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36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传律藏---经分别-僧残三---一---(一)至(二)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8 2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僧残 三
一(一)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长老优陀夷住阿兰若。其长老之房舍优雅美丽清净。其时,众多女人来园观游精舍。时,其诸女人至长老优陀夷处,而作是言:「大德!我等欲观大德之精舍。」于是,长老优陀夷使诸女人等入见精舍。然后,言有关彼等之大小便道,说好又说恶、或请或求、或问或反问、又解说、又教诫、又恶骂。其女人中,堕落无耻者,与优陀夷共谈笑戏乐。然,诸女人中,有惭耻者离去,而非难诸比丘。「大德!此非随顺行、非威仪。我等亦不欲我夫如是云耳,何况大德优陀夷耶?」

(二) 诸比丘中少欲者讥嫌非难:「为何长老优陀夷对女人言粗恶语乎?」于是,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尔时,世尊以是因缘令集比丘众而问长老优陀夷曰:「优陀夷!汝实对女人言粗恶语乎?」「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愚人!此非相应法、非随顺行、非威仪、非沙门行、非清净行、非所当为。汝,愚人!何故于女人言粗恶语耶?我以种种方便,为离欲而说法,非为具欲……乃至……非为说诸欲热之止静耶?愚人!此非令未信者生信……乃至……诸比丘!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

任何比丘,起欲情变心,对女人言粗恶语者,即如年轻男子向年轻女人言含淫欲法之语者,僧残。」

[ 本帖最后由 悠扬 于 2011-11-18 23:17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22:58 | 只看该作者

同步学习

桑喀地谢沙(sanghàdisesa,僧始终) 三

一(一)尔时,佛世尊在沙瓦提(Savatthi,舍卫)城揭达林给孤独园。时,长老伍达夷住林野。其长老之房舍优雅美丽清净。其时,众多女人来园观游精舍。时,其诸女人至长老伍达夷处,而作是言:「大德!我等欲观大德之精舍。」于是,长老伍达夷使诸女人等入见精舍。然后,言有关彼等之大小便道,说好又说恶、或请或求、或问或反问、又解说、又教诫、又恶骂。其女人中,堕落无耻者,与伍达夷共谈笑戏乐。然,诸女人中,有惭耻者离去,而非难诸比库。「大德!此非随顺行、非威仪。我等亦不欲我夫如是云耳,何况大德伍达夷耶?」

(二)诸比库中少欲者讥嫌非难:「为何长老伍达夷对女人言粗恶语乎?」于是,诸比库以此事白世尊。尔时,世尊以是因缘令集比库众而问长老伍达夷曰:「伍达夷!汝实对女人言粗恶语乎?」「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愚人!此非相应法、非随顺行、非威仪、非沙门行、非清净行、非所当为。汝,愚人!何故于女人言粗恶语耶?我以种种方便,为离欲而说法,非为具欲……乃至……非为说诸欲热之止静耶?愚人!此非令未信者生信……乃至……诸比库!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

任何比库,起欲情变心,对女人言粗恶语者,即如年轻男子向年轻女人言含淫欲法之语者,桑喀地谢沙(僧始终)。」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22:58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22:5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参考

静止的流水
阿姜 查

现在,请你用心听,不要允许你的心追随其他事物而迷失。想像这种感觉──当你独自地坐在山上或森林的某个地方,坐在这里,当下,有什么呢?只有身和心这两样东西,如此而已。现在这个坐在这里的外壳里所含藏的一切叫做「身」。而在每一刻中觉知和思考的则是「心」。 这两样东西也叫做「名( nAma )」和「色( rUpa )」。「名」,意思是指没有「色」或形体。 所有的念头和感觉,或受、想、行、识四种精神上的蕴( khandha ),都是「名」,它们没有形体。当眼睛见到形体时,那个形体叫做「色」,而那时的觉知叫做「名」。它们总称为「名」和「色」,简单地说就是身和心。

要了解:当下这个时刻坐在这儿的,只有身和心。 可是,我们常把这两样东西给互相混淆了。 如果你想得到平静,就必须知道它们的真相。目前,心的状态仍是未训练的──污秽而不清明,还不是清净的心。我们必须透过修习禅坐来进一步训练这颗心。

有些人认为, 禅坐的意思是以某些特殊的方法坐著,可是,事实上站著、走著和卧著都是禅修的工具,你可以在一切时中修习。 「三摩地( samAdhi,定)」,字面上的意思是「稳固地建立起心」。 要增长三摩地,并不必要去压抑心。有些人试图以静静地坐著,完全不让任何事物干扰他们,来得到平静,但是,这就如死了一般。 修习「三摩地」是为了增长智慧和理解。

「三摩地」是坚固的心──心一境性。 它专住在那一境上呢?它专住在平衡的一境上,那就是它的境。 但人们试图以安静他们的心来修习禅坐。他们说:「我试图禅坐,可是我的心连一分钟都无法静下来; 一下子飞到这儿,一下子又飞到其他地方去......,我怎样才能使它停止下来呢?」你不必去停止它,重点也并不在这里。 有移动的地方就是理解生起的地方。 有些人抱怨说:「它跑掉了,我把它拉回来;它又跑掉,我就再一次把它拉回来......」因此它们就坐在那儿拉来拉去。

他们以为自己的心在到处乱跑,实际上,它只是看起来好像在四处乱跑。 举个例子,看看这间讲堂......,你会说:「噢,好大啊!」事实上它根本不算大。 它看起来是大或小,都是凭著你对它的感觉。 实际上,这间讲堂的大小只是它的大小,非大也非小,但人们总是跟随他们的感觉跑。

以打坐来寻找平静......,你必须了解平静是什么。 如果你不了解,就无法寻获它。 例如:你带枝非常昂贵的笔到寺院来,而在你来这儿的途中,你将笔摆在前面的口袋,但你拿出来后,却将它放在后面的口袋罢!现在,当你伸进前面的口袋时...... 笔不在那儿了!你吓了一跳。 你会吓一跳是因为你的误解,你没见倒事情的真相,所以结果是苦。 不论站、行、来和去,就是不能停止对遗失笔而产生的苦恼。你错误的理解因而造成你受苦。理解错误会造成苦...... 「真是太可惜了!我几天前才买了那枝笔,现在遗失了。」

但后来你想起:「噢,当然啦!我去洗澡的时候,将笔放在后面的口袋了。 」当你一记起这事时,即使还没看到笔,便已经觉得好多了。 你了解吗?你快乐了,也可以停止对你的笔的耽忧。 现在,你已经确定了,因此当走路时,会将你的手伸进后面的口袋,而笔就在那儿。 你的心一直在欺骗你,而忧虑来自你的无知。现在,看到笔,疑惑也就消失了, 忧虑也平息了下来了。 这种平静来自于看见问题的起因──「苦的起因(samudaya,集谛)」; 在你记忆中,笔就在你后面的口袋,那一刹那,就有了「苦的息灭(nirodha,灭谛)」。

(未完待续)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8 20:59 , Processed in 0.0898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