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29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传律藏---经分别-波罗夷二---七---(三六)至(四○)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0 1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六)尔时,于沙瓦提城安陀林有盗者杀牛,食其肉,藏其残肉而去。诸比丘以为弃物,取而食之。盗人呵责诸比丘:「汝等非沙门!」彼等生悔心……乃至「诸比丘!弃物想者不犯也。」
尔时,沙瓦提城安陀林有盗人杀野猪……「……弃物想者不犯也。」

(三七)尔时,一比丘往茅草田,有已被刈之茅草值五摩沙迦,以盗心取之。彼生悔心……「……波罗夷。」
尔时,一比丘往茅草田,刈值五摩沙迦之茅草,以盗心取之。彼生悔心……「……波罗夷。」

(三八)尔时,诸客比丘分僧众之庵罗果而食。旧住比丘呵责彼等诸比丘:「汝等非沙门!」彼等生悔心,以此事白世尊。「比丘!汝等存何心乎?」「世尊!我等〔思〕为〔客比丘〕食用。」「诸比丘!〔思〕为〔客比丘〕食用者不犯也。」
尔时,客比丘分配僧众之阎浮果……乃至……僧众之面包树果……乃至……僧众之芭那沙果……乃至……僧众之多罗果……乃至……僧众之甘蔗……乃至……僧众之瓜果而食之。旧住比丘……「诸比丘!〔思〕为〔客比丘〕食用者不犯也。」

(三九)尔时,庵罗园之守护人给诸比丘庵罗果。诸比丘思:「所有主为令〔彼等〕守护此〔庵罗果〕,非为令〔彼等〕给此〔而雇用彼等〕。」而畏惧不取。以此事白世尊。「诸比丘!守护人所给者不犯也。」
尔时,阎浮园之守护人……瓜果园之守护人,给诸比丘瓜果。诸比丘思:「所有主……」……「诸比丘!守护人所给者不犯也。」

(四○)尔时,一比丘思暂借僧众之木材而取之,以支持己房之壁。诸比丘呵责其比丘:「汝非沙门!」彼生悔心,以此事白世尊。「比丘!汝存何心乎?」「世尊!我思暂借。」「比丘!以暂借想者不犯也。」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17:41 | 只看该作者

同步学习

(三六)尔时,于沙瓦提城安陀林有盗者杀牛,食其肉,藏其残肉而去。诸比库以为弃物,取而食之。盗人呵责诸比库:「汝等非沙门!」彼等生悔心……乃至「诸比库!弃物想者不犯也。」

尔时,沙瓦提城安陀林有盗人杀野猪……「……弃物想者不犯也。」

(三七)尔时,一比库往茅草田,有已被刈之茅草值五摩沙迦,以盗心取之。彼生悔心……「……巴拉基嘎(他胜)。」

尔时,一比库往茅草田,刈值五摩沙迦之茅草,以盗心取之。彼生悔心……「……巴拉基嘎(他胜)。」

(三八)尔时,诸客比库分僧众之庵罗果而食。旧住比库呵责彼等诸比库:「汝等非沙门!」彼等生悔心,以此事白世尊。「比库!汝等存何心乎?」「世尊!我等〔思〕为〔客比库〕食用。」「诸比库!〔思〕为〔客比库〕食用者不犯也。」

尔时,客比库分配僧众之阎浮果……乃至……僧众之面包树果……乃至……僧众之芭那沙果……乃至……僧众之多罗果……乃至……僧众之甘蔗……乃至……僧众之瓜果而食之。旧住比库……「诸比库!〔思〕为〔客比库〕食用者不犯也。」

(三九)尔时,庵罗园之守护人给诸比库庵罗果。诸比库思:「所有主为令〔彼等〕守护此〔庵罗果〕,非为令〔彼等〕给此〔而雇用彼等〕。」而畏惧不取。以此事白世尊。「诸比库!守护人所给者不犯也。」

尔时,阎浮园之守护人……瓜果园之守护人,给诸比库瓜果。诸比库思:「所有主……」……「诸比库!守护人所给者不犯也。」

(四○)尔时,一比库思暂借僧众之木材而取之,以支持己房之壁。诸比库呵责其比库:「汝非沙门!」彼生悔心,以此事白世尊。「比库!汝存何心乎?」「世尊!我思暂借。」「比库!以暂借想者不犯也。」
3#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17:42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17:4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参考

十四种行仪 之三
远行者的行仪
(Gamikavatta)
诸比库,远行的比库应收好木器、陶器,关好门窗,嘱咐坐卧具而离开。假如没有比库,应嘱咐沙马内拉;假如没有沙马内拉,应嘱咐园民 。假如比库、沙马内拉或园民都没有,则应把床放在四块石头上,以床叠床,以椅叠椅,把坐卧具堆在上面,收好木器、陶器,关好门窗后离开。
假如住所漏雨,若有能力则应遮盖,或应尽力而为:“如何才能使此住所被遮盖住。”如果成功,这实在很好。假如不成功,则应在不漏雨的地方把床放在四块石头上,以床叠床,以椅叠椅,把坐卧具堆在上面,收好木器、陶器,关好门窗后离开。假如住所到处都漏雨,若有能力则应把坐卧具搬到村落,或应尽力而为:“如何才能使此坐卧具搬到村落。”如果成功,这实在很好。假如不成功,则应把床放在露天的四块石头上,以床叠床,以椅叠椅,把坐卧具堆在上面,收好木器、陶器,以草或叶子遮盖后才离开:“这样则能保全各部分。”
诸比库,此乃远行的比库们应遵行的远行比库之行仪。
5#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17:4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参考

佛法概论003

佛法概论
印顺法师 著

第一章 法与法的创觉者与及奉行
第一节 法
  文义法
  从佛法流行人间说,佛陀与僧伽是比法更具体的,更切实的。但佛陀是法的创觉者,僧伽是奉行佛法的大众,这都是法的实证者,不能离法而存在,所以法是佛法的核心所在。那末,法是什么?在圣典中,法字的使用范围很广,如把不同的内容,条理而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类:一、文义法;二、意境法;三、(学佛者所)归依(的)法。
  释尊说法,重在声名句文的语言,书写的文字,以后才发达使用起来。语言与文字,可以合为一类。因为语文,虽有音声与形色的差别,而同是表诠法义的符号,可以传达人类(一分众生也有)的思想与情感。如手指的指月,虽不能直接的显示月体,却能间接的表示他,使我们因指而得月。由于语言文字能表达佛法,所以也就称语文为法;但这惟限于表诠佛法的。如佛灭初夏,王舍城的五百结集,就称为「集法藏」。然此能诠的语文法,有广狭二类:一、凡是表诠佛法的语文,都可以称为法,这是广义的。二、因佛法有教授与教诫二类,在教化的传布中,佛法就自然地演化为「法」与「毗奈耶」二类。等到结集时,结集者就结集为「法藏」与「毗奈耶藏」。这与毗奈藏耶相对的法藏,那就局限于经藏了。
  意境法
  『成唯识论』说:「法谓轨持」。轨持的意义是:「轨生他解,任持自性」。这是说:凡有他特有的性相,能引发一定的认识,就名为法,这是心识所知的境界,在这意境法中,也有两类:一、「别法处」:佛约六根引发六识而取境来说,所知境也分为六。其中,前五识所觉了分别的,是色、声、香、味、触。意识所了知的,是受、想、行三者──法。受是感情的,想是认识的,行是意志的。这三者是意识内省所知的心态,是内心活动的方式。这只有意识才能明了分别,是意识所不共了别的,所以名为别法。二、「一切法」:意识,不但了知受、想、行──别法,眼等所知的一切,也都是意识所能了知的;这所知的──就是能知也可以成为所知的一切,都是意识所了知的,都是轨生他解,任持自性的,所以一切都是法,泛称为「一切法」。
  归依法
  法,是学佛者所归依的。不离文义法,又不可著在文义法,因为这是佛法的遗痕,古人的糟粕。也不可落在意境法,因为这是一切的一切,善恶、邪正都是法,不能显出佛法的真义何在。学者所归依的法,可分为三类:一、真谛法;二、中道法;三、解脱法。其中根本又中心的,是中道的德行,是善。释尊说:「正见是法,乃至正定是法」(杂含卷二八·七八二经)。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八正道,为中道法的主要内容。当释尊初转法轮时,一开口就说:「一者,心著欲境不能离,是非解脱之因。二者,不正思惟,自苦其身而求出离,永无解脱。离此二边,乃为中道」(中含释中禅室尊经)。这中道,就是八正道。到释尊入灭的时候,又对阿难说:「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长含游行经)。意思说:弟子们应自己去依法而行。所依的法,经上接着说:「依四念处行」;四念处就是八正道中正念的内容,这可见法是中道的德行了,法既然是道德的善行,那不善的就称为非法。释尊常说的『筏喻经』说:「法尚应捨,何况非法」,正是这个意思。中道──正道的德行,为什么称为法?法的定义是轨持,轨是轨律、轨范,持是不变、不失;不变的轨律,即是常道。八正道,不但合乎道德的常道,而且就是「古仙人之道」,有永久性、普遍性,是向上、向解脱的德行的常道。这不妨再看得远些:在印度古代文明的吠陀中,「利陀」一词,泛指一切轨律。到后来,轨律的思想分化了,凡是良善的俗习,道德的行为,具体或抽象的轨律,改称为达磨──法,而利陀却被专用在事相的仪式上。佛世前后,婆罗门教制成「法经」,又有许多综合的「法论」,都论到四姓的义务,社会的法规,日常生活的规定。印度人心目中的达磨,除了真理以外,本注重合理的行为。如传说中轮王的正法化世,也就是德化的政治。释尊所说的法,内容自然更精确、更深广,但根本的精神,仍在中道的德行。中道的德行,是达磨的第一义。
  中道行,是身心的躬行实践,是向上的正行。在向上的善行中,有正确的知见,有到达的目的。向上向解脱的正行,到达无上究竟解脱的实现;这实现的究竟目的──解脱,也称为法。经中称他为无上法,究竟法,也称为胜义法。如『俱舍论』(卷一)说:「若胜义法,唯是涅槃」。这是触证的解脱法,如从火宅中出来,享受大自然的清凉,所以说如「露地而坐」。释尊初成佛时的受用法乐,就是现证解脱法的榜样。说到正确的知见,这不但正知现象的此间,所达到的彼岸,也知道从此到彼的中道。这不但认识而已,是知道他确实如此,知道这是不变的真理。简单说,这就是四真谛法:「苦真实是苦,集真实是集,灭真实是灭,道真实是道」。这四谛--三谛等--也称为法;如初见真谛,经上称为「知法入法」;「不见于我,但见于法」;「于法无畏」。能见真谛的智慧,称为「得法眼净」。释尊的「初转法轮」,就是开示四谛法。这三类归依法中,正知解脱、中道,与变动苦迫的世间,是真实;中道的善行;触证的解脱是净妙。真实、善行、净妙,贯彻在中道的德行中。八正道的最初是正见,正见能觉了真谛法。知是行的触角,是行的一端,在正行中,知才能深刻与充实。离了中道的正行,没有正知。所以佛法的正见真谛,近于哲学而与世间的哲学不同。同时,八正道的最后是正定,是寂然不动而能体证解脱的。这正定的体证解脱,从中道的德行中来,所以近于宗教的神秘经验,而与神教者的定境、幻境不同。也就因此,中道行者有崇高的理智,有无上解脱的自由,虽说是道德的善,也与世间的道德不同。中道统一了真谛与解脱,显出释尊正觉的达磨的全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8 20:56 , Processed in 0.08965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