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68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伪经伪文知多少之——佛说盂兰盆经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 2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和任何宗教文化一样,一旦离开其本土,传到一个新的地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佛教也不例外。佛教传入中国后,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国文化影响而变异,更是出现了难以计数的伪经伪文,且大肆流传,误人无数。
有一部被称为“佛门孝经”的《佛说盂兰盆经》就是这样一部伪经。其影响之深之广,远超大多数同类诸经。而且因此伪经流传,还形成了一个七日——盂兰盆节,也即中国的“鬼节”七月十五,据说,这天超度亡者会有大功德,不仅使死去的亲人脱离地狱之苦(难道真有那么多人认定了自己的亲人一定下了地狱,非得“超度”不可???),并且连其他无主鬼魂也可以借光脱离地狱。所以,在盂兰盆节做法事是件功德无量的事。
可惜,《佛说盂兰盆经》是一部彻头彻尾的伪经,骗了国人一千余年。
下面指出其中的一些明显的问题:
1、“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注意其中“道眼”一词,佛教中,阿罗汉得六神通,其一为“天眼通”,据说,“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覆若细诸色,无不能照。”然而在佛教经典中,都是直称“天眼通”,从无有“道眼”说法,这是《盂兰盆经》中特有的词汇,有学者搜索译者竺法护的其他译著,亦无此词。可证是伪。另,有学者检索竺法护所有译著,发现有其他词汇都是此经独有:“宰相、三公、孝慈、所奈何、乞愿、年年、汲灌、盆器、锭烛、钵饭、火炭、欢喜日、 自恣日、三涂(三途)之苦、福乐、福乐无极、十方众僧、 目连比丘”。更确证此经是伪,绝对不是竺护法所译。
2、“目连大叫,悲号涕泣”。佛弟子大目犍连,或译摩诃目犍连,除此外,鲜有称“目连”者。这且不论。目犍连是两大佛弟子之一,人称“神通第一”,早证阿罗汉果。而且此经也说“始得六通”,得六神通的,一定是证了阿罗汉果的。而证了阿罗汉果,就一定彻底地破除烦恼,破除了所有的贪根心、嗔根心和痴根心,无论遭遇什么,都不会有任何情绪上的变化。对于目犍连来说,即使是他在最后被外道用石头砸死,死前都不会有嗔恨和悲哀。那么,看到母亲在地狱受罪,就“大叫,悲号涕泣”,是绝不可能的。
而且试看“悲号涕泣”情形,很显然,是中国古代孝子们在父母死亡时的表现,是编著伪经者为了迎合儒家孝文化所作的虚构。
3、“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这段,“天地神祇”是典型的汉语说法,“道士”亦是中国特有。当然,其他佛经中也有此词,但含义不同。而看其根本法理,则假得离谱。要知道,目犍连是“神通第一”的佛弟子,可是“一人力”不行,连“天地神祇”等加在一起也不行,可是“十方众僧”之力就行了,正就在了那句对联“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王怕和尚?”而且,这个“众”也没有一个具体数字。到底多少和尚之力才管用呢?骗人骗得都不够级别。
4、“十方众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十方众生”是《盂兰盆经》特有用词,其他佛经中不见。此外,“自恣日”是佛教中一个重要的日子,佛制每年夏九十日间,僧众聚集一处安居,坚持戒律、皎洁其行,称为“夏安居”。于最后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请僧众举出各自所犯之过失,于大众中发露忏悔而得清净,自生喜悦,称为自恣,又称欢喜日。可见,所谓的“自恣”是结束夏安居时众僧互相实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日子,僧团通过这种方法使每一个成员戒律更加纯净,此后更可结束夏安居,四出游行,和什么“盂兰盆”没有任何关系。
5、“香油锭烛”,这个更明显,“锭烛”是中国特有的东西,纸是汉朝发明的,古印度没有纸,拿什么做“锭”呢?
6、“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此节为表现僧人之多,罗列了不少,但其中顺序混乱,内容重复,骗骗不懂佛理的无知信众还可以,但凡懂些佛理,一看就知是假。比如,“一切圣众”,佛教中,“圣众”指的就是四双八辈,即证果的四种佛弟子,而且证得最高果的许多都有了六神通,这个前文也提到过。可是该经接紧接着又说“或得四道果”“或六通自在”,重复得离谱。此外“十地菩萨大人”,这说法实在可笑,菩萨什么时候也成了“大人”了呢?还有“其德汪洋”,用“汪洋”来形容“德”,也是其他佛经中绝对没有的,很明显的汉文化色彩。
7、“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这个是伪经一贯的手段:利诱。在七月十五搞了个施僧活动就可以让父母“福乐百年”。若果真如此,那么当个孝子也太简单了。而且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绝对不会胡说八道。这法子不妨一试,如果试过了父母不能“福乐百年”,便知是伪。
8、“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食时,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佛在世时,是严禁弟子念咒的,视之为“畜生道”,无论善咒恶咒。而且当时都称“比丘”,不称“僧”,众僧在一起称“僧伽”即“僧团”之意,没有“十方众僧”一说。此外,佛在世时,世上还没有“塔寺”,僧众除了住树下冢间外,一般住信众供养的“精舍”,如此经开篇提到的“祇树给孤独园”,又称“祢洹精舍”,是没有寺院的。至于塔,则是佛灭后信四方供养佛舍利所修(少林寺塔林也是埋葬历代祖师尸骨的地方),佛还活得好好的,不可能说出什么“塔”之类的事情。
9、“时目连母即於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佛教的因果律,父子不相代,善恶不相抵。就是说,即使做了一百件善事,也抵消不了一件恶事。善业受善报,恶业受恶报。就如做好事不能抵消违法犯罪一个道理。所以受业者,除非业满,不会因外力消除。所以绝没有因为施舍僧人吃顿饭就使人“脱一劫饿鬼之苦”这样的事。
10、“佛言:大善快问”……这句,简直不知怎么说好了,哪个译经者都不会译出这么离奇的句子来。什么叫“大哉快问”呢?除了《盂兰盆经》这样的伪经,其他经中(无论真伪)都没有过。
11、“我正欲说,汝今复问。”佛说法,都要因缘具足,大抵有主动说和弟子请问两种,但绝没有“正欲说”就赶上“复问”的。即使正好赶上,也不会直接点出。这也是《盂兰盆经》中特有的。
12、“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这个好像不用解释,什么“宰相”“三公”“万民”“庶人”,但凡有点儿文化的都知道是中国特有的。
13、“孝慈”,这个词应该更熟悉,是“子孝父慈”的简称,出自《左传》。佛教中也有孝的概念,但从没有提到过“父慈”的观点,其中的“慈”是指对一切众生都有慈悲心,也孝慈无关。
14、“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一切佛弟子”分明是后世的说法,而且也是汉传佛教独有的说法,绝不会从佛自己的口中说出。也是其他经典中绝对没有过的用词。
15、“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四辈弟子”指的是四种信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在佛经中,一般都依次列出,很少有一语概括的,而且概括也说“四众”,这且不论。一般来说,佛经结尾都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字样,这里说“欢喜奉行”亦可。但注意,前文已经提到一次“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皆大欢喜”,显然与文末重复。而且,全经开头并没有提及参会者都有哪些人,中间提到“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结尾却不提“大菩萨众”,只提“四辈弟子”,根本对不上,可见是胡编时考虑不够周到。
16、最后,且看此经挂名的译者“竺护法”,百科中记载:竺法护,又称支法护。西晋译经僧。音译作昙摩罗刹、昙摩罗察。祖先为月支人,世居敦煌。八岁出家,师事竺高座,遂以竺为姓。性纯良而好学,每日诵经数万言,并博览六经,涉猎百家。其时,关内京邑虽礼拜寺庙、图像,然诸大乘经典未备,师乃立志西行,遍通西域三十六国语文。据法华传记卷一载,师于武帝泰始元年(265)携带大批胡本经典至东土,居于长安、洛阳,专事译经,有聂承远、仁法乘、陈士伦等人参与笔受、校对等工作。武帝(265~291年在位)末年,在长安青门外营建寺院,精勤行道,广布德化二十余年。后示寂于愍帝建兴年间(313~316)。或谓师于惠帝(291—3 0 5年在位)西奔之顷病逝,世寿七十八。”而《佛说盂兰盆经》这经的名字最早出现在隋朝费长房所著之《历代三宝纪》里,当时资料不全,费长房曾将许多“失译经典”安置在他人名下,此举也颇为后人诟病,所以很可能成为将《佛说盂兰盆经》定为竺护法译文的始作俑者。前文第1条中提到的诸多《盂兰盆经》独有的名词更为确证。此外,该经至今没有发现梵文本,许多大德高僧也将其归为“疑伪”之列,笔者倒是觉得只是因其流传太广,高僧们向来为人小心,不敢明确证伪罢了。



附:伪经《佛说盂兰盆经》全文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即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
  佛告目连:「十方众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食时,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
  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皆大欢喜,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
  时目连母即於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目连复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亦应奉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为尔否﹖」
  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
  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
沙发
发表于 2016-2-4 09:37 | 只看该作者
破斥伪经,有理有据,针针见血,击其要害。随喜楼主破邪显正。
板凳
发表于 2016-2-15 16:46 | 只看该作者
奈何,现在大部分道场都相信这些是真正佛经,又强调甚麽“中国人传统”。
我们抵制这些!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3 13:47 , Processed in 0.0875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