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670|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含解脱道次第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28 0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出处:解脱道 作者:空海法师

《阿含解脱道次第》阅读说明
一、本书的经文号码以佛光大藏经的四部阿含为准。杂阿含经号码下面括号内的是大正大藏经版的号码,以便利读者查阅对照。
二、本书经文出处:[杂]代表[杂阿含经];[中]代表[中阿含经];[长]代表[长阿含经];[增]代表[增一阿含经]。[相应部]是指南传大藏经的相应部。
三、本书每一节的前半︱粗黑体,都是引自四部阿含的经文。但经文大部份都只是摘录重点、精华,并非全文。若读者欲览全文,请参考大藏经原文。
四、经文后面的[法义分享]是编者个人闻思修证的心得。一方面衬托出此节经文的重点、重要法义;一方面将心得和读者分享,供养决心实践解脱道与菩萨道的修行者。
五、本书以阿含经文为主轴,占百分之六十。法义分享占百分之四十。法义分享方面,着重在法义的分析,而不着重名相的解释或白话翻译。所以若有不懂的名词,请查阅佛学大词典,或参考佛光阿含藏的名相解释。
六、本书经文中,少部份有()的字,那是编者补充进去。经文中的边线,也是编者划上去的,都是为了协助行者易于掌握阿含经的甚深法义。
七、本书共分三十六章,从第一章到三十六章的次序,就是阿含解脱道[闻、思、修、证]的完整次第。这是编者参考杂阿含三四五经、二八○经,及中阿含四五、五二、五四诸经,加上个人闻思修证的心得而编成。
八、本书编排次第可概略划分为:
(一)第一章~第六章属于人天善法~[培养善根、福德、因缘]的初步阶段。
(二)第七章~十七章这是[闻思正法]的主要内容。
(三)第十八章~二七章是属于[实修]的具体内容与方法。
(四)第二八章~三四章此为[实证?证果]的内容。
(五)第三五、三六两章,这是[解脱道]与[菩萨道]合一的具体展现。
《序 文》
果净法师
「阿含」为梵语的译音,原意是「来」、「传来之圣教」的意思。佛陀在世时代,佛陀的诸弟子以佛陀亲口所说,传承于弟子间的教授、教诫,称之谓「阿含」。
佛陀的弟子及信众,为了方便记忆,将佛陀亲口宣说的教法,用简要式的诗偈及散文的形式,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记诵下来。佛陀般涅槃后的第一个夏季,由大迦叶发起聚会,大约有五百阿罗汉聚会在王舍城外的七叶岩,以大迦叶为主席,由阿难尊者诵出经,优婆离尊者诵出律,经过大家公开确认而成「四阿含」︱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此时「阿含」成为佛教「圣教集」、「圣典」的同义语。佛陀般涅槃后一百年左右,根本的佛教开始分裂成为大众部和上座部,然后又再分出许多部,依据「异部宗轮论」的记述,学说不全一致的大概有二十部,根据资料的显示,当时至少有南方上座部、有部、化地部、法藏部、大众部、饮光部、经量部等所传的经典存在。到了今天,只有南方上座部的经典完全保存下来,共计有五部,它们是用巴利语书写的,就是「南传五部」。
北传的阿含则汇集了其它诸部的经典,系以梵文书写,成立了「北传四阿含」。在四部阿含当中,南传的「相应部」相当于北传的「杂阿含」。佛法不断的流变分裂,到大乘经典大量出现后,大众部为排斥上座部,因此,将上座部所信受而代代传承之圣典称为「阿含经」,而将自己所信奉、新编的经典称为「大乘经」。从此之后,不明实相者竟然误将「阿含」看轻为「小乘经典」。事实上,「阿含」是佛陀在世时流传之「教法」,是佛陀入灭后所结集之「圣教集」,师生之间代代相传承,为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所公认的「根本佛法」。
佛法流变时久,后来有些求佛法者,因为缺少「阿含」及「大乘经」集成的流变过程资料,且在接触佛法时,正好是大乘经发扬的时代,因而将「阿含」判做「小乘教」,致使此后就很少人重视「阿含经」。由于近代各国学者的研究,发现「阿含经」原来不是什么小乘经典,而是现存最接近佛陀原始教说的典籍,是探究佛陀根本思想所不可缺少的教材,因此,「阿含经」很幸运的又被重视了。
虽然「阿含经」有被重视的现象,但「阿含经」是用简要的诗及散文方式写成,因此,没有耐心的人就有看不下去的感觉,加上现代人放逸心的习性,研究「四部阿含」就变成难事了,要将内容修行次第一一厘清也不简单。空海一心为正法,经过长期的实修及研究「阿含经」,有很深入的心得,发心将「阿含经」内容的解脱道整理出次第,又加上本身经验解释,对有心修「阿含」解脱道者,是一件难得的宝藏,也是永续正法的明灯,人人只要依次第修行必获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到达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愿众生证悟涅槃、脱离众苦、安详自在。
果净法师谨序
《阿 含 解 脱 道 次 第》目 录
>第0 章  前 言...............................................一
>第一章  阿含解脱道次第概论...................................六
>第二章  善人‧慈悲喜舍......................................一0
>第三章  深入体会世间苦难——老‧病‧死 ....................一四
>第四章  惭愧心.............................................一八
>第五章  亲近善知识.........................................二一
>第六章  乐见圣贤——培养恭敬心、柔软心.....................二六
>第七章  听闻正法...........................................三一
>第八章  五阴...............................................三五
>第九章  六入处.............................................六八
>第十章  界相应.............................................八五
>第十一章 四食...............................................九四
>第十二章 受相应.............................................九八
>第十三章 三法印.............................................一0六
>第十四章 四圣谛...........................................一一二
>第十五章 八正道...........................................一二四
>第十六章 缘起性空.........................................一三三
>第十七章 生信→发出离心...................................一四六
>第十八章 欲神足→正精进...................................一五三
>第十九章 正知正见.........................................一六0
>第二十章 持戒.............................................一六五
>第二一章 守护六根.........................................一七0
>第二二章 三妙行——身、口、意柔软.........................一七四
>第二三章 修出入息念.......................................一八0
>第二四章 修四念处.........................................一八九
>第二五章 五根、五力.......................................二0四
>第二六章 善用七觉支.......................................二一0 
>第二七章 修习禅定.........................................二一七
>第二八章 止观双运开智能...................................二二五
>第二九章 十个结...........................................二三一
>第三十章 证果次第(四双八辈).............................二三五
>第三一章 最后的五大关卡(五上分结).......................二四五
>第三二章 涅槃‧无为‧空——甚深极甚深.....................二五一
>第三三章 成道‧成佛‧解脱自在.............................二六六
>第三四章 溶入一体世界——体证『心经』.....................二七四
>第三五章 至人只是常——返璞归真...........................二八一
>第三六章 知足‧感恩‧大慈大悲.............................二九一
>附 录
一、佛教史大事略记..........................................二九六
二、『空海』学佛心路历程简介................................三 0 0
第0章 前言
>能称为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必需符合四个条件:(一)本来如此。(二)必
>然如此。(三)普遍如此。(四)永远如此。也就是『真理』是超越时间与空间
>的限制,『真理』是超越种族、国家、宗派、宗教的范围。若把『真理』抓入宗
>派、宗教的框框内,真理就容易被扭曲,或成为宗教信仰的产品、或成为空壳子
>。
>『佛法』是佛陀所宣说,但并不是佛陀所创造、所发明。佛陀只是将他所观察到
>的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如实的述说而已。再引导众生对身心内外、宇宙人生
>的实相,进行如实的深观→开发智能→断诸结缚→因而远离颠倒梦想、解脱自在
>。这是现在、此生、此世可修、可证、可达。要解脱,本来就很单纯、不困难,
>之所以会变得很复杂而困难,那是后代众生『聪明反被聪明误』所致。
>『阿含经』记录着佛陀向弟子们所开示的法要—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真
>理,以及解答众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研读阿含经,有如时光倒流,回到两千五
>百年前,听闻佛陀亲临开示。很亲切、很朴实、很实用。闻法后,又可马上去求
>证。若是真理,一定经得起任何的考验求证。所有疑问的破除,来自于您的实修
>、亲证。
>三法印『无常‧无我‧涅槃寂静』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不明实相,背道而驰,
>『苦』就产生。没有所谓『末法时期』。『法印‧真理』就是过去如此、现在如
>此、未来也必然如此。所以真理都是现在、当下如实展现在您的身、口、意中,
>也如实展现在大自然中。若您能从己之身口意中见到法,从大自然界中,见到活
>生生的真理,那您就可以拋开一切经典。
>佛陀都是强调:『现观』、『现法涅槃(现世解脱)』、『自知、自觉、自作证
>』、『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也就是行者只要依佛陀所开示的解脱道次
>第而行,今生今世就能达解脱自在的彼岸。真正的正法,一定是现在就能体证、
>实践的。
>『阿含经』是记录佛陀的开示录、言行录。是佛陀大般涅槃后,由弟子们所结集
>而成,并非佛陀亲自所写、所辑。阿含法义本来就很深,加上早期未有文字经典
>前,都是靠背诵,所以词句都尽量力求精简。凡事有利就有弊。精简又含有深义
>的经文,众生不是看不懂、没兴趣,就是以为懂,但却曲解法义。加上有很多的
>精华都是要真修实证才能体悟到,若光从文字上去理解,极易产生误解。这就是
>阿含经被判为小乘经的重要原因。
>若还不了解阿含经在佛法中的重要性,请先研读印度佛教史、印度佛教思想史、
>西域及中国佛教史。中国佛教是在整条法流的下游,中游是在一千八百年前的西
>域及敦煌,上游是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若能看到整条法流的量变与质变,就
>不会在支流末节上诤辩。在您重视『袓师语录、上师语录』之前,请先仔细看看
>佛陀怎么讲,不要本末颠倒了。
>本书编辑的特色:
>一、按照原始佛法解脱道的次第,编列出相关经文,让行者易于了解,此阶段佛
>陀是如何开示。
>二、摘录四部阿含的精华,尤以杂阿含的修多罗为主轴。而且在重要经文旁边加
>上画线,以助读者容易掌握到阿含法要。
>三、附上编者个人闻思及实修实证的心得供参考,以助行者深入品尝甚深法味。
>如此的编辑方式与内容,是为了让阿含深义重现,是为了协助行者用最少的时间
>就能掌握到阿含精髓及出世间法的修证核心。
>『差之亳厘,失之千里』。不要急着找修行法门、或一门深入。若没有闻思基础
>、若没有建立正知正见,越精进用功修行,反而容易离出世间法越远、离解脱道
>越远。只要能具足正见的『闻、思』基础,你就会走在正确『修、证』的解脱道
>上。修行要解行合一。
>如果您决心要修行,决心要解脱生死轮回,空海给您由衷的建议—先花一些时间
>,下功夫好好深入熟读这本书,然后进行实修、实证。当你证到初果再回来看这
>本书,你会有更深的体悟、也会发现到更多的宝藏。这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的宝藏
>图,这是涅槃彼岸的宝藏图。
>感恩古圣先贤的默默奉献,感恩众多因缘的默默促成。空海在历经二十多年实际
>寻幽探访勘察后,重新画出荒芜已久的古仙人道迹—成佛之道的宝藏图,回馈一
>切众生。愿此地图能协助您快速又安全的到达究竟涅槃、解脱自在的彼岸。
>世界要和平、社会要安详,都要从净化我们个人身心开始。由『点』扩及到『线
>』→『面』,再扩大到整个『虚空法界』。所以原始佛法都是强调由个人身心开
>始净化起。当您能脚踏实地的老实修行,您就已经真正的走在菩萨道上。
>不管过去如何辉煌或坎坷—一切归0。让我们从0出发,随时归0,从0开始。
>让我们打开无限的视野→如实的探讨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让我们
>以无量的胸襟→超越一切宗派宗教的框框→秉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求
>真精神→了悟宇宙人生的实相→远离颠倒梦想→而解脱自在。如此,必能自利、
>利他→自他具利。
>
>就从现在
>开始
>走上
>解脱道
>
>
>空 海 合 十

[ 本帖最后由 净土 于 2006-8-28 08:29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08:1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章 阿含解脱道次第概论
一杂 三四五(三四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法,世间所不爱、不念、不可意。何等为三?谓老、
>病、死。世间若无此三法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者,如来、应、等正觉不出于
>世间,世间亦不知有如来、应、等正觉知见,说正法、律。以世间有老、病、死
>三法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故,是故如来、应、等正觉出于世间,世间知有如
>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正法、律。
>以三法不断故,不堪能离老、病、死。何等为三?谓贪、恚、痴。复有三法不断
>故,不堪能离贪、恚、痴。何等为三?谓身见、戒取、疑。复有三法不断故,不
>堪能离身见、戒取、疑。何等为三?谓不正思惟、习近邪道,及懈怠心。复有三
>法不断故,不堪能离不正思惟、习近邪道及懈怠心。何等为三?谓失念、不正知
>、乱心。复有三法不断故,不堪能离失念、不正知、乱心。何等为三?谓掉、不
>律仪、不学戒。复有三法不断故,不堪能离掉、不律仪、不学戒。何等为三?谓
>不信、难教、懈怠。复有三法不断故,不堪能离不信、难教、懒堕。何等为三?
>谓不欲见圣、不欲闻法、常求人短。复有三法不断故,不堪能离不欲见圣、不欲
>闻法、常求人短。何等为三?谓不恭敬、戾语、习恶知识。复有三法不断故,不
>堪能离不恭敬、戾语、习恶知识。何等为三?谓无惭、无愧、放逸。此三法不断
>故,不堪能离不恭敬、戾语、习恶知识。
>所以者何?以无惭、无愧故放逸,放逸故不恭敬,不恭敬故习恶知识,习恶知识
>故不欲见圣、不欲闻法、常求人短,求人短故不信、难教、戾语、懒堕,懒堕故
>掉、不律仪、不学戒,不学戒故失念、不正知、乱心,乱心故不正思惟、习近邪
>道、懈怠心,懈怠心故身见、戒取、疑,疑故不离贪、恚、痴,不离贪、恚、痴
>故不堪能离老、病、死。
>断三法故,堪能离老、病、死。云何三?谓贪、恚、痴,此三法断已,堪能离老
>、病、死。复三法断故,堪能离贪、恚、痴。云何三?谓身见、戒取、疑,此三
>法断故,堪能离贪、恚、痴。复三法断故,堪能离身见、戒取、疑。云何为三…
>…三法断故,堪能离不欲见圣、不欲闻法、好求人短。云何为三?谓不恭敬、戾
>语、习恶知识,此三法断故,离不欲见圣、不欲闻法、好求人短。复有三法断故
>,堪能离不恭敬、戾语、习恶知识。云何三?谓无惭、无愧、放逸。
>所以者何?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为善知识故乐见贤
>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顺语、精进,精进故不掉、住律仪
>、学戒,学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不乱心故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
>怠,心不懈怠故不着身见、不着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贪、恚、痴,离贪、
>恚、痴故堪能断老、病、死。
>
>【法义分享】
>◎本经首先标出,因为有『老、病、死』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的问题,所以
>才有修行与解脱的问题。
>◎悉达多太子是在二九岁那一年观察到生命的黑洞(死亡)的厉害而无比震撼,
>因而爆发出修行的动力,用生命去找寻出离生死轮回之道。
>◎如果你也观察到生命的黑洞的厉害,你也会爆发出修行的动力。修行是为了解
>决生死大事、脱离生死轮回的大问题。
>◎解脱道是有次第有步骤的。行者只要依佛陀所开示的次第步骤而行,要见法、
>证果并非难事。若能像佛陀一样——『用生命去找寻宇宙人生的真理与解脱之道』
你也能跟佛陀一样——此生此世就能到达究竟涅槃、解脱自在的彼岸。
3#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08:14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善人‧慈悲喜舍
一增 四四三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众生修行慈心解脱,广布其义,与人演说,当获此十
>一果报。云何为十一?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
>火、盗贼终不侵拄,若身坏命终,生梵天上。是谓,比丘!能行慈心,获此十一
>之福。
>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 若有行慈心,亦无放逸行;
> 诸结渐渐薄,转见于道迹。
> 以能行此慈,当生梵天上;
> 速疾得灭度,永至无为处。
> 不杀无害心,亦无胜负意;
> 行慈普一切,终无怨恨心。
>是故,比丘!当求方便,行于慈心,广布其义。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
>【法义分享】
>◎具体力行慈心、慈善,可得种种善果,自利又利他。
>
>二中 二七
>多闻圣弟子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
>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
>世间成就游。是谓,陀然!世尊、知、见、如来、无所着、等正觉说四梵室,谓
>族姓男、族姓女修习多修习,断欲、舍欲念,身坏命终,生梵天中。
>
>◎修行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可软化僵硬的心、打开狭窄的心胸→扩展至无量无边
>。『慈悲喜舍』是从世间法迈向出世间法的重要桥梁。
>
>三杂 七五五(七四三)
>诸外道出家言:『沙门瞿昙为诸弟子说如是法:﹃不断五盖恼心,慧力羸,为障
>碍分,不趣涅槃。善摄其心,住四念处,心与慈俱,无怨无嫉,亦无瞋恚,广大
>无量,善修充满,四方、四维、上、下一切世间。心与慈俱,无怨无嫉,亦无瞋
>恚,广大无量,善修习充满。如是修习,悲、喜、舍心俱亦如是说。﹄我等亦复
>为诸弟子作如是说,我等与彼沙门瞿昙有何等异?所谓俱能说法。』
>时,众多比丘闻诸外道出家所说,心不喜悦,默然不呵,从座起去。入黄枕邑,
>乞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以彼外道出
>家所说广白世尊。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彼外道出家所说,汝等应问:﹃修习慈心,为何所胜
>?修习悲、喜、舍心,为何所胜?﹄如是问时,彼诸外道出家,心则骇散,或说
>外异事,或瞋慢、毁诋、违背、不忍,或默然萎熟,低头失辩,思惟而住:所以
>者何?我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闻我所说随顺乐者,
>唯除如来及声闻众者。比丘!心与慈俱多修习,于净最胜;悲心修习多修习,空
>入处最胜;喜心修习多修习,识入处最胜;舍心修习多修习,无所有入处最胜。
>』
>
>◎俱正知正见的慈悲喜舍与世间法的慈善义行是有所不同的。
>◎修习慈悲喜舍,绝对有助于修习禅定与开发智能。
>四中 五二
>是为具恶人已,便具亲近恶知识;具亲近恶知识已,便具闻恶法;具闻恶法已,
>便具生不信;具生不信已,便具不正思惟;具不正思惟已,便具不正念、不正智
>;具不正念、不正智已,便具不护诸根;具不护诸根已,便具三恶行;具三恶行
>已,便具五盖;具五盖已,便具无明;具无明已,便具有爱。如是此有爱展转具
>成。
>是为具善人已,便具亲近善知识;具亲近善知识已,便具闻善法;具闻善法已,
>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
>智已,便具护诸根;具护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处;具四
>念处已,便具七觉支;具七觉支已,便具明、解脱。如是此明、解脱展转具成。
>
>◎『路——解脱道』是人走出来的。种恶因,得恶果;种善因,得善果。
>◎若想要『明』——了知宇宙人生实相,想要『解脱自在』,平常要多累积各种善
>根、福德、因缘。
◎人天善法,是迈向解脱道的第一步。
第三章 深入体会世间苦难—老‧病‧死
一杂 一一三 (一一四七)
>是故我说:﹃崄恶恐怖卒起之时,众生运尽,人身难得,无有余计,唯有行义、
>行法、行福,于佛法教专心归依。﹄
>佛告大王:『如是!如是!经常磨迮,谓恶劫、老、病、死,磨迮众生。当作何
>计?正当修义、修法、修福、修善、修慈,于佛法中精勤方便。』尔时,世尊而
>说偈言:
> 如有大石山,高广无缺坏,
> 周遍四方来,磨迮此大地;
> 非兵马咒术,力所能防御,
> 恶劫、老、病、死,常磨迮众生。
>
>【法义分享】
>◎修行的动力来自于见苦。若欠缺修行动力,是因为『苦』吃得还不够。要深入
>
>去体悟世间的种种苦。
>
>二杂 三四五(三四六)
>病、死。世间若无此三法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者,如来、应、等正觉不出于
>世间,世间亦不知有如来、应、等正觉知见,说正法、律。以世间有老、病、死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法,世间所不爱、不念、不可意。何等为三?谓老、
>三法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故,是故如来、应、等正觉出于世间。
>
>◎『老、病、死』都是伟大的『天使』,经常在刺激你、唤醒你——『醒来吧!不
>要再作梦了!』
>◎由于观察到『死神——黑洞』的厉害,悉达多太子无比的震撼!因而从太子王位
>跳下来,从此展开了觅道、求道、修道之旅。终于成道——解脱自在。
>
>三中 一八一
>若见谛人舍离此内,从外求尊、求福田者,终无是处;
>若凡夫人舍离此内,从外求尊、求福田者,必有是处。
>阿难,若见谛人信卜问吉凶者,终无是处;若凡夫人信卜问吉凶者,必有是处。
>阿难!若见谛人从余沙门、梵志卜问吉凶相应,见有苦有烦,见是真者,终无是
>处;若凡夫人从余沙门、梵志卜问吉凶相应,见有苦有烦,见是真者,必有是处
>。
>阿难!若见谛人生极苦甚重苦,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思、不可念乃至断命,舍
>离此内,更从外求,或有沙门、梵志,或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
>百千句咒,令脱我苦,是求苦、集苦、趣苦、苦尽者,终无是处。若凡夫人舍离
>此内,更从外求,或有沙门、梵志,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
>句咒,令脱我苦,是求苦、集苦、趣苦、苦尽者,必有是处。
>
>◎凡夫因内心的苦闷不安,而不断的向外求。求取各种符、咒、加持、消灾、保
>佑。
>◎有智能者是向内→净化身心→如实观察、如实了知宇宙人生实相、真理。
>
>四杂 四六八(四六九)
>若从身生诸受,众苦逼迫,或恼、或死,是名大海极深崄处。愚痴无闻凡夫于此
>身生诸受,苦痛逼迫,或恼、或死,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长沦没溺
>,无止息处。多闻圣弟子于身生诸受,苦痛逼迫,或恼、或死,不生忧悲、啼哭
>号呼、心生狂乱,不沦生死,得止息处。
>
>◎这是一般众生与解脱者的相异处,尤其在面临重大境界现前考验之际。修行证
>果的检验不是在禅修中,而是在历缘对境的实际考验中。
>
>五中 五六
>缘爱受,缘受有,缘有生,缘生老死,缘老死苦。习苦,便有信;习信,便有正
>思惟;习正思惟,便有正念正智;习正念正智,便有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
>、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习解脱,便得涅槃。
>
>◎『老、病、死』之苦若没有震撼到你的心肝底,修行往往容易流于形式、停留
>在表皮层、软绵绵的。或是为了展现我是、我能、我慢而修行。
◎『习苦→便有信……』常常浸泡在众生的苦海中,修行的动力就会增长。
4#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08:21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惭愧心
>一杂 九八七(一二四三)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二净法,能护世间。何等为二?所谓惭、愧。假使世间
>无此二净法者,世间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宗亲、师长尊卑之序,
>颠倒浑乱,如畜生趣。以有二种净法,所谓惭、愧,是故世间知有父母,……乃
>至师长尊卑之序,则不浑乱,如畜生趣。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  世间若无有惭、愧二法者,
>  违越清净道,向生老病死。
>  世间若成就惭、愧二法者,
>  增长清净道,永闭生死门。
>
>二长 二
>知惭,耻于己阙。
>知愧,羞为恶行。
>
>三杂 一二三八(五七八)
>常习惭愧心,此人实希有;
>能远离诸恶,如顾鞭良马。
>
>四增 三八六
>人作极恶行,悔过转微薄;
>日悔无懈息,罪根永已拔。
>
>五中 四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无惭无愧,便害爱恭敬;若无爱恭敬,便害其信;
>若无其信,便害正思惟;若无正思惟,便害正念正智;若无正念正智,便害护诸
>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
>若无解脱,便害涅槃。
>若比丘有惭有愧,便习爱恭敬;若有爱恭敬,便习其信;若有其信,便习正思惟
>;若有正思惟,便习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习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
>、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若有解脱,便习涅槃。
>
>【法义分享】
>◎一个人若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虚心学习。若能照见自己是处在井底的青蛙
>,才会愿意、才有可能跳出那狭小的框框。
>◎修行路上,常常在稍有所得、稍有突破后就志得意满、我慢升起、想为人师。
>名利的腐蚀性很强、很大。迷失在名利堆中的人,会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掩饰自
>己的贪染、慢染。明眼人是很清楚的。只是在当事人还没有惭愧心之前、心不柔
>软、机缘不成熟之际,也没办法协助当事人突破。
>◎在修行路上,只要还没找到究竟涅槃的彼岸,都要不断虚心的学习求教,如此
才能一层一层的超越。
第五章 亲近善知识
一杂 七九二(七八0)
>恶知识、恶伴党、恶随从者,能令未生邪见令生,已生邪见者重生令增广,未生
>正见不生,已生正见令退。
>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者,能令未生邪见不生,已生邪见令灭,未生正见令生
>,已生正见重生令增广。如是未生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
>定令不生。
>
>【法义分享】
>◎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但『恶知识』通常不会告诉众生『我是恶知识』。他会
>设法让跟随者相信他是『善知识』、是『好人』。所以学佛一开始就要以智能为
>前导。
>
>二杂 七二九(七一七)
>恶知识、恶伴党者,未生贪欲盖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瞋恚、睡眠、掉
>悔、疑盖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
>若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者,未生贪欲盖令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瞋恚、睡
>眠、掉悔、疑盖令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念觉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
>生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
>
>三杂 一一三二(一一四九)
>尔时,波斯匿王为首,与七国王、大臣、眷属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白佛言:『世尊!我等七王与诸大臣如是论议:﹃五欲功德,何者为胜?﹄其中
>有言色胜、有言声胜、有言香胜、有言味胜、有言触胜,竟无决定。来问世尊,
>竟何者胜?』
>佛告诸王:『各随意适,我悉有余说,以是因缘,我说五欲功德。然自有人于色
>适意,止爱一色,满其志愿,正使过上有诸胜色,非其所爱,不触不视,言己所
>爱最为第一,无过其上。如爱色者,声、香、味、触亦皆如是。当其所爱,辄言
>最胜,欢喜乐着,虽更有胜过其上者,非其所欲,不触不视,唯我爱者最胜最妙
>,无比无上。』
>
>◎情人眼中出西施。『善、美』都没有绝对的标准。
>◎当你内心升起某方面的欲求,那方面的前辈就会成为你现在的『善知识』。『
>赌神』是赌鬼的至尊。拳王是拳迷的偶像。财神爷是追钱族的最爱。物以类聚。
>◎修行方面同样是五花八门,你内心升起的是什么样的欲求,你就会去找能讲出
>一套符合你内心欲求的善知识。
>◎如果你要的是智能,你就会去找有智能的人。
>
>四杂 一一三一(一一四八)
>时,波斯匿王遥见斯等仿徉门外,即从座起,往至其前,合掌问讯,三自称名言
>:『我是波斯匿王、拘萨罗王。』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汝今何故恭敬斯等,三称姓名,合掌问讯?』
>王白佛言:『我作是念:世间若有阿罗汉者,斯等则是。』
>佛告波斯匿王:『汝今且止!汝亦不知是阿罗汉、非阿罗汉,不得他心智故。且
>当亲近观其戒行,久而可知,勿速自决!审谛观察,勿但洛莫!当用智能,不以
>不智;经诸苦难,堪能自辨;交契计挍,真伪则分。见说知明,久而则知,非可
>卒识,当须思惟,智能观察!』
>
>◎对善知识的认定标准,会随着个人智能的成长而异。人是在错误的摸索中,逐
>渐累积智能而成长。在那脱胎换骨之际,往往是很痛苦的。但没有痛苦就没有成
>长。
>
>五 葛拉玛经(KALAMA SUTTA)取自巴利<增支部>
>当时,葛拉玛人们来见世尊。一些顶礼世尊后坐到一旁,一些葛拉玛人顶礼世尊
>跟世尊谈一些话后才坐到一旁,一些报告他们的姓名、字号后才坐到一旁。有卡
>莎布塌区的人坐在一旁跟佛陀世尊说:『我毕恭毕敬地顶礼世尊,请问世尊:有
>一些婆罗门和出家人,来到卡莎布塌区,他们说自己的法是最好的,而看不起别
>人的法,说别人的法是卑微的。但别的出家人和婆罗门当他们来到卡莎布塌区,
>也是说自己的法是好的,赞美自己的法,而看不起别人说的法,说别人的法是卑
>微的。我礼敬世尊,我们很怀疑在他们之中,哪些法是真的!谁的法是谎言呢?
>』
>修行信任的规则
>世尊说:葛拉玛人们!你们的怀疑是对的,你们是应该怀疑的,是应该的。葛拉
>玛人们!你们要:
>一、不因为他人的口传、传说,就信以为真。
>二、不因为奉行传统,就信以为真。
>三、不因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四、不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为真。
>五、不因为根据逻辑,就信以为真。
>六、不因为根据哲理,就信以为真。
>七、不因为符合常识外在推理,就信以为真。
>八、不因为符合自己的预测、见解、观念,就信以为真。
>九、不因为演说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
>十、不因为他是导师、大师,就信以为真。
>
>◎不要盲目迷信、不要偶像崇拜或着重外相。在追求真理的路上,一开始就要冷
>静、理智,求真、求实、求证。
第六章 乐见圣贤——培养恭敬心、柔软心
>一杂 一一二五(一二三八)
>阿难!莫作是语——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
>纯一满净,梵行清白,谓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我常
>为诸众生作善知识。其诸众生有生故,当知世尊正法,现法令脱于生;有老、病
>、死、忧、悲、恼苦者,离诸炽然,不待时节,现令脱恼苦,见通达,自觉证知
>,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
>
>【法义分享】
>◎以佛陀的要求标准是:要证到四果无学位的阿罗汉,才有资格当众生的『善知
>识』。
>
>二增 一三
>如来圣众,善业成就,质直顺义,无有邪业,上下和穆,法法成就。如来圣众,
>戒成就,三昧成就,智能成就,解脱成就,解脱知见成就。圣众者,所谓四双八
>辈,是谓如来圣众,应当恭敬,承事礼顺。所以然者,是世福田故。
>
>◎亲近具有正知正见、有修、有证的善知识,培养恭敬心与柔软心,将可减少很
>多不必要的生命浪费与摸索。
>
>三长 一六
>善生!弟子敬奉师长复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给侍所须,二者礼敬供养,三者
>尊重戴仰,四者师有教敕敬顺无违,五者从师闻法善持不忘。善生!夫为弟子当
>
>以此五法敬事师长。师长复以五事敬视弟子。云何为五?一者顺法调御,二者诲
>其未闻,三者随其所问令善解义,四者示其善友,五者尽以所知诲授不吝。善生
>!弟子于师长敬顺恭奉,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
>◎没有学生就没有老师。你要先有迈向究竟解脱的决心,而且身心柔软,明眼善
>知识才会出现。
>
>四中 五四
>若奉事善知识者,未闻便闻,已闻便利。如是善知识,若奉事者,便习奉事;若
>有奉事,便习往诣;若有往诣,便习闻善法;若有闻善法,便习耳界;若有耳界
>,便习观法义;若有观法义,便习受持法;若有受持法,便习玩诵法;若有玩诵
>法,便习观法忍;若有观法忍,便习信;若有信,便习正思惟;若有正思惟,便
>习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习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
>、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若有解脱,便习尽智。
>
>◎真正的善知识一定是每一脚步都是协助你『依法不依人』,协助你逐渐独立,
>协助你亲自去体证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而达到解脱自在。
>
>五增 三二二
>尔时,尊者须菩提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在一山侧缝衣裳。是时,须菩提闻世尊
>今日当来至阎浮里地,四部之众靡不见者,我今者宜可时往问讯礼拜如来。尔时
>,尊者须菩提便舍缝衣之业,从座起,右脚着地。是时,彼复作是念:此如来形
>,何者是世尊,为是眼、耳、鼻、口、身、意乎?往见者复是地、水、火、风种
>乎?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造、无作。如世尊所说偈言:
>  『若欲礼佛者,及诸最胜者;
>   阴持入诸种,皆悉观无常。
>   曩昔过去佛,及以当来者;
>   如今现在佛,此皆悉无常。
>   若欲礼佛者,过去及当来;
>   说于现在中,当观于空法。
>   若欲礼佛者,过去及当来;
>   现在及诸佛,当计于无我。』
>此中无我、无命、无人、无造作,亦无形容有教、有授者,诸法皆悉空寂。何者
>是我?我者无主。我今归命真法之聚。尔时,尊者须菩提还坐缝衣。……
>是时,比丘尼至世尊所,头面礼足,而白佛言:『我今礼最胜尊,今日先得觐省
>,我优钵花色比丘尼是如来弟子。』
>尔时,世尊与彼比丘尼而说偈言:
>  『善业已先礼,最初无过者;
>   空无解脱门,此是礼佛义。
>   若欲礼佛者,当来及过去;
>   当观空无法,此名礼佛义。』
>
>◎本经的含意很深,必须能深观缘起、又体证到『空』的圣者才能做到。
>◎初期的大乘般若经论,都是在阐扬阿含经里面甚深极甚深的『涅槃‧无为‧空
>』。
>◎真法之聚含意有三:(一)法界。(二)真理。(三)佛之法身。
◎『善业』是指须菩提。
5#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08:25 | 只看该作者
第七章 听闻正法
>一杂 八五五(八四三)
>尔时,世尊告尊者舍利弗:『所谓流者,何等为流?』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流者,谓八圣道。』
>复问舍利弗:『谓入流分,何等为入流分?』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四种入流分。何等为四?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
>正思惟、法次法向。』
>复问舍利弗:『入流者成就几法?』
>舍利弗白佛言:『有四分成就入流者。何等为四?谓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
>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说,流者,谓八圣道。入流分者有四种,谓亲近善男子、
>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入流者成就四法,谓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
>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法义分享】
>◎亲近有正知正见、有修有证的善知识,你就能听闻正法、进而内正思惟、依法
>次法向而行。这是向初果。
>◎闻、思、修具足,成就四不坏净、断三结,就是证初果,入圣者之流。但不要
>得少为足,要有『不达目的,决不终止』的决心,一直向究竟解脱迈进。
>
>二中 三八
>尔时,世尊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
>就欢喜已,如诸佛法先说端正法,闻者欢悦。谓说施、说戒、说生天法,毁欲
>为灾患,生死为秽,称叹无欲为妙,道品白净。世尊为彼说如是法已,佛知彼有
>欢喜心、具足心、柔软心、堪耐心、胜上心、一向心、无疑心、无盖心,有能、
>有力堪受正法,谓如诸佛说正法要。世尊即为彼说苦、集、灭、道,彼时郁伽长
>者即于坐中见四圣谛苦、集、灭、道。犹如白素,易染为色,郁伽长者亦复如是
>,即于坐中见四圣谛苦、集、灭、道。
>
>◎佛陀对众生说法或引导修行,都是有次第有步骤的。要看众生的根机、因缘而
>因材施教,由浅入深。若众生没办法消化或心不柔软,善知识就没办法协助众生
>超越到更上一层。
>
>三长 一七
>过去世事虚妄不实,不足喜乐,无所利益,佛则不记;或过去事有实,无可喜乐
>,无所利益,佛亦不记;若过去事有实、可乐,而无利益,佛亦不记;若过去事
>有实、可乐,有所利益,如来尽知然后记之。未来、现在,亦复如是。如来于过
>去、未来、现在,应时语、实语、义语、利语、法语、律语,无有虚也。佛于初
>夜成最正觉及末后夜,于其中间有所言说,尽皆如实,故名如来。复次,如来所
>说如事,事如所说,故名如来。以何等义,名等正觉?佛所知见、所灭、所觉,
>佛尽觉知,故名等正觉。
>
>◎佛陀、阿罗汉讲经说法的原则:(一)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任何时空都
>可验证的)。(二)对众生可乐、有所益助。(三)本身亲证、尽知。(四)因
>缘不成熟就保持圣默然。若有说法,尽皆如实。
>◎真正解脱者,绝不会为名闻利养而说法。『真言不美;美言不真』。要达究竟
>解脱,就要学习听真话、听逆耳的忠言。
>
>四杂 四 0 三(四 0 四)
>尔时,世尊手把树叶,告诸比丘:『此手中叶为多耶?大林树叶为多?』
>比丘白佛:『世尊!手中树叶甚少,彼大林中树叶无量,百千亿万倍,乃至算数
>譬类不可为比。』
>『如是,诸比丘!我成等正觉,自所见法,为人宣说者,如手中树叶。所以者何
>?彼法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明、慧、正觉、向于涅槃。如大林树叶,如
>我成等正觉,自知正法,所不说者,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彼法非义饶益,非法
>饶益,非梵行饶益、明、慧、正觉、正向涅槃故。是故,诸比丘!于四圣谛未无
>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
>◎真正有益于解脱的法,不会多而庞杂、或不切实际。阿含解脱道是有次第、有
方法,现世就可修、可证、可达。
第八章 五阴
>一杂 一(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
>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
>,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后有。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法义分享】
>◎若能深观五阴无常、体悟到『色、受、想、行、识』无常的实相,就会逐渐断
>除贪爱系缚,而达解脱自在。
>◎『色』是指色身肉体,也包括一切有形有质的物质。
>◎『受、想、行、识』都是指精神、心理方面。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这是现世到达涅槃彼岸
>的解脱者的宣言。有资格作此宣言的必需具足:(一)已达无修、无学位的四果
>阿罗汉。(二)已证涅槃、无为、空。(三)已明生死大事,脱离生死轮回。
>
>二杂 八(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未来色无常,况现在色!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
>过去色,不欣未来色,于现在色厌、离欲、正向灭尽。如是,过去、未来受、想
>、行、识无常,况现在识!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识,不欣未来识,于现
>在识厌、离欲、正向灭尽。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无常』法则是宇宙人生现象的真理、实相。『真理』一定是超越任何时间空
>间的。过去如此,现在、未来也必定如此。在地球上如此,到其它星球、其它银
>河系,也都必然如此。
>
>三杂 九(九)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
>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
>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
>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解
>脱者真实智生: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
>◎从『无常』进一步去体悟到苦、非我、非我所。
>◎『观』是指有定力、内心澄静后有深度的看。一般人的看,是散心肤浅的看,
>看不到实相,或只看到自己想要看的角度。
>◎佛陀所开示的修行法门,都是为了让心澄静下来,以便于对身心内外、宇宙人
>生的实相进行深度的如实观察,如实体证而开悟而离系、解脱。
>
>四杂 十一(十一)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
>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识者,彼亦
>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识,云何有常?如是,诸比丘!色无常,受、想、
>行、识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非我,非我者则非我所。
>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于受、想、行、识。厌者不乐,不乐则解脱,解
>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
>◎每个元素、零件都是无常生灭。由无常的元素组合而成的成品,必然也是无常
>生灭。由会损坏的零件组合而成的汽车,怎能不损坏折旧呢?
>
>五杂 一三(一三)
>诸比丘!若色于众生不为患者,彼诸众生不应厌色;以色为众生患故,彼诸众生
>则厌于色。如是受、想、行、识不为患者,彼诸众生不应厌识;以受、想、行、
>识为众生患故,彼诸众生则厌于识。
>诸比丘!若我于此五受阴不如实知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者,我于诸天、若魔
>、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不脱、不出、不离,永住颠倒,亦不能自
>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诸比丘!我以如实知此五受阴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故,我于诸天、若魔、若
>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自证得脱、得出、得离、得解脱结缚,永不住
>颠倒,亦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由各种元素组合而成的身心,若不会坏灭、若不会带来苦恼后患,那就可执取
>。若能如实知五阴组合而成的身心,有其味、有其患,那么就不会颠倒梦想的执
>取。
>
>六杂 二三(二三)
>尔时,尊者罗罗往诣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
>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能令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着?』
>佛告罗罗: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罗罗!当观若所有诸
>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
>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正观。如是受、想、行、
>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
>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实观。
>如是,罗罗!比丘如是知、如是见。如是知、如是见者,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
>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着。
>
>◎要破身见、我见、我慢,一定要对身心内外的一切粗、细、大、小、美、丑、
>好、坏、远、近、过去、现在、未来……进行如实的观察。去体悟现象界的生灭
>无常,再深入体悟无我、无我所。
>
>七杂 二六~二九
>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若于受、想
>、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
>』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比丘!于色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
>法向;如是受、想、行、识,于识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
>佛告比丘:『于色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槃
>;如是受、想、行、识,于识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
>丘见法涅槃。』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比丘于色说厌、离欲、灭尽,是名说法
>师;如是于受、想、行、识,于识说厌、离欲、灭尽,是名说法师。』
>
>◎佛陀所说的『法师』,是指能深观身心内外无常实相,又能契入涅槃寂静的人
>。
>◎『法次法向』就是逐步去体悟身心内外一切无常,进而导向离欲、寂静、解脱
>自在。
>◎若能对当下的身心内外进行如实的深观透视,就能现世到达究竟涅槃的彼岸、
>解脱自在。
>
>八杂 三三(二五六)
>于此五受阴如实不知、不见、无无间等、愚、暗、不明,是名无明。
>于此五受阴如实知、见、明、觉、慧、无间等,是名为明。
>
>九杂 三九(二六二)
>诸比丘为我说法言:﹃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
>,涅槃寂灭。﹄我尔时语诸比丘言:﹃我已知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
>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然我不喜闻:一切诸行空寂、不可得、爱尽
>、离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见是名见法?﹄……
>尔时,阿难语阐陀言:『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言:﹃世人颠倒依于二边,
>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着。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
>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
>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
>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
>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
>、忧、悲、恼苦灭。﹄』
>尊者阿难说是法时,阐陀比丘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
>◎『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这是宇宙永恒的三法印。若不了悟大
>自然的运行法则而与之抗争→『苦』就产生了。
>◎许多修行人,虽然很会宣说『无常‧无我』,但事实上骨髓里是很怕无我、很
>怕空。
>◎如来深知众生心态,所以说『世人颠倒依于二边』,不是抓有、就是执空。
>◎本经开示的重点:『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
>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
>彼有……此灭故彼灭……』
>
>十杂 四 (二六三)
>不修方便随顺成就,而用心求,令我诸漏尽,心得解脱,当知彼比丘终不能得漏
>尽解脱。所以者何?不修习故。不修习何等?谓不修习念处、正勤、如意足、根
>、力、觉、道。譬如伏鸡,生子众多,不能随时荫馏,消息冷暖,而欲令子以嘴
>、以爪啄卵自生,安隐出壳。当知彼子无有自力,堪能方便以嘴、以爪安稳出壳
>。所以者何?以彼鸡母不能随时荫馏,冷暖长养子故。如是,比丘不勤修习随顺
>成就,而欲令得漏尽解脱,无有是处!所以者何?不修习故。不修何等?谓不修
>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
>若比丘修习随顺成就者,虽不欲令漏尽解脱,而彼比丘自然漏尽,心得解脱。所
>以者何?以修习故。何所修习?谓修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如
>彼伏鸡善养其子,随时荫馏,冷暖得所,正复不欲令子方便自啄卵出,然其诸子
>自能方便安隐出壳。所以者何?以彼伏鸡随时荫馏,冷暖得所故。
>
>◎『顿悟』来自于『渐修』。高楼大厦要落成,一定来自于深厚的地基与坚固的
>逐层建筑。若不如此,那种大楼不是梦幻世界的『空中阁楼』就是空有外壳的『
>危险大楼』。
>◎脚踏实地,实实在在的依阿含解脱道而行,必然水到渠成,自然漏尽、心得解
>脱。
>
>十一杂 四一(二六四)
>尔时,世尊手执小土抟,告彼比丘言:『汝见我手中土抟不?』
>比丘白佛:『已见,世尊!』
>比丘!如是。少土,我不可得;若我可得者,则是常、恒、不变易、正住法。
>佛告比丘:『我自忆宿命,长夜修福,得诸胜妙可爱果报之事。曾于七年中,修
>习慈心,经七劫成坏,不还此世。七劫坏时生光音天,七劫成时还生梵世,空宫
>殿中作大梵王,无胜、无上,领千世界;从是以后,复三十六反,作天帝释。…
>…
>灌顶王法有……八万四千宝床,唯卧一床;八万四千宫殿,唯处一殿;八万四千
>城,唯居一城,名拘舍婆提;八万四千宝车,唯乘一车……
>比丘!此是何等业报,得如是威德自在耶?此是三种业报。云何为三?一者布施
>,二者调伏,三者修道。比丘当知:凡夫染习五欲,无有厌足;圣人智能成满,
>而常知足。比丘!一切诸行,过去尽灭、过去变易,彼自然众具及以名称,皆悉
>磨灭。是故,比丘!永息诸行,厌离、断欲、解脱。比丘!色为常?无常?』…
>…
>
>◎任何你所抓取的,都只是一场梦、一场空。
>◎若只修人天福报,到最后仍会福尽还堕。
>◎凡夫因为不知足而成为欲望的奴隶;解脱者因为知足而常乐。
>
>十二杂 四三(二六六)
>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
>比丘!譬如狗子系柱,彼系不断,长夜绕柱,轮回而转。如是,比丘!愚夫众生
>不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长夜轮回,顺色而转。如是不如
>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长夜轮回,顺识而转。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爱』绵绵无绝期。因为贪爱染着,让众生如狗子系柱一
>般,长夜绕柱,轮回而转。
>
>十三杂 四四(二六七)
>比丘!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比丘!我不见一色种种如斑色鸟,心复过
>是。所以者何?彼畜生心种种故,色种种。……
>佛告比丘:如嗟兰那鸟种种杂色,我说彼心种种杂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彼嗟兰
>那鸟心种种故其色种种。是故,当善观察思惟于心长夜种种,贪欲、瞋恚、愚痴
>种种,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譬如画师、画师弟子,善治素地,具众彩
>色,随意图画种种像类。
>
>◎心恼故众生恼;心净佛土净。有贪、瞋、痴的众生,其心都是一面凹凹凸凸、
>很不平的镜子。每个人的心镜凹凸程度都不同,所以每个人的世间都不同。
>
>十四杂 四七(二七 )
>譬如日出,能除一切世间暗冥。如是,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
>、无色爱、掉慢、无明。
>诸比丘!云何修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
>明?若比丘于空露地、若林树间,善正思惟,观察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
>。如是思惟,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所以者何?无常想者,
>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
>
>◎如果能深观身心内外一切无常,则能断除种种结缚,包括深层的我执与我慢。
>问题是修行人大多只把『无常』当做一个名相、口头禅、或头脑中的一种知见。
>
>十五杂 四二˙五五
>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法无有吾我,亦复无我所;
>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
>诸识法如幻。比丘解脱此,则断下分结。
>
>◎把此两偈背下来,再慢慢去禅思、消化、求证。
>
>十六杂 五六(六五)
>云何色集,受、想、行、识集?愚痴无闻凡夫于苦、乐、不苦不乐受,不如实观
>察;此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不如实观察故,于受乐着生取,取缘有,
>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从集而生,是名色集,
>是名受、想、行、识集。
>云何色灭,受、想、行、识灭?多闻圣弟子受诸苦、乐、不苦不乐受,如实观察
>;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如实观察故,于受乐着灭,着灭故取灭,取灭
>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皆悉
>得灭,是名色灭,受、想、行、识灭。
>
>十七杂 六二(七一)
>云何断关?谓断五下分结。云何度堑?谓度无明深堑。云何超越境界?谓究竟无
>始生死。云何脱诸防逻?谓有爱尽。云何建圣法幢?谓我慢尽。
>
>◎若真的要弘法、真的要为法做见证,最好先『我慢尽』。达到无学位的四果阿
>罗汉才能真正建圣法幢。
>
>十八杂 五五(六四)
>『此色是无常,受、想、行、识是无常;色是苦,受、想、行、识是苦;色是无
>我,受、想、行、识是无我;此色非当有,受、想、行、识非当有;此色坏有,
>受、想、行、识坏有;故非我、非我所,我、我所非当有。如是解脱者,则断五
>下分结。』
>时,彼比丘白佛言:『世尊!断五下分结已,云何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
>现法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比丘:『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而生恐畏。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
>—无我、无我所。二俱非当生。
>攀缘四识住,何等为四?谓色识住、色攀缘、色爱乐、增进广大生长;于受、想
>、行识住,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比丘!识于此处,若来、若去、若住、
>若起、若灭,增进广大生长……比丘!离色界贪已,于色意生缚亦断;于色意生
>缚断已,识攀缘亦断,识不复住,无复增进广大生长。……识无所住故不增长;
>不增长故无所为作,无所为作故则住,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脱,解脱故于诸世间
>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着,无所着故自觉涅槃……我说识不住东方、南、西、
>北方、四维、上、下,除欲见法,涅槃灭尽,寂静清凉。』
>
>◎能深入体悟无常、非我、非我所,则能断五下分结而证到三果。但『我慢』仍
>未断。
>◎走在修行路上的众生,虽然知道无常、无我,也很会宣说,但往往骨子里是抗
>拒无常、很怕无我。所以种种扭曲变质的修行法门就不断衍生出来。
>◎若能做到『识无所住』,就能做到金刚经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不
>容易啊!只要你还处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就处处有所住,只是自己有无觉察到
>而已。
>
>十九杂 五九(六八)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实观察。云何如实观察
>?如实知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想、行、识,此识集、此识灭。
>云何色集,受、想、行、识集?缘眼及色→眼识生,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
>缘受生爱……乃至纯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如是,缘耳、鼻、舌、身、意,缘意
>及法→生意识,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如是乃至纯大苦聚生,
>是名色集,受、想、行、识集。
>
>二十杂 八二(三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住于自洲,住于自依;住于法洲,住于法依;不异洲不异
>依。比丘!当正观察,住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异洲不异依。……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色是无常。若善男子知色是无常、苦、变易,离
>欲、灭、寂静、没,从本以来,一切色无常、苦、变易法知已,若色因缘生忧悲
>恼苦断,彼断已无所着,不着故安隐乐住,安隐乐住已,名为涅槃;受、想、行
>、识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时,十六比丘不生诸漏,心得解脱。
>
>◎亲近善知识就是要学习如何才能自依、法依、不异依。
>◎真正的善知识,他会引导你去如实正观宇宙人生的实相,而达到自依止、法依
>止。
>
>二一杂 八三(三七)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所以者何?比丘!若如法语
>者,不与世间诤,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云何为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
>比丘!色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如是受、想、行、识,
>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谓色
>是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受、想、行、识,常、
>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是名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
>。比丘!有世间世间法,我亦自知自觉,为人分别演说显示,世间盲无目者不知
>不见,非我咎也。
>诸比丘!云何为世间世间法,我自知,我自觉,为人演说,分别显示,盲无目者
>不知不见?是比丘!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世间世间法;如是受、想、行、
>识,无常、苦,是世间世间法。比丘!此世间世间法,我自知自觉,为人分别演
>说显示,盲无目者不知不见。我于彼盲无目不知不见者,其如之何!
>
>◎『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人与我诤』。一位到达彼岸的解脱者,他只如实述说宇
>宙人生的实相、真理,以及如何去体悟及到达解脱之道。但世间盲目者不知不见
>、也不去求证,佛陀又能奈何?要把阿含经判为小乘,佛陀又能怎样?
>
>二二杂 八八(四二)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七处善、三种观义。尽于此法得漏尽,得无漏,心解脱
>、慧解脱,现法自知身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
>后有。云何比丘七处善?比丘!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灭道迹、色味、色患
>、色离如实知……
>云何色如实知?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为色,如是色如实知。云
>何色集如实知?爱喜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实知。云何色灭如实知?爱喜灭是名
>色灭,如是色灭如实知。云何色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
>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色灭道迹,如是色灭道迹如实知。云何
>色味如实知?谓色因缘生喜乐,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实知。云何色患如实知?
>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实知。云何色离如实知?谓于色
>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如是色离如实知。……
>云何三种观义?比丘!若于空闲、树下、露地,观察阴、界、入,正方便思惟其
>义,是名比丘三种观义。是名比丘七处善、三种观义。
>
>◎对于五阴、六界、六入处,若能看到其集、灭、道、味、患,则能离系缚而解
>脱自在。但这必需止观双运才能办得到。
>
>二三杂 八九(四三)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取故生着,不取则不着。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比丘白佛:『唯然,受教!』
>佛告比丘:云何取故生着?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见色是我、
>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变、若异,心亦随转;心随转已,亦生取着、摄受心住
>;摄受心住故,则生恐怖、障碍、心乱,以取着故。愚痴无闻凡夫于受、想、行
>……
>云何名不取着?多闻圣弟子于色不见我、异我、相在,于色不见我、我所而取;
>不见我、我所而取已,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转;心不随转故,不生取着、摄
>受心住;不摄受住故,则不生恐怖、障碍、心乱,不取着故。如是受、想、行…
>…
>
>◎对身心内外一切,若贪爱、执取、粘着,就会患得患失。当境界生灭变异,痛
>苦必跟随而来。
>◎若不贪爱抓取,就不会患得患失。不管境界如何变异,心不随转,不会成为境
>界的奴隶。
>
>二四杂 一 二(五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有漏、无漏法。若色有漏是取,彼色能生爱、恚
>;如是受、想、行、识,有漏是取,彼识能生爱、恚,是名有漏法。云何无漏法
>?诸所有色无漏非受,彼色若过去、未来、现在,彼色不生爱、恚;如是受、想
>、行、识,无漏非受,彼识若过去、未来、现在,不生爱、恚,是名无漏法。
>
>◎『漏』就是『烦恼』的别名。只要有抓取、有贪爱粘着,后患、烦恼就会跟着
>来。若不抓取、不贪爱粘着,就没有后患、没有烦恼。
>
>二五杂 一 四(五八)
>佛告比丘:『四大因、四大缘,是名色阴。所以者何?诸所有色阴,彼一切悉皆
>四大,缘四大造故。触因、触缘,生受、想、行,是故名受、想、行阴。所以者
>何?若所有受、想、行,彼一切触缘故。名色因、名色缘,是故名为识阴。所以
>者何?若所有识,彼一切名色缘故。』
>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欢喜随喜,更有所问。世尊!云何生我慢?』
>佛告比丘:『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我、异我、相在,于受、想、行、识见我、异
>我、相在,于此生我慢。』
>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欢喜随喜,更有所问。世尊!云何得无我慢?』
>佛告比丘:『多闻圣弟子不于色见我、异我、相在;不于受、想、行、识,见我
>、异我、相在。』
>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更有所问。何所知、何所见,尽得漏尽?』
>佛告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
>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受、想、行、识亦复
>如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见,疾得漏尽。』
>
>◎注意解析『五阴』是如何形成。很重要。
> 一、『色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所形成。
> 二、『色身』与名(空)和合而产生『识』。
> 三、色身与外境六尘接触而产生『受、想、行』。
>◎色身、受、想、行、识等五阴,不是本来就单独存在的五种元素。都是由各种
>元素不断排列组合演变而成。如同『水』不是本来就存在,而是由H2加(二个氢
>原子加一个氧原子)所形成。『识』也是如此,不是本来就单独存在的元素,更
>不是永恒不变的灵魂。
>◎在各种元素未形成聚合之前,『我』在哪里?
>◎于此缘起的五阴身心不了解,则我、我见、我慢生。若能如实深观五阴的实相
>
>,则我见、我慢断。
>◎请更深入去禅思:『地、水、火、风』四大又是从哪里来?为什么会聚合?
>
>二六杂 一 五(一 三)
>陀娑比丘受诸上座比丘教,往语差摩比丘:『汝言:我观五受阴非我、非我所,
>而非漏尽阿罗汉。前后相违。』
>差摩比丘语陀娑比丘言:『我于五受阴观察非我、非我所,而非阿罗汉者,我于
>我慢、我欲、我使,未离、未知、未断、未吐。』……
>差摩比丘复言:『我亦如是。非色即我,我不离色;非受、想、行识即我,我不
>离识。然我于五受阴见非我、非我所,而于我慢、我欲、我使,未断、未知、未
>离、未吐。诸上座听我说譬,凡智者,因譬类得解。譬如乳母衣,付浣衣者,以
>种种灰汤,浣濯尘垢,犹有余气,要以种种杂香,熏令消灭。如是,多闻圣弟子
>于五受阴,正观非我、非我所,能于五受阴我慢、我欲、我使,未断、未知、未
>离、未吐,然后于五受阴增进思惟,观察生灭,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
>想、行、识,此识集、此识灭。于五受阴如是观生灭已,我慢、我欲、我使,一
>切悉除,是名真实正观。』
>差摩比丘说此法时,彼诸上座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差摩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
>脱,法喜利故,身病悉除。
>
>◎虽然能理解、能观察到五阴非我、非我所,但我慢、我欲、我能……并未断。
>这与观察的深浅度有关,也与习气有关。所以才有四双八辈的差异。深层的我见
>、我慢不易断。(通常需要一面明眼善知识的镜子,以协助反观照见。)
>◎差摩比丘于五阴再深入思惟,观察生灭已,我慢、我欲、我使,一切悉除。理
>论上可以如此,实修上,要断深层我慢没那么容易。
>◎修行者很容易在禅修之际觉得我慢、我欲、我能、我是、我在,一切悉除。但
>出了禅修区,实际历缘对境之际,我慢、我是、我能……全部又暴露出来。
>◎理悟容易,实修不易;理可顿悟,事必渐修。
>◎要有很深的反观觉察力,才能看到那深层、潜伏的我见、我慢、我是、我能。
>
二七杂 一0七(一0五)
>『仙尼!其第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者,名曰断见;彼第二师见今世
>后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者,则是常见;彼第三师不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命终之
>后,亦不见我,是则如来、应、等正觉说,现法爱断、离欲、灭尽、涅槃。』
>仙尼白佛言:『世尊!我闻世尊所说,遂更增疑。』
>佛告仙尼:『正应增疑。所以者何?此甚深处,难见、难知,应须甚深照微妙至
>到,聪慧所了。凡众生类,未能辩知。所以者何?众生长夜异见、异忍、异求、
>异欲故。』
>仙尼白佛言:『世尊!我于世尊所,心得净信,唯愿世尊为我说法,令我即于此
>座,慧眼清净!』
>佛告仙尼:『色是常耶?为无常耶?』  答言:『无常。』……
>复问:『仙尼!异色有如来耶?异受、想、行、识有如来耶?』  答言:『不
>也,世尊!』……
>佛告仙尼:『我诸弟子闻我所说,不悉解义而起慢无间等;非无间等故,慢则不
>断;慢不断故,舍此阴已,与阴相续生。是故,仙尼!我则记说,是诸弟子身坏
>命终,生彼彼处。所以者何?以彼有余慢故。』
>『仙尼!我诸弟子于我所说,能解义者,彼于诸慢得无间等;得无间等故,诸慢
>则断;诸慢断故,身坏命终,更不相续。仙尼!如是弟子我不说彼舍此阴已,生
>彼彼处。所以者何?无因缘可记说故。欲令我记说者,当记说:彼断诸爱欲,永
>离有结,正意解脱,究竟苦边。我从昔来及今现在常说慢过、慢集、慢生、慢起
>,若于慢无间等观,众苦不生。』
>佛说此法时,仙尼出家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
◎『无间、无间等』可翻译为『现观』—也就是现在、当下就没间断的深观、反
>观。
>◎一般修行者极易落入断见或常见,但很不易觉察到自己落入『断、常』两边。
>能觉察到就有校正的可能了。但此甚深处,难见、难知,须要有很深的反观觉察
>力。凡众生类,未能辨知,因为众生长夜异见、异忍、异求、异欲故。
>◎众生习惯于颠倒梦想,常用我见、我慢不断的构筑梦幻世界,但不自觉知。
>◎若『我慢』不断,『自我』就不会死;自我不死,就会继续再抓取、再轮回。
>
>二八杂 一0九(一0七)
>尊者舍利弗语长者言:『善哉!长者!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愚痴无闻凡夫于色
>集、色灭、色患、色味、色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爱乐于色,言色是我、是
>我所,而取摄受。彼色若坏、若异,心识随转,恼苦生;恼苦生已,恐怖、障阂
>、顾念、忧苦、结恋。于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身心苦患。
>云何身苦患、心不苦患?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
>如实知已,不生爱乐,见色是我、是我所;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转恼苦生;
>心不随转恼苦生已,得不恐怖、障碍、顾念、结恋。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名身苦患、心不苦患。』
>
>◎遇到同样的逆境考验,凡夫是心慌意乱,身苦、心也苦。有正知正见的修行人
>是内心平静,身苦不能免,但内心却安详而不受境界影响。前者用我慢、我欲在
>与无常法则抗争;后者了知无常法则而全然接受。当你接受,境界就会穿流而过
>。
>
>二九杂 一一二(一一0)
>佛告火种居士:正以此法,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
>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如实知非我、非异我、不相在;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彼于尔时成就三种无上:智无上、解脱无上、解脱知
>见无上。成就三种无上已,于大师所恭敬、尊重、供养如佛。世尊觉一切法,即
>以此法调伏弟子,令得安隐、令得无畏、调伏寂静、究竟涅槃。世尊为涅槃故,
>为弟子说法。
>
>◎『世尊为涅槃故,为弟子说法』。这是如来出现于世的主要目的——引导众生了
>知宇宙人生的实相而出离苦海,到达究竟涅槃的彼岸。
>◎但『涅槃』甚深极甚深,很容易被扭曲、被误解。众生不了解涅槃深意,导致
>后世佛教徒才有『不断烦恼、不入涅槃』的谬论。这如同劝人『不要把精神错乱
>治疗好』一样荒谬。
>
>三十杂 一二四(一二二)
>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
>佛告罗陀:我说于色境界当散坏消灭,于受、想、行、识境界当散坏消灭,断除
>爱欲,爱尽则苦尽,苦尽者我说作苦边。譬如聚落中诸小男小女嬉戏,聚土作城
>郭宅舍,心爱乐着,爱未尽、欲未尽、念未尽、渴未尽,心常爱乐、守护,言:
>我城郭,我舍宅。若于彼土聚爱尽、欲尽、念尽、渴尽,则以手拨足蹴,令其消
>散。如是,罗陀!于色散坏消灭爱尽,爱尽故苦尽,苦尽故我说作苦边。
>
>◎大人看小孩玩家家酒,会觉得可爱又好笑,对那些假的玩具,小孩是如此当真
>,如此着迷。
>◎众生对五蕴、身、心、内、外的迷执,就如同小孩对玩具的迷执。若心智渐成
>长、智能渐成熟,反观到自己的愚痴,他就会哈哈大笑而放掉。
>
>三一杂 一二五(一二三)
>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我当独一静处,专心思惟,不放逸住……
>罗陀!当知有身、有身集、有身灭、有身灭道迹。何等为有身?谓五受阴:色受
>阴,受、想、行、识受阴。云何有身集?谓当来有爱、贪、喜俱,于彼彼爱乐,
>是名有身集。云何有身灭?谓当有爱、喜、贪俱,彼彼爱乐,无余断舍、吐尽、
>离欲、寂没,是名有身尽。云何有身灭道迹?谓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
>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有身灭道迹。有身当知,有身集当断,有
>身灭当证,有身灭道迹当修。罗陀!若多闻圣弟子于有身若知、若断,有身集若
>知、若断,有身灭若知、若证,有身灭道迹若知、若修已,罗陀!名断爱、离爱
>、转结、止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
>三二杂 一三五(一三三)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众生无明所
>盖,爱系我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不知本际?……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色有故,色事起,色系着,色见我
>,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受、想、行、
>识亦复如是。诸比丘!色为常耶?为非常耶?
>
>◎『不知本际』就是不知本来面目,对生死大事仍是茫然无知。
>◎『我、我所、我见、我慢、生死轮回……』都是来自于对五蕴身心内外没有如
>实观察了知,导致产生颠倒梦想,而作茧自缚。
>
>三三杂 一七 0(一六八)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
>如是见、如是说:﹃我世间常、世间无常、世间常无常、世间非常非无常;世有
>边、世无边、世有边无边、世非有边非无边;命即是身、命异身异;如来死后有
>、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有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
>◎佛陀不谈十四无记,因为不希望修行人成为哲学家、玄学家、辩论家、大学问
>家……。因为空谈理论而不实修实证,对解脱是没有益助的。
>◎被箭射到后,要设法将箭袪除、先把病治好。而不是禁止开刀,却去追问一百
>个「为什么」?因为在还没弄清楚为什么之前,早已死掉了。
>
>三四杂 一七七(一七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犹如有人火烧头衣,当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当起增上欲,殷勤方便时救令灭。』
>佛告比丘:『头衣烧然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应尽除断灭;为断无常火故,勤求大
>师。断何等无常故勤求大师?谓断色无常故勤求大师;断受、想、行、识无常故
>勤求大师。』
>
>三五杂 一八九(一八七)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以成就一法故,不复堪任知色无常,知受、想、行、识无
>常。何等为一法成就?谓贪欲一法成就;不堪能知色无常,知受、想、行、识无
>常。何等一法成就?谓无贪欲成就;无贪欲法者,堪能知色无常,堪能知受、想
>、行、识无常。
>如贪,如是恚、痴、瞋、恨、、执、嫉、悭、幻、谄、无惭、无愧、慢、慢慢
>、增慢、我慢、增上慢、邪慢、卑慢、憍慢、放逸、矜高、曲伪相规、利诱……
>◎要能真正如实正观、如实体证到色、受、想、行、识五阴的无常实相,没那么
>容易。一般对『无常、无我』往往只是知道个名相或只少分浅尝、或只看到粗相
>。
◎当你真正用心灵去体验无常之流,那是『言语道断』没有思惟、没有想象。
6#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08:27 | 只看该作者
第九章 六入处
>一杂 一九0(一八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正观察眼无常,如是观者,是名正见。正观故生厌,
>生厌故离喜、离贪,离喜、贪故,我说心正解脱;如是耳、鼻、舌、身、意,离
>喜、离贪,离喜、贪故,比丘!我说心正解脱。心正解脱者,能自记说:我生已
>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法义分享】
>◎『五阴』是将身心分解为色、受、想、行、识五大部份来观察其无常。
>◎『六入处』是将身心依功能作用分为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
>大部份,且一一观察其无常。与六根相应的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界』是从组成元素,将身心分解为:地、水、火、风、空、识,如实去观
>察无常。
>◎『五阴‧六入处‧六界』就是从不同角度,将身心内外加以解析,以便看透其
>假相与无常,殊途同归。主要就是要如实深观身心内外一切都是无常、生灭、剎
>那变异、幻相、缘起、体空。
>
>二杂 一九七(一九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一切无常。云何一切无常?谓眼无常,若色、眼识、眼触
>,若眼触因缘生受—苦觉、乐觉、不苦不乐觉,彼亦无常;耳、鼻、舌、身、意
>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于眼生厌。
>
>三杂 一九九(一九七)
>诸比丘!一切烧然。云何一切烧然?谓眼烧然,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
>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烧然。如是耳、鼻、舌、身、意烧然,若法、
>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烧然。以何烧然?贪
>火烧然、恚火烧然、痴火烧然,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火烧然。
>
>◎『一切烧然』,这需要理解后加以体验。诸行——所有动作的背后一定都要有『
>能量』的支持,而能源的转换是透过氧化、燃烧。
>◎汽车能动是因为不断加入汽油,燃烧后转为动能。眼睛看东西、耳朵听声音、
>嘴巴讲话、意根思考……都需要身体不断燃烧原料,以提供能源。每天吃东西就
>是在补充各种原料。
>◎六根攀缘多、抓取多、欲望多、瞋恨多,则体内燃烧会较猛烈。瞋心之火极易
>引起众生的瞋火。
>
>四杂 二00(一九八)
>佛告罗睺罗:眼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
>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如实知;耳、鼻、舌、身、意亦
>复如是。
>罗睺罗!作如是知、如是见我此识身及外一切相,令我、我所、我慢使系着不生
>。罗睺罗!如是我、我所、我慢使系着不生者,罗睺罗!是名断爱浊见,正无间
>等,究竟苦边。
>
>◎除非入禅定,否则眼睛不会停在同一处很久,常常是东张西望。眼睛不断的消
>耗能源,身体就要不断的补充供应能源。眼根要能正常发挥功用,要有很多很多
>的因缘配合而成。其它五根也都一样。你能存活,是因为世间很多很多因缘的支
>撑。若能如实深观、体悟,则能令我、我所、我慢不生。
>
>五杂 二0三(二0一)
>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
>见次第疾得漏尽?』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当正观无常。何等法无常?谓眼无常,若色、眼识、眼
>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当观无常;耳、鼻、舌、身、意当
>观无常,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无常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次第尽有漏。』
>如是比丘所说经,若差别者:『云何知、云何见次第尽一切结?断一切缚、断一
>切使、断一切上烦恼、断一切结、断诸流、断诸轭、断诸取、断诸触、断诸盖、
>断诸缠、断诸垢、断诸爱、断诸意、断邪见生正见、断无明生明?比丘!如是观
>眼无常,……乃至如是知、如是见次第无明断,明生。』
>
>◎修行就是要反观到十个结而一一断除。佛陀提供断诸结缚的妙方,就是要深观
>无常。六根、六尘、六识、诸受、身、心、内、外、一切,若能如实深观其无常
>,则必能次第尽诸漏、断诸烦恼。
>
>六杂 二0八(二0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勤方便禅思,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方便禅思,
>内寂其心,如是如实知显现。于何如实知显现?于眼如实知显现,若色、眼识、
>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如实知显现;耳、鼻、舌、
>身、意亦复如是。此诸法无常有为,亦如是如实知显现。

>◎不要在修行法门上较量谁的法门高深广大究竟。任何法门,若能让你的心澄静
>下来,有助于对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进行如实的观察,现在这个法门对你
>而言就是最好的法门。
>◎要断诸结缚烦恼,需要有智能。智能来自于止观双运——现在、当下就对身心内
>外进行如实深观。
>
>七杂 二一一(二0九)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触入处。云何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
>触入处。沙门、婆罗门于此六触入处集、灭、味、患、离不如实知,当知是沙门
>、婆罗门去我法、律远,如虚空与地。
>
>◎修行是为了现观六根、六尘、六识、身心内外一切的实相,进而离诸贪爱、断
>结、除慢。如果目标不是朝向此解脱道,不管法门多妙、多殊胜、修行境界多高
>、神通多么广大,那些修行与佛陀所开示的解脱道是有天壤之别。
>
>八杂 二一六(二一四)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二因缘生识。何等为二?谓眼、色,耳、声,鼻、香,
>舌、味,身、触,意、法。如是广说……乃至非其境界故。所以者何?眼、色因
>缘生眼识,彼无常、有为、心缘生;若色、眼、识,无常、有为、心缘生,此三
>法和合触,触已受,受已思,思已想,此等诸法无常、有为、心缘生,所谓触、
>想、思。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
>◎请注意『识』是如何产生。内六根与外六尘相触而生六识。根、尘、识三法和
>合触而生诸受→思→想。
>◎因为六根、六尘都是无常生灭变异,无常的因、无常的缘所形成的『识』当然
>也是无常生灭变异。诸受、思、想、行,也可类推体证。
>
>九杂 二一七(二一五)
>尔时,尊者富留那比丘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说现法
>、说灭炽然、说不待时、说正向、说即此见、说缘自觉。世尊!云何为现法……
>乃至缘自觉?』
>佛告富留那:『善哉!富留那!能作此问。富留那!谛听!善思!当为汝说。富
>留那比丘!眼见色已,觉知色、觉知色贪—我此内有眼识色贪,我此内有眼识色
>贪如实知。富留那!若眼见色已,觉知色、觉知色贪—我此内有眼识色贪如实知
>者,是名现见法。
>云何灭炽然?云何不待时?云何正向?云何即此见?云何缘自觉?富留那比丘!
>眼见色已,觉知色,不起色贪觉—我有内眼识色贪,不起色贪觉如实知。若富留
>那比丘!眼见色已,觉知色,不起色贪觉;如实知色,不起色贪觉如实知,是名
>灭炽然、不待时、正向、即此见、缘自觉。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
>◎当眼根接触色尘、耳根接触声尘……意根接触法尘之际,当下若内心起贪爱心
>或起瞋恨心,能马上觉察到,这就是『当下见法』。五盖也是心所生的法相,你
>能在五盖(贪、瞋、昏沉、掉举、疑)生起之际就觉察到,这也是现见法的一种
>。
>◎当自己能觉察到有贪、瞋、痴现起,才有可能随观随灭贪瞋痴。至于什么时候
>才能如实觉知到有欲贪、断贪、不起贪,那要看你什么时候开始如实反观、如实
>觉察身、口、意诸行。只要你有决心,那是『不待时节因缘』,随时都有开悟、
>断结、证果的可能。
>
>十杂 二一八(二一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言大海者,愚夫所说,非圣所说,此大海—小水耳。云何
>圣所说海?谓眼识色已,爱念、染着,贪乐身、口、意业,是名为海。一切世间
>阿修罗众……乃至天、人,悉于其中贪乐沉没,如狗肚藏,如乱草蕴,此世、他
>世绞结缠锁,亦复如是。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此世、他世绞结缠
>锁。
>
>◎凡夫能渡过再广再深的大海,也能轻易绕地球好几圈。但是对于身、口、意所
>造成的苦海却一筹莫展。
>
>十一杂 二三二(二三0)
>时,有比丘名三弥离提,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所
>谓世间者,云何名世间?』
>佛告三弥离提:『谓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
>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
>乐、不苦不乐,是名世间。所以者何?六入处集则触集,……如是乃至纯大苦聚
>集。
>三弥离提!若无彼眼、无色、无眼识、无眼触、无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
>乐、不苦不乐;无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
>若苦、若乐、若不苦不乐者,则无世间,亦不施设世间。所以者何?六入处灭则
>触灭,……如是乃至纯大苦聚灭故。』
>
>十二杂 二三五(二三三)
>云何为世间?谓六内入处。云何六?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
>云何世间集?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集着。
>云何世间灭?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集着无余断,已舍、已吐、已尽、离
>欲、灭、止、没。
>云何世间灭道迹?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
>正定。
>
>◎佛经里所称的世间有两种:一是主观的世间—由个人五蕴六根所蔓延而生的世
>界—这是梦幻世界。一是客观的世界—这是实相的世界。
>◎佛陀所讲的『世间』大部份都指前者—主观的世界。这是每个人的六根触六尘
>后,生起苦乐受、生起种种爱染及贪瞋痴的世界。这种世间是由『自我、我慢、
>我欲、我能』所想象构筑而成的『梦幻世界』。这是佛陀所称的『苦海』,这个
>苦海可扩及到三界。所以每个人的世间、每个人的三界都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
>贪瞋痴程度不同,对象、目标都不同。
>◎原始佛法所要出离的『苦海』、所要出离的『三界』就是指由『自我、我慢』
>所构筑而成的『梦幻世界』。唯有出离梦幻世界,才能活在客观的『实相世界』
>而得解脱自在。这就是佛陀所称的究竟涅槃的彼岸。
>◎但真正要出离梦幻世界,『自我』要先消失。也就是深层的我慢与无明要破除
>。
>◎『实相世界』是中性的,离苦乐两边。但后世很多佛教徒却本末颠倒的扭曲,
>把客观中性的实相世界扭曲为『五浊恶世』、扭曲为『苦海』,因而拚命要出离
>、或悲观厌世、或大力鼓吹移民到他方世界去。
>◎只要『自我』不死,不管怎样厌离、不管移民到何方世界,都仍是在『自我』
>所想象构筑而成的梦幻世界里。那都不是实相。
>◎佛陀本来是要引导众生出离『我、我所、我慢』的梦幻世界,而回归到实相的
>法界。但『怕无我』的众生,却用我慢去否定实相世界,然后再去追逐理想的梦
>幻世界。
>◎因为这部份比较深,而且是普遍被扭曲、被误解。若有因缘,将出另一本书做
>较详细的解析与说明。
>
>十三杂 二三九(二三七)
>佛告长者:若有比丘眼识于色,爱念染着;以爱念染着故,常依于识;为彼缚故
>,若彼取故,不得见法般涅槃。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
>若比丘眼识于色,不爱乐染着;不爱乐染著者,不依于识;不触、不着、不取故
>,此诸比丘得见法般涅槃。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
>
>◎六根触六尘后,若起贪爱、染着之心,则『识』(自我的阴影)会增长,那就
>很难解脱自在。
>◎若根尘接触,不贪爱、不粘着,则自我的阴影会渐淡薄而消失,得现世解脱自
>在。
>
>十四杂 二五二(二五 )
>尊者舍利弗答尊者摩诃拘希罗言:『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
>非法系意。尊者摩诃拘希罗!于其中间,若彼欲贪,是其系也。
>尊者摩诃拘希罗!若眼系色,若色系眼。€????楔D至若意系法,若法系意,
>世尊不教人建立梵行,得尽苦边。以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
>非法系意,故世尊教人建立梵行,得尽苦边。
>尊者摩诃拘希罗!世尊眼见色若好、若恶,不起欲贪;其余众生眼若见色若好、
>若恶,则起欲贪。是故世尊说当断欲贪,则心解脱。……乃至意、法亦复如是。
>』
>
>◎如果客观的实相世界是苦海、会系缚你,那众生就永远不可能解脱。也不必修
>行,佛陀也不用来人间教化。
>◎客观的实相世界不会系缚你,实相世界不是苦海。实相世界是离苦乐两边,是
>中性的,是中道。
>◎佛教所谓的『苦海』是指由凡夫的欲贪、瞋恚、抓取、迎拒……而形成扭曲、
>变形的世界。
>◎正因为『苦海』是由凡夫颠倒梦想所造成,所以才有出离、才有解脱的可能。
>只要你真的从自我的梦幻世界里醒过来,那个苦海就消失了。苦海消失→涅槃彼
>岸就现前。
>
>十五杂 二五三(二五一)
>尊者舍利弗言:『所谓无知,无知者是为无明。云何无知?谓眼无常不如实知,
>是名无知;眼生灭法不如实知,是名无知;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如是
>,尊者摩诃拘希罗!于此六触入处如实不知、不见、不无间等、愚暗、无明、大
>冥,是名无明。』
尊者摩诃拘希罗又问尊者舍利弗:『所谓明者,云何为明?』
>舍利弗言:『所谓为知,知者是明。为何所知?谓眼无常、眼无常如实知,眼生
>灭法、眼生灭法如实知;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尊者摩诃拘希罗!
>于此六触入处如实知、见、明、觉、悟、慧、无间等,是名为明。』
>
>◎『无明』就是对实相世界的『无知』,也就是对大自然的运行法则『无常、变
>异、无我』的无知。导致六根在接触六尘之际产生幻觉而生起盲目的贪爱、抓取
>、抗拒、瞋恚。因不悟道,所以背道而驰→自讨苦吃。
>◎『明』就是了知身心内外、了知实相世界、了知大自然的运行法则。智者是悟
>道、体道而行道,与大自然的韵律一致。
>
>十六杂 二六五(一一七一)
>如是六根种种境界,各各自求所乐境界,不乐余境界。眼根常求可爱之色,不可
>意色则生其厌。耳根常求可意之声,不可意声则生其厌……意根常求可意之法,
>不可意法则生其厌。此六种根种种行处,种种境界,各各不求异根境界。此六种
>根其有力者,堪能自在,随觉境界。如彼士夫系六众生于其坚柱,正出用力随意
>而去,往反疲极,以绳系故,终依于柱。
>诸比丘!我说此譬,欲为汝等显示其义。六众生者,譬犹六根;坚柱者,譬身念
>处。若善修习身念处,有念、不念色,见可爱色则不生着,不可爱色则不生厌;
>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于可意法则不求欲,不可意法则不生厌。是故
>,比丘!当勤修习,多住身念处。
>
>◎凡夫是活在『自我』的世界里。『自我的世界』是二元对立的梦幻世界。每个
>自我都有他的『要』与『不要』。遇到可意境就拚命抓取、追求;遇到不可意境
>就瞋恨、排斥。因欲望『无穷』,所构筑出的苦海也就『无边』。
>◎『修行』就是要收摄六根、让身心渐渐柔软澄静下来,以便对宇宙人生的实相
>进行如实的观察。只要你能如实深观到实相而不去污染,你就会离开二元对立的
>梦幻世界。
>
>十七杂 二九七(三一九)
>『所谓一切者,云何名一切?』
>佛告婆罗门:『一切者,谓十二入处—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
>是名一切。若复说言﹃此非一切,沙门瞿昙所说一切,我今舍,别立余一切﹄者
>,彼但有言说,问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
>十八杂 二九九(三二一)
>『所谓一切法,云何为一切法?』
>佛告婆罗门:『眼及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
>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
>是名为一切法。』
>
>◎『一切』就是你的『世间』。你的世间不会超过你的六根与六尘接触的范围。
每个人的世间都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理想、欲望、梦境都不同。
第十章 界相应
>一杂 四四四(四四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云何众生常与界俱?谓众生行
>不善心时与不善界俱,善心时与善界俱,胜心时与胜界俱,鄙心时与鄙界俱。是
>故,诸比丘!当作是学,善种种界!
>
>二杂 四四六(四四七)
>复有尊者大迦叶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少欲知足,头陀苦行。
>尊者舍利弗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大智辩才。
>时,尊者大目揵连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神通大力。
>时,阿那律陀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天眼明彻。
>时,尊者二十亿耳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勇猛精进,专勤修行者。
>时,尊者迦旃延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能分别诸经,善说法相。
>时,尊者阿难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多闻总持。
>
>【法义分享】
>◎『物以类聚』—你内心要的是什么,你就会找较能与你内心需求相共鸣的朋友
>或善知识。
>◎你可推荐介绍,但不要强迫别人接受自己所喜好的口味。学习包容异己,学习
>尊重不同宗派、不同宗教信仰的众生。钟鼎山林,各有天性。森罗万象许峥嵘。
>千差万别的世界,正显示出法界的玄妙与庄严。
>
>三杂 四六四(四六五)
>尔时,尊者罗睺罗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
>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
>佛告罗睺罗:『谛听!善思!当为汝说。罗睺罗!若比丘于所有地界,若过去、
>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
>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实知,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亦复如是。
>罗睺罗!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于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
>我慢系着使。罗睺罗!若比丘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
>系着使,是名断爱缚诸结、断诸爱、止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
>◎本经佛陀从身心的组成元素『地、水、火、风、空、识』六界来解析,让众生
>了解这个身心是自然界各种元素因缘聚合而成。这个能起作用的身心不是本来就
>存在、不是本来就有。从中去体悟无我、无我所,进而断除我慢、我是、我能。
>
>四杂 四五四(四五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缘界种种故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
>种欲,缘种种欲生种种觉,缘种种觉生种种热,缘种种热生种种求。
>云何种种界?谓十八界,眼界……乃至法界。
>
>五杂 四六 (四六一)
>尊者阿难告瞿师罗长者:有三界。云何三?谓欲界、色界、无色界。
>  晓了于欲界,色界亦复然,
>  舍一切有余,得无余寂灭。
>  于身和合界,永尽无余证,
>  三耶三佛说,无忧离垢句。
>
>◎『三界』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三界是指整个宇宙存在的实相世界,是中
>性的。狭义的三界是指自我所想象、抓取、构筑而成的梦幻三界—是无边的苦海
>。佛教所要出离的三界是指由自我所构筑而成的梦幻世界。
>
>六杂 四六二(四六三)
>尊者阿难答瞿师罗长者:『谓三种出界。云何三?谓从欲界出至色界,色界出至
>无色界、一切诸行一切思想灭界,是名三出界。』即说偈言:
>  知从欲界出,超逾于色界,
>  一切行寂灭,勤修正方便;
>  断除一切爱,一切行灭尽,
>  知一切有余,不复转还有。
>
>◎众生是在『自我』所构筑的梦幻世界中打滚。凡夫是在欲贪、欲求的欲界中打
>滚。大部份修行人仍是在欲界中追逐。少部份修行人能离开欲界,但仍在色界(
>四禅)、无色界(八定)中浮沉。证到三果的阿那含仍未断色界、无色界贪。(
>五上分结未断)
>◎要断十个结才能『出三界』。出三界就是『我慢断尽』,从梦幻世界中醒来,
>体证涅槃、无为、空,成为无学的阿罗汉。
>◎『一切行灭尽』就是『无为‧无学』,但含意很深。若单从经典文字上去理解
>,百分之九十九都会误解。因为那不是头脑所能思维想象的范围。
>
>七中 三0 
>诸贤!云何五盛阴?谓色盛阴,觉、想、行、识盛阴。诸贤!云何色盛阴?谓有
>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诸贤!云何四大?谓地界,水、火、风界。诸贤!云
>何地界?诸贤!谓地界有二:有内地界,有外地界。诸贤!云何内地界?谓内身
>中在,内所摄坚,坚性住,内之所受。此为云何?谓发、毛、爪、齿、粗细皮肤
>、肌肉、筋、骨、心、肾、肝、肺、脾、肠、胃、粪,如是比此身中余在,内所
>摄,坚性住,内之所受,诸贤!是谓内地界。诸贤!外地界者,谓大是,净是,
>不憎恶是。
>诸贤!此外地界极大,极净,极不憎恶,是无常法、尽法、衰法、变易之法,况
>复此身暂住,为爱所受?谓不多闻愚痴凡夫而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
>。多闻圣弟子不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
>诸贤!云何水界?诸贤!谓水界有二:有内水界,有外水界。诸贤!云何内水界
>
>?谓内身中在,内所摄水,水性润,内之所受。此为云何?谓脑(浆)、泪、汗
>、涕、唾、脓、血、肪、髓(液)、涎、胆(汁)、小便,如是比此身中余在,
>内所摄水,水性润,内之所受,诸贤!是谓内水界。诸贤!外水界者,谓大是,
>净是,不憎恶是。
>诸贤!此外水界极大,极净,极不憎恶,是无常法、尽法、衰法、变易之法,况
>复此身暂住,为爱所受?谓不多闻愚痴凡夫而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
>。
>诸贤!云何火界?诸贤!谓火界有二:有内火界,有外火界。诸贤!云何内火界
>?谓内身中在,内所摄火,火性热,内之所受。此为云何?谓暖身、热身、烦闷
>、温壮、消化饮食,如是比此身中余在,内所摄火,火性热,内之所受,诸贤!
>是谓内火界。诸贤!外火界者,谓大是,净是,不憎恶是。
>诸贤!此外火界极大,极净,极不憎恶,是无常法、尽法、衰法、变易之法。
>诸贤!云何风界?诸贤!谓风界有二:有内风界,有外风界。诸贤!云何内风界
>?谓内身中在,内所摄风,风性动,内之所受。此为云何?谓上风、下风、腹风
>……、节节行风、息出风、息入风,如是比此身中余在,内所摄风,风性动,内
>之所受,诸贤!是谓内风界。诸贤!外风界者,谓大是,净是,不憎恶是。
>诸贤!此风界极大,极净,极不憎恶,是无常法、尽法、衰法、变易之法。
>诸贤!犹如因材木,因泥土,因水草,覆裹于空,便生屋名。诸贤!当知此身亦
>复如是,因筋骨,因皮肤,因肉血,缠裹于空,便生身名。诸贤!若内眼处坏者
>,外色便不为光明所照,则无有念,眼识不得生。诸贤!若内眼处不坏者,外色
>便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眼识得生。诸贤!内眼处及色,眼识知外色,是属色
>阴,若有觉是觉阴,若有想是想阴,若有思是思阴,若有识是识阴,如是观阴合
>会。
>诸贤!世尊亦如是说:﹃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所以者何?诸贤
>!世尊说五盛阴从因缘生,色盛阴,觉、想、行、识盛阴。诸贤!若内耳、鼻、
>舌、身、意处坏者,外法便不为光明所照,则无有念,意识不得生。……
>
>◎我们这个身体—有形的色身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组合而成。但有一最
>重要的元素却很容易被忽略—那就是『空』。所以一般只谈『四界分别观』。因
>为众生看不到空、感觉不到空的存在,便不知空的重要。
>◎『犹如因材木、因泥土、因水草,覆裹于空,便生屋名……缠裹于空,便生身
>名。』若没有『空间』,一些材料只能堆压在一起,不可能有房子产生。若没有
>『空』,四大不可能组合出色身。
>◎『空』就是『名』,有名有色才会诞生有机的生命体。名色因、名色缘而识生
>。内六根与外六尘接触—六识就产生。外六尘也是因为有『空』才能存在。根、
>尘能接触起作用,也是因为有『空』才能成立。
>◎请再深入去禅思、深观:『四大从哪里来?外六尘、山河大地又是从哪里来?
>名、色怎会聚合?』若以一句『因缘所生』、『因为业力』、『因为无明渴爱冲
>动』为答案,那就容易『自塞悟门』。
>◎大地无条件的承载一切众生,无条件的让我们踩踏;流水无条件的让我们喝,
>滋养一切万物;阳光无条件的普照大地、供给一切能源;空气无条件的让我们呼
>吸。如果没有大自然的这一切,你我的生命怎能存在?
>◎有体悟到大地、流水、阳光、空气、空间对我们生命的重要吗?若有体悟到大
>自然的一切对我们生命的重要,你就会由衷的感恩。而且『我是、我能、我慢』
>会随着您的体悟深度而减少。
>◎能心如大地、心如流水吗?能心如阳光、心如和风、心如虚空—无条件、无所
>求、无我、无我所的回馈这世间吗?
>◎大自然都在启示宇宙人生的真理,大自然都在述说『无上甚深微妙法』,看到
>了吗?听到了吗?不要轻易丢出『我早就看到了』、『这哪有什么!』。这部『
>无字天书』是很深、很玄、很妙的。必需静下心来,打开智能眼、用您的心灵慢
>慢去阅读。
>◎四大都是『极大、极净、极不憎恶』,这里面有很深的启示,慢慢去体悟。而
>『空』更是、更是玄妙。
7#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08:31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章 四食
>一杂 三七三(三七四)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一者抟
>食,二者触食,三意思食,四者识食。
>若比丘于此四食有喜有贪,则识住增长;识住增长故,入于名色;入名色故,诸
>行增长;行增长故,当来有增长;当来有增长故,生、老、病、死、忧、悲、恼
>苦集,如是纯大苦聚集。
>若于四食无贪无喜,无贪无喜故,识不住,不增长;识不住,不增长故,不入名
>色;不入名色故,行不增长;行不增长故,当来有不生不长;当来有不生长故,
>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不起,如是纯大苦聚灭。
>
>【法义分享】
>◎『粗抟食』是指三餐饮食,能滋养色身。又称段食。
>◎『触食』是指感官的接触享受,如看美色、听美乐、尝美食……。
>◎『意思食』是指意见、思想上的同化。这是政治家、思想家最常用的手腕。
>◎『识食』是深层的自我要聚集更多的我、我所,同时排斥与我相异者。这是一
>般宗教家、大法师们所易陷入的。
>
>二杂 三七六(三七七)
>佛告比丘:『如是,四食有贪有喜,识住增长,……乃至如是纯大苦聚集。若于
>四食无贪无喜,亦无识住增长,……乃至如是纯大苦聚灭。譬如,比丘!画师、
>画师弟子集种种彩色,欲妆画虚空,宁能画不?』
>比丘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彼虚空者,非色、无对、不可见。』
>『如是,比丘!于此四食无贪无喜,亦无识住增长,……乃至如是纯大苦聚灭。』
>
>◎要真能做到对四食无贪、无喜、亦无识住增长的,只有我慢断尽、证到无为无
>学的四果阿罗汉。只要还有『我慢』,那个意思食、识食都还会想要聚集增长。
>只是很幽微,自己很不容易觉察到。


>三长 三0 
>佛告比丘:一切众生以四食存,何谓为四?抟、细滑食为第一,触食为第二,念
>食为第三,识食为第四。彼彼众生所食不同,阎浮提人种种饭、炒面、鱼肉以为
>抟食,衣服、洗浴为细滑食。……四天王、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
>、他化自在天食净抟食以为抟食,洗浴、衣服为细滑食。自上诸天以禅定喜乐为
>食。何等众生触食?卵生众生触食。何等众生念食?有众生因念食得存,诸根增
>长,寿命不绝,是为念食。何等识食?地狱众生及无色天,是名识食。
>
>◎『一切众生以四食存』,杂阿含四八七经:『一切众生由食而存』。要慢慢去
>观察、深入去求证、去体悟。若能看到『食物链』的实相,就不会对生命起贪爱
>粘着。
>◎『生命』是由『死亡』堆积而成。众生就是在『吃与被吃』的食物链中轮转。
>身体要延续、自我要膨胀、我慢要抓取,识食要滋长,都是透过吃掉众生某种食
>物而得。若能悟到此,则惭愧心会生起,我慢、我欲、我能……会渐淡薄。代之
>而起的是——惭愧的心与知足感恩的心。
>
>四增 二五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之类有四种食,长养众生。何等为四?所为抟食或大
>、或小,更乐食、念食、识食,是谓四食。
>彼云何名为抟食?彼抟食者,如今人中所食,诸入口之物可食啖者,是谓名为抟
>食。
>云何名更乐食?所谓更乐食者,衣裳、伞盖、杂香华、熏火及香油,与妇人集聚
>,诸余身体所更乐者,是谓名为更乐之食。
>彼云何名为念食?诸意中所念想、所思惟者,或以口说,或以体触,及诸所持之
>法,是谓名为念食。
>彼云何为识食?所念识者,意之所知。梵天为首,乃至有想、无想天,以识为食
>,是谓名为识食。
>是谓,比丘!有此四食,众生之类以此四食,流转生死,从今世至后世。是故,
诸比丘!当共舍离此四食。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第十二章 受相应
>一杂 四六五(四六六)
>尔时,尊者罗睺罗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
>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
>佛告罗睺罗: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此三受何因、何集、何生、何
>转?谓此三受,触因、触集、触生、触转;彼彼触因、彼彼受生,若彼彼触灭,
>彼彼受亦灭、止、清凉、没,如是知、如是见我此识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
>、我所见、我慢系着使。
>
>【法义分享】
>◎内六根与外六尘接触后,生起了粘着、迎拒心,才会产生种种苦、乐受。种种
>受跟随而来的是种种想、种种行,如是『我、我所、我能、我慢』就跟随而生。
>◎『触灭』不是眼睛不要看、耳朵不要听,而是六根与六尘接触的当下,没有任
>何贪染与迎拒。让一切境界如流水般的流过—而『我』消失了,『要与不要』消
>失了。
>二杂 四六六(四六七)
>佛告罗睺罗: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观于乐受而作苦想,观于苦受
>作剑刺想,观不苦不乐受作无常想。若彼比丘观于乐受而作苦想,观于苦受作剑
>刺想,观不苦不乐受作无常、灭想者,是名正见。
>
>三杂 四六七(四六八)
>佛告罗睺罗: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观于乐受,为断乐受贪使故,
>于我所修梵行;断苦受瞋恚使故,于我所修梵行;断不苦不乐受痴使故,于我所
>修梵行。
>罗睺罗!若比丘乐受贪使已断、已知,苦受恚使已断、已知,不苦不乐受痴使已
>断、已知者,是名比丘断除爱欲缚、去诸结、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
>◎乐受会增长欲贪,苦受会增长瞋心,不苦不乐受会增长愚痴。对诸受同样要看
>到其集、灭、味、患、离。
>
>四杂 四六九(四七0)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多闻圣弟子亦
>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诸比丘!凡夫、圣人有何差别?
>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增诸
>苦痛,乃至夺命,愁忧称怨,啼哭号呼,心生狂乱;当于尔时,增长二受,若身
>受、若心受。
>譬如士夫身被双毒箭,极生苦痛。愚痴无闻凡夫亦复如是,增长二受—身受、心
>受,极生苦痛。所以者何?以彼愚痴无闻凡夫不了知故,于诸五欲生乐受触,受
>五欲乐;受五欲乐故,为贪使所使。苦受触故,则生瞋恚;生瞋恚故,为恚使所
>使。于此二受,若集、若灭、若味、若患、若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生不苦
>不乐受,为痴使所使。为乐受所系终不离,苦受所系终不离,不苦不乐受所系终
>不离。云何系?谓为贪、恚、痴所系,为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系。
>
>多闻圣弟子身触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夺命,不起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
>发狂;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
>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
>。为乐受触,不染欲乐;不染欲乐故,于彼乐受,贪使不使。于苦触受不生瞋恚
>;不生瞋恚故,恚使不使。于彼二使,集、灭、味、患、离如实知;如实知故,
>不苦不乐受痴使不使。于彼乐受解脱不系,苦受、不苦不乐受解脱不系。于何不
>系?谓贪、恚、痴不系,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不系。
>
>◎遇到同样的境界,凡夫与有正知正见的修行人,反映有何不同?一是身受苦、
>心也痛苦,啼哭号呼、心生狂乱、怨天尤人。一是身受苦,但心不受苦,所以不
>会怨天尤人,也不会啼哭号呼、心乱发狂。
>◎遇到同样的境界,凡夫与有正知正见的修行人,所作出的反映为何有如此大的
>差异?值得去深思、值得去探讨。
>
>五杂 四七二(四七三)
>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
>知诸行无常,皆是变易法;于诸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故说受悉苦,正觉之所知。悉知诸受已,现法尽诸漏,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倾动,身死不堕数,永处般涅槃。
>
>六杂 四七三(四七四)
>佛告阿难:『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复
>,阿难!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
>阿难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
>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三禅正受时
>,喜心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空入处正受时,色想寂灭;识入处正
>受时,空入处想寂灭;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寂灭;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
>时,无所有入处想寂灭;想受灭正受时,想受寂灭,是名渐次诸行寂灭。』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渐次诸行止息?』……
>
>◎『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有的修行人把无
>常与苦划上等号,认为这世间一切都是无常,所以这世间一切都是『苦』。这是
>用逻辑的头脑去思维推论的结果。
>◎『无常、无我、涅槃寂静』这是宇宙永恒不变的三法印。法印、真理一定是『
>中性的』。『苦』不是永恒的法印。若苦是永恒的真理,那就没有解脱的可能。
>◎『苦』来自于『贪爱、聚集』,苦来自于触受后产生了贪、瞋的迎拒心。而根
>本原因来自于愚痴、无明,也就是不明了大自然的法则,导致与无常法则在抗争
>。『苦』来自于『背道而驰』。有『自我』就有苦。
>◎『诸行渐次寂灭』,这是归纳出一切现象界的生起,都是无常变异而趋向寂灭
>。欲界是如此,四禅八定的色界、无色界也是如此。灭尽定也是有入有出,也是

无常变异、终归止息、寂灭。
>◎任何境界,包括四禅九定,只要你有贪爱、执着、只要你有迎拒心,『苦』就
>不会消失。
>
>七杂 四八四(四八五)
>『优陀夷!我如是种种说受如实义,世间不解,故而共诤论,共相违反,终竟不
>得我法、律中真实之义以自止息。优陀夷!若于我此所说种种受义,如实解知者
>,不起诤论、共相违反,起、未起诤能以法、律止令休息。
>然,优陀夷!有二受—欲受、离欲受。云何欲受?五欲功德因缘生受,是名欲受
>。云何离欲受?谓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
>名离欲受。
>若有异学出家作是说言:﹃沙门释种子唯说想受灭,名为至乐。﹄此所不应。所
>以者何?应当语言:﹃此非世尊所说受乐数,世尊说受乐数者,如说。﹄
>优陀夷!有四种乐。何等为四?谓离欲乐、远离乐、寂灭乐、菩提乐。』
>
>◎有的人认为内心宁静或入『灭尽定』就是入『涅槃寂静』。但事实上,内心的
>宁静或入灭尽定这与实相界的『涅槃寂静』是两回事。前者是属于有为法、有修
>、有证、是由个人精进修行而契入,有入有出、有生有灭。真正的『涅槃寂静』
>是指宇宙本体—『空』的实相特征。这是属于『无为法』—不生不灭、法尔如斯
>、本来如此,与任何个人的精进修行无关。只有『无为』才能契入。
>◎所以佛陀才说—想受灭的灭尽定的乐与寂灭乐、菩提乐是不同的。
>
>八杂 四八七(四八八)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一法,观察无常、观察变易、观察离欲、观察灭、观
>察舍离,得尽诸漏,谓一切众生由食而存。复有二法,名及色。复有三法,谓三
>受。复有四法,谓四食。复有五法,谓五受阴。复有六法,谓六内外入处。复有
>七法,谓七识住。复有八法,谓世八法。复有九法,谓九众生居。复有十法,谓
>十业迹。于此十法,正观无常、观察变易、观察离欲、观察灭、观察舍离,得尽
>诸漏。
>
>◎本经是很多重点的集中,要一一去了解、一一去消化。若能正观其无常变异,
就能渐渐趋向解脱自在。
第十三章 三法印
>一杂 九(九)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
>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
>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
>
>【法义分享】
>◎无常、无我是实相、是真理,遍身、心、内、外一切都是无常、无我。众生若
>对无常、无我不能如实深观就会背道而驰,就会与大自然的运行法则相抗争,『
>苦』于是产生。
>
>二杂 一一(一一)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
>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识者,彼亦
>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识,云何有常?如是,诸比丘!色无常,受、想、
>行、识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非我,非我者则非我所。
>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于受、想、行、识。厌者不乐,不乐则解脱,解
>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
>◎请参考第八章第二五节、及第十章第七节,有助于了解五蕴的形成过程、以及
>四大的无常。由无常的元素材料所组合而成的成品(五阴)怎会常恒不变异呢?
>◎不明实相,一抗拒无常,苦就产生。能如实正观宇宙人生的实相、法则,就会
>厌离往昔愚痴的抓取与贪爱。不抓取、不贪爱、不叫流水逆流而上以符合己意、
>不与无常法则抗争,『苦』就消失而解脱自在。
>
>三杂 三九(二六二)
>阐陀语诸比丘言:『我已知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
>无我,涅槃寂灭。』
>阐陀复言:『然我不喜闻:一切诸行空寂、不可得、爱尽、离欲、涅槃。此中云
>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见是名见法?』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
>◎『无常、苦、无我』这是处在苦海中的三法印。这是此岸众生通用的法则。
>◎『无常、无我、涅槃寂静』这是宇宙人生的实相、是永恒存在的真理。这是究
>竟解脱者所契入的实相世界、亦称彼岸的世界。
>◎很多修行人、很多学佛者,虽然知道无常,也很会宣说无常,但内心深处却是
>很怕无常。虽很会宣说无我,但内心深处却很怕无我。虽很会谈『空』,但内心
>深处却很怕空。主要都是深层的『自我‧我慢』在作祟。那个『自我』抓得很紧
>,很怕无我、很怕消失。
>
>四杂 七一(八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说圣法印及见清净。谛听!善思!若有比丘作是说:
>我于空三昧未有所得,而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莫作是说。所以者何?
>若于空未得者而言我得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无有是处!若有比丘作是说
>:我得空,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此则善说。所以者何?若得空已,
>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斯有是处!云何为圣弟子及见清净?』
>比丘白佛:『佛为法根、法眼、法依,唯愿为说!诸比丘闻说法已,如说奉行。』
>佛告比丘:『若比丘于空闲处树下坐,善观色无常、磨灭、离欲之法;如是观察
>受、想、行、识,无常、磨灭、离欲之法。观察彼阴无常、磨灭、不坚固、变易
>法,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如是观者,亦不能离慢、知见清净。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色相断,声、香、味、触、法相断,是名无相;如是观者,
>犹未离慢、知见清净。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贪相断,瞋恚、痴相断,是名无所有;如是观者,犹未离
>慢、知见清净。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何而生?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若见、若闻、若嗅、若尝、若触、若识而生
>。
>复作是观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识因、缘,为常、为无常?
>复作是思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复次,彼因、彼缘皆
>悉无常,彼所生识云何有常?
>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是患法、灭法、离欲法、断知法,是名圣法印、知
>见清净;是名比丘当说圣法印、知见清净,如是广说。』
>
>◎本经探讨圣法印、见清净、空三昧、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这是比较深层
>的法义与修证。
>◎佛教界却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常把空性、性空、顽空、断灭空、空三昧
>、空无边处定与宇宙本体的『空』混为一谈。必须深入剖析、分开,才有可能体
>证到『空』是什么。
>◎『观察彼阴无常、磨灭、不坚固、变易法,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如
>是观者亦不能离慢、知见清净。』本段所讲的空是指见到『空性』,也就是见到
>法。见法、见到空性的人断三结就是初果须陀洹。但还不能离慢、知见清净。
>◎能观察到色相断……法相断,是名『无相』,但犹未离慢。再深入观察到贪、
>瞋、痴相断,是名『无所有』,但犹未离慢、知见清净。这是『法空』,但『我>』
仍未空。也就是深层的自我、我慢仍紧抓不放。这是三果圣者,但五上分结仍
>未断。
>◎再深入观察『我、我所』从何而生?从若见、若闻……若识而生。也就是『我
>』是从六根与六尘接触后,从见、闻……的觉受中意识到『我』的存在。
>◎六根、六尘都是无常生灭,根、尘触所生的『识』怎会常恒不变异呢?由此去
>深入体悟无常与无我,对于断除我慢有很大益助。
>◎实修上要断五上分结的『我慢与无明』没那么容易。一把剑再怎么锐利,剑本
>身没办法自我砍断的。自我没办法砍断自我。这部份比较深,到第三一章『最后
的五大关卡』再续论。
8#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08:34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四章 四圣谛
>一杂 三九七(三九八)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小绵丸、小劫贝华丸,置四衢道头,四方风吹,则随风
>去向于一方。如是,若沙门、婆罗门于苦圣谛不如实知,于苦集圣谛、于苦灭圣
>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当知彼沙门、婆罗门常观他面,常随他说,以不如
>实知故,闻彼所说,趣说而受,当知此人不宿修习智能故。
>譬如因陀罗柱,铜铁作之,于深入地中,四方猛风不能令动。如是,沙门、婆罗
>门于苦圣谛如实知,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者,当知是沙门
>、婆罗门不视他面,不随他语,是沙门、婆罗门智能坚固,本随习故,不随他语
>。是故,比丘!于四圣谛当勤方便,起增上欲,精进修学。
>
>【法义分享】
>◎学佛者、修行人若于四圣谛没有如实深观体证,那就会如同小棉花丸一样,一
>会儿飘东、一会儿飘西,到处去找人、找法,所以常观他面,常随他说。而所亲
>近、所认定的善知识,是否有正知正见、是否体证正确,也没有能力深入辨别。
>◎如果能对四圣谛进行如实深观、体证,那就如同地基深入地中,很稳固的铜铁
>柱,任四方猛风吹袭,亦不能动摇。因本身有正知正见,能深观世间实相,所以
>不视他面、不随他语。但要来到此阶段,通常都要经历过很多很多的波折。
>
>二杂 三九八(三九九)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石柱,长十六肘,八肘入地,四方风吹,不能令动。
>如是,沙门、婆罗门于苦圣谛如实知,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
>实知,斯等沙门、婆罗门至诸论处,无能屈。其心解脱、慧解脱者,能使余沙门
>、婆罗门反生忧苦。如是如实知、如实见,皆是先世宿习故,使智能不可倾动。
>是故……
>
>◎当你真的体证四圣谛,真的开悟、解脱,证到无学位的阿罗汉,你原来内心的
>不安就会完全一扫而光。是没有我慢,但会展现出『大无畏』的气势。
>◎当你大彻大悟、解脱自在,同是修行人知道后,大多数的反映是『你走偏了‧
>同行相忌‧反生忧苦』。只有极少部份的人,会透过观察了解而想亲近、闻法。
>
>三杂 三九九(四00)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有人火烧头衣,当起增上欲,急救令灭。』
>佛告比丘:莫作是说!当置头衣,于四圣谛起增上欲,勤加方便,修无间等。
>
>◎就算是在火烧头衣的紧要关头,还是要以现观四圣谛为第一优先。
>
>四杂 四00(四0一)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士夫年寿百岁,有人语言:﹃士夫若欲闻法,当日日
>三时受苦。晨朝时受百枪苦,日中、晡时亦复如是。于一日中受三百枪苦,如是
>日日,至于百岁,然后闻法,得无间等,汝宁能不?﹄
>时,彼士夫为闻法故,悉堪能受。所以者何?人生于世,长夜受苦,有时地狱,
>有时畜生,有时饿鬼,于三恶道空受众苦,亦不闻法,是故我今为无间等故,不
>以终身受三百枪为大苦也。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得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
>增上欲,学无间等。
>
>◎为了『能听闻到正法、为了了知宇宙人生实相』,条件是:每天打三百大板,
>连打一百年,然后才能闻法—听闻出离苦海的解脱法。佛陀认为真正要求法的人
>『悉堪能受』。
>◎静下来问问自己:有没有这样求法的魄力与决心?有没有像玄奘大师那样,为
>法纵使粉身碎骨在所不惜的魄力?有没有像六祖慧能、像密勒日巴那样,为法忘
>躯、为法捐躯的决心?如果有,因缘具足则明眼善知识就会协助你。如此,要开
>悟、证果那就『不待时节因缘』。
>
>五杂 四0六(四0七)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思惟世间而思惟。
>尔时,世尊知诸比丘心之所念,往诣食堂,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汝等比丘慎莫
>思惟世间思惟。所以者何?世间思惟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
>非觉,不顺涅槃。汝等当正思惟: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
>道迹圣谛。所以者何?如此思惟则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
>向涅槃。
>
>◎凡夫的言论都是不离世间思维,『世间思维』就是谈论那些名、利、是、非、
>好、坏、对、错、美、丑、孰优、孰劣、谁多、谁少……。
>◎若尚未见法、未证果的修行人,所谈仍然是不离世间思维。世间思维谈论再多
>,都无助于见法、开智能。
>◎问题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所想、所谈论的是属于世间思维。更不易觉知
>到己所修的是世间法。
>
>六杂 三八一(三八二)
>一时,佛住波罗奈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
>、苦灭道迹圣谛。若比丘于苦圣谛当知、当解,于苦集圣谛当知、当断,于苦灭
>圣谛当知、当证,于苦灭道迹圣谛当知、当修。』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苦谛当知当解,集谛当断、灭谛当证、道谛当修。这些都需要『止观双运』才
>能办得到。否则学佛再久,『四圣谛』仍只是个名相,仍只是头脑中的一种知见。
>
>七杂 三八二(三八三)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
>苦灭道迹圣谛。若比丘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
>谛已知、已证,于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则断爱欲,转去诸结,于
>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
>八杂 三八八(三八九)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王之具、王之分。何等
>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知治病已,当来更
>不动发。云何名良医善知病?谓良医善知如是如是种种病,是名良医善知病。云
>何良医善知病源?谓良医善知此病因风起、癖阴起、涎唾起、众冷起、因现事起
>、时节起,是名良医善知病源。云何良医善知病对治?谓良医善知种种病,应涂
>药、应吐、应下、应灌鼻、应熏、应取汗,如是比种种对治,是名良医善知对治
>。云何良医善知治病已,于未来世永不动发?谓良医善治种种病,令究竟除,于
>未来世永不复起,是名良医善知治病,更不动发。
>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成就四德,疗众生病,亦复如是。云何为四?谓如
>来知此是苦圣谛如实知、此是苦集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
>道迹圣谛如实知。诸比丘!彼世间良医于生根本对治不如实知,老、病、死、忧
>、悲、恼苦根本对治不如实知。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于生根本知对治如
>实知,于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如实知,是故如来、应、等正觉名
>大医王。
>
>◎佛陀鼓励大家要成为『大医王』。先把自己的病根、病源医治好,成为具格的
>医生—再协助众生从病根、病源拔除诸苦。治病要治本,不要只治标。
>
>九杂 四三八(四三九)
>尔时,世尊手执土石,问诸比丘:『于意云何?此手中土石为多?彼大雪山土石
>为多?』
>比丘白佛言:『世尊手中土石甚少少耳,雪山土石甚多无量,百千巨亿,算数譬
>类不可为比。』
>佛告比丘:『其诸众生于苦圣谛如实知者,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
>如实知者,如我手中所执土石;其诸众生于苦圣谛不如实知,于苦集圣谛、苦灭
>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者,如彼雪山土石,其数无量。是故,比丘!于四
>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
>◎几乎学佛者都知道『四圣谛』的名相,但能真正如实知、如实现观、如实修证
>四圣谛者,万人中不得其一。
>
>十杂 四一一(四一二)
>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说:『我知法、律,汝等不知我所说成就,我
>等所说与理合;汝等所说不成就,不与理合;应前说者,则在后说;应后说者,
>则在前说,而共诤论言。我论是汝等不如,能答者当答。』
>
>◎世俗之人,欲争不断;修行之人,见诤不断。懂些名相知见或稍有体证后,很
>容易就加入『破除异己』的行列。不断的宣说己高人低、己大人小、己优人劣…
>…。这个山头排斥那个山头,这个宗派排斥那个宗派,这个宗教排斥那个宗教。
>◎凡夫是活在二元对立的世界中,真正到达彼岸的解脱者是超越一切二元对立。
>所谓『入空戏论灭』。
>
>十一杂 四一 (四一一)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或论王事
>、贼事、斗战事、钱财事、衣被事、饮食事、男女事、世间言语事、事业事、诸
>海中事。
>佛告比丘:汝等莫作是论,论说王事……乃至不向涅槃。若论说者,应当论说:
>﹃此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此四圣谛以义
>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
>
>十二杂 四二八(四二九)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无量三摩提,专心正念。所以者何?修无量三摩提,
>专心正念已,如是如实显现。云何如实显现?谓此苦圣谛如实显现,苦集圣谛…
>…
>
>◎修定、修止就是为了『止观双运』,以便对四圣谛、对宇宙人生的实相,进行
>如实深观。很多人却迷在禅定的种种方法与境界上,早已忘掉了修定的目的。
>
>十三杂 四三四(四三五)
>时,须达长者往诣佛所,稽首佛足,于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此四圣谛为渐
>次无间等?为一顿无间等?』
>佛告长者:『此四圣谛渐次无间,非顿无间等。』
>佛告长者:『若有说言﹃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于彼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
>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此说不应。所以者何?若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欲于苦集
>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
>十四杂 四三五(四三六)
>如须达长者所问,有异比丘问,亦如是说,唯譬有差别:『如有四登阶道,升于
>殿堂。若有说言﹃不登初阶,而登第二、第三、第四阶升堂殿﹄者,无有是处。
>所以者何?要由初阶,然后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阶得升殿堂。如是,比丘!于
>苦圣谛未无间等,而欲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
>处。』
>
>◎第一步:首先知道世间种种苦的实况。
> 第二步:对种种苦的形成原因加以探讨,知道苦因,才能对症下药。
> 第三步:确定这些苦是可以断灭、可以根除的。
> 第四步:脚踏实地的走在八正道上,老老实实的修行。(解脱者是已证涅槃而
>自然的走在八正道上。)
>◎高楼大厦要落成—来自深厚的地基与逐层坚固的建筑。『顿悟』—来自渐修、
>来自实修。
>
>十五杂 四八九(四九0)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苦者,云何为苦?』
>舍利弗言:『苦者,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所求
不得苦,略说五受阴苦,是名为苦。』
第十五章 八正道
>一杂 七六 (七四八)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日出前相,谓明相初光。如是比丘正尽苦边、究竟苦边
>前相者,所谓正见。彼正见者,能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
>正定。起定正受故,圣弟子心正解脱贪欲、瞋恚、愚痴,如是心善解脱。圣弟子
>得正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
>【法义分享】
>◎一个人果真能建立起正知正见,那就必然会正确的走在解脱道上。
>
>二杂 七六一(七四九)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无明为前相,故生诸恶不善法。时,随生无惭、无愧;
>无惭、无愧生已,随生邪见;邪见生已,能起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
>、邪念、邪定。若起明为前相,生诸善法。时,惭愧随生;惭愧生已,能生正见
>;正见生已,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正
>定起已,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欲、瞋恚、愚痴。如是圣弟子得正解脱已,得正知见
>……
>
>◎若没有正知正见,就不可能走在真正的解脱道上。而正知正见来自于听闻正法
>、如理思维。问题是每个宗派、每种宗教都强调自己才是正法、自己才是正知正
>见。怎么办?那就要用智能去抉择、去求证。若是宇宙的真理,必是经得起任何
>时空的考验。
>
>三杂 七七二(七六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有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何等为三?谓老
>、病、死,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世间若无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
>不可念者,无有如来、应、等正觉出于世间,世间亦不知有如来说法教诫、教授
>。以世间有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故,如来、应、等正觉出于世间,世
>间知有如来说法教诫、教授。』
>诸比丘白佛:『有道有迹,断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者不?』
>佛告比丘:有道有迹,修习多修习,断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何等为
>道,何等为迹,修习多修习,断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谓八圣道……
>
>◎因有『老、病、死』的大问题,才需要修行。因经过真修实证,才有上到彼岸
>的解脱者出现。世间眼目出,就能指引明确的解脱之道。
>
>四杂 七七三(七六一)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说学及无学。谛听!善思念之!何等为学?谓学正见
>成就,学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成就,是名为学。何等
>为无学?谓无学正见成就,无学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成就,是名无学。
>
>◎修行是从有学到无学,从有依到无依。一开始就要心柔软、虚心的学习。四双
>八辈中就算证到三果,仍要虚心的学。千万不要得少为足。要有非达究竟解脱,
>决不终止的决心,才有可能现世成就。
>
>五杂 七七六(七六四)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修八圣道。谛听!善思!何等为修八圣道?是比
丘修正见,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修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
>便、正念、正定,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是名修八圣道。
>
>◎『八正道』仍有世间八正道与出世间八正道之分。要『依远离、依无欲、依灭
>、向于舍』才是走向出世间法的解脱道上。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
>六杂 七八三(七七一)
>『瞿昙!谓非彼岸及彼岸。瞿昙!云何非彼岸?云何彼岸?』
>佛告婆罗门:『邪见者,非彼岸;正见者,是彼岸。邪志、邪语、邪业、邪命、
>邪方便、邪念、邪定非彼岸;正见是彼岸,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
>正念、正定是彼岸。』
>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  希有诸人民,能度于彼岸;于此正法律,能善随顺者,
>  一切诸世间,徘徊游此岸。斯等能度彼,生死难度岸。
>
>◎此经所讲的『正见是彼岸』是指已到达彼岸的解脱者,能真正正确的走在八正
>道上。(三果以下的只能说是『学习』走在八正道上,因为还在有学位,尚有无
>明未破。)
>◎真能到达彼岸的究竟解脱者,实在很稀少。众多修行人都被不断的见诤或我欲
>、我慢、我能或名利所系缚。船是划了一辈子,但仍是在原地不动,因为系在此
>岸(欲界)的绳索并没有解开。
>
>七杂 七九六(七八四)
>何等为正见?谓说有施、有说、有斋,有善行、有恶行,有善恶行果报,有此世
>、有他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阿罗汉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证具
>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何等为正志?谓出要志
>、无恚志、不害志。何等为正语?谓离妄语、离两舌、离恶口、离绮语。何等为
>正业?谓离杀、盗、淫。何等为正命?谓如法求衣服、饮食、卧具、汤药,非不
>如法。何等为正方便?谓欲、精进、方便、出离、勤竞、堪能常行不退。何等为
>正念?谓念随顺,念不妄、不虚。何等为正定?谓住心不乱、坚固、摄持、寂止
>、三昧、一心。
>
>◎这是对八正道的内容加以简要的说明。
>
>八杂 七九七(七八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等为正见?谓正见有二种。有正见,是世、俗,有漏、
>有取,转向善趣;有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无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
>等为正见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若彼见有施、有说……乃至知世间有阿罗汉,
>不受后有,是名世间正见,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为正见是圣、
>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
>惟,无漏思惟相应,于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是名正见是圣
>、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谓正志出要觉、无恚觉、不害觉,是名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
>等为正志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
>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分别自决意解,计数立意,是名正志是
>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谓正语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是名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
>何等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
>集、灭、道道思惟,除邪命,念口四恶行、诸余口恶行,离于彼,无漏、远离、
>不着,固守、摄持不犯,不度时节,不越限防,是名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
>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谓欲、精进、方便超出、坚固建
>立,堪能造作精进、心法摄受、常不休息,是名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转
>向善趣。何等为正方便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
>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忆念相应心法,欲、精进、方便、勤踊超
>出、建立坚固、堪能造作精进,心法摄受、常不休息,是名正方便是圣、出世间
>,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若念、随念、重念、忆念,不妄、
>不虚,是名正念世、俗,有漏、有取,正向善趣。何等为正念是圣、出世间,无
>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
>惟相应,若念、随念、重念、忆念,不妄、不虚,是名正念是圣、出世间,无漏
>、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若心住不乱、不动、摄受、寂止、
>三昧、一心,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何等为正定是圣、出世
>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
>无漏思惟相应心法住,不乱、不散、摄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圣、
>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
>◎本经具体的划分出:什么叫世俗有漏的八正道?什么是出世间无漏的八正道?
>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导向深观苦集灭道,是否有导向断除我慢、漏尽解脱、涅
>盘寂静。如果没有,那所有的修行法门,包括四念处、四圣谛、八正道,统统属
>于世间法的修行。
>◎一般在精进打坐禅修的行者,经常停在世间禅定、禅境方面下功夫,不易觉察
>,也不易跳出。纵然具足四禅八定,只要一出定,仍是在苦海里面浮沉。内心仍
>是不知如何安下来,我慢仍在,生死大事仍是一片茫然。
>◎『正定』的建立,要以八正道前七支为基础。正定是止观双运、深观法义、反
>观十结而一一断除,导向漏尽解脱。
>◎正定要以正知正见为前导,而正知正见来自于闻思正法、如理思维、深观法义
>。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要急着找修行法门。若没有正知正见,越精进用
>功修行,反而离八正道、离解脱道越远。只要能具足正见的『闻、思』基础,你
就会走在正确的『修、证』的解脱道上。具足正知正见,必能解行合一。
第十六章 缘起性空
>一杂 三二六(二八八)
>复问:『彼识为自作、为他作、为自他作、为非自非他无因作?』
>答言:『尊者舍利弗!彼识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无因作,然
>彼识缘名色生。』
>尊者舍利弗复问:『尊者摩诃拘希罗!先言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
>非自他作无因作,然彼名色缘识生,而今复言名色缘识,此义云何?』
>尊者摩诃拘希罗答言:『今当说譬,如智者因譬得解。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
>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
>竖立。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
>
>【法义分享】
>◎此经的含义很深,要进入深观才能体悟『识』是什么?『识』如何形成?此关
>参不透,就会在『阿赖耶识、如来藏识、真常唯心』里面绕。不入里面绕的,也
>是死死抓着『自我』不肯放,然后大谈『无我』。
>◎由四大(地水火风)聚合成有形质的色身,但四大一定是覆裹于空(名),有
>机生命体才能诞生、存在。名色组合成有机生命体的剎那,起了变化—『识』于
>是产生。识一增长,名色也加速增长。识、名、色三者形成互相影响、水涨船高
>。身心渐渐发展,『我』的幻觉产生了。有『我』就有『我所』的意识跟着而来
>。
>◎两大团压力不同的云会合后,雷电产生了。雷电能起作用、发光、散能、打死
>
>人。但雷电不是本来就存在,雷电不是从外来加入的。『识』不是从外来加入名
>色的。更不是一位雷公、雷神在天上操控。
>◎色(四大)与名(空)未聚合之前,『我』是不存在。在两大团压力不同的云
>未会合之前,雷电是不存在。这是『无我』的真义—本来『我』就不存在。就在
>大自然运行过程中,四大聚合、覆裹于空—识就产生了。有形的身体就逐渐成长
>。这就是『无我』与『缘起』的深义。不要与断灭空混为一谈。
>
>二杂 三二七(二八九)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于四大身厌患、离欲、背舍,而非识。所以
>者何?见四大身有增、有减、有取、有舍,而于心、意、识,愚痴无闻凡夫不能
>生厌、离欲、解脱。所以者何?彼长夜于此保惜系我,若得、若取,言:是我、
>我所、相在。是故,愚痴无闻凡夫不能于彼生厌、离欲、背舍。愚痴无闻凡夫宁
>于四大身系我、我所,不可于识系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见十年住,
>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复少过;彼心、意、识日夜时刻,须臾
>转变,异生异灭。犹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彼心、
>意、识亦复如是,异生异灭。
>多闻圣弟子于诸缘起善思惟观察,所谓乐触缘生乐受,乐受觉时,如实知乐受觉
>;彼乐触灭,乐触因缘生受亦灭止、清凉、息没。
>
>◎此经请参考前节的法义分享。愚痴无闻凡夫(包括一般修行人)于四大身观察
>其不净与后患,因而厌患、离欲、背舍。但却看不到识的成因与后患。由于幻觉
>而产生我、我的观念,所以『自我』就一直紧抓着不肯放、不敢放。虽口说无我
>,但却很怕无我。证到三果的阿那含都还舍不掉、突破不了。
>◎因此佛陀就明讲:如果无法放下抓取,一定要执取的话,宁愿抓这个色身,也
>不要去抓心意识。两相比较,色身比心意识还可靠一些。整体色身的生住异灭平
>均可有七、八十年,而心意识的生灭却是日夜时刻,须臾生灭变异。
>
>三杂 三三三(二九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彼愚痴无闻凡夫无明所
>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不断,爱缘不尽,身坏命终,还复受身;还受
>身故,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者何?此愚痴凡夫本不修
>梵行……
>若黠慧者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断,爱缘尽;无明断,爱缘尽
>故,身坏命终,更不复受;不更受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所以者何?彼先修梵行,正向尽苦,究竟苦边故……是名凡夫及黠慧者,彼于我
>所修诸梵行,种种差别。
>
>◎同样有此身心后,凡夫不明其成因与实相,所以起了我、我所的幻觉而执取不
>放,导致身坏命终、还复受身。死抓不放,下一世的种子就形成出来,这个种子
>仍是一些地水火风空的组合,遇缘又再长出新芽。
>◎有智能的解脱者,了知此身心形成之因与本来面目,体证到缘起性空、无我、
>无我所,体证到空,因而放开、完全不抓取,任运而浮沉。所以不会去结下一世
>的种子。身坏命终,更不复受,解脱自在,脱离生死的轮回。
>
>四杂 三三六(二九八)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缘起法法说、义说。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缘起法法说?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
>集,是名缘起法法说。
>云何义说?谓缘无明行者。彼云何无明?若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
>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内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不知佛、不知法
>、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
>不善、有罪无罪、习不习,若劣、若胜、染污、清净、分别、缘起,皆悉不知;
>于六触入处,不如实觉知;于彼彼不知、不见、无无间等、痴暗、无明、大冥,
>是名无明。
>缘无明行者,云何为行?行有三种—身行、口行、意行。缘行识者,云何为识?
>谓六识身—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缘识名色者,
>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
>,是名为色,此色及前所说名是为名色。缘名色六入处者,云何为六入处?谓六
>内入处—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缘六入处触者,
>云何为触?谓六触身—眼触身、耳触身、鼻触身、舌触身、身触身、意触身。缘
>触受者,云何为受?谓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缘受爱者,彼云何为爱
>?谓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缘爱取者,云何为取?四取—欲取、见取、戒
>取、我取。缘取有者,云何为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缘有生者,云何
>为生?若彼彼众生,彼彼身种类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阴、得界、得入处、得命
>根,是名为生。缘生老死者,云何为老?若发白露顶,皮缓根熟,支弱背偻,垂
>头呻吟,短气前输,拄杖而行,身体黧黑,四体斑驳,暗钝垂熟,造行艰难羸劣
>,是名为老。云何为死?彼彼众生,彼彼种类没、迁移、身坏、寿尽、火离、命
>灭,舍阴时到,是名为死。此死及前说老,是名老死,是名缘起义说。
>
>◎缘起法『法说』是说个总原则,『义说』是具体的解释十二支缘起的内容。
>◎『缘起法』有浅有深,『无明、行、识、名色』一样有浅有深。至于其深义方
>面,将在另一本书里面深论。这是真修实证方面很重要的关键。
>◎『无明』另有很深的含意,若只从文字上去理解、思维,很容易误解、错解。
>若不了解『无明』的深义,就很容易被催眠、被掌控,而且是背负着重重的『原
>罪』在修行。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都可以是中性的。你可以三轮体
>空的触,也可以无条件、无所求的爱。问题、痛苦、烦恼来自于『取』,那个贪
>爱、执取就会带来一大堆无穷的后患。
>
>五杂 三三八(三00)
>婆罗门白佛:『云何,我问﹃自作自觉﹄,说言无记;﹃他作他觉﹄,说言无记
>,此义云何?』
>佛告婆罗门:『自作自觉则堕常见,他作他觉则堕断见。义说、法说,离此二边
>,处于中道而说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
>聚。』
>
>六杂 三三九(三0一)
>『云何正见?云何世尊施设正见?』
>佛告撒陀迦旃延:『世间有二种依,若有、若无,为取所触;取所触故,或依有
>、或依无。若无此取者,心境系着使不取、不住、不计我,苦生而生,苦灭而灭
>,于彼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自知,是名正见,是名如来所施设正见。所以者
>何?世间集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无者不有;世间灭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有者无有
>,是名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
>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尊者撒陀迦旃延闻佛所说,不起诸漏,心得解脱,成阿罗汉。
>
>◎本经请参考第八章第九节。
>◎『世间集』就是指缘起、缘生的现象界。体悟缘起的有,就不会否定现象界存
>
>在的事实。『世间灭』是指缘灭、四大涣散破灭。看到现象界的一切存在都是生
>住异灭的变化,你就不会起恒常、恒有的颠倒梦想。
>◎凡夫不是执有就是执空(断灭空、顽空),解脱者不执有也不执空,离两边而
>行于中道。


>七杂 三四六(三四七)
>『云何彼所说不同,前后相违,不得正受,而复说言,自知作证?』
>佛告须深:『彼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
>住,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须深白佛:『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
>须深白佛:『唯愿世尊为我说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见法住智。』
>佛告须深:『我今问汝,随意答我。须深!于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离生有
>老死耶?』须深答曰:『如是,世尊!』……
>
>◎初期的大乘般若经论都是在阐扬阿含经里面『涅槃‧无为‧空』的深义。后来
>有些大乘的行者就想直接从『涅槃、空』、从『果地』起修。如果没有深厚的法
>义闻思基础,很容易走上『真常唯心』而不知、不觉,也不以为然。
>◎若没有正知正见的闻思基础,修行就容易成为『盲修瞎练』,偏到哪里都不知
>道。所以佛陀鼓励修行人要先知法住。先有法住智,后得涅槃智。若有正确的闻
>、思,就会有正确的修、证。

>八杂 三四七(三四八)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来成就十种力,得四无畏,知先佛住处,能转梵轮,于
>大众中震师子吼言:﹃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广说乃至纯
>大苦聚集;……纯大苦聚灭。﹄诸比丘!此是真实教法显现,断生死流,……乃
>至其人悉善显现。如是真实教法显现,断生死流,足令善男子正信、出家,方便
>修习……所谓大师面前,亲承说法,寂灭涅槃,菩提正向,善逝、正觉。……
>
>◎佛陀成就十种力、得四无畏而转法轮,都是来自于如实现观宇宙人生、身心内
>
>外一切的实相而大彻大悟。佛陀体证到空,也从现象界的生灭现象归纳出『缘起
>法则』,为众生解析现象界的实相。引导众生开智能,现观宇宙人生实相,而远
>离颠倒梦想。
>
>九杂 三四九(三五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多闻圣弟子不作是念:何所有故此有?何所起故此起?何
>所无故此无?何所灭故此灭?然彼多闻圣弟子知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
>◎佛陀归纳出现象界的总则『缘起法』,说明任何现象界的生起、散灭都是有因
>有缘。但如果你一直想再追问为什么?想再续问第一因,佛陀就不太喜欢回答这
>种问题。因为任何人事物、任何事情,如果你要追根究柢找第一因,就算你耗掉
>一辈子去追寻,你将永远找不到第一因。
>◎一切问题的『最终答案』就是『没有答案』。这是十二缘起中『无明』所要透
>露的深义之一。
>
>十杂 三六三(三六四)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谓法次法向。诸比丘!云何名为法次法向?
>佛告诸比丘:若比丘于老、病、死,生厌、离欲、灭尽向,是名法次法向。如是
>生……乃至行,生厌、离欲、灭尽向,是名法次法向。诸比丘!是名如来施设法
>次法向。
>
>十一杂 三六四(三六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谓见法般涅槃。云何如来说见法般涅槃?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有比丘于老、病、死,厌、离欲、灭尽,
>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是名比丘得见法般涅槃。
>
>◎如果你能够深观体悟缘起法,又能体证到『空』,那你就能脱离生死轮回而现
>世、现在就能契入涅槃寂静、解脱自在。
>
>十二杂 三六五(三六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毗婆尸佛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如是念:
>一切世间皆入生死,自生自熟,自灭自没,而彼众生于老死之上出世间道不如实
>知。即自观察:何缘有此老死?如是正思惟观察,得如实无间等起知:有生故有
>此老死,缘生故有老死。复正思惟:何缘故有此生?寻复正思惟无间等起知:缘
>有故有生。寻复正思惟:何缘故有有?寻复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知:有取故有有
>。寻复正思惟:何缘故有取?寻复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观察:取法味着顾念,缘
>触爱所增长,当知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如是纯大苦聚集。
>如毗婆尸佛,如是尸弃佛、毗湿波浮佛、迦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弃佛
>,皆如是说。
>
>◎诸佛都是如实现观宇宙人生的实相,找出生老病死之因,彻底解开生死之谜,
>大彻大悟而达解脱自在。
>
>十三杂 三六六(三六七)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勤方便修习禅思,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禅思,内
>寂其心,精勤方便者,如是如实显现。云何如实显现?老死如实显现,老死集、
>老死灭、老死灭道迹如实显现;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
>行如实显现,行集、行灭、行灭道迹如实显现;此诸法无常、有为、有漏如实显
>现。
9#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08:36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七章 生信→发出离心
>一杂 八四八(八三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起哀愍心、慈悲心。若有人于汝等所说乐闻乐受者
>,汝当为说四不坏净,令入令住。何等为四?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
>坏净、于圣戒成就。所以者何?若四大—地、水、火、风有变易增损,此四不坏
>净未尝增损变异。彼无增损变异者,谓多闻圣弟子于佛不坏净成就,若堕地狱、
>畜生、饿鬼者,无有是处!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我当成就于佛不坏净,法
>、僧不坏净,圣戒成就,亦当建立余人,令成就。
>
>【法义分享】
>◎亲近善知识后→听闻正法→内正思维→依法次法向而行,之后,发现佛陀所开
>示的法,真的是能引导我们开智能、了知宇宙人生实相、进而脱离生死轮回、解
>脱自在。因此对『法』生起了坚定的信心。
>◎由于对法的信心而扩展到对佛、对僧、对圣戒的坚定信心,四不坏净于是成就
>。
>◎『疑盖』的破除来自于『真修实证』,而不是来自于信仰。不管信仰多么虔诚
>,里面都有无知与疑盖的成份。
>
>二杂 八五五(八四三)
>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说,流者,谓八圣道。入流分者有四种,谓亲近善男子、听
>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入流者成就四法,谓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
>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
>三杂 八五六(八四四)
>尊者阿难语尊者舍利弗:断四法、成就四法,如来、应、等正觉记说彼人得须陀
>洹,不堕恶趣法,决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何等为四?谓圣弟
>子于佛不信住,则已断已知,成就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信恶戒,彼则已断已
知,成就法、僧不坏净及圣戒成就。如是四法断、四法成就,如来、应、等正觉
>所知所见,记说彼人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
>究竟苦边。
>◎对『法』生起了坚定的信心、成就了四不坏净,这就是证到初果的须陀洹,已
>加入圣者之流的行列。
>◎而对『法』坚定的信心,是因为经过真修实证、有体悟、有见法、得法眼净。
>亲自体证到,疑盖才会破除。(见法、体证仍是有浅有深,所以才有四双八辈的
>施设。)
>
>四杂 八五二(八四 )
>次经亦如上说,差别者:『若于佛不坏净成就者,法、僧……悭垢缠众生离悭垢
>心,在家而住解脱,心施,常行乐施,常乐于舍,行平等施,圣戒成就。』
>
>◎若以在家居士身份修行,只要依阿含解脱道而行,一样可以开悟、断结、证果
>。如果您把修行摆在第一优先,很精进用功的闻思修证,在家居士要证到三果并
>不难。若要证阿罗汉果,就要进入专修。
>
>五杂 八六三(八五一)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法镜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法镜经
>?谓圣弟子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是名法镜经。
>
>◎当一个人证到初果后,他会时常拿着『法镜』进一层去深观宇宙人生的实相。
>一方面也会时常拿着『法镜』反观、反照,照见自己的脸黑、照见自己的贪、瞋
>、痴,照见诸结。在历缘对境之际,随时照见我慢、我是、我能,及身、口、意
>的冲动。有如实看到,才有可能加以净化、加以断除。
>
>六杂 九二三(九三一)
>尔时,释氏摩诃男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比丘在
>于学地,求所未得—上升进道,安隐涅槃。世尊!彼当云何修习,多修习……』
>佛告摩诃男:『若比丘在于学地,求所未得—上升进道,安隐涅槃,彼于尔时,
>当修六念,乃至进得涅槃。譬如饥人,身体羸瘦,得美味食,身体肥泽。
>何等六念?谓圣弟子念如来事—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
>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圣弟子如是念时,不起贪欲缠,不起瞋恚
>、愚痴心,其心正直。得如来义,得如来正法,于如来正法、于如来所得随喜心
>;随喜心已,欢悦;欢悦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其心定;
>心定已,彼圣弟子于凶崄众生中,无诸罣阂,入法流水,乃至涅槃。
>复次,圣弟子念于法事—世尊法、律,现法能离生死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法
>,缘自觉知。圣弟子如是念法者,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法所熏,
>升进涅槃。
>复次,圣弟子念于僧事—世尊弟子善向、正向、直向、诚向,行随顺法,有向须
>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
>罗汉,此是四双八辈贤圣,是名世尊弟子僧,净戒具足、三昧具足、智能具足、
>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所应奉迎,承事供养,为良福田。圣弟子如是念僧事
>时,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僧所熏,升进涅槃。
>复次,圣弟子自念净戒—不坏戒、不缺戒、不污戒、不杂戒、不他取戒、善护戒
>、明者称誉戒、智者不厌戒。圣弟子如是念戒时,不起贪欲、瞋恚、愚痴,……
>乃至念戒所熏,升进涅槃。
>复次,圣弟子自念施事—我得善利,于悭垢众生中而得离悭垢处,于非家行解脱
>施,常自手施,乐行舍法,具足等施。圣弟子如是念施时,不起贪欲、瞋恚、愚
>痴,……乃至念施所熏,升进涅槃。
>复次,圣弟子念诸天事—有四大天王、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
>他化自在天。若有正信心者,于此命终,生彼诸天,我亦当行此正信;彼得净戒
>、施、闻、舍、慧,于此命终,生彼诸天,我今亦当行此戒、施、闻、慧。圣弟
>子如是念天事者,不起贪欲、瞋恚、愚痴,其心正直,缘彼诸天。彼圣弟子如是
>直心者,得深法利、得深义利、得彼诸天饶益随喜;随喜已,生欣悦;欣悦已,
>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得心定;心定已,彼圣弟子处凶崄众生
>中,无诸罣阂,入法水流。念天所熏故,升进涅槃。
>摩诃男!若比丘住于学地,欲求上升安乐涅槃,如是多修习,疾得涅槃者,于正
>法、律速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
>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
>◎本经是解释『六念法门』的修行方法。有它的功效与对治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原始佛法的『念佛』是忆念佛陀的种种德行。主要目的(一)
>引起『见贤思齐』的作用。(二)体悟『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因而效法佛陀、勇猛精进用功。以佛陀为榜样,现世就达究竟解脱自在的彼岸
>。
>◎而后世出现的『念佛法门』,不但量变,质也都变了。
>◎『法』—没有所谓『末法时期』。『法印』就是『真理』,就是宇宙人生的实
>相。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是如此。在地球如此,遍十方世界也都是如此
>。『法印、真理』都是很清楚、很明白的呈现在众生的眼前。问题只在于您要不
要打开慧眼去如实正观而已。
第十八章 欲神足→正精进
>一杂 五九四(八八0)
>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有人作世间建立,彼一切皆依于地;如是比丘修习禅法,一
>切皆依不放逸为根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转。比丘不放逸者,能修四
>禅。
>
>【法义分享】
>◎『止观双运』才能开智能,而定力(正定)要成就,来自精进不放逸。
>
>二杂 五九六(八八二)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百草药木,皆依于地而得生长;如是种种善法,皆依
>不放逸为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水陆诸华,优钵罗华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皆不放逸为根本……
>譬如一切屋舍堂阁,以栋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
>
>◎一切的建设都要依于地,有坚固的地基,才能逐层盖起高楼大厦。动植物也都
>要依于地才能生长。如是,一切的修行、证果也都要以精进不放逸为根本。
>
>三相应部六 第七 神足相应
>诸比丘!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资于由此岸至彼岸。以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勤行成就之
>神足,修习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修习四神足、多修者,则资于由此岸至彼岸。
>
>◎『欲界』的欲与『欲神足』的欲,不要混为一谈。如果没有欲神足—『精进用
>功的善法欲』,你是离不开欲界的吸引力的。
>◎一些学禅的人,喜欢高谈『起心欲精进,斯人行邪道』。有资格说这句话的人
>是已证无学位的阿罗汉,而说话的对象是已入圣者之流而又勇猛精进向阿罗汉果
>迈进的修行人。如果因缘、时机不成熟,那句话容易形成『自误误人』。
>◎有了四神足,就能快速由此岸到达彼岸。
>◎『心神足』就是『定神足』,也就是具足禅定。
>
>四杂 五九二(八七八)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正勤。何等为四?一者断勤,二者律仪勤,三者随护
>勤,四者修勤。云何为断勤?谓比丘已起恶不善法(令)断,生欲、方便、精勤
>、心摄受,是为断勤。云何律仪勤?未起恶不善法(令)不起,生欲、方便、精
>勤、摄受,是名律仪勤。云何随护勤?未起善法令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
>,是名随护勤。云何修勤?已起善法(令)增益修习,生欲、方便、精勤、摄受
>,是名修勤。
>
>◎四正勤的『勤』在杂阿含经里常翻译为『断』,这样的翻译不理想,依经文含
>义改为『勤』比较合乎原意。本经文已将『断』字改为『勤』。括号的(令)字
>是补充进去的字,以助行者较能体悟到深意。
>◎四正勤就是:(一)已生恶不善法—令断。(二)未生恶不善法—令不起。(
>三)未生善法—令生起。(四)已生善法—令增广。
>◎四正勤在实修方面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般修行人容易『知而不行』、或是『
>说得到但却做不到』。而四正勤就是要『剑及履及』,知道就要去做,说到就要
>做到。修行要有魄力。
>
>五杂 九七九(九八七)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于二法依止多住。云何为二?于诸善法未曾知足,于断
>未曾远离。于善法不知足故,于诸断法未曾远离故,乃至肌消肉尽,筋连骨立,
>终不舍离精勤方便,不舍善法,不得未得,终不休息,未曾于劣心生欢喜,常乐
>增进,升上上道。如是精进住故,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比丘!当于二法
>依止多住……如是修习不久,当得速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
>证……
>
>◎悉达多太子在二九岁那年,看到了生命的黑洞—『老、病、死』,而无比震撼
>。为了找寻出离生死轮回之道而放下一切,用整个生命去修行。用功到肌消肉尽
>、筋连骨立、前胸贴后背。六年后,终于大彻大悟而达不生不死的彼岸。
>◎要达究竟解脱的彼岸,难不难?不易也不难。『不容易』是因为愿意脚踏实地
>依解脱道次第而行的人少之又少。『不困难』是因为只要依解脱道次第而行、精
>进用功,要开悟、断结、解脱并不难。
>◎如果你能效法佛陀用生命去找寻真理,你就能跟佛陀一样,速达究竟解脱的彼
>岸。
>
>六杂 二五六(二五四)
>尔时,尊者二十亿耳住耆阇崛山,常精勤修习菩提分法。
>时,尊者二十亿耳独静禅思,而作是念:于世尊弟子精勤声闻中,我在其数,然
>我今日未尽诸漏。我是名族姓子,多饶财宝,我今宁可还受五欲,广行施作福…
>…
>复问:『云何善调琴弦,不缓不急,然后发妙和雅音不?』
>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二十亿耳:『精进太急,增其掉悔;精进太缓,令人懈怠。是故汝当平等修
>习摄受,莫着、莫放逸、莫取相。』
>时,尊者二十亿耳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时,尊者二十亿耳常念世尊说弹琴譬,独静禅思,如上所说,乃至漏尽心得解脱
>,成阿罗汉。
>
>◎有不少修行人,尤其是道心勇猛的出家众,常在佛门浸泡数年后而退失道心或
>舍戒还俗。
>◎勇猛精进用功数年而退失道心,有四大原因:
> (一)没有找到正法、没有找到真正的解脱道。
> (二)急于找法门修行,但闻思不足,浮而无根。
> (三)用功方法不当,又未得善知识的协助。
> (四)我慢梗阻作祟,不愿虚心求教、学习。
>
>七中 一六九
>莫求欲乐、极下贱业,为凡夫行,是说一边;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圣行,无
>义相应者,是说二边。……
>离此二边,则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觉、趣涅槃者,此何因说
>?有圣道八支,正见……乃至正定,是谓为八。
>
>◎放纵欲乐,此为凡夫;但无益的苦行折磨也无助于解脱。真正的解脱道是出世
>间法的八正道、是中道。但要到达能走在中道上,那都是要历尽沧桑、吃足苦头
,经历过很多的挫折与失败后,才会有此智能。
第十九章 正知正见
>一杂 一0四(五八)
>是故,比丘!若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
>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是见者,是为正见;受、想
>、行、识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便修厌,厌已离欲,离欲已解脱,解脱
>知见……
>
>【法义分享】
>◎修行就是要去如实深观五阴、六根、六界、身、心、内、外,一切都是无常、
>剎那生灭变异。进而体证无我、无我所。不要以为很容易,认为这个没有什么的
>人,都是把无常、无我只当做一个概念、名相,或当做口头禅,用嘴巴说而已。
>若能去实修实证,十个结一定会逐渐断除而解脱自在。
>
>二杂 一九0(一八八)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正观察眼无常,如是观者,是名正见。正观故生厌,生
>厌故离喜、离贪,离喜贪故,我说心正解脱;如是耳、鼻、舌、身、意,离喜、
>离贪,离喜贪故,比丘!我说心正解脱。心正解脱者,能自记说:我生已尽……
>
>三杂 三九(二六二)
>尔时,阿难语阐陀言:『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言:﹃世人颠倒依于二边,
>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着。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
>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
>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
>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
>故彼有……﹄』
>
>◎这几段经文与前面有重复,主要是把一些具体解释正见的经文集中在一起,以
>便行者对『正知正见』有更清楚的体悟。
>
>四杂 四六六(四六七)
>佛告罗睺罗: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若彼比丘观于乐受而作苦想
>,观于苦受作剑刺想,观不苦不乐受作无常、灭想者,是名正见。
>
>五杂 七六0(七四八)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日出前相,谓明相初光。如是比丘正尽苦边、究竟苦边
>前相者,所谓正见。彼正见者,能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
>正定。起定正受故,圣弟子心正解脱贪欲、瞋恚、愚痴,如是心善解脱。
>
>六杂 七六二(七五 )
>若诸善法生,一切皆以明为根本,明集、明生、明起。明,于善、不善法如实知
>,有罪、无罪,亲近、不亲近,卑法、胜法,秽污、白净,有分别、无分别,缘
>起、非缘起悉如实知;如实知者,是则正见。正见者,能起正志、正语、正业、
>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定起已,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恚、痴。
>
>◎『无明』就是愚痴、没智能;『明』就是打开智能眼,有正知正见,有智能。
>◎注意本经提到『有分别、无分别,缘起、非缘起悉如实知;如实知者,是则正
>见。』请参考二十五章第六节:『有分别法、无分别法,缘起法、非缘起法如实
>知,是名觉力。』
>◎阿含经里面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谈三法印、缘起法及分别种种法义。但,什么叫
>做『非缘起法』?什么叫做『无分别』?阿含里面对这些深义所谈并不多,而初
>期大乘经论就是在阐扬阿含深义。
>◎如果你真的脚踏实地的修行,又体证到『有分别、无分别,缘起、非缘起』,
>则一切的大小乘之诤都会烟消云散。不但没有大小乘之争,也不会有宗教派系之
>别。
>◎阿含深义,也就是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都是要用心灵去领悟体会。不是用头
>脑去思维想象,更不是用嘴巴讲。真正心领神会,那是言语道断。
>
>七杂 七九七(七八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等为正见?谓正见有二种……何等为正见有漏、有取,
>向于善趣?若彼见有施、有说……乃至知世间有阿罗汉,不受后有,是名世间正
>见,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为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
>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于
>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是名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
>,正尽苦,转向苦边。
>
>八杂 一一四三(一一六 )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  不知清净道,及诸无上净,
>  于余求净者,至竟无净时。
>佛告婆罗门:正见者为清净道;正见修习多修习,断贪欲、断瞋恚、断愚痴。若
婆罗门贪欲永断,瞋恚、愚痴永断,一切烦恼永断,是名无上清净。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08:3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章 持戒
>一杂 八三八(八二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诸比丘!何等为学戒随福利?谓大师为诸声闻制戒,所谓
>摄僧,极摄僧,不信者信,信者增其信,调伏恶人,惭愧者得乐住,现法防护有
>漏,未来得正对治,令梵行久住。
>
>二增 四0八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十事功德,如来与诸比丘说禁戒。云何为十?所谓承事
>圣众;和合将顺;安隐圣众;降伏恶人;使诸惭愧比丘不令有恼;不信之人使立
>信根;已有信者倍令增益;于现法中得尽有漏,亦令后世诸漏之病皆悉除尽;复
>令正法得久住世;常念思惟当何方便正法久存。是谓,比丘!十法功德,如来与
>诸比丘而说禁戒。
>
>三杂 六三八(六二四)
>郁低迦白佛:『我今云何净其初业,修习梵行?』
>佛告郁低迦:『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
>
>【法义分享】
>◎前面两节都提到制戒的目的。
>◎戒律真正的目的:是要协助你减少恶缘、增加善缘→有助于身心安详而修定→
>进而止观双运开智能。
>
>四杂 六四二(六二八)
>『何故如来、应、等正觉所见,为诸比丘说圣戒,不断、不缺……乃至智者所叹
>、所不憎恶?』
>尊者阿难语优陀夷:『为修四念处故。』……
>
>五中 一七九
>物主!云何不善戒耶?不善身行,不善口、意行,是谓不善戒。物主!此不善戒
>从何而生?我说彼所从生,当知从心生。云何为心?若心有欲、有恚、有痴,当
>知不善戒从是心生。
>物主!云何善戒耶?善身业,善口、意业,是谓善戒。物主!此善戒从何而生?
>我说彼所从生,当知从心生。云何为心?若心无欲、无恚、无痴,当知善戒从是
>心生。
>
>◎所有戒律的精神总则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秉持的是『良心‧本性
>』,具体展现的是『慈悲‧爱心』。有了善缘当基础,就比较容易进行『自净其
>意』。
>
>六杂 一0六一(一0七三)
>多迦罗、栴檀,优钵罗、末利,栴檀等诸香,所熏少分限,
>如是比诸香,戒香最为上!唯有戒德香,流熏上升天。
>
>七杂 一0二七(一0三九)
>淳陀!何等为白法、白报,……乃至执以不执,亦得清净?谓有人不杀生,离杀
>生,舍刀杖,惭愧,悲念一切众生。不偷盗,远离偷盗,与者取,不与不取,净
>心不贪。离于邪淫,若父母护,……乃至授一花鬘者,悉不强干起于邪淫。离于
>妄语,审谛实说。远离两舌,不传此向彼,传彼向此,共相破坏,离者令和,和
>者随喜。远离恶口,不刚强,多人乐其所说。离于坏语,谛说、时说、实说、义
>说、法说、见说。离于贪欲,不于他财、他众具作己有想,而生贪着。离于瞋恚
>,不作是念:挝打缚杀,为作众难。正见成就,不颠倒见:有施、有报、有福,
>有善恶行果报,有此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世阿罗汉于此世他世现法自知作
>证……乃至触与不触,皆悉清净。
>
>◎众生常会用自己的好恶、自己的框框来当标准,然后去衡量别人是否『犯戒』
>、是否『如法』。那都是无明与我慢。
>◎戒律是用来规范自己,不是拿去衡量检验别人。
>◎要持戒律的精神原则,不要持死的戒条、戒相。但这要有智能。
>◎若戒禁取结没有破除,众生就容易被戒条戒相所束缚。
>
>八杂 一0四七(一0五九)
>谓不杀生,教人不杀,口常赞叹不杀功德,见不杀者心随欢喜;……乃至自行正
>见,教人令行,亦常赞叹正见功德,见人行者心随欢喜,是名四十法成就。如铁
枪钻空,身坏命终,上生天上。
第二一章 守护六根
>一杂 二五七(二五五)
>摩诃迦旃延言:『眼是门,以见色故……意是门,以识法故。』
>『云何不守护门?』
>『婆罗门!愚痴无闻凡夫眼见色已,于可念色而起缘着,不可念色而起瞋恚。不
>住身念处,故于心解脱、慧解脱无如实知,于彼起种种恶不善法,不得无余灭尽
>,于心解脱、慧解脱妨碍,不得满足;心解脱、慧解脱不满故,身满恶行,不得
>休息,心不寂静;以不寂静故,于其根门则不调伏、不守护、不修习。如眼色,
>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
>『云何复名善守护门?』
>『多闻圣弟子眼见色已,于可念色不起缘着,不可念色不起瞋恚;常摄其心住身
>念处,无量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于彼所起恶不善法寂灭无余,于心解脱、慧
>解脱而得满足;解脱满足已,身触恶行悉得休息,心得正念,是名初门善调伏守
>护修习。如眼及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
>【法义分享】
>◎到达守护六根,已是进入实修阶段。何谓『不守护六根』?六根接触到可意、
>可爱之境就起爱贪、粘着、抓取。六根触到不可意、不顺心之境就起瞋、排斥、
>抗拒。如是,身心常成为境界的奴隶,都被境界牵着鼻子走。
>◎何谓『守护六根』?六根触六尘,遇可意境不起贪;遇不可意境,不起瞋。若
>有起恶不善法,马上觉察、立即改进。如此,心有所主,不会成为境界的奴隶。
>
>二杂 二五九(一一六五)
>诸比丘:﹃汝等应当守护根门,善摄其心。若眼见色时,莫取色相,莫取随形好
>,增上执持。若于眼根不摄敛住,则世间贪、爱、恶不善法则漏其心,是故汝等
>当受持眼律仪。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乃至受持意律仪。﹄
>
>三杂 二六四(一一七 )
>我今当说律仪、不律仪。云何律仪?云何不律仪?愚痴无闻凡夫眼见色已,于可
>念色而起贪着,不可念色而起瞋恚,于彼次第随生众多觉想相续,不见过患;复
>见过患,不能除灭。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比丘!是名不律仪。云何律
>仪?多闻圣弟子若眼见色,于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众
>多觉想相续住,见色过患;见过患已,能舍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是名律仪。
>
>四杂 二七六(二七七)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不律仪、律仪。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不律仪?眼根不律仪所摄护。眼识着色,缘着故,以生苦受;苦受故,不一
其心;不一心故,不得如实知见;不得如实知见故,不离疑惑;不离疑惑故,由
>他所误,而常苦住。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不律仪。

>云何律仪?眼根律仪所摄护。眼识识色,心不染着;心不染着已,常乐受住;心
>乐住已,常一其心;一其心已,如实知见;如实知见已,离诸疑惑;离诸疑惑已
>,不由他误,常安乐住。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律仪。
>
>◎『不律仪』就是不守护六根。看到可意境就起贪、看到不可意境就起瞋。如是
>,心常被境界牵着鼻子走而成为奴隶。心静不下来,六根又到处攀缘,如此动荡
>不安的心,怎能看到宇宙人生的实相?怎能脱离苦海?
>
>五杂 二九 (三一二)
>佛告摩罗迦舅:善哉!善哉!摩罗迦舅!见以见为量,闻以闻为量,觉以觉为量
>,识以识为量。
>
>◎『见以见为量,闻以闻为量,觉以觉为量,识以识为量。』套上一句话:『三
>岁小孩都知道,八十老翁行不得。』
>◎只要还有贪、瞋、痴,就不可能真正做到『见以见为量』。因为有贪瞋痴,就
>有『要』与『不要』。凡夫是透过一面弯弯曲曲、凹凸不平的心镜在看待人事物
>。无意中,加油添醋、扭曲实相,但自己很不容易觉察到。除非你能随时反观觉
>察。
第二二章 三妙行—身、口、意柔软
>一杂 五六七(五六八)
>退坐一面,白尊者伽摩比丘:『所谓行者,云何名行?』
>伽摩比丘言:『行者,谓三行—身行、口行、意行。』
>复问:『云何身行?云何口行?云何意行?』
>答言:『长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有觉、有观名为口行;想、思名为意行。
>』
>复问:『何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有觉、有观名为口行?想、思名为意行?』
>答:『长者!出息、入息是身法,依于身、属于身、依身转,是故出息、入息名
>为身行。有觉、有观故则口语,是故有觉、有观是口行。想、思是意行,依于心
>、属于心、依心转,是故想、思是意行。』
>
>【法义分享】
>◎『修行』就是修身行、口行、意行。『身行』是指我们身体的动作,包括出入
>息;『口行』是指言谈说话;『意行』是思想、念头。
>◎凡夫的身、口、意都是不断的冲动,很难停得下来。或是在禅修的时候能缓慢
>下来,但一出禅修区,又是不断的冲动。
>◎能在历缘对境中,把讲话的冲动速度慢下来吗?能听到自己讲话的音调高低与
>声浪起伏吗?能觉察到想讲话的冲动与冲动背后的我是、我能、我慢吗?有看到
>手脚、身体动作的急躁与轻浮吗?能缓和下来吗?有看到思想、意念的冲动吗?
>当我是、我能的慢心、贪心、瞋心升起之际,能觉察到吗?能停得下来吗?
>◎打坐、禅修、四念处以及种种修行法门,除了静下心来去深观法义外,目的是
>要用在日常生活、历缘对境中来现观种种冲动与我慢,检验是否真的『知行合一
>』。
>◎若是真的在修行(不是光用嘴巴讲),行者的身、口、意冲动,一定会透过现
>观而缓和下来。不是刻意很慢很慢,而是明觉正知、柔和安详,没有冲动急躁。
>当身口意渐渐柔软下来,『我慢』也会因为透过现观、反观、净化而渐淡薄。
>
>二杂 一一一六(一二二九)
>尔时,波斯匿王独静思惟,作如是念:云何自护?云何不自护?复作是念……
>佛告大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若有行身恶行、行口恶行、行意恶行者
>,当知斯等为不自护,而彼自谓能自防护。象军、马军、车军、步军以自防护,
>虽谓自护,实非自护。所以者何?虽护于外,不护于内。是故,大王!名不自护
>。大王!若复有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当知斯等则为自护。彼虽不
>以象、马、车、步四军自防,而实自护。所以者何?护其内者,名善自护,非谓
>防外。』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善护于身口、及意一切业;
>惭愧而自防,是名善守护。
>时,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
>三中 五一
>是为具善人已,便具亲近善知识;具亲近善知识已,便具闻善法;具闻善法已,
>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
>智已,便具护诸根;具护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处;具四
>念处已,便具七觉支;具七觉支已,便具明、解脱。如是此明、解脱展转具成。
>四杂 三四五(三四六)
>所以者何?以无惭、无愧故放逸,放逸故不恭敬,不恭敬故习恶知识,习恶知识
>故不欲见圣、不欲闻法、常求人短,求人短故不信、难教、戾语、懒堕,懒堕故
>掉、不律仪、不学戒,不学戒故失念、不正知、乱心……
>所以者何?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为善知识故乐见贤
>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顺语、精进,精进故不掉、住律仪
>、学戒,学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
>
>◎整个解脱道次第都是环环相扣,都有前因后果。只要能脚踏实地、实实在在的
>依法次法向而行,要见法、断结、证果、解脱,那是不待时节,随时都有可能。
>◎最大的问题是:『我慢』梗阻作祟,要归 而虚心学习,谈何容易。
>
>五杂 二八 (二八一)
>佛告萦发目揵连:『汝为何等福力故,从彼众多种种异道沙门、婆罗门、遮罗迦
>出家所听其说法?』
>萦发目揵连言:『我试听其竞胜论义福利,听其相违反论议福利故。』
>佛告目揵连:『长夜久远,种种异道沙门、婆罗门、遮罗迦出家竞胜论议,相违
>反论议福利,迭相破坏。』……
>萦发目揵连白佛言:『云何六触入处律仪,修习多修习,令三妙行满足?』
>佛告目揵连:『若眼见适意、可爱念、能长养欲乐、令人缘着之色,彼比丘见已
>,不喜、不赞叹、不缘、不着、不住;若眼见不适意、不可爱念、顺于苦觉之色
>,诸比丘见已,不畏、不恶、不嫌、不恚。于彼好色,起眼见已,永不缘着;不
>好色,起眼见已,永不缘着;内心安住不动,善修解脱,心不懈倦。耳、鼻、舌
>、身、意识法亦复如是。如是于六触入修习多修习,满足三妙行。
>云何修三妙行,满足四念处?……』
>
>◎众生喜欢听那些己高人低、己是人非、己大人小、己优人劣……的高谈阔论。
>满足彼此内心的欲求。
>◎『长夜久远,种种异道沙门……竞胜论议,相违反论议福利,迭相破坏。』这
>是世间很普遍的现象,佛门也是不例外。
>◎若能守护六根,因有向内反观,所以身、口、意冲动会渐减少,而且会渐柔软
>。
>◎「六根触灭」,并不是六根不可去触,而是遇到可意境—不攀缘、不粘着、不
>起贪爱;遇到不可意境—不畏、不恶、不拒、不瞋。也就是能平等心、舍心去面
>对一切可意(顺境)、不可意境(逆境),所以内心能安住不动、解脱自在。(
但不是像木头人—麻木不觉。)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08:4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三章 修出入息念
>一杂 八一三(八0一)
>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为五?住于净戒波罗提木
>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于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第一多所饶益修习
>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务,是名二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
>念。复次,比丘!饮食知量,多少得中,不为饮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
>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初夜、后夜不着睡眠,精勤思惟,是名
>四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空闲林中,离诸愦闹,是名五法多所
>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
>【法义分享】
>◎『安那般那念』就是出入息念,也就是观呼吸。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法门
>。
>◎『观呼吸』主要是要将散乱的心渐渐收摄下来,让心渐澄静下来以便对身心内
>外、对宇宙人生的实相进行如实深观。最初大多要参加为期数天的集体专修,以
>便进行实修、实证。若能透过有正知正见有实际经验的善知识指导,可免除许多
>不必要的摸索与错误。
>
>二杂 八一九(八0七)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欲二月坐禅,诸比丘勿复往来,唯除送食比丘及布萨
>时。』尔时,世尊作是语已,即二月坐禅,无一比丘敢往来者,唯除送食及布萨
>时。
>尔时,世尊坐禅二月过已,从禅觉,于比丘僧前坐,告诸比丘:『若诸外道出家
>来问汝等:﹃沙门瞿昙于二月中云何坐禅?﹄汝应答言:﹃如来二月以安那般那
>念坐禅思惟住。﹄所以者何?我于此二月念安那般那,多住思惟,入息时念入息
>如实知,出息时念出息如实知;若长若短,一切身觉入息念如实知,一切身觉出
>息……』
>佛告诸比丘:『若有正说,圣住、天住、梵住、学住、无学住、如来住,学人所
>不得当得,不到当到,不证当证,无学人现法乐住者,谓安那般那念,此则正说
>。所以者何?安那般那念者,是圣住、天住、梵住……乃至无学现法乐住。』
>
>◎佛陀成佛后,除了固定作息、开示与教导弟子实修外,每天自己也坐禅。而且
>自己也要抽空闭关专修。像此经所述,佛陀一次闭关专修就长达两个月。已为人
>师或当住持领众的人,只要尚未证到阿罗汉,无论再怎么忙,都要给自己有独处
>专修的时候。有时候也要能放下身份,虚心的当学生学习,如此才会成长、才能
>突破。
>◎佛陀闭关专修,主要的方法是用安那般那念。一切学人都可用出入息法,而此
>法门的优点可深、可浅、可窄、可广、可止、可观。不需要依赖他物,很简便,
>走到哪里都可用。
>
>三杂 八二二(八一0)
>佛告阿难:『有一法,多修习已,……乃至能令二法满足。何等为一法?为安那
>般那念。多修习已,能令四念处满足;四念处满足已,七觉分满足;七觉分满足
>已,明、解脱满足。……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出息念时如出息念学;若长、若
>短,一切身行觉知,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出息念时如出息念学;身行休息入息
>念时,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学;身行休息出息念时,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学。圣弟子
>尔时身身观念住,异于身者,彼亦如是随身比思惟。
>若有时圣弟子喜觉知,乐觉知,心行觉知,心行息觉知,入息念时如心行息入息
>念学,心行息出息念时如心行息出息念学。是圣弟子尔时受受观念住,若复异受
>者,彼亦随受比思惟。有时圣弟子心觉知,心悦、心定、心解脱觉知,入息念时
>如入息念学,心解脱出息念时如心解脱出息念学,是圣弟子尔时心心观念住,若
>有异心者,彼亦随心比思惟。
>若圣弟子有时观无常、断、无欲、灭,如无常、断、无欲、灭观住学,是圣弟子
>尔时法法观念住异于法者,亦随法比思惟,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满足四念处。』
>阿难白佛:『如是修习安那般那念,令四念处满足。云何修四念处,令七觉分满
>足?』
>佛告阿难:『若比丘身身观念住,念住已,系念住不忘,尔时方便修念觉分,修
>念觉分已,念觉分满足;念觉分满足已,于法选择思量。尔时方便修择法觉分,
>修择法觉分已,择法觉分满足;于法选择分别思量已,得精勤方便。尔时方便修
>习精进觉分,修精进觉分已,精进觉分满足;方便精进已,则心欢喜。尔时方便
>修喜觉分,修喜觉分已,喜觉分满足;欢喜已,身心猗息。尔时方便修猗觉分,
>修猗觉分已,猗觉分满足;身心乐已,得三昧。尔时修定觉分,修定觉分已,定
>觉分满足;定觉分满足已,贪忧则灭,得平等舍。尔时方便修舍觉分,修舍觉分
>已,舍觉分满足。受、心、法法念处亦如是说,是名修四念处,满足七觉分。』
>阿难白佛:『是名修四念处,满足七觉分。云何修七觉分,满足明、解脱?』
>佛告阿难:『若比丘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修念觉分已,
>满足明、解脱。……乃至修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如是修舍
>觉分已,明、解脱满足,阿难!是名法法相类、法法相润。如是十三法,一法为
>增上,一法为门,次第增进,修习满足。』
>
>◎本经是将出入息法与四念处的修法结合,这是非常完整而又可很深入的修行法
>。如果结合成功,又有善知识的指导,要开悟证果真的是不待时节,十天的禅修
>中,随时都有可能。但先决条件是—你要有正知正见的法义闻思基础,加上对出
>入息念十六胜行与四念处的内容有所了解。
>
>四杂 八二六(八一四)
>如是修安那般那念者,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欲求『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
>,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比丘当修安那般那念。如是修安那般那念,得大
>果大福利。是比丘欲求第二、第三、第四禅,慈、悲、喜、舍,空入处、识入处
>、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具足三结尽,得须陀洹果;三结尽,贪、恚、
>痴薄,得斯陀含果;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果,得无量种神通力—天耳、他心智
>、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者,如是比丘当修安那般那念。如是修安那般那念,
>得大果大福利。
>
>◎熟练出入息法后,要修止、要修观、要止观双运都可以。能进入止观双运,则
>易看到诸结而断结而证果。
>◎观呼吸法可应用到遍一切处、遍一切时。无论走路、工作、等公车、坐车、上
>
>班、炒菜、洗衣、上厕所……都可以当下现观呼吸生灭、体悟无常、现见法。
>
>五杂 八一五(八0三)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
>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何等为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
>习已,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是比丘若依聚落、
>城邑止住,晨朝着衣持钵,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守护根门,善系心住。乞食已
>,还住处,举衣钵,洗足已,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系
>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于诸善法
>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于心,令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槃。念于内息,系
>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息长息短,觉知一切身入息,于一切身入息善学
>;觉知一切身出息,于一切身出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于一切身行息入
>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于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觉知喜,觉知乐,觉知
>心行,觉知心行息入息,于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觉知心行息出息,于觉知心行
>息出息善学。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觉知心解脱入息,于觉知心解脱入
>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于觉知心解脱出息善学。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
>欲,观察灭入息,于观察灭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于观察灭出息善学。是名修
>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
>◎本经简单的介绍出入息念十六阶配合四念处的修法。文字用词都很简要,但含
>意都很深。如果没有实修过,不容易解开此经的奥妙与深意。
>
>六安那般那念        清净道论
>『诸比丘!此安般念——三摩地修习与多作时,实为寂静,殊胜,纯粹与乐住,
>对已生的恶不善法即能消灭与寂止』——世尊这样赞叹之后又说:『然而诸比丘
>,云何修习安般念三摩地?云何多作,实为寂静、殊胜、不杂与乐住及已生的恶
>不善法即能消灭与寂止?诸比丘!兹有比丘,去阿练若,或去树下,或去空闲处
>,结跏趺坐,正直其身,置念面前,而彼(比丘)或念入息,或念出息。(一)
>出息长时,知﹃我出息长﹄,或者入息长时,知﹃我入息长﹄。(二)出息短时
>,知﹃我出息短﹄,或者入息短时,知﹃我入息短﹄。(三)﹃觉知全身我出息
>﹄及﹃觉知全身我入息﹄彼如是学。(四)﹃安息身行我出息﹄及﹃安息身行我
>入息﹄彼如是学。(五)觉知喜……(六)觉知乐……(七)觉知心行……(八
>)觉知安息心行……(九)觉知心……(十)令心喜悦……(十一)令心等持…
>…(十二)令心解脱……(十三)观无常……(十四)观离欲……(十五)观灭
>……(十六)﹃观舍遣我出息﹄及﹃观舍遣我入息﹄彼如是学』。如是有十六事
>而显示安般念业处。
>
>◎阿含经里面介绍出入息念十六阶的经文都很简要,行者不易体会到其深意、不
>易掌握到其窍妙处。因而摘录清净道论里面对于出入息念十六阶的具体内容,以
>便行者参考。
>◎修习出入息法有一要领:让呼吸自然进出,如实观察就好。不要用自我的意识
>去掌控呼吸,也不要暗示或想象。身心静下来后,深入观察身心内外一切的实相
第二十四章 修四念处
>一杂 六二一(六0七)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一乘道,净诸众生,令越忧悲,灭恼苦,得如实法,所
>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
>
>二杂 六二二(六0八)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离四念处者,则离如实圣法;离如实圣法者,则离
>圣道;离圣道者,则离甘露法;离甘露法者,不得脱生、老、病、死、忧、悲、
>恼苦,我说彼于苦不得解脱。
>若比丘不离四念处者,得不离圣如实法;不离圣如实法者,则不离圣道;不离圣
>道者,则不离甘露法;不离甘露法者,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我
>说彼人解脱众苦。
>
>【法义分享】
>◎四念处的修法是综合性的应用与全面性展开的完整修法。那是二六时中,行、
>住、坐、卧、语、默、动、静都在修行。
>◎起初要参加为期七天或十天的禅修,经善知识指导整套的修法,及如何去如实
>深观、体悟身心内外及宇宙人生的实相。一方面也学习当下现观身口意的冲动。
>◎有正知正见后,采用四念处的全面修行法,那是随时都有可能因真修实证而开
>悟、断结、证果。
>◎但是,如果欠缺法义的闻思基础而急着修四念处,有以下弊病:(一)只懂一
>些空壳名相。只学一些皮毛或只学到部份而没办法深入。(二)略有心得体悟后
>,就背着一把锐利的宝剑,到处要找人较量,或到处看别人之漏、挑别人的毛病
>,设法把别人比下去,以显示『我的厉害』。
>◎修行,如果不是用来随时反观自己身口意的冲动与我慢,如果不是用来反观诸
>结缚而断结,那不管如何勇猛修行,都还在世间法里面绕。
>
>三杂 六二四(六一0)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说修四念处。谛听!善思!云何修四念处?谓内身身
>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忧悲;外身、内外身观住,精勤方便,
>正念正知,调伏世间忧悲。如是受、心、法,内法、外法、内外法观念住,精勤
>方便,正念正知,调伏世间忧悲,是名比丘修四念处。
>
>◎四念处是针对身、受、心、法,进行全面性的深观。而且每部份又分为内身、
>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法、外法、内外法。
>◎四念处实修分成几个层次:一、观察内身、内受(观察自己的身体及觉受)。
>二、观察内心、内法。三、观察外身、外受、外心、外法。四、观察内外身、内
>外受、内外心、内外法。
>◎一般教导四念处实修的,大部份都在第一阶段的内身、内受方面下功夫,少部
>份能进展到内心、内法。但完整的四念处修法,要深入到第四层。修行的视野,
>要由点→线→面→再扩大到整个虚空。
>◎修行是要以个人五蕴身心为起点,但不要只局限在个人五蕴身心上,否则会形
>成『只见树木,不见林』。这与能否断深层的我慢有很大很大的关系。
>四杂 六三二(六一八)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四念处多修习,当得四果,四种福利。云何为四?谓须
>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
>五杂 六三三(六一九)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缘幢伎师,肩上竖幢,语弟子言:﹃汝等于
>幢上下向护我,我亦护汝,迭相护持,游行嬉戏,多得财利。﹄时,伎弟子语伎
>师言:﹃不如所言,但当各各自爱护,游行嬉戏,多得财利,身得无为安隐而下
>。﹄伎师答言:﹃如汝所言,各自爱护。﹄然其此义亦如我说,己自护时即是护
>他,他自护时亦是护己;心自亲近,修习随护作证,是名自护护他。云何护他自
>护?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是故,比丘!当如
>是学!自护者修四念处,护他者亦修四念处。』
>
>◎『自护即护他,护他即自护』。把每一位众生都当做自己一般的尊重与爱护。
>但必须先照顾好自己,才有能力照顾到众生。如果本身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那还能保护谁?要自护、护他,最好的妙方就是『四念处』。
>
>六杂 六四七(六三三)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所说一切法,一切法者,谓四念处,是名正说。何等为四
>?谓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
>
>七杂 六五二(六三八)
>尔时,尊者舍利弗因病涅槃。
>时,纯陀沙弥供养尊者舍利弗已,取余舍利,担持衣钵,到王舍城……
>于是尊者阿难闻纯陀沙弥语已,往诣佛所,白佛言:『世尊!我今举体离解,四
>方易韵,持辩闭塞,纯陀沙弥来语我言:﹃和上舍利弗已涅槃,持余舍利及衣钵
>来。﹄』
>佛言:『云何,阿难!彼舍利弗持所受戒身涅槃耶?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
>知见身涅槃耶?』
>阿难白佛言:『不也,世尊!』
>佛告阿难:『若法我自知,成等正觉所说,谓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
>、五力、七觉支、八道支涅槃耶?』
>阿难白佛:『不也,世尊!……』
>得不坏?欲令不坏者,无有是处!我先已说,一切所爱念种种诸物、适意之事,
>一切皆是乖离之法,不可常保。……若彼方有舍利弗住者,于彼方我则无事;然 佛告阿难:『汝莫愁忧苦恼。所以者何?若生、若起、若作,有为败坏之法,何
>其彼方,我则不空,以有舍利弗故,我先已说故。汝今,阿难!如我先说,所可
>爱念种种适意之事,皆是别离之法,是故汝今莫大愁毒。阿难!当知:如来不久
>亦当过去,是故,阿难!当作自洲而自依,当作法洲而法依,当作不异洲不异依
>。』
>阿难白佛:『世尊!云何自洲以自依?云何法洲以法依?云何不异洲不异依?』
>佛告阿难:『若比丘身身观念处,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
>身、内外身,受、心、法法观念处,亦如是说。阿难!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
>法依、不异洲不异洲依。』
>
>◎真正善知识不会一直强调他的厉害、他的重要,而让你加强对他的依赖。真正
>善知识只是无我无私的协助你独立,协助你『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自依、法依、不异依』的具体作法,就是以四念处为依止处。从有依再深入
>到无依。
>
>八杂 六五三(六三九)
>尔时,世尊观察众会已,告诸比丘:我观大众,见已虚空,以舍利弗、大目揵连
>般涅槃故。我声闻唯此二人善能说法,教诫、教授,辩说满足。有二种财,钱财
>及法财;钱财者从世人求,法财者从舍利弗、大目揵连求,如来已离世财及法财
>。
>汝等莫以舍利弗、目揵连涅槃故愁忧苦恼……何有生法、起法、作法、为法、坏
>败之法而不磨灭?欲令不坏,无有是处!我先已说,一切可爱之物皆归离散,我
>今不久亦当过去。是故汝等当知: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异洲不异依,谓
>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受、
>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
>以法依,不异洲不异依。
>
>◎舍利弗、大目揵连两位是佛陀在世时的弘法主将。两位不但成就阿罗汉,又都
>积极行菩萨道、入世弘法度众。其它成就阿罗汉的圣者也都是积极入世度众生。
>◎这两经还含有不少的启示与深意,行者要慢慢去体会。
>
>九    念处经中 九八
>世尊告诸比丘: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念处。
>若有过去诸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
>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若有未来诸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悉断五盖、心
>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我今现在如来、
>无所着、等正觉,我亦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
>觉无上正尽之觉。
>云何为四?观身如身念处,观觉如觉念处,观心如心念处,观法如法念处。云何
>观身如身念处?比丘者,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
>,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
>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
>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着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
>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
>达……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犹木工师、木
>工弟子,彼持墨绳,用絣于木,则以利斧斫治令直;如是比丘生恶不善念,以善
>法念治断灭止。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长
>即知入息长,出息长即知出息长,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学一
>切身息入,学一切身息出,学止身行息入,学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
>,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离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定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意解遍满成就游……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忆所念,如前后亦然,
>如后前亦然,如昼夜亦然,如夜昼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颠倒
>,心无有缠,修光明心,心终不为暗之所覆。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
>。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
>充满:我此身中有发、髦、爪、齿、粗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
>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
>、涎、痰、小便,犹如器盛若干种子,有目之士,悉见分明,谓稻、粟种。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观身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空界、识界,犹如屠儿杀牛,剥皮布于地上,分作六段;如是比丘观身诸界:
>我此身中,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
>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观彼死尸,或一、二日……至六、七日,乌鸦所
>啄,豺狼所食,火烧埋地,悉腐烂坏,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
>……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骸骨青色,烂腐余半,骨锁在地,见
>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
>……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骨节解散,散在诸方,足骨、膞骨、
>髀骨、髋骨、脊骨、肩骨、颈骨、髑髅骨,各在异处,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
>如……
>云何观觉如觉念处?比丘者,觉乐觉时,便知觉乐觉;觉苦觉时,便知觉苦觉;
>觉不苦不乐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觉;觉乐身、苦身、不苦不乐身,乐心、苦心
>、不苦不乐心,乐食、苦食、不苦不乐食,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乐
>欲、苦欲、不苦不乐欲,乐无欲觉、苦无欲觉、不苦不乐无欲觉时,便知觉不苦
>不乐无欲觉。如是比丘观内觉如觉,观外觉如觉,立念在觉,有知有见,有明有
>达……
>云何观心如心念处?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无欲心知无欲心如真,有恚
>无恚、有痴无痴、有秽污无秽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
>不定,有不解脱心知不解脱心如真,有解脱心知解脱心如真。如是比丘观内心如
>心,观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心如心。
>云何观法如法念处?眼缘色生内结。比丘者,内实有结知内有结如真,内实无结
>知内无结如真,若未生内结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内结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
>耳、鼻、舌、身,意缘法生内结。比丘者,内实有结知内有结如真,内实无结知
>内无结如真,若未生内结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内结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比
>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
>法,谓内六处。
>复次,比丘观法如法。比丘者,内实有欲知有欲如真,内实无欲知无欲如真,若
>未生欲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瞋恚、睡眠、掉悔,内
>实有疑知有疑如真,内实无疑知无疑如真,若未生疑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疑灭
>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谓五盖也。
>复次,比丘观法如法。比丘者,内实有念觉支知有念觉支如真,内实无念觉支知
>无念觉支如真,若未生念觉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念觉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
>转修增广者知如真。如是择法、精进、喜、息、定。比丘者,内实有舍觉支知有
>舍觉支如真,内实无舍觉支知无舍觉支如真,若未生舍觉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
>生舍觉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转修增广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
>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法,谓七觉支。若有比
>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法如法者,是谓观法如法念处。
>若有比丘、比丘尼七年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必得二果,或现法得究竟智,或有
>余得阿那含,置七年,六五四三二一年。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月立心正住四念处
>者,彼必得二果,或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得阿那含,置七月,六五四三二一月
>。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日七夜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必得二果,或现法得究竟智
>,或有余得阿那含,置七日七夜,六五四三二,置一日一夜。若有比丘、比丘尼
>少少须臾顷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朝行如是,暮必得升进;暮行如是,朝必得升
>进。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修四念处法门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因为:
> (一)二六时中都在用功,保持清醒明觉。(这是一般人所称、所能理解到的
>觉醒、明觉。)
> (二)透过如实深观身、受、心、法之后,觉悟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
>相,而从颠倒梦想的梦幻世界里醒过来。自我消失、我慢断尽,成为真正的觉醒
>者、觉悟者。(这是出世间法所称的觉醒。)
>◎实修四念处之际,行者的行、住、坐、卧、语、默、动、静,都要正知、明觉
>。这是培养全面醒过来的最佳方法。要有初步的全面觉醒,才有可能到达最终的
>觉醒而远离颠倒梦想。
>◎『身念处』的内容包括:(一)身体的一切动作举止都要正知明觉。(二)正
>知出入息。(三)具足禅定。(四)光明想。(五)三十二身分。(六)六界分
>别观。(七)不净观。(八)白骨观。
>◎『受念处』(觉念处)的内容包括各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能正知其
>生灭。
>◎『心念处』所要观察的内容包括:有贪、无贪,有瞋、无瞋,有痴、无痴,有
>秽、无秽,是合、是散,是下、是高,是小、是大,有修、无修,有定、无定,
>有解脱心、无解脱心。也就是当下生起的是什么心?都要能如实观察、如实正知
>。
>◎『法念处』所要观察的主要内容:
> (一)六根与六尘接触后,是否有打结?根、尘触后有起贪、瞋、迎、拒之心
>就是有打结。
> (二)当下是否有五盖?有的话,是处在哪一盖?
> (三)当下是否有生起七觉支?有的话,是哪一觉支?
>◎修四念处而培养正知明觉,目的是要透过正知明觉去深观到内心深层所打的种
>种结。尤其要应用到在历缘对境,在日常生活的实际考验中,现观贪、瞋、痴、
>我慢、我是、我能……诸结,要深观到那蠢蠢欲动的潜伏心态。要深观到习气、
>习性的反映。要深观到那个怕无常、怕空、怕死亡而仍抓得很紧的『自我』。
>◎修『四念处』进行深度的如实观察,正知明觉后,要配合四正勤。例如:(一
>)观察到已生恶不善法—要令断。如贪、瞋、慢、六根打结、五盖生起……。若
>看不到种种结,就不可能断,能看到诸结,也未必有魄力断。能看到,又有魄力
>,才能断诸结。(二)观察到『未生善法』就令生起,已生善法就令增广。
>◎如果能具足闻思基础,有了正知正见,又有因缘实修四念处法门,佛陀敢向你
>保证不必七年就能证到阿罗汉果,至少可证到三果。
>◎佛陀再鼓励行者:不必七年,甚至不用到七个月,经七天七夜的专修四念处,
>你就有可能证到阿罗汉果或三果。佛陀绝不开空头支票,也不是天方夜谭。
>◎但,不要一看到这样的鼓励就马上急着修四念处。若没有正法的闻思基础、若
>未建立起正知正见,那就容易形成以『欲贪』为前导而修四念处。如此就会越修
>越厉害,我慢也越来越大。这样的走向与佛陀所讲的『断结、断慢』的解脱道是
背道而驰。
第二五章 五根‧五力
>一杂 六六九(六五七)
>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信根
>者,当知是四不坏净。精进根者,当知是四正勤。念根者,当知是四念处。定根
>者,当知是四禅。慧根者,当知是四圣谛。
>
>【法义分享】
>◎五根就如同『树根』,能深入地中吸取养份,一方面又能使树干坚固不动。如
>此就能产生五种力量,使枝叶茂盛,进而开花结果。修行方面也是一样,需要五
>根深入地下,吸收营养又使地基稳固。如此就能自然成长而开花证果。
>◎『信根』就是信心坚固,成就四不坏净。而信心的建立,初步来自于听闻正法
>、如理思维,加上如实观察而生起信心。但最后必是透过真修实证而确定,同时
>成就四无畏。


>二杂 六五九(六四七)
>何等为信根?若比丘于如来所起净信心,根本坚固,余沙门、婆罗门、诸天、魔
>、梵、沙门、婆罗门,及余世间,无能沮坏其心者,是名信根。
>何等为精进根?已生恶不善法令断,生欲、方便、摄心、增进;未生恶不善法不
>起,生欲、方便、摄心、增进;未生善法令起,生欲、方便、摄心、增进;已生
>善法住不忘,修习增广,生欲、方便、摄心、增进,是名精进根。
>何等为念根?若比丘内身身观住,殷勤方便,正念正智,调伏世间贪忧;外身、
>内外身,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如是说,是名念根。
>何等为定根?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乃至第四禅具足
>住,是名定根。
>何等为慧根?若比丘苦圣谛如实知,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
>,是名慧根。
>
>三杂 六六四(六五二)
>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于此五根若利、若满足,得阿罗汉;若软、若劣,得阿那
>含;若软、若劣,得斯陀含;若软、若劣,得须陀洹。满足者成满足事,不满足
>者成不满足事,于此五根不空无果。若于此五根一切无者,我说彼为外道凡夫之
>数。
>
>◎地基打得越深入而稳固,就能盖越高的大楼。
>
>四杂 六六八(六五六)
>若圣弟子成就慧根者,能修信根,依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是名信根成就
>;信根成就,即是慧根。如信根,如是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说。是
>故就此五根,慧根为其首,以摄持故。譬如堂阁,栋为其首,众材所依,以摄持
>故。如是五根,慧为其首,以摄持故。
>
>◎『依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这是是否走在出世间法解脱道上的重要检验
>标准。如果想透过『修行』而得到更多的名闻利养,那都是属于世间法的修行。
>『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无学位的阿罗汉是『空无所得』,包括最难舍的『自我
>』也都舍掉了。也唯有『自我』死亡,才能到达不生不死的彼岸。唯有能放下一
>切,才能得到『无限』。(只要有抓取、有所得,必属有限。)
>
>五杂 六六九(六五七)
>若圣弟子成就信根者,作如是学:圣弟子无始生死,无明所着,爱所系,众生长
>夜生死,往来流驰,不知本际,有因故有生死,因永尽者,则无生死……
>
>六杂 六七九(六六七)
>何等为觉力?于善、不善法如实知,有罪、无罪,习近、不习近,卑法、胜法,
>黑法、白法,有分别法、无分别法,缘起法、非缘起法如实知,是名觉力。何等
>为精进力?谓四正勤,如前广说。何等为无罪力?谓无罪身、口、意,是名无罪
>力。何等为摄力?谓四摄事—惠施、爱语、行利、同利。
>
>◎真正的觉醒|要证悟到『无分别法』与『非缘起法』。超越二元对立的世界,
>才能溶入一体绝对的世界。
>
>七杂 六八0(六六八)
>世尊告诸比丘:若最胜施者,谓法施。最胜爱语者,谓善男子乐闻,应时说法。
>行利最胜者,谓不信者能令入信,建立于信;立戒者以净戒;悭者以施;恶智者
>以正智令入建立。同利最胜者,谓阿罗汉以阿罗汉、阿那含以阿那含、斯陀含以
>斯陀含、须陀洹以须陀洹、净戒者以净戒而授于彼。
>
>八杂 六八二(六七0)
>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力。何等为四?谓觉力、精进力、无罪力、摄力,如上说。
>若比丘成就此四力者,得离五恐怖。何等为五?谓不活恐怖、恶名恐怖、众中恐
>怖、死恐怖、恶趣恐怖,是名五恐怖。
>◎众生常被五种恐怖逼压得好苦、好苦。不敢去面对的众生就一直逃啊!避啊!
>或转移注意力到名利欲望的追逐,或透过种种的忙碌来忘掉自己、掩饰内心的不
>安,或找种种刺激来麻醉自己。但不管怎么厉害、怎么逃,绝对逃不出『死神』
>的手掌。
>◎唯有不再逃跑了,愿停下来,张开慧眼去如实深观,才能解决一切的问题。当
>你真的觉醒过来,了悟宇宙人生实相、远离颠倒梦想之际,死神消失了。(『我
>慢』若存在,死神就跟在后面;若『我慢』消失了,死神也消失了。)
>
>九杂 六八五(六七三)
>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力。何等为五?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
>十杂 六八七(六七五)
>世尊告诸比丘:彼信力,当知是四不坏净。精进力者,当知是四正勤。念力者,
>当知是四念处。定力者,当知是四禅。慧力者,当知是四圣谛。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08:4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六章 善用七觉支
>一杂 七一七(七0五)
>世尊告诸比丘:有五退法。何等为五?谓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盖,是则
>退法。若修习七觉支,多修习令增广,是则不退法。何等为七?谓念觉支、择法
>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猗觉支、定觉支、舍觉支,是名不退法。
>
>【法义分享】
>◎『五退法』是指『五盖』,五种会盖住我们智能的不善法,也会障碍我们迈向
>解脱道。反过来,『七觉支』就是七种善法,帮助我们开发觉察力、觉悟力,帮
>助我们彻底觉醒过来。
>◎『睡眠盖』不是指我们不能睡眠,而是不可贪睡、嗜睡。广义睡眠盖包括昏沉
>、懒散、无精打彩、没修行动力。
>◎『猗觉支』就是『轻安觉支』。
>
>二杂 七一八(七0六)
>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法,能为黑暗,能为无目,能为无智,能羸智能,非明、非
>等觉,不转趣涅槃。何等为五?谓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
>若有七觉支,能作大明,能为目,增长智能,为明、为正觉,转趣涅槃。
>
>三杂 七二六(七一四)
>若心微劣犹豫者,尔时应修何等觉分?何等为非修时?若复掉心者、掉心犹豫者
>,尔时复修何等觉分?何等为非时?
>『诸比丘!若尔时其心微劣、其心犹豫者,不应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所
>以者何?微劣心生、微劣犹豫,以此诸法增其微劣故。譬如小火,欲令其燃,(
>却)增以燋炭(灰)。云何,比丘!非为增炭(灰)令火灭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如是,比丘!微劣犹豫,若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者,此则非时,增懈怠
>故。若掉心起,若掉心犹豫,尔时不应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所以者
>何?掉心起、掉心犹豫,以此诸法能令其增。譬如炽火,欲令其灭,(却)足其
>干薪,于意云何?岂不令火增炽燃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如是掉心生、掉心犹豫,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增其掉
>心。诸比丘!若微劣心生、微劣犹豫,是时应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
>所以者何?微劣心生、微劣犹豫,以此诸法示教照喜。譬如小火,欲令其燃,足
>其干薪。云何,比丘!此火宁炽燃不?』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如是微劣心生、微劣犹豫,当于尔时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
>分,示教照喜。若掉心生、掉心犹豫,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所以者何?
>掉心生、掉心犹豫,此等诸法,能令内住一心摄持。譬如燃火,欲令其灭,足其
>燋炭(灰),彼火则灭。如是,比丘!掉心犹豫,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
>分,则非时;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自此则是时。此等诸法,内住一心,
>摄持念觉分者,一切兼助。』
>
>◎七觉支就是实修之际,要对症治疗的药。记得一个原则:『冷症要用热药,热
>症要用冷药』。若用错药,则病症会增加。
>◎『热药』是指『择法、精进、喜觉支』,有促进的作用。
> 『冷药』是指『轻安、定、舍觉支』,有冷却的作用。
> 『冷症』是指其心微劣、其心犹豫,松散、没修行动力。
> 『热症』是指其心掉举,其心高亢、绷紧、憍慢。
>◎要能对症下药并不容易。除非(一)久病成良医。(二)遇到良医,有善知识
>协助。
>
>四杂 七二七(七一五)
>譬如身依食而立,非不食;如是五盖依于食而立,非不食。贪欲盖以何为食?谓
>触相,于彼不正思惟,未起贪欲令起,已起贪欲能令增广,是名欲爱盖之食。
>『何等为瞋恚盖食?谓障碍相,于彼不正思惟,未起瞋恚盖令起,已起……
>何等为睡眠盖食?有五法。何等为五?微弱、不乐、欠呿、多食、懈怠……
>何等为掉悔盖食?有四法。何等为四?谓亲属觉、人众觉、天觉、本所经娱乐觉
>。自忆念、他人令忆念而生觉,于彼起不正思惟,未起掉悔令起,已起……
>何等为疑盖食?有三世。何等为三?谓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于过去世犹豫
>、未来世犹豫、现在世犹豫,于彼起不正思惟,未起疑盖令起,已起……』
>『何等为贪欲盖不食?谓不净观,于彼思惟,未起贪欲盖不起,已起贪欲盖令断
>,是名贪欲盖不食。
>何等为瞋恚盖不食?彼慈心思惟,未生瞋恚盖不起,已生瞋恚盖令灭。
>何等为睡眠盖不食?彼明照思惟,未生睡眠盖不起,已生睡眠盖令灭。
何等为掉悔盖不食?彼寂止思惟,未生掉悔盖不起,已生掉悔盖令灭。
>何等为疑盖不食?彼缘起法思惟,未生疑盖不起,已生疑盖令灭。』

>『何等为念觉分食?谓四念处思惟已,未生念觉分令起,已生念觉分转生令增广
>,是名念觉分食。
>何等为择法觉分食?有择善法,有择不善法,彼思惟已,未生择法觉分令……
>何等为精进觉分食?彼四正勤思惟,未生精进觉分令起……
>何等为喜觉分食?有喜,有喜处,彼思惟,未生喜觉分令起……
>何等为猗觉分食?有身猗息、心猗息思惟,未生猗觉分令起……
>何等为定觉分食?谓有四禅思惟,未生定觉分令生起,已生定觉分重生令增……
>何等为舍觉分食?有三界。何等为三?谓断界、无欲界、灭界,彼思惟,未生舍
>觉分令起,已生舍觉分重生令增广,是名舍觉分食。』
>
>◎『食』就是指添加营养剂以助其增长。『五盖』有它增长的助缘,也有让五盖
>萎缩的助缘。七觉支也是如此。
>◎为了安全又快速的到达究竟解脱的彼岸,当然是一方面减少逆缘、减少障碍;
>一方面增加善缘、加强助力。所以『恶缘—五盖』要设法让他萎缩、消失;而『
>善缘—七觉支』要设法让他增长、茁壮。
>
>五杂 七三七(七二五)
>不善聚者,谓五盖故。何等为五?谓贪欲盖、瞋恚盖……
>善积聚者,谓七觉分,是为正说。所以者何?纯一满净者,是七觉分故。……
>
>六杂 七四七(七三五)
>如是比丘修习七觉分已,多修习已,得四种果、四种福利。何等为四?谓须陀洹
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第二七章 修习禅定
>一杂 三四六(三四七)
>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具足初禅。
>离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
>离喜,舍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乐,圣说及舍,具足第三禅。
>离苦息乐,忧喜先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具足第四禅。
>
>二杂 四八二(四八三)
>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
>有觉有观息,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
>离喜贪,舍心住,正念正知,安乐住彼圣说舍,第三禅具足住。
>离苦息乐,忧喜先已离,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第四禅具足住。
>
>【法义分享】
>◎初禅到四禅是属于『色界』,五定到八定是属于『无色界』。加上『欲界』就
>合称三界。要离开欲界才能进入色界,离开色界才能进入无色界。能离开三界,
>又能入三界,这是解脱者于三界出入自在。『出三界』一词,若用头脑从文字上
>去解读,极易扭曲、误解。
>◎离开欲贪、诸恶不善法,才能专心禅修。『有觉有观』就是『有寻有伺』。『
>寻』就是找一个可以把散乱的心稳定下来的目标,如同漂荡的船,找一个可以把
>船稳定下来的柱子。『伺』就是觉得这个目标、这个柱子稳当可靠,因此就固定
>在这个目标上,一心一意的用功。
>◎因离欲界的干扰,加上内心稳定下来,放松,渐渐的身体自然生起喜禅支、乐
>禅支。如此一心一意的用功就是具足初禅。
>◎初禅五支就是『寻、伺、喜、乐、一心』。此五禅支是由粗到细到微细。当觉
>『寻、伺』是粗、是干扰,就会自动离开寻伺而入二禅。舍离喜禅支就入三禅。
>舍离乐禅支,只是内净一心,就是入四禅。
>◎『寻、伺、喜、乐、一心』这是偏于专注、修止的初禅。
> 『觉、观、喜、乐、一心』这是止观双运的初禅。
>◎对开悟、开智能、断结、证果,最有益助的是『觉、观、喜、乐、一心』能止
>观双运的初禅,或未到地定。
>
>三长 一七
>去离贪欲,无复恶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
>灭于觉、观,内喜、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
>除喜入舍,自知身乐,贤圣所求,护念一心,入第三禅。
>乐尽苦尽,忧、喜先灭,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入第四禅。
>
>四杂 八二六(八一四)
>如是修安那般那念者,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欲求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
>,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比丘当修安那般那念。如是修安那般那念,得大果
>大福利。是比丘欲求第二、第三、第四禅,慈、悲、喜、舍,空入处、识入处、
>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具足三结尽,得须陀洹果;三结尽,贪、恚、痴
>薄,得斯陀含果……
>◎初学禅定,大多偏于『专注』、『修止』,这是过程。待禅定有基础又有闻思
>基础,就能进行止观双运。若排斥专注,一开始就要止观双运,往往是散乱的观
>,只能粗浅的观。
>◎修习四禅八定的主要目的有三:(一)实际经历色界是什么、无色界是什么。
>(二)帮助内心澄静,以便对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进行如实正观。(三)
>内心澄静,有助于反观、照见诸结缚,进而断结、除慢、证果。
>◎禅定是工具,修定是过程。如果迷执在禅定、禅支、禅相、禅境上面,那就容
>易落入世间法的禅定。
>
>五杂 四七三(四七四)
>『世尊!我独一静处禅思,念言:如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
>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
>佛告阿难:『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复
>,阿难!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
>阿难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
>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三禅正受时
>,喜心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空入处正受时,色想寂灭;识入处正
>受时,空入处想寂灭;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寂灭;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
>时,无所有入处想寂灭;想受灭正受时,想受寂灭,是名渐次诸行寂灭。』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渐次诸行止息?』
>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止息;三禅正受时,喜
>心止息;四禅正受时……想受灭正受时,想受止息,是名渐次诸行止息。』
>佛告阿难:『复有胜止息、奇特止息……于余止息无过上者。』
>阿难白佛:『何等为胜止息、奇特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
>佛告阿难:『于贪欲心不乐、解脱,恚、痴心不乐、解脱,是名胜止息、奇特止
>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
>
>◎本经有简述四禅九定的过程。四禅九定就是描述『心』由粗到细到微细、到极
>微细的过程。但不管那一种禅定,都是有入有出、有生有灭。所以只要你有贪爱
>、有抓取,『苦』就跟着产生,因为你在跟无常法则抗战。

>六杂 七九七(七八五)
>何等为正定?正定有二种……何等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若心
>住不乱、不动、摄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
>善趣。
>何等为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
>,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住,不乱、不散、摄受、寂止、三昧、
>一心,是名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
>◎若只修『专注与止』的禅定,不管深入到什么定,都只是世间法的禅定。世间
>法的禅定,不知如何止观双运,或是所观的方向错误。
>◎世间法的禅定是以深入各种定为主要目标,或在禅支、禅相、禅境上面大作文
>章。
>◎记住:禅定只是工具,修定是过程,目的是要止观双运开智能。不要迷恋在中
>途而忘了目的地。(若是正确的止观双运,是没有过程与目标之分,只有当下。
>)
>
>七杂 九一八(九二六)
>世尊告诜陀迦旃延:当修真实禅,莫习强良禅,如强良马,系槽枥上,彼马不念
>:我所应作、所不应作,但念谷草。如是,丈夫于贪欲缠多所修习故,彼以贪欲
>心思惟,于出离道不如实知,心常驰骋,随贪欲缠而求正受;瞋恚、睡眠、掉悔
>、疑多修习故,于出离道不如实知,以疑盖心思惟,以求正受。
>诜陀!若真生马系槽枥上,不念水草,但作是念:驾乘之事。如是,丈夫不念贪
>欲缠,住于出离如实知,不以贪欲缠而求正受,亦不瞋恚、睡眠、掉悔、疑缠,
>多住于出离;瞋恚、睡眠、掉悔、疑缠如实知,不以疑缠而求正受。
>如是,诜陀!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风、空、识、无所有、
>非想非非想而修禅。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见、闻、觉、识,非得
>非求,非随觉,非随观而修禅。
>尔时,有尊者跋迦利住于佛后,执扇扇佛。时,跋迦利白佛言:『世尊!若比丘
>云何入禅,而不依地、水、火、风,乃至觉观,而修禅定?云何比丘禅,诸天主
>、伊湿波罗、波阇波提合掌恭敬,稽首作礼而说偈言:
>﹃南无大士夫,南无士之上!
> 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禅定?﹄』
>佛告跋迦利:比丘于地想能伏地想,于水、火、风想、无量空入处想、识入处想
>、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想。此世他世,日、月、见、闻、觉、识,若得
>若求,若觉若观,悉伏彼想。跋迦利!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水、火、风,…
>…乃至不依觉、观而修禅。
>
>◎若以『欲贪』而修禅定,例如要求各种禅相、禅境,要求放光、想看到某种佛
>相、要求神通、要求异相、为名闻利养而修定,这些都不是出世间法的正定。
>◎本经后段所述的禅修法,是属于很高段的禅修法。唯有证入无学、无修的阿罗
>汉才能做到。里面透露出:(一)无修之修。(二)无依。(三)于三界出入自
在。
第二八章 止观双运开智能
>一杂 二0八(二0六)
>世尊告诸比丘:当勤方便禅思,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方便禅思,内寂其
>心,如是如实知显现。于何如实知显现?于眼如实知显现,若色、眼识、眼触、
>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如实知显现;耳、鼻、舌、身、意
>亦复如是。此诸法无常、有为,亦如是如实知显现。
>
>【法义分享】
>◎一般打坐或禅定,都只着重在专注一点或只观出入息,或着重在禅相、禅境,
>或为求深定、寂静。如是修定,只是在修世间定。
>◎佛陀所讲的『正定』是『止观双运』。若单纯修止,也是为了如实体验禅境的
>无常生灭,与方便对身心内外及宇宙人生的实相进行如实正观。
>◎阿含经中,常提到禅思,『禅思』就是止中有观—很有深度的冷静思惟、如实
>正观。
>
>二杂 二0九(二0七)
>世尊告诸比丘:当修无量三摩提,精勤系念。所以者何?修无量三摩提,精勤系
>念已,则如实显现。于何如实显现?于眼如实显现。如是广说,……乃至此诸法
>无常、有为,此如实显现。
>
>三杂 三六六(三六七)
>世尊告诸比丘:当勤方便修习禅思,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禅思,内寂其心
>,精勤方便者,如是如实显现。云何如实显现?老死如实显现,老死集、老死灭
>、老死灭道迹如实显现;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如实
>显现,行集、行灭、行灭道迹如实显现;此诸法无常、有为、有漏如实显现。
>
>◎心若能澄静下来,进行『止观双运』,则五阴、六入处、六界、三法印、四圣
>谛、缘起法……都能因如实正观而如实知见、如实体证。
>◎经文中所讲的『观』都是有定力、有深度的看。这个『看』是用『心眼』去看
>、用心去求证、去体悟。若欠缺定力的看,因是散乱心,只能看到肤浅的外相皮
>毛,而且容易污染、扭曲实相。
>
>四杂 三六七(三六八)
>世尊告诸比丘:当修无量三摩提,专精系念;修无量三摩提,专精系念已,如是
>如实显现。云何如实显现?谓老死如实显现,……乃至行如实显现,此诸法无常
>、有为、有漏,如是如实显现。
>
>五杂 四二七(四二八)
>世尊告诸比丘:当勤禅思,正方便起,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禅思,内寂其
>心成就已,如实显现。云何如实显现?谓此苦圣谛如实显现,此苦集圣谛、苦灭
>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显现。
>
>六杂 四六三(四六四)
>『若比丘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何法专精思惟?』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者,当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
>止、观。』
>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修习于止,多修习已,当何所成?修习于观,多修习已,
>当何所成?』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
>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
>阿难复问上座:『云何诸解脱界?』
>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若断界、无欲界、灭界,是名诸解脱界。』
>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云何断界?……乃至灭界?』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断一切行,是名断界;断除爱欲,是无欲界;一切行灭
>,是名灭界。』
>佛告阿难:『若比丘空处、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二法专精思惟,……乃至灭界
>。』如五百比丘所说。
>时,尊者阿难白佛言:『奇哉!世尊!大师及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义、同
>味……』

>◎正确的禅修是『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于观,亦成于止。』止中有观,观
>中有止。
>◎『断一切行,是名断界……一切行灭,是名灭界。』从经典文字上,实在不易
>体会到其深意。解读错误的人,会以为坐到像石头就是入灭界。若负面取角的人
>,则易攻击或排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大师级人物仍在劝徒弟们不要入涅槃、不
>要出三界。
>◎如同『无为、无学、无修』若用二元对立的头脑去理解、去思维、去想象,就
>会像先天眼盲的人,在想象阳光、评论阳光、或到处找阳光。
>◎『一切行灭』就是一切颠倒梦想的止息,『我是、我能、我慢』的止息,也就
>是契入『无为』。但含意很深、很深。那是要悟道、体道而行道的人,才能做到
>。
>
>七杂 九五六(九六四)
>婆蹉诣世尊所,稽首礼足,于一面住,白佛言:『世尊!我于学所应知、应识、
>应见、应得、应觉、应证,悉知、悉识、悉见、悉得、悉觉、悉证世尊正法。唯
>愿世尊为我说法,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思惟:所以善
>男子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正信出家学道,……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婆蹉:『有二法,修习多修习,所谓止、观。此二法修习多修习,得知界、
>果,觉了于界,知种种界,觉种种界。如是,比丘!欲求离欲、恶不善法,……
>乃至第四禅具足住,慈、悲、喜、舍,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
>想入处,令我三结尽,得须陀洹;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五下分结
>尽,得阿那含;种种神通境界,天眼、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
>皆悉得。是故,比丘!当修二法,修习多修习;修二法故,知种种界,……乃至
>漏尽。』
>尔时,尊者婆蹉闻佛所说,欢喜作礼而去。尔时,婆蹉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
>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
>◎这是行者闻思具足后,请求佛陀进一层开示真修实证的法要。
>◎当闻思基础具足后,佛陀就引导弟子去止观双运→实修实证。经历四无量心、
四禅八定、断诸结缚→证诸果位,乃至究竟解脱。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08:5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九章 十个结
>一杂 四八九(四九 )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缚者,云何为缚?』
>舍利弗言:『缚者,四缚,谓贪欲缚、瞋恚缚、戒取缚、我见缚。』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结者,云何为结?』
>舍利弗言:『结者,九结,谓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见结、他取结、疑结
>、嫉结、悭结。』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使者,云何为使?』
>舍利弗言:『使者,七使,谓贪欲使、瞋恚使、有爱使、慢使、无明使、见使、
>疑使。』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清凉,云何为清凉?』
>舍利弗言:『清凉者,五下分结尽,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
>
>【法义分享】
>◎缚:就是束缚、捆绑。
> 结:就是用绳索捆绑又打结。
> 使:如同牛被穿鼻孔后,使唤向东就得向东,使唤向西就得向西。
>◎『结、缚、使』都是束缚、捆绑、拘禁、不自由的意思。但不要以为是别人在
>束缚捆绑你,若怪别人,那就永远没完没了。
>◎『结、缚、使』都是来自于自己的贪爱、抓取。因为无明所盖、贪爱所系,以
>致于颠倒梦想而作茧自缚。
>
>二长 九
>复有五法,谓五下结:身见结、戒盗结、疑结、贪欲结、瞋恚结。
>复有五法,谓五上结:色爱、无色爱、无明、慢、掉。
>
>三相应部五 第一 道相应
>诸比丘!有五种下分结。以何为五耶?有身见、疑惑、戒禁取、欲贪、瞋恚是。
>诸比丘!以此为五种下分结也。
>诸比丘、为证知……遍知……遍尽……断此五种下分结……乃至……应修习此八
>支圣道。
>诸比丘!有五种上分结。以何为五耶?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是。诸比
>丘!此为五种上分结。
>诸比丘!为证知……遍知……遍尽……断此五种上分结,应修习八支圣道。
>
>◎『身见结』:不知此色身是由地、水、火、风所形成,不知是由因缘所形成,
>因而起了颠倒妄想,以为此身就是我、我的,身外的就是非我、异我、我所。
>◎『疑结』:怀疑有智能的人(如佛陀、阿罗汉)所开示的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
>。怀疑有解脱者,怀疑有解脱的可能。
>◎『戒禁取结』:被一些与解脱无关的戒条与观念所束缚。
>◎『贪欲结』:遇到可意境(喜欢的境界),就贪爱、粘着、抓取。
>◎『瞋恚结』:遇到不可意境就瞋恨、排斥、抗拒。
>◎五上分结的说明,在第三一章。

>四杂 五六九(五七0)
>时,长者即问梨犀达多:『尊者!凡世间所见,何本、何集、何生、何转?』
>尊者梨犀达多答言:『长者!凡世间所见,或言有我,或说众生,或说寿命,或
>说世间吉凶,斯等诸见,一切皆以身见为本,身见集、身见生、身见转。』
>复问:『尊者!云何为身见?』
>答言:『长者!愚痴无闻凡夫见色是我、色异我、色中我、我中色,受、想、行
>、识见是我、识异我、我中识、识中我,长者!是名身见。』
>复问:『尊者!云何得无此身见?』
>答言:『长者!谓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不见色异我,不见我中色、色中我;
>不见受、想、行、识是我,不见识异我,不见我中识、识中我,是名得无身见。
>』
>
>◎有了『身见』就会引起我、我的、我所、我是、我能、我慢……种种颠倒梦想
>。
>◎要破除身见,有三大秘诀:(一)多修四无量心,有助于突破与众生的隔阂。
>(二)深观五蕴身心的实相,体悟无常、无我。(三)深入『地、水、火、风、
空、识』的界分别观,体悟缘起、体空。
第三十章 证果次第(四双八辈)
>一杂 八0九(七九七)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沙门法及沙门果。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沙门
>法?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何等为沙门果?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
>那含果、阿罗汉果。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何等为斯陀含果?谓三结断,
>贪、恚、痴薄。何等为阿那含果?谓五下分结尽。何等为阿罗汉果?谓贪、恚、
>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
>
>【法义分享】
>◎十个结就是:(一)身见结(二)戒禁取(三)疑结(四)贪欲(五)瞋恚(
>六)色界贪(七)无色界贪(八)掉举(九)我慢(十)无明。
>◎初果:断前三结—断身见、戒禁取、疑结。
> 二果:断前三结,而且贪、瞋二结渐淡薄。
> 三果:除断前三结外,贪瞋二结也断除。这是断前半的五下分结,但后半的五
>上分结仍未断除。
> 四果:十结全断。贪、瞋、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不再颠倒梦想。契入无为
>、无学位。
>◎能证到三果,已是人间少有的阿那含圣者,但要注意的是,仍有五上分结未断
>,仍是我慢未断、仍是无明所覆。所以不要得少为足。
>
>二杂 八三四(八二二)
>何等为增上戒学?是比丘戒为满足,少定、少慧,于彼彼分细微戒,……乃至受
>持戒学,彼如是知、如是见,断三结,谓身见、戒取、疑。断此三结,得须陀洹
>,不堕恶趣法,决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何等为增上意学?是比丘定满足,三昧满足,少于慧,于彼彼分细微戒,犯则随
>悔,乃至受持学戒,如是知、如是见,断五下分结,谓身见、戒取、疑、贪欲、
>瞋恚。断此五下分结,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复还生此世,是名增上意学。
>何等为增上慧学?是比丘学戒满足、定满足、慧满足,如是知、如是见,欲有漏
>心解脱、有有漏心解脱、无明有漏心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
>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是名增上慧学。
>
>◎证初果的须陀洹—最多再七次的人天往返,必达究竟解脱。
>◎证二果的斯陀含—往生后,会再来人间投胎一次,然后达究竟解脱。所以二果
>又称一返果。
>◎证三果的阿那含—他就在临命终、往生之际,达究竟解脱。所以三果又称不返
>果。
>◎证四果的阿罗汉—现世就已达究竟解脱,现世就契入无生→已达不生不死的彼
>岸。究竟涅槃,解脱自在。
>◎不要以为『无生』或『涅槃』就是坐如石头或死气沉沉或已死亡,那是误解或
>落入断灭空。
>◎真正现世已达涅槃彼岸的解脱者,那是生动、活泼、自在、纯真、朴实的平常
>人。
>
>三长 二
>佛告阿难:今当为汝说于法镜,使圣弟子知所生处。三恶道尽,得须陀洹,不过
>七生,必尽苦际,亦能为他说如是事。阿难!法镜者,谓圣弟子得不坏信,欢喜
>信佛:如来、无所着、等正觉……十号具足。欢喜信法:真正微妙,自恣所说,
>无有时节,示涅槃道,智者所行。欢喜信僧:善共和同,所行质直,无有谀谄,
>道果成就,上下和顺,法身具足。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
>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四双八辈,是谓如来贤圣之众,甚
>可恭敬,世之福田。信贤圣戒:清净无秽,无有缺漏,明哲所行,获三昧定。阿
>难!是为法镜,使圣弟子知所生处,三恶道尽,得须陀洹,不过七生,必尽苦际
>,亦能为他说如是事。
>
>◎『生生世世常行菩萨道』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佛。也就是要达到究竟涅槃、解脱
>自在的彼岸。
>◎四双八辈就是佛陀设计用来引导弟子们实修实证而达究竟解脱的证果次第。时
>间要历经多久?那是没有绝对的标准。要看每个人的根性与用功程度而异。若能
>证到初果,慢则七世,快则现世就能到达究竟涅槃的彼岸。后者是证初果后,仍
>是不断的虚心学习、勇猛精进用功,如此就能如同十八章第五节所述—疾得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
>
>四杂 八七七(一一二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种须陀洹道分—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
>次法向。
>
>◎在四双八辈中,有两个最不易突破的关卡。第一关是证初果,若法眼不开,若
>没有证到初果,后面的就免谈。第二关是—三果要迈向四果。这一关最不易突破
>,这是『我慢、自我』生死存亡的大决战。这是无门关,你必需用生命去找寻,
>才有突破的可能。
>◎本节所述的就是向初果的四个很重要的步骤。要先亲近有正知正见的善知识,
>才能听闻到正法。然后依善知识所指引的正法、真理,去思惟、去观察、去求证
>,觉得可信度很高,这不是迷信,而是开智能、达解脱之道,因而愿依法次法向
>而行。这就是积极的向初果迈进。
>
>五杂 八七九(一一二七)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成就四法者,当知是须陀洹。何等为四?谓于佛不坏
>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是名四法成就者,当知是须陀洹。
>
>◎实践向初果的四个步骤、依法次法向而行,努力精进用功、止观双运→见法、
>断三结、成就四不坏净,这就是证到初果,入四双八辈的圣者之流。庆贺一段时
>间后,要再继续用功,不要得少为足。要有非达究竟解脱决不终止的决心。要如
>悉达多太子一样,决心现世达究竟解脱的魄力。
>
>六杂 八六六(八五四)
>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当受一生,究竟苦边。
>五下结尽,得阿那含,于彼天上般涅槃,不复还生此世。
>
>七杂 八三二(八二0)
>断三结,谓身见、戒取、疑。断此三结,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趣三菩
>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断于五下分结,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断此五下分结,受生般涅槃得
>阿那含,不还此世。
>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心解脱、无明有漏心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
>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
>◎『无明结』破除,才会真正了悟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才会从自我
>的梦幻世界里醒过来。这是真正的觉悟者、觉醒者,不再颠倒梦想。
>
>八杂 三九二(三九三)
>世尊告诸比丘: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彼一切所应当知四圣谛法。何
>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
>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悉应当说。又三结尽,得须陀洹,一切当知四圣
>谛。……
>若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彼一切皆于四圣谛如实知故。
>五下分结尽,生般涅槃阿那含,不还此世,彼一切知四圣谛。
>若一切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
>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彼一切悉知四圣谛。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
>若得辟支佛道证,彼一切知四圣谛故。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
>若得无上等正觉,彼一切知四圣谛故。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
>
>◎『四圣谛』是从向初果到究竟解脱之前,人人所必修的学分。四圣谛有浅有深
>,行浅则见浅,行深则悟深。
>◎『阿罗汉、辟支佛、无上等正觉』,不要在名相上比谁高谁低、谁大谁小、究
>竟、不究竟。他们都是已达究竟彼岸的解脱者,但因个人的因缘际遇不同,而在
>世间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名相是人为施设、人为贴上去的卷标。若有实质的体证、真正已到达彼岸的解
>脱者,对他贴上任何卷标、或没贴上任何名称,都没有任何影响。
>
>九杂 四八九(四九0)
>阎浮车问舍利弗:『云何名善说法者?为世间正向?云何名为世间善逝?』
>舍利弗言:『若说法调伏欲贪,调伏瞋恚,调伏愚痴,是名世间说法者。若向调
>伏欲贪,向调伏瞋恚,向调伏愚痴,是名正向。若贪欲已尽,无余断知,瞋恚、
>愚痴已尽,无余断知,是名善逝。』
>阎浮车问舍利弗:『谓有漏尽,云何名为有漏尽?』
>舍利弗言:『有漏者,三有漏,谓欲有漏、有有漏、无明有漏。此三有漏,欲尽
>无余,名有漏尽。』
>阎浮车问舍利弗:『何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
>舍利弗言:『为断贪欲故,断瞋恚故,断愚痴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阿罗汉者,云何名阿罗汉者?』
>舍利弗言:『贪欲永尽无余,瞋恚、愚痴永尽无余,是名阿罗汉者。』
>复问:『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得阿罗汉者耶?』
>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阎浮车问舍利弗:『谓得稣息者,云何为得稣息者?』
>舍利弗言:『得稣息者,谓三结已尽、已知。』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得上清凉,云何名得上清凉?』
>舍利弗言:『得上清凉者,谓贪欲永尽无余,已断、已知;瞋恚、愚痴永尽无余
>,已断、已知,是名得上清凉。』
>
>◎真正善知识的说法|引导你去认清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经过实修
>实证与反观,照见自己的愚痴,从而逐渐调伏贪、瞋、痴。逐渐从颠倒梦想的世
界里醒过来,而成为觉悟者,成为解脱自在的觉醒者。
第三一章 最后的五大关卡(五上分结)
>一相应部五 第二 觉支相应
>诸比丘!有五上分结。以何为五耶?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是。诸比丘
>!此为五上分结。
>诸比丘!为证知……遍知……遍尽……断此五上分结,应修习七觉支。
>
>【法义分享】
>◎色界贪:就是对色界的贪爱,也就是对初禅~四禅的贪爱。初禅~四禅因为是
>离开欲界,依色界的地、水、火、风而入定,故称行者所入的境界为色界。(观
>出入息就是依风界)
>◎无色贪:就是对无色界的贪爱,也就是对五定~八定的贪爱。五定~八定因为
>是离开欲界,也不依色界的地水火风,而是依无色界的『空无边』、『识无边』
>而入深定。故称入此禅定境界为无色界。
>◎没有禅定力的修行人,往往仍是在欲界里面打滚。有禅定力的修行人,又很容
>易迷执在色界及无色界的四禅八定里。
>◎证到三果的行者,对此二界(色界、无色界)仍未超越,仍会津津乐道于各种
>禅定、禅支、禅相及各种觉受。
>◎四禅八定(色界、无色界)是经过行者努力禅修而得,但仍是由『自我』所努
>力修行而得,仍属有为法。第九定的灭尽定,也是行者有为有修而契入,仍是属
>于有为法、生灭法。
>
>二相应部五 第三 念处相应
>诸比丘!有五种上分结。以何为五耶?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是。
>诸比丘!为证知……遍知……遍尽……断灭此五上分结,应修习四念处。
>
>三相应部六 第五 正勤相应
>诸比丘!有五上分结。以何为五上分结耶?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是。
>诸比丘!对此五上分结,为证知……遍知……遍尽……予断,应修习四正勤。
>◎第三关—「掉举」。掉举的浅意是静不下来、闲不下来。但『掉举』所透露出
>的深意是『深层内心仍是不安』—仍是不知如何安其心。而深层内心的不安,主
>要是因为生死大事仍未彻底解决。三果圣者,虽能万法归一(也能入深定),但
>仍不知一归何处。所以那个『自我』仍抓得很紧。
>
>四相应部五 第一 道相应
>诸比丘!有五种上分结。以何为五耶?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是。
>诸比丘!为证知……遍知……遍尽……断此五种上分结,应修习八支圣道。
>
>◎第四关|「我慢」。这是指由我、我所衍生出来的种种慢—我是师父、我是大
>法师、我是大修行人、我是梵行清净的圣者、我是开悟者,我是大法王、我是伟
>大的导师、我是……。我能消灾、我能呼风唤雨、我能帮人灌顶加持、我能具足
>神通异能、我能聚众数千人、我能具足各种禅定、我能……。(卑慢是我慢的另
>一面,是同一体。)
>◎『我慢』这一关很难突破,因为这是『自我』能继续存在的动力。证到初果,
>我慢可以断除一半(属于比较粗浅的)。证到三果,我慢断除四分之三。但剩下
>的四分之一是最深、最微细、最不易觉察到的死角。
>◎除非有像佛陀的魄力与决心—『不达目的,决不终止。』否则二果或三果的行
>者已是人间少有的珍宝,一旦领众后,很容易被信徒、被徒弟们团团围住。因常
>被众生所恭维、顶礼,此际『我慢』更难觉察、更难断除。
>◎三果圣者,不管他是多么有名的大法师、大住持、大禅师,因五上分结未断,
>所以他深层的我慢与不安,在明眼人的眼中是清清楚楚的。但若因缘不成熟,那
>是丝毫帮不上忙。所以三果行者的我慢,大多数只能留待最后由『死神—黑洞』
>来将其我慢完全粉碎掉。所以三果的阿那含是在临命终之际,才完全放开而达究
>竟解脱。
>
>五杂 六六三(六五一)
>世尊告诸比丘:诸比丘!我此信根集、信根没、信根味、信根患、信根离不如实
>知者,我不得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众中,为解脱,为出为离,心离颠
>倒,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说。
>诸比丘!我于信根、信根集、信根没、信根味、信根患、信根离如实知故,于诸
>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众中,为解脱,为出为离,心离颠倒,得成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
>
>◎第五关—「无明」。这也是很难突破的最后一关。众生就像一群『先天眼盲』
>的瞎子,虽有双眼,但绝大多数人的『智能眼』都没有打开。至道、真理、缘起
>、体空、明明在眼前,但是就是看不到或只看到少部份。众生就在无明遮障下,
>彼此互相催眠、互相缠缚。就这样『以病态为常态』。
>◎而这个遮住眼睛的翳膜—就是『自我』、就是『我、我慢、我是、我能』。只
>要『自我』不肯死、『我慢』不肯断,那层翳膜就撕不掉。如此,众生就继续在
>黑暗中摸索→东撞西撞。因常撞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所以常觉得这个世间好
>苦好苦,因为处处是障碍、处处不顺己意。
>◎因为『无明』遮障,导致对于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不能如实了知
>而产生种种颠倒梦想。但不知、不醒也不觉。若有反观到,那就好办了。
>◎『我慢、自我』是生死轮回相续之因。佛陀不管从哪个角度切入,都是要引导
>众生去体证到『无我』。但很狡猾的『自我』就把『无我』当做一门学问、一个
>名相、或脑海中的一个概念,就在那里不断的宣说、诤论、或指责别人。把『无
>我』当做一个很好的挡箭牌,『自我』就可以很狡猾的躲在后面。『自我』(深
>层的我慢)与『无明』他们是同时存在、相依为命、互相滋长。
>◎佛陀设计出一套解脱道—三十七道品,包括种种法门,都是要引导众生把心澄
>静下来→如实深观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反观诸结缚而一一断除→再深入
>看到深层的我慢与无明→突破最后五大关卡而大彻大悟→远离颠倒梦想而解脱自
>在。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算是能渡你到彼岸的三十七道品、种种法门,最
>后仍是要舍离、要放下,才能上到涅槃的彼岸。
>◎涅槃彼岸是『无为、无学、无修、无证、无所得』。这是唯证乃知,对三果以
>下的行者,都只是脑海中的一种概念。如同对瞎子而言,『阳光』永远都只是他
脑海中的一个概念,除非他的眼疾好了。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08:52 | 只看该作者
第三二章 涅槃‧无为‧空——甚深极甚深
>一杂 三一三(三三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
>,梵行清白,所谓第一义空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
>,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
>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
>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
>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
>空法经。
>
>【法义分享】
>◎肉身是由非肉身组合而成,眼根是由非眼根组合而成。色身是由一些地、水、
>火、风,覆裹于空,巧妙组合而成。而地、水、火、风也是由非地水火风组合而
>成。
>◎一些元素、各种因缘聚集组合而成六根。在因缘未聚合之前,六根、六识不存
>在;因缘涣散后,六根、六识也不存在。这就是缘生缘灭。
>◎此经『第一义空』,一般都会解释为『缘起法则、无常法性』,这样就把『空
>』当成空性、性空。这是误解。若无『空』存在,现象界的缘起法则就不会存在
>。
>
>二杂 三三一(二九三)
>尔时,世尊告异比丘:我已度疑,离于犹豫,拔邪见刺,不复退转。心无所着故
>,何处有我为彼比丘说法?为彼比丘说贤圣出世—空相应缘起随顺法:所谓有是
>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所谓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
>,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死、忧、
>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乃至如是纯大苦聚灭。
>如是说法,而彼比丘犹有疑惑犹豫。先不得得想、不获获想、不证证想;今闻法
>已,心生忧苦、悔恨、蒙没、障碍。所以者何?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
>难见,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如此二法,谓有为、无为。有
>为者若生、若住、若异、若灭;无为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是名比丘诸行
>苦寂灭涅槃。因集故苦集,因灭故苦灭;断诸径路,灭于相续,相续灭灭,是名
>苦边。比丘!彼何所灭?谓有余苦。彼若灭止、清凉、息没,所谓一切取灭、爱
>尽、无欲、寂灭、涅槃。
>
>◎此经含意很深,若从语言文字相上去理解,则『涅槃、无为、空』又会落入头
>脑里面的一种概念、名相、知见,则甚深法义尽失。
>◎请注意左列两边的对比:
>◎缘起法:(一)归纳现象界的无常法则。(二)若生、若住、若异、若灭。(
>三)此有故彼有。(四)属于有为法。(五)这是甚深法义。(六)此属法住智
>。(七)有苦集灭道。(八)此为世俗谛。
>◎空:(一)是指宇宙本体。(二)不生、不住、不异、不灭。(三)涅槃寂静
>。(四)属于无为法。(五)这是甚深极甚深。(六)此属涅槃智。(七)无苦
>集灭道。(八)此为第一义谛。(九)此为非缘起法。
>
>三增 二一四
>彼云何名为空三昧?所谓空者,观一切诸法,皆悉空虚,是谓名为空三昧。
>彼云何名为无想三昧?所谓无想者,于一切诸法,都无想念,亦不可见,是谓名
>为无想三昧。
>云何名为无愿三昧?所谓无愿者,于一切诸法,亦不愿求,是谓名为无愿三昧。
>如是,比丘!不得此三三昧,久在生死,不能自觉寤。如是,诸比丘!当求方便
>,得此三三昧。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
>◎『观一切诸法,皆悉空虚』,这是如实体证到—一切万物、一切众生都是来自
>于空,也必回归到空。
>◎当真正体证到「空」的浩大、玄妙,那个很厉害的「自我」才会臣服、「我慢
>」才会消失。当我慢消失,就能契入「无想、无愿」。
>◎如果还有我慢与无明,就会用头脑从文字上去思维、用有为法去达成三三昧。
>如此的三三昧—似是而非。
>
>四杂 四八九(四九0)
>阎浮车问舍利弗:『谓涅槃者,云何为涅槃?』
>舍利弗言:『涅槃者,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
>涅槃。』
>
>◎贪瞋痴永尽、不再颠倒梦想,有何不好?为何要排斥入涅槃?
>
>五杂 六七九(六六七)
>世尊告诸比丘:何等为觉力?于善、不善法如实知,有罪、无罪,习近、不习近
>,卑法、胜法,黑法、白法,有分别法、无分别法,缘起法、非缘起法如实知,
>是名觉力。
>
>◎喜欢原始佛法的人,大多只谈分别法、缘起法、有为法,很少谈到无分别、非
>缘起、无为法。但这却是非常重要的甚深极甚深的法义。对这方面,大乘经论谈
>论的比较多,但又常形成谈空说玄、高谈阔论或把『空』当成头脑中的名相、概
>念。
>
>六杂 七六二(七五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诸恶不善法生,一切皆以无明为根本,无明集、
>无明生、无明起。所以者何?无明者无知,于善、不善法不如实知,有罪、无罪
>,下法、上法,染污、不染污,分别、不分别,缘起、非缘起不如实知。
>若诸善法生,一切皆以明为根本,明集、明生、明起。明,于善、不善法如实知
>,有罪、无罪,亲近、不亲近,卑法、胜法,秽污、白净,有分别、无分别,缘
>起、非缘起悉如实知;如实知者,是则正见。
>
>◎有些学佛者会以为佛教不谈『宇宙本体』,一谈这方面就认为那是触犯『十四
>无记』。这种看法有待重新评估。佛陀是不去谈论世界有边无边,也就是不希望
>你成为一般的天文学家一直要去找寻宇宙的边际在哪里。因为那是没有答案的。
>但若以此而认为佛教不谈论宇宙本体,那就完全错了。
>◎佛教里面最深法义的『空』都是直指宇宙本体。『涅槃寂静』是在描述本体『
>空』的特性。『不生不死』也是在描述空的特性。
>◎『非缘起』就是指宇宙本体—『空海』。『无分别法』是指体证空、溶入空的
>人—入空戏论灭。但这都不是用头脑所能思维想象的。
>
>七中 三 
>诸贤!犹如因材木,因泥土,因水草,覆裹于空,便生屋名。诸贤!当知此身亦
>复如是,因筋骨,因皮肤,因肉血,缠裹于空,便生身名。
>诸贤!世尊亦如是说:『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
>
>◎宇宙本体—『空』是无边无际,含容十方世界,含容一切的日月星辰、含容一
>切山河大地、含容一切众生,也贯穿一切众生、贯穿一切日月星辰、贯穿一切现
>象界。这个空,绝不是顽空、绝不是断灭空。这个『空』是很玄很妙,是甚深极
>甚深。
>◎若没有『空』,就不可能有现象界万事万物的存在。若没有万事万物,就不可
>能归纳出缘起法则。
>
>八杂 二七二(二七三)
>时,有异比丘独静思惟:云何为我?我何所为?何等是我?我何所住?……
>『比丘!彼眼者,是肉形、是内、是因缘、是坚、是受,是名眼肉形内地界。比
>丘!若眼肉形,若内、若因缘、津泽、是受,是名眼肉形内水界。比丘!若彼眼
>肉形,若内、若因缘、明暖、是受,是名眼肉形内火界。比丘!若彼眼肉形,若
>内、若因缘、轻飘动摇、是受,是名眼肉形内风界。
>比丘!譬如两手和合相对作声,如是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
>、想、思,此等诸法非我、非常;是无常之我,非恒,非安隐、变易之我。所以
>者何?比丘!谓生、老、死、没、受生之法。
>比丘!诸行如幻、如炎,剎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是故,比丘!于空诸行当
>知、当喜、当念;空诸行常、恒、住、不变易法,空无我、我所。譬如明目士夫
>,手执明灯,入于空室,彼空室观察。
>如是,比丘!于一切空行、空心观察欢喜,于空法行常、恒、住、不变易法,空
>我、我所。如眼、耳、鼻、舌、身、意法因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
>想、思,此诸法无我、无常……乃至空我、我所。比丘!于意云何?眼是常、为
>非常耶?』
>答言:『非常,世尊!』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
>复问:『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时,彼比丘闻世尊说合手声譬经教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
>知不受后有,成阿罗汉。
>
>◎请留意本节提到『空诸行常、恒、住、不变易法,空无我、我所……入于空室
>,彼空室观察……』这里所提到的空是指本体的空。只有『空』,才能符合『常
>、恒、住、不变易』。
>◎缘起法则是在归纳现象界万事万物生灭的总原则。现象界的一切,都是有生就
>有灭、剎那生灭变易。
>
>九杂 五六六(五六七)
>『无量三昧者,谓圣弟子心与慈俱,无怨、无憎、无恚,宽弘重心,无量修习普
>缘,一方充满;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间心与慈俱,无怨、无憎、
>无恚,宽弘重心,无量修习,充满诸方,一切世间普缘住,是名无量三昧。云何
>为无相三昧?谓圣弟子于一切相不念,无相心三昧,身作证,是名无相心三昧。
>云何无所有心三昧?谓圣弟子度一切无量识入处,无所有,无所有心住,是名无
所有心三昧。云何空三昧?谓圣弟子世间空,世间空如实观察,常住不变易,非
>我、非我所,是名空心三昧,是名为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
>复问长者:『云何法一义种种味?』
>答言:『尊者!谓贪有量,若无诤者第一无量。谓贪者是有相,恚、痴者是有相
>,无诤者是无相。贪者是所有,恚、痴者是所有,无诤者是无所有。复次,无诤
>者空,于贪空,于恚、痴空,常住不变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义种种味
>。』
>
>◎本节提到:『世间空如实观察,常住不变易,非我、非我所……常住不变易空
>,非我、非我所。』这里的『空』都是在指本体的『空』,不是头脑里面的『空
>性、性空、顽空、空无边处定』。
>◎后段是在具体指出『入空戏论灭』。不要把『空』又变成个人头脑里面的一个
>名相、知见、空性、性空……然后又诤论不休。
>
>十杂 三三四(二九六)
>云何为因缘法?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
>聚集。
>云何缘生法?谓无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
>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
>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觉知,成等正觉,
>为人演说,开示显发,谓缘生故,有老、病、死、忧、悲、恼苦。此等诸法,法
>住、法空、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如是随顺缘
>起,是名缘生法。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
>老、病、死、忧、悲、恼苦,是名缘生法。
>『多闻圣弟子于此因缘法、缘生法正知善见,不求前际,言:﹃我过去世若有、
>若无?我过去世何等类?我过去世何如?﹄不求后际:﹃我于当来世为有、为无
>?云何类?何如?﹄内不犹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为前?谁终当云何之?此
>众生从何来?于此没当何之?﹄若沙门、婆罗门起凡俗见所系,谓说我见所系、
>说众生见所系、说寿命见所系、忌讳吉庆见所系,尔时悉断、悉知,断其根本,
>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是名多闻圣弟子于因缘法、缘生法如实正
>知,善见、善觉、善修、善入。』
>
>◎缘生法、缘起法,都是在描述、归纳现象界中,万事万物生灭变异的总原则。
>而这个真理、这个法则,不是佛陀所创造、不是佛陀所发明。佛陀只是观察、发
>现到这个真理法则,并向世人宣说而已。唤醒众生去如实正观宇宙人生的实相,
>以便走出颠倒梦想的梦幻世界而活在实相的世界里。
>◎『此法常住,法住法界。』这句话含义很深。法界指的就是宇宙本体,包括从
>本体衍生出来的万事万物。
>◎本经后段所述的境界,行者要深观缘起法则,又体证到现象界背后的『空』。
>
>十一杂 三三七(二九九)
>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谓缘起法为世
>尊作?为余人作耶?』
>佛告比丘:『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
>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所谓此有故
>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
>至纯大苦聚灭。』
>
>◎『缘起法』是现象界的真理,是大彻大悟的智者所观察、所发现而归纳出来,
>不是任何人所创作的。缘起法永远是『法界常住』。只要有现象界的产生,就不
>离缘生缘灭的法则。
>◎现象界的一切,来自于空,又以空为背景、以空为舞台,然后又回归到空。
>◎宇宙本体—空,是法尔如斯,本来就存在,属于非缘生法。『空性、性空、顽
>空、断灭空、无常……』那是人类头脑中的哲学名相、一个抽象的概念。若把本
>体—空与『空性、性空』混为一谈,那就是『见指不见月』,而且会把『空』的
>特性—『涅槃寂静』变成为个人脑海中的一个名相、知见、一个理想境界。
>
>十二中 四三
>尔时,世尊告曰:阿难!持戒者不应思:令我不悔。阿难!但法自然,持戒者便
>得不悔。阿难!有不悔者不应思:令我欢悦。阿难!但法自然,有不悔者便得欢
>悦。阿难!有欢悦者不应思:令我喜。阿难!但法自然,有欢悦者便得喜。阿难
>!有喜者不应思:令我止。阿难!但法自然,有喜者便得止身。
>阿难!有止者不应思:令我乐。阿难!但法自然,有止者便得觉乐。阿难!有乐
>者不应思:令我定。阿难!但法自然,有乐者便得定心。阿难!有定者不应思:
>令我见如实、知如真。阿难!但法自然,有定者便得见如实、知如真。……
>阿难!是为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欢悦,因欢悦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
>止便得乐,因乐便得定心。阿难!多闻圣弟子有定心者便见如实、知如真,因见
>如实、知如真便得厌,因厌便得无欲,因无欲便得解脱,因解脱便知解脱:生已
>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难!是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
>,如是此戒趣至第一,谓度此岸,得至彼岸。
>
>◎『但法自然』一般的理解:种什么因,就自然会得什么果。只要好好耕耘,自
>然会有收获。只要你持戒便得不悔,只要你……便得……。这样的理解角度是不
>错。
>◎但『法自然』另有深义。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如果一个人能回到『以大自然为师』,则所有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都会如实的呈
>现在眼前。但这是一部『无字天书』,不深也不浅,不难也不易。只要能走出自
>我的梦幻世界,就能看到实相世界中活生生的真理、活生生的佛法、活生生的启
示。
第三三章 成道‧成佛‧解脱自在
>一杂 一一八六(一二0二)
>到尸罗比丘尼前而说偈言:『汝谓有众生,此则恶魔见;  
>『众生云何生?谁为其作者?唯有空阴聚,无是众生者,  
> 众生何处起?去复至何所?』如和合众材,世名之为车;  
>诸阴因缘合,假名为众生。』 
>
>二杂 一一八七(一二 三)
>至毗罗比丘尼所而说偈言:『此形不自造,亦非他所作;  
>『云何作此形?谁为其作者?因缘会而生,缘散即磨灭。  
> 此形何处起?形去至何所?』如世诸种子,因大地而生,  
>因地水火风,阴、界、入亦然,
>因缘和合生,缘离则磨灭。  
>舍一切爱苦,离一切暗冥,  
>已证于寂灭,安住诸漏尽。』 
>
>【法义分享】
>◎深观缘起、缘生、缘灭,深观身心内外现象界的实相,有助于破除身见、我见
>、我所的幻相。
>◎『五阴、六界、六入处』就是从不同角度去解析身心、内外、万事、万物、现
>象界的一切,都是由各种因缘不断错综复杂、演变而成。此中,没有任何超级人
>格化的大力神在操控,也没有一个我在推动。因为本来就无我,只有因缘聚散而
>生灭。因缘未聚合之前,『我』是不存在的。
>◎了知实相、了知无我,就不会被一些宗教师牵着鼻子走。揭开生死之谜,就能
>无为的溶入空,安住于涅槃寂静,解脱自在。
>
>三杂 一三0四(一三0七)
>时,彼赤马天子白佛言:『世尊!颇有能行过世界边,至不生、不老、不死处不
>?』
>佛告赤马:『无有能过世界边,至不生、不老、不死处者。』
>赤马天子白佛言:『奇哉!世尊!善说斯义。如世尊说言:﹃无过世界边,至不
>生、不老、不死处者。﹄所以者何?世尊!我自忆宿命,名曰赤马,作外道仙人
>,得神通,离诸爱欲。我时,作是念:我有如是捷疾神足如健士夫,以利箭横射
>过多罗树影之顷,能登一须弥,至一须弥;足蹑东海,超至西海。我时,作是念
>:我今成就如是捷疾神力,今日宁可求世界边。作是念已,即便发行,唯除食息
>便利,减节睡眠,常行百岁,于彼命终,竟不能得过世界边,至不生、不老、不
>死之处。』
>佛告赤马:『我今但以一寻之身,说于世界、世界集、世界灭、世界灭道迹。赤
>马天子!何等为世间?谓五受阴。何等为五?色受阴、受受阴、想受阴、行受阴
>、识受阴,是名世间。何等为色集?谓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染着,是名世
>间集。云何为世间灭?若彼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染着,无余断、舍、离、
>尽、无欲、灭、息没,是名世间灭。何等为世间灭道迹?谓八圣道—正见、正志
>、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世间灭道迹。
>赤马!了知世间苦,断世间苦;了知世间集,断世间集;了知世间灭,证世间灭
>;了知世间灭道迹,修彼灭道迹。赤马!若比丘于世间苦若知、若断,世间集若
>知、若断,世间灭若知、若证,世间灭道迹若知、若修。赤马!是名得世界边,
>度世间爱。』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  未曾远游行,而得世界边;善解世界边,诸梵行已立。  
>  无得世界边,终不尽苦边。于彼世界边,平等觉知者,  
>  以是故牟尼,能知世界边;是名贤圣行,度世间彼岸。  
>
>◎本经中的『赤马天子』就是『孙悟空』。赤马天子搭乘光速火箭(一秒钟跑三
>十万公里),要出离这个他觉得不可意的世间,而追寻他心目中理想且不生不死
>的世界。跑一百光年,还是找不到世界边、还是没找到理想的世界。就算再跑一
>百万光年,也还是找不到世界边。因为宇宙是无边无际。
>◎若你认为这个客观的世界是苦海,是五浊恶世而千方百计想移民、想出离,再
>跑一百万世,也还是在苦海里。因为那都是众生自己在颠倒梦想。那个『苦海』
>就是『自我』所构筑所造作出来的。
>◎『自我』会有很多的『要』与『不要』,而这个客观的实相世界,有很多很多
>是自我所不想要、不想看到的,因而自我就否定这个实相世界,而另外构筑他所
>要的理想世界。
>◎记住:这个实相世界是中性、是离苦乐两边。
>◎佛陀知道一切问题的根本在于『自我』,因而设计出一条安稳的解脱道,协助
>众生逐渐认清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回来反观我慢诸结,再深入看到
>最深层里面原来是贪生怕死的『自我』在作祟。
>◎只要善于颠倒梦想的『自我』破灭,那个苦海无边的世界就会消失(此即世间
>灭)。出离自我的梦幻世界就是得世界边、出三界、出离苦海、到达彼岸。从此
>不再颠倒梦想,而能很纯朴、很知足的活在实相世界里,解脱自在。
>
>四杂 九六八(九七六)
>『瞿昙!云何为学?所谓学者,云何学?』
>佛告尸婆:『学其所学,故名为学。』
>尸婆白佛:『何所学?』
>佛告尸婆:『随时学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
>尸婆白佛:『若阿罗汉比丘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
>结,正智善解脱,当于尔时,复何所学?』
>佛告尸婆:『若阿罗汉比丘诸漏已尽,……乃至正智善解脱,当于尔时,觉知贪
>欲永尽无余;觉知瞋恚、愚痴永尽无余,故不复更造诸恶,常行诸善。尸婆!是
>名为学其所学。』
>
>◎已上到彼岸的解脱者,必是『不复更造诸恶,常行诸善』。但这里的善恶,不
>是凡夫眼光中的善恶标准。凡夫只能看到外表、外相。
>◎解脱者的内心世界,是充满感恩与慈悲。
>
>五杂 九二六(九三四)
>尔时,世尊默然而住,如是摩诃男第二第三问,佛亦再三默然住。
>尔时,尊者阿难住于佛后,执扇扇佛。尊者阿难作是念:释氏摩诃男以此深义而
>问世尊,世尊病差未久,我今当说余事,以引于彼语。『摩诃男!学人亦有戒…
>…』
>摩诃男问尊者阿难:『云何为学人戒?云何为无学人戒?云何学人三昧?云何无
>学人三昧?云何学人慧?云何无学人慧?云何学人解脱?云何无学人解脱?』
>尊者阿难语摩诃男:『此圣弟子住于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受持学戒;
>受持学戒具足已,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如是三昧具足已,
>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如实知,此苦灭如实知,此苦灭道迹如实知;如是知、
>如是见已,五下分结已断已知,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此五下分结断
>,于彼受生,得般涅槃阿那含,不复还生此世。彼当尔时,成就学戒、学三昧、
>学慧、学解脱。复于余时尽诸有漏,无漏解脱、慧解脱,自知作证:我生已尽,
>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彼当尔时成就无学戒、无学三昧、无学慧
>、无学解脱。如是,摩诃男!是名世尊所说学戒、学三昧、学慧、学解脱,无学
>戒、无学三昧、无学慧、无学解脱。』
>
>◎三果以下,包括向阿罗汉果,都是仍在『有学』位的阶段。到达彼岸的究竟解
>脱者方称『无学』。
>◎就算证到三果的阿那含,也还体会不到『无学、无修、无为』的深义。一般都
>只是从语言文字相上,用头脑去理解、去推论、去想象。
>◎瞎子要看到阳光,不是饱学经论就能知道阳光;不是努力修行,阳光就会跑出
>来;不是努力想象、造作,阳光就会被创造出来。阳光是否存在与瞎子本身的努
>力学习、努力修行、想象、造作,都没有关联。因为阳光本来就存在。真正要看
>到阳光,只有把眼疾医好。请从中慢慢去体悟『无学、无修、无为』的深义。
>◎所有的修行就是为了让心澄静下来→看到我慢诸结缚而一一断除,再深入看到
>一切的苦、一切的问题都是『自我』的翳膜在梗阻、在作祟,因此决心大死一番
>,进行开刀手术,把那自我的翳膜去除掉。只要『自我』臣服了,只要『自我』
>的翳膜消失了→『涅槃、彼岸、空』就显现出来。而彼岸就在此岸。
>
>◎『涅槃、彼岸、空』都是本来就存在,不是努力修行、深入禅定、努力想象造
>作后才诞生出来。只要把『我慢‧自我』的翳膜去除掉,就能看到。修行若是错
用功,只会枉作风尘客。觅即知君尚未得。
第三四章 溶入一体世界—体证『心经』
>一杂 一一五九(一00)
>所谓佛者,云何为佛?为是父母制名?为是婆罗门制名?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佛见过去世、如是见未来、历劫求选择,纯苦无暂乐, 
> 亦见现在世,一切行起灭。生者悉磨灭,远离息尘垢, 
> 明智所了知,所应修已修,拔诸使刺本,等觉故名佛。』
> 应断悉已断,是故名为佛。
>
>【法义分享】
>◎『历劫求选择,纯苦无暂乐』这是『自我』从一体的实相世界,划分出自己想
>要的梦幻世界。自我划地自限后,从此活在二元对立的世界→落入无边的苦海。
>◎『好、坏、美、丑、是、非、善、恶、圣、凡、净、不净、高、低、大、小…
>…』所有二元对立的观念都是人类头脑的产物,都是被『自我』所划分出来的。
>实相世界是—包含一切,包含所有相反的两极;整个存在是—一体无分别。但自
>我却不喜欢这样的世界,他有很多的要与不要。
>◎自我所『要的』就归纳为—好、美、是、善、圣、净、高、大、优……,然后
>尽力去追求。自我所『不要的』就打入黑五类—坏、丑、非、恶、凡、不净、低
>、小、劣……,然后尽力去排斥,赶快设法『划清界线』。自我就这样一直在构
>筑理想的『梦幻世界』。凡夫在构筑他的梦幻世界,修行人也是同样在构筑他的
>梦幻世界。
>◎凡夫都是用自我的好恶标准去界定一切—顺我则是;逆我则非。
>◎『界线』就是冲突、战争的导火线。『自我』所造成二元对立的世界—就是无
>边的苦海。
>◎『等觉』就是泯除一切二元对立的观念,溶入不可思议的一体世界。(但不是
>凡夫所想象的没有是非善恶观念。)
>
>二杂 六0四(八九0)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为汝说无为法,及无为道迹。谛听!善思!云何无为
>法?谓贪欲永尽,瞋恚、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无为法。云何为无为道迹
>?谓八圣道分,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无
>为道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无为,如是难见、不动、不屈、不死、无漏、覆荫、洲渚、济渡、依止、拥护
>、不流转、离炽焰、离烧然、流通、清凉、微妙、安稳、无病、无所有、涅槃亦
>如是说。
>
>◎本经事实上是二三十经的浓缩。经中所提『无为、极难见的、不动、不屈、不
>死、无漏、依止……安稳、无病、无所有、涅槃』这是佛陀百般设法从不同角度
>来描述『空』的玄妙。这是究竟解脱者所体证、所溶入的世界。
>◎「空」本无名,你要贴上什么卷标都可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佛陀明知不可说,但因悲愍故,还是
>勉强说了。然而『真理』一旦落入『语言、文字』,众生就马上把真理变成脑海
>中的一个名相、一个概念。又是『见指不见月』,又是见诤不断。
>◎『空』一旦说出、形成文字,众生就马上把『空』变成脑海中的『空性、性空
>、顽空、坏空、空无边处想』。空的特性之一—『涅槃寂静』,一旦落入语言、
>文字,很快就被头脑转变成一个哲学名相、一个概念,或规划为未来的理想世界
>、或变成为私人的秘密武器。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若能超越自我所构筑的二元对立的世界,当下涅槃
>彼岸马上现前。『无为』才能超越无门关,『无为』才能契入涅槃,『无为』才
>能溶入等觉的世界、一体的世界。
>
>三杂 三三一(二九三)
>有为者若生、若住、若异、若灭;
>无为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
>
>◎『有为』就是现象界。现象界的一切一定是生、住、异、灭,符合缘生缘灭的
>法则。
>◎『无为』就是指『空』,这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这是无分别、非缘起法。
>
>四增 四0六
>『汝今诸根清净,颜貌与人有异,汝今游何三昧?』
>舍利弗白佛言:『唯然,世尊!我恒游空三昧。』
>佛告舍利弗言:『善哉!善哉!舍利弗!乃能游于空三昧。所以然者,诸虚空三
>昧者最为第一!其有比丘游虚空三昧,计无吾我、人、寿命,亦不见有众生;亦
>复不见诸行本末;已不见,亦不造行本;已无行,更不受有……
>若得是空三昧,亦无所愿,便得无愿三昧;以得无愿三昧,不求死此生彼,都无
>想念时,彼行者复有无想三昧可得娱乐。此众生类皆由不得三三昧故,流浪生死
>。观察诸法已,便得空三昧,已得空三昧,便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我尔时
>,以得空三昧,七日七夜观视道树,目未曾眴。舍利弗!以此方便,知空三昧者
>,于诸三昧最为第一三昧;王三昧者,空三昧是也!』
>
>◎虚空三昧—很深、很深。能游虚空三昧即是常游毕竟空。
>◎真正体证到空三昧,就是已远离颠倒梦想(无想‧无愿)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
> (若依文解字,则易成负面取角。)
>
> 五 附录『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
>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
>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
>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
>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
>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
>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
>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
>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是在阐扬阿含里面甚深极甚深的『空』。
>◎『心经』就是在描述『空』的玄妙世界、显现『空』的特性。
>◎『空』这是一切宗教的终极核心。唯有找到空、溶入空,才能远离颠倒梦想而
>达究竟涅槃、不生不死的世界。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08:53 | 只看该作者
第三五章 至人只是常—返璞归真
>一杂 七一五(七0三)
>世尊告诸比丘:若所有法,彼彼意解作证,悉皆如来无畏智所生。若比丘来为我
>声闻,不谄不伪,质直心生,我则教诫、教授为其说法。晨朝为彼教诫、教授说
>法,至日中时得胜进处;若日暮时为彼教诫、教授说法,至晨朝时得胜进处。如
>是教授已,彼生正直心,实则知实、不实知不实,上则知上、无上则知无上,当
>知、当见、当得、当觉者,皆悉了知,斯有是处!
>
>【法义分享】
>◎学佛一开始就要实实在在、脚踏实地。若有谄曲之心,若为名闻利养而修行,
>那与原始佛法的解脱道是不易相应的。
>◎修行人要有道骨。道骨与我慢不同;大无畏与霸气不同。
>◎水很柔软,但妙用无穷;空是无为,但无不为。能放下一切,才能拥有一切;
>能大死一番,才能不生不死。
>◎修行人要有『罗汉托空钵也在所不惜』的魄力与决心,才会有成。否则容易被
>世俗名利欲望牵着鼻子走;想度众生,反被众生牵着鼻子走。
>◎人到无求品自高。如此,才能真正返璞归真。
>
>二杂 一0八七(一0九九)
>『年在盛时,应受五欲庄严自娱,如何违亲背族,悲泣别离,信于非家,出家学
>道?何为舍现世乐,而求他世非时之乐?』
>诸比丘语婆罗门:『我不舍现世乐求他世非时之乐,乃是舍非时乐就现世乐。』
>波旬复问:『云何舍非时乐就现世乐?』
>比丘答言:『如世尊说,他世乐少味多苦,少利多患;世尊说现世乐者,离诸炽
>然,不待时节,能自通达,于此观察,缘自觉知。婆罗门!是名现世乐。』
>◎凡夫对于这个客观的世界,不是乐观就是悲观。有智能的人对于这个客观的世
>界,既不乐观也不悲观,只是『如实正观』—不去扭曲、不去污染,让万事万物
>如实显现。
>◎凡夫的乐是与苦相对称的乐,是有得、有依、有抓取之后的乐,此种乐的背后
>跟着的是苦。解脱者的乐是离苦乐两边,是无依、无得、也无系缚的乐。
>◎凡夫的乐是在未来,当目标、理想达成后……。解脱者的乐是在现在,在永恒
>的现在。众生所能活的只有现在,其它的过去与未来,那都是众生脑海中的一个
>泡沫、一个念头。
>
>三杂 一0八六(一0九八)
>『作王!世尊!作王!善逝!可得如意。』
>佛告波旬:『我都无心欲作国王,云何当作?我亦无心欲令雪山王变为真金,何
>由而变?』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 正使有真金,如雪山王者,
> 一人得此金,亦复不知足;
> 是故智能者,金石同一观。
>◎佛陀了悟再高的王位权势、再多的金银财宝,都会在黑洞里面消失归空。任何
>你所抓的,到最后都只是一场梦、一场空。凡夫因不了悟,所以成为无穷欲望的
>奴隶。众生出不了苦海,是因为被己之贪爱所系缚。
>◎有智能的人,了悟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因而不再去追逐梦幻泡影。出
>离颠倒梦想的世界,活在实相的世界,与大自然溶为一体。
>
>四杂 一一三七(一一五四)
>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时,健
>骂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遥见世尊,作粗恶不善语,瞋骂呵责,把土坌佛。时,有逆
>风,还吹其土,反自坌身。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 若人无瞋恨,骂辱以加者,
> 清净无结垢,彼恶还归己;
> 犹如土坌彼,逆风还自污。
>
>◎佛陀成道后,仍是过着托钵、乞食、游行弘化的生活。全部的家当都是随身携
>带,为了减轻负担,所以都是能少就尽量减少。
>◎佛陀常穿的仍是不起眼的修行衣。当他托钵乞食之际,外观上与一般的乞丐差
>不了多少,所不同的只有内心的宁静与安详。(『乞丐』用台语讲,就是『乞食
>』)
>◎把佛陀形容为『金色身、金光闪闪、着金缕衣、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那都是后代众生欲望的投射聚集而成。
>◎人间实相的佛陀是很平凡、很平淡、很朴实的一位真人。与后代众生心目中所
>想象的佛陀有很大很大的差异。事实上佛陀的遭遇绝不是后人所想象的那么风光
>。人间佛陀仍是常被辱骂、被批判。佛陀常是『独行侠』,到老年虽有阿难当侍
>者,但佛陀仍都是自行托钵乞食。
>
>五杂 一二八六(一二八九)
>尔时,世尊金槍刺足,未经几时,起身苦痛;能得舍心,正智正念,堪忍自安,
>无退减想。
>
>◎人间实相的佛陀也是会生病,脚底被利物刺伤也是会肿痛。与凡夫不同的只有
>心境上不会去苦上加苦。
>
>六杂 一二三六(五七六)
>时,彼天子说偈白佛: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不处难陀林,终不得快乐,『童蒙汝何知,阿罗汉所说? 
> 忉利天宫中,得天帝名称。』一切行无常,是则生灭法; 
>生者既复灭,俱寂灭为乐。』
>
>◎佛陀也是自称己为『阿罗汉』。
>
>七杂 一一一四(一二二七)
>波斯匿王白佛:『世尊!我亡祖母,极所敬重,舍我命终,出于城外阇维,供养
>毕,来诣世尊。』
>佛告大王:『极爱重敬念祖亲耶?』
>波斯匿王白佛:『世尊!极敬重爱恋。世尊!若国土所有象马七宝,乃至国位,
>悉持与人,能救祖母命者,悉当与之。既不能救,生死长辞,悲恋忧苦,不自堪
>胜!曾闻世尊所说:一切众生、一切虫、一切神,生者皆死,无不穷尽,无有出
>生而不死者,今日乃知世尊善说。』
>佛言:大王!如是!如是!一切众生、一切虫、一切神,生者辄死,终归穷尽,
>无有一生而不死者。……
>剎利大王灌顶居位,王四天下,得力自在,于诸敌国无不降伏,终归有极,无不
>死者。若复,大王!生长寿天,王于天宫,自在快乐,终亦归尽,无不死者。…
>…
>诸佛世尊十力具足,四无所畏,胜师子吼,终亦舍身,取般涅槃。……
>
>◎有生必有灭,一切众生、一切天神、一切天帝、一切修行人,都一定会终归穷
>尽,无有一生而不死者。佛陀也不例外。一切现象界必然是缘生缘灭。
>◎不论再怎么神通广大,在死神黑洞面前,都只是—雕虫小技。
>◎那修行人所追求的『不生不死』之境在哪里?能永恒存在、不生不灭、不生不
>死、不增不减的只有『空』。上到彼岸的究竟解脱者,就是溶入空海,也就是心
>经所讲的境界。这是活着之际就能契入,不是死后才到达。
>
>八长 二
>『佛、辟支、声闻,一切皆归灭;
>无常无撰择,如火焚山林。』
>阿难白言:『云何名为供养如来?』
>佛语阿难:『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养如来。』
>  受法而能行,觉华而为供。
>  紫金华如轮,散佛未为供;
>  阴、界、入无我,乃名第一供。
>
>◎若能从五阴、六界、六入处各种角度去体悟无我,依法次法向而行→断除我慢
>诸结,体证到无我、无为,以身为法作见证,这才是真正供养如来。
>◎佛陀不是要来让你膜拜;佛陀是要协助你此生此世就解脱自在。
>◎『无常无选择』。凡夫的苦,来自于与『无常』的法则相对抗,也就是常逆流
>而游、背道而驰。解脱者了悟宇宙人生身心内外的实相,所以悟道、体道而行道
>。内心与『空』相应,外相是随顺缘起。
>
>九长 二
>于后夏安居中,佛身疾生,举体皆痛,佛自念言:我今疾生,举身痛甚,而诸弟
>子悉皆不在,若取涅槃,则非我宜,今当精勤自力以留寿命。
>吾已老矣,年且八十,譬如故车,方便修治得有所至。吾身亦然,以方便力得少
>留寿,自力精进,忍此苦痛,不念一切想,入无想定,时我身安稳,无有恼患。
>是故……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
>
>◎佛陀的色身仍是会老病死,与凡夫不同的只有随顺缘起,全然接受无常法则,
>全然安住在每一当下,内心没有任何迎拒之心。
>◎佛陀临大般涅槃前,仍是再三提醒弟子们要『自依、法依、勿他归依』。不要
>去抓住任何人。真正善知识只是协助你独立,协助你自依止、法依止,不会要强
>化弟子对他的依赖。
>◎活生生的法,不存在任何人的头脑中;脑海中的,只是一些抽象的名相、概念。
>活生生的佛法、真理,一定是当下、现在如实展现在整个大自然、整个法界中,
>也如实展现在您的身、口、意中。
>◎真正的善知识,了知自己只是个指引真理的手指,协助你去看透身心、内外、
>宇宙、人生的实相,协助你去看那大自然界中活生生的真理。引导你『以大自然
>为师』,引导你逐渐回归大自然,逐渐溶入不生不死的『空』而解脱自在。这是
>『自依止、法依止』的深义。
>◎宇宙人生的真理、最深的奥秘,都显露在大自然中,而不是在任何经典里。(
>经典只是寻宝的参考地图,并不是宝藏所在之处。)
>◎淡中知真味,常里识真人。至人只是常。老子在你面前出现一百次,你也看不
>出老子的踪迹,除非你已通达『无为』之道。
>◎凡夫都要想成为不平凡、想成为圣贤;解脱的智者,只是回归到成为平凡的人。
>
第三六章 知足‧感恩‧大慈大悲
>
>一杂 三四七(三四八)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来成就十种力,得四无畏,知先佛住处,能转梵轮,
>于大众中震师子吼言:﹃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广说乃至
>纯大苦聚集;……纯大苦聚灭。﹄诸比丘!此是真实教法显现,断生死流,……
>乃至其人悉善显现。如是真实教法显现,断生死流,足令善男子正信、出家,方
>便修习……所谓大师面前,亲承说法,寂灭涅槃,菩提正向,善逝、正觉。是故
>,比丘!当观自利、利他、自他俱利,精勤修学。我今出家,不愚不惑,有果有
>乐……』
>
>【法义分享】
>◎『先佛住处』在哪里?就是回归到空、溶入空海。如同波浪消失后,溶入大海
>。无所在,无所不在。
>◎一切来自于空;一切也终必回归到空。
>◎缘起法、现象界都是生生灭灭。要从世俗谛,再深入看到第一义谛;要从缘起
>法,再深入看到非缘起法。能体证到不生不灭的空,才能断生死流。
>◎若问『空』在哪里?『涅槃界』在哪里?『彼岸』在哪里?如同海中的鱼,不
>知身在大海中,而拚命找寻『大海在哪里?』。
>
>二杂 三四八(三四九)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善来比丘!善出家、善得己利,旷世时时得生圣处,诸根
>具足,不愚不痴,不须手语,好说、恶说堪能解义。我今于此世作佛,如来、应
>、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说
>法寂灭、涅槃、菩提正向、善逝、等正觉。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
>无明行,缘行识,……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诸比丘!难得之处已得,生于圣处,诸根具足,……乃至纯大苦聚集;……纯大
>苦灭。是故,比丘!当如是学,自利、利他、自他俱利。如是出家,不愚不痴,
>有果有乐,有乐果报……
>
>◎当一个人真正了悟生死大事、断生死流,必然是知足、感恩、大慈大悲。自利
>、利他、自他俱利,那是必然之事。
>
>三杂 一0八四(一0九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已解脱人天绳索,汝等亦复解脱人天绳索。汝等当行人
>间,多所过度,多所饶益,安乐人天,不须伴行,一一而去。我今亦往郁鞞罗住
>处人间游行。……
>
>◎『解脱人天绳索』也就是出三界,也就是已证到无学位的阿罗汉。
>◎以佛陀的标准—要成就无学位的阿罗汉才能游化一方。三果以内的都还在有学
>位、还有无明与我慢,也就是还没有完全觉醒过来,还没有彻底了悟身心内外、
>宇宙人生实相,生死大事仍未彻底解决。
>◎真正觉醒过来、了悟宇宙人生实相、已达无学无为的解脱者,都能独当一面、
>安乐人天、利益众生。
>
>四增 四三三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教汝:如舍利弗比丘,智能、大智、分别智、广智、
>无边智、捷疾之智、普游智、利智、甚深智、断智、少欲知足、闲静勇猛、念不
>分散、戒成就、三昧成就、智能成就、解脱见慧成就、柔和无争、去恶辩了、忍
>诸言语、叹说离恶、常念去离、愍念生萌、然炽正法、与人说法无有厌足。
>
>◎若批评阿罗汉是自了汉,那都是误解或以讹传讹。
>
>五杂 一二三七(五七七)
>时,彼天子即说偈言: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断一切钩锁,牟尼无有家,『一切众生类,悉共相缠缚; 
> 沙门着教化,我不说善哉!』其有智能者,孰能不愍伤? 
>善逝哀愍故,常教授众生; 
>哀愍众生者,是法之所应。』
>
>◎『一切众生类,悉共相缠缚。』当你真正醒过来、上到彼岸,就会大彻大悟—
>原来苦海中的众生,都在互相催眠、互相缠缚。上到彼岸才会相信—往昔的颠倒
>梦想,原来都是在『海中凿河』。从此了悟『无学、无修、无为』的真义。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要他的弟子们成就无学位的阿罗汉后,才可以独当一面的出
>去弘法。因为如果还有『无明』、还有『我慢』的翳膜遮障,容易形成『以盲引
>盲』而不知、不觉、也不以为然。
>◎『一切众生类,悉共相缠缚。』这种现象不但世俗人如此,修行团体、宗教团
>体也是普遍存有此种现象。师父抓弟子,弟子抓师父;宗教抓信徒,信徒抓宗派
>。只要一有抓取,真理就极易被扭曲、被变质。
>◎觉醒过来上到彼岸的智者,看到众生在颠倒梦想、在苦海中浮沉,孰能不愍伤
>。
◎真正的觉醒者—知足、感恩、大慈大悲。
16#
发表于 2006-10-1 11:25 | 只看该作者
大篇幅的转贴,为什么没有您的丝毫评论?不知道净土师兄是否看过您亲自转贴的这篇文章?
17#
发表于 2006-12-9 20:4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8#
发表于 2006-12-10 14: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18 15:26 , Processed in 0.13753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