聖諦」而得滅盡煩惱的第三智。

 






Ekayana



Ekayana
 男 <<朋友圈>> <<足迹>>
标签:设置自己的标签
声望:名闻遐迩
经验:略有小成

QP:自给自足

文集:145
QQLog 图酷

注册日期:2005-1-30 12:40:00
最后登陆:2006-7-20 10:25:00
0引用 魔法 0票/投票 自选 推荐 管理 打包 加入QQ收藏 回复 QQlog评论 第1楼
佛陀之所以為佛陀

《南、北傳雜阿含經選讀》研討班參考資料

3.佛陀之所以為佛陀(摘自《學佛的基本認識》p.13~27):

人間的佛陀
佛陀到底是修了什麼,體證了什麼而成為佛陀的?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又經歷了怎樣的修學過程?其中的關鍵內容又是什麼?從這些問題切入,開始逐步地探索,對有意瞭解佛教核心教義的人,或者有心進一步學佛的朋友,都將會很有幫助。

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滅超過二千三百年了[1],我們是不可能再向佛陀當面澄清這些問題了。不過,當時曾經跟隨在釋迦牟尼佛身邊學習的學生,以及這些學生的學生,記錄了他們的聽聞,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資料,提供了我們相當有價值的參考。這些流傳下來的資料,就是為數眾多的佛教經典,而其中的《阿含經》[2],已經被證實為現存最早的佛典,尤其值得珍惜與重視。倘若我們要對佛陀與佛法有如實地瞭解,就不能輕忽了這一部分的資料。

在進入探究佛陀成佛前修學內容之前,有必要先確認釋迦牟尼佛,到底是傳說的神話人物?還是歷史上真實出現過的人?這是因為「神格」與「人格」的差異,會對我們瞭解與學習方向的把握,有所不同的緣故。如果是神,那麼人與神關係建立的這一個方向,就必須多加考量;如果是人,那麼,以同是人類的經驗與實踐這個方向,就顯得十分重要。從佛教經典的記載上來看,釋迦牟尼佛曾說:「我也是人,父親名叫真淨,母親名叫摩耶,出生王族。」[3]很明確地向波斯匿王[4]表明自己是人類。再從近代考古發掘出來的資料來看,西元一八九八年一月,法國人匹沛(W. C.Peppe),在北緯二十七度三十七分,東經八十三度八分,也就是在今天尼泊爾南部邊境的畢波羅瓦(Pi^pra^va^)地方,掘得釋迦族所供奉的釋迦牟尼佛部分遺骨[5]。西元一八五一年,亞力山大康寧漢(Alexander Cunningham),在中印度波帕爾(Bhopal)地方的桑淇山(Sanchi)寶塔群內,也發現了尊者舍利弗和尊者目揵連的遺骨[6]。而這兩位尊者,正是佛教經典中,經常出現的聖者,也是釋迦牟尼佛座下最重要的兩位學生。一八三七年,普林斯(Prinsep)終於解讀出自西元一三五六年以來,陸續出土的阿育王刻文[7],佐證了佛教早期典籍的一些記載,也確認了嵐毘尼園,即現今尼泊爾德拉區Tarai地方,為佛陀的誕生地。歷史上為父母所生的釋迦牟尼佛,可以說在近代已經被充分的證實了。即人成佛的釋迦牟尼,成為「所有的佛,都在人間修成」[8]這個經典記載古老說法的最佳典範。

釋迦牟尼佛的可靠生平
釋迦牟尼佛在成佛之前,人們稱他為悉達多太子,這是因為他的父親是迦毘羅衛國的統治者。當時,他處在兩種文明交錯激發的時代:屬於雅利安人[9]傳統的、西方的、《吠陀》祭祀信仰的婆羅門文化[10],以及非雅利安民族革新的、東方的、《奧義書》理性思辨的剎帝利文化[11]。不同文化的激盪,成就了一個思想自由,朝氣蓬勃,有利於探索人生真義的環境。悉達多太子生長在皇室中,生活富裕,自幼在宮中學習傳統的婆羅門文藝和武技,為王位的繼承而準備。十六歲時,與耶輸陀羅公主結婚,後生得一子,名羅[目+侯]羅。然而,受到當時探求人生真義,尋求解脫風潮[12]的影響下,於二十九歲時,捨棄富裕的生活,離開皇宮,選擇了出家求道的沙門[13]修行生活。

釋迦牟尼佛的修學歷程
修行生活的第一階段,是禪定的修習。禪定是當時東方非雅利安民族的文化特色,與苦行一樣,是當時沙門修行者的主流風潮。離開皇宮以後的悉達多,先後跟隨了兩位老師,很快地修到禪定的最高境界,但仍然不覺解脫。[14]於是,轉而進入苦行林,以斷食、少食、閉氣、睡釘床、倒立、日曝、坐冰、……等等方式修苦行,尋求涅槃解脫。六年過去了,悉達多仍然沒有能從中得到解脫[15]。禪定與苦行都失敗了,不與涅槃解脫直接相關。三十五歲那年,悉達多放棄了苦行,重新恢復正常飲食,調養了身體,來到尼連禪河畔的菩提樹下,回到身、心觀察的理性思惟,專精禪思。這次終於找到了正確的方向,有了決定性的突破。當他從菩提樹下起來時,就是後人尊稱的釋迦牟尼佛了。

到底菩提樹下,釋迦牟尼佛修證的內容是什麼?依經典與律典上的記載[16],和過去諸佛一樣,釋迦牟尼佛從人生的苦迫開始觀察思惟:人的老病死,憂悲惱苦是怎麼產生的?就這樣一路追查下去,經逆向探索,順向求證,確認了有情[17]生命流轉的展現,都不離「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法則,同時也了悟了什麼是生死流轉的推動力,進而體證了「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止息,也就是從生命緣起的觀察中,體證了苦、集、滅、道。而所謂真正的止息,是生死流轉動力的止息。推動生死的力量止息了,在這一生結束後,就不會再有下一輩子的生與死,而在當下以及往後的任何時刻裡,一切憂悲惱苦都止息了,這就是解脫,就是涅槃。

引導悉達多成就解脫的,就是「緣起法」。經上說,過去諸佛,同樣地也都經由這樣的觀察與親身經驗而成就,一方面表示了佛佛的平等,另一方面,也表示了這緣起法具有穩定的再現性、必然性、不變性、普遍性與真實性,是不論有沒有被發現,都一直存在那兒的真理[18]。

緣起法的理則與內容
緣起法的理則,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表示了一切的存在,都需要因緣的聚集,是條件的存在。反過來看,因緣消散,條件不再俱足了,就不會存在。也就是說,不會有那種「獨一創始的」、「永恆不變的」、「真實堅固的」東西;不會有創造宇宙的主宰神;不會有萬物起源的第一因;也沒有永恆不變性質的真我。從時間前後的關係來看,只是不斷變化的「相似相續」,從自他的關係來看,存在著高度依賴的「輾轉相依」。這樣的真理,普遍適用於萬事萬物,沒有例外。不過,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專注的範圍,是與我們身心相關的活動與反應,目標是要徹底地解決這處處缺陷、不圓滿的苦迫[19]人生,而不在於其他宇宙環境、物質器具的種種。

人生的憂悲惱苦,總在這生老病死中。生老病死,從比較長時段的宏觀角度來說,可以是指我們的出生、成長、衰老、死亡[20],這一部分,我們留待〈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一節中討論。從比較短時段的微觀角度來看,也可以指眼前一個身、心反應經驗的升起、變化、消失[21]。為何會出生?為何會生起?生的推動力量是什麼?是一種蓄積力量的成熟,佛典中將之稱為「有」。這種稱為「有」的積蓄力量,與過去行為、習慣留下來的潛力,也就是《奧義書》以來所說的「業」,有很密切的關連。例如,發生開口罵人了之前,先有一種罵人的衝動;一種驅使力量蓄積成熟。一旦這種力量蓄積成熟時,即使想阻止也來不及。而這種衝動,不離過去經驗與習慣的滋長,也就是俗稱的「業力」影響。罵人的「生」是如此,生命的誕生,也是這樣的模式,所以說:「有緣生」。

為何會「有」?有的原因在哪裡?是因為升起想要完成它的擁有感,佛典中稱為「取」,我們常說的「執取」、「抓取」,就是這樣的意思。怎麼會有這種擁有感?是因為愛!順自己意思的愛,引發正面的占有衝動。相反的,違逆自己意思的愛,是愛自己所愛而排斥這個違逆,愛此因而恨彼。愛與恨,實在是一體的兩面,不同角度的展現。愛此恨彼的結果,引發負面排斥的衝動,也還是一種「完成排斥」的執取(擁有感),所以說:「愛緣取,取緣有」。

愛從何來?愛是來自於內心的感受,簡稱為「受」。感受的種類,可以有好多種分法,最常用的,就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種[22]。苦、樂的感受,當然是從自我為中心出發的反應,合我意的(順我),當然是樂的感受,不合我意的(逆我),就成了苦的感受。不苦不樂的感受,可能是渾然不覺的不清不楚,也可能是已經離開了自我中心衡量的平靜。

怎麼會有感受的生成?是因為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觸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的身心反應。六根的前五根,是我們的感覺器官,有看、聽、聞、嚐、觸覺的功能,意根除了統攝這些功能外,還負責統攝心中內在的感受、思考、意向功能[23]。所以當我們的六根觸對六境,當然不只是接觸而已,我們會從這些接觸中,依著過去累積的經驗與記憶,瞭解、認識這些境界,然後這個新完成的認知,即刻又轉入累積的經驗記憶之中,成為下一次認識境界的比對參考。從接觸境界,到認知境界,合稱為「觸」。我們認知了境界,是指這個境界對自己有了一定的意義,就會接續到合不合我意的評量,苦、樂、不苦不樂的感受就依此而升起。所以,愛的形成是因為有感受,感受的升起是因為有「觸」,觸的生成,是因為有六根的觸對六境。從認識境界來說,六根為六個身、心交感活動發生的處所,所以,佛典中也稱之為「六處」。又因為是長在身上的,是內在的,所以也有稱為「六內入處」的。以人類的常態來看,是六根具足的,而其它的有情,就不一定了,所以,有時也只泛稱為「處」。這就是:「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

為什麼會有「處」?當然是因為有生理與心理的身心和合。身心的和合,可以細分為色、受、想、行、識等五大類的聚集,簡稱為「五蘊」。其中,色就是指物質上的生理構造,而受、想、行、識是心理活動的分類,佛典上也統稱為「名」[24],所以,就以「名色」來表示有心理反應、精神作用的生命個體。這樣的生命個體,不論是一個新的和合形成,亦或是目前身、心的運作,都深深地依賴著「識」。「識」的內涵十分微細深廣,一般人難以覺察,也沒有現代的儀器可以做定性與定量的量測,所以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說明。大略地說,它不是物質,看不到也摸不著,主導著六根辨別六境的功能,以及經驗與習慣的記憶、累積與延續。身、心靠它來延續,它也離不開身、心而獨立生存[25]。就當前的身、心作用來說,根與境的接觸,如果沒有識的辨別作用升起,那就像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心不在焉的恍惚情形一樣,徒有接觸而不能進入有意義的認知,不能繼續有往下的身心反應。所以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處」。

識又如何產生?識是來自於我們每一個行為,包括肢體、語言、意念行為的後勢蓄積。為何會有這種行為而導致後勢的蓄積?是因為無明。什麼是無明?無明就是無知與錯誤的認知。無法完全體會生命的緣起,無法清晰地體察此與彼的關係,慣性的執著,不自禁的起貪、動怒……等等都是。這當中,又以真實的自我感,以為有一個實在的、本來的、真正的我,最為根本,這就是所謂的「我執」,佛典中也稱為「身見」。我們一般人無明未除前,身心活動都離不開無明的發動,無明自然無所不在,無所不染。這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

所以,十二緣起的逆、順觀察,就是:
「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何法有故行有?何法緣故行有?無明有故行有,無明緣故行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何法無故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何法無故行無?何法滅故行滅?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26]

關鍵的無明與愛
以無明、行等十二支,來做生命緣起的觀察,稱為「十二緣起」、「十二因緣」,這是很詳盡的觀察了。其中,無明與愛如影隨形,為遍佈於每一支的關鍵,所以,也有只把握這兩支來說明的,如說:「眾生長久以來,被無明所覆蓋,愛所繫縛,不知道苦的盡頭在哪裡。」[27]後來,也有將無明形容為父親,貪愛形容為母親的[28]。另外,還有側重於現實苦迫的說明,將愛譬喻為油燈中的燈油與燈芯,從愛開始說明,一直說到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等五支的[29]。為什麼沒談到無明?這是因為愛從來沒有能不與自我相連,自我感是愛的根源,愛是自我感的具體展現,而自我感正是無明的最主要內容。所以,緣起的說明與觀察,也不一定就非得說十二支不可,如上面說的二支、五支,乃至於九支說[30],儘管有著詳略之別,但每一種說法,都能完整地展現緣起的內涵。除此而外,緣起的內容,主要在說明因果前後的相續,以及「此故彼」的條件關係,所以當然包含了此生現實種種的說明與觀察,也無可迴避地概括了過去生、現在生與未來生等三世流轉的說明與觀察,雖然這不是一般人能力所能知道的。而此生現實的種種,都從六根觸對六境的認識中發展開來的,是現實的,人人可經驗的修行下手處,應當特別予以重視,這部分我們留待〈六根律儀〉一節再討論。

緣起甚深
緣起法深奧嗎?釋迦牟尼佛成就的關鍵就這樣而已嗎?喔,看起來好像也不怎麼困難嘛。阿難尊者[31],也曾經是這麼認為的[32]。其實不然!要能從錯綜複雜的因緣糾葛中,看清「此故彼」的關係,看清楚自己無明與愛的發動,明確無疑地體會: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或者:根境識和合生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而不是只根據自己部分經驗推論的理解,談何容易!看緣起生成的這一面(傳統上稱為「流轉門」),也就是苦的生成這一面,就已經這麼不容易了,何況還沒有涉及問題的解決 -- 苦的止息這一層面(傳統上稱為「還滅門」)呢!苦的止息,要從無明與愛來止息,也就是: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這是要打破長久以來,累世積聚形成的錯誤習性與慣性,那是難上加難,無怪乎阿難尊者立即受到佛陀的糾正。所以說:緣起是甚深的,而能進一步相應於緣起的體證,成就解脫涅槃的,那更是加倍的深奧難見[33]。

佛法的特質
佛陀經歷了當時的主流學風:甚深的禪定與苦行,都沒有能成就解脫,很明顯的,這些都還是世間之常[34],不是解脫的關鍵,只有與緣起相應,才能成就涅槃解脫的智慧,也只有突破時代的盲點,無師而自悟[35]於緣起法,才成為佛陀。除了甚深禪定與苦行之外,當時印度社會文化中,對人生真諦的探索,還流傳著許多異樣的思想:有一類認為生命就只是肉體,精神也不過是肉體所生,所以人一死百了,什麼都沒了,佛陀稱此種論調為「命即是身」。這是承認只有肉體的唯物論,同時也是斷滅論,一元論的思想。另一類認為生命是精神與物質兩種可以獨立分開的組合,稱為「命異、身異」[36],這顯然是命、身各異的二元論,這類思想往往傾向重於精神。還有一類思想,認為在五蘊身、心中,有著恆常不變的真我[37]。而在人生苦迫的探索方面,有的認為神是創造一切的主宰者,同時也決定了每一個人的命運,一切都是創造神的恩典與責罰,這類思想佛典上稱為「尊佑造」。也有認為人的命運,已經被過去的業所決定了,無法改變,佛典上稱為「宿命造」。還有一類認為人的遭遇,是隨機的巧合,找不到原因的,佛典上稱為「無因無緣」[38]。這林林總總,在在顯示當時思想的多元。釋迦牟尼佛所覺悟、教說的緣起法,突破當時各種紛亂思想的困局,正確地指出,人生的苦迫,是此有故彼有,是無明緣行、行緣識、……的事實,成為佛法最獨特的旗幟。不論是常見、斷見、一元說、二元說、唯物論、真我論、無因論,在緣起法「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的照耀下,紛紛顯露其誤謬與不通。二千三百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仍然不斷地看到、聽到各種紛亂的思想與主張,反覆地重蹈過去的錯誤,這就更顯得佛陀發現緣起法的一枝獨秀,與不同於世間的彌足珍貴了。

註解
[1]由於印度古代不重歷史年代的紀錄,所以文獻上確定的年代考證不易。相對來說,西洋歷史的年代紀錄,是比較確定的。在古西洋歷史中,橫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正巧與古印度阿育王王朝在西北印地區有交流的記載,提供了古印度年代與西洋紀年的交集。佛教經典對阿育王登基的年代,都以距釋迦牟尼佛入滅多少年記載,唯亦有多種版本未定,如有一百一十六年,一百六十年,二百八十年等不同版本。今以一百六十年計,採阿育王於西元前二七一年登基(此年代亦有二、三年差異的爭議),則佛滅於西元前四百三一年。
[2]「阿含」,梵語為a^gama,巴利語同,為「傳承」的意思,指的是從釋尊時代所傳承下來的經典。巴利文中稱「阿含」為「部」(梵語為nika^ya,巴利語同),所謂「部」,是指將經典依照部類來分類的意思。《阿含經》為距佛陀入滅後約五十九年,印度佛教界於毘舍離城第二次結集後集出的經典,共有四部,依集出的先後,分別是《雜阿含經》、《中阿含經》、《長阿含經》與《增一阿含經》,巴利語稱為《相應部》、《中部》、《長部》與《增支部》。而《雜阿含經》中〈修多羅〉的部分,則是早在佛陀入滅後的隔年,在王舍城第一次五百結集時,就集出了。結集是經大眾集會,將聽到的佛陀教導,分經、律分別誦出,經與會者共同審定,認定為佛法,然後分類編輯背誦下來。早期佛教經、律聖典,就是這樣形成。
[3]「我今亦是人數,父名真淨,母名摩耶,出轉輪聖王種。」《增一阿含二六品第六經》
[4]波斯匿王為憍薩羅國國王。佛陀時代印度恆河流域約有十六個城邦國家,憍薩羅國為恆河中游的大國,佛陀的父親所統治的迦毘羅衛國,正是憍薩羅國的附庸國。
[5]依多部佛典記載,佛陀入滅火化後,各處紛紛爭奪遺骨(舍利)供奉,險些引發戰爭,最後協議分為八分供奉,釋迦族人得到其中的一分。西元一八九八年在畢波羅瓦出土的石櫃中,發現有兩個石質容器內,全裝碎骨片,而其中之一的蓋子上,刻有二行波羅米(Brahmi^)文,意思是:此內所收藏,為薄伽梵佛陀的遺骨,屬釋迦族及其妹、妻子等所有。而波羅米文為阿育王時代,或早自西元前七、八世紀,就開始使用的古印度語言。相傳那是印度商人從閃米特人(Semitie)處學來。(參考《佛光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6]桑淇山附近,有十座屬於西元前三世紀,阿育王時代的佛塔遺跡。發現尊者舍利弗和尊者目揵連遺骨的,是第三塔。裝遺骨的石箱蓋上,以波羅米(Brahmi^)文註記是兩位聖者的遺骨。(參考《舍利弗的一生》,向智尊者)
[7]阿育王的孔雀王朝國勢強盛,統轄範圍幾達印度全部地區。以其推崇佛教,在位期間,於印度各地豎立許多石碑,碑文內容多為讚揚佛陀事蹟,以及宣揚佛法。佛教也因此而向恆河流域以外的地方,迅速地拓展開來。
[8]「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增一阿含三四品第三經》
[9]雅利安人為印歐民族的一支,在西元前一千五百年或更早時,由裡海西北的中央亞細亞一帶,遷徙進入印度半島西北端的五河流域,為白色人種。
[10]《吠陀》為雅利安人的重要典籍,依集出先後,分別為《黎俱吠陀》、《沙摩吠陀》、《夜柔吠陀》與《阿闥婆吠陀》四種,後來續有《梵書》、《奧義書》的集出。這些都是佛陀出世前,雅利安人的聖典。婆羅門為雅利安人的職業祭司,在《奧義書》出現以前的雅利安人文明中,婆羅門享有最高的宗教權威,因為那個時代的雅利安人,相信有宇宙唯一的創造神,人們透過婆羅門掌管的祭祀,能夠與神溝通以解決問題。
[11]《奧義書》認為人生的際遇,是決定於自己的行為,而不是祭祀。由於《奧義書》創發於東方非純雅利安人血統的國度,是國王、武士等剎帝利統治階層的人傳出,所以姑且稱之為東方的「剎帝利文化」。
[12]尋求解脫,是《奧義書》以來所形成的時代風潮。解脫的意思是:「離開束縛,而得自在。」人生的束縛,就是諸多的苦迫,離開束縛,就是所有苦迫的止息。而苦的止息,也就是涅槃(息滅)的意思。所以,解脫有時也和涅槃混用。
[13]沙門,在印度當時原來是指年老退休的人,捨財產,遊歷四方的修行者,是一種雅利安人傳統的文化制度。《奧義書》風行以後,修行解脫風氣日盛,沙門就不是年老者的專屬了,只要奉行捨財產、遊歷四方、乞食、守戒等生活型態的修行人,都泛稱為沙門,也稱為比丘、行者、遊行者等。
[14]「度一切識處,得無所有處成就遊……度一切無所有處,得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我復作是念:此法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中阿含二0四經》
[15]「我六年之中,作此苦行,不得上尊之法。」《增一阿含三一品第八經》
[1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昔者毘婆尸佛未成正覺時,住菩提所,不久成佛。詣菩提樹下,敷草為座,結跏趺坐,端坐正念。一坐七日,於十二緣起逆、順觀察,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緣生有老死,及純大苦聚集。純大苦聚滅。……」如毘娑尸佛,如是尸棄佛,毘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亦如是說。」《雜阿含三六九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鬱毘羅尼連禪河側大菩提所,不久當成正覺。往詣菩提樹下,敷草為座,結跏趺坐,正身正念,如前廣說。」《雜阿含三七0經》
「於是,起到鈷鞞羅聚落,始得佛道坐林樹下,初夜逆、順觀十二因緣:緣是故,有是;緣滅,則是滅;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五分律》(大正二二‧一0二下)
[17]有情,為佛典裡的專用語,泛指一切有感情、意識,也就是有精神活動的生命,參閱〈人身難得〉一節。
[18]「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此等諸法,法住、法定、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雜阿含第二九六經》
[19]在印度的語詞中,苦的意思比中文要廣,也包含了缺陷、不能滿足的意思。
[20]《雜阿含第二九八經》的解說,就是這一類之屬。
[21]《雜阿含第二一八經》、《雜阿含第二七六經》等的解說,就是這一類之屬。
[22]佛告優陀夷:「我有時說一受,或時說二受,或說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乃至百八受,或時說無量受。……」《雜阿含第四八五經》。而在解說「十二緣起」,與其他解說「受」的經中,多說苦、樂、不苦不樂三受。
[23] 眼等六根所認識的六境,即稱為「一切法」,感受(受)、思考(想)、意向(行)三者稱為「別法處」,都是意根的對應境界--「法」。將受、想、行稱為「別法處」,語見《順正理論》。
[24]「緣識名色者,云何名?謂四無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云何色?謂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雜阿含二九八經》
[25]「然彼名色緣識生,而今復言名色緣識,此義云何?……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雜阿含第二八八經》展轉的意思,是在時間流動下的前後相依,而不是在同一時間下的相互依存,互為因果。另,《中阿含第九七經》則以識入於胎,來說明「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識」。
[26]引自《雜阿含第二八七經》
[27]「眾生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雜阿含第二六六經》
[28]「如聖教中說愛為母,以能生長諸有情故,非餘煩惱無生長能。」《順正理論》(大正二九‧四四九上)
[29]「譬如緣膏油及炷,燈明得燒,數增油、炷,彼燈明得久住不?答言:如是,世尊!如是,諸比丘!於色取味著,顧念、心縛,增長愛緣故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雜阿含第二八五經》
[30]如《中阿含第九七經》、《雜阿含第二九四經》略去六入處、行、無明等三支,《雜阿含第二一八經》略去名色、行、無明等三支。
[31] 阿難尊者為釋迦牟尼佛的堂弟,於佛陀成道後第六年,回迦毗羅衛城省親時,跟隨佛陀出家,並自佛陀五十六歲起,隨侍佛陀二十五年,直到佛陀入滅,被公認是佛陀的十大弟子,多聞第一。
[32]「爾時,尊者阿難閑居獨處,宴坐思惟,心作是念:此緣起甚奇、極甚深,明亦甚深,然我觀見,至淺至淺。……世尊告曰:阿難!汝莫作是念:此緣起至淺至淺。所以者何?此緣起極甚深,明亦甚深。」《中阿含第九七經》
[33]「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雜阿含第二九三經》
[34]「然此苦行為下賤業,至苦、至困,凡人所行,非是聖道。」《中阿含第一八經》 「戒律之法者,世俗常數;三昧成就者,亦是世俗常數;神足飛行者,亦是世俗常數。智慧成就者,此是第一之義。」《增一阿含四三品第四經》 「遊禪世俗通,至竟無解脫。不造滅盡釋,復還墮地獄。」《增一阿含第一一品第一0經》
[35] 依據《雜阿含第七五、六八四經》的經義來看,成就解脫的有兩類三種人,第一類是劃時代的先鋒,「無師自悟」的解脫者,稱為佛。此類解脫者又分成兩種,第一種是默默無聞的「辟支佛」,第二種是能教導許多學生成就解脫,並將佛法長傳於世的「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第二類的第三種解脫者,則是經由佛陀教導,而成就解脫的「阿羅漢」。辟支佛為梵語pratyeka-buddha之音譯,意譯為緣覺、獨覺。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為梵語anuttara-samyak-sam!bodhi之音譯,意譯為無上正等正覺。阿羅漢為梵語arhat之音譯,意譯為應供、殺賊、不生、無學、真人。阿羅漢也為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十號之一。
[36]「言命即是身。或言:命異、身異。此則一義,而說有種種。」《雜阿含第二九七經》 身,梵語ka^ya,指包含肉體與喜怒哀樂等心理狀態的身體,是身心綜合體。但在唯物論者的眼裡,心理的精神表現,也還是物質的組成,是偏重於肉體的。命,梵語ji^va,是指一般信仰中,生命輪迴的主體核心。
[37]「復有如是見:命異、身異。又作是說:色是我,無二無異,長存不變。……我若取色,即有罪過;若取受、想、行、識,則有罪過。」《雜阿含第二七二經》
[38]「有三度處,異姓、異名、異宗、異說,……然不獲利,……謂:人所為一切,皆宿命造,……皆因尊佑造,……皆因無因無緣……。」《中阿含第一三經》

 




Ekayana



Ekayana
 男 <<朋友圈>> <<足迹>>
标签:设置自己的标签
声望:名闻遐迩
经验:略有小成

QP:自给自足

文集:145
QQLog 图酷

注册日期:2005-1-30 12:40:00
最后登陆:2006-7-20 10:25:00
0引用 魔法 0票/投票 自选 推荐 管理 打包 加入QQ收藏 回复 QQlog评论 第2楼
初轉法輪

《南、北傳雜阿含經選讀》研討班參考資料

5.初轉法輪(1)(摘自《阿含經故事選》p.39~45):

  有一次,佛陀在憍薩羅國首都舍衛城南郊的祇樹給孤獨園,告訴比丘們說:
「比丘們!當我在菩提樹下證知:我的解脫已穩固而不可動搖,這是我最後之生,此後我不會再有新的來生了。那時,我想,我所證知的緣起法與涅槃境界,深徹而難知難解,寧靜崇高而難證,而世人只欣樂『阿賴耶』,如果我教導他們這些真理,他們是不會瞭解的,只有徒增我的疲勞與困擾而已,我還是不說的好。
比丘們!當大梵天王知道我這樣想時,他想:如來、正等正覺的心,已傾向於無所作為的不說法,這世界可就要亡滅了。
於是,憂心的大梵天王以神通來到我面前,勸我說法。
聽完大梵天王的勸進,我瞭解他對眾生的慈悲,遂以正覺者之眼,展望這個世間,看到各種不同根性與不同類型的眾生,就像池塘中的各種各色蓮花一樣,因此我答應了大梵天王,給那些願意張開耳朵的人,開啟一扇不死之門。
於是,我開始考量,誰可以迅速體會這個法,選誰先說法好呢?第一位想到的是阿羅羅迦摩羅,但有位來自天界的眾生在空中告訴我,他七天前已經過世了。然後,我想到鬱陀羅摩羅子,但又有另一位天界的眾生告訴我,他也在前一天過世了。接著,想起了當初伴我出家,護持我苦修精進的五比丘。
展開天眼,發現五比丘就在迦尸國波羅奈城郊的鹿野苑,於是,我就朝那兒走去。
途中,遇見一位名叫優波迦的邪命派外道,他讚歎我容光煥發,並探詢我的師承與所修的法門。
我告訴優波迦,我是超越所有眾生,無師自悟的解脫者。但這位優波迦外道,不相信地搖搖頭走開了。
來到鹿野苑五位比丘處,他們遠遠地看我走來,相約不要對我熱情恭敬地迎接,因為他們認為我已經墮落不再精進修道了。然而,當我一走到他們面前,他們立刻忘了自己的約定,紛紛起身熱情恭敬地相迎,稱呼我為道友。
我告訴他們,不要稱如來為道友,如來是正等正覺者,而我已經證得了不死之法,讓我來教他們這個法,透過實踐,他們也能自證解脫涅槃。
五比丘質疑地問:
『瞿曇!即使你勤修苦行,都還不能獲得超越常人的殊勝知見,更何況又回到以往多欲多求的生活,享受充分的飲食呢!』
我告訴他們,縱情欲樂,是低下的凡夫行為,但無意義的苦行,也非聖道,兩者都是極端的二邊,修道者都不應當學。離開這兩個極端,有一趣向正覺解脫的中道,那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的『八正道』。
接著,我詳細地教導他們,應當聽聞、思惟『苦、集、滅、道』等『四聖諦』:『苦聖諦』即人生的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都是不圓滿的,都是苦,總括為五取蘊之苦,這是世間苦迫不圓滿的真相;『苦集聖諦』即為貪愛,是苦迫不圓滿的形成原因;『苦滅聖諦』即是貪愛的止息,是苦迫不圓滿的滅除;『苦滅道跡聖諦』即是正見到正定的八正道,是滅除苦迫不圓滿的方法。
聽聞、思惟此四聖諦,必導致開啟智慧之眼;得智慧;得清明;得覺了。
又,我教導他們在聽聞、思惟四聖諦之後,當修、當證,當證、當成就。
如果有人經『聞、修、證』三轉『四聖諦』,即共十二相的修證,還不能徹底得到正覺解脫,我就不會自稱是超越一切眾生的無上等正覺者了。」
那時,當佛陀為五比丘說到這兒,五比丘中的拘鄰憍陳如,當下遠塵離垢,得法眼清淨,證入了初果。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中部第二六聖求經》、《中阿含第二○四羅摩經》,《雜阿含第三七九經》、《相應部第五六相應第一一經》,《增壹阿含第二四品第五經》。
二、與「佛陀的修學歷程」一樣,佛陀的初轉法輪,為佛陀的首次教化,其內容對佛法的修學者,也應具有指標性的意義,值得特別注意。
三、佛陀初轉法輪的內容,相信應該是包含了「八正道」與「四聖諦」兩者的,那也是佛陀在菩提樹下體證的內容。若就修學佛法的理論與實踐兩大方向來看,「四聖諦」是緣起法理則的展現;「八正道」則是修行實踐的內容與次第。另就內容的含攝與開展來看,「八正道」為四聖諦中「道諦」的主要內容;而「四聖諦」又是八正道中「正見」的主要內容,兩者相依相攝,是佛法簡要而卻完整的內容。
四、「世人只欣樂『阿賴耶』」一句,引義自《中部第二六聖求經》菩提比丘之英譯本。其中,「阿賴耶」一詞,原英譯為worldliness,但譯者在其註解中,特別說明此字的巴利語原文為a^laya,英文中難有完全相當的字可譯。其實,不只英文如此,中文也不容易找到涵義完全相當的譯詞可用。以下引印順法師的一段解說,或稍可意解:「釋尊感到佛法太深,不想說法,問題在『眾生樂著三界窟宅』。在《相應部》中,作『樂阿賴耶,欣阿賴耶,槱阿賴耶』(說一切有部加『愛阿賴耶』)(按:印順法師乃引《成唯識論》『說一切有部增壹經中,亦密意說此名阿賴耶,謂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槱阿賴耶』而作此說,參照《雜阿含經論會編》上冊〈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第三八頁,《大正大藏經》第三一冊第一五頁上)。阿賴耶a^laya,譯義為窟、宅、依處、藏;在《阿含經》裏,也是愛著的一類。聯想到四諦中集諦的內容,是:『(愛),後有愛,貪喜俱行,彼彼喜樂』。愛、樂、欣、槱、貪、阿賴耶,以不同名字(約義多少不同)而表示同一內容,這就是生死不已的癥結所在。」(《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二五頁)依此可知,此處「阿賴耶」一詞所指,與後來印度佛教後期「唯識思想體系」中的「第八阿賴耶識」,有所不同。
五、邪命派外道,意為「謀生計的修行人」,亦即不以乞食為生,而以醫藥、觀星象、巧言、占卜為生,為佛陀時代六師外道之一派,末伽梨拘舍梨為其有名的長老。(參考《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第二六四二至二六四三頁)
2#
楼主| 发表于 2006-7-23 19:15 | 只看该作者
南、北傳雜阿含經選讀》研討班參考資料

6.初轉法輪(2)(摘自《學佛的基本認識》p.149~166)(Rev.1):

初轉法輪
  依據佛教各種經典與律典[1]的記載,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解脫成佛後,首先想到要將他的證悟解脫內容,與從前教導他深禪定的兩位老師分享。然而,這兩位老師都已經過世了。繼而想到當初和他一起離開王宮,陪伴他出家修行的五位臣子,感念他們六年來一路相伴相隨的協助,此時,他們五位,都還在當時迦尸國波羅抖的鹿野園中,修那些與解脫不相干的苦行。於是,就從當時摩竭陀國境內,尼連禪河河畔的菩提伽耶地方,動身前往迦尸國的首都波羅抖,打算教導這五位昔日的修行伙伴。在前往波羅抖的途中,遇到了一位名叫優陀(或作優陀耶、優婆耆婆、優毘迦、優波迦)的婆羅門修行者(梵志),佛陀曾告訴這位修行者說,他已「諸愛盡解脫」,「自覺無上覺」[2],然而,這位名叫優陀的修行者,並不為所動,沒有繼續請教佛陀解脫之道的意思,錯失了成為第一位聽聞佛法者的機會。
  遠遠地看見佛陀走過來了,這五位昔日的修行伙伴,相約不要以禮相待,因為在苦行者的眼中,放棄了苦行的人,無異是退墮了而不值得尊敬的。然而,抵擋不過佛陀的「極妙威德」,他們個個爭相服伺佛陀。佛陀就在鹿野園中,為他們初轉法輪,教說解脫之道,開啟了佛法流傳人間之端。
  佛陀初轉法輪的內容,有些經典說是「四聖諦」[3],有些說是離苦樂兩邊的「八正道」[4],有些則說,先是說了「八正道」,繼而說了「四聖諦」[5]。不論是四聖諦,亦或是八正道,都是依於緣起法理則開展的修行方法。苦、集、滅、道的四聖諦,是原則性的大架構,而八正道則是四聖諦中,道諦(方法)的實踐細則,兩者有著高度的關連性。如果從五位比丘當時還在修苦行的背景來看,佛陀先為他們說應當離苦、樂兩邊的中道 -- 八正道,然後再教導他們四聖諦的修行次第,這樣的可能性,應該是很高的。

四聖諦
  苦、集、滅、道的四聖諦,如果以醫生治病為例,就是先診斷病情,知道生的是什麼病,繼而找出發病的根源,下藥治療,然後痊癒的過程,所以,經中也比喻佛陀是大醫王[6]。如果換成現代產業品管圈的習慣用語來解讀,就是發現問題之所在、找出問題的主要原因、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將問題解決。這是一個用來解決問題的合理步驟,今天的產業界,將它拿來作為解決生產線,或者服務流程上的問題,以降低產品的不良率。然而,在二千多年前,佛陀初轉法輪時,就已經以這樣的道理來教導五比丘了,不同的是,佛陀將它用在人生問題的解決上,而今天的產業界,卻只將它用在非人生問題的生產線或服務流程上,說來是蠻可惜的。事實上,四聖諦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很好程序架構,它可以適用於各方面問題的解決上,尊者舍利弗曾經說,四聖諦廣攝了一切善法,是一切善法中的第一善法[7],似乎可以做這樣的解讀。不過,佛陀教說四聖諦,所關切的主要對象,還是在有情身心作用的「世間」上,一切善法,自然也是指有益於身心問題(煩惱)的解決來說的。

一切皆從苦談起
  佛陀初轉法輪,為什麼要從苦談起?從樂談起不符合多數人的期求嗎?人生只有苦可以談嗎?不瞭解佛教的人,會以為佛教多談人生的苦,只強調人生的陰暗面,而指責這是過於消極的人生觀,是失敗者的宗教。即使對佛教有好感的人,也不禁要問:人生真的是苦嗎?佛陀不也到處說有苦的感受、樂的感受、不苦不樂的感受嗎?是的,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確實也能常常經驗到歡樂,然而,佛陀卻以無常變化的緣故,而說所有的感受,終將是苦[8]。為什麼無常變化,就會是苦呢?這是因為我們常常愛戀、執著我們所喜歡的,一旦情況發生變化了,我們所喜歡的變化消失了,苦的感覺馬上就跟著升起了。這就是為什麼佛陀會說,當愛升起時,苦就跟著來了[9]的道理。如果從這樣的角度切入來看,情愛的人生,真的是充滿著苦啊!而這苦的真相,對一味地追求歡樂,只想不斷地以新的歡樂,來趕走痛苦的人,是多麼的難以理解,也不會願意去面對的啊!不能體認人生中的苦,這樣的人,終究不會知道問題到底是出在哪裡,只能渾渾噩噩地在苦樂兩邊擺盪[10],又如何能談問題的徹底解決呢?

人生八苦
  人生有哪些苦呢?經中說,識入母胎,一期生命的形成是苦,因為從此有生理與心理的不滿足[11];衰老是一種苦,生理和心理上機能的老化,常常帶來痛苦;生病是苦,身體不舒服,心裡也鬱悶的苦;死亡是苦,擁有多少的東西,臨死難捨的苦;與自己所親愛的人別離是苦;不得不與自己厭惡的人打交道是苦;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是苦;總括來說,執著於情愛的身心就是苦[12]。除了在娘胎時的苦,多數人都已不復記憶外,其它的幾種苦,只要稍為留意,我們都不難在日常生活中,親自體驗。

大師唯說調伏欲貪
  人生的這些苦,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只有把苦的根本原因找出來,才能將苦徹底地解決,就如同醫生治病一樣。導致我們煩惱痛苦的原因在哪裡呢?是因為貪愛[13]!「愛別離、怨憎會」,很明顯的都是因為貪愛[14],求不得苦,是欲求的不得滿足,當然也是因為貪愛。總括所有苦的五蘊身心,其成因(集)也是貪愛[15],就是「生苦」,也是因為「識」的貪愛攀緣,才會有生理與心理的成長完成,就像種子(識)需要水分(貪愛)的滋潤,才能從泥土中(色、受、想、行等四個識所安住的地方)發芽成長一樣[16]。所以,佛陀會告訴竭曇聚落主說,所有的苦,都是根源於欲(愛),從欲而生,從欲而起,以欲為因,以欲為緣[17]。
  所以,在早期的經典中,我們常常看到佛陀離欲貪的教說,佛弟子也常以離欲貪的教導,來代表佛陀的教說。例如,當一些出家外道,詢問羅陀比丘為什麼要在沙門瞿曇處出家修行時,羅陀比丘的回答是:「我是為了五蘊身心離欲愛,以趣入解脫的緣故,來跟隨如來修行的。」[18]結果外道出家們,聽了以後很不高興,大罵而去。羅陀比丘事後向佛陀報告了這件事,受到佛陀的肯定。另一個例子是,有一群恆河上游的西方比丘,來到恆河下游的東方參學。待參學告一段落,要回西方故鄉前,來向佛陀辭行。佛陀告訴他們,應當也向尊者舍利弗辭行,因為尊者舍利弗「能令汝等以義饒益,長夜安樂」。當時,西方多是雅利安人的天下,信仰婆羅門教的國度,所以,尊者舍利弗就告訴這些將要回西方國度的比丘說,您們回去後,故鄉的那些王族、婆羅門族、長者、沙門們,一定會問您們,您們老師都為您們說什麼法,教您們什麼啊?您們就應當這樣回答:「大師唯說調伏欲貪」,如果再問您們,在哪些地方調伏欲貪呢?您們應當這樣回答:「大師唯說於彼色陰調伏欲貪,於受、想、行、識陰調伏欲貪,我大師如是說法。」[19]於五蘊調伏欲貪,顯然是佛陀提綱挈領的教法,所以,尊者舍利弗會拿這個來當西方比丘的臨行贈言,耳提面命一番。
  欲貪的另一面,就是瞋恚,瞋恚是欲求不得的反動。不論是欲貪還是瞋恚,其深邃處都是我見、執著,請參考〈佛陀之所以為佛陀〉一節。

八正道
  斷除欲貪[20],徹底解決人生苦迫的方法,就是八聖道[21](八正道、八支聖道)了。八正道又稱為中道,這是因為在佛陀那個時代的修行環境中,有主張應當以苦行為修行方法,以為修苦行可以成就解脫的,例如耆那教的教主尼揵子,就是這樣主張的[22]。也有以為縱欲歡樂,就是解脫的[23]。佛陀否定了這兩種極端的修行方法,提出了恰當的、正確的方法,所以稱之為中道。中道不是中庸之道,不是在苦樂兩端求取平均,也不是在苦樂兩端的擺盪中,求取平衡,而是遠離,是徹底的超越苦樂兩端。又,八正道是過去諸佛以來的常道,所以也稱為「古仙人道」[24],表示了佛陀所發掘的八正道,是早已在那兒的聖道。另外,佛陀在疾病入滅前,教化了最後一位弟子須跋,就說:因為有八正道,才能有證果位的聖者[25],所以八正道是「聖者之道」。初轉法輪時,為五比丘說了八正道(尊者憍陳如當場成就初果)[26],入滅前的最後說法,還是為最後的弟子說了八正道(尊者須跋因而成就解脫阿羅漢果)[27],展現了八正道在佛陀教導中的分量。
  八正道的內容,是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每一支聖道的內容,都必須與四聖諦相應,才能成為趣向解脫的出世正道,否則也只能是世俗善道罷了[28]。什麼是正見?世俗的正見,是建立了有善惡、賢聖的觀念;出世間的正見,是建立了與四聖諦相應的觀察、分別、抉擇的能力。正志也譯為正思惟,世俗的正志,是能思惟、覺了離欲、不瞋、不害[29]的善行;出世間正志,是與四聖諦相應,向於解脫,離於貪愛、離於我見的深刻思惟(伺)。正語及正業,正是「十善」中的「身三」(不殺、不盜、不邪婬)與「口四」(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正命是合理、有節、有序的生活,尤其更重於合於佛法的經濟生活:不以咒術、占卜為生,杜絕多欲、無厭足,過著簡樸的生活。正方便又譯為正精進,是堅持、勇猛的修學毅力,包含了「四正斷」:對世俗善行與出世解脫行的開發、保持,對世俗惡行與不利於解脫行的斷除、防範[30]。正念是明目覺察,憶念不失,念念分明不錯亂,包括對自己肢體行為與生理情況(身)、心理感受(受)、念頭與想法(心、法)清楚覺照的四念處[31],守護根門的六觸律儀等[32]。正定是心離昏沈不明、掉舉浮動,平靜安住一處,不散、不亂[33],包含了能趣入解脫的「七依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等七種根本禪定,也包括近於初禪定力的近分定[34]。禪定力的深淺,與契入解脫的能力沒有必然的正比關係,只要藉著禪定寂止、一心的共通特性,依經論的記載,在上述的任何一種禪定中,都可能得以發慧得解脫[35]。能發慧解脫的禪定,都是正定。依這個原則,古代論師認為非想非非想定的定力太深,不能引發觀慧契入解脫[36],應當排除於正定之外。

正見為首(慧為棟樑)
  八正道中,正見、正志是有關思惟的,歸類為「慧」,正語、正業、正命是有關行為的,歸類為「戒」,正念、正定是有關心念鍛鍊的,歸類為「定」。這樣來看,八正道就是戒、定、慧的修道內容。正見的建立,是啟動八正道正確修學的首要,經中以黎明前的曙光,來形容正見,並且說從正見而引發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最後從正定中,發解脫慧,趣入解脫。這是從聞慧的修學,引發戒、定的實踐,然後完成慧的體證過程[37]。顯然地,八正道中,從起始到完成,都以「慧」來貫穿,而這個「慧」,就是與四聖諦相應的慧,就像趣向解脫的出世間八正道,每一支聖道都與四聖諦相應一樣。所以,經中會說「以慧為首」,就像一棟建築物,以棟樑為首[38],為最重要一樣。

八正道的整體性
  八正道中的每一支聖道,有著強烈的次第性,並且也有輾轉增強的關連性,構成了一個整體不可分割的修道內容。例如,沒有與四聖諦相應的正見,就沒有離貪、瞋、癡;趣向解脫的正志(正思惟),缺少了正思惟深入鞏固的正見,就容易像風中的燭火一樣,也易於熄滅。而激發勇猛、精進修學的正方便,也是外靠親近善知識的引導[39],內靠自己的正思惟[40]來達成。正語、正業、正命等的戒行清淨,離不開正見的引導,正思惟的反省,以及正方便的堅持。清淨的戒行,避免了人際關係上的紛紛擾擾,以及內心的後悔不安,成就了一個單純安靜的良好修定環境,然後從禪定的修學中,離欲貪(我執、我慢)而得解脫[41]。經中不也說:「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然後修四念處」[42]嗎?這樣,八正道分開解說來看是八支,而在修學實踐上,則是無法分割的一個整體。

三轉十二行相
  佛陀初轉法輪,說到四聖諦時,各部經律都提到了「三轉十二行相」。 三轉是指四聖諦作三次不同層次的教說,第一轉:苦、集、滅、道「應知」,第二轉:苦「應遍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第三轉:苦「已遍知」、集「已斷」、滅「已證」、道「已修」。所以四諦的每一諦都說了三次,共「十二行相」,每一行相都說是「眼、智、明、覺」的成就,合計三轉共十二行相。其中,眼是比喻像從渾沌黑暗中,打開了智慧的視野,有恍然大悟的意思,智是比喻開了眼界後,繼而看得更清楚,有了更果決的肯認,明是比喻照耀得更光明、更明亮,清清楚楚地,覺是成就了徹底的覺了[43]。

註解

[1]《中阿含二0四經》、《增一阿含二四品第五經》、《五分律》(大正二二‧一0四上)、《四分律》(大正二二‧七八七中)、《十律誦》(大正二三‧四四八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大正二三‧七一七上)等。
[2]「我最上最勝,不著一切法。諸愛盡解脫,自覺誰稱師!無等無有勝,自覺無上覺。如來天人師,普知成就力。」《中阿含第二0四經》
[3]如《雜阿含第三七九經》即屬於這一類:「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抖鹿野苑中仙人住處。爾時,世尊告五比丘: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4]如《中阿含第二0四經》即屬於這一類:「我於爾時,即告彼曰:五比丘當知,有二邊行,諸為道者所不當學。一曰著欲樂,下賤業凡人所行;二曰自煩、自苦,非賢聖求法,無義相應。五比丘!捨此二邊,有取中道,成明、成智,成就於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覺,趣於涅槃,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是謂為八。」
[5]如《五分律》即屬於這一類:「佛復告曰:世有二邊,不應親近。一者貪著愛欲,說欲無過。二者邪見苦形,無有道釋。捨此二邊,便得中道,生眼、智、明、覺,向於泥洹。何謂中道?所謂八正: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為中道。復有四聖諦: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聖諦。何謂苦聖諦?……」
[6]「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抖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法成就,名曰大醫王者所應具王之分。何等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對治,四者、善知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成就四德,療眾生病,亦復如是。云何為四?謂如來知此是苦聖諦如實知,此是苦集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雜阿含第三八九經》
[7]「爾時,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諸賢!若有無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聖諦所攝,來入四聖諦中。謂四聖諦於一切法,最為第一。所以者何?攝受一切眾善法故。」《中阿含第三0經》
[8]「世尊!我於靜處禪思念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諸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雜阿含第四七三經》
[9]「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中阿含第二一六經》
[10]「得,我們被摑向一邊;失,我們被摑向另一邊。得,引起了愛,經由愛,我們沈溺於執取;失,導致失望的傷感、嚎哭和呻吟。」《啟開真理的智慧》第二六頁,佛使尊者著,黃國清譯,大林精舍倡印。
[11]「……興起五陰,已得命根,是名為生。生苦者,謂眾生生時,身受苦受、遍受,覺、遍覺;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身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中阿含第三一經》
[12]「云何苦聖諦?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中阿含第三一經》
[13]「云何苦集如實知?當來有愛,喜貪俱,彼彼樂著,是名苦集,如是苦集如實知。」《雜阿含第三四四經》
「云何苦集諦?所謂受愛之分,集之不倦,意常貪著,是謂苦集諦。」《增一阿含二四品第五經》
[14]「云何為二法?怨憎共會,此不可敬待,亦不足愛著,世人所捐棄;恩愛別離,不可敬待,亦不足愛著,世人所捐棄。……此二法由愛興,由愛生,由愛成,由愛起。當學除其愛,不令使生。」《增一阿含二0品第一三經》
[15]「爾時,世尊告羅陀曰:……何等為有身?謂五受陰: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云何有身集?謂當來有愛、貪喜俱,於彼彼愛樂,是名有身集。」《雜阿含第一二三經》
[16]「比丘!彼五種子者,譬取陰俱識。地界者,譬四識住。水界者,譬貪喜四取攀緣識住。何等為四?於色中識住,攀緣色,喜貪潤澤,生長增廣;於受、想、行中識住,攀緣受、想、行,貪喜潤澤,生長增廣。」《雜阿含第三九經》
[17]「聚落主!若眾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欲為本,欲生,欲集,欲起,欲因,欲緣而苦生。」《雜阿含第九一三經》
[18]「時,有眾多外道出家,至羅陀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問羅陀言:汝何故於沙門瞿曇所出家修梵行?羅陀答言:於色欲、愛、喜,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於受、想、行、識欲、愛、喜,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雜阿含第一一九經》
[19]「……尊者舍利弗告諸比丘:閻浮提人聰明利根,若剎利、若婆羅門、若長者、若沙門,必當問汝:汝彼大師云何說法?以何教教?汝當答言:大師唯說調伏欲貪,以此教教。當復問汝:於何法中調伏欲貪?當復答言:大師唯說於彼色陰調伏欲貪,於受、想、行、識陰調伏欲貪,我大師如是說法。……」《雜阿含第一0八經》
[20]「迦摩比丘白佛言:世尊!寧有道、有跡斷此愛欲不?佛告比丘:有八正道,能斷愛欲,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雜阿含第七五二經》
[21]「云何苦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雜阿含第三四四經》
「云何苦滅道聖諦?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中阿含第三一經》
[22]「時,無畏離車語尊者阿難:我師尼揵子,滅熾然法,清淨超出,為諸弟子說如是道:宿命之業,行苦行故,悉能吐之。」《雜阿含第五六三經》
[23]「我於現在五欲自恣,此是我得現在泥洹。」《長阿含第二一經》
[24]「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我得隨去,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雜阿含第二八七經》
[25]「須跋!以諸法中有八聖道故,便有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長阿含第二經》
[26]「爾時,世尊說是法時,尊者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離垢,得法眼淨。」《雜阿含第三七九經》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是證入初果者的展現。
[27]「於是,須跋即於其夜,出家、受戒,淨修梵行,於現法中自身作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得如實智更不受有。時,夜未久,即成羅漢,是為如來最後弟子。」《長阿含第二經》
[28]參閱《雜阿含第七八五經》。文長,此略。
[29]依《雜阿含第七八五經》:「出要覺,無恚覺,不害覺是名正志。」再依《雜阿含第二七一經》:「謂三善覺:出要離欲覺,不瞋覺,不害覺。」
[30]「何等為精進根?謂四正斷。」《雜阿含第六五八經》
「何等為精進根?已生惡不善法令斷,生欲方便,攝心增進;未生惡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攝心增進;未生善法令起,生欲方便,攝心增進;已生善法,住不忘,修習增廣,生欲方便,攝心增進,是名精進根。」《雜阿含第六四七經》
[31]「云何正念?若比丘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是名比丘正念。」《雜阿含第六二二經》
[32]守護根門與六觸律儀,在〈生活中的佛法〉一節討論。
[33]「何等為正定?謂住心不亂,堅固攝持,寂止、三昧、一心。」《雜阿含第七八四經》
[34]「何等為定根?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乃至第四禪具足住,是名定根。」《雜阿含第六四七經》
「云何正定?比丘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謂正定。」《中阿含第一八九經》
「有漏、無明漏,或依七,或依未至滅。」《發智論》(大正二六‧九三九中)
「云何定覺支?謂世尊說:苾芻當知,我說依初靜慮,能盡諸漏。如是我說依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能盡諸漏。」《法蘊足論》(大正二六‧四九三下)
[35]「……得初禪成就遊,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住彼必得漏盡。設住彼不得漏盡者,必當昇進得止息處。云何昇進得止息處?……得第二禪成就遊,……無所有處成就遊。……彼如是觀此覺無常,觀興衰,觀無欲,觀滅,觀斷,觀捨已,便不受此世。不受此世已,便不恐怖。因不恐怖,便般涅槃……」《中阿含第二0五經》,另《增支部第九集第三三、三六經》、《中部第五二經》亦同。
[36]「如契經說:有七依定,我說依彼能盡諸漏:……或有生如是疑,非想非非想處既無聖道,若世尊弟子生彼處者,依何能盡諸漏,將無彼類不由聖道得阿羅漢耶!為令此疑得決定故,說彼依無所有處得阿羅漢果。」《大毘婆沙論》(大正二七‧九二九中)
[3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日出前相,謂明相初光。如是比丘!正盡苦邊,究竟苦邊前相者,所謂正見。彼正見者,能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起定正受故,聖弟子心正解脫貪欲、瞋恚、愚癡;如是心善解脫聖弟子,得正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雜阿含第七四八經》
[38]「何等為慧根?謂四聖諦。此諸功德,皆以慧為首,譬如堂閣,棟為其首。」《雜阿含第六五八經》
[39]「諸比丘!外法中,我不見一法,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已生惡不善法令滅,如說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雜阿含第七七八經》
[40]「諸比丘!於內法中,我不見一法,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已生惡不善法令滅,如說正思惟者。」《雜阿含第七七五經》
[41]「是為,阿難!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因歡悅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樂,因樂便得定。阿難!多聞聖弟子因定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便得厭,因厭便得無欲,因無欲便得解脫。」《中阿含第四二經》
[42]《雜阿含第六二四經》
[43]「此中眼者;謂法智忍,智者;謂諸法智,明者;謂諸類智忍,覺者;謂諸類智。復次,眼是觀見義,智是決斷義,明是照了義,覺是警察義。」《大毗婆沙論》(大正二七‧四一一上)
「彼生眼者為見故,生智者為決定故,生明者懸鑒故,生覺者覺了故。」《鞞婆沙論》(大正二八‧四八0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18 15:25 , Processed in 0.08234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