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37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传律藏---经分别-僧残三---四---(一) 至(五)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9 2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 赤染、粗、多、硬、长、播种、道终、笃信、布施、作业。
(一) 尔时,有一女人着新染之毛织衣。一比丘生起欲念,言其女人曰:「妹!实汝之赤染(血)。」其女不解,云:「然!大德!新染之毛织衣也。」彼心生悔恨,「我非僧残乎?」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比丘!非僧残,突吉罗。」
(二) 尔时,有一女人着粗毛织衣……如是言:「妹!实汝之粗毛。」其女不解,云:「大德!然!是粗毛织衣也。」彼心生悔……「突吉罗。」
(三) 尔时,一女人着新缝之衣……如是言:「妹!汝实毛多。」其女不解,云:「大德!然!新缝之毛衣也。」彼心生悔……「突吉罗。」
(四)尔时,一女人着硬毛衣……如是言:「妹!实汝之硬毛。」……「然!大德!硬毛之毛衣。」……「突吉罗。〕
(五) 尔时,一女人着外衣……如是言:「妹!汝之毛长。」……「大德!然!外衣也。」……「突吉罗。」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23:12 | 只看该作者

同步学习

四 赤染、粗、多、硬、长、播种、道终、笃信、布施、作业。

(一) 尔时,有一女人着新染之毛织衣。一比库生起欲念,言其女人曰:「妹!实汝之赤染(血)。」其女不解,云:「然!大德!新染之毛织衣也。」彼心生悔恨,「我非桑喀地谢沙(僧始终)乎?」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比库!非桑喀地谢沙(僧始终),恶作。」

(二) 尔时,有一女人着粗毛织衣……如是言:「妹!实汝之粗毛。」其女不解,云:「大德!然!是粗毛织衣也。」彼心生悔……「恶作。」

(三) 尔时,一女人着新缝之衣……如是言:「妹!汝实毛多。」其女不解,云:「大德!然!新缝之毛衣也。」彼心生悔……「恶作。」

(四)尔时,一女人着硬毛衣……如是言:「妹!实汝之硬毛。」……「然!大德!硬毛之毛衣。」……「恶作。」

(五) 尔时,一女人着外衣……如是言:「妹!汝之毛长。」……「大德!然!外衣也。」……「恶作。」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23:13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23:1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参考

静止的流水
阿姜 查

…………
在你能够放下感觉之前,你必须先认识它们才行。 当你看清感觉都是无常的时候,就不会被它们所干扰。只要感觉一生起,只需告诉自己:「嗯...... 不稳定。」你可以与这些感觉在一起,而住于平静,就如同看见猴子,就不被它所干扰一样。 假如你知道感觉的真相,那就是知道佛法。你放下感觉,并且看清它们都绝对是不稳定的。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不稳定,就是佛陀。 佛即是法,法即是无常性。不论谁见到事物的无常,就是见到它们不变的真理。 这就是法,而这也就是佛。如果你见到了法,你就见到了佛;见到了佛,你就见到了法。如果你见到「无常( aniccam )」,就会去放下事物,而不去执著它们。

你说: 「别打破我的杯子!」你能够阻止会破碎的东西不破吗?如果它现在没有破,它未来也会破; 如果你不去打破它,别人也许会;如果别人不打破它的话,也许鸡会啊!佛陀说,去接受这个事实,他洞澈了这些事物的真相,视这个杯子如已破碎了。 不论你何时使用这个杯子,都应该反观它已经破碎了。 你了解这点吗?佛陀所了解是:他在尚未破碎的杯子中,看见已破碎的杯子,一旦它的时间到了,就会破碎。 增长这种的了解,利用这个杯子,好好照顾它,直到有一天它从你手中脱掉...... 「碎了」,没事。为什么没事呢?因为在它还没破碎之前,你已看到它碎了。

可是,通常人们会说:「我很喜欢这个杯子,希望它永远不会破。 」后来狗把它打破了,「我要杀了那只疯狗!」你恨那只狗打碎你的杯子。 如果你的小孩打碎了它,你也会憎恨他。 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你将自己给堵起来了,所以水无法流出去。你建了一个没有疏水道的堤, 堤只会暴裂开来,对不对?当你筑堤的同时,也要造一个疏水道,当水涨得过高时,水才能安全地流出去。 当水涨到边缘的时候,就打开你的疏水道,你必须要有一道类似这种的安全措施。 「无常」就是圣者们的安全措施,如果你有这道「安全措施」,你就能安住于平静。

行、住、坐、卧, 不断地修行,以「念」来观照和守护心,这就是「三摩地」和智慧。它们两者是同一个东西,可是却有不同的相貌。

如果我们真正清楚地洞察无常,就会见到所谓的常。 所谓的常是事物不可避免的,都必定会如此,不可能有例外,你了解吗?只要知道这么多, 你就能够认识佛,就能够真诚地恭敬他。

只要你不要将佛陀抛掉,就不会痛苦。 一旦你抛掉佛陀之后,你就会经验到苦;一旦你丢弃对无常、苦和无我的反观,就会有苦。 假使你能够修行这么多,那就够了,苦就不会生起; 或者,如果它升起,你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平定它,并且,它将是在未来不会升起的原因。 这就是我们修行的终点──苦不会再升起的境地。而为何苦不再升起呢?因为我们已经找出苦因了(samudaya,集)。

比方说,如果这个杯子破了,通常你会经验到苦。 我们知道这个杯子将会是苦的起因,所以我们要从「因」中解脱出来。 所有的法(此指六尘中的法尘)的生起,是因为「因」的原故,而它们也必定会因为「因」而消灭。 现在,假使「苦」是因为这个杯子的缘故,我们就应该放下这个「因」。 如果我们事前就能反观这个杯子已经破了,即使它还没破,「因」已经熄灭了。 一旦不再有任何「因」时,苦也就不能再生存,因为它熄灭了。这就是「灭」。

你不需要再超越这点,只要这样就够了,在你自己的心理思惟这点。 基本上你们都应该持五戒,以做为一个行为的基础。 首先不必要去研究三藏,只要先专心在五戒上就可以了。 刚开始你会犯戒,但当你觉察到时,马上停止,再回来建立起你的戒,也许你又会脱离轨道,以致于再犯另一个错。当你觉察到时,将自己从新再建立起来。

修行是这样子的:你的「念」会增进而变得更持续, 就如同壶里滴出来的水滴一样。 如果我们将水壶倾斜一点点,水滴会慢慢地滴出来,...... 滴!...... 滴!......滴!如果我们将水壶再倾斜一点, 水滴会滴得更快,滴!滴!滴!如果将水壶再倾斜的话,「水滴」消失了,而水会像稳定的河水般流出。 「水滴到那里去了?」它们那里也没去,只是改变成为一条稳定的流水罢了。

(未完待续)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8 20:59 , Processed in 0.1020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