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91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驳斥‘悲智’对萧平实的不实指责

关闭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驳斥‘悲智’对萧平实的不实指责

‘悲智’在他的《悲智破斥*师萧平实邪见魔说专集(草稿)》一文中说:“*师萧平实对四部《阿含经》虽有正面评价,但却不希望人们去直接阅读《阿含经》,所有邪师都不希望人们去直接读经的,那样他们就无法聚拢徒众求取名利,其诸多邪见也会原形毕露,因而佛经也为了只是证明其正真无伪的幌子罢了,诳骗众生都皈投邪师门下并以其邪见对信徒洗脑才是其真实目的。所以,所有邪师都会编造种种理由,劝人远离佛经、只读他的著作。”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是否果真象‘悲智’所说萧平实真的不希望人们去直接读经呢?
请看:
萧平实著《禅——悟前与悟后》
第一篇 悟前 第一章 前方便 第一节 闻法阅经 建立知见
整本书开篇即说:
“闻法阅经,建立知见,应先亲近善知识。所谓善知识是指过去现在诸佛、三藏十二部经、大乘菩萨僧。……身为佛子欲参禅见道,应先了解基础佛法之道理。了解后再研读大乘了义经典,譬如《大般若经》或其中之《金刚经》、《心经》。《圆觉经》、《法华经》、《首楞严经》、《大般涅槃经》乃至《楞伽经》、《菩萨处胎经》等,又如《鸯掘魔罗经》《不退转法轮经》等等,这些经典亦是善知识。”
第二节 闻时记忆 闻后思维
“阅经之思维建议有三:
一、 第一遍:全经概略阅读,可以了解整部经概略意旨。
二、 第二遍:一段段思维阅读,每读一段即思维。
三、 第三遍:全经前、中、后段对照思维。
诵经阅读,如未思维,虽然多闻,只是知识而已,无法运用它。
闻时记忆,闻后思维,可因知解经典意旨而产生信仰,坚定信心,即正信前之仰信和解信。”
第二章 正修行 第三节 深解第一义经典
“其实真正要深入了解第一义经典不容易。所谓的第一义是什么?那就是专门在阐释真如佛性不生不灭实相的经典,称为第一义、了义。譬如《法华经》《大小品般若经》(含《金刚经》《心经》)《维摩诘经》《圆觉经》《鸯掘摩罗经》《不退转法轮经》《大般涅槃经》等等。…… 所以深入地去研读、了解、思维第一义的经典非常的重要。
研读了解以后,第二个部分就是要做思维。……”
第三篇 悟后起修 自度度他 第一节 增益见地断思维惑 第三目 阅经印证 学四悉檀
“见性之后与明心之后,两者所阅读之经藏略有不同。明心的人,我们通常指定他读《维摩诘经》、《金刚经》、《心经》。但见性之后还要读《楞严经》、《圆觉经》、《法华经》来印证自己亲身体验之真如佛性,还有一部《大般涅盘经》也要读。
明心的人要印证自己所悟究竟真与不真,必须要读《维摩诘经》、《如来藏经》、《无上依经》,因为此三部经,可以说是禅门的照妖镜。诸位来此共修,悟了之后,也不可以在我给你印证之后,你就当作一定没错。对我有信心当然是好,但是自己仍然应当再去阅读此三部经典来印证自己所悟的能否与之相符。
明心见性并读过所应读之经典以后,接下来就要探究定学。…… 探究定学不需读很多,只需去读两部书,即是智觊大师所讲的《释禅波罗蜜》和《摩诃止观》。…… 一面修定一面阅读修习定学的论典,读到熟悉的时候,再学习其余经论,如《阿含经》中之《长阿含》、《杂阿含》以及《增一阿含》、《中阿含》。……
阿含读过后,再去读经集部。…… 经集部读完了,再读大集部,主要的有《大集经》,读《大集经》的目的是让我们对佛门内各种不同修行方法有个概略的了解。然后诸位如还有时间,再去读密教部,了解金刚乘的修行次第。密教部的主要经典有《大佛顶首楞严经》以及一般常见的,……
如果还有时间,再去读律部之经典,…… 读完了之后如还有时间的话,读一读论藏更好,譬如《成唯实论》、《瑜伽师地论》。……
接下来还要读一些禅门的典籍,譬如《传灯录》、《续传灯录》、《指月录》、《五灯会元》等。”

萧平实著《念佛三昧修学次第》
第一篇 念佛法门之殊胜与前方便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信愿行 第三节 三资粮之三:行
第一目 事行之一:三福净业
“三福净业的第三部份为:「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三)读诵大乘——大乘佛法中无论念佛法门或参禅,一切法门都有个共同点——一定不离菩萨道,最后终究要成佛。读诵大乘之「读」,是阅读并了解大乘经典。「诵」是课诵,一方面藉由课诵增加定力;一方面藉课诵产生智慧。读诵大乘,就是要念佛人知道大乘佛法的根本义理。求生极乐世界是大乘经典所说的法,不相信大乘经典所说的法,就不可能修学念佛法门,所以读诵大乘是修学念佛法门的要件。……
读诵大乘经典的第二个意思,是让我们了解什么是第一义圣谛。大乘经典最主要的意旨在讲真如佛性。它讲的是了义、究竟的、真实义理,故叫「第一义」、「了义」。……
我们读诵了义经、大乘经之后,知道有真如佛性,知道修学一切解脱的法门,最后要走向菩萨道,到最后终究成佛。所以一切法门,不论声闻、缘觉、菩萨法,都可以归纳为念佛法门。虽然那只是成佛过程中的一小部份,最后仍要凭借着以往所修的声闻、缘觉、菩萨的各种法门而成就无上佛道,所以一切法门无非是念佛法门。而读诵大乘可以让我们了解这个究竟真实的义理,所以修学念佛法门应当读诵大乘经典。”
第五目:理行之三:深解第一义
理行的第三个资粮——第一义的知见。那就要去阅读了义的经典。要体究念佛,先要知道个大概。什么叫自性弥陀?如果不了解什么叫自性弥陀,就会着相,在相里面要找自性弥陀,找不到。因为自性弥陀叫做真如佛性,真如佛性虽然不离一切相,但是一切相不是真如佛性,无相而不离相,是空而又是有;空即是有,有即是空。不见之前空是空,有是有;不见的人,空不是那个真如的空,叫做顽空。所以要先知解第一义。什么是第一义?也就是了义。说的是空性,但不是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顽空。是指一切有情众生生命的本源、根源,我们称之为真如、真心、自性弥陀、菩提、涅盘、佛性、如来藏……许多名称,这些说的都是同一个东西。……
想求上品上生,就要亲见自性弥陀,想亲见自性弥陀;就要体究念佛;就是体究「如何是无量寿佛?」或体究「念佛是谁?」体究念佛即是念佛门的理行。而体究要有第一义的知见,所以当我们要体究念佛时,必须先阅读了义的经典,知道经典中是如何解释真如佛性,读了不害怕,并乐于体究。”
第四篇:肺腑之言 第二章 已修证者宜知 第二节 已通宗者,速需通教
“实相念佛人既亲见实相,应速深入了义经典,一方面以了义经典自己来印证,一方面从教典中学习各种说法的善巧方便,以便将来接引后学,譬如我们以前讲过的为人、对治、世界悉檀和已经弄通的所谓第一义的悉檀。若不深入教典,则不知真如虽一,说法无数无量。虽然已经亲证真如、亲证菩提,却无法为人宣说,犹如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而说不得。欲度学人,甚难!甚难!《菩萨优婆塞戒经》中说:「菩萨由大悲生」,自受用已,当发起他受用功德,此则应深入诸经,以此宗门之理,通于诸经所说教相,并以此经通于彼经,是为通教,以此境界、方便善巧度学人则易也。”

以上两部书正是萧平实基于真修实证而作的两部难得一见的修行指导论述,一部书着重于参禅方面,另一部书着重于念佛方面,而两部书中却都有相互融合的地方,达到了禅净圆融。两部论著在前、后部分都分别教导学佛者要阅读经典、深入经典而且还要求学佛者深入思维,最后还要用经典来进行自我印证。真是达到了谆谆教导的地步,字里行间都能看出萧平实的慈悲心肠。在这里可以看出萧平实并没有‘悲智’所说的“不希望人们去直接读经”、“ 编造种种理由,劝人远离佛经”,因此,在这里对‘悲智’的不实指责给予严正地驳斥!

沙发
发表于 2013-1-29 20:04 | 只看该作者
2013年1月29日杀破狼vs向道——邪师萧平实有没有说过此话?以及……

  http://www.tianjian.cc/forum.html?mod=viewthread&tid=13098

  请向道网友认真阅读本坛规则,务必对自己之前所发内容负责,你有责任前往演武厅回答他人的质疑。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3 13:06 , Processed in 0.07119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