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767|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法的后续结集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11: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高云飞 于 2018-9-28 19:50 编辑

佛法的后续结集

上一次,说了佛法的第一次结集一一五百结集,佛陀三藏教法得以系统保存并留传。

而历史上,佛法还经过了数次大规模的结集,可以按先后顺序,一一理出。
诸处记载,公认的第二次结集,是在佛灭后110年左右,由七百阿罗汉参与的毗舍离结集。

先看看各个版本的律,诸处是如何说的。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12: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高云飞 于 2018-9-28 19:50 编辑

1,《五分律》卷30

事情发生在佛灭后百年,在毗舍离城的比丘行十非法事,其中有一项,就是向居士乞钱,然后,再把得来的钱分掉。
耶舍长老不接受此钱,并告诉在家出家二众,佛不允许比丘持金钱,你们这样做不对。
居士们认可了耶舍长老,听从他的教法。
于是,那些毗舍离比丘,作出会议决定,将耶舍长老驱离。

耶舍长老寻访诸大德阿罗汉,大家皆认为此事非法,当前往事发地,依法依律予以灭除。
毗舍离比丘得知消息,带上礼物,试图加以阻止,遭到离婆多长老严辞拒绝。


大众集至毗舍离,依法召开会议,将十种行亊,依律一一加以审核,确认十事非法。


这也是佛法的第二次结集。

由于此次结集的参与者中,有七百位三明六通的阿罗汉,故又把此次结集,称为"七百结集″。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18: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高云飞 于 2018-9-28 19:52 编辑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9-28 12:07

1,《五分律》卷30

事情发生在佛灭后百年,在毗舍离城的比丘行十非法事,其中有一项,就是向 ...


2,《四分律。卷54》七百集法毗尼

佛入灭后一百年时,毗舍离的比丘,将十种行为说是符合律制的。
其中一条,即是可受持金钱。并将居士们布施得到的金银共分。

长老耶舍知道后,前去劝阻。毗舍离比丘又将金银分给他,耶舍长老不受,并说此违佛制。
他们又让长老去向居士解释。耶舍长老宣传佛之正法,律。取得居士的信任。
众比丘见事不成,便开会将耶舍长老驱离。

耶舍长老决定,寻求诸方大德判定此事,并如法灭除。
毗舍离比丘知道消息后,欲用财物收买人心,阻止此事,被离婆多长老严辞拒绝。

众长老决定,前往亊发地,如法灭除此亊。
他们到毗舍离后,并依法进行会议。在会议中,对十事依法,依律,一一进行对比判断。认定十事非法,应当灭除。
由于此事有七百阿罗汉参与结集,依法依律审定十事,确立正法正律,故将此称之为″七百集法毗尼″。
后人又称"七百结集″。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20:07 | 只看该作者
3,《善见律毗婆沙 。卷一》

跋阇子品 第二集法藏


佛入灭后一百年时,毗舍离比丘中,出现了十件非法(律)的事情。
其中一条,就是可以捉金银,并向居士钱得分。(其行为)并得到王室的支持。

长老耶须拘迦乾陀子(耶舍),发现此事后,(中略),往 四方集七百大德,同来毗舍离。
在僧中,依法审定,十事非律,当与灭除。
然后,诸大德又重新按第一结集的方式 ,重述三藏。
由于此次结集有七百阿罗汉参加 ,故称七百结集。


注:
因为此书是律部的注释书,故言之较简,但也可看出其大致情况 。

5#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20:12 | 只看该作者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9-28 20:07
3,《善见律毗婆沙 。卷一》

...

4,《十诵律。卷六十,六十一》

七百比丘集灭恶法品

佛灭后110年,毗舍离有十事。非法非善,远离佛法,不入修妒路,不入毗尼,不入法相。
其中有一条,就是持 金钱。
阿难弟子耶舍陀长老,得三明,持三藏法。发现此事后,将不合理的地方说与白衣,得到众的拥护。
毗舍离比丘知后,欲以金钱和耶舍陀分之被 拒,便在会议中将长老 驱出。

耶舍陀四处寻访诸方大德,皆是持三藏,得三明,名声广布的阿罗汉,求证皆说此十事非法,当共同灭除。
毗舍离比丘闻知,又欲阻止此行,被离波多长老严辞拒绝。
七百长老来到毗舍离会集,依律,在僧中作羯磨,将十事一 一经与大众审定,依三藏内容,认为非法,非律,不应受持。

这就是七百结集。
6#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20:40 | 只看该作者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9-28 20:12
4,《十诵律。卷六十,六十一》

...

5,《 摩诃僧祇律卷第三十三》
杂诵跋渠法第九之十一

  七百集法藏者。
佛般泥洹后。长老比丘在毗舍离沙堆僧伽蓝。
尔时,诸比丘从檀越乞索。作如是哀言:“长寿。世尊在时,得前食后食,衣服供养。世尊泥洹后。我等孤儿谁当见与?汝可布施僧财物”。
如是哀声而乞。时人或与一罽利沙槃,二罽利沙槃,乃至十罽利沙槃。至布萨时,盛着盆中。持拘钵量分,次第而与。

时,持律耶舍初至,次得分。
问言:“此是何物?”
答言:“次得罽利沙槃医药直”。
耶舍答言:“过去”。
问言:“何故?过去施僧?”
耶舍答言::“不净”。
诸比丘言:“汝谤僧言不净。此中应作举羯磨”。即便为作举羯磨。
作举羯磨已。

时尊者陀娑婆罗,在摩偷罗国。
耶舍即往诣彼,作是言:“长老。我被举,行随顺法”。
问言:“汝何故被举?”
答言:”如是如是事。“
彼言:“汝无事被举。我共长老法食味食”。

耶舍闻是语已,作是言:
”诸长老。我等应更集比尼藏。勿令佛法颓毁“。

问言:”欲何处结集?“
答言:“还彼事起处”。

时摩偷罗国,僧伽舍羯闹耆,舍卫城,沙只。尔时,中国都有七百僧集。
有持一部比尼,二部比尼者。又从世尊面受者。又从声闻受者。时有凡夫,学人,无学人,三明六通,得力自在七百僧。集毗舍离沙堆僧伽蓝。严饰床褥。
尔时大迦葉,达头路,优波达头路,尊者阿难,皆已般泥洹。

尔时尊者耶输陀僧上座。
问言:“谁应结集律藏?”
诸比丘言:“尊者陀娑婆罗应结集”。
陀娑婆罗言:“长老。更有余长老比丘应结集”。
诸比丘言:“虽有诸上座。但世尊记长老和上成就十四法。持律第一。汝从面受。应当结集”。
陀娑婆罗言:“若使我结集者。如法者随喜。不如法者应遮。若不相应者应遮。勿见尊重。是义非义愿见告示”。
皆言:“尔”。

时尊者陀娑婆罗作是念:“我今云何结集律藏?”
“有五净法。
如法如律者随喜。不如法者应遮。
何等五?一者制限净,乃至风俗净。”

作是语:“诸长老。是九法序。
何等九?
从四波罗夷乃至法随顺法。世尊在某处某处,为某甲某甲比丘制戒。我从和上闻。为如是制此戒不?”
皆言:“如是如是。”

五事记比尼。
广说如上。

乃至“诸长老。是中须钵者求钵须衣者求衣。须药者求药。

无有方便得求金银及钱。

如是诸长老,应当随顺学”。

是名七百结集律藏。

7#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11: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9-28 20:40
5,《 摩诃僧祇律卷第三十三》
...

6,《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40》

佛入灭后110年。广严城(毗舍离)比丘中,作十种事,不顺苏怛罗(经),不依毗奈耶(律),乖违正理(毗昙)。
其中一条,即以钵求居士施钱,得后平分。

阿难的再传弟子名称(耶舍)是俱解脱阿罗汉,游行至此。毗舍离比丘将钱分与耶舍长老,长老不受,认为此事违佛制律。且举三藏内容来证明。
耶舍长老见此事已妨正法,便四处寻访诸俱解脱阿罗汉,皆认为此十亊非法。当于事发处如法灭除。
毗舍离比丘知后,欲以财物相赠,阻止此事,未果。
此次,共有七百阿罗汉来毗舍离,召集大众,依法依律,对十事一一作判,认十亊非法而灭除之。

所以,此次结集又称″七百结集″。



8#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21:42 | 只看该作者
小结一下:

1,这次结集,诸处所记,时间,地点,人物,事由,经过。基本一致,就是因毗舍离比丘十事非法引起。
耶舍长老是发起人,最后如法除灭。

2,事件中,对认定十事非法所说详细 ,只有在《善见论》中,说诸阿罗汉又重结三藏。
个人认为,此时,大家所持的三藏还是一样的,故只记了十事经过。
9#
楼主| 发表于 2018-9-30 06:25 | 只看该作者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9-29 21:42
小结一下:

1,这次结集,诸处所记,时间,地点,人物,事由,经过。基本一致,就是因毗舍离比 ...

佛法的第三次结集

依《善见律毗婆沙》卷二:

佛入灭后约二百年,闫浮提阿育王登基,定都 于波咤利弗,即今 天的华氏城。
阿育王信佛,对僧众大兴供养。当时,有许多外道 ,为了生计,也混入出家众中,并把外道 法也带了进来。说法做法不一,以至于僧团内的正常活动无法进行,甚至长达七年。
阿育王知道后,派大臣前往劝和未果,反杀了许多比丘。于是,就请当时的大德目建连子帝须,来整顿僧团,重立佛法。
帝须长老到后,以神通令王信心坚固。

长老于是将众出家人,一一问之,先以佛法别之,再留 下执分别说观点者。
然后,在王的护卫下,帝须长老选通三藏,得三明的阿罗汉比丘一千人,重新结集佛法三藏。

结集完毕后,帝须长老又派出九支队伍,分赴各地弘法。

其中一支,由摩 哂陀带领,到达师子洲,即今天 的斯里兰卡。
教法流传到今,就是现在的南传佛教。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9-30 08: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高云飞 于 2018-9-30 08:33 编辑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9-30 06:25
佛法的第三次结集

依《善见律毗婆沙》卷二:


佛法的第四次结集

依《大唐西域记。卷三》之迦湿弥罗国。三,迦腻色迦王第四结集

佛入灭后四百年,健驮罗国迦腻色迦王,欲学佛法。但发现每位僧人的观点都有所不同。于是就去请教有名的阿罗汉肋尊者。
尊者说,这是距佛已远,弟子们各执所见造成的。大王于是决定,召集众僧,重新结集并解释三藏。


由于来的人太多,就宣布,只有内穷三藏,外达五明,三明六通的阿罗汉才能参加,总共得到499人。
世友菩萨因为是在弥勒佛后成佛的菩萨,也得以参与此会。

五百圣众就在迦湿弥罗囯,结集三藏,并作三部大论,分别解释经,律,阿毗达磨。刻在赤铜片上珍藏,不许传出。学习的人必须前来就学。
这就是佛法的第四次结集。

注,此次结集,其中的阿毗达磨注释书《阿毗达磨毗婆沙论》二百卷,由玄奘法师取回并译出。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9-30 14: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9-30 08:31
佛法的第四次结集

依《大唐西域记。卷三》之迦湿弥罗国。三,迦腻色迦王第四结集

也就是说,每次结集佛法,都有其重要意义,尤其是佛灭以后,能有效减少佛法流传中的变形与遗失。保证修学人获得正见的指引。
不仅如此,即使佛陀在世时,也鼓励弟子们进行结集佛法的工作。诸比丘当"数相集合,讲论正义,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长阿含。卷2,游行经》)
比如,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就说,外道师刚死不久,他的弟子们就自己为是,多起纷争,互相指责,为人所讥。对佛陀言教,“宜集法律,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长阿含。卷8。众集经》)。
佛又指出,正法速灭,不是外来的力量,而在于从内部破坏。所以,比丘要以四大教法(四大广演)来受持佛法。(《长阿含。卷3》《四分律。卷59》)。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9-30 14: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高云飞 于 2018-9-30 15:03 编辑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9-30 14:23
也就是说,每次结集佛法,都有其重要意义,尤其是佛灭以后,能有效减少佛法流传中的变形与遗失。保证修学 ...


又如,佛告诉迦叶,若世间真宝欲灭,则先有相似伪宝出现世间。佛法亦如是,相似佛法出,佛正法速灭。(《杂阿含。卷32。906经》)
所以,有二法,能疾灭正法:非法说法,非律说律;法说非法,律说非律。(《四分律。卷58》)。

其实,第一结集的起因,不就是有愚痴比丘,得知佛巳入灭,竟然高兴起来,认为从此可以为所欲为,不受约末了吗?

同样地,佛灭后一百年,毗舍离比丘行十非法事,竟带上礼物,向长老求情道:佛已入灭,他的教法也存不住了,大家想办法自谋生计,您何必(固执佛陀教诲)妨碍得罪别人呢?("大师既灭,教亦随去。任缘活命,何为恼他?″《根有律。杂事。卷40》)。

这都是典型的巴不得佛法速灭啊。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9-30 15:13 | 只看该作者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9-30 14:52
又如,佛告诉迦叶,若世间真宝欲灭,则先有相似伪宝出现世间。佛法亦如是,相似佛法出,佛正法速灭。( ...

最后,再引一则:

水老鹤的故事

来源:《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40》


时,阿难陀与诸苾刍,在竹林园。

有一苾刍而说颂曰。

  若人寿百岁  不见水白鹤(水老鹤)
  不如一日生  得见水白鹤

  时,阿难陀闻已,告彼苾刍曰。汝所诵者,大师不作是语。然佛世尊,作如是说。

  若人寿百岁  不了于生灭
  不如一日生  得了于生灭

  汝今应知。世有二人,常谤圣教。

  不信性多嗔  虽信颠倒解
  妄执于经义  如象溺深泥
  彼当自损失  由其无智慧
  邪解听无益  如毒药应知
  是故诸智者  听已能正行
  烦惑渐销除  当得离系果

  彼闻教已,便告其师。
师曰。

  阿难陀老闇  无力能忆持
  出言多忘失  未必可依信

  汝但依旧,如是诵持!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 20:50 | 只看该作者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9-30 15:13
最后,再引一则:

水老鹤的故事

为什么 把这个放最后呢?


因为你会看到,几乎所有的论坛 ,在佛法的基本知识,知见上,差不多都 是各种各样的“水老鹤”!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10-4 06:02 | 只看该作者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10-3 20:50
为什么 把这个放最后呢?

当然,这种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
佛法在古印度很长的一段时间,都 是靠师弟之间口口相传下来的。写成文字,也是在佛入灭几年后的事情。
再传入中土,差不多过了千年了。
何况 ,在其本土,也在不断地变化 。

比如,前面说的第三次结集,只有属于南传的《善见律论》中记载。
而第四结集,只较详细地记载于《大唐西域记》中。


而佛教的分化,也多处所说不同。
玄奘法师所译的《异部宗轮论》等 作品中,是这样说的:

《异部宗轮论》
(上)
  佛般涅槃后  适满百余年
  圣教异部兴  便引不饶益
  展转执异故  随有诸部起
  依自阿笈摩  说彼执令厌
  世友大菩萨  具大智觉慧
  释种真苾刍  观彼时思择
  等观诸世间  种种见漂转
  分破牟尼语  彼彼宗当说
  应审观佛教  圣谛说为依
  如采沙中金  择取其真实

  如是传闻。佛薄伽梵般涅槃后。百有余年去圣时淹。如日久没。摩竭陀国俱苏摩城王号无忧。统摄赡部。感一白盖。化洽人神。
是时佛法大众初破。谓因四众共议大天五事不同。分为两部。一大众部。二上座部。
四众者何。一龙象众。二边鄙众。三多闻众。四大德众。其五事者。如彼颂言。

  余所诱无知  犹豫他令入
  道因声故起  是名真佛教

  后即于此第二百年。大众部中流出三部。一一说部。二说出世部。三鸡胤部。
次后于此第二百年。大众部中复出一部。名多闻部。
次后于此第二百年。大众部中更出一部。名说假部。
第二百年满时。有一出家外道。舍邪归正。亦名大天。大众部中出家受具。多闻精进。居制多山。与彼部僧重详五事。因兹乖诤分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
如是大众部四破或五破。本末别说,合成九部。
一大众部。二一说部。三说出世部。四鸡胤部。五多闻部。六说假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


其上座部,经尔所时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少乖诤。分为两部。一说一切有部。亦名说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转名雪山部。
后即于此第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犊子部。
次后于此第三百年。从犊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贤胄部。三正量部。四密林山部。
次后于此第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化地部。
次后于此第三百年。从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称我袭采菽氏师。
至三百年末。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饮光部。亦名善岁部。
至第四百年初。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经量部。亦名说转部。自称我以庆喜为师。
如是上座部七破或八破。本末别说成十一部。
一说一切有部。二雪山部。三犊子部。四法上部。五贤胄部。六正量部。七密林山部。八化地部。九法藏部。十饮光部。十一经量部。

如是诸部。本宗末宗同义异义。我今当说。

此中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本宗同义者。
谓四部同说。诸佛世尊皆是出世。一切如来无有漏法。诸如来语皆转法轮。佛以一音说一切法。世尊所说无不如义。如来色身实无边际。如来威力亦无边际。诸佛寿量亦无边际。佛化有情令生净信无厌足心。佛无睡梦。如来答问不待思惟。佛一切时不说名等。常在定故。然诸有情。谓说名等欢喜踊跃。一刹那心了一切法。一刹那心相应般若知一切法。诸佛世尊尽智无生智恒常随转。乃至般涅槃。一切菩萨入母胎中。皆不执受羯刺蓝頞部昙闭尸键南为自体。一切菩萨入母胎时。作白象形。一切菩萨出母胎时。皆从右胁。一切菩萨不起欲想恚想害想。菩萨为欲饶益有情。愿生恶趣随意能往。以一刹那现观边智。遍知四谛诸相差别。眼等五识身有染有离染。色无色界具六识身。五种色根肉团为体。眼不见色。耳不闻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觉触。在等引位有发语言。亦有调伏心。亦有净作意。所作已办无容受法。
诸预流者。心心所法能了自性。有阿罗汉为余所诱。犹有无知。亦有犹豫。他令悟入道因声起。苦能引道。苦言能助。慧为加行。能灭众苦。亦能引乐。苦亦是食。第八地中亦得久住。乃至性地法皆可说有退。预流者有退义。阿罗汉无退义。
无世间正见。无世间信根。无无记法。入正性离生时。可说断一切结。诸豫流者。造一切恶唯除无间。佛所说经皆是了义。无为法有九种。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八缘起支性。九圣道支性。
心性本净客随烦恼之所杂染。说为不净。随眠非心。非心所法。亦无所缘。随眠异缠。缠异随眠。应说随眠与心不相应。缠与心相应。过去未来非实有体。一切法处非所知非所识量。非所通达。都无中有。诸预流者亦得静虑。如是等是本宗同义。

此四部末宗异义者。如如圣谛诸相差别。如是如是。有别现观。有少法是自所作。有少法是他所作。有少法是俱所作。有少法从众缘生。有于一时二心俱起。道与烦恼容俱现前。业与异熟有俱时转。种即为芽。色根大种有转变义。心心所法无转变义。心遍于身。心随依境。卷舒可得。诸如是等末宗所执。展转差别有无量门。


16#
楼主| 发表于 2018-10-4 06:05 | 只看该作者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10-4 06:02
当然,这种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
佛法在古印度很长的一段时间,都 是靠师弟之间口口相传下来的。写 ...

(下)


其多闻部本宗同义。谓佛五音是出世教。一无常。二苦。三空。四无我。五涅槃寂静。此五能引出离道故。如来余音是世间教。有阿罗汉为余所诱。犹有无知。亦有犹豫。他令悟入道因声起。余所执多同说一切有部。

其说假部本宗同义。谓苦非蕴。十二处非真实。诸行相待展转和合。假名为苦。无士夫用。无非时死。先业所得业增长为因有异熟。果转由福故得圣道。道不可修。道不可坏。余义多同大众部执。

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如是三部本宗同义。谓诸菩萨不脱恶趣。于窣堵波兴供养业。不得大果。有阿罗汉为余所诱。此等五事及余义门。所执多同大众部说。

说一切有部本宗同义者。谓一切有部诸是有者。皆二所摄。一名二色。过去未来体亦实有。一切法处皆是所知。亦是所识及所通达。生老住无常相。心不相应行蕴所摄。有为事有三种。无为事亦有三种。三有为相别有实体三谛是有为。一谛是无为。四圣谛渐现观。依空无愿二三摩地。俱容得入正性离生思惟。欲界行入正性离生。若已得入正性离生。十五心顷说名行向。第十六心说名住果。世第一法一心三品。世第一法定不可退。预流者无退义。阿罗汉有退义。非诸阿罗汉皆得无生智。异生能断欲贪嗔恚。有诸外道能得五通。亦有天中住梵行者。七等至中觉支可得。非余等至。一切静虑皆念住摄。不依静虑。得入正性离生。亦得阿罗汉果。若依色界无色界身。虽能证得阿罗汉果。而不能入正性离生。依欲界身非但能入。正性离生。亦能证得阿罗汉果。北俱卢洲无离染者。圣不生彼及无想天。四沙门果非定渐得。若先已入正性离生。依世俗道有证一来及不还果。可说四念住能摄一切法。
一切随眠皆是心所。与心相应有所缘境。一切随眠皆缠所摄。非一切缠皆随眠摄。缘起支性定是有为。亦有缘起支随阿罗汉转。有阿罗汉增长福业。唯欲色界定有中有。眼等五识身有染离染。但取自相唯无分别。心心所法体各实有。心及心所定有所缘。自性不与自性相应。心不与心相应。有世间正见。有世间信根。有无记法诸阿罗汉亦有非学非无学法。诸阿罗汉皆得静虑。非皆能起静虑现前。有阿罗汉犹受故业。有诸异生住善心死。在等引位必不命终。
佛与二乘解脱无异。三乘圣道各有差别。佛慈悲等不缘有情。执有有情。不得解脱。应言菩萨。犹是异生。诸结未断若未已入正性离生。于异生地未名超越。有情但依现有执受相续假立。说一切行皆刹那灭。定无少法能从前世转至后世。但有世俗补特伽罗。说有移转。活时行聚即无余灭。无转变诸蕴。
有出世静虑。寻亦有无漏。有善是有因。等引位中无发语者。八支圣道是正法轮。非如来语皆为转法轮。非佛一音能说一切法。世尊亦有不如义言。佛所说经非皆了义。佛自说有不了义经。此等名为本宗同义。末宗异义。其类无边。

其雪山部本宗同义。谓诸菩萨犹是异生。菩萨入胎不起贪爱。无诸外道能得五通。亦无天中住梵行者。有阿罗汉为余所诱。犹有无知。亦有犹豫。他令悟入。道因声起。余所执多同说一切有部。

有犊子部本宗同义。谓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依蕴处界假施设名。诸行有暂住。亦有刹那灭。诸法若离补特伽罗。无从前世转至后世。依补特伽罗可说有移转。亦有外道能得五通。五识无染亦非离染。若断欲界修所断结。名为离欲。非见所断。即忍名相。世第一法名能趣入正性离生。若已得入正生离生。十二心须说名行向。第十三心说名住果。有如是等多差别义。

因释一颂执义不同。从此部中流出四部。谓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所释颂言。已解脱更堕。堕由贪复还。获安喜所乐。随乐行至乐。

其化地部本宗同义。谓过去未来是无现在。无为是有。弥四圣谛一时现观。见苦谛时能见诸谛。要已见者能如是见。随眠非心亦非心所。亦无所入。眠与缠异。随眠自性心不相应。缠自性心相应。异生不断欲贪嗔恚。无诸外道能得五通。亦无天中住梵行者。定无中有。无阿罗汉增长福业。五识有染亦有离染。六识皆与寻伺相应。亦有齐首补特伽罗。
有世间正见。无世间信根。无出世静虑。亦无无漏寻伺。若非有因预流有退。诸阿罗汉定无退者。道支皆是念住所摄。无为法有九种。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不动。五善法真如。六不善法真如。七无记法真如。八道支真如。九缘起真如。入胎为初命终为后。色根大种皆有转变。心心所法亦有转变。僧中有佛。故施僧者便获大果。非别施佛。佛与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脱。说。一切行皆刹那灭。定无少法能从前世转至后世。此等是彼本宗同义。

其末宗异义者。谓说实有过去未来。亦有中有。一切法处皆是所知。亦是所识。业实是思。无身语业。寻伺相应。大地劫住。于窣堵波兴供养业。所获果少。随眠自性恒居现在。诸蕰处界亦恒现在。此部末宗。因释一颂执义有异。如彼颂言。

  五法定能缚  诸苦从之生
  谓无明贪爱  五见及诸业

  其法藏部本宗同义。谓佛虽在僧中所摄。然别施佛果大非僧。于窣堵波兴供养业获广大果。佛与二乘解脱虽一。而圣道异。无诸外道能得五通。阿罗汉身皆是无漏。余义多同大众部执。

其饮光部本宗同义。谓若法已断已遍知则无。未断未遍知则有。若业果已熟则无。业果未熟则有。有诸行以过去为因。无诸行以未来为因。一切行皆刹那灭。诸有学法有异熟果。余义多同法藏部执。

其经量部本宗同义。谓说诸蕰有从前世转至后世。立说转名非离圣道。有蕰永灭。有根边蕰。有一味蕰。异生位中亦有圣法。执有胜义补特伽罗。余所执多同说一切有部。

三藏法师翻此论竟。述重译意。乃说颂曰。

  备详众梵本  再译宗轮论
  文惬义无谬  智者应勤学

17#
楼主| 发表于 2018-10-7 06:18 | 只看该作者

也就是说,佛法在印度,能知道 的几次结集,今天所能了解的,只有这些了。
按说,后来的佛教大兴,那烂 陀寺里,肯定保留 有更多的佛教经典,从《大唐西域记》中,玄奘法师所学来看,确实可以想见得到。
不过,都 已成为历史 。


下面,说一说佛经的翻译 。


任继愈:佛经的翻译
(一)

远在三国时,就有佛经的翻译。晋南北朝,佛经的翻译大盛。隋唐以后佛经的翻译达到了极高的标准,质与量都是空前绝后的。
  
何以晋以后,佛经的翻译特盛呢?即因为那时政治黑暗,混乱,人民不能安居乐业,因此,对宗教容易发生信仰。所以在那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时候,佛经的翻译特别发达。
  
从三国到南北朝,这段长的时间,佛经中的重要的经典,差不多都有了中文译本,甚至不止一本。其中除了少数的几个人以外,大半的翻译本都不大高明,常是词不能达意,也有和原书意思不能尽合的地方。他们所以有这种错误,主要的原因就是从事翻译的人,多半是只会一种文字。旣然称为“翻”,当然是要把甲种文字的意思用乙种文字表达出来。从事翻译的人也要明白甲乙两种文字,才能胜任。但是那个时代的翻经的僧人大多数是西域的僧人,从他们的名字上即可看出他是那一国的人。如康僧会姓康,他是康居人;安世高姓安,他是安息人。那时中国的国势强盛,外国的人到中国以后,每不自觉的受了中国的同化。
其实从中国的整个的历史看来,那一段时间并说不上强盛,政治也说不上安定,但是比起西域的那些小国来,中国还不失为强大。中国那时不肯学习外国语文,正如今日的英美人不肯学中国文字是同样的道理。西域僧人本来不会说中国话,都是到了中国以后临时补习的。中文在世界上总算不易学习的文字,大部分的中国人还不容易学得“精通”、何况初到中国的外国人?可是有宗教热诚的外国僧人,希望把佛教传到中国来,他们只好请中国人作为他们翻译佛经的助手。这些助手都是中国的文人或学者,像最有名望的第一流的翻经大师,鸠摩罗什,他在长安翻译佛经时,便请了四五个助手帮他润色文字,如道生,僧融,僧肇,僧睿,都是学问顶好的。
  
鸠摩罗什的翻本,毫无问题的是最好的译本,但是由于他对于中文的造诣不够精深,至少比不上他的西文的造诣,所以翻译时要藉重他的助手,因此,无形中。会在文字里受了他的助手的影响。也因为那些助手都是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的典籍的学者,他们自己也不免具有一部分的成见,他们的成见自难免不渗入佛经的译文里。如鸠摩罗什译妙法莲法经时,有两句话的原文是:“天见人,人见天。”罗什嫌译得太直率,少文彩,他的助手吿诉他道:“莫不是应当译作人天交接,两得相见”,罗什称善。从这个小例子,可以看出几点值得注意的事。
  
第一,罗什的中文程度虽可以通晓文义,但算不上精通。虽然也有他作的信札与偈颂,可能不全是他的手笔。
  
第二,他的助手是不会外国文的,从他们道“莫不是人天交接两得相见”可见。
  
第三,译经的助手可以有修改权的,虽然他不懂得外国文字。
  
第四,那时的译经是相当看重文字的通顺,质直的翻译是不受欢迎的(一种新文字的翻译都是如此),为了适合中国人的习惯,不得不如此。
  
从以上四点看来,以罗什的头等的佛学大师,以他的那一群第一流的助手,在翻译的时候还要遭遇到困难,尚要顺从时尚,力求“中国化”。其他佛学的造诣不及罗什,助手的程度也不及罗什所用的那一群人,他们所翻译出来的经文当然不能令人满意了。这个时期的“意译”,虽然相当成功,但是有一些佛经不免走了样。
  
中国佛经的第二个翻译大师便是玄奘法师,他的中国文学的造诣是极高的,同时他又能精通梵文,曾在印度留学十七年之久,他的梵文著作虽今不传,但是从他的传记里可知道,他比印度当时的那些名僧更有学问。所以他的翻译是偏于直译的。他深知翻译的廿苦,所以他对于名词有几条不翻译的原则。
如念的咒语,便直写其音,因为没有什么意义;
印度有而中国没有的事物,他不翻,如“阎浮树”。
印度的一个字含有多义,中国没有和它相当的,他不翻,如“薄伽”;
古已有的翻译,现已通用的,就不必再立新名如“阿耨菩提”;
在印度,此字意义深奥,中国没有这种字,他不翻,如“般若”。
  
从早期的只通胡语藉助于华人的翻译,进步到精通中外两种文字的专家的翻译,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从此,翻译走向更精确,更忠实,更标准的路子。
  
从罗什抵长安到玄奘回国,中间历时二百三十七年,这二百三十七年间,佛经翻译显然有绝大的进步。再就译经的工作机构与翻译的办法来看,也远超过前人。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10-7 20:14 | 只看该作者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10-7 06:18
也就是说,佛法在印度,能知道 的几次结集,今天所能了解的,只有这些了。
按说,后来的佛教大兴,那烂 ...

(二)
南北朝时,从事于翻译佛经已是政府的大事,往往拨一笔很大的款子来工作。当时的翻译都是依敕举行,与三国时代由几个人的小规模的翻译大不相同。但是南北朝时的翻译工作的机构还不甚完备,隋唐以后,逐渐扩充,成为一个国立的庞大的分工合作的编译馆,那时称为“译场”。
只是那时的译场是临时敕设的机构,如译某部经,或某一些经时,即设立,经译完后,即解散“译场”。“译场”中,各部门的人选是由国内大寺的名僧中选聘的,经籍译完,即分别遣回。今日的编译馆是一个固定的永久的机关,在里面工作的是政府的公务员,人才也不可能尽是天下之英彦,所以表现的成绩也大不相同了。
  
译场的组织极为庞大,有多至五六百人或近千人的。可惜详细情形现在已不能十分清楚。其译经的程序共分十部。每部各有主持人以司专责。十部的职掌分述如下:
  
(一)译主。即译场的主持人,也就是翻译的主持人。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佛经所题某人译,其实译者不只此一人,只是单举译主一个人的姓名以明责任而已。译主须精通华梵文字,并须教理娴熟,戒行卓荦为众所钦服方可。遇有疑文歧义,尚须负责判定其得失以定取舍。工作时译主坐在译场的中间正面。
  
(二)证义。坐在译主的左边,与译主评量已译的意义与梵文有何不同,以便酌量修正。据说法藏大师,即因与玄奘的译文的意义有不同意的地方,辩论结果终不能相合。于是他退出了玄奘主持的译场。
  
(三)证文。坐在译主的右边,听译主高读梵文,以验其差误。证义是考验中译的文义是否妥当,护文是考验所译的原文是否有错误。原文若有错误,当然译文不能妥善。
  
(四)书字。根据梵文原本,写成中文,但仍是梵音。这一职司也称为“度语”。倘译主是外国人,而又不能十分通晓中文时,那末,书字一职绝不可少。
  
(五)笔受。翻梵音为中国的语言。如梵文称“纥里那野”,书字只写“纥里那野”四字,笔受即翻成中国的“心”字;书字只写“素怛览”,笔受即翻成中国的经卷的“经”字。
  
(六)缀文。因为西方的语言习惯与结构与中国不同,有些附属的句子,或形容字的次序与中国文法不同,所以有时需要把句子里面的排列次序颠倒,或是重新组织。譬如笔受写的是“照见五蕴彼自性空”。缀文即需改成“照见五蕴皆空”。
  
(七)参译。一方面校勘原文是否有误,一方面再由译文回证原文,反证二者是否完全相合。如果翻成中文再由中文翻回梵文时若不相合,即是翻译有了问题。
  
(八)刊定。刊削冗长,定取句义。因为梵文的组织或句法,容易使中国人觉得过分的重复,中国文字一向喜欢简洁,所以要在不影响原义的条件下,刊削冗长或重复的字句。
  
(九)润文。有时润文与刊定二人合作,或只设一人。刊定的工作多半是删削;润文的工作多半是增益。如心经中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诸法空相,不生不减,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句中“是故”二字梵文所无,是加上去的。
  
(十)梵呗。用高声念经的调子把新译的经朗诵一遍,以验其是否顺口顺耳。因为佛经总是要人念诵的。
  
除了上述的十部,必须由僧众选拔外,尚有若干不限人数的僧众来听译主讲说新译的经,如有疑难,可以随时发问讨论,所以不论在教义方面,在文字方面,若有一字的不妥,不但通不过这十重关卡,即使这十个人一时有所忽略,也很难逃过几百人听众的讨论和辩难。同时朝廷为了郑重这种事业,还要派钦命大臣在译场作监护大使,有时在开始翻经的第一天,皇帝还亲自到译场担在“笔受”的工作。以隋唐时代中国人力财力之盛,国内局面安定统一,国君敕集海内第一流的人才参加翻译的工作,当然所翻的经本质与量均超过前代远甚。
  
以上是说的当时翻译的人才和译场的组织,就以翻译人所备具的条件来看,不但在当时是个最好的标准,即使在今日以至将来,还是不刊之论。隋代的彦琮曾举有八个条件:
  
(一)翻译的人应诚心爱护佛家的道理和教养,有志救人救世,翻译工作历时长久,而绝无懈怠。
  
(二)要有好的操行,他的作品才为人看重
  
(三)要博通佛家大小二乘的经典,才不致于义理有不明白的地方。
  
(四)要精熟佛教以外的书籍,有文学的修养,译出的经才不致拙笨。
  
(五)要有公平的器度,不可固执己见。
  
(六)要名利心淡,不要急于出名。
  
(七)要精熟梵文。
  
(八)要懂得文字学,用字才会正确。
  
以上八条虽是说的“应当”如此的条件,但在事实上,他们那些翻译的人才也真正不折不扣的达到了这种标准。他们冒死跋涉万里去求法,当然是有诚意弘扬佛法的,有志救世的。他们一生的精力全花在研究佛理上面,当然精通大小二乘。他们不去考秀才进士进取功名,而去出家,当然是没有名利心的。而且从那些译家本身的作品看来,他们的梵文的修养,中文的修养,文学的造诣都是很高的,这八条并不是虚设的标准,而是事实上已经作到的标准。
  
唐以后;宋明都有佛经的翻译,宋太宗时也有译经院的设置,大体的办法乃遵循隋唐的规矩。可是因为重要的佛经早已有了译本,同时印度经过几次大的兵乱与战争之后,佛教已趋衰歇,经典已多散亡,甚至中国已译的经典在印度已不易找到原本。另一方,在中国的佛教也经过几次的“毁法”的摧残,战争的破坏,又加上理学的兴起,以致第一流的人才多半宗信孔孟,排斥佛老。佛教旣已“式微”,佛经的翻译当然更不能发展。
  
清末维新到今日,已有五十年的历史,对于西方文化介绍,还谈不上有什么成绩,今日的这些留学生看看一千多年以前的那些留学生,应当有一点反省,想想到底为文化做了些什么贡献,有几分为真理工作的诚意,有几分求法救世的热诚,有几分不求名利的心。中国的政府对于文化的看法,(编者按:任继愈先生作此文时,在一九四七年,故文中所云政府,系指过去反动政府而言。)虽然也有教育部的设置,也谈“文化”,这五十年来的事实吿诉我们,政府对于“文化”似乎不及“武化”那末热心,隋唐时代,政府的预算对于文化事业的分配究竟占总预算的百分之几,我们无暇去考查,但是确知他们有可以容纳几百人的译场,国王以下都对此重视而且提倡。现在我们也不知道文化事业的费用占总预算的百分之几,但也确知道对于大规模介绍翻译是舍不得花钱的。如果真要求“知己知彼”,对西洋文化求了解,那末古人的翻译佛经的办法是值得参考或学习的。
  
过去翻译家,只注重译本,而不重视原文,也不教人学习原文,这是一个错误。所以造成这个错误这也有他的合理的原因:第一,中国人不愿意学外国文,就是我们过去的一千多年,我们有民族的自信心,有强大的政治经济的力量,使我们不肯学习。第二,译本可靠,使人相信得过。今日的从事翻译者情形恰好与过去相反,人们轻视译本,当然也是由于译本的不可靠,其次即是民族自信心的消失,政治经济的崩溃,使我们不能不学习原文。可是如果希望一种新文化在中国发生决定性的广大深刻的影响,专靠几个少数的人,所谓能读原文的人是不行的,非要有标准的译本不可。
  
19#
楼主| 发表于 2018-10-7 20:16 | 只看该作者

【转】 隋唐译场概论(一)
   王亚荣

  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发展之鼎盛时期,其突出的标志就是异常发达的义学,和由此而诞生的宗派。这些都和佛经翻译分不开。发达的义学固然由于国家统一以后南北之合流得到不少帮助,同时,亦有赖于持续不断的佛经翻译之支持。而佛经翻译之意义,不仅仅在于弘佛法,还在于它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社会性学术活动。
  中国翻译事业开始于佛教经典之翻译,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占据重要一页。隋唐时代之佛经翻译,是自有佛经翻译以来成就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时代,形成了完善的译经程式与译场制度。
在隋唐时代,出现了很多翻译大家,如“开皇三大师”和玄奘、义净、不空等,中西合璧,对隋唐佛学发展和佛教之流传作出了巨大贡献。

还应该看到,保证隋唐译经顺利进行的是完善的译场制度。隋唐义学僧众多,有的偏重于创宗立派,著述立说,有的偏重于佛经翻译,有的两者兼而有之。有专业译经,有兼职译经;有的参与译事很长时间,有的时间很短。本文根据译场发展之脉络,着重从从事佛经翻译之角度来研究译场和译经僧的情况。

  一、隋唐译场之设立
  隋唐译经事业开始于隋代初期。在北周武帝禁佛之后,隋代复兴佛教,诏建译场翻译佛经,即所谓:“隋运兴法,翻译为初。”启发了隋唐译事之风潮。

  译场,顾名思义,就是进行翻译的场所。佛经翻译有所谓“私译”和“官译”之分,一般以后秦为分界,之前属于“私译”时期;从后秦开始,进入“官译”阶段。隋唐佛经翻译属于“官译”,即由官府设立专门进行翻译佛教经典之“译场”,规格和待遇都比较高,有比较充分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可供支配。

  隋唐译场之设立与否由朝廷决定,并由朝廷直接管理。在肯定佛教对社会有正面影响之基础上,决定译场设立与否大约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朝廷的宗教态度。如隋代,文帝针对北周武帝残酷禁佛的局面,恢复佛教之合法地位,并以佛教之宽容精神治理社会,大力支持经典汉译。另如武则天鼓励译经事业,有为女主登基制造舆论之意图。
另一方面的因素,是把翻译佛经作为重要的文治事业予以支持。如唐太宗贞观初期波颇译场之设立。还有,唐中宗恢复李唐之后朝廷返回长安,重新组织译场,以示新朝之气象,等等。
  有没有翻译人才,特别是充当译主的人才,也是在决定译场设立与否时所必须考虑的。隋代大兴佛教,创开传译,因缺乏译主人才而四处征请,甚至远至突厥征请阉那崛多。
一般情况下,凡是从西域来的传法僧和从西域取经归来的中土学问僧,朝廷都比较重视。

  隋代的译场多设立于文帝执政时期。唐代的译场则集中在从唐太宗时期到“安史之乱”以前,之后的译经属于隋唐译事之余绪了。由于两代都是大统一王朝,译场自然都设在在京城地区,即长安和洛阳地区,而且设立在与皇室有关系的寺院里,或者是设在皇宫里。
  隋唐两代三百多年,其中大约有二百年时间设立有译场。根据经录的记载,梳理《法经录》到《贞元录》,主要的译场有18座。隋代,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的瞿昙法智译场开始,大约到炀帝大业七年(611)达摩笈多译场的终结,先后设立了5座译场。
唐代时间长,译场设立不但数量多,而且译经僧的来源也更广泛。从唐太宗贞观三年(629)的波颇译场开始,到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般若译场的终结,共设立过13座译场。隋唐所出汉译经典,绝大部分出自这18座译场。隋唐时代的译经人才,基本上也都集中在这18座译场中。
2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9 10:17 | 只看该作者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10-7 20:16
【转】 隋唐译场概论(一)
   王 ...


(二)

  二、译场与朝廷之关系
  隋唐两代的译场是在朝廷直接支持与管理下进行,作为国家独特的文化事业机构,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首先是帝王的支持。唐太宗、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等,都对译场新译经典写过序记,有的甚至亲自莅临译场,笔受开题,以示隆重的程度。
例如菩提留志译场继承玄奘遗志翻译《大宝积经》,进入译场的除了译经僧外,还有著名的饱学之士徐坚、卢粲、卢藏用、王瑨、贺知章等,并由中书侍郎陆象先、侍中魏知古领衔监译。《大宝积经》的翻译历经7年,中宗、睿宗都曾先后亲临译场,笔受开题。
  隋代官员直接进入译场的比较少,而唐代则比较多,反映了时代之差别。隋代译场得到了帝王比较完全的信任,独立性较强,少有朝廷官员进入译场,即使是监护一职,多委派高僧或昭玄统、昭玄都担任。
唐代译场大多有朝廷官员奉命入译场。这些官员的使命有两种,一种是次文润色,如上述菩提留志译场的徐坚、贺知章等;一种是监护,如义净译场,担任次文润色职务的有修文馆大学士、兵部尚书、中书侍郎、吏部侍郎、兵部侍郎等20余人,并由左仆射舒国公韦巨源和右仆射许国公苏环监译。担任监护的是皇室的嗣虢王李邕。

   译场之工作人员除了佛教经典的翻译之外,还承担有朝廷委派的其他任务。
一是佛经之外的翻译。如隋代的彦琮、唐代的玄奘等,都有奉命将汉文著作翻译为外文,向西域传播。阉那崛多也曾奉命率助手在内史内省翻译外文著作,大概是属于天文地理之类的作品。
二是校勘经典,编写经录。对各地所传佛经有疑义者,由译经僧甄别刊定。如隋代广州流传的《占察经》,真伪有疑问,最后由译场研判为伪经,朝廷下令禁止流传。隋代的三部经录,以及唐代的一些经录,都是由译场的译经僧编纂,由朝廷认定并颁发全国,以作各地经典流行之权威性目录版本。

  隋唐两百年的译事,期间有大约四次翻译高潮。
隋代到阁那崛多译场,译事达到高潮。
唐代的译经高潮有三次,波颇、玄奘为第一次译经高潮之代表,义净、菩提流志为第二次高潮,不空、般若为第三次高潮。
这三次高潮形成了三个比较大的翻译群体,即玄奘翻译集团、义净翻译集团和不空翻译集团,分别聚集了全国最优秀的佛经翻译人才。
这四次译经高潮除了译经僧的努力外,朝廷均给予了大力支持。
21#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06:28 | 只看该作者

三、隋代译场

  隋代共设立了5座译场,分别是瞿昙法智译场、毗尼多流支译场、那连提黎耶舍译场、阉那崛多译场、达摩笈多译场。译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抛物线盛衰过程。

  瞿昙法智译场和毗尼多流支译场大约同时设立,维持时间较短。由于迁都,译事草创,条件有限。这两个译场应该是隋代译经之准备阶段。
  瞿昙法智,中印度人。父亲般若流支,北魏时来中国,于邺城(今河北临漳附近)翻译《正法念处经》等。瞿昙法智随父亲研习,继承传译之业。北齐时,为朝廷所重,授昭玄都之职。北周灭北齐,继续推行禁佛政策,瞿昙法智转授俗官,任洋州郡(今陕西西乡)郡守。
隋初,宝暹等从西域取经归来,文帝令求访译师,于是召法智人京,使掌翻译。开皇二年(582)三月,译出阿含部中《业报差别经》,1部1卷。因为是隋代首出之经,故名《大隋业报差别经》。瞿昙法智久居中土,“妙善隋梵二言,执本自翻,无劳传度”,故而译场的助译人员只有智铉一人,担任笔受文辞和诠序义理的工作。

  毗尼多流支,北印度。开皇二年(582)二月至七月,译出《大乘方广总持经》、《象头精舍经》等2部2卷。此后,毗尼多流支行止不清楚,或谓从僧璨受习禅法,后在今越南之地传扬,创“灭喜禅派”。毗尼多流支译场的组织结构,给事李道宝、瞿昙法智之弟昙皮任传译(或称“传语”),法纂笔受,彦琮制序。

  从那连提黎耶舍译场开始,译场组织向规范化发展。到阉那崛多译场,因缘合和,条件具备,隋代译事发展到鼎盛时期。达摩笈多译场是隋代译事之尾声。炀帝敕令将译场迁至洛阳上林园,不久便因为变乱四起而终结。

  那连提黎耶舍,北印度乌苌国人,与阉那崛多、达摩笈多并称“开皇三大师”。北齐天宝七年(556),那连提黎耶舍人华,年届40岁。文宣帝极见殊历,安置在邺城天平寺,为建译场,令昭玄大统法上等20余人兼掌翻译,瞿昙法智与鲜卑居士万天懿等任传译,共译经50余卷。北齐被北周攻灭后,继续推行禁佛政策,耶舍乃外穿俗衣内着法服出逃他方,辗转4年。
隋革周命,开皇二年(582),文帝诏请耶舍人京弘法。七月,在弟子道密等侍奉下,那连提黎耶舍入京,奉命创设译场。文帝敕令昭玄统昙延等30余人参与译事,助耶舍译经。冬季,译场开始工作,首译《百佛名经》。至五年(585)十月,共译出《百佛名经》、《大方等大集日藏经》、《力庄严三昧经》等,共8部23卷。

  那连提黎耶舍译场之组织,笔受者有翻经学士费长房、智铉、僧琨、慧献,度语为僧璨、明芬、给事李道宝、翻经学士昙皮。监掌译事的是昭玄统昙延、昭玄都大兴善寺寺主灵藏等30余人。相当于瞿昙法智译场和毗尼多流支译场,那连提黎耶舍译场显然是一个比较正规的译场。
但遗憾的是译场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那连提黎耶舍任译主时已经92岁,故此有僧璨等4人“度语”。两年后,监掌译事的昙延等上奏朝廷,“躬当翻译,音义乖越”,那连提黎耶舍年事已高,不再适合担任译主一职,建议请敕追滞留突厥的阇那崛多还京执掌译事。

  阇那崛多,北印度人,开皇四年(584),被请人京,先令带6名助手人内史省翻译外文图书,费时七年才完成。阉那崛多译场是隋代最重要的译场,崛多本人也是隋代佛经翻译成就最大的译师,所主译的经本占隋代汉译佛典的半数以上。

  阇那崛多精通三藏,久居中土,熟悉华梵,堪称隋代翻译水准最高的译主,很得京城诸义学僧的推崇,认为“试比先达抑亦继之”:“新至梵本众部弥多,或经或书,切内切外,诸有翻转必以崛多为主。佥以崛多言识异方字晓殊俗,故得宣辨自运,不劳传度。理会义门句圆词体,文义粗定铨本便成。笔受之徒不费其力,试比先达抑亦继之。”
  开皇十二年(592),崛多完成内史内省的任务后,始人译场专主译务。鉴于那连提黎耶舍译场的失误,朝廷重新组织了译场,敕令十位名闻遐迩的义学高僧为监护“十大德”。其中有著名的“六大德”僧休、昙迁、慧远、洪遵等,担任笔受的是道密、明芬、僧琨、道邃、僧昙和翻经学士费长房以及刘凭,明穆和彦琮任复勘。组成了隋代全国翻译人才最集中的译场。

  至炀帝即位之初,译传停止工作,总计所出汉译经本,《开元释教录》厘定为39部、192卷。译场所出主要有《添品妙法莲华经》、《佛本行集经》、《起世经》,以及密部的陀罗尼两部40卷。
  大业初,受滕王纶事件牵连,阇那崛多被流摈,译场工作停止,许多经本尚来不及改定。

  达摩笈多译传是隋代最后一座译场,且工作时间不长便东迁洛阳上林园。
  达摩笈多,南印度人。受具后与同伴数人北行游方弘化,越雪山,度砂碛,到达东土。开皇十年(591)十月,文帝敕令延人京城。未久,奉令人阇那崛多译场译经。阇那崛多因交通滕王纶离开译场后,达摩笈多乃专主译务。因成就卓著,也被尊为“开皇三大师”之一。
  炀帝大业三年(605),四月,炀帝人东都。达摩笈多“与诸沙门诣阙朝贺,特被召人内禁,叙故累宵”,“因即下敕,于洛阳上林园立翻经馆以处之。”达摩笈多译场所出经典有:《大方等大集菩萨念佛三昧经》、《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摄大乘论释论》等。译经僧似乎还是原阇那崛多译场的助译人员,有彦琮、明则、行矩等,多随译场在洛阳工作。

  从大业七年至十年(611—614),炀帝诏令以全国之力攻击高丽,中原大乱,隋代译事终结。

2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06:29 | 只看该作者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10-10 06:28
三、隋代译场

  隋代共设立了5 ...

四、唐代译场基本概况

  唐代大约有13座译场,即波颇译场、那提译场、玄奘译场、杜行顗译场、实叉难陀译场、义净译场、菩提留志译场、地婆诃罗译场、阿地瞿多译场、金刚智译场、善无畏译场、不空译场、般若译场。
  唐代译经事业维持时间比较长。从唐太宗时波颇译场开始,首译《宝星陀罗尼经》,到德宗时般若译场出《华严经》,共延续了约169年。在这169年中,先后有10座译场依次衔接。各译传之间略有中断,有低潮,也有高潮。唐代译场比较多,由于篇幅有限,这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译场作研究对象,即首尾的波颇译场、般若译场,以及玄奘、义净、不空三大译场。

  与隋代一样,似乎唐代译经之初期都不大顺利。波颇,印度摩揭陀人,曾在那烂陀从戒贤法师学习。贞观元年(627)十一月二十日,波颇率崛多等5人携带大量梵本经卷与使节人长安,很受敬重,“帝心简在,皇储礼敬。其博闻强记,探幽洞微,京城大德,莫不推许。”太宗下令“所司搜扬硕德备经三教者一十九人”,O创开大唐译经事业。从贞观三年(629)三月起首,至六年冬,译出《宝星陀罗尼经》、《般若灯论》、《大乘庄严经论》等3部35卷。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朝廷下令关闭译场,次年波颇病逝。

  玄奘译场是唐代维持时间最长的一座译场。从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四月组织,五月首译《大菩萨藏经》,到高宗麟德元年(664)正月初一翻译《咒五首经》为止,共约十八年七个月。除了偶有停顿外,绝大部分时间译经不辍。人员结构的职事在这十多年里有较大的变化,不断有译经僧出入译场的调整。
  玄奘从印度回到长安后,太宗同意设立译场,“敕右仆射房玄龄、太子左庶子许敬宗,广召硕学沙门五十余人,襄助整比。”这批“硕学沙门”的来源以长安为主,次有长安周边各州,有23人人译场。
  太宗时,译场仅派太子左庶子许敬宗“监译”。高宗显庆元年(656)正月,应玄奘之请,诏令左仆射于志宁、中书令来济、礼部侍郎许敬宗、黄门侍郎薛元超、中书郎李义府等参与译务,“有不稳妥,随事润色”,提高了译场之规格。

  依据行止时间和所出经本的内容,玄奘译场的译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法相唯识系列为主,第二个系列是阿毗达摩系列,第三个是大般若系列。总计玄奘译场共译出各类经典75部1335卷。


  义净译场也是唐代维持时间比较长的译场,从武周久视元年(700)五月五日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正月十七日,共十一年多。这期间横跨武周和李唐两个时代,但译经不辍,译场往来于洛阳和长安。译场在长安的时间比较多。武则天和唐中宗都对义净译经有很大的兴趣,相继都仿太宗故事写《圣教序》颁示天下。其中又经历了周唐革命,来往于洛阳、长安两地,所以译场人员和组织结构变化较多。
  义净译场之规格比较高。在长安大内佛光殿翻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时,唐中宗李显亲自笔受开题。原经是玄奘翻译,李显被贬房州时常常念诵此经,因而复唐后令义净重译。皇帝、左右丞相和六部大臣等都参与了译事。尽管这些朝贵们参与译事象征性意义更大,但综观隋唐译经史,仅见此例。从这个角度来说,义净译场是隋唐译经史上规格最高的译场。
  义净译场共译出经典的数量,据《开元释教录》卷九,为61部239卷,另有“七、八十卷,但出其本,未遑删缀”。至唐德宗时,圆照编《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又编入了一部分。《根本说一切有部药事》之下的7部71卷,就是后来圆照新编入的。睿宗先天二年(713),义净病逝,译场工作停止。

  不空即“开元三大士”之一,另两位是善无畏、金刚智,均以密教典籍的翻译为主。不空译场约从肃宗乾元元年(758)形成,至代宗大历九年(774)不空去世为止,维持了约16年时间。
  不空虽然长期译经,翻译集团吸纳的人才也不少,但长期从事译务且业绩显著者并不多。与其他翻译译场相比,突出地表现担任笔受一职的人较少,明确记载的只有良贲、子邻,而良贲任青龙寺寺主,子邻也是大安国寺的上座,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职业译师。另外,朝廷官员参与译事的也较少。密教特殊性在经典翻译中也表现了出来。在玄奘翻译集团中,助译僧们,特别是长期追随玄奘者,大多对玄奘以师事之。不空集团则不然,不空的弟子们很少有人译场者。所以,不空翻译集团中的助译僧们多数不是密宗法系的人。
  不空翻译集团的最大特点是松散,多数人不常住译场,另有他职。形成这种状况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不空集团是以翻译密教经典为中心,不同于其他典籍,对助译僧有特殊的要求。其次是“开元三大士”传纯密不久,擅长者不多,当时僧众的修习仍以显教为主。再次,密教的研习有较强的实践性,重在师资相传与仪轨之修持。最后,密教典籍的篇幅一般都比较小,不需要集中大量的人员长时间工作。
  总计不空译场所出经本的数量,据大历六年(771)十月十二日代宗降诞日不空所上的《三朝所翻经请入目录流行表》,共77部101卷。“三朝”者,玄、肃、代三朝。大历六年之后又译出一些经,至大历九年(774)不空去世,译场停止。对勘典籍所记载,如《请人目录流行表》、《贞元录》、《贞元续开元录》等,不空译场所出总计110部142卷。

  般若译场是隋唐译经的最后一座大型译场。般若,北天竺人迦毕试国人,人那烂陀学大乘,依止智护、进友等名师。德宗建德三年(782),经海途人华到广州。因途中遭遇风暴,所持资财及梵夹经论多散没。人长安后,遇舅氏子神策将军罗好心,在其支持下开始译经。般若首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翻译过两次,第一次失败,第二次成功。
般若初人中土,不熟悉汉地文化,在罗好心支持下私译。无专设译场,以胡本《六波罗蜜经》为母本,请长安大秦寺景教僧景净为助手。景净不懂梵文,也不通佛理,勉强译出。贞元四年(788)四月十九日,朝廷作出决定:“释教深微,道俗虔敬,皆因梵本法被中华。宜令王希迁与所司精选有诸行僧,就西明寺重更翻译讫闻奏。”(o般若译场正式成立。
  从贞元四年(788)到十四年(798),十年间略有停顿,译出经典6部70卷。般若译场的代表作品是《华严经》,后世称为“四十华严”,以与东晋佛驮跋陀罗所译60卷本《华严》和唐实叉难陀80卷本《华严》相区别。般若所译《华严》,实际上是该经广本《人法界品》的译本,另卷末有普贤十大行愿王清净偈,为其他译本所没有。翻译《华严》时,担任监护的除南珍贡以外,其他为中官,有右街功德使霍仙鸣和左街功德使窦文场。

  般若译场是唐代最后一座大型译场。此后,唐代译事即告衰歇。

23#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19:54 | 只看该作者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10-10 06:29
四、唐代译场基本概况

  唐代大约有13座译 ...

五、隋唐译场的基本特点

  根据以上所述,可以总结出隋唐译场及其制度的一些基本特点。
  1、隋唐佛经翻译活动被定性为国家文化事业,接受朝廷管理。译主人选由朝廷决定,译场所需要之财力、物力都由官府有关机构拨付。译事集中在两京地区,译场一般也都设在与皇室有关的寺院,或者直接设在皇宫大内。
  2、在汲取前代经验的基础上,隋唐建立了完善的译场制度。无论小型的译场还是大型的译场,内部译经工作之分工,外部与朝廷之关系等,并无大的区别。
  3、译场内部分工严谨,形成制度化、规模化的翻译程序。以大型译场为例,按工作内容之需要,人译场人员可分为内和外两部分。内部由四部分人组成,从上到下分为四个层次,即译主、助译、监译和监护,分工合作,各负其责。助译的职责分得比较细,大多由学问僧担任。监译者有的由名僧担任,有的由文人士子担任。监护,即负责与朝廷沟通者,有时也由僧官担任,但多以大臣任之,甚至是宰相领衔。这四个层次乃就其事务而言,具体的名称叫法,各代并不完全相同。至于外部,则有围绕翻译活动进行服务的一般官吏和工作人员,如杂役、书手等。
  4、隋唐译场之译主以来自西域的外国译师居多,反映了社会风气之开放及与外国文化关系之积极程度。总计18座译场,外国译师有15位,汉地译师只有玄奘、杜行颐和义净3位(译主中只有杜行颉为居士身份,译经数量很少,只翻译了《尊胜陀罗尼》。另瞿昙法智是否为僧人,也不大清楚)。隋代5座译场的译主全部是外国人,唐代也大部分是外国人,但是,两代在译场中直接担任助译职务的却大部分是汉地僧人,外国人很少。
  5、隋唐译场吸收并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翻译人才,成为全社会对外国文化最了解的场所。除了高水准之中国译师外,译场还在各国留华人员中征请人才。例如义净译场,有吐火罗、中印度、东印度、厨宾、厨新罗、迦湿弥罗等国籍的人,充分表现了佛经翻译和佛教文化交流之国际性,以及佛教文化知识在社会上普及之程度。
  (2004年11月14日厦门“佛学研究方法与佛教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发表)
24#
楼主| 发表于 2020-2-12 09:46 | 只看该作者
补充二。

部派分裂资料

(1)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十三


【时,舍利弗、目揵连等,出家未久,以舍利弗、目连因缘,说声闻法杂四真谛。


。。。。。。。。。。。。。。。。。
“憍陈如,我涅槃后。

有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书写读诵,颠倒解义,颠倒宣说,以倒解说,覆隐法藏,以覆法故名昙摩鞠多。

憍陈如,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读诵书写,而复读诵书说外典,受有三世及以内外,破坏外道善解论义,说一切性悉得受戒,凡所问难悉能答对,是故名为萨婆帝婆。

憍陈如,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书写读诵,说无有我及以受者,转诸烦恼犹如死尸,是故名为迦葉毗部。

憍陈如,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读诵书写,不作地相、水火风相、虚空识相,是故名为弥沙塞部。

憍陈如,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读诵书写,皆说有我不说空相犹如小儿,是故名为婆嗟富罗。

憍陈如,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读诵书写,广博遍览五部经书,是故名为摩诃僧祇。


善男子,如是五部虽各别异,而皆不妨诸佛法界及大涅槃。】
25#
楼主| 发表于 2020-2-12 09:48 | 只看该作者
(2)






文殊师利问经卷下
分部品第十五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佛入涅槃后。未来弟子。云何诸部分别。云何根本部。

佛告文殊师利。未来我弟子。有二十部能令诸法住。二十部者并得四果。三藏平等无下中上。
譬如海水味无有异。
如人有二十子。真实如来所说。

文殊师利。根本二部从大乘出。从般若波罗蜜出。声闻缘觉诸佛悉从般若波罗蜜出。

文殊师利。如地水火风虚空。是一切众生所住处。如是般若波罗蜜。及大乘是一切声闻缘觉诸佛出处。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部。

佛告文殊师利。
初二部者。
一摩诃僧祇(此言大众老少同会共集律部也)。
二体毗履(此言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

我入涅槃后一百岁。此二部当起。

从摩诃僧祇出七部。于此百岁内出一部。名执一语言(所执与僧祇同故云一也)。
于百岁内从执一语言部。
复出一部。名出世间语言(称赞辞也)。
于百岁内从出世间语言出一部。名高拘梨柯(是出律主姓也)。
于百岁内从高拘梨柯出一部。名多闻(出律主有多闻智也)。
于百岁内从多闻出一部。名只底舸(此山名出律主居之也)。
于百岁内从只底舸出一部。名东山(亦律主居也)。
于百岁内从东山出一部。名北山(亦律主居也)。

此谓从摩诃僧祇部出于七部。及本僧祇是为八部。

于百岁内从体毗履部出十一部。

于百岁内出一部。名一切语言(律主执三世有故一切可厝语言也)。
于百岁内从一切语言出一部。名雪山(亦律主居也)。
于百岁内从雪山出一部。名犊子(律主姓也)。
于百岁内从犊子出一部。名法胜(律主名也)。
于百岁内从法胜出一部。名贤(律主名也)。
于百岁内从贤部出一部。名一切所贵(律主为通人所重也)。
于百岁内从一切所贵出一部。名芿山(律主居也)。
于百岁内从芿山出一部。名大不可弃(律主初生母弃之于井父追寻之虽坠不死故云不可弃也又名能射)。
于百岁内从大不可弃出一部。名法护(律主名也)。
于百岁内从法护出一部。名迦葉比(律主姓也)。
于百岁内从迦葉比出一部。名修妒路句(律主执修妒路义也)。

此谓体毗履部出十一部及体毗履成二十部。

佛说此祇夜。

  摩诃僧祇部  分别出有七
  体毗履十一  是谓二十部
  十八及本二  悉从大乘出
  无是亦无非  我说未来起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3 13:07 , Processed in 0.12503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