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07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传律藏---经分别-僧残四---一---(一)至(二)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5 2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一)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长老优陀夷于舍卫城有檀越,往返于许多居士家。时,一寡妇端正美貌。其时,长老优陀夷于晨着内衣,持外衣与钵至其妇人家,坐于已设座位上。时,妇人至长老优陀夷处顶礼,而坐一面。妇人于一面坐已,长老优陀夷为说法,教示教诫,令踊跃欢喜。时,妇人听优陀夷说法……欢喜而对长老优陀夷曰:「大德!请云所需。我等当得供奉,诸如衣服、饮食、房舍、病资具药物等。」「妹!如衣服、饮食、房舍、病资具药物等,我等非所难得。然,与我等难获者。」「大德!何物耶?」「淫欲法也。」「大德!所欲乎?」「妹!所欲也。」「大德!请来。」而入幽室,解衣而仰卧床上。时,优陀夷近彼女人,〔言:〕「谁愿触其不净臭处耶?」之后,吐唾而去。时,其妇人讥嫌非难:「此等沙门释子无耻,虚言妄语而行恶行。彼等实自言己是法行者、寂静行者、梵行者、实语者、持戒者、善法行者,而彼等无沙门行、无梵行,彼等破沙门行、破梵行,彼等离沙门行、离梵行。何故沙门优陀夷自求淫欲法〔而言:〕「谁愿触其不净臭处耶?」之后,吐唾而去耶?我有何恶耶?我有何恶臭耶?以何故遗弃我耶?」其他妇女亦讥嫌非难:「此等沙门无耻……何故沙门优陀夷实自求其女之淫欲法〔而言:〕『 谁愿触其不净臭处耶?』 之后,吐唾而去耶?其女人有何恶耶?其女人有何恶臭耶?何故遗弃其女人耶?」
(二)诸比丘闻其诸女人等之讥嫌非难。彼诸比丘中少欲者讥嫌非难:「为何长老优陀夷于女人前为己赞叹淫欲供养耶?」如是,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以是因缘令集比丘众而问长老优陀夷曰:「优陀夷!汝实于女人前,为己赞叹淫欲供养耶?」「世尊!实然!」佛世尊呵责:「愚人!汝行非相应法、非随顺行、非威仪、非沙门行、非清净行、非所当为。愚人!汝为何于女人前,为己赞叹淫欲供养耶?愚人!我以种种方便,为离欲而说法,非为具欲……乃至……非为说欲热之静止乎?愚人!此非令未信者生信……乃至……诸比丘!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
任何比丘,若起欲情变心,于女人前,为己赞叹淫欲供养而言:『 妹!于如我之持戒者、梵行者、具善法行者,依此法供养,则此为供养中之第一。』 若有关淫欲法者,僧残。」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5 21:52 | 只看该作者

同步学习

桑喀地谢沙(sanghàdisesa,僧始终) 四

一(一) 尔时,佛世尊在沙瓦提城揭达林给孤独园。时,长老优陀夷于沙瓦提城有檀越(施主),往返于许多居士家。时,一寡妇端正美貌。其时,长老优陀夷于晨着内衣,持外衣与钵至其妇人家,坐于已设座位上。时,妇人至长老优陀夷处顶礼,而坐一面。妇人于一面坐已,长老优陀夷为说法,教示教诫,令踊跃欢喜。时,妇人听优陀夷说法……欢喜而对长老优陀夷曰:「大德!请云所需。我等当得供奉,诸如衣服、饮食、房舍、病资具药物等。」「妹!如衣服、饮食、房舍、病资具药物等,我等非所难得。然,与我等难获者。」「大德,何物耶?」「淫欲法也。」「大德!所欲乎?」「妹!所欲也。」「大德!请来。」而入幽室,解衣而仰卧床上。时,优陀夷近彼女人,〔言〕「谁愿触其不净臭处耶?」之后,吐唾而去。时,其妇人讥嫌非难:「此等沙门释子无耻,虚言妄语而行恶行。彼等实自言己是法行者、寂静行者、梵行者、实语者、持戒者、善法行者,而彼等无沙门行、无梵行,彼等破沙门行、破梵行,彼等离沙门行、离梵行。何故沙门优陀夷自求淫欲法〔而言:〕「谁愿触其不净臭处耶?」之后,吐唾而去耶?我有何恶耶?我有何恶臭耶?以何故遗弃我耶?」其他妇女亦讥嫌非难:「此等沙门无耻……何故沙门优陀夷实自求其女之淫欲法〔而言:〕「谁愿触其不净臭处耶?」之后,吐唾而去耶?其女人有何恶耶?其女人有何恶臭耶?何故遗弃其女人耶?」

(二) 诸比丘闻其诸女人等之讥嫌非难。彼诸比丘中少欲者讥嫌非难:「为何长老优陀夷于女人前为己赞叹淫欲供养耶?」如是,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以是因缘令集比丘众而问长老优陀夷曰:「优陀夷!汝实于女人前,为己赞叹淫欲供养耶?」「世尊!实然!」佛世尊呵责:「愚人!汝行非相应法、非随顺行、非威仪、非沙门行、非清净行、非所当为。愚人!汝为何于女人前,为己赞叹淫欲供养耶?愚人!我以种种方便,为离欲而说法,非为具欲……乃至……非为说欲热之静止乎?愚人!此非令未信者生信……乃至……诸比丘!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

任何比丘,若起欲情变心,于女人前,为己赞叹淫欲供养而言:『妹!于如我之持戒者、梵行者、具善法行者,依此法供养,则此为供养中之第一。』若有关淫欲法者,桑喀地谢沙(僧始终)。」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5 21:52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5 21:5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参考

佛教的心智修养——内观
[斯里兰卡]莉莉·德·西尔瓦著
赵桐译


〖心智修养〗

  巴利语名相“bhaavanaa”(修习)一般译成英语的“meditation”。英语这个词的意思是深思或集想。而“bhaavanaa”一词的含意要比这多得多,它从巴利语词根“bhu”而来,意思是“成为”,喻意为“发展”,这里选用了“心智修养”一语,因为“bhaavanaa”也蕴含着心的修养与修炼之意。我们的心需要修习的道理,就好比一块地,如果让它随意疯长,就会荒芜不美,杂乱无序,毫无价值;但假如对它予以关爱,精心种植与耕耘,它就会变成一个让人赏心悦目的花园。同样的道理,我们好好地照管我们的心,它就会健美、高效、有价值。根据上述道理以及考虑到这个词各个方面的意义,我们选择了“心智修养”一语来诠释巴利语“bhaavanaa”一词,并把它作为这篇文章的题目。


〖未加修炼之心〗

  在研究心的修养方法与手段之前,认识一下未加修炼的常俗之人的心是有助益的。这颗心在《法句经·心部》中被比作扔出水面的鱼,这形象说明了人们躁动不安的心性。如此心性又被感官刺激连珠炮似的轰击,五扇感官之门不断把感觉原料投向心田,于是心的关注力被扯到各个方向,便产生了无休止的纷乱与躁动。但是不要忘记,这颗心还是“心性本净”的,只不过是被外来的污染所染污(《增支部》)。也就是说,常俗之人的心被五盖所蔽,即:追求感官之乐的贪欲盖、嗔恚盖、睡眠盖、掉悔盖和疑盖。在《相应部》中还借助于水的比喻来解释未加修炼的心。被追求感官快乐的渴望所缠缚之心就象是一碗五颜六色的水,当你看着水时,水并不能正确反映出你的面孔。同样,被追求感官之乐所支配的心亦不能正确地反映出事物真正的、未被扭曲的实相;被嗔恚支配之心象是一碗开水,也不能产生无误的映相;被怠惰所统摄之心根本不运作,就象是覆盖着苔藓和杂草的水面;被躁动不安搅扰之心就象是风啸浪涌之水,同样不能反照真实映像;惯于猜疑之心就象是黑暗的泥水,也是不能显出真实的。上述这个水的比喻清楚说明了未加修习之心的性状,也说明未加修炼之心何以不能认识真理实相。


〖修四念住是一条圣道〗

  心智修养是使心能够从染执缠缚中获得解救的方法。四念住(四种心念安处)着重强调的是纯净心意的一乘之道(ekaayanamagga)。“Ekaayana”一词在《念住经》注释中被解释成为“唯一圣道”;长部注疏中也强调指出没有其它的路可证得涅盘。虽然传统上是这样认识的,但是我想如果把唯一圣道改作唯一捷径似乎更合理一些。“ekaayanamagga”一词在《大狮子吼经》中也出现过,其意为唯一捷径。

  我们赞同这样释义还有如下几点理由:

  《大念住经》是佛在拘楼国剑摩瑟昙小镇宣讲的,其地略相当于现代的德里地区。假如此经所讲是唯一圣道的话,那佛陀就不会在等待这么长时间之后,等到佛法已经从初传地摩揭陀弘传到拘楼国这样的外围国家时才来宣讲。

  再者,在长部《沙门果经》和其它几部经中也讲到了另外的证得涅盘之路而没有直接提及四念处。这些经提出,“守持戒律,管束诸根,少欲知足,正念正智,获入四禅,得六神通”即是整个修证之路。或许有人会说念住应包括在正念正智中,我们的看法是,假如它如传统所说是唯一圣道,那它就应该占有更突出的地位,而不仅仅是一系列获证涅盘的条件之一。

  还有一些经典,如《圣求经》(《中部》)也列出了色界定、无色界定直到非想非非想处定的完整的修证之路而没有提到念处。在这个序列之后又发展了灭受想定(灭尽定),这是修证者通过智见而了了分明的境界,是竭尽全部努力才可达到的顶点,也就是获证涅盘。

  另外还有一些经,如《摩罗迦大经》和《阿吒摩城人经》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僧人倘若通过禅定了悟了无常、缘起、恒常变化和无我性空的法义,他就能够在从初禅到无所有处定的修止过程中而证得阿罗汉果位。因为一旦明了了这些道理,我们的心就会从情感与认知的执见缠缚中解脱出来。

  从更远处说,当初佛陀决定宣示大法之时,首先想到的是在禅修上已达到很高水平的阿罗逻迦兰和郁陀迦兰子。佛陀确知,倘若他们有机会听他说法,他们一定能很快明了法理。因为佛陀十分明了禅修之于涅盘确有可操作性的价值。

  在佛陀第一次开示佛法的《转法轮经》中也没有明确、详尽地开示“念住”。假如它是唯一圣道,那我们就有充足的理由认为,我们可从《转法轮经》中找到显而易见的证据。因此,我们的结论是:把四念处称为一条圣道,不是因为它是通向涅盘的唯一之路,而是因为它是唯一捷径。


〖意 念〗

  “Satipatthaana”这一名相的意思是正念的确立。“Sati”是指客观意念,即纯意念。对于它,修习之人只是观察它的运作过程,而不要加以推理、思辩及其它脑力活动。为了明了自身的性质和思维现象,必须采取完全客观无涉的立场,否则就会由于对意念作出种种反应而扭曲了要如实了知的心理过程。所以,“意念”应是不受干扰的,没有添加物的纯意识,是没有杂染的心念。


〖知见的层次〗

  我们的知识表现在知见的不同层面上,因此佛经中使用了不同的名相来定义知见。即:Jaanaati知道,Vijaanaati了别,Sanjaanaati认知,Pajaanaati慧解,Parijaanaati遍知,Abhijaanaati正知或无上知。没有心智的修养,我们的知识只停留在“闻所成智”的水平上,相当于书本知识;或许可达到“思所成智”的水平;而我们所追求的是“修所成智”,即亲证成智。要达到知见的这一层次,我们需要敏感、深邃的洞察力。在《大念处经》中有这样一些表达方式:身随身观、受随受观、心随心观、法随法观。这些用语中的身、受、心、法重复使用,这是有重要意义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正是强调了知见的微妙之处,身必须通过身随观而了了分明。举例来说吧,一个人可以从解剖尸体而获得身体的知识,但这样获得的知识是“书本式”的,与自己的亲身体验无关。要从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就必须用自身去观想自身。在观受时,必须作到当感受从自身生起时去观想它们,而不是凭我们的想象或希望它们那样去观想它们。因此,“Vedanaasuvedanaanupassīviharati”的意思是“受从自身生起时受念住”,心随心观、法随法观也是同样的道理。观照心意与起心动念的究竟要在它们生起时如实观照,不能象现代心理学那样从理论到理论的推理,而应在如实见的层面上,在心理现象生起的那一刻如实观察。

(未完待续)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8 21:00 , Processed in 0.08951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