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09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死轮回的集起与灭尽》 连载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录与《正法之光》第四期


若真实看到〝一样食物已经腐烂〞
你还会去吃它吗?


我们阅读由 佛陀的圣弟子早期所集成的经典,
常能看到很多传神并令人为之震撼的譬喻,在大正藏
《中阿含》第87《秽品秽经》及其它类似版本《求欲
经》中有这么一段描述:

有人若贩肆客作家。持铜钵来满中不净。复以一
钵覆其上。若持至人聚中。彼多人见已欲食欲得。不
知有不净。若彼聚人持至一处发其器。若有欲食者。
便不欲食。岂复彼持者欲食之。(引自大正藏经 Vol. 1,
No. 049《求欲经》)

话说:有一个人到商店买了一个精美的铜盘,用
它装了一堆腐烂的食物,再拿一个精致的大盖子盖
好,将它们送到众人聚餐的地方,那些食客只看到了
那么华丽的食物托盘,并不知道里面真实装的是什
么?其中一些食客期待着能赶紧尝尝看。有人就将它
拿到餐桌上,并且打开盖子…嗯…呃???…这时那
些期待尝尝看的食客立即决定〝不可吃〞!更何况是
那个捉弄大家的人――怎么会去吃它呢?

我们就像那些食客,依如此肤浅的方式来认知世
间的一切,因为不知〝五阴〞真相是缘生、无常、败
坏法,所以贪爱〝五阴〞想将它占为己有, 佛陀才
会一直强调因为无知而产生的贪爱是结缚,因为无知
所以贪爱着〝五阴〞。如果明白了〝五阴〞的真相,
我们还会徒然期待再结来生缘生、无常、苦的〝五
阴〞吗?但是最难突破的也就是这一点了,因为无明
的人是既不知「明」,也不知自己的「无明」。

虽然只要历经过人生一段岁月的人,大多数的心
中其实多少有些明白,确实是有〝诸行无常〞这件
事,但我们只是粗略看到:「诸行的变动不定,并且
朝着我们不想要的方向改变」,这种体会并非根本与
究竟。

因为我们的心理作用方式非常特别,往往只根据
所接收到讯息中简单的一部分就对事物做出判别,这
其实是放大自己心中〝想要与需求〞,而忽略其它讯
息所形成的认知方式,并依着这样的认知方式很快地
采取行动,因此自然容易产生误解与痛苦。这些误解
与痛苦,凭良心讲大多来自我们自己的无知、草率、
轻忽、鲁莽与缺乏自制所造成的;有时更来自自认为
豁出去也无所谓的心态…可是我们却将这些自己犯下
的错误责任归咎于对方(外境),并称言:「被对方
骗了」。这就是为何我们很多人已经〝听经闻法〞多
年,常将〝无我〞的大道理挂在嘴边,或理智上相信
它是真理,但是一遇状况〝我〞或这是〝我拥有的〞
立即习惯性的反射而出?

[ 本帖最后由 感恩世尊 于 2010-10-19 23:08 编辑 ]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3:04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无知让我们像飞蛾扑火般地一再生死轮回,
〝贪爱〞让我们很勇敢的执取〝存在〞,可悲啊!我
们这些以为世间有快乐可得的人!
当有一天我们真实
明白五阴是因缘生,也就会明白「依因缘生而生之
法,也将是依因缘灭而灭之法」,是不值得贪恋的,
更无法拥有。依此明见,才能度越内在的迷惑与贪
欲,同时度越因贪求不得所引发的瞋恨,进而息止因
瞋恨所带来的相互对立、伤害,以及种种世间的罪恶
与苦难。这时飞蛾扑火般的无明、爱、取、有的链锁
才有松脱的一日。

随佛尊者所教导的禅观方法就是此一根本解脱之
道,依因缘法来观察、认识〝现实的真相〞,「观四
念处」是体现「正觉因缘法」的方法―现实世间是因
缘生、因缘灭的。所有的一切都在影响中呈现,就不
会是固定不变的,既没有自我,也不能保持与拥有。
有了这一正见才有可能次第开展正向菩提的修行道
路。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依因缘法即身观察世间实
相。在此引用一段 随佛尊者于《生死轮回的集起与
灭尽》光盘中的解说,与大家分享:

…眼对色产生眼识;耳对声产生耳识;鼻对香产
生鼻识;舌对味产生舌识;身对触产生身识;意对法
产生意识;那这就是所谓的六根、六境、六识。总说
为叫〝六入处〞。这〝六入〞,就是我们所谓那六个
感官对六种所谓环境,所产生的六种觉知。我们根、
境、识统合在一起,称之为〝触〞。

因这个〝触〞而有〝受、想、行〞,〝受〞就是
感情上的活动;〝想〞就是所谓的判断、思惟;
〝行〞,就是意志行为。〝受、想、行〞它是内在的
心理活动;所以内在的〝受、想、行〞,又是属于
〝法境〞。〝受、想、行〞本身又是〝法境〞。
〝意〞对〝法〞,又会产生〝意识〞,〝意识〞又会
产生〝受、想、行〞。

从这样的一个生理活动里面,我们发现了一件事
情:我们的〝识〞对什么会有觉知呢?对于〝色、
声、香、味、触〞有觉知。对〝眼、耳、鼻、舌、
身〞也会有觉知。因为〝识〞离不开〝五根、五
境〞;〝识〞也离不开〝意〞跟〝法〞。〝法〞包含
了什么?〝受、想、行〞。所以我们就会发现,
〝识〞跟什么有关?跟〝受、想、行〞。还有什么?
跟〝色〞有关。我这样说听得懂吗?我再说一遍。诸
位大德居士,无论如何,这个你一定要知道,这个不
懂,了生脱死的最后一关,你就不知道怎么修了!你
就没办法修!

〝眼耳鼻舌身意〞是我们六个感官。对的是〝色
声香味触法〞六个境界。六根对六种境界产生六个觉
知,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跟意觉,所
以叫〝六识〞。〝识〞,就是觉知。〝根〞对〝境〞
跟〝识〞的俱足,佛陀给它一个名称,就是一个专有
名称,叫〝触〞,〝触〞代表什么?根、境、识。
根、境、识,三者俱足,就给它一个名字叫〝触〞。
你只要记住这件事就好,其它你不要管。

像现在诸位看到我,就是眼根看色境有眼识,这
三个俱足了没有?俱足了!接着你就会〝想〞,我看
到的是什么?对不对?也会觉得看到的舒不舒服?你
有你的感觉〝受〞。对不对?也会想,那我要做什
么?叫什么?〝行〞。那这三个又是什么?又是
〝法〞。你又感觉你心里的感受、你的想法、你的决
定,你也感觉到了,对不对!那你又会有新的
〝想〞,就你在那边转,对不对?是不是?好,那我
们现在注意喔,〝识〞,你看喔,眼耳鼻舌身意,这
个是什么法?是〝色法〞。色声香味触,是什么法?
也是〝色法〞。这些都是受、想、行感觉到了没有?
这些〝识〞,有没有感觉到这些〝色〞。那有没有影
响到〝受、想、行〞的形成?有!那到这里来,成为
〝法境〞。那么〝意根〞缘〝法境〞有没有〝意
识〞?那我们想:意识所产生的包含什么?包含了受
想行!也会对色法产生贪爱,对不对!所以,识就会
贪爱色、受、想、行。所以识,会贪爱色、受、想、
行;所以叫识攀缘四取阴住,听得懂吗?这在经典
有,叫识攀缘色、受、想、行住。

[ 本帖最后由 感恩世尊 于 2010-10-19 23:09 编辑 ]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3:06 | 只看该作者
诸位,我们现在讲的不是佛教的理论,这个是我
们现实身心的运作,这不是理论喔!我们现在有没有
觉知到我们的感受?有没有?识有没有觉知?法境里
面有受、想、行嘛!所以识有没有觉知到感受?有!
有没有觉知到我们的想法?有!有没有觉知到我们的
行为?有!有没有觉知到自己的眼根跟色境?有!有
没有觉知到耳跟声?有!鼻跟香?有!舌跟味?
有!身跟触?有!有吗?有!那识有觉知到这四个,
所以有觉知,就会喜贪住。你就会喜贪!因为不知道
因缘生就会喜贪住!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给大家听:小姐走在街上,
看到时髦的服装店橱窗漂亮的衣服,或者项链、宝
石,那么请问你有没有眼睛一直盯在上面转?有!这
叫做识攀缘色住;对不对?那男士在街上看到摩登的
小姐走过,眼睛就盯着转,这算不算识攀缘色住呢?
算!那听到美好的音乐,就专注在那里,那是不是识
攀缘住啊?那么,当我们攀缘色住的时候,会不会攀
缘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会不会?会。也
会攀缘我们内在的想法,对不对?我们内在有一个想
法很好,觉得这个想法很好,你攀缘想住、攀缘行
住、攀缘受住,对不对?这就是我们人生的经验,这
不是理论,是人生的事实。记住:这不是佛学理论,
这是人生的事实!

[ 本帖最后由 感恩世尊 于 2010-10-19 23:18 编辑 ]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3:07 | 只看该作者
待续。。。。。。。。
5#
发表于 2010-10-20 11:23 | 只看该作者
好深奥哦,认真看还是看不太懂。请问楼主,能不能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概括这篇东西的中心意思?
6#
发表于 2010-10-20 14: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感恩世尊 于 2010-10-19 23:04 发表
……
…眼对色产生眼识;耳对声产生耳识;鼻对香产
生鼻识;舌对味产生舌识;身对触产生身识;意对法
产生意识;那这就是所谓的六根、六境、六识。总说
为叫〝六入处〞。这〝六入〞,就是我们所谓那六个
感官对六种所谓环境,所产生的六种觉知
。我们根、
境、识统合在一起,称之为〝触〞。

……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境(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总说应是“十八界”。经云:“……谓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是名种种界。……”
《杂阿含经》中有讲---“云何为六入处?谓六内入处: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
又《杂阿含》之《六六法经》中云:“……何等为六内入处?谓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何等为六外入处?色入处、声入处、香入处、味入处、触入处、法入处。云何六识身?谓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
故文章中提六根六境六识总说为叫“六入处”,在下以为不妥。

[ 本帖最后由 提木叉 于 2010-10-20 15:15 编辑 ]
7#
发表于 2010-10-20 16:07 | 只看该作者
真长见识,这里有不少宗教方面的专家。我对宗教问题也有些许兴趣,就是认识理解上还万分的肤浅,只是对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还有就是和宗教有关的故事略有所知。希望以后多向诸位请教则个。
8#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04: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千里快哉风 于 2010-10-20 11:23 发表
好深奥哦,认真看还是看不太懂。请问楼主,能不能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概括这篇东西的中心意思?


禅观的内容为六触入处。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3 13:51 , Processed in 0.0888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