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79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传律藏---经分别-波罗夷四---八---(一一)至(一四)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3 1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一)尔时,一婆罗门邀诸比丘而作是言:「大德阿罗汉!请来!」彼等心生悔恨,〔思:〕「我等非阿罗汉,而彼婆罗门呼我等为阿罗汉,我等应如何应对耶?」以此事白世尊……乃至… … 「诸比丘!于尊敬之语不犯也。」

尔时,一婆罗门请诸比丘而作是言:「大德阿罗汉!请坐!」……乃至……「大德阿罗汉!请食!」……乃至……「大德阿罗汉!请满足!」……乃至……「大德阿罗汉!请行矣!」彼等心生悔恨……「于尊敬之语不犯也。」

(一二)尔时,一比丘言他比丘之上人法。彼亦如是言:「友!我已舍漏。」彼心生悔恨……乃至……「比丘!汝波罗夷。」

尔时,一比丘……「友!对我现起此诸法。」彼心生悔恨……「波罗夷。」

尔时,一比丘……「友!我亦见此诸法。」 彼心生悔恨……「波罗夷。」

(一三)尔时,一比丘之亲戚作是言:「大德!来住家〔还俗〕。」「贤者!如我不适住家。」彼心生悔恨……「比丘!无意而言〔上人法〕者不犯也。」

尔时,一比丘之亲戚作是言:「大德!来享受欲乐。」「贤者!我离爱欲。」 彼心生悔恨……「比丘!言之无意者不犯也。」

尔时,一比丘之亲戚作是言:「大德!汝欢乐乎?」「贤者!我欢乐最上之乐。」彼心生悔恨,〔思:〕「凡世尊之诸声闻始可如是言。然,我非世尊之声闻,我岂非波罗夷耶?」以此事白世尊。「比丘!汝存何心耶?」「世尊!我无意而言之。」「比丘!言之无意者不犯也。」

(一四)尔时,众多比丘同意于一精舍入安居,「我等当知,由此安居最初出发者是阿罗汉。」一比丘:「应知我是阿罗汉。」而由此安居最初出发。彼心生悔恨,以此事白世尊……乃至……「比丘!汝波罗夷。」
2#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8:11 | 只看该作者

同步学习

(十一) 尔时,一婆罗门邀诸比库而作是言:「大德阿拉汉!请来!」彼等心生悔恨,〔思:〕「我等非阿拉汉,而彼婆罗门呼我等为阿拉汉,我等应如何应对耶?」以此事白世尊……乃至……「诸比库!于尊敬之语不犯也。」
尔时,一婆罗门邀诸比库而作是言:「大德阿拉汉!请坐!」……乃至「大德阿拉汉!请食!」……乃至……「大德阿拉汉!请满足!」……乃至……「大德阿拉汉!请行矣!」彼等心生悔恨……「于尊敬之语不犯也。」
(十二) 尔时,一比库言他比库之上人法。彼亦如是言:「友!我已舍漏。」彼心生悔恨……乃至……「比库!汝巴拉基嘎(他胜)。」
尔时,一比库……「友!对我现起此诸法。」彼心生悔恨……「巴拉基嘎(他胜)。」
尔时,一比库……「友!我亦见此诸法。」彼心生悔恨……「巴拉基嘎(他胜)。」
(十三) 尔时,一比库之亲戚作是言:「大德!来家住〔还俗〕。」「贤者!如我不适住家。」彼心生悔恨……「比库!无意而言〔上人法〕者不犯也。」
尔时,一比库之亲戚作是言:「大德!来享受欲乐。」「贤者!我离爱欲。」彼心生悔恨……「比库!言之无意者不犯也。」
尔时,一比库之亲戚作是言:「大德!汝欢乐乎?」「贤者!我欢乐最上之乐。」彼心生悔恨,〔思:〕「凡世尊之诸声闻始可如是言。然,我非世尊之声闻,我岂非巴拉基嘎(他胜)耶?」以此事白世尊。「比库!汝存何心耶?」「世尊!我无意而言之。」「比库!言之无意者不犯也。」
(十四) 尔时,众多比库同意于一精舍入安居,「我等当知,由此安居最初出发者是阿拉汉。」一比库:「应知我是阿拉汉。」而由此安居最初出发。彼心生悔恨,以此事白世尊……乃至……「比库!汝巴拉基嘎(他胜)。」
3#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8:12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8:1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参考

摘自《沙马内拉学处》之
常用作持文
…………
五、入雨安居
缅甸、泰国等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和印度一样,一年可以分为三个季节:热季、雨季和凉季。在雨季的四个月当中,佛陀规定僧人在其中的三个月期间应停止到处云游,安住在一固定的住所过雨安居并精进地禅修。
雨安居可以分为“前安居”和“后安居”两种,皆为期三个月。前安居的时间在每年阳历7月月圆日的次日至10月的月圆日,约相当于中国农历的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后安居则再推迟一个月。
在入雨安居的第一天,住在同一寺院的所有比库和沙马内拉皆齐集于界堂,决意将在雨季的三个月期间安居本寺,度过雨季,勤修止观。在宣布寺院的范围(寺界)之后,所有比库皆按照瓦萨的顺序依次地念下面的决意文三遍。等比库僧众念完后,沙马内拉也接着念三遍:
Imasmiü vihàre imaü temàsaü vassaü upemi. (X3)
我于此寺院过三个月的雨安居。

每当念完入雨安居决意文后,其余的大众皆随喜: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5#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8:1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参考

佛法概论039
第十八章 戒定慧的考察
第二节 定
  离欲与定
  依戒生定,是在三业清净的基础,修得清净的禅定(三昧、瑜伽等大同小异),为内心体验必要的修养法。印度从奥义书以来,已极其流行。释尊参学时,也曾学过。佛虽不满于一般的禅,但从引发真慧来说,不能不说是方便;所以在佛法的德行中,还是有此一着。习定的方法,尽可不同,但大抵调身、调息、调心,使精神集中而归于平静。这有一重要事实,即修习禅定,必以离欲为先。如贪恋一般的现实生活,那是不能得定的。换言之,非鄙视──轻视现实生活,而倾向于内心──身心的理想生活不可。厌人间,欣天国;厌此间,慕他方,都可以得定的。禅定的本质,不外乎厌此欣彼,厌尘欲而欣心乐。由于禅定的离欲,所以初下手时,先「呵五欲」──对于微妙的色、声、香、味、触,认识他的过患而厌弃他,尤其是男女欲。三界中的欲界,侧重于五欲及性欲。非离这物欲与性欲,即不能得定,不能生色界天,色界是没有这些欲的。所以如不能依定发慧,那末厌离物欲,厌离男女欲,专心修定,即是外道的天行。印度一般的出家者,即是这样的。佛法的出家生活,也即适应这一类根性。

  禅定必须离欲,欲到底是什么呢?微妙的五欲,不过是诱发情欲的因缘。内心一向受着环境的诱惑,所以呵责五欲。欲是习以成性,随境染着的贪欲。所以说:「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而汝则不有」(法句经)。『杂含经』(卷四八·一二八六经)说:「非世间众事,是则之为欲。心法驰觉想,是名士夫欲」。佛法的修定离欲,重于内心烦恼的调伏,并非拒绝世间一切。否则,守护根门,远离五欲,会同于外道波罗奢那的堵塞聪明了(杂含卷一一·二八二经)。人类有眼等五根,即不能不受用五境;生存人间,即不能不衣食资生。所以佛法的离欲,不是拒绝这些,是净化自心而适当的──合于社会情况,合于身心需要而受用这些,不为环境的爱着而牵转。所以『杂含』(卷二一·五六四经)说「三断」,有「依食断食」;『中含』『漏尽经』说「七断」,有「从用(资生具)断」。特别是释尊自身的生活,可作确切的证明。释尊的生活,不但是粪扫衣,也有名贵的金缕衣;不但是粗食,也有百味食;不但树下坐,也住高楼重阁;不但独住山林,也常与四众共住。佛虽如此,还是被称为少欲、知足、无事、寂静(中含箭毛经)。这可见问题在内心;不系恋于环境,不追逐于尘欲,那末随缘适量的享受,无不是少欲知足。反之,如贪欲炽盛,那即使远离人间,粗衣恶食,也算不得少欲,离欲(参杂含卷一三·三0九经)。同样的,如说女人为男人的戒垢──男人为女人的戒垢,而戒垢实是内心的情欲。所以犯淫戒,也不像理学者那样重视肉体的贞操。有比丘因淫欲心重,将生殖器割去。佛呵责他:当断的──贪欲不断,不该断的倒断了!然而,人类生而有男女根,淫欲不是生死根本,佛法的出家众,为什么要严格禁绝,不像对于衣食资生的相对节制呢?这可以说:衣食是无情的,虽与社会有关,但比较容易的自由控制。男女的牵制,系缚力特别强;在男女相互占有的社会结构中,苦痛是无法避免的,实是障道的因缘。在当时的社会中,适应当时的出家制,所以彻底戒绝男女的淫欲。如人间为北俱罗洲式的,依此而向出世,男女问题也许会像衣食一样的解决了。大乘净土中,有菩萨僧而没有出家众,即是这社会理想的实现!一般的禅定,也有观慧,如厌此欣彼的「六行观」;又如四无色的「唯心观」;「不净观」与「九想观」等,都可从定中去修习,也可修此来得定,但这不一定能解脱。佛法常说依定发慧,所依的定不必是极深的,多少能集中精神就可以了。所以不得「根本定」的,或但得「未到定」的,但是一念相应「电光喻定」的,都可以引发胜义慧,离烦恼而得解脱。如「慧解脱阿罗汉」,不得禅定,但对于生死的解脱,已切实做到。否则,定心愈深,愈陶醉于深定的内乐中,即愈对佛法不相应。如因定而生最高或顶好的世界,也不能解脱,反而是「八难」的一难。佛法修定而不重定,是毫无疑问的。偏于禅定的,必厌离尘境而陶醉于内心。久而久之,生恬必流于忽略世间的现实生活,思想必落于神我型的唯心论。佛法是缘起论,从现实经验的有情着手。立足于心色依存的缘起论,有自他和乐的僧制,这不是倾向独善,唯心者的境界。后期佛法的唯心论,与禅师瑜伽师结不解缘,这是有他发展的必然性的。禅定,要远离物欲与男女欲,但不知定境也同样的是贪欲。『中含』『苦阴经』中,论到「五欲」,主要的是物质占有欲。论到「色」,即是男女互相占有的淫欲。论到「觉」,即四禅定的定相应受。经中一一说明他的味着,过患与出离;禅定以离物欲及性欲为主,而不知禅定也还是无明贪欲的产物。这对于专谈「受用」的学者,是怎样适当的教授!
  定与神通
  佛教的圣者,如「慧解脱阿罗汉」,虽究竟解脱,还是没有神通的。反之,外道得根本定的也有五通。依禅定而发神通,这是印度一般所公认的。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五通,是禅定所引发的,常人所不能的超常经验。这究竟神奇到什么程度,姑且不谈;总之,精神集中的禅师,身心能有某些超常经验,这是不成问题的。这不是佛法的特色,不能获得正觉的解脱,是外道所共有的。古代宗教的神秘传说,与有人利用这些神秘现象,号召人民作军事的判变,这都是事实。佛法所重的是漏尽通,即自觉烦恼的清净。佛弟子能深入禅定的,即有此五通,佛也不许他们利用这些来传布佛法,更不许利用来招摇名利。非特殊情形,不能随便表现。如有虚伪报道,为佛法的大妄语戒,勒令逐出僧团。神通,对于社会,对于自己的危险性,惟有释尊才能深刻理会得。那些以神秘来号召传布佛法的,真是我佛罪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8 20:58 , Processed in 0.0902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