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095|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走出弥陀的光环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3-3 1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希尔伯列克(原始佛教迎福寺)

               序

  公元1986年12月31日起,一路揭开了近2000年来,一直隐藏在「佛说阿弥陀经」里的秘密。也因此,毅然地离开了已有近1600年之久的中国弥陀大家族。

  在公元2000年的前夕,本着「吾爱吾师,更爱真理」的信念,写成了「走出弥陀的光环」一书,说明整件事情的真相。

  虽然我的两位念佛老师都已仙逝,仍然愿意以此书祝福他们以及历代弥陀家族的祖师大德们,都能够回到乔达摩(GOTAMA)世尊的正法中来。

  愿赞助、校对、排印、流通和阅读本书的人们都能得到幸福安乐。

                         希尔伯列克

                       1999/5/29卫塞节于迎福门
          一、 亲近李炳南老师

  公元1974年7月22日,大学毕业那一年的暑假,在等候兵役通知的那一段期间,我有比较多的时间来思考并抉择自己的人生信仰,甚至也不排除要选择出家。就在这一天,李老师给了我一些恳切的指示,并强调出家要得慈亲同意。因此让我放弃了出家的念头,因为孤儿寡母相依二十多年,好不容易捱到大学毕业了,母亲怎么可能会同意我去出家。

  其实早在1971年10月~12月间,在特殊的机缘下,我已经深尝过极为难得的法味了,那是在阅读了「佛陀的启示」一书之后,认真地在日常生活中,把心意提升到了一个非常轻安宁静的境界。这难得的经验,虽然后来因为缺乏辨识的能力而退失了,但是佛教成为我此生必然的信仰,早已屹立不摇了。后来又对禅宗的空义机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曾经数度向南怀瑾老师请益。但是总觉得那话头滑溜溜的,那公案变幻莫测,实在难以掌握,似乎与自己拘谨的个性并不相应。倒是偶而到台中慈光图书馆去听李老师讲解华严经时,看他温文儒雅又兼具仙风道骨的神采,非常令人心仪;听他讲经说法,博古通今,旁征博引,非常令人敬佩;读他的文章,诗书礼乐,儒释精通,真不愧为大儒宗师。多么让人想要拜在他的门下为徒呢!人生能有这样的老师,是多么令人愉悦的事啊!一个人的风采,竟能感人至深,不难想象佛陀当年的庄严法相了,无怪乎经典上说:「见佛即见法」,法的力量和光辉早就在佛陀身上流露无遗了。

  事实上,自己学的是工程,一切讲求数据和论证,对于弥陀净土的信仰,起先是难以相信的,但是基于对老师的崇仰和信任,也就全盘接受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无可奈何,因为彷徨多年,始终也找不到更具体的法义来安顿这颗年轻跳动的心;同时也找不到1971年曾经走过的路迹,可以再回到轻安的境界里去,所以只得全力以赴,努力念佛了。

  就这样,往后的日子里,我带着佛号去当兵,在军中也选择了素食。在金门的一年八个月里,我借着处理文书之便,一有空闲就在废纸上涂鸭画记,例如「*」,「正」…等记号,进行纸上计数念佛,累计到退伍时,已不下百万次了。我不但自己念佛,也劝导女朋友一起念。她钩了一条毛线毯子送给我,以抵御金门的寒冬。这件毯子就是由她「一针一佛号」,亲手打出来的。这么大的一件毯子,累计次数应该不少于十数万针次。有这么扎实的共同信仰,尽管阔别一年八个月,未曾见面,还是没有发生「兵变」的。

  退伍后,大约半年,我们就结婚了。原本是要举行佛化婚礼,请李老师证婚的,可惜当时的经济能力不够,无法如愿以偿。但是我们的结婚证书上还是这么写的:「我俩深信西方有莲,以是因缘东土结藕,共勉念佛,于世出世法,离诸相着,安详精进,此生命尽时,愿佛垂愍,接引生西。…」由此,可以看出,一旦下定决心以后,我是如何的执着,如何地把信仰和生活连接在一起。

  婚后,进了政府机关,我更是变本加厉了,就连在公车站等车、坐车的时候,在众目睽睽之下,我还是转动我那一百零八颗的佛珠,念个不停。在民国六十年代里,一个年轻人做出这样的举止,实在是有点另类的。后来,我总算找到了钢铁外壳的计数器,这下子就真的是如鱼得水了,因为它的体积小,可以钩在食指上,放在掌心里,吃饭、上厕所、骑车、办公、与人交谈…甚至睡觉时都可以随手携带,一有空档,就可以念个不停。就这样,我念坏了一个又一个计数器,也不知念了多少声佛号。

  这期间,两个儿子陆续出生了。您知道儿子的名字是谁取的吗?正是李炳南老师。当时慈光图书馆的华严讲座已经接近「登地品」了,老师说:「登下起元」,我那两个儿子的名子就是这样来的。由此,可以知道我对老师的敬爱有多么深刻。

  当我的经济渐渐改善时,除了追随老师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外,我也慨然赞助老师所主持的「雪心慈善基金会」等公益事业。养成了日后积极供养、布施的好习惯。

  公元1981年2月10日,我在台中太平完成七天闭关念佛,老师接到我的报告后,还特别指派他的高足─郑胜阳老师,到舍下来为我开示。这一路走来,我一直是诚恳、忠实地,尽心尽力地把我的信仰具体地在生活和工作中实践着,不放弃任何一段可供修持的机缘。

  公元1986年4月13日,老师以97岁的高寿逝世了。我还依稀记得,当我赶到正气街九号,在老师的遗体边诵念弥陀时,心中的落寞与暗然神伤。当时,我对弥陀信仰已经有了不同角度的认识与了解,却仍然难掩心中对一位可敬长者的怀念。等到1989年,我把弥陀信仰的真相完全弄清楚的时候,已经没有机会再向老师报告了。这么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的长者,如果听到学生提出完全不同于师门的看法,甚至完全放弃弥陀名号的诵念时,不知道会作出什么样的评价来?不论如何,我还是要说一声:「老师,我怀念您!」

        二、 考卷

  1978年10月,这时我已经热热切切地念了四年以上的阿弥陀佛了,相当于又读了一次大学的时间了,尽管在情感上,在信仰上,我已经是百分之百的相信老师和祖师大德们了,也发愿跟他们一样地,要追求往生的理想。但是,在理智上,我的工程专业习气还在,我不要胡里胡涂地,鹦鹉学语般地,不明究里地念下去。我不懂的地方,还是要彻底问个清楚才好。于是我把阿弥陀经上的问题点摘录出来,设计了一份问卷,分别寄给了好几位大师们,例如李炳南老师,南怀瑾老师,会性法师,星云法师…等。我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我不要文学方式的笼统信仰,我要有科学的数据来说明,这才合乎我多年来所受的教育标准。因此,我要听听大师们怎么说,以消解我心中的疑问。

  我的问题大都是属于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例如:

(1)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

「是」指那里?

1.祇树给孤独园。

2.舍卫国。

3.地球。

4.娑婆世界


(2)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十劫」是指

1。十大劫。

2.十中劫。

3.十小劫。

  洋洋洒洒,写了二大张,共计两大题九小题,还附上地球绕日图。会性法师幽默地说:「两张『考卷』已收到了。」这些问题或许有人会认为很无聊,但是对我而言却很重要。大师们都很慈悲地,分别给我答复,虽然答案并不是我所预期的科学数据,而且也不尽相同,但是我仍然感激他们的热心。

  我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我要尝试用现代天文学的方式,来找寻并确定西方极乐世界的坐标。我想在浩瀚的宇宙中,一定有一个地方或某个星球是极乐世界的位置所在,那里一定是一个超级的已开发国度,有着很高级的生命和文明存在着。说不定莲花就是指现代人所说的飞碟呢,飞碟的圆盘不也很像莲花里的莲蓬吗?飞碟的报告里不也提到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吗?做为一个知识分子,如果有可能把真相弄清楚,何乐而不为?难道以佛陀的智慧,还怕禁不起现代天文学的检验吗?所以我勇于发问,然后我要用天文学和相对论来检测极乐世界的时空,用科学的方法来说明它存在的真实性,而不只是一篇曼妙的文学作品而已。我总不能把一生的信仰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寄托在一篇美丽的诗偈经文上啊!

  想想看,如果从「是」西方,「是」指祇园的话,那么西方就指向怛剎尸罗(达克西拉),当时正是车水马龙,金砂布地的一个富庶商城呢。如果「是」指舍卫国的话,那西方就指向安息─强盛的波斯帝国,她正陆续修建着举世闻名的帕雪波里斯宫殿,这个镶嵌着金、银、琉璃、玻王黎、赤珠、玛瑙的宫殿,是何等的金碧辉煌呢。如果「是」指地球的话,那问题就大了,地球绕日公转,春夏秋冬的位置各不相同,春分之西与秋分之西,在公转的轨道上恰好是指相反的方向,根本无法定位。而人类知道地球绕日,还是十六世纪的事呢。哥白尼提出地球绕日说,竟被马丁路德教派视为异端。赞同他的学者布鲁诺、伽利略竟然被野蛮地予以火刑处死和幽禁。宗教难道会经不起科学真相的考验吗?宗教家的心胸真的那么专制、盲目而狭隘,完全不能包容相反的意见吗?以当时印度的天文知识,是不可能观测到地球绕日的,更不要说近似太阳系的娑婆世界了。那么,西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它始终是个谜,一直到我学习原始佛法之后,才解开了这个疑团。

  杂阿含经上有个天神叫赤马天子,他在人间时曾经修得神足通,瞬间就可以从一座须弥山跳到另一座须弥山;一脚踩在东海上,另一只脚已经踏到西海去了。他为了要寻找一个不生,不老,不死的极乐世界,就朝着一个方向出发,除了吃东西、大小便休息之外,又减少睡眠,一直前进,结果走了一百年,人寿已尽了都还没有找到那个世界。他后来生得天身,特别来请教佛陀,到底有没有办法,走过世界的边际,到达那个不生,不老,不死的极乐世界呢?佛陀很明确的告诉他,世界的边际就在这五蕴之身上,何必长途跋涉去寻找呢!智者如果知道了这个道理,才有可能跨过世间的彼岸。佛陀所教导我们的正法,永远是「即身观察,缘自觉知」的,就在当下─此时此地─NOWANDHERE─从自己的身心加以观察思惟,就可以明了的。永远都不必等待其它特殊的时节,例如临终或来生;也不必到达其它特殊的地方,例如:天界或极乐国;才能成就的,您说是吗?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忆念佛法:「世尊善巧地解说正法,当下就可以亲见法义,远离种种炽热的燃烧,不需要等待特殊的时节,即可走入正法中来,就自己的身心加以观察思惟。智者自当明了正法的殊胜。」如果您真的学会了念法,那么很多难解的谜题都考不倒我们了,尽管这些答案都不是历代祖师大德们所知道的。


        三、米糠油中毒

  公元1979年10月8日左右,中国时报揭发了台湾中部地区的米糠油中毒事件,受害人数逾千人,病情恐怖,惨不忍睹。世纪之毒多氯联苯入侵全身五脏六腑,患者外表皮肤发黑,从头到脚疮痘累累,黑紫溃烂,形似饿鬼。更令人绝望的是医药罔治─多氯联苯分子与全身脂肪分子以凡德瓦耳力紧密结合,难以拉开、分解或代谢。日本福冈县曾在1968年发生类似惨剧,血泪斑斑迄无解药。

  由于米糠油营养成份不错,许多素食者都爱用它,因此这次中毒事件曾波及很多宗教人士。我家不幸也躬逢其毒。由于毒攻全身,侵害了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乃至连生殖系统、脑神经系统都没有放过。一家人除了要忍受身体的种种病痛之外,又因心理压力而使脑神经失控,经常互相猜忌争吵,当时的情景,如果用人间炼狱来形容应不为过。扰攘多年,最后终于家破了─夫妻搬出了老家;人亡了─弟弟受不了病苦、家破的折磨也死了。

  面对这样的人间浩劫,尤其是对一个虔诚诵念「阿弥陀佛」多年,几乎已到达狂热地步的忠实信徒,真不知道情何以堪?尤其是我为了坚持素食,还经常婉拒厂商的邀宴,专程赶回来享用这道米糠油的特餐呢,难道这就是坚持素食的报偿?我仔细检讨这一生的所作所为,似乎看不出有什么重大的罪业要感受这么凄惨的苦报。虽然觉得无语问苍天,但却没有怨天尤人。我自行归纳结论,那一定是夙生犯了严重的恶业─毁谤圣贤,才会有今天的苦报。于是,我更加努力念佛,念大悲咒,忏悔业障。为了发菩萨心,我遍尝百种解毒药,从维他命、抗生素、硫克肝、牛黄、马胡…乃至珍珠、熊胆等,为的是要为众人找出一剂解药来,结果当然是令人失望的。我也自愿住进台北荣总,情愿给医生们当白老鼠,抽血验尿、割肉化验多氯联苯的含量…等等,提供医生做研究分析,乃至做实习医生们的标本和教材。我心里想着地藏菩萨的精神─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嘴里仍然喃喃不停地诵念着「阿弥陀佛」,没有丝毫的悔恨之意。(按:执着于不不执着)我对饮食也一样坚持着要素食,没有任何怨尤。一切只怪自己夙生的业障太深,从没有去怀疑老师的教导或弥陀的法力有问题。

  这段期间,由于死生无告,只好向各方发出求救信函。承蒙李炳南老师勉励「放下万缘,一心念佛,再持诵大悲咒回向。」老师在课诵之余也代为回向。南怀瑾老师则指示我持戒、静坐、养气、营养调理等。还有其它一贯道、鸾坛、江湖术士、包医郎中…也都主动示意关怀,其中不乏有特殊目的的,也有真诚关心的,人性的真诚与虚伪都在此时流露无遗,但我仍然没有失望,除了加强布施、念佛、念咒之外,我也关怀地回向给所有感受同样痛苦的人们,我念念不忘要找出一条生路来,希望能引导大家脱离苦难的煎熬。可惜,能力实在有限,尽管有菩萨般的热诚,如果没有具体的方法,还是起不了作用的,到头来还是白忙一场而已。

  身体上的疾病经过长年的折磨,看来并没有迅速痊愈的希望。于是,我冷静的思考着:「这多氯联苯虽然可怕,跟着你一生一世,一百年也代谢不完,如果它能够追着你到下辈子去,你还是要跟它纠缠不清的;可是它毕竟没有那个能耐跟着你到来生去啊!倒是你自己内心深处的贪瞋痴之毒,比多氯联苯可怕多了,它们生生世世跟着你,没完没了的,你为什么反而不害怕呢?多氯联苯只不过是一生一世的世纪之毒而已,贪瞋痴却是永世轮回之毒呢!」经过这样的观察思惟之后,我恍然大悟,抛开了心里长久以来的恐惧和忧愁,初次体会到了身苦心不苦的滋味。扯开了幽冥的黑幕,熄灭了大半炼狱之火,重新又回到了正常的人生旅途中来。我开始细心地研读医学跟营养的书籍,慢慢地学会了有助于新陈代谢的饮食方式并且补充必需的营养素,而使身体的状况逐渐地有了明显的改善。也体会到了,空有慈悲的意愿是帮不上忙的,还是要有具体而正确的方法才成得了事。


  一场米糠油中毒,让我看到了宗教家们的慈悲和信仰的本质,也让我深深体会到观念正确的重要性。如果光有强烈的意愿,却没有正确的观念;或是有了正确的观念,却没有具体可行的方法,愿望都不会实现的。多年以后,我学习原始佛法的时候,也曾经回头检视自己往生净土的意愿是否真实而强烈?净土思想的观念是否正确?只念一句「阿弥陀佛」的方法是否具体可行?终于很幸运地得到了出人意表的答案,这是祖师大德们都没想到的,但愿您能有耐心地看下去。
[ 本帖最后由 lyifa 于 2006-3-3 17:17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6-3-3 12:39 | 只看该作者
        四、亲近大兴善寺

  1980年2月,农历春节假期,我携家带眷地前往苑里大兴善寺求救,因为我听说那里有个很慈悲的师父,专门用大悲咒水来救渡众生的疾苦;而我们一家正受到米糠油P.C.B中毒的摧残,那不是现代医术所能疗治的,因此我带着家人来此寻找奇迹,看看能不能治愈。



师父个子很小,老是穿着一套补了又补的百衲衣,打赤脚,长年不发一语,而以手势与信徒沟通。她不是不会说话,而是持守禁语。她以徒手隔空比划身体的方式来为人疗治疾苦,四方慕名而来的人不计其数。师父教人以佛珠计数念佛,求生西方极乐莲邦。据说她受到广钦老和尚只吃水果的事迹所影响,也有近似不食五谷的修为。



连续五年的亲近,使我感动良深,获益良多。而我的净土信仰和念佛功课也在这一段期间达到巅峰。我对信仰,对大兴善寺,对师父的狂热,可以从每次法会当义工的投入情形而略知一二,不论是身力、心力或供养都尽心尽力而为,更要求内人要学插花,要庄严大兴善寺的佛堂。我自己当时在公家机关服务,住处距离大兴善寺约七十余公里,却每周报到;有时更义务接送亲友前往,一周之内前往达两三次。有时忙着法会,三更半夜还在台中─丰原─苑里之间奔驰着,张罗着法会的一些用品。我和家人都陶醉在师父慈祥的教诲中,不知不觉中也忘了中毒的苦痛。



师父的神通广大,却经常不露痕迹。不但人世间的信徒们敬爱她,连幽冥界的众生也是一样地爱戴她。有一年的某个法会前夕,我忙得太晚了,寺内又不便让男众进去,大师兄就叫我把车子停在后门口,在车上睡觉。夜深人静了,大家都休息了,我忽然看到两个「人」在巡逻大兴善寺的周遭,他们看到我睡在车上,就很不客气地赶我走开,还很凶地要把我拉下座椅来。我情急之下,赶快告诉他:「喂,这是大师兄叫我睡这里的耶!」他才罢手。猛然惊觉自己已经快要跌落椅子下了,周遭却不见「人」影。日后,法会前夕,大师兄就叫我把车子开进后门内的空地上,也没有再遇到类似的干扰了。弟弟去世后,我和家人又目睹了师父的一些神通力,诸如天眼、天耳通等。例如,我们在家里所商议的,等到了寺内时师父早已清楚了;弟弟在中阴身时所哭诉的委曲,竟然涉及了年少时不为人知的具体事例;又如我在闭关发魔时,幸蒙师父搭救…等等,都是让人终生难忘的特殊经验。



1985年2月初,也是旧历新年初,师父圆寂了。我内心的哀痛竟然超过我年幼丧父时的悲伤,面对着师父火化后所遗留下来的,晶莹剔透的小珠子似的舍利子,让人怀念不已。之前,我曾经在慧炬月刊上发表了一篇「百衲赞」,这时正好用在告别式中的追思礼赞了。



现在我逐一地把当时的四篇追思礼赞摘录下来,表达我对师父的孺慕之情,也让大兴善寺的信众们得以知道师父在世时,她慈祥的音容和亲切的行谊。一直到她圆寂时,我们才知道师父的法号叫上福下慧。



百衲赞



缫煮百千万亿个烦恼的蚕茧,



挑开长劫以来缠结的游丝业网;



转动十二法轮的旋枋,



绩纺成慈悲光明的丝丝金缕;



轻敲不动铜钵的棰梭,



织成贯通十方三世的经纬。



那细细密密长年补缀的线痕是无量时光的轨迹,



那绵绵密密的毛球则是无量空间的坐标。



飞过襟摆那块浅灰的太阳系,



跨越发白的银河系,



再略过黑蓝的深邃,



虽在十万亿佛土的西方,并不遥远;



在一合掌间光明辉耀剎时若现



袖里涌出的是



青色青光黄色黄光白色白光赤色赤光的



九品莲花苗一一种在无量无边的心田。



微风吹动衣角,



紫檀的香气弥漫天上人间久久不散



唤起千百年的回忆─



大迦叶尊者所捧持入定的法衣究如何?



达摩东来一华五叶所传承的袈裟安在?



云何在这海边的小镇上出现这袭福荫人天的百衲衣。



(本文录自慧炬月刊)


甘露赞


两千多年前传流下来的圣典,



明确地记载着「如是我闻」。叙述─



在那遥远的西方,有一个美丽的国土,



车轮大的莲花涌出金沙映底的清澈池面。



然而,头出头没的时间经过了很久,



娑婆的人们都以为那只是一个故事、一则寓言。



....



菩萨默然运起神足,飞向十方诸佛所共同赞叹的地方



乘着大悲咒力的光明,及天龙八部的护持,日夜精进



凿引了跨越十万亿佛土的长渠,



于是七宝池中的八功德水,化成甘露法雨,



源源不断地倾注到这个简朴的寺院来。



联接起极乐和娑婆两个世界,



贯穿了庄严和恶浊两造因缘,



夷平了解脱和烦恼两边障碍。



从此这无言甘露法乳流遍天上人间,



滋润了无边苦旱的心田。



受尽煎熬的人们,普遍得到苏息长养,不禁同声赞叹



「苑里大兴妙甘露诸佛菩萨所化出



百千三昧悉具足清凉甘洌除众苦」



渐渐地人们又忆念起昔日祇园法会中殷勤的叮咛,



同声诵念「阿弥陀佛」…声溯西方莲茎,共期花开。

布施赞


不要小看─只有一盘的糖果、饼干

不要小看─只有一碟的菜炸、薯签

不要小看─只有一筐发黄的果菜

不要小看─只有一桶的平安面

四方涌到的人潮,何曾停歇?

盘底、碟底、筐底、桶底何曾空过?

不要诧异─千升万桶的甘露源源不断地流向四方

不要诧异─千斗万石的糯米化成晶莹剔透的汤圆,

不要诧异─千斤万吨的面条冒出腾腾馥馥的香味,

任您手提肩挑

任您车载斗量

日日月月年年何曾吝惜?

从日出到日落日落到日出一天有八万六千四百秒,

十数年如一日四亿七千参佰万秒的时光里,

多少烦恼众生的无量尘虑在其中,生生灭灭,



无语菩萨,舍掉了言语、饮食、睡眠、名闻、利养,



更舍掉了属于自己所有的无尽心念,



足不出寺地,把身心蕴涵的无限时、空、光明,



化成无量无边的方便法门,庇护着冥阳两界的众生,



毫无怨言地承担了娑婆的浊垢。



有什么样的法轮转得更稳、更快、更常?


无语赞



什么是「布施」?



什么是「持戒」?



什么是「忍辱」?



什么是「精进」?



什么是「禅定」?



什么是「般若」?



究竟什么是菩萨「六度万行」?



究竟什么是菩萨「神通妙用」?



也许,您跟我一样,



都曾紧追不舍地问,甚至埋怨「师父为什么不说法?」



....



后来,我们都知道了自己的可笑,



那里有人面对着太阳,却问「阳光在那里?」



原来师父是一部不用文字写成的经典,



原来师父是一场不用声音演说的法会,



在举手投足间、在眼光顾视间、



在菩提转珠间、在日出日落间。



已将无言大法一一流露无遗──



如檀之香、如籁之声、如光辉耀,



遍满十方,震撼千万瞶聋的心灵。



菩萨说法,何曾停歇?何尝隐蔽?



  后来大兴善寺迁到铜锣九华山去了,我依稀记得搬迁那个夜晚,我们的车队蜿蜒而上,当时的山路还没有这么宽阔,真让人捏了一把冷汗。虽然,师父不在了,我们的赤诚并没有减退,我仍然扮演殿前四品带麦克风的护卫,内人还是佛前双花近侍女。一对宝贝儿子仍然以国、台、客语三音,当众示范诵念:「南无大兴善寺救苦救难广大灵感,佛祖观世音菩萨…」的标准偈语。

  到了公元1989年6月,基于我对原始佛法的追寻已经到了确定性的阶段,并从澳洲迎请了南传比丘到台中来供养一个月。于是,经过再三的考虑之后,我默然离开了大兴善寺。九年的敬爱思念之情,真是叫人肝肠寸断。想到师父昔日对我们一家的照顾、教导和爱护,真不知道师兄们会怎么想,真不知道要怎么向弥陀家族的同修伙伴们说再见。我要用什么方法来告诉他们,说我已经找到了佛陀教导的真理,说我已经发现了弥陀净土的真相。他们又岂能明白而谅解?只好默然隐居在大坑的莲心精舍里,也在此时写下了「史念原始佛法」,希望我的师兄和昔日的伙伴们,有朝一日也能明白真理和真相。
3#
楼主| 发表于 2006-3-3 12:40 | 只看该作者
         五、亲近印顺导师

  公元1980年底的某一天傍晚,我下了班,骑着机车到太平乡的华雨精舍去,想要拜访我心目中的当代佛学泰斗─印顺导师。这之前,我读了妙云集,觉得导师的学问渊博,写作如行云流水般、温和、顺畅而令人愉悦。我久仰导师的名气,渴望一睹他的风采,然而应门的法师却面有难色。我忽然想到自己遭逢米糠油中毒,已经丑陋焦黑,一路又风尘仆仆衣冠不整的模样,尤其是在黄昏时刻,看来一定不像什么善类。正要知难而退之际,忽然听到二楼书房传来声音:「让他进来吧!」导师彷佛具有神通似的,竟然接纳了一个素昧平生,看来很落魄的年轻人。导师很慈祥地给我开示、启发、勉励,让我心生欢喜,雀跃不已。回家后仍然欢喜踊跃,不能自已。于是写了一封信赞美导师,犹如佛世的舍利弗尊者那样的智慧第一,让我有如沐春风的感受。从此开启了我与导师的一段师徒之缘。

  导师在他的著作「净土与禅」里,对弥陀净土有着截然不同于一般净土大师的看法(按:毒药也)。他引经据典地提出证据来。例如:

  第22页─仔细研究起来,阿弥陀佛与太阳是有关系的,印度的婆罗门教有以太阳为崇拜对象的,佛法虽本无此说,然在大乘普应众机的过程中,太阳崇拜的思想,也就方便的含摄到阿弥陀中。这是从那里知道的呢?一、「观无量寿佛经」第一观是落日观…。二、无量寿佛经(即大阿弥陀经)说:礼敬阿弥陀佛,应当「向落日处」。…说得明白些,这实在就是太阳崇拜的净化…。

  第24页─波斯、印度宗教都崇拜火光,也是看作生命延续的。

  第25页─现代修持净土的,每着重在极乐世界的金沙布地,七宝所成等,这在弥陀净土思想中,显见是过于庸俗了。

  第32页─西方的阿弥陀净土,即成了死后的往生。…所以西方净土盛行以后,佛法被人误会为学佛即是学死。到此,阿弥陀佛的净土思想,可说变了质。

  第55页─以为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都有了;所以虽在佛法中,不曾修功德,持斋戒,对人对法,还是常人一样的颠倒,胡作妄为。这样的误解,不但不能勉人为善,反而误人为恶了。

  第63页─称名,本来算不得佛法的修行法门,传到安息(波斯、伊朗)等地,由于鄙地无识…只好曲被下根,广弘称名的法门了。

  第90页─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龙树与马鸣等,都说是为志性怯劣的初心人说。教法被机而设,这是特为能力差的怯弱众生说的。

  第92页─有些学者…说什么「横出三界」,「径路修行」…如依佛法实义,误解易行道为容易了生死,容易成佛,那显然是出于经论之外,全属人情的曲说。

  第95页─若说平时学佛,只凭一句阿弥陀佛,别的什么都不要,就可以往生,这与神教的因信得救,有什么差别?

  凡此种种言论,对于初学弥陀净土的信徒,是如何沉重的一记棒喝,尤其导师又是当今最负盛名的佛学权威。(当然,势必也得罪了那些专志弘扬净土的祖师、大德和学者们。他们反击导师的方式据说是─劝导信徒不要看导师的书,说那是魔说,那是邪说;有书的人最好是把它焚烧了为妙。宗派的门户之见,实在是禁不起学术研究的探讨,更不能容忍不同的看法。在一片挞伐声中,弥陀信仰在台湾依旧是欣欣向荣,似乎没有因为导师的论点而有所改变。

  这时,我同时面对三个立场不一样的老师,李炳南老师和大兴善寺的师父都坚决主张持名念佛,印顺导师则有他学术性的看法。我觉得修行和学术都应该是自由的,可以激烈争辩,但是都要尊重对方有权发表不同的看法,尤其是有学术研究做基础的言论更要予以重视。绝不应该运用诋毁或群众的力量来压迫对方,这才是宗教家的风范。老师们的是非早已成了过去,我并不介意,我对他们都很尊敬,而我念弥陀的立场也没有任何动摇,我宁愿相信自己是个「志性怯劣的初心人」,所以需要念佛来启发这下等根器。但是,我很高兴导师在感性的信仰之外,又为我打开了理性思考的一扇窗,尤其是在面对不同论点的时候。因此,我以同时拥有三位老师为荣,导师的「智慧」,大兴善寺师父的「慈悲」,和李老师的「坚毅」,他们都真诚无私地奉献着,而我也虔诚地供养着两位师父。有些时候,导师住在南岗工业区的后面,我和家人必须南投、苑里两面跑,却跑得不亦乐乎。

  一直到公元1984年左右,我因为亲近导师的因缘,开始阅读他所整编的「杂阿含经论会编」和「印度之佛教」,情况就开始改观了。到了公元1985年,我的净土和大乘立场就动摇了。到了公元1988年元旦,我就强烈的要求导师要以「正直舍方便」的方式,让原始佛教在汉地重现。一直到公元1999年4月,为了筹建园林精舍,迎请南传长老来台住锡的愿望,我还是请求导师发言相助。导师以九十多岁的高龄,仍然诚恳地给我回信,答应说说看,只是希望可能不大…云云。

  导师开启了我的视野,让我也学着以历史的流变来探讨佛教的真相;杂阿含经开启了我的智慧,让我对佛陀、正法、僧伽都建立起了不可动摇,无法破坏的净信。导师,我感谢您!盼望有生之年,我们都能看到原始佛教的园林精舍在台湾建立起来,并且有着四双八士长住在里面。
4#
楼主| 发表于 2006-3-3 12:41 | 只看该作者
  六。闭关发魔
1981.2.3 20:00~1981.2.10 19:00我利用春节的假期,遣走了妻儿,独自在台中太平的自宅内,进行闭关念佛七天。

  我在关中虔诚礼佛、念佛,一切顺利,感触良多。一直到了第六天,2月9日晚上6点,我突发奇想,希望以礼佛百拜的方式,祈求得到舍利子的瑞应,以便作为此次闭关的验证或纪念。这个念头才一起来,礼佛尚未满十拜,立刻发魔。虽然说「魔由心生」,但是发作的时候却难以抵挡。突然之间,生理、心理骤起重大的变化,先是鼻塞、气涨、瘖哑、膝肿、腿痛;同时内心也生起了重度的沮丧和忧恼,彷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逼着我撞向墙壁,似乎要我一头撞死,他才满意。身心同时产生了难以忍受的重大障碍,自己的意志跟外来的意识在交战着,而自己并没有必胜的把握。当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紧急的困境,只有告诉自己这是夙怨现前所造成的障碍,纵然心如刀割,也唯有忍受,千万莫起瞋恚,最后总算咬紧牙根度过了难熬的长夜,这时已经是2月10日凌晨的0时50分了。

  后来我在一楼客厅与厨房的门坎间,发现了一堆晶莹透剔的,琥珀色的小圆珠仔,直径大约1~2毫米,数量大约近百颗。原先我以为是应我所祈求的舍利子,但是印象中好像一天之内就消失了。猜想那或许是干燥剂的颗粒吧!不知是谁弄散了它,让我得以聊慰心愿。

 结关之后,我兴冲冲地整理了一份报告,分别向我的师父和老师们报告。更亲自携带了一份,前往苑里大兴善寺向禁语的福慧师父报告。师父是我们全家所共同皈信的大德,她有神通力,但她慈祥、关怀众生的风范更让人感念、难忘。师父看都不看我的报告一眼,直接就给我一些家庭伦理上的指示。同时告诉我闭关是很危险的事,当时若非及时救援恐难收拾。师父是足不出户的,但以她的神通力,救援之事并非故弄玄虚。我庆幸自己事先嘱付妻子在2月6日先行前往请求师父加持,总算度过一场魔难。而这场魔难,事后追查似也肇因于家庭伦理,由于手足之间的不能谅解,竟发瞋恚之心,欲以刀刃相残。发此强烈心念之时,好像是我正在饱受折磨的时候。意念果真能感应而生诸魔事,岂不可畏?

  如今师父早已仙逝,大兴善寺业已迁离苑里。每每想起自己当年年少轻狂,热衷弥陀净土法门,竟然奋不顾身,不禁哑然失笑。

  后来,我有机会学习原始佛法,才知道闭关原来不是这样子自我囚禁的关闭方法,而是要学习难陀尊者的闭关方式才对。难陀尊者是佛陀姨母的儿子,也就是佛陀的表弟。他英俊潇洒又风流倜傥,出家之后仍然喜欢穿着光鲜亮丽的好衣服,到处嬉戏调笑。佛陀训导他应修阿练若的头陀行,要穿粪扫衣,常住山间林下,不要留恋五欲红尘。他立刻痛改前非,关闭根门,收摄六根─眼睛所见之物,不再被它的形象和颜色所吸引,不再留恋美妙的形象与色彩。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念也是同理,因此就生起了严谨的自律和威仪,赢得了佛陀的赞许,并且成为比丘们的典范。这才是真正的闭关啊!原来要关的并不是房子的门窗,而是我们身上的六个大窗口呢。

  至于对魔的认识,也因为学习原始佛教而有了比较具体的了解。魔代表一股负面的心理反作用力,当心向远离时,便有一股拉回五欲红尘的力量产生,他是叛逆型的夜叉,曾经一路跟踪世尊七年,始终无隙可乘。最喜欢挠乱比丘尼,也会作弄比丘。1971年底左右,我曾经深入法义,得到无量轻安法喜。当时魔念生起:「君方年少,何不在五欲红尘里先闯荡一番,才不辜负此青春时光。」当时我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个建议,迅速地退转,因此也就蹉跎了28年的光阴,在家人是很不容易察觉到魔事的。

  然而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我学习原始佛教以后,却发现弥陀净土竟然不是像历代祖师所解说的那样。可是当我有些能力来解说这部弥陀经的时候,我的两位念佛老师却都已经不在人间了。昔日老师常说的「离经一句,允为魔说」,首先就要确定那一部经典,究竟是不是真的佛经,才能判定何者是魔说。我多么希望能把二千年来的真相告诉他们呢!


        七、亲见弥陀、观音

  1981年2月10日11:00,这是闭关的最后一天,一般称之为圆满日。今天感触良多,想起过去念佛已逾七年,佛似乎一直在西天;如今用心念佛七天,彷佛佛就在家园。看着弥陀、观音的画像,好像都在放光的样子。黄色的光轮,围绕着头顶和颈项,纤细的指端也有毫光射出,不知道是相由心生,还是灯光、烛光的反射和折射效果;或许是两者的交互作用所塑造出来的感性情境吧!

  12:00到了午休时刻,将合眼之际,似睡未睡之间,有点类似定境的情况下,忽然看到弥陀现出丈六金身,双盘而坐于室内空中,法座安祥,非常庄严,瞬间就隐没了。接着是观音显相,她也是现大身相,站立于室内空中,寂然巍巍,非常肃穆,瞬间也消失了。两次显相皆栩栩如生,非同一般肖相,也不是我佛堂里用来礼拜的画像,而是一种很少见,很特殊的形像,难以用言语或文字来形容。勉强要说的话,似乎比较近似敦煌石窟或北魏云岗石窟的作品。能够亲见弥陀现身,观音显相,当然是非常令人感动的事情。虽然并未开口对话,但是内心的喜悦已经足以让全身的毛孔尽开了。我一直深信不疑地怀抱着这份喜悦长达四年多,一直到1985年7月20日我的信仰受到严重的冲击时,我还是不愿放弃这一份执着。由此可见神、佛、菩萨…显相,是何等感人的事迹,祂足以令人终生念念不忘的。

  其它的宗教或民间信仰里,也有不少人宣称见过他们的神祇、先知或圣贤。有些是在梦中,有些是在祷告时,有些则是在静坐时。到底这些显相的真实性如何呢?祂是来自个人热切思念所产生的幻相呢?还是真正的神圣来到眼前呢?如果是幻相,它是全然虚妄的吗?还是有些可靠的?我们要如何来判别它?

  很幸运的,公元1999年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aiddesign)技术已经发展到三度空间(3D-3dimensions)的显相技术,我们得以藉用它来作个说明,就会比较容易了解。首先用计算机来比喻人脑的功能,计算机要能显相当然需要有一套良好的软件,如果软件不好的话,非但难以显相,还有可能扭曲变形,完全不是真正所期望的形像,软件的重要就像人的心─观念,是否正确,是否清晰一样。不正确的软件─观念,当然就会产生不正确的形象;各式各样的观念和信仰,自然也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形相出来,这是不足为奇的。有了计算机和软件,设计人员还要学会操作技巧,才会运用软件输入数据,转换空间。放大、缩小、断面、特写乃至动态仿真运转,检查设计是否正确,会不会相互干涉…等。对有心要见神圣显相的人而言,当然也要学会操作技巧,那就是禅定,在熟练的禅定技巧中,才能随心所愿的显现所要谒见的神圣。因此没有禅定状态的梦境,大多数是虚妄的,不足以采信。只有在极特殊稀少的梦境中,由天神或他力主控操作技术,而藉用人脑作为终端显示器,可能会在梦中告知您一些真实的讯息,但您还是不一定会分辨的。至于祷告,在虔诚、专注、安详的状态下,是接近于禅定的,偶而也会有一些显相出现。提到禅定技巧熟练的人,虽然易于显相,但是如果他所用的软件─观念有问题,例如他所建立的信仰只是一种传说,或者他所修习的教义只是一种推测,那么尽管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在他的面前显相,而且栩栩如生,那也只是一次成功的虚拟幻相而已。虚拟的幻相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虚拟实相,一种是虚拟虚相。两种幻相,我们在计算机网络中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均已处处可见。在虚拟故宫的实相中,故宫的实物形象是传真传神的;在恐龙生态的动画里则显示出虚拟虚境中,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这时候就需要智慧和真实的经验才能判别了,您说是吗?

  下次,当您又听说某某大师或某某大德见到了佛菩萨,您不妨问他,既然五蕴皆空了,佛菩萨那里来的色蕴显相给您看呢?事实上,他们虚拟的大都是心中想念深切的虚相而已。只有断尽一切烦恼,又具足心解脱和慧解脱的阿罗汉,才真的能够虚拟出佛陀的法身实相来。因为他具有佛陀遗留下来的宝贵软件─四圣谛,而他的操作技巧又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戒、定、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他已超越了时空的障碍,他真的像在3D设计中,可以输入正确的数据,可以旋转时空的坐标,可以做动态的检视─查询角度、长度、旋转、干涉…等,可以看到、听到昔日佛陀与圣弟子们的一举一动,乃至参与对话,就像是灵山法会依然未散一般。虽然,这也是虚拟的幻相,但却是虚拟实相,就像几个世纪以后的人们,还是可以藉助信息传递的力量,看到、听到故宫的虚拟实相一样,三宝的形像也会借着道、果、涅盘的力量传递下去,正确地在四双八士的圣弟子心目中显相的。您能判别虚拟实相和虚拟虚相了吗?

           八、动摇

  1985年7月20日,阅读了印顺导师所写的「印度之佛教」和他所整编的「杂阿含经论会编」之后,身心震摄不已,一则欣见原始结集的佛法真貌,一则忧愁自己从来所学习的净土法门,究竟是根据谁的教导所产生的?是佛陀的教导吗?那为什么最具代表性的杂阿含经里,遍寻不着任何有关弥陀净土的教示呢?那么可能是后来的菩萨或祖师所提倡的了,那又是那个大德最先倡导的呢?弥陀净土思想究竟是发源于何时何地呢?净土五经究竟是在何时编造出来的呢?华严经、法华经…等又是何人在何时何地根据什么编造出来的呢?内心的震撼已经到了寝食不安的地步了,十余年来朝夕喃喃诵念个不停的超级大偶像─阿弥陀佛面临了重大的质疑,究竟他是谁?他生在何时何地?父母是谁?是什么样的家世身分?有没有结婚生子?出家证道的过程又如何?为什么都没有明确的历史资料可寻?有的只是笼统的文学记述、传说和故事而已呢?我为什么愚笨地舍弃了有明确史实记载,有具体真理记录的人间圣者─勾达摩世尊,而用了十余年的光阴去追随一篇公元初年间所编撰的故事呢?故事所介绍的却又是一个来历不明的外星人。一切只因为此经取名为「佛说阿弥陀经」,而经文一开头也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就这么好骗?就这么轻易地相信他是世尊亲口所推荐的?这岂不是太天真了吗?而我敬爱的老师、师父们呢?历代的祖师大德们呢,他们又怎么了?到底这个始作俑者是谁?身为菩萨大士或是一代大师难道还会骗人?如果没有骗人,那他的动机何在?用意是什么?难道说是历代祖师大德们都会错了意,错解了经中的含义?才会使净土思想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充满了迷信和外道风格。

  面对排山倒海而来的一连串疑问,我动摇了。我虽然没有立刻放弃念佛的修持,但是我开始更认真地思考自己的信仰,更努力地研读阿含经典,更用心地去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我要尽自己所能地去发掘事情的真相,我不肯再人云亦云地去追求盲目的信仰了。

  由于锲而不舍地一路追寻下去,后来我终于从欧、美、日、华的学术研究论文和考古文献中,陆续地找到了所需要的数据,解开了心中的迷惘。更幸运的是由于南北传阿含圣典的比对之下,尤其是梵文汉译的杂阿含经和巴利文英译、日译、中译的相应部,让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正法的原貌,对正法产生了不可动摇的净信,而在1989年写成史念原始佛法一书,对上述的疑问有了局部的交代。例如阿弥陀经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它大约是在佛陀灭度后五百年左右,相当于公元六十年前后,当时大乘运动方兴未艾,才由西方师从原始的阿含经里取材,加以编撰出来的。他们编撰的原意全然不是历代祖师大德所想象或所阐述的那个样子,这是时空乖隔,信息误差所造成的历史错误,让我们的弥陀家族近2000年来始终未能知道真相。如今信息发达,交通便捷,我们终于有机会摆脱北传的单一观点,以及狭隘的中国佛教观点,能够参考南传佛教和欧、日文献报告,而作出比较有世界观,比较公正、客观的判断来,有助于去除我们心中的疑虑,让我们的信仰真正达到「不坏净」─不可动摇,不能破坏的坚定信念,而不是盲目的固执和坚持。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信息力量,是千百年来历代祖师大德们前所未有的,希望人人都能善用它。也祝福大家都能证得不动摇的信念。

    九、谜底揭晓

  公元1986年12月31日上午10时。我趁着新年假期的空档,把握时间进修佛法。当我顺着佛陀和五百阿罗汉所留下来的足迹,正要独自摸索前进时,一个不留神,竟然从灰河南岸掉了下去,河水浑浊而滚烫,河床岸边又布满荆棘利刺,稍微动一动,就被刺得遍体鳞伤。正在惊慌失措的时候,放眼望去才发现还有许多人跟我一样,都掉入河里,载浮载沈地随流飘没着。这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好把平日所学的看家本领─念佛,拿出来。当我喃喃不断地诵念着阿弥陀佛,希望有奇迹出现─阿弥陀佛会来救我脱离苦河时,又听见河里的人也跟我一样,全都喃喃不断地诵念着阿弥陀佛,全心全意地期待着他的救援。除了喃喃不断的呼救之外,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什么比较具体可行的办法。眼看着支撑不下去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惨遭灭顶,随波而去,心里愈发着急了。加上天色趋暗,更是令人心忧如焚。

  这时,我心里想着,再这样念下去,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奇迹出现了,不如停下来看看有没有其它比较可行的方法。于是冷静地搜寻四方,发现有个人很勇敢,竟然不愿随波逐流,反而逆流而上,手足勤奋地划动着,看来似乎很吃力。起初进度也不是很快,似乎还看不出什么突破性的进展。忽然听到旁边有人在批评他说:「这家伙未免太笨了,这么紧张惊险的时刻,靠自己的力量怎么可能脱险呢?我们还是依靠阿弥陀佛的力量来救渡吧!」我心中怀疑着,自己都自顾不暇了,还有资格批评别人吗?但是,实在无可奈何,只好接受他的建议,再度喃喃地念起阿弥陀佛来了,还是期望能有奇迹出现,否则就真的完了。

  念呀!念的,天色愈发暝暗了,还是看不出阿弥陀佛要现身的征兆,倒是刚才那个逆流而上的人不见了。正在耽忧着他是否也惨遭灭顶了呢?却听到上游的地方传来喊叫的声音:「喂!灰河里的同伴们,我已经游到安全舒适的地方了,极乐国土就在这儿呢!快点上来吧!」原来是他在大声疾呼。这时候,河里有人听到了他的吶喊,就回声问他:「从那个方向出去?沿着河道的那一边出去?」还没等到对方回答,刚才开口批评的那个人,看起来似乎也是很权威的人士,属于大师级之类的人物,又抢着说话了:「你何必问他,他自己都不知道从那里出去,还在那里吹牛。上游那里还不是跟灰河这里一样难熬,迟早还不是要被冲刷下来,何必理他!」。于是大家又安静地跟着他,喃喃地念起弥陀来了。想一想,权威人士就在身旁,跟我们在一起感受着灰河的痛苦,我们不听他的,难道要相信那个已经距离我们很遥远,只听得到声音却看不到人影的勇者吗?这是人之常情,不难理解的。

  然而声音辽绕,盈回耳际,我听得出他肯定的语气中,流露着智慧与慈悲,而且已经有人跟上去了,我决定也要追随他所提示的方向和路径,放手一博,逆流而上。起初,真的也是颠三倒四的,挡不住急流的冲击。慢慢地,我看到他留下来的绳索与浮标,他在绳子上总共留了四个标记,当然是每隔一段就有一个浮标。我好不容易拉住了绳头,就轻松多了,不再像他那么辛苦地独自奋斗去为大家寻找出路。多么令人感谢!但是,猛然回首,已经看不到下游那些同伴们了。这时才警觉到,第一个浮标已经出现在前方了,而这个地方也比较浅了,水也比较温和了,棘刺也少多了。渐渐地,光线也渐趋明亮了。我寻着光明望去,终于看到了前所未见的美丽景象─先是一片开阔的平地,可以站在那儿观察四方。又看见有一座硬质花岗岩的大石山,任风吹雨打也不会崩坏,不会穿孔。而那个勇敢的逆流斗士,早已登上山头,享用着清凉八分之水,所谓冷、美、轻、软、香、净,饮用的时候不会噎着,喝到喉咙也不会呛着,饮用完了但觉身体安适。不管是饮用,还是沐浴,都可以让人离诸热恼。山上的池中长着很漂亮的七种莲花,所谓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非常微妙香洁。嗅闻了花香之后,可以循着四层阶堂再登上石山高处,那里有个五角形的楼阁,里面有种种枕褥,散华遍布,庄严胜妙极了。而在其中随意坐卧,凉风从四方吹来,令人但觉身心安稳。但见那个勇者,正身端坐在七重高耸的行树下,高声呼唤着:「灰河南岸极热,又有很多荆棘利刺,大家赶快离开那黑暗的地方,到这充满光明又美妙安乐的世界来吧!」

  经过了十余年的努力,我终于走出了溪流幽谷,见到了我日夜所思念的极乐胜境。我兴奋地赞颂着无量光明的佛陀,他岂是别人,正是高坐在林间树下那位勾达摩世尊啊!我热切地品尝着极乐净土的安详与宁静,内心澎湃汹涌,久久不能自已。多年来的懵懂,恰似微风吹散迷雾一般,顷刻之间烟消云散,一目了然。原来极乐世界里隐藏了天大的秘密,如今迷底揭晓了:

(1)所谓「灰」者,指的就是娑婆世界里所充满的贪瞋痴三毒。

(2)所谓「河」者,指的就是三种渴爱──感官欲望的渴爱,形象存在的渴爱,没有形象的渴爱。

(3)南岸极热者,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个感官的内、外作用之处。

(4)荆棘利刺,指的是五种感官欲望的享乐功能。

(5)天色暝暗,指的是无明障闭了慧眼,让人看不到出路。

(6)河中很多人,指的是没有听闻或听不懂真理的愚痴凡夫。

(7)河流指的是生死瀑流。

(8)逆流的勇者就是追求解脱之道的菩萨。

(9)手足勤奋逆流而上,指的是精勤修学。

(10)光线渐趋明亮指的是认识法要了。

(11)一片开阔的平地指的是持戒。

(12)观察四方指的是思惟四圣谛。

(13)大石山指的是正见。

(14)八分水者,乃是指八正道。

(15)七种莲花指的是七觉分。

(16)四层阶堂指的是四如意足。

(17)五柱帐指的是五根。

(18)正身端坐指的是无余涅盘。

(19)散华遍布指的是各种禅定的解脱、三昧、正受。

(20)随意坐卧指的是如来、应供、等正觉。

(21)四方风吹指的是四种增上心,见法安乐住。

(22)高声呼唤指的是转法轮。

(23)出声询问出路者指的就是舍利弗、目揵连等诸大声闻贤圣。

(24)发言阻止众人跟随者,是指六师外道。


  当我拉着绳子,跳回现前的时空时,才发现自己刚才融入了二千年前的时空里。原来佛陀灭度后约五百年,也就是公元纪元前后,那时弥陀信仰兴起,印度西方的大乘师们热衷于从原始的佛典─阿含经里取材加以编纂,使它更拟人化、故事化、寓言化。上面所记述的,就是我把最原始的经典─杂阿含经,第1177经(根据大正藏的排列方式,若参考杂阿含经论会编,则在上册第348页)加以改编写成。目的是要让大家了解,在大乘初兴的时代里,大乘师就像我现在一样,喜欢凭着个人的才华和感性来改编经文,认为更亲切动人,更容易为信众所接受,更容易宏畅佛法。却万万没有想到,编撰的故事原是立意很好的寓言,经过了多方的辗转流传,却把故事寓言里的表象当真,完全忘了其中原本所蕴含的真义。就像手指头本来是用以指出月亮的,后人却把手指头误认为就是月亮了。事实上,杂阿含经第1177经,这篇灰河喻,也很可能是在公元前100年左右才增补上去的北传寓言作品,因为它的用语出现了杂阿含经里所没有的,也是佛陀的时代里所没有的「菩萨摩诃萨」一词,在南传的相应部里也找不到这篇经文,因此我才试着将它稍作增添。其实这篇寓言式的经文写得很好,寓意也交代得很清楚,让人知道要循着声闻的道迹,由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的途径,才能出离娑婆之苦,到达解脱的彼岸─极乐净土。这原本是很清楚的事,但是到了公元纪元前后,阿弥陀经的作者就把它改编得更加活泼生动、富丽堂皇了,以致让后世的人们,完全迷惑在极乐的光景里,完全忘了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一味迷信地想要不劳而获地检取现成。如果有这么便宜的事,世尊又何必诲人不倦地说法四十九年;而三藏十二部,比丘二百七十余戒,戒、定、慧学还有什么价值可言?

  谜底揭晓了,真相是无情的。其实您只要把灰河喻和阿弥陀经对读,您还是可以从后期的阿弥陀经中,看出真相的蛛丝马迹来的,不知道您有没有勇气再看下去。如果您的偶像垮了,如果您的世界崩塌了,请相信我也曾经深尝过这一份痛苦。但期盼您能够从废墟中勇敢地再站起来,因为您已经知道了明确的方向。何况弥陀经中还蕴含着另一层次的寓意呢,这是历代祖师大德们所未曾解开的,您想再深入地了解吗?祝福您有追寻真理的决心。
[ 本帖最后由 lyifa 于 2006-3-3 16:57 编辑 ]
5#
楼主| 发表于 2006-3-3 12:42 | 只看该作者
  十、曼谷街头

  公元1987年5月,一则为了印证阅读杂阿含所产生的疑虑─大乘和弥陀净土思想都不是佛陀亲口所说的教导;二则为了一睹比丘僧的风采并予以供养;三则为了观光旅游;我前往了泰国曼谷。

  到了曼谷,就设法张罗要进行街头供养的食品,特别又换了一迭10元的泰铢。第二天清晨就兴冲冲地赶早去供养,恭恭敬敬地把食物亲自放入钵里,满足了多年来亲手供养托钵僧的心愿。接着下来要供养金钱,结果比丘们都不肯打开钵盖,我以为是自己不够恭敬,就赶快跪了下来,恭恭敬敬地再把钞票呈上去,结果还是拒收。我以为是比丘们太客气了,就强行把钱放在钵盖上,谁知比丘们却任凭钞票随风吹落街头,一点也不在意。我一时愣住了,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后来,我看到年幼的沙弥,就赶快前去,仍然恭恭敬敬地跪着呈上钞票,结果也是一样。我尴尬而呆呆地跪在曼谷街头,真的不知道自己出了什么毛病。

  我记得有一年,佛光山从北到南进行行脚托钵,路过台中双十路文英馆的时候,我和内人换了一大迭百元钞票,两人分别守候在道路的两旁,逐一放入钵中,深恐错过了一位法师,当时内心供养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的。

  后来仔细重读杂阿含经聚落主相应第五经时,才知道沙门释子,不论是比丘、沙弥、比丘尼、沙弥尼都不可以自行接受并储蓄金钱和金银珠宝的。佛陀还告诉聚落主说:「如果沙门释子自行接受或储蓄金钱、珠宝,是清净的行为的话,那么五欲功德也都属于清净的行为了。」对照巴利圣典相应部,聚落主相应第十经,那就更严格了,佛陀说:「如果认为金钱是清净的,那么五欲也是清净的;如果认为五欲是清净的,那就不能把他视为沙门释子了。」言犹在耳,佛灭百年以后就有人自行筹谋要加以修改,如今更是支离破碎了。我在曼谷街头就出足了洋相,自己还不知道错在那里呢!(事实上,今天的泰国,还是有些收受金钱供养的现象。)其实我们在家人应该细心地学习四事供养,全体信众都要随分随力地适时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等生活必需品,让比丘僧可以专心修行,这才是皈依之礼啊!

  初到曼谷的时候,看到比丘的钵具跟服装都大异于中国,尤其是他们接受一般饮食的供养,并没有吃素的习惯。有些人一贯以北传大乘的我慢语气批评说:「那是声闻,那是小乘。」没错,那正是声闻,正是认真聆听世尊的原音,代代相传,代代依此教诫修习;以听闻佛陀亲口对话的声音为准,不以后世的文字游戏为准,那就是声闻。您可知道,佛陀的时代里并没有文字的记录,也还没有纸笔。不仔细听闻,不用心记诵,佛经怎么流传下来?我们要听的正是这声闻的原音啊!至于文字和书写材料,在印度,那是佛灭后大约五百年,接近公元纪元前后的事了。那时皇室奖励文学创作,初期大乘经典就是在那个时期大量出炉的。有了文字,就将自己的作品贴上「大乘」的标签,又把佛陀的原音贴上「小乘」,这样是不是谤佛、谤法、谤僧呢?如今声闻的原音录在南北传的阿含圣典里,比CD、光盘还要清晰,为什么不仔细聆听呢?宗教文学家的作品虽然多彩多姿,但是有声闻僧的真实法义吗?声闻绝不是小乘,他们的法义、戒行乃至衣钵和生活习惯都流露出佛陀时代的修行风范来,您能说佛陀的教导是小乘吗?我们中国原本也有这个机会的,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外国沙门释利防等18位贤者,赉佛经来化始皇,竟被秦始皇囚禁。秦始皇34年,焚毁诗书百家语;35年活埋儒生460余人。他的暴政犯下了淊天大罪,他全面阻断了原始佛教在中国开展的机会,他盲聋了中国人的耳目,迄今(公元1999年)已达2213年之久,使得贤圣的僧伽始终未能长住中国乃至台湾。同一时期,印度阿育王所派遣的僧团,经由锡兰传到泰缅,正是流传到今日的声闻之教。而我们的国人却要远渡异国,才能偶而见到思念的僧伽,真是情何以堪?

  后来,我在泰国拜访了一些寺院精舍,除了中国侨界的寺庙之外,没有阿弥陀佛像,也没有菩萨像;没有大乘经典,也没有锣鼓声;听不到叩叩不断的木鱼声,也看不到光鲜亮丽的黄色衣袍…。阿育王的时代里是没有这些东西的,佛陀的时代里就更不用说了。试问,我们的祖师大德们怎么可能知道这些呢?然而,我们知道了,有勇气去突破吗?有勇气改弦易辙吗?有勇气择善固执吗?还是要继续背负历史的包袱,永远舍不下这个重担呢?


     十一、史念原始佛法

  公元1989年6月底送走汉堤帕罗比丘等一行人回澳洲之后,就半隐居在台中大坑的莲心精舍里,仔细研读欧、美、日、华、泰、锡的一些文献资料后,以我对杂阿含经的信仰和理解为基本立场,写下了「史念原始佛法」这一本书。当时的情形有点不可思议,彷佛有一股使命感在驱使着,每天下午一坐下来,就像老僧入定一样,奋笔疾书,一篇接着一篇,文字非常简单,却能提示种种重点,就好像有天人在指导一般。公元1990年4月,就自费把它出版了。因为耽心对大乘人伤害太大,所以我在封面加注,提示一般人不要随便阅读这本书。因此,这是一本限制级的书。

  出书前,原本天真地以为这下子真相大白了,台湾的佛教一定会有重大的变革了;出书后才知道事情远非想象的那样,原来它从「限制级」变成了「禁书」。台湾的教界及某些佛学院曾经强迫学生们要把它交出来,集中起来没收掉,至于有没有勒令烧毁就不知道了。还好,当时台湾已经解除戒严令了,言论自由受到尊重,不再有白色恐怖了。比较起印顺导师当年因为「北拘卢洲」的描述,饱受密报和再审的种种情形,台湾教界还是进步了些,虽然还没有开放到让学生们充分去享受学术自由,至少也只是没收而已,没再给人戴帽子或诬陷别人了。当然,或许私下谩骂几句也是人之常情,您说是吗?不知道您读完本书的每一章时,有没有停下来咕哝几句呢?注意啦!请不要妄语,不要恶口,不要两舌,不要绮语哦!共勉之。

  谈起史念这本书,实在是两个极端的评价。写信来赞美、感谢和鼓励的不乏其人;寄录音带来大肆批评的也有其人。看懂的人说是受益匪浅,感动良深,要求助印;有好几位出家人还自掏腰包,印个千百本来赠送。受到伤害的人就说:「哦!历代祖师大德都错了,就只有你某某人是对的?」就有一对莫逆之交,因为这本书而翻脸,结束了多年的友谊。其实孔夫子说:「勿以言举人,勿以人废言。」不要因为作者讲得头头是道,就认为作者有什么了不起;也不要因为作者的身份卑微,就认定他讲的不足采信。大家不妨冷静下来,就事论事,逐项讨论,真相是不怕反复思辨的,您说是吗?

  在史念原始佛法里,已经逐步点出了西方净土思想的历史轨迹,它的时代背景,它的演变过程,从萌芽到兴盛,从印度到中国,从慧远大师到印光…。其实在写史念一书时,真相已经很清楚了,但是还是点到为止,不想写得太详细。毕竟身为在家人,要给法师们一个思考和回旋的空间,最好是由他们自己来揭开全部的真相,因此在书中也提到了揭开真相的方向,希望有善知识肯认真地研究南、北传的阿含经,重新正确地来解析「阿弥陀经」。然而这一等就是十年。

  这十年来,自己也迟迟不肯动笔,那是有原因的,因为前几年我的内心很不平衡,难以克服心结的郁卒。史念出书后,等于推翻了自己的超级大偶像,也否定了过去近十八年所服膺的大乘思想,几乎跟过去的师友们都划清了界限,我没有地方可以去了。过去,三不五时就往师父那里跑,春节初一更是抢头香,见到每个师父都是恭恭敬敬地顶礼,献上虔诚的供养;那种供养、亲近师父,如沐春风的喜悦真是笔墨所难以形容的。现在呢?师友不理解,家人不谅解,似乎我是个无情无义的人;而自己内心也懊恼着:花了这么多时间、心力、钱财,诚心诚意地去追求真理,老师们为什么把这样的法门教给我呢?在想不开的日子里,感谢内人细心安慰我说:「你不必后悔,应该往好处看,过去的每一步都在推动你往前去寻找真理,你的基础打得很稳,尤其是现在你真的找到了,而台湾有几个人能够?你是不是应该为自己庆幸才对?」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另外有个朋友看到我为了真理,不惜离开过去的师友,鼓励我说:「吾爱吾师,更爱真理。」听起来更是如获知音。而我自己也加强慈心的修练,慢慢地体谅了老师们的立场,在他们那个时代里,信息不正确又不完整,祖师大德们代代相传,一直就是这个样子了,他们又不是故意要骗我,要浪费我的生命。心结渐渐松散了,心意也渐渐明朗了。公元1992年,我终于在泰国东北的乌东泰尼省,找到了帕邦塔寺,前往我心目中的四双八士贤圣僧座下皈依。公元1992~1996年间,我陆续编译书籍,为台湾信众介绍真实的佛、法、僧三宝。

  近几年来,情况有了很大的不同了,台湾的出家人和在家人前往泰国重新受戒、出家的人数日渐增多;前往参访、供养的人士也络绎于途。迎接南传大师、比丘或在家大德来台教授静坐禅修的也时而有之;从美国回台讲授原始佛法的归国学人也颇用心;在泰国出家后回台开办原始佛教学苑的热心人士也很积极。缅甸来台,包奥禅师的禅修班,连续二届,参加的僧尼都将近两百人。有些尼师留泰,一住就是三、四年,耐心和毅力实在令人钦佩;有些男众因为语言不通,反而一、二个月就铩羽而归。大体上来说,台湾原始佛教的发展已经起步了,相较于十年前,史念原始佛法初写成时,实在有很大的不同了。然而,仍然没有一个很适当的园林精舍来迎接无上的福田─贤圣僧,到台湾来常住,好让我们能够在本岛就地亲近供养三宝,不必迢迢千里远飞泰缅,那该有多好!让我们共同期盼台湾给孤独长者的早日出现吧!

  有鉴于种种机缘的成熟,而反省自己内在的心结也已经打开了,因此在公元1999年5月29日,我把自己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记述下来,写成「走出弥陀的光环」一书,希望有助于弥陀家族的成员,早日回归到原始佛教里来,才不辜负此生学法的因缘。
6#
楼主| 发表于 2006-3-3 12:42 | 只看该作者
  
十二。河川河川
公元1985年7月20日,我的净土和大乘信仰动摇之后,我渐渐对念阿弥陀佛比较不热衷了。我从印顺导师那里学会了要忆念佛陀的功德,也从杂阿含经上知道了正确的念佛方法。到了公元1986年12月31日,我从杂阿含经中,初步揭开了极乐净土之谜后,就更疏于念阿弥陀佛了。我想起了杂阿含经中,摩诃男居士跟释氏沙陀,有一天起了争执。释氏沙陀坚持说:「成就三法就可以达到须陀洹的果证」,摩诃男居士毫不让步地驳斥他:「佛陀说须陀洹成就四法」。后来他们都一致采信世尊的教导,并且明白表示,当像法生起的时候,不管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或世人怎么说,都宁愿追随佛陀所说的,绝不听信其它人所说的。如今,佛陀的教导已经明确地出现在眼前了,这是祖师大德的时代里所不知道的,他们怎么会知道杂阿含经才是佛陀真实的教导,而大乘经典大都是佛灭五百年以后的文学作品呢?我不能再听信祖师大德了,我要依照佛陀教导的方式来念佛了:「世尊具有如是功绩和美德:他是阿罗汉(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可化丈夫之无上调御士、天人师、佛、世尊。」我开始尝试正确的念佛方法了。

  这期间,最让我难为情的却是自己的妻子,她开口说话了:「十多年来,我跟着你,看着你念佛之外,又是禅宗静坐,又是密宗金刚灌顶,又是净土闭关…我都无条件地支持你,一直地跟随你,每一次你都说“我找到了”可是过了不久,你又有新花样了。所以,这次我不跟了,我要看看你能持续多久,然后再说。」听了这一番话,又想起金门当兵时那「一针一弥陀」的绿色毛毯,我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要从何说起了,只能再三强调:「这一次绝对是真的找到了,绝对绝对不会再有所改变了。」一个真诚追究真理实相的人,却像个见异思迁的浪子一样,飘泊在各宗各派的言论里,大家都说自己才是真的、最好的;如果不是四双八士的圣弟子,就只能随着他们的舌头上下摆动,左右飘摇了。但是这时候,我已经抓住绳头了,也看到第一个浮标了,不可能再动摇了,只是不知道要如何向自己最亲蜜的爱人同志说明罢了。

有一天,我问她:「妳出嫁以后会不会常常想念爸爸?」

她说:「会啊!怎么可能不想念呢?」

我说:「不知道妳都是怎么样想念他的?」

她说:「想起小时候他对我们的种种关心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啊!」

我说:「比如说呢,妳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看?」

她说:「好啊,例如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约1964年),爸爸用那一台125CC的巨无霸摩托车载着我跟妹妹到台中市的综合大楼去玩,还买新衣、新鞋给我们,又第一次尝到那么好吃的冰淇淋。回到乡下来,同学们都很羡慕呢。」

我说:「还有呢?」

她说:「有啊,例如我小时候功课不好,爸爸就特别请吕老师当家教,到家里来教我读书。我还是没有多大进步,爸爸也没有生气,仍然很慈祥地安慰我,鼓励我。」

我说:「有没有印象最深刻的?」

她说:「不但印象深刻,而且糗死了!我到台中来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突然M/C第一次来了,我吓坏了,惊慌失措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就赶快打电话回家。爸爸立刻骑着摩托车载着妈妈,老远地从丰原赶到台中来给我解围。」

我说:「有没有最让妳感动的呢?」

她说:「那就是决定要嫁给你的时候,他知道你吃素,明明不喜欢,却没有反对。只问我一句“将来出家当和尚去了怎么办?”还是让我嫁给你了。」

我说:「谈谈爸爸本身的特质,不是跟你有关的,有什么让你想念的。」

她说:「爸爸少年的时候就丧父,他是长子,下面还有五个弟弟。他经营事业,照顾弟弟,一直到替他们都娶了媳妇为止,是个很有责任感的男人。」

我说:「爸爸对妳的衣服、饮食、生活起居等照顾得无微不至,对你而言,这是不是「慷慨、布施」的美德?爸爸关心妳的学业,给妳安慰鼓励,对你而言这是不是「慈悲」的美德?爸爸远从丰原赶到台中去给你解围,对妳而言这是不是「寻声救苦」的美德?爸爸不反对妳嫁给我的,对妳而言这是不是「宽容和尊重子女」的美德?爸爸肩负起长兄如父的重责大任,要忍受多少艰辛?对陈家而言,这是不是「忍辱负重」的美德?爸爸一路走来,拉拔叔叔,又养育妳们四姊弟长大成人,对陈家而言,这是不是伟大的功绩?妳是不是在怀念爸爸的这些功绩和美德─也就是『功德』呢?」

她说:「应该是的。」

我说:「那现在换个方式来表达妳的忆念好了。我这个计数器给妳,妳喃喃不断地念着爸爸的名字“河川、河川、河川…”每日念一万遍来表达对爸爸的思念好吗?」

她沉默不语。

我说:「妳这么念下去,就能表达妳的感恩吗?爸爸会喜欢妳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吗?爸爸会不会觉得很烦呢?」

她还是沉默不语。

我说:「我们忆念佛陀也是一样的,忆念他的功德,他留给人类和诸天无量的功绩和教化的美德。就只简单地说说第一项功德“应供”好了,其实他的巴利原文是“阿罗汉”。为什么应该殷勤供养阿罗汉呢?因为他已经断尽一切贪瞋痴的烦恼,他能给人间和天上的心灵带来无限的庇护和提升,乃至解脱的潜能。他是人间天上至高无上的福田,值得一切有情众生来尊重供养,所以才叫做“应供”。妳知道了吗?后面还有八项功德,每一项都非常值得我们仔细地去忆念。这样我们才会真正地认识佛陀的伟大,而不只是停留在一个空虚的名号而已。妳能明白吗?充分认识了这些功德之后,我们就会渐渐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就像妳愈是想念爸爸的功德,妳就会愈清楚自己该怎么做了,是不是?」

过了好久,她终于想通了。她说:「谢谢你仔细地为我作了很贴切的比喻。」从此优婆塞和优婆夷又过着夫唱妇随,人间天上的好日子。

             十三、我宁愿挑着砖

  公元1974年前后,我刚追随李老师学习净土法门又自行决定吃素的时候,只不过是个大三、大四的小伙子。这样子的行径,在乡下地方是一件很莫名其妙的事。妈妈心中很不以为然,时而讥笑我说:「看千看万,看上看下,都没有人走这一条路,只有你一个人走这一条暗散路。」我依然不为所动,我行我素,甘之如饴。

  公元1980年,我们全家因为米糠油中毒而前往苑里大兴善寺求救后,由于痛苦的折磨,妈妈的态度有了转变。等到弟弟过世后,由于家破人亡的相继煎熬,加上师父的慈悲开导,妈妈也积极地念起阿弥陀佛来了。这时候,她为了不忍心见我长期吃素,又为生活奔波而身形憔悴,居然跑去请求师父,要我放弃素食。更让我吃惊的是,师父竟然答应了她的请求,对我晓以孝道,要我遵照母亲的意思去改变饮食方式。尽管当时我心里有一百个不愿意,其实我也不可能因为母亲的要求而让步;但是,师父已经是我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大菩萨,于是我听从了。还记得当年再夹起第一块肉的时候,那种荤腥恶心的感觉,实在很不是滋味。更不可思议的是,我放弃了素食,母亲却开始吃起素来了,大概是为了爱子心切,想要弥补自己的歉咎吧!天下父母心,实在令人感动。

  从此妈妈吃素、念佛,越来越认真。师父仙逝后她到太平的某个精舍去念佛,更是风雨无阻,日日报到。她们老师还设计了打卡的方式,就像工厂上、下班一样,上午、下午、晚上各打一次,累积几次算满一愿,念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可能要花个四、五年的光阴。念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四十八愿可能也念满两次以上了吧!

  看着妈妈老迈的身影,尤其是十多年的素食吃下来,加上衰老贫血,关节疼痛、肾脏慢性衰竭、心脏喘息、耳鸣、眼花…的毛病都来了。她却咬紧牙关,十数年如一日的,要硬撑到底,决心要在那里求往生。我看了于心不忍,常常要她放弃素食,注意营养。她却固执得很,一如我当年的模样。可惜,师父已经圆寂了,要不然我也要去请求师父,要她老人家放弃素食。有时候看她贫血严重,受尽折磨,我心里一着急了,就把历史的真相搬出来刺激她。我说:「妈,素食不是佛陀的教导,那是叛徒提婆达多的主张,为了这些事情已经破坏了僧团的和谐和法轮的运转,而提婆达多身坏命终掉到地狱里去了,您知道吗?原始的经藏和所有的律藏里都清清楚楚、详详细细地记载了这些。就是佛陀本人和诸大阿罗汉也都不赞成吃素的主张,那是属于外道的主张,您知道吗?重要的是不要杀生,至于三净肉的范围内是可以食用的。」刺激她的用意当然是要她放弃素食。但是她依然故我,我行我素,一如我当年的模样。

  我学习原始佛法以后,家人也渐渐对真正的佛法僧三宝有了了解,慢慢地也不再念阿弥陀佛了,开始忆念佛陀的功德了。妈看到我们念的佛陀跟她不一样了,心里起了恐慌,深怕后事不能依照她的愿望处理,障碍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因缘。原先还指望妹妹来帮她安排的,想不到妹妹也皈向原始佛教了,这下可怎么办才好?她后来想通了,不指望我们临终替她助念了,她要依靠她的老师和莲友来安排往生的仪礼。恰好她的老师又专门做这方面的服务,妈妈就放心多了。不放心的反倒是我,真实的三宝已经渐渐被局部的台湾出家和在家众所了解了,我却无法说服自己的母亲皈信真实的三宝,这可怎么办才好?

  妈妈不识字,却能诵完整篇弥陀经;十多年如一日从不懈怠;她的毅力和精进实在令人佩服。有一天,我跟她闲聊时就问她:「妈,您四十八愿都念满了,是不是有往生的把握了?」

妈说:「老师都不敢说有把握往生了,我怎么敢这么说。」

我说:「那您念了那么多年,有没有觉得烦恼减少了许多?」

妈说:「我烦恼的可多啦!没有人像我有这么多的痛苦啦!」

我说:「妈,像您这么认真又卖力地在精舍当煮饭的义工,精进了十多年怎么会这样呢?是不是您的方法错了呢?」

妈说:「我也不知道,反正自古以来祖师大德就是教人这么念。千千万万人,大家都这么念,我跟着大家念就对啦!」

我说:「妈,譬如煮饭,只要选好锅子,洗好米,放对米和水的比例,烧起火来,过了一段时间,闻到饭香蒸腾,听到沸声扑扑,打开锅盖确认一下,就知道饭熟了没有。只要程序对了,方法对了,目标自然就达成了。并不需要您在旁边喃喃不断地诵念着“米啊!快变成饭啊!”才会煮得熟。妈,愿望只是一个引导,最重要的是要有相应于愿望的正确方法,然后加上努力,愿望才会实现的。一个人很认真地去施肥,他的作物却不开花结果,因为他错用了钾肥,他用的方法跟目标并不相应啊!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无功的。妈,您知道吗?」

妈说:「孩子,我不识字,我懂不了那么多原始佛法啦!反正我只要一句阿弥陀佛就好了。」

我说:「只要听得懂,记在心里,就好了。声闻弟子就是认真听佛所说的,依法去修行啊。那我来教您怎样念佛功德好吗?」

妈说:「我老了,来不及了,不要学那么多了。」

我说:「妈,就是因为您老了才要赶快学正确的,趁现在还来得及啊!譬如一个人在无遮的布施大会上,沿路检拾砖块,到了接近路的尽头时,忽然看到一方金块,他是不是应该立刻卸下砖块,检起金块来呢?」

妈说:「孩子,多年来我已经习惯了,我宁愿挑着砖块,你就别再障碍我了,各修各的好吗?」

我哑口无言。

  退一步想想,母亲年逾七十七,能有个道场和莲友们相聚共修,至少比在养老院里好多了。假如她留在家里,就像她自己说的,容易想东想西,心肝打结愁,日子反而难以打发。而我自己又有多少时间和耐心来付出和照顾她呢?想到这里,也就不忍再苦苦相劝了。内心则是盼望着台湾的给孤独长者赶快出现,如法地建立起适合僧伽居住的精舍来,并且迎请贤圣的僧伽长住台湾,让我们的父老兄弟姊妹们都能有个终生的皈依处。内心不禁又强烈地忆念起僧伽来了:「世尊的声闻僧伽,正向、直向、真向、善向,向须陀洹道、得须陀洹果;向斯陀含道、得斯陀含果;向阿那含道、得阿那含果;向阿罗汉道、得阿罗汉果。如是四双八士,才是世尊的声闻僧伽,应该尊重布施,殷勤供养。这是世间无上的福田。」

  一样的,再度地提醒您,我们的祖师大德们和我们周遭的大多数莲友,都不晓得要这样地忆念僧伽呢!即使知道了,他们也可能不屑一念,因为他们认为“声闻”就是小乘。全然不知道大乘正是佛灭五百年后的新兴宗教,他们创新教义,自己贴上大乘的标签,却把佛陀原始而真实的教导称呼为小乘,用来彰显自己的功德,吸引广大的群众,却不知道自己已经犯下了谤佛、谤法、谤僧的弥天大过,而辜负了千古以来信众的热诚。这件事情的荒谬,就像有个商人进口了法国的白兰地之后,混合了一些冻顶乌龙茶,使酒色略呈琥珀色,然后把20年的标签改贴成25年,并且加上“特级原装”的字样。结果售价暴增双倍,市场上居然还供不应求呢!这就是我们的消费者吗?您愿意当个只相信标签却不想辨识内涵的信众吗?您情愿一生一世都挑着砖块吗?

          十四、想起弥陀家族

  公元1999年4月9日,我离开了近23年的职业生涯,就在我最春风得意的时刻里,不论是职位、待遇、雇主与同事的情谊、业绩、商誉都是颠峰状态的时候,我从掌声中走下了舞台,从绚烂中走向了淡泊,实现了生涯规划中的退修计划─退隐而修身的愿望。虽然,得到了内人的鼎力支持,但是刚开始赋闲在家的日子里,每每看到自己站在第一届小巨人的奖座前,跟当今立法院院长王金平先生合照的相片;又想到老板和同事们苦苦挽留的人情,甚至连跨业交流会的杨董都热心地要举荐为杰出(总)经理人的盛情,我似乎是辜负了太多人的期望了。但是,我还是狠下了心,咬紧牙关不让眼眶泛红。虽说经过了23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的梦想,但是要放弃多年耕耘所得的名利,毕竟还是不容易。不过比起佛陀放弃王位的继承和皇宫的荣华富贵,我的一切实在又不值得一提了。想想,自古以来多少贤圣僧众,例如大迦叶尊者,放弃了财富名望,离别了父母妻子去追求真理,而我只是小小的退隐修身而已,又算得了什么呢?然而在这段过渡时期里,还是要感谢摩诃布瓦尊者、潘那维多长老(我的皈依师)和邬达摩比丘,远从泰国来信,给我殷殷教诲,让我渡过了内心的煎熬。也要感谢内人的全力拥护,让我在独居的日子里仍然过得很安详自在。

  由于离开职场家族的痛苦,又触发了我当年离开弥陀家族的往事,于是在自修之余,诚心诚意地为我所惦记的弥陀家族来诉说这些陈年旧事,希望能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所不悦的话,也请谅察我的一片赤诚,甚至不惜牺牲职业所得,情愿做这件吃力又不讨好的事,只因为我从弥陀家族中出走十年多了,却仍然经常想起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分享我的法乐。

  回想中国的弥陀家族史,大致可摘列一些数据如下:

1.公元228年,三国时代吴大帝黄武年间,支谦汉译阿弥陀经。

2.公元375年,晋孝武帝时,道安铸造丈六弥陀金铜像,安置于檀溪寺。

3.公元402年晋安帝时,鸠摩罗什以曼妙的文笔译出今天大家所诵读的「佛说阿弥陀经」。

4.公元402年7月,慧远与刘遗民等18贤者,领导123人结成白莲社,于阿弥陀佛像前,共誓往生西方。

5.公元528年,北魏昙鸾依照世亲的「往生净土论」,开创了口诵「阿弥陀佛」而求往生的净土法门。

6.公元620-645年间,唐朝道绰力倡净土法门,说念佛为易行道,是开悟的快捷方式。

7.公元650~681年间,唐朝善导传说「念一声佛,放一道光。」把高声念佛与放光结合起来吸引更多念佛人。

8.公元766~805年间,唐朝法照、少康不但称名,又发明五音曲调的「五会念佛」,更以音声作佛事。连小孩都来参加念佛。正所谓「家家弥陀」之盛况。

9.公元1042年,宋朝神照于天台结白莲社,上自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踊跃参加,每每集合数万人念佛。

10.公元1535年~1615年间,明朝,莲池提出「三种人念佛」、「三种念佛人」、「三种念佛法」。他提倡道绰用小豆计数的方式,即十念、百声、千声、万声的念佛计量方法。更把明朝的结社念佛风潮推向了颠峰。

11.公元1861年~1940年间,清末民初,印光以「信愿行三,为净土纲要;都摄六根,为念佛秘诀。」并倡十念法门。

12.公元1949年~1986年间,大陆来台的广钦、煮云、忏云,李炳南居士,都受到印光深刻的影响,全力在台推展念佛法门。

13.公元1999年间,全台教界弥漫在一片弥陀声中,弥陀道场不计其数,僧俗以念佛为课者,估计不少于20万人。

  以此看来,中国弥陀家族自慧远、刘遗民结社以来,已经1597年(计至公元1999年止),历代弥陀家族的成员,从出家到在家,从王公卿相到贩夫走卒,从百岁老太婆到三岁童子,从汉民族到五胡…弥陀家族的成员实在是不计其数。就以今天台湾念佛的人数,估计至少有20万人,假设每人平均投入10年的光阴来念佛,那么累计就有200万人年的念佛功力了;如果这是正确的往生法门,我们真想知道到底多少人已经有了上品、中品或下品往生的把握?他的把握又根据那些具体的成就?如果无法回答的话,我们是否要重新评估这个方法是不是正确?效率如何?会不会做虚功?

  因此,在以后的篇章里,我们就要以最初同时也是最新的观点,重新来解读「佛说阿弥陀经」了。希望弥陀家族的成员们,都能仔细地思考经文里面的真实含义,不要再被曼妙的词藻给眩惑了。

          十五、佛说阿弥陀经

  「阿弥陀经」当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的,这无论是从梵文的阿含圣典,或是从巴利文的阿含圣典里,都找不到这部经的。其次,再从「他方佛」、「十方佛」的观念来探讨,也是如此。佛陀的时代里并没有提到「他方佛」或「十方佛」,只有提到「三世诸佛」,并且说「过去诸佛如恒河沙」、「未来诸佛如恒河沙」,然而却没有说现在诸佛如恒河沙。早期的佛典里,还是只有提到过去七佛而已。我们不知道有没有十方佛,因为佛陀未说,而现代天文学连外星生物都还没找到,更不要说外星佛陀了。「有没有外星佛陀」,这跟我们的解脱无关,我们不必去猜测有或没有,推测而引起的争执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浩瀚的宇宙,「想当然有他方佛」是大众部主观的论断,却不是根据佛陀的教导。其次再从「菩萨摩诃萨」的出现来探讨,也不会是佛陀说的,因为佛陀的弟子就只有四双八士─向须陀洹道,得须陀洹果;向斯陀含道,得斯陀含果;向阿那含道,得阿那含果;向阿罗汉道,得阿罗汉果。根本没提到菩萨摩诃萨。「菩萨摩诃萨」一词要到佛陀灭度后大约330年(公元前150年左右)才出现。刚开始也只是用来称呼佛陀的本生而已,后来到了公元纪元前后,才产生一连串的大乘菩萨。佛陀怎么可能用灭度后330年左右的「名词」和「人物」来说法?

  既然如此,为何要说是「佛说」呢?那编撰本经的人不是犯了妄语吗?事实上编撰的人自认为他的素材是取自阿含经,只是加上当时流行的社会观念,例如「十方佛」、「菩萨摩诃萨」等,使经典更切合时代的需要而已,并不违反佛教。然而在大乘初兴的日子里,就像今日的新兴教派一样,在传统佛教看来,它是想象杜撰的,虚伪不实的。因此,大乘经典传出的初期必然遭到强烈的否定,所以编撰者就更需要加上「佛说」两个字,来强调并保证作品的可靠性了,保证是符合于佛陀所说的旨意。因此「佛说」两个字,是在表明作者的心迹,并为整篇经文作背书。

  再谈「阿弥陀」三个字,大家都知道是「无量的光明」和「无量的寿命」。为什么要强调无量的光明和寿命呢?因为这是当时西南印度一带的社会心理需求。稍早一些时日,印度东方艰苦的农业区里,首先由制多山部传出了救度妇女和疾病的阿闪佛。但是西南印度有港都,是富庶的商城,由阿拉伯海间往来的船只送来的,不只是安息(波斯)、埃及的货品,还有西方光明灿烂的文物和永恒的讯息。这正是繁华的商业人士所要追求的,因此正量部的作者巧妙地掌握了这个时代的脉动,传出了比阿闪佛国更庄严富丽的阿弥陀国度,满足了「光明」与「永恒」两种人性长期而共同的渴求。

  然而正量部的作者绝对不是那么肤浅,只想写一篇乌托邦式的美丽诗篇,来参加卡尔达马喀王朝的征文比赛而已,更不是只想要赢得大家的赞誉与传诵而已。实际上,他很用心地从阿含经中去选取素材,然后参考苏巴达航海记的故事,以当时波斯流行的寓言方式,写下了这篇经文。他要用民众所熟悉、喜欢的故事题材,来蕴含深奥的修行经验,引导信众从世俗的繁华绚丽中,走入身心的世界里来。他的寓言故事写得很美,但是不明了故事的寓意,就面目全非了。且让我们逐步来欣赏并解析他的作品吧!


          十六、如是我闻

  现在我们来看第一段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干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拘絺罗、离婆多、周梨盘陀迦、难陀、阿难陀、罗候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俱罗、阿耨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干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本经作者既然自认为作品是承袭佛说,自然也就用相似于阿含经的结集方式,以「如是我闻」来做开场白,以昭公信了。

  事实上,经里的「一时」已经是公元60年前后了。而佛陀一生游化49年的岁月里,后面大约有25年的时光,常常住在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里,因此当公元初年,大乘新兴的时代里,大都仍然取用相同的说法地点,来做为大乘经典的开始。然而再下来就露出马脚啦!他先逐一列出与会的16位大阿罗汉名称,再列举4位菩萨摩诃萨的名称,最后是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这是原始圣典─杂阿含或相应部所没有的格式,原始圣典很简要,就是「佛告诸比丘」几个字而已。试想,圣典的第一次结集就有那么多的篇章,怎么可能记得每一篇经文讲述时,与会大众的人员名单呢?即使记得,也没有必要逐一列出来啊!然而本经作者一口气列了16个声闻阿罗汉的名字,而且还把他们摆在4个菩萨前面,这说明了大乘初兴的时候,菩萨的人口少,势力不大,对于声闻僧还是蛮尊重的,至少还要借重他们来为新诞生的菩萨定位,不像后来的大乘经典,一开出名单来就是一大堆菩萨,轻视世尊的声闻弟子僧,简直狂妄自大,到了目中无圣弟子的地步了。这样的伪经,怎么教人读得下去?不过本经作者还是稍嫌夸大了一些,想想1250个大阿罗汉要聚在一会,谈何容易?世尊入灭的时候,大迦叶尊者都不在身边呢!世尊每每要圣弟子们分道游方,一方面是为了渡化各方,一方面也是考虑到托钵与民众供养的时宜。想想一千多人的聚会,要多少人力、物力的支持?而只为了这区区1857个字的经文(汉译)?如果说有1250个“比丘”聚会,这在原始圣典里已经是很少见的事了,更何况是1250个“大阿罗汉”?这未免太夸张了。您还记得王舍城的大结集也只是五百大阿罗汉的聚会吗?接下来的『菩萨』则是刚从本生故事中取材,加以烘焙出炉的,正是炙手可热,迎合公元初年的人心需求而诞生的,代表着在家人强烈的参与意愿要抬头了。有没有注意到弥陀及菩萨们的画像─衣着、装扮等。看看他们的头发、簪饰、配件、衣带及艳丽的色彩,他们像出家人吗?这是印度的民族色彩呢?还是安息(波斯)、埃及的丹青呢?是否仔细观赏,认真思考一下?您见识过清海的衣着和妆扮吗?她到底是在模仿那位菩萨呢?您能分辨吗?总之,新兴的教派自有其迷人之处,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追随的信徒呢?不过,宗教不应该是要迷人的,而是要悟人的,您说是吗?

  本经作者画蛇添足地在本段的最后,列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这实在又是一大败笔,说明他没有留意原始圣典里的「诸天相应」。诸天天身微妙,习惯在后夜(凌晨2~4点)来拜访佛陀,而人间的比丘则习惯在午后乃至傍晚时分听佛说法。这两大群众要凑在一起听经的机会,实在是少之又少。更何况个别所希望聆听的法义也是有所差异的。诸天要跟人类一齐会聚在佛前,那大概是发生了重大的事情了,例如佛陀在双树林间入涅盘的时刻,诸天也在那儿嚎啕大哭,捶胸顿足,跟许多痛苦的人们一样,无法克制自己。

  本经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当然是应时代流风的需要啦!愈是初期演译出来的经文,愈是需要多列举一些具体的人物来为此经作证,否则面对传统佛教的否定压力,不是两三下就垮掉了吗?于是一篇1857个字的经文,就用了163个字来巩固它的可信度。如果真是佛陀的教导,那就只要「佛告诸比丘」五个字就够了。您有过心虚的经验吗?心虚就需要更多的言词来辩护,不是吗?有没有注意到本经的末后,用了多少篇幅,把十方诸佛都列举出来作证呢?您能体会到作者是多么地耽忧读者不肯相信吗?

     十七、佛告长老舍利弗

  经文第二段: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

  您可能注意到了,前段的名单中是以长老舍利弗为上首的,其次是摩诃目干连尊者。众所皆知,两位尊者正是世尊座下最杰出,最善说法,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声闻,尤其是舍利弗尊者,更是智慧第一的典型代表。本经作者用尊者来做说法的对象,无形中就暗示了要了解和接受这部经,需要有很高的智慧。

  除了抬高这部经的身价之外,稍早传出的,本经作者所仿效的,也是用譬喻方式说明的「灰河喻」,(杂阿含经第1177经)就是用舍利弗和目揵连尊者作为代表性人物的。如果您的手边没有杂阿含经,不妨再回头翻阅本书「揭开谜底」那一篇,但是那一篇已经被我改编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我模仿本经作者的改编技术,用来让大家了解改编的可怕,夫子说:「恶紫之夺朱,恶郑声之乱雅乐。」大概就是这样吧!仿冒像法一起,大家都弄不清楚了。建议您仔细对读「灰河喻」和本经,您就会知道本经作者的用意和写作手法了。

  另外,本经既然是正量部的西方师作所,而西方的比丘本来就跟舍利弗尊者有很深的渊源了。现在让我们来看杂阿含经第108经,当年众多西方比丘向世尊告辞,打算要回到西方去安居,也就是学成要归国的时候,佛陀特别叮咛他们要去向舍利弗尊者辞行,还推荐说:「舍利弗淳修梵行,道德高超,你们应当前去告辞,他会用法义来饶益你们,让你们长夜能够得到安乐。」为什么佛陀要这样殷殷叮咛呢?我们来看尊者舍利弗怎么交代他们的。尊者说:「你们回到西方去,种种不同的国情,种种不同的民众;尤其是阎浮提人(似为希腊人)聪明利根,如果有王公大臣、宗教师、社会人士、出家人,问你们所学,大师所教;你们要怎么回答,才不会毁谤佛陀,又不会被众人责难呢?…。」尊者随后仔仔细细地教导他们回答的内容。可见,不同的国度里,稍一不慎,佛法可能就变质了。正量部的西方师仍然敬爱舍利弗尊者,却没有记住尊者的教导,反而借用尊者的名字,而把事情弄糟了。原想要方便渡化的,却通俗得走入了迷信。

  其实本经作者真正要阐扬的是舍利弗尊者所教导的无量三昧。现在我们来看一段舍利弗尊者的教导—杂阿含经第492经:「…如是比丘得无量三昧,身作证具足住…心生信乐…乃至命终不复来还生于此界。」也就是要借着无量无边的三昧禅定,来跨越人生的苦海,到了此生命尽时,不必再回到这个世界里来。经文后面用了很长的篇幅,请出了东、南、西、北、下、上的十方诸佛,就是一种虚空无量,慈心无量的隐喻,让我们留待后面再谈。
[ 本帖最后由 lyifa 于 2006-3-3 17:10 编辑 ]
7#
楼主| 发表于 2006-3-3 12:43 | 只看该作者
  
十八。从是西方
又回到公元1978年10月的「考卷」来了。「是」指那里?为什么在「西」方?

  答案「是」那里都行,印度、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怛剎尸罗、安息、希腊…乃至台湾、埔里都「是」。因为「是」指修习禅思的人所在的位置。您打算在那个适合的位置,开始要修习禅思了,那个地方就「是」。所以与地球绕日的季节性无关,也跟太阳系的空间坐标毫无关系。要到宇宙外层空间去寻找「外星佛陀」或「外星极乐世界」,都不是现阶段的人类文明所能达成的愿望,也不是佛陀所说的正法。复习一下好吗?「世尊善巧地解说正法,当下见法离诸炽燃,不待时节通达涅盘,即身观察缘自觉知。」您会念法了吗?您还记得「当下」就是“NOWANDHERE”,就在此时此地,您准备就座的地方,就可以开始观察你自己身心里的十方世界了,永远不必等待特定的时节,永远不必期盼遥远的地方,这才是世尊真正的教导啊!不要再重复我年轻时候的错误了,一天到晚想用天文望远镜(心境)去观测极乐世界;一天到晚等待着莲花形的飞碟,飞到我家窗口来,放光给我瞧瞧或是带我到莲花里头去看看。爱因斯坦的时间相对论公式,算了又算,还是算不出经「宿」华开,到底是要多久?这样心外求法,才是真正的「魔」说,而不是佛说啊!

  接下来,要谈第2小题了,为什么在「西」方?东、西、南、北四方四维,外加上、下,共计十方,为何偏偏要选择「西」方呢?是欣羡璀璨的西方─波斯文物呢?还是西方师们要标榜自己的殊胜呢?或者是根据星相、风水地理,西方是个特别有利的方位呢?或如印老所提的,是一种「落日崇拜」的方位呢?还是没什么特殊意义呢?

  多年来仔细学习原始佛法的结论:上述推理都不完全是。真正的答案是:修习静坐禅思的人,喜欢选择一个面向「西」方的位置。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基于对佛陀的尊敬和怀念。这要分两方面来说明:第一方面,在佛陀的时代里,每当地方上的大会堂刚落成,尚未启用时,都有邀请佛陀和比丘僧先住进去的风俗习惯,而且会请佛陀说法示教。根据好几篇经文的记载,这时候,佛陀都会先进去,选择比较接近中柱而面向东方的位置入座,然后比丘僧在佛陀的后面接近西墙的位置,以同样方向入座。地方上的人士则面对佛陀,也就是面向西方,坐下来聆听佛陀的教导。现在我们摘录一些片段来给大家参考:

1.杂阿含经第1176经,世尊回到故乡迦毘罗卫国,住在尼拘娄园时。

「…尔时,世尊与诸大众,前后围绕,至新堂外。洗足已,然后上堂,于中柱下,东向而坐。时诸比丘亦洗足已,随入讲堂,于世尊后,西面东向,次第而坐。时诸释氏,即于东面西向而坐。…」

2.巴利英译长部第16经“The Greatpassing”相当于长阿含的大般涅盘经。

「…Atpataligama…‥Then the Lorddressed,took his robeandbowl,and went with his monks to the rest-house,where he was hed his feet,went in and sat down facingeast,wih his back against the centralpillar.…」

3.巴利英译长部第33经,“The Chanting Toget her”相当于长阿含的大集法门经。

这时是在pava城,末罗族人新建的大会堂里,情形也是一样的。

  不管是梵文圣典或是巴利圣典的记载,都是一致的。只是长阿含的中译本有些错得很离谱,有些又太简略了,不知是原文的问题还是译者的问题,所以不得不要引用英译的内容,请谅察。因此「西方」是一个「佛座」的位置,是一个可敬的位置,就像我们中国人所说的「西席」,是一个代表「老师」的位置,是一个「说法」的位置。因此,佛陀入灭以后,弟子们怀念他的教导,便在聆听说法或静坐的时候,都习惯于选择向西的方位,以表达对佛陀的孺慕追思、永恒的忆念和恭敬,犹如佛陀的音容宛在一般。这才是「西」方的真义啊!祖师大德们怎么可能知道呢?您知道了,您相信吗?

  至于佛陀为什么要面东而坐呢?是不是印度的风俗习惯也是以西方来代表老师呢?从长阿含的「六方礼经」来看,并非如此,南方才是代表老师。现在我们再度深入原始的巴利圣典里,来探究这个问题。请看相应部,道相应,第91经一直到第102经。我们摘录一段来给大家参考:

第96经─比丘!譬如诸大河,谓:恒河、夜摩那河、阿夷罗跋提河、舍劳浮河、摩企河是,此等皆趣向东、倾向东、临入东。诸比丘!如是,比丘修习八支圣道,多修八支圣道者,则趣向涅盘、倾向涅盘、临入涅盘。

原来印度著名的五大河,都由西向东流入大海,这就象征着佛陀所教导的八正道,也是全部流入涅盘的大海一样。佛陀早已成正觉,他教导弟子们努力修习八正道,念念流向涅盘的大海,就像印度的五大河一般,不舍昼夜地奔流入海而去。佛陀面东,是否启示弟子们要念念心向着涅盘呢?

我们要再回到西向的问题来,也就是另一方面的探讨。当佛陀在库西那拉的娑罗双树林间入灭时,经典的记载是「北首」,也就是佛陀的头部是朝向北方躺卧的,以「右卧」的习惯而言,佛陀临入灭时是面朝「西」方的。这可能也是启发「西方接引」的滥觞,认为人死后,佛陀会接引我们到西方去。阿弥陀的西方接引便充满了这样浓厚的「生西」色彩。站在宗教仪式的立意是要安慰死者家属,个人认为并无可厚非。但是站在追求真理、追求解脱的立场,宁愿大家是基于忆念佛陀才选择向西,何况印度正在中国和台湾的西边。您知道吗?佛陀成道的地方─尼连禅河边的菩陀伽耶,正在台湾苗栗的正西方,它们的纬度是相同的,多么巧合的位置!何不赶快合掌向西,忆念佛陀呢?「世尊乃是应当供养的阿罗汉、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可化丈夫之无上调御士、天人师、佛陀、世尊。」忆念的时候,请稍微留意一下,有关「可化丈夫之无上调御士」,汉译杂阿含经拆译成「无上士」和「调御丈夫」那是错误的,因为译者可能不知道这项功德的真义,要不然就是梵文原文有了出入。后来巴利圣典相应部中译的时候,中译者又比照杂阿含经的用词,使得原本的九项功德名号变成了十项乃至十一项(加上佛陀用以自称的“如来”),实在是美中不足的地方。这项功德真正的意思是说:「对于可以调教的人来说,佛陀是最好的教练。」世间,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够调教的啊!只有那些可以调教的人,才是值得教导的,您说是吗?如果我们把身心的时空投注在不可调教的人身上,彼此能产生什么样的利益呢?是不是徒然浪费了彼此的时光而已?西向念佛之后,不知道您对「西方」是否已经有了崭新的看法?

         十九、过十万亿佛土

  为了探讨这一句经文,我们必须要来复习「赤马天子」那一篇原始圣典了,也就是杂阿含经第1307经。为了增加它的可读性,先把汉译的原文约略地改写成白话。

  「我听说是这样的: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里。那时有个叫做赤马的天人,他的相貌非常英俊潇洒。在凌晨2~4点左右,来拜访佛陀。他先顶礼佛足,然后退坐一边。他的天身辐射着光明,照遍了只树给孤独园。那时赤马天子就禀告佛陀说:「世尊,宇宙世界那么浩瀚无涯,到底能不能跨越它的边界,到达一个不生、不老、不死的(极乐)地方呢?」佛陀告诉赤马说:「没有人能够跨过浩瀚的宇宙世界边缘,到达一个不生、不老、不死的地方的。」赤马天子禀告佛陀说:「太稀奇了!世尊竟然能够这么善巧而肯定地回答我这个问题。就像世尊所说的:没有人能够跨越浩瀚的世界边缘,到达一个不生、不老、不死的地方的,为什么呢?世尊,我回想自己的过去生,名字叫做赤马,是个外道的仙人(修行人),得到神通,远离种种爱欲。我当时这样想:我有这样快捷迅速的神足通,就好像强壮的武士用利箭横射过多罗树影,那么短暂的瞬间,就能够从这一座须弥山跳到另一座须弥山;一脚踩在东海上,就可以立刻跳到西海去。我当时这么想:我现在成就了这样快捷迅速的神足功力,应该用来寻求世界的边缘。这么一想之后,就立刻出发了。除了吃饭休息、大小便利之外,又减少睡眠,有恒心地走了一百年,就在那儿命终了。然而却始终没有办法跨越世界的边缘,到达一个不生、不老、不死的地方。」

  佛陀告诉赤马说:「我现在就以这六尺之躯来为你解说世界,世界集,世界灭,世界灭道迹。赤马天子,什么叫做世间呢?那就是五受蕴。那五个呢?色受蕴,受受蕴,想受蕴,行受蕴,识受蕴,这就是所谓的世间。什么叫做色集呢?那就是对于未来有所渴爱,俱有感官的贪欲和喜悦,种种欲乐的执着等,就是所谓的世间集。什么叫做世间灭呢?如果对于未来有所贪爱,俱有感官的贪欲和喜悦,种种欲乐执着的话,就要设法让它永断无余:舍、离、尽、无欲、灭、息、没,这就是所谓世间灭。什么叫做世间灭道迹呢?那就是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所谓世间灭道迹。赤马,应当了知世间,断除世间(诸苦);应当了知世间集,断除世间集;应当了知世间灭,证得世间灭;应当了知世间灭道迹,认真修习八正道。赤马,如果比丘对于世间的痛苦能知、能断;对于世间集能知、能断;对于世间灭能知、能证;对于世间灭道迹能知、能修。赤马,这就是所谓跨越了世界的边缘,超越了世间的贪爱。」当时,世尊用偈语再作个总结:

「未曾远游行,而得世界边,不得世界边,终不尽苦边。

是故唯智者,能知世界边,善解世界边,诸梵行成就。

对于世界边,真正觉知者,是为圣贤行,度世间彼岸。」

那时赤马天子听完佛陀所说的,欢喜随喜,顶礼佛足,就消失不见了。〔注:译文中()内的字系作者补入〕

看完了这篇经文,对于「十万亿佛土」是否有了明确的认识?如果还要以一个佛土包括几个太阳系或银河系来计算的话,那保证像赤马仙人一样,算一百年也算不完,而且早已命终了。因此,我们知道这十万亿佛土就在我们身上,在这五蕴之躯上。这十万亿个脑细胞或身细胞,每个细胞里要遗传、累积多少DNA的讯息,每一个讯息又要带来多少身心的烦恼、痛苦?您体会过疾病的痛苦吗?您体会过忧愁的痛苦吗?您知道一个胃溃疡要伤害几千万个细胞吗?您知道一个肝癌肿瘤要蔓延出几亿万个异常的细胞吗?您知道就在这十万亿佛土里,时时有着比太阳风暴更可怕的情绪风暴吗?您知道就在这十万亿佛土里,时时有着比星球引力更强劲的贪欲引力吗?您知道就在这十万亿佛土里,时时有着比宇宙黑洞更具毁灭力的瞋恚之火吗?您知道就在这十万亿佛土里,时时有着比无数星云更广阔的愚痴浓雾吗?

  十万亿佛土就是这个样子。祖师大德们是否也知道呢?那又何必苦苦心外求法,期盼着那个他方的世界呢?惟有八正道,经由八正道才能跨越这十万亿佛土,跨越这浩瀚无涯的世界边缘。您跨过这「十万亿佛土」的迷思了吗?还是要继续您的宇宙之旅,漫游您那无边无际的西方极乐世界呢?
[ 本帖最后由 lyifa 于 2006-3-3 17:12 编辑 ]
8#
楼主| 发表于 2006-3-3 12:44 | 只看该作者
           二十、有世界名曰极乐

  先摘录经文如下:

  「…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读了赤马天子之后,我们已经知道不需要旅行宇宙太空,乘坐莲花飞碟去寻找外星极乐世界了,但是现实的人间天上,到底有没有极乐净土呢?现在我们就要带领大家乘坐巴利法筏的快艇,一齐去寻找人间天上的乐土了。请大家坐上相应部,帝释相应第15经的船舱,并仔细聆听帝释的询问和世尊的介绍:

「有一段时期,世尊住在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那时有天帝释来拜访世尊,见了面就礼敬世尊,然后就站在一边。站在一边的帝释就以这件事来请教世尊:“世尊!何处有极乐国土呢?”世尊回答说:“在园林幽雅美丽的地方,开凿美丽的莲花池,这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极乐国土,但是比起真正的乐土来,还不及它的十六分之一呢!那么真正的乐土在那里呢?不管是在乡村或偏僻的森林区,不管是在潮湿的沼泽区或是干燥的黄土高原上,只要是阿罗汉所住的地方,这些都是最可爱的极乐国土。」

  现在您明白了,找到阿罗汉所住的地方,您就找到了人间天上的极乐国土了。还敢骂阿罗汉是自了汉,是小乘,是焦芽败种吗?注意您所读诵的经典啦!毁谤三宝的罪过是很沉重的,不要被那些富丽的词藻和腾云驾雾的情节迷惑了,快回到真实的人间来吧!佛陀所赞美的阿罗汉,您竟敢批评他,那您是既不信佛也不了解阿罗汉的伟大了,您跟肤浅的外道有何差别?快浏览一下台湾地图,看看那个村落或山间林下有阿罗汉住锡,我们中国的弥陀家族已经期盼这个极乐国土,将近1600年了耶!如果,没有人找得到,是不是要赶快先把园林精舍建立起来,设法迎接四双八士到台湾来,那我们不就有了属于台湾的“极乐国土”可以停靠了吗?看看我们满街的奔驰,却经常找不到适当的地方可以停靠,那不是一大讽刺吗?加油啦!现代给孤独长者们,快快来兴建身心专用停车场,让台湾一流的身心车辆都能轻易地得到停靠的洲屿。

  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来探讨,阿罗汉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快乐呢?为什么有他居住的地方就会成为乐土呢?我们辜且不谈阿罗汉的大德、大力、大神通和大慈心所给予的庇护,我们很具体的来谈「快乐」这件事。出生为人,我们都很清楚五欲的快乐:眼睛看到美色,美丽的妆扮,美丽的艺术品……所产生的快乐;耳朵听到悦耳的音乐、歌声、撒娇声……所产生的快乐;鼻子嗅到花香、茶香、女人香……所产生的快乐;舌头尝到嗜好的山珍、海味、佳酿……所产生的快乐;身体接触到柔软的衣料、睡垫、肌肤……所产生的快乐。就是这五欲之乐,让我们愿意永世轮回,生生世世做它的奴隶,永远心甘情愿,永远乐此不疲。因为我们不知道,也未曾体会过还有其它更快乐的事。因此,世俗人总以为舍掉了五欲,人生还有什么意思?事实上,有些专注的工作者,例如作家、艺术家、科学家……专心在从事创作、研究的时候,已经能够多少体会到“浑然忘我”之乐了,但那只是五欲暂时停歇或专注时所产生的快乐而已,而且也是断续的。我们要介绍的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快乐,那就是离欲之乐。五欲所带来的快乐,大家或许都有切身的感受─令人一见倾心,梦萦神迁;令人余音绕梁,香沁脾肺,垂涎三尺,乃至身心颤动,欲仙欲死。然而远离这些欲望,注意是远离不是压抑或是克制欲望,所产生的快乐呢?那就少有人知了,有过这种经验的人也是凤毛麟角了。少数修习禅定的人,在静坐的时候能够约略地体会到类似的快乐。因为远离、专注,使呼吸微妙而匀细,让全身的精气饱满,经脉畅通无阻,时而震颤如有电流按摩,毛孔舒张,通体舒畅的快感平息之后,那种宁静安详所产生的快乐,并不亚于五欲之乐。对于一个终日行、住、坐、卧都生活在初禅定境中的人,那他所感受到的离欲之乐就已远超过五欲之乐了。五欲之乐是冲动而短暂的,离欲之乐则是轻安而持续的。这离欲之乐绝非说说而已,而是实际存在的,它就像五欲之乐那么具体。有人就因为一度品尝了这份离欲之乐大约有二个月之久,从此无怨无悔地,在这条路上已经孤独地探索了28年,直到须发斑白,依然孜孜不倦。您看这离欲之乐的后劲有多强?至于第二禅、第三禅的快乐那又更殊胜,更纯妙了。阿罗汉经常受用的就是第三禅的快乐,那是一种离欲之后又加上身心净化所产生的快乐。所以说阿罗汉能引导我们去追求的就是这些离欲的快乐─称之为极乐。

  为了印证所言不差,只好再请大家一齐来看看杂阿含经第484经。这是阿难尊者出给尊者跋陀罗的“考题”之一。题目就是:「云何乐第一?」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什么是极乐?」尊者跋陀罗回答说:「……阿难!有众生离欲而产生喜乐,处处润泽,处处敷悦,举身充满,无不满处,就是所谓离欲所产生的喜乐。他从三昧定境中出来,举声唱说,遍告大众:极寂静者,就是离欲所产生的喜乐;极乐者,就是离欲所产生的喜乐。……」阿难尊者后来给他更深入的答案。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够了解到「极乐」就是离欲所产生的喜乐,就已经很难得了。

  了解了「极乐」,可是如何「离欲」呢?那就要走入正法中来才知道了。那绝对不是喃喃地诵念着「阿弥陀佛」就可以离欲的,您说是吗?如果您也同意的话,那光念「阿弥陀佛」就没办法离欲,也就到不了「极乐国土」了。不过我们至少已经知道了,极乐国土原来就是禅定的世界,离欲的世界。本经的作者正在一步一步地引导我们,跨越过十万亿身心的烦恼,走入禅定的世界里去,在那个禅定的境界里,当心意宁静安详到某个程度时,我们将会看到光明,然后扩充为无量的光明。如果我们专注于这无量的光明时,心里仍然惦记着刚开始禅思时所持念的预备业处(parikama)─「佛陀」的圣号时,我们就会在定境中看到「无量光明的佛陀」,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幻相,彷佛在对我们说法一般。在那个定境里,好像所有的痛苦都消失了,只有享受着种种禅定所产生的快乐,所以就叫做极乐。这就是这一段经文的意思。但是,您别忘了,停留在这个虚拟的幻相中是错误的。很遗憾!本经的作者没有再进一步的修习,而在这里搁浅了,详情将在「十方诸佛」那一章里讨论。不知道您是否已经明白了这一段经文的意思?您认为祖师大德们会明白吗?


         二十一、七重栏楯

首先摘录经文:

「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曰极乐。」

  这一段很明显地可以看出,是取材自中阿含的「大善见王经」或南传的长部第17经「大光明经」,两者都有相同的描述。只是本经的作者,把大光明王转化成为大光明佛─无量光佛了。仔细阅读上列两经,您就会很清楚的看到,阿弥陀经是怎么样从中、长阿含经中演化而来的。但是中、长阿含经已经不像杂阿含经那么简要了,这里就不再为您摘录或口述了。

  中、长阿含经里已经把印度传统对天宫的描述─幽美的园林和莲花池,镶崁上了波斯的金、银、玻王黎和水晶等宝石了。它的叙述冗长而富丽,不像杂阿含经那么平实了,可信度也稍差了一些,但方向大体上是正确的。我们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弥陀的光环,就是这样从阿含经中逐一摘取波斯的宝石镶嵌出来的,等它放出耀眼的光芒以后,就再也看不到原经中所要描述的法义了。无量寿的由来也是一样的,从阿含经中您可以看到转轮圣王的寿命是何其长寿,但是最后要表达的结论还是诸行无常、苦、无我。弥陀净土选用同样的材料来雕塑之后,却变成了常、乐、我、净的永恒乐土。所以,如果您不走出弥陀的光环来,怎么能够看到原始的法义呢?您还要继续陶醉在那耀眼的光辉里,感性地赞颂着那些宝石的亮丽吗?还是要用理性来检视这些宝石的原产地─波斯与阿含经?

  但是,我们宁可用比较高超的水准来看待这段经文的描述。所谓「七重栏楯」就是隐喻要重重守护我们的「身行」,就像栏楯那样周密而稳当,行为举止绝不逾越防护的边界;所谓「七重罗网」就是隐喻要重重守护我们的「口行」,就像罗网层层遮拦那样,言语交谈则犹如网上的银铃发出微妙的声音一般;所谓「七重行树」就是隐喻要重重守护我们的「心行」,就像行树那样正直,起心动念则犹如树梢吹起清凉的微风一般。有了这样殊胜的身、口、意三妙行,那我们就完成了「四念处」的准备工作,所以就可以把「四念处」的珠宝配戴上去了,这就是「皆是四宝周匝围绕」的意思。这是根据杂阿含第281经,佛告萦发目揵连:「有三妙行,修习,多修习,能令四念处满足。」来作说明的。一个开始修习四念处的人,已经趋向远离了。不久他就会感受到离欲之乐─极乐了。这样的解说是有意义的、有利益的,而且能巧妙地跟下一章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衔接起来。我乐于提供您这样的认知:要追寻极乐的第一步,必先守护自己的身、口、意,让它们养成美妙的行为模式。

     二十二、七宝池八功德水

先摘录经文如下:

「…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王黎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王黎、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

  这一段,还是一样取材自中阿含经,王相应品的「大善见王经」第十一,以及南传长部第17经「大光明经」。这里,我们很遗憾的要补充说明一下,汉译者把“Mahasudassana”译成了「大善见」,英国学者则译为“The Great Splendour”或“The Great king of Glory”,中译就是大光明,或大光明王,特别是指神像的大光环。稍微留意一下弥陀像的大光环,就知道「大光明王」其实就是「无量光佛」的前身了。我们强力推荐您仔细地研读这两部经,您就会了解「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是怎么样被创造出来的。如果您没有机缘自行研读的话,就只好听我为您简要地译述原由了。话说佛陀在偏僻的库西那拉要入灭时,阿难尊者很不以为然,他认为这么伟大的佛陀,岂能在这样的荒郊野外逝世,起码也要在像舍卫国或王舍城那样的城市里受万人瞻仰,这与佛陀的身份才相称。(请注意杂阿含中无此记载,这到底是阿难尊者的想法,还是中、长阿含编者的想法,已无可考)这样的想法,后来在巴利长部第16经「大般涅盘经里」就有了详细的补充,佛陀告诉他:「阿难,快别说这儿是竹篱茅舍的穷乡僻壤。好久以前,大光明王是个转轮圣王,一个正直贤明的国王,他征服了四方,保卫着领土的安全,而且他拥有七宝。当时他就是以此库西那拉为首都,那时候的名字就叫做库沙和堤。都城的东西长十二由旬,南北七由旬,人口众多,粮食囤积丰足,就像毘沙门天王的都城「阿卡玛达」那么富庶,夜叉众多,粮食囤积丰足,皇都库沙和堤也是这个样子。」接着到了巴利长部第17经大光明王经的时候,就大肆描写亭台楼阁、各色莲花、种种金银珠宝了…‥。到了大乘初兴的时候,又把库沙和堤变成了恕卡和堤─极乐世界了。历史的轨迹就是这样一路由Kusin?r?(库西那拉)变成Kus?v?t?(库沙和堤),再蜕变成Suk?v?t?(恕卡和堤)─极乐世界。有没有注意到把Kus?v?t?的K和S互调就成了Suk?v?t?,就这样毛毛虫先变成蛹,然后就羽化成为美丽的蝴蝶─极乐国土。这是人性怀念佛陀转而崇奉库西那拉成为圣地,乃至演化成极乐国土的历史轨迹啊!岂能看做是佛陀的教导呢?当您阅读冗长的英译叙述时,或许会生起疑问,佛陀临入灭前,须跋陀罗求见,阿难尊者都要予以挡驾了,他自己怎么可能这么不识大体,增加佛陀的劳累?所以阅读后世辑成的经典时,不妨仔细地加以思辨。

  接着,我们就要来谈七宝了。杂阿含经第722经说,转轮圣王出现于世间时,具有七宝─金轮宝、象宝、马宝、摩尼宝(夜明珠)、玉女宝、主藏臣宝(探矿师)、主兵臣宝出现于世间。同样的,当佛陀出兴于世时,也有七觉分─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出现于世间。虽然后期的经文,已经从印度传统的七宝─金轮宝等,转变成波斯化的七宝─金、银、琉璃(水晶)、玻王黎(绿宝石)、砗磲、赤珠(红宝石)、玛瑙,但它象征的寓意还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修习佛陀所教导的八圣道,就会拥有七觉分的宝贵体验,让您充分感受到种种离欲之乐─极乐。「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就是说惟有八正道的功德水,才能令七宝池全部充满七觉分的喜乐。

  接下来的「金沙布地」……等我们不妨回到杂阿含第1177经的灰河喻来,很清楚地就可以知道了,「金沙布地」就是在说持戒可以让我们的人生走起来更平坦、舒适而且纯净─就像金沙一样。「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王黎合成」,先说后面的「金、银、琉璃、玻王黎」这四宝代表的是「四正勤」,也就是以「四种正精进」认真修持后,就好像找到了阶梯一样,如您所愿地步步高升而上。所以说「四边阶道」就是「四如意足」的意思,它是由四种方便的珠宝所合成的。循着阶梯登上了楼阁,那就是说修四如意足之后,就进步到了「五根」─信根、念根、进根、定根、慧根的楼阁里去了。在那楼阁里已经可以看到「七觉分」的宫室之美了─镶嵌着金、银、琉璃、玻王黎、砗磲、赤珠、玛瑙的纹饰。这一切都在说明着修习八正道的过程中,每一阶段的修行进度,从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一直到道果完成,也就是一般所称的三十七道品。所以要到极乐世界去,那里是单靠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成事的呢?还是要走入世尊的正法中来,循着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的次序,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前进啊!本经不也是说明的清清楚楚吗,为什么祖师大德们不肯这么解说呢?为什么您不肯相信这才是事情的真相呢?


     二十三、池中莲华大如车轮

首先摘录经文:

「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同样的,这些描述还是取材自中阿含,王相应品的「大善见王经」第十一,以及巴利长部第17经的「大光明经」。但是,如果要了解它的含义的话,却必须参考汉译中阿含经,卷第二十的念身经。现在我把其中相关的段落摘录出来,并改写成白话如下:

「其次,比丘修习身观念处时,比丘平息喜悦而生安乐,浸渍身体、滋润光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平息喜悦所生的安乐无处不遍及,就像青莲花、黄、赤、白莲花,水生水长在水底、根、茎、花、叶悉皆浸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遍。……比丘这样随念着自己身体的活动,便会如实地认知上述情况。他如果能够这样保持远离独住、心无放逸、精勤修行,切断心理上的各种过患而得到定心,那么得到定心之后,就能如实地了知上述的状况了。这就称之为比丘修习身观念处。」

  这一段经文是在讲述,比丘以身观念处的方法修习禅定,而达到第三禅时所得到的安乐。这样的安乐,是圣者所经常享有的离欲之乐,真的也堪称为极乐了。所以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的莲花,大如车轮,它的根、茎、花、叶皆悉浸渍池中,一一润泽,都是在描述第三禅所带给身心的种种安乐。这就是极乐国土所成就的功德庄严了。

  至于为什么要用莲花来描述第三禅之乐─极乐呢?其原因有二。第一,印度的传统里对天堂、乐土的描述都习惯用幽美的园林再加上美丽的莲花池来衬托。第二,修习禅定的人,当他们持戒清净而且具备了修习禅思的条件之后,通常就要「取相」,做为心意所忆念的「对象」,也称之为禅思「业处」。业处有四十种,其中有「十遍」─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赤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虚空遍,在老师的指导下都可以选择做为习禅的业处。古代的禅者如果要取青,或黄,或赤,或白色做为禅修业处时,往往就近凝视池中莲花的颜色来「取」适合自己所需要的「相」。所以莲花与习禅修定是大有关连的,用莲花来描述禅定之乐,也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其实整部阿弥陀经就是一部禅经。它用「黄金为地」来隐喻「地遍」;它用「八功德水」来隐喻「水」遍;它用「赤光」来隐喻「火遍」;它用「微风吹动诸宝行树」来隐喻「风」遍;它用各种颜色的莲花─「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来隐喻「青」、「黄」、「赤」、「白」遍;它用「光明无量」来隐喻「光明」遍;它用「东」、「南」、「西」、「北」、「下」、「上」十方诸佛世界来隐喻「限定虚空」遍。从头到尾都在说禅定的修习,禅定的快乐,应该是一部禅修的「莲花宝典」才对。历代的祖师大德们也经常说「禅净双修」,更说「有禅有净土,恰似带角虎。」可见古代就有这样的传述,只可惜未能彻底解开这个谜题。事实上,也惟有禅修才能带领我们到达心灵的乐土─初禅、第二禅乃至第三禅的极乐世界。您明白了吗?您准备好了吗?如果还没准备好,请千万记住,别胡乱「取相」哦!






        二十四、彼佛国土常作天乐

  接下来的经文,重复地在描述同一件事情。因此我们就不再逐句分析了,我们要变换一下解说的方式,把相似的经文归类在一起,然后一并说明。

  1.「彼佛国土常作天乐..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华。其国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2.「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

  3.「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

  这些段落都在谈「声音」。修习禅定的人都知道,声音是禅修的棘剌,也是最直接的干扰,因此要怎么样处理「声音」─尤其是噪音的问题,就显得很重要了。禅者经常选择在山间林下或空屋宅舍中禅思,使人为的噪音干扰减至最少。相对的可以藉助大自然的天籁来冷静身心,这就是「彼佛国土常作天乐」的殊胜之处了。但是在森林中,除了「天籁」之外,还有白鹤、孔雀、鹦鹉……种种蝉鸣鸟叫的声音;风稍微强一点的时候,还有树叶悉悉索索的声音,甚至树枝碰撞、掉落的声音;这些声音可就不是那么规律和可爱了;禅思如果还没进入状况的话,通常还是会被打断的。如果,心里的平静一再地被打断,一直不能深入「宁静」的话,那禅者可能会生起厌烦之心,甚至瞋恨之心─痛恨那些鸟儿真是畜生。因此本经的作者提出了三个解决的方案:

  1.当作是鸟儿们在转法轮─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

  2.提醒自己忆念三宝─闻是音已,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3.相信这些鸟儿不是普通的畜牲─牠们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的特使。

  他要透过这三部曲来化解声音的干扰,因为要找一个完全安静无声的适宜场所毕竟是不可能的,如何转化或软化自己的心意来适应大自然的变化才是可行的方式。

  一旦克服了这些干扰,进入了定境之后,禅者就日夜享有各种禅定、解脱、三昧和正受的快乐了。这就是「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华」的寓意了。如果您还记得杂阿含第1177经,灰河喻里所提到的「散华遍布」正是指诸禅、解脱、三昧、正受的话,您就不会怀疑「天雨曼陀罗华」的寓意了。那么接下来「其国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您是否可以自行解说了?这是说禅者一早起来,就立刻进入禅定状态,以满怀的三昧心香来跨越并调伏十万亿身心的烦恼,因此禅定得以持续到用餐时,才回到本国(日常居处)来,吃完饭后就接着经行禅思,又展开了安详快乐的一天。这就是极乐国土(禅定世界)的功德庄严之处。

  我们一口气解说了三段经文。但是您还记得怎样念佛、念法、念僧吗?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所未曾学会的基本法门呢?让我们不厌其烦地再来作个总复习好吗?

  念佛─世尊乃是:应当供养的阿罗汉,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可化丈夫之无上调御士、天人师、佛陀、世尊。

  念法─世尊善巧地解说正法,当下就可以亲见法义,远离种种炽热的燃烧,不需要等待特殊的时节,即可走入正法中来,就自己的身心加以观察思惟,智者自当明了正法的殊胜。

  念僧─世尊的声闻僧伽,正向、直向、真向、善向。向须陀洹道,得须陀洹果;向斯陀含道,得斯陀含果;向阿那含道,得阿那含果;向阿罗汉道,得阿罗汉果。如是四双八士,才是世尊的声闻僧伽,应该尊重布施,殷勤供养;这是世间无上的福田。

  您知道佛陀的时代里,四众弟子都是这样念佛、念法、念僧的吗?希望您能认真地背诵,如有必要,找到善知识,请他为您详加解说。这样您才真的学会了「念佛」、「念法」和「念僧」。特别要请您注意的是「世尊的声闻僧伽」;巴利原文确实是用savakasango─「声闻僧伽」这个字,请您不要忽略了,这样您才会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该忆念的是声闻的僧伽。求那跋陀罗译师是个大乘人,他在翻译杂阿含经的时候,自然会把savakasango避重就轻地,笼统地译成「弟子僧」。要不然大家都依照世尊的教导来忆念「声闻僧伽」的话,那要置大乘师于何处呢?可是这么一来,这1564年来(435AD~1999AD),中国人就无法正确地学会「念僧」了,多么令人扼腕叹息啊!

  二十五、彼佛光明无量

  首先摘录本段经文重点:

  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二、「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故名阿弥陀。」

  三、「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

  在经文的前六段里,本经作者已经很有技巧地把修习禅定所常用的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赤遍、白遍,都融入故事中了。现在他要介绍「光明遍」了。当禅者克服了上篇中所提到的「声音的干扰」之后,心意已经渐趋平静了,当心意的专注达到某一个程度时,「光明」的境相(Nimitta)就出现了,禅者在这时候就可以专注于这个「光明相」,于是光明就会愈来愈强。有经验的禅者可以操控这「无量光明」的似相,变化其辉煌之色。然而没有人指导的禅者却会在此处堕入「虚拟虚相」,开始了无边无际的幻相之旅。本经的作者就在此处选择了「佛陀」,他把「无量光明」的光环,借着「似相」的操控,套上了「佛身」,让佛身发出了无量的光明,遍照十方国,无所障碍。这位定中所见的「佛陀」就此称之为「阿弥陀」。这位定中所见的「佛陀」,他是永远不会入灭的,他的寿命是无量无边阿僧只劫的,定中的禅者随时都可以见到他的慈容,彷佛就像是他的子民一样,寿命也是无量无边的。其实,这段经文正是反映了人们对「佛陀」的长期思念─自从佛陀在库西那拉入灭后,佛弟子心目中就一直存在着挥之不去的,无尽的怀念,怀念佛陀的功德,更怀念佛陀的音容。现在借着定境中的「幻相」终于一偿宿愿了,不但是光明辉耀而且是万寿无疆的,从此不再饱尝思念之苦了。于是这个「光明遍」就此拟人化成为「阿弥陀」了。

  为了强调这个「光明遍」的殊胜,本经作者于是举证说有无量无边的声闻弟子,都是阿罗汉,也都陶醉在这个定境里。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就阿罗汉的境界而言,是不可能停留在这里的,因为如果停留在这里的话,那是连心意的本然之性都还没完全看清楚的。倒是新生的大乘菩萨们,比较有可能徜徉在这一片光明里,自认为这已经是最殊胜庄严的境界了。

  禅定的细节对于当代的净土信众来说,是相当陌生的,甚至不想去了解的。因为近代的祖师大德们都常以「发狂」或「发魔」来阻止信徒修禅,劝导他们只有「老实念佛」才是唯一可行、可靠的途径。如果祖师大德们知道「阿弥陀经」根本就是一部「禅经」的话,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哑然失笑?

  为了不让您太失望,我们来谈谈到底这「光明」的实质功能是什么呢?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才对呢?其实这「光明」是有助于离诸昏沈睡眠,消灭黑暗,及以天眼看东西的,这是依据「清净道论」里的记载来说明的。另外,更进一步地提醒您,千万别一味地陶醉在这一片无量光里,应该运用这光明来透视身体的真相,那才是正确的。您能了解吗?您认为祖师大德们能了解吗?


  二十六、皆是阿鞞跋致

  首先摘录经文重点如下:

  「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故事发展到这里已经是全剧的最高峰了,原来本经作者所要描述的极乐国土,就是阿鞞跋致所居住的乐土,他们永远不必再回到这个娑婆世界里来了。根据这样的描述,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了解,那是「净居天」,计有: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和色究竟天,五个净居天。尤其是「善见天」与「大善见王经」的传出,可能有些关连。从佛陀的教导里,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只有证得阿那含的圣者,才叫做「不还者」,永远不必再经过胞胎气血而回到这个苦恼的世间来。阿那含的圣者,仅次于完全解脱涅盘的阿罗汉,他们随着自己的果证─上流般涅盘或无行般涅盘或有行般涅盘或生般涅盘或中般涅盘,而往生于相应的净居天里,一直到他们证得完全解脱的般涅盘─阿罗汉的境界。因此净居天上住着许许多多的阿那含圣者,他们在人间时大多数都是比丘,只有极少数的在家人能证到这个果位。

  往生高级的天界─色界诸天,那跟本经作者所描述的禅定境界,确实是密切相关的。对于精修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而尚未完全解脱的佛弟子,他们相应的往生处,根据杂阿含经第866、第868、第869、第870经叙述如下:

  初禅者→大梵天或梵辅天或梵身天。

  第二禅→无量光天或少光天。

  第三禅→遍净天或无量净天或少净天。

  第四禅→因性果实天或福生天或少福天。

  阿那含→无烦天或无热天或善现天或善见天或色究竟天。

  依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的描述,对照中阿含的「念身经」,我们已经在本书「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那一篇中,证明了本经所描述的最高禅定境界是「第三禅」,也就是「遍净天」或「无量净天」或「少净天」的天界乐土而已,根本还没到达「净居天」界。因为这部经已经完全不作「无常」、「苦」、「无我」的思惟了,所以是不可能证到「阿那含果」,也不可能往生到「净居天」─真正的净土去的。因此他用了一个「阿鞞跋致」来模拟「阿那含圣者」;用了一个「极乐净土」来模拟「净居天」。这就是「净土思想」如何从「净居天」演化而来的历史轨迹,不知道您明白了没有?

  所以,原始佛教中真的是有净居天界的,净居天界中的阿那含圣者,也真的是不还生此人间的,但是却不是精修禅定就能往生的,当然更不是光靠「发愿」和「念佛」就可以往生的。这些我们留待后面再谈。

  本章里我们谈到了禅定与天界。一般净土行者受到祖师大德的影响,大都认为天界没什么,还是会堕落;却不知道要往生天界,尤其是高级的色界诸天,是何等不易。即使是欲界诸天─四大天王天、三十三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都需要多少持戒、布施的功德才能往生。如果您向往弥陀经里的第三禅天,那没有相应的禅定工夫是往生不了的。如果您向往真正的净土─净居天,那非得走入世尊的正法中来是不行的,因为必须要证得三果─阿那含果才能往生永不复还的净居天啊!这里请您记住,修得第三禅的人并不一定是阿那含,外道中也有人修得第三禅;遵行世尊正法而证果的阿那含,也不一定要修得第三禅;但是一般而言,阿那含圣者大都修得第三禅以上的工夫,至少也都具有初禅以上的水准。您如果热爱净土的话,希望您也能热爱禅定和世尊的正法,因为这才是真正相应于目标的具体、可行、有效的往生法门啊!

  至于本经所说的阿鞞跋致,也就是一生补处而成佛的观念是有所偏差的。遍读原始圣典,您绝对找不到世尊教人成佛的教导,因为那是不合逻辑而且荒谬的。所谓「佛陀」就是无人教导而自行觉悟「四圣谛」的觉者,也就是说第一个发现「四圣谛」的圣者叫做「佛陀」。现在「四圣谛」早已被佛陀发现,我们只要依照「四圣谛」去实践就好了,那里还需要去发现「四圣谛」,那里还需要去「成佛」。成佛,那是四圣谛消失了以后的事了。难道「四圣谛」摆在眼前您不要,您偏要等到消失了再自己去寻找吗?天下真有这么愚不可及的人吗?还是虚荣作遂,错把「佛陀」、「菩萨」当成了世俗的阶位,就像总统、行政院长那样,自认为都比「阿罗汉」的地位高,所以要做「菩萨」,要「成佛」。如果是这种心态的话,那真是一点也不了解「佛、法、僧」的功德了。所以从这「一生补处」的成佛观念里,我们再度看到这部经正是大乘初兴时,代表新兴宗教的一种新思潮,却早已偏离了佛陀的原始教导。您知道了吗?
[ 本帖最后由 lyifa 于 2006-3-3 17:00 编辑 ]
9#
楼主| 发表于 2006-3-3 12:44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七。应当发愿

首先摘录经文如下: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我们在史念原始佛法一书中已经提过,公元初年的时候,东、西方的人们都渴慕救主的降临,向往天国的快乐,期待永恒的生命。于是婆罗门教的薄伽梵、梵天、不生不灭的教义定型宣扬;大乘教的现在佛、净土、无量寿信仰陆续传出;西方的上帝、天国、永生的福音也开始传扬。东西方也有相似的理念,都强调信心、愿望、力行─婆罗门教为信心、专念、奉行;大乘教为信、愿、行;基督教则为信、望、爱。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何其密切。

  由信仰产生愿望乃是很自然的事。但是愿望只是一个引导而已,绝不是发了愿就一定会实现的。重要的是实现这个愿望的方法,这个方法是否正确,如果方法有问题的话,那么再勤苦的努力也是白做工的。如果方法是正确的,那一定具有普遍性和重复性,任何人只要照这个方法做,一定都能达成心愿。如果别人都达成了目标,只有您没有,那表示您的努力不够,而不是方法不对。举例来说,您想到西方去留学,那里有浪漫的欧洲艺术风情,而且有雄伟典雅的建筑,处处流露出西方极乐世界的讯息,让您非常向往。那么,您光是每天睡前祷告发愿就能实现吗?或是您决定比照念佛的方法,每天念唱欧盟主席的名字“Mr.SOANDSO”七万遍,就能实现吗?或者您要来个“每日一信”,告诉欧盟主席,您是如何地热爱欧洲,就能感动他吗?我想您一定会说,这些方法都有问题。可行的方法是─我的学历证件、语文能力、申请作业、旅欧费用、生活习惯……等都符合留欧的条件了吗?如果先具备了这些条件,再配合愿望引导,立刻就水到渠成了。就像您已经有了一千万元,随时都可以发愿要买一台奔驰轿车。相反的,如果身无分文,却天天念着「我要奔驰」…,那不是要忍受长期渴盼的痛苦吗?所以经文接着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看吧!要往生西方极乐国土,跟要留学西欧果然是一样有条件的,要有「善根」、「福德」、「因缘」,您都有了吗?这那里是祖师大德所说的,只要一句「阿弥陀佛」就好了呢?

  如果您真心向往净土─净居天的话,那么接下来就要逐一列出「善根」、「福德」、「因缘」的细目:

善根─就是信根、念根、进根、定根、慧根,称为五种善根。

福德─见佛无厌足、闻法无厌足、供养僧众无厌足。(根据杂阿含第594经)

因缘─修持正法,断五下分结证得阿那含果。

具足这些善根、福德、因缘而往生净居天的人,根据原始圣典的记载,真的是不少。我们特别选了两个在家人的案例来共同勉励。

1.杂阿含第575经的记载。

质多罗长者病苦临终,亲友围绕,众多诸天也来拜访。

诸天:「长者!你应当发愿,以你的修为是得以作转轮圣王的。」

长者:「即使作转轮圣王,那还是无常、苦、空、无我的。」

………………………………(略)

亲属:「转轮圣王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诸天要您发愿?」

长者:「转轮圣王以正法治化。诸天知道有这么好的福利,所以特别前来教我发愿。」

亲属:「那您的心意决定要怎么样?」

长者:「各位亲友!我心里已作决定,不再经由胞胎受生,不再增加坟墓丘冢,不受血气。如世尊说五下分结,我不见有,我不自见一结不断;若结不断,则还生此世。」

  您如果有机会详读「质多罗相应」的各篇经文,您真的会吓一跳。在家人的修为竟然能够达到这样的高水平,甚至连比丘们所不解的问题,他都能够答得出来。像这样具足善根、福德、因缘的在家人,连诸天都要来劝他发愿作转轮圣王,但他发愿要到净居天─永不还生此人间。这才叫发愿啊!如果什么善根、福德、因缘都没有,也不知道,怎么发愿呢?要往生到那里去呢?仔细想想,光是一头热,一厢情愿,能成就得了什么呢?

2.杂阿含第594经的记载

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旷野精舍。那时候,有一位旷野长者疾病命终,往生到净居天中的无热天,名叫手天子。……他因为想念世尊,所以前来谒见。……(略)。

世尊:「手天子,你以前为人时在这里所听受的经法,现在还能忆持不忘吗?」

手天子:「世尊!本来所受持的,现在完全都没有忘掉。本来在人间时所听闻而不太了解的经法,现在也记得起来。就像世尊所说的:『如果人在安乐处,比较能够忆持法义,而不是在苦处。』这真的是这个样子。就像世尊在阎浮提,种种杂类,四众围遶而为说法,彼诸四众闻佛所说,皆悉奉行。我亦如是,于无热天上,为诸天人大会说法,彼诸天众悉受修学。」

  从这一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往生净居天之后,还是继续进修正法,往终极的目标─完全的解脱、涅盘前进,也就是证得阿罗汉。

  如果您真的想要往生净土─净居天,那么不妨参考质多罗长者和旷野长者的故事,赶快走入正法中来,开发您的善根,培植您的福德,成就您的因缘吧!具备了这些资粮,您所发的愿才有真实的意义啊!您说是吗?


       二十八、执持名号

首先摘录经文重点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经文进行到此,才点出本经作者说法的对象原来是「善男子」、「善女人」,也就是「在家善信」。他把前面禅修的预备业处─十遍中的九遍,在此转而成为「十随念」中的「佛随念」。「十随念」跟「十遍」都是习禅四十业处的项目。他在前面的经文里,借着极乐国土的风光,让在家人从优美的诗篇里,间接地体会了禅定的离欲之乐─极乐。但是他可能觉得要在家人以「十遍」来做禅修并不容易,于是以「阿弥陀佛」来涵盖整个极乐世界的「十遍」,乃是最理想的方法,又不失为「随念」的「业处」。事实上,初修禅定的人,也都喜欢以「佛随念」做为预备禅修的业处,也就是在禅修开始的时候,先在心里「执持佛号」,让心意逐渐平静下来。因此经文中的「执持名号」确实不失为禅修的步骤之一,然而「执持名号」主要是在心里忆念;而且「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也是在定中显相。这在初期的弥陀信仰里都是这么说的,即使是在「无量寿佛经」与「般舟三昧经」里的念佛法门,也都是在心里忆持,而不是以口头称念的。本经在玄奘的别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里,就把“念”字译为「思惟」,亦即心念执持不忘。再来看看中国弥陀家族的第一代祖先─慧远,他也是以心念执持,在定中见佛的。想不到,到了公元528年,北魏的昙鸾依照世亲的「往生净土论」,开创了中国弥陀家族以口诵念佛的先河,从此历代祖师大德就风起云涌,竞相以曲调音声大作佛事,全然不顾律藏中的禁例—佛陀说唱诵经法有五过患,其中之一便是破坏三昧。念佛曲调一直流传到今天,音调更悦耳了,电子唱念机也出现了,原先「持名修定,定中见佛。」的本意已经荡然无存了。而这个原本要为在家善男子、善女人作为方便的忆念法门,反而成了「寺寺弥陀」的音声佛事了。试问在曲调音声的变化中,如何入于禅定?别说「安止定」了,就连「近行定」都有问题呢!如果心不安定,临命终时,即使诸天来了,恐怕也是无法沟通的,更不要说是「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了」。

  历代祖师大德们把「念」佛导入了「念」佛的方向,完全扭曲了本经的原意。因此不要说「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了;即使是「若一年、若二年……若七年」,要得到「一心不乱」恐怕是不可能的了!您知道「一心不乱」的意思吗?从最低标准来说,那是指初禅的「心一境性」,也就是心意的集中程度达到坚定不移,不动不摇。您知道初禅的一项特征吗?那就是「言语寂静」。如果这样喃喃念个不停,何时能进入初禅呢?不入初禅,如何达到心一境性的「一心不乱」呢?我们的祖师大德们没想到这些问题,您想到了吗?这样念下去的话,别说真正的净土─净居天了,就是本经所介绍的第三禅天─遍净天、无量净天或少净天,都没有办法搭上线了。

  在「佛随念」的业处里,依然是要忆念佛陀的功德。您不妨从九项功德中任选一项,做为心意忆念的对象或主题─预备禅修业处(Prikama),帮助您「消除恐惧」、「启发信乐」、「平静身心」,准备进入禅定的世界里。念佛的功能就是这样,您千万不要把它漫无边际的吹嘘,说什么念一声佛可以「罪灭恒沙」,临终十念可以「往生极乐净土」……。佛陀可从来没这么膨风过,那是宗教文学家吹牛的。九项功德名号中并没有一项「阿弥陀」,阿弥陀如果做为形容词来形容佛陀的法身─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的光明无量无边,倒还无伤大雅,但是把它拟人化成为另一尊佛陀,这就不是佛陀的教导了。无论如何,「佛随念」在禅修里也只能开发到「近行定」,还是未到「安止定」的安乐境界的。因此,还是不能过份夸大了「执持名号」的功能,您说是吗?

    二十九、十方诸佛

经文第十段到第十五段: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闪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本经作者用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煞有其事地请出了东、南、西、北、下、上,六方诸佛,其实也就是四方四维加上、下二方共为十方诸佛,来为他的作品做见证。您千万不要因为他这么隆重和再三叮咛,就以为佛陀真的跟舍利弗尊者讲过「十方诸佛」的故事。那是大乘初兴的时代里,谁也不输谁,大家一齐来创作比赛的结果。大众部首先发明说:「青眼如来……在光音天」,末派又接着推出「东方七恒河沙佛土,有佛名奇光如来。」法藏部跟着说:「东北方有难胜佛」。说出世部说:「东方有Mrgapatiskandha……等佛,南方有Anihata…等佛,西方有Ambara佛,北方有purnacandra佛。」就这样,十方诸佛并出的思潮,引发了新兴的大乘信仰。正量部在本经里就洋洋洒洒地列举了六方恒沙诸佛,并利用此经广为宣导,唯恐在新时代的潮流里落后了。在繁华进步的商城里,思想眼界都要时髦,那肯谨守世尊的教导。后来的觉音论师,清净道论的作者,评论「十方世界有佛说」时,骂得好:「那纯属大众部的主观偏见」。

  如果本经作者除了基于文艺创作,而搜集或创作出这许多佛名之外,另一个可能就是定境中所见的光景了。前面说过,修习禅定的行者可先以十遍处或十随念之一,作为预备禅思的方便,正确的术语叫做「业处」。例如先以「佛陀」做为prikama─预备业处,慢慢地心意平静到某个程度,那个做为预备业处的「佛陀」,就不知不觉地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光明的境相,这光明是可以扩大的,就成了无量光。这时候,心意已经很容易产生种种幻相(Nimitta)了,如果本经的作者不会处理的话,他可能在这时候又想起自己所忆念的「佛陀」怎么不见了?于是「无量光佛」的幻相就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他面前了,这就是禅者面向西方,第一个出现的无量光佛─阿弥陀佛了。然后就像旋转万花筒一般,十方诸佛就陆续显相了。他真的看到了自己心目中的十方诸佛,但是是「虚拟实相」呢?还是「虚拟虚相」呢?根据阿罗汉的教导来作判断,这是充满危险的虚拟虚相,因为他处理境相的方式错了,他根本还没有让心意平静到足以进入「有分心」的状态,就开始大作文章了。更何况「有分心」还只是认识心意最初的状态而已,如果耽溺在这个极乐的境界里,仍然是错的,仍然对解脱起不了作用的。必须以「大念住」和「大智慧」并肩再进击,才能彻底摧毁烦恼的。所以说,即使本经是依作者的定境,忠实地撰写出来的,那还是「虚拟虚相」罢了。有关「虚拟虚相」,可以回头翻阅本书「亲见弥陀、观音」那一章。

  比较建设性的看法应该是,在「第三禅」的极乐世界里,请注意这里已经是色界里的梵天境界了,这时候的心境是以「四梵住」里的「慈心无量」最为殊胜了。我们宁可相信,本段经文的寓意乃是劝勉禅定行者,在第三禅的境界里要加强修持无量的慈心,让它遍满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乃至上、下无量无边的虚空界。而各方位里的恒沙诸佛,正是无量慈心的代表。您认同这样的寓意吗?建议您不妨精读有关修习禅定和四梵住的原始圣典,例如,杂阿含经第743经;相应部觉支相应第54经,就会了解作者的用心了。

          三十、不退转

  接下来的第16段和17段,已经没有必要再摘录全部经文了,因为大部份的名相和观念都已经解说过了。如果十方诸佛的名字都是新兴教派的新主张,当然就会越说越神奇了─甚至只要听到诸佛的名字,这些善男子、善女人都会得到一切诸佛的护念。连「皈依」、「相信」、「念佛」都不必了,只要听到「佛名」就行了,甚至还可以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

  这两段归纳起来,本经作者总共提出五种方便,可以得到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摘列如下:

1.闻是经受持者。

2.闻诸佛名者。

3.已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

4.今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

5.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

  我们辜且不谈这些神奇的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其实我们已经再三说过了,「发愿」只是一个引导而已,算不得是个方法的。我们先来检验目标─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看它有没有问题。如果连这个主题都有问题了,我们就不必再讨论上述所摘列的五个子题了。

  什么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那就是「无上等正觉」的意思,也就是佛陀的九项功德名号之一。整句话就是说「不退转于成为无上等正觉者」,简单地说就是「不退转于成佛之道」。「成佛」正是新兴大乘教派的共同愿望,却不是佛陀的教导。遍读巴利和梵文系统的南北传圣典,都没有听说佛陀教导弟子成佛的,我们已经在「皆是阿鞞跋致」那一章里说得很清楚了─那是不合逻辑的。那么到底有没有「成佛之道」呢?当然是有的,否则「过去诸佛」、「现在佛」及「未来诸佛」怎么能成佛?那么什么是「成佛之道」呢?概要地说,那就是生生世世不断地追求真理,不断地尝试错误与失败,直到自行证知四圣谛而获得解脱涅盘为止,至于为什么能够无师自通而自行证知四圣谛呢?却是不可思议的。探询具体的成佛之道,是不是佛陀都要出生在王家呢?是不是都要结婚生子后才出家呢?是不是都要先拜外道为师呢?是不是都要先修习禅定到达「非想非非想定」呢?是不是都要经过六年苦行呢?是不是都要坐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成道呢?究竟是什么样的具体因缘让佛陀发现了「四圣谛」呢?……不知道,一连串的具体「成佛之道」都是不知道,因为「成佛」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世间稀有的事,弥足珍贵的事。您可别说佛陀是以「八正道」的方法证成佛果的,因为在佛陀成佛之前,这世间并没有人发现「四圣谛」,当然也就没有「道迹」可以追随,而是佛陀发现「四圣谛」并且把它教给我们的。既然如此,我们已经知道了「四圣谛」,为什么又要轮回千生万世去自行发现四圣谛—成佛呢?我们只要实践「八正道」就可以获得跟佛陀一样的解脱、涅盘。佛陀用了不知道多少个生生世世的努力,尝试了多少的错误和失败,终于在不可思议的因缘下证成了佛果,而我们却轻而易举地学到了「八正道」,就在今生今世,最多七次人天往返,我们就可以证得相同的解脱、涅盘,一如过去2500多年来的圣弟子们一般。您看,做为佛陀的声闻弟子有多么殊胜、幸运。为什么要被「成佛」的标签所迷惑呢?那只说明了您对「苦」圣谛并不了解,舍不得离开世间,宁愿千生万世的轮回,直到有一天,「四圣谛」完全消失了,再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去证知四圣谛─成佛。请问什么时候「四圣谛」会消失呢?不知道。请问要消失多久,才有第二个佛陀再发现它呢?不知道。据说(不可尽信)下一位佛陀名叫弥勒,大约要56亿年后才成佛。那能不能够轮到您呢?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您呢?不知道。为什么您要选择一连串「不知道」的等待,而把当下就可以知道的「四圣谛」摆在一边呢?难道您对解脱、涅盘毫不在意,只在乎一个头衔─佛陀吗?

  所以,公元初年,新兴的大乘教派所主张的「成佛」观念,并非佛陀的教导,因为成佛是不可思议的,没有具体可行的方法可以遵循。如果要56亿年才出现一位佛陀的话,那这个方法就没有普遍性和重复性,成就的机率太低了─56亿年有多少有情众生在此生灭,却只有一个佛陀出现,我们不认为这样的观念有宣说的价值。我们所需要的方法是「世尊善巧地解说正法,当下即可亲见法义,远离种种炽热的燃烧;不需要等待特殊的时节,即可走入正法中来,就自己的身心加以观察思惟,智者自当了解正法的殊胜。」只要我们得到了「八正道」就再也不退转于解脱道了。与其把宝贵的时间用于前述五个方便,不断地受持、闻名、发愿,不如赶快力行「八正道」,断除三结—身见、戒禁取见、疑法,早日「得道」,必可达到「不退转」的境界。


   三十一、五浊恶世

首先摘录经文重点:

「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现在,我们先来译述杂阿含第906经,大迦叶相应里的局部经文。

佛言:「如是,迦叶!命浊、烦恼浊、劫浊、众生浊、见浊众生,善法退灭故,大师为诸声闻多制禁戒,然而却少有人乐于学习。迦叶!譬如劫欲坏时,真宝还没消灭,已经有(仿冒的)相似伪宝出现在世间了,于是正法就渐渐消灭了,……如来正法,不为地界所坏,不为水、火、风界所坏。一直要到恶众生出世……他们把不是正法的偏说是正法,真正的佛法反而说不是正法;不属于戒律范围内的偏说是戒规,戒律所规定的却又说不是戒律的规范。用相似的文句来仿冒法味,大作文章,热热闹闹,如来正法因此就沈没了……」

  这是公元前500年左右,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里答复迦叶尊者的话,彷佛他已经预见了500年后─公元初年时,新兴宗教的景象了:他们已经不重视戒律了,他们模仿经典的句法,也用「如是我闻」做为开场白,然后用生花的妙笔尽情地挥洒,充分地发挥个人的想象力,把虚拟的境界描述得生动而感人,迎合了广大世俗人的口味,于是鼓舞了感性的宗教文学运动,蔚成了时代的风潮。终至胆大妄为,竟把世尊真正的教导和声闻僧伽批评为「小乘」,更对世尊所制的戒律视若无睹,恣意践踏。于是,正法,果如佛陀所言,渐渐消灭了。这也应验了律藏上佛陀所说的,由于阿难尊者强求佛陀让女众出家,使得原本可以住世千年的正法,就只能住世500年而已,这所造成的重大损失真是难以估算。如今早已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五浊恶世,果然,众生反而难以相信世尊所说的正法了。

  由于秦始皇的残暴,囚禁了释利防等18位贤者,阻断了传统佛教的宏传,我们的祖师大德们完全没有机会看到原始的佛法。到了公元435年左右,真实的法宝被汉译完成时,中国已经全面浸润在大乘的流风之下了,再也没有机会开展真实的佛法了。就这样,真宝沈没在大乘的汪洋里,中国人竟然历经1555年之久,都不屑一顾。一直到公元1983年,印顺导师整编完成,才让真宝重现于台湾。公元1989年的史念原始佛法里已经作了详细的介绍,不知道您注意到了没有?如今一幌又十年了,公元1999年的今天,我们再度呼吁您,法不相待,回头要及早。在这五浊恶世里,千万不要被天花乱坠的文字给迷惑了,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是以「如是我闻」做为开始的,就一定是佛说的。如今信息这么发达,善知识的慧力已经大大地超越了我们的祖师大德们,我们没有理由不去亲近他,听个明白,问个明白,想个明白,修个明白。我们没有理由再盲从了,这不是背叛师门,而是「吾爱吾师,更爱真理。」您知道吗?相反的,我们要把自己所知道的,想办法委婉地告诉我们的师长,期望他们也有机会走入佛陀的正法中来。您记得佛陀成正觉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谁吗?他以前的两位禅定老师,想跟他们分享他的成就,只可惜他们已经去世生天多日了。您有没有想到,佛陀既然有神通,也曾经到忉利天上去为母亲说法,为什么不运用神通力到天上去为以前的老师们说法呢?您可能不了解无色定,所以不知道,佛陀成道前的两位老师,由于禅定的功夫很高深,已经分别往生到「无所有天」和「非想非非想天」,而这两个天界的心识是不与外界连系的,因此无法沟通,「无法沟通」乃是最大的障碍。我们的老师们有些还在人间,但很可能也会「无法沟通」或「很难沟通」,您千万要小心,不要伤了老师也伤了您自己。祝福您,在五浊恶世中找到佛陀真实的教导。


      三十二、阇尼沙

首先摘录最后一段经文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结尾就跟开始一样不合理,开始的时候没有提到阿修罗,现在却跑出来了,那可能是写到一半的时候才想到的。但是诸天跟阿修罗在一起听法的机会,实在是微乎其微。不同的天界都不常在一起听法了,更何况天、人、阿修罗混在一起。我们从原始圣典中可以看到,佛陀对于诸天的教导大多是个别的。个人有个人的情结,个人有个人的性向;一个族群有一个族群的特性,一个族群有一个族群的兴趣,岂能一视同仁地大量灌输?更何况帝释天与阿修罗是对立的族群,怎会乐于共处一堂呢?所以全经只是宗教文学家的一篇创作而已,它是经不起分析的。

  其它的净土经典大致上也都是如此。我们再举净土三经里最慢完成的作品「观无量寿佛经」为例好了。它一直到刘宋元嘉年间,公元430年左右,才由僵良耶舍译出。中间有一段经文是这样编撰的: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王顶。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

  您相信有这样的法门吗?如果您无法判断,那表示您还未具足正见,还没有得到法眼净。观经的作者已经把佛陀变成了超级的特技魔术师,竟从口中喷出「五色光」来,而且一喷之后,频婆娑罗王就成了阿那含。真的比「阿拉丁神灯」还要神奇了!那「五色光」一定比现代的雷射光还要神奇,它把频婆娑罗王脑子里的五种下级结使都用光线切割、清除干净了,才能证得阿那含。这情节真的又把我们带入了波斯神话或寓言的情境里,难怪当年这部经在安息一带还满流行的。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阇尼沙要出来澄清了,制止观经的作者不要乱说,以免误导了千秋万世的净土行者。

  现在就带您去听听阇尼沙怎么说的,请打开长阿含「阇尼沙经」或『人仙经』或巴利英译长部第18经“Janavasabhasutta”。我们摘译其中局部的内容即可。这是佛陀告诉阿难尊者的一段话:

「…那时,有夜叉的叫声传来:“世尊!我是阇尼沙。善逝!我是阇尼沙。”阿难,您知道这个高叫阇尼沙的人是谁吗?」

阿难尊者回答:「世尊,我从未听过这个名字。而且我一听到“阇尼沙”这个名字,毛发都竖起来了。我想,这个叫“阇尼沙”的,应该不会是一个很低级的夜叉吧!」

世尊:「阿难,在我听到这声音之后,立即有个夜叉以贵族的形象出现在我面前,再度喊叫着:“世尊!我是频婆娑罗。善逝!我是频婆娑罗。我现在已经是(倒数)第七次再生为毗沙门天的眷属了。如是,身为人间的国王逝世以后,我现在成为天界中的非人之王了。七次人天往返,计有14次诞生,是我生命的(倒数)计数了……”……。」

  以上是根据英译巴利长部经翻译的。如果您阅读汉译长阿含的话,那就没有把「夜叉」译出来,很含蓄的译为「毘沙门天之子」。实际上,毘沙门天王就是夜叉之王。我们从长部第16经里已经知道,「Kus[]v[]t[]库沙和堤」是大光明王的都城,它的繁荣富庶就像毘沙门天的都城─阿卡玛达一样,夜叉众多,存粮充足……等等。「Suk[]v[]t[]极乐国土」就是由此演化而来的。详细可再回头翻阅「七宝池八功德水」那一篇。虽然,观经的作者以频婆娑罗王做为往生的男主角,是符合夜叉都城与极乐国土的描述,但是说他证得阿那就扯得太离谱了。

  您也许很失望,极乐国土的描述竟然是从毘沙门天的都城演化而来,而心目中的净土圣王竟然转生成为夜叉。但是您又错了,您千万别小看了夜叉,尤其是智慧高超又虔诚的夜叉天神。人间往往以「母夜叉」来揶揄女子,其实在杂阿含经里就有个母夜叉,叫做富那婆薮,曾经教导她的子女,静听世尊为诸比丘说「四圣谛」呢!他们内心的法喜并不亚于我们人类啊!只是他们之中,大多数是个性强烈,敢爱敢恨,爱憎分明罢了。就像我们人间,不也有很多霸道的人士,也有很多精明干练的女强人吗?频婆娑罗王在人间时是个强势的君王,以他的个性、脾气,转生为夜叉是相应的,并没有什么好失望的。尤其是夜叉之中,有些是归信三宝,热情拥护僧伽的;有些更是证得了须陀洹果,已经开始了七次人天往返的倒数计生了,值得赞许的。夜叉并不全是穷凶极恶的,我们应该要有客观的了解,毕竟他们也是属于天道的鬼神啊!

  另外,观无量寿经上也把阿阇世幽囚频婆娑罗王的事件描述得很悲惨;但是根据南传律典的记载,却全然不是这个样子。频婆娑罗王在侍卫逮捕阿阇世太子时,查明他要行刺的动机之后,就很壑达地让出了王位,让阿阇世当上了国王,如是而已。

  我们已经听完了阇尼沙的宣告,您是否对于净土经典的编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您宁愿相信这些故事呢,还是要走入正法中来呢?希望您能够「欢喜信受」真实的佛语,然后虔诚地「作礼而去」。

          三十三、迎福寺

  故事说完了,从1974年走入弥陀家族,在1986年发现真相,到1989年走出弥陀的光环,整整花了15年的时光;又再经过了10年的心境调整和观察,总共经过25年的反复思惟,才敢把这近2000年来的真相铺陈出来。为什么要这么大费周章呢?只因为自己尝过「信仰破灭」、「偶像破碎」、「无可皈依」……的种种痛苦,不忍心看到弥陀家族的成员感受到「真相大白」的痛苦。真相是无情的,有时候甚至是残忍的─竟然要去否定自己的信仰、自己的老师和祖师大德,还要亲自去摧毁自己的偶像。这身心所要承受的压力和煎熬有多庞大?如果不是对佛、法、僧三宝的净信已经不动摇,岂能无畏无惧?然而对于尚未能走入正法中来的法友,要何去何从呢?因此十年来,一直盼望原始佛教的园林精舍能在台湾建立起来,突破2213年来(214BC~1999AD)秦暴政的禁锢,让中国历史上被摧毁的上座部僧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似仍有上座部僧伽,但未受汉族重视。)出现在台湾,成为真实的皈依处。然而,人微言薄,竟连现代给孤独长者都还没找到,更别说是园林精舍了。破坏是容易的,建立正确的皈依处可不是容易的事,这就是10年长期思考的主因之一。

  然而,很幸运的,拜计算机网络科技之赐,10年来的心愿已经初步实现了。在公元1999年5月29日佛诞纪念日(卫塞节),一个属于华文世界的,原始佛教的网络园林精舍─迎福寺,已经建立起来了。里面有四双八士乃至阿罗汉的肖像,让您瞻仰。寺内目前有三部典藏:

第一部─透过历史的轨迹,让您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教。

第二部─循着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的修习轨迹,是正法的精要。邀请您走入正法中来。

第三部─让您认识真实的僧宝─四双八士的修行生活及其道、果、涅盘的成就。

  以上分别就佛教、佛法、僧伽作了明确而真实的介绍。对于刚刚走出弥陀光环的人们,应该是一个很值得做为心灵皈依的园林精舍。另外,寺内居士林的留言板或许可以提供法友一些鼓励和安慰。

  「迎福寺」命名的意义是「迎僧纳福」。因为世尊的声闻僧伽既然是「世间无上福田」,只要我们把「圣僧」迎请到台湾来长住,那么「无上的福田」就会在台湾被开拓出来,所以称之为「迎福寺」。英文名字是:“Web Monastery for Greeting Sangha&Merits to Taiwan.”盼望下一个世纪里,现实人间的「迎福寺」也能早日在台湾建立起来,做为台湾信众们长久的皈依处。

  在此,要谢谢协助建寺的三位护法Anderson,Charlesand Gus。同时也欢迎您的拜访,愿三宝庇护您以及您的老师和家人幸福安乐。
[ 本帖最后由 lyifa 于 2006-3-3 17:05 编辑 ]
10#
发表于 2006-3-3 13:23 | 只看该作者

迫切需要此文下载地点。

请楼主转告何地下载?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3-3 13:34 | 只看该作者
从先锋佛学论坛转帖
12#
发表于 2006-3-3 14:31 | 只看该作者
过瘾!这个是不是空海法师的成长经历?
13#
发表于 2006-3-3 14:43 | 只看该作者

TO洪七公

14#
发表于 2006-3-3 14:44 | 只看该作者

TO洪七公

到这里看,有很多这样的文章
http://dhamma.meibu.com/web_link ... ooks/2.htm
15#
发表于 2006-3-3 17:3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6#
匿名 发表于 2006-3-4 18:42
谢谢,我下载了。如实真是太难了。
17#
发表于 2006-3-4 20:14 | 只看该作者

问楼上

我怎么觉得此文作者的观点(也包括部分经历)怎么有点类似董子竹先生啊?
18#
发表于 2006-3-5 10:45 | 只看该作者

回楼主

读拜后,心沉.释尊若今在世,必收前言,发誓不再传.二千年前本想人间能左右平齐尽善不恶不奸,哪曾想后世人间以理争取人间登高砖.纵是佛经游遍,难免身化尘烟.
19#
发表于 2006-3-22 08:38 | 只看该作者
我估计文章的作者希尔伯列克就是曾银湖吧!



一点没错,就是曾银湖
20#
发表于 2006-5-31 20:40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信仰大乘15年后的认识

愿将此文章献给在我心灵深处留下错误知见的印光、宣化、广钦、虚云、净空等“菩萨教”中诸位大德!

数万千百年来的人们,绝大多数人都有机会亲眼看到自己身边人们的出生、衰老、得病、和死亡,但是绝大多数人只限于暂时的沉思一会儿,因为受制于自己的知识、智慧、毅力与能力等诸多因素的束缚,很快又重新投入世间的生活和娱乐中。如同今天的人们沉醉于流行歌曲、麻将、扑克、舞蹈等之中一样,只是身心在这种专注操作地过程中,让自己暂时忘记了面对的严酷的事实。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内心世界中对真实的,必将到来的老、病、死的恐惧、慌张和无奈!

永远是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人,去思索生存的意义和去尝试彻底解决生、老、病、死的解脱道路。这些人,哪怕是终生无法完成自己的解脱目标和理想,仅仅是从其勇敢地去思索,而不是回避、转移、随波逐流和得过且过的起点看,他们已经是人类社会中伟大的探索者。

我对人类社会历史中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具有独立思考精神和诚实勇气美德,真实表达出自己的思考、探索、和实践心得的人们,永远是公开表示出衷心的尊敬和赞叹!当然前提是必须符合如下任何一个条件:1、完整地学习和传承前人的理论和教导,特别是自己宣称的、自己的全部修行理论和实践来源的导师的全部教导;其中自己的心得体会一定要说明是自己的感悟,决不能与前人的教导混合在一起,甚至于冒充前人的教导出现在世间。2、确实是自己独立思考和发挥创新的新经验。(具备以上任何一个条件的、在解脱生死之路上的探索者,哪怕他的解脱生死轮回的观点我自己本人不能认可,我也是欣赏他独立思考的结果和自由努力的实践经验!)

同时,我也对任何不具备独立思考精神和诚实勇敢美德,只是在表面形式上依附历史上伟大解脱者的理论教导和实践修证,而在其实质上完全是自己另外创造出的一系列理论基础,或者说是从民间信仰中、其它宗教中东拼西凑、自以为是,甚至是严重违背他自己所宣称代表的历史上伟大解脱者本人所明确要求的人们,从内心里产生极大的厌恶和鄙视!

从伟大的世尊-----释迦牟尼佛陀成就解脱道(成为人类历史上有清晰记载的真正解脱者----=佛陀、世尊、阿罗汉)时起,标志着人间出现了可以指导所有向往今生完成生、老、病、死解脱的,在生死轮回中早已厌倦的人们,可以依止的导师!从伟大的世尊----释迦牟尼佛陀在鹿野苑为五位弟子宣讲四圣谛、八正道时起,现实人间已经真正出现了可以让任何人通过实践,完成自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解脱的佛法!从最早的五位弟子依照佛陀的教导完成解脱道的全部修学,释迦牟尼佛陀宣布:“自今日起,世间已有六位阿罗汉”时起,世间出现了可以指导任何愿意在今生解脱生死轮回苦难的人们,可以依止修学的清净僧团。(释迦牟尼佛陀本人也公开自称其为一位阿罗汉。阿罗汉是佛陀的声闻弟子,就是亲自听从佛陀身教言教、并依止修学完成所有解脱的人。阿罗汉的解脱方法与解脱后境界,与佛陀本人都是相同的,没有差别的。)

释迦牟尼佛陀一生中所教导的就是:认识到世间的苦,和如何止息世间的苦。具体的修学就是:出家、在家弟子们,在佛陀本人亲自制定的、正确戒律的圣洁护持下,完成解脱道---四圣谛、八正道、四念处的实践,证得“我生已尽、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与佛陀本人没有丝毫差别的阿罗汉果、或者说“四双八辈”圣果。这种解脱道的修学与与实践都是切实可行的,又是非常朴实无华的。这种解脱道更是只有世间极少极少的人,有志于追求真正生、老、病、死解脱的人们才可以接受与实践的。

这种解脱道的修学里面没有嘴巴里喃喃不休地念佛、没有与禅定无关的三步或者说五步一次磕头的拜山;没有大家集中到一起,敲锣打鼓歌舞倡伎式的拜忏;也没有提倡拜千佛万佛名号、念诵十万、百万遍莫名其妙的什么咒语;更没有掺杂外道理论与所谓修行方式而混进佛教中的烧身体、烧手指、烧手臂、烧伤疤等,以种种自我虐待的所谓修行,祈求神灵赎罪式的无益愚蠢之行!(但是佛陀灭后500年时出现的“大乘佛教经典著作”中的“佛陀与菩萨们”,以及信奉传承这种宗教的“大乘佛教”中的弟子们,特别提倡和鼓励上述这些行为,认为可以消除业障,增加福德、成就佛道。)

佛陀入灭的当年,尊敬的阿罗汉大迦叶尊者召集了五百位阿罗汉尊者,将佛陀一生的教导结集成纯洁的圣教,以指导后世所有寻找解脱道的有缘人们。可以说,佛陀教法中的任何一位阿罗汉尊者,都可以指导世人完成释迦牟尼佛陀所教导的解脱道的全部修行。我更相信,佛陀的解脱道从大迦叶尊者领导的第一次结集时起,根本不需要任何人的添枝加叶、分类判教和发挥创新!我们,以及任何真正仰慕佛陀和真正想在今生解脱生、老、病、死的人们,只要如实地学习和实践释迦佛陀的教导就已经足够了!佛陀教法中的所有阿罗汉圣者已经为我们的修学做出了榜样!(当然,大乘佛教中拼命提倡的:阿罗汉是什么“自了汉,焦芽败种,小乘,没有菩提心”等,除了障碍了绝大多数寻找佛陀教导的解脱道的人们,还有一个不可告人地目的,就是以大乘佛法(实质上是古印度庞杂的外道法、波罗门教法和印度民间多神崇拜修行方法混杂在一起组合而成)来代替释迦佛陀所宣讲的真正清净的解脱道佛法!

第二次结集中的历史,所有学习过佛教史的人,都知道是因为“十事非法”引起的。结集起因、经过和结果,也是公开记载于几乎所有的佛教历史书中。但是今天,所有热衷于学习、弘扬大乘佛教中所谓八万四千法门的人们,为什么不认真思考一下:今天的大乘佛法中所鼓吹的全部修行方法,有多少是第二次结集时“十事非法”的原型和发展?决定出家修行人与世俗人根本区别的佛陀亲自制定的、沙弥和沙弥尼必须无条件遵守的十条圣洁戒律,历史上和今天,又有多少大乘佛教中的高僧大德们和所谓的“中国第一比丘尼”们可以遵守?

沙弥十条戒律中最后一条是“不捉持金银”戒律,我却知道当今世界上,大乘佛教中所有的所谓方丈、主持和高僧、法师,几乎都是公开接受金钱和鼓励信众捐献金钱!(而这种行为,恰恰是佛教历史上第二次结集的起因!佛教史上明确记载:耶舍尊者见到当地比丘公开鼓励信众捐献金钱和接受金钱```````)

阿育王时代举行了佛教历史中非常有意义的第三次经典结集,随后将这次结集后的佛陀圣洁教法传播到周边国家。以摩晒陀尊者(阿育王的儿子,后出家修行)为首的传教团将佛陀的真实教法传到了今天的斯里兰卡。今天世界上看到的巴利经典著作,其源流就是来自于摩晒陀尊者的第三次结集。但是,这里面没有任何大乘佛教的任何经典著作,比如说大乘佛教信徒非常熟悉的什么: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楞伽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金刚经、观音经、地藏经、心经等等。

我本人坚定不移地相信:至少到佛教历史上的第三次结集完成时,都没有今天流行的宣扬大乘佛教的任何经典!所有的大乘佛教经典都是第三次结集后,世间宗教师、文人作家、堕落修行人和无耻之徒的创造幻想!

或者说,所有的大乘经典著作,都是“大乘佛教中的佛陀”演讲宣说的,和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陀没有任何关系!尽管所有的大乘经典的创造者都说这种“佛经”是释迦牟尼佛陀说的,我听后心里总是想起斯里兰卡佛教史上的二次公开鉴别、公开焚烧“大乘方等”经典的记载!

大乘佛教信仰、经典著作和所谓的菩萨戒律长期笼罩下的追求释迦牟尼佛陀清净解脱道的人们,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善良的出发点起步后,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接触到真正的释迦牟尼佛陀的教法,在实际上只是打着佛陀旗帜,努力学习修行实践外道法、甚至于是当年释迦牟尼佛陀曾经严厉呵斥的外道法的过程中,绝大多数都变成了如下几种事实,或者说是收到了如下几种结果:
1、性格古怪、心理变态、无法得到真正的内心世界安静。所谓“十个和尚九个怪”。当自己也感觉到无法安住动荡不安的心灵时,个人品德好一点的,就努力学习一种艺术或技术来转移心灵深处的烦燥。如用功于书法、绘画、雕塑、诗词曲赋等之中。
2、自我陶醉、在外道法中越来越沉迷,与真正的佛陀教导的解脱道要求也越来越远。如历史上的济公、近代的金山活佛、长发披肩的虚云、来果和尚;只吃水果、不食五谷杂粮的广钦法师、提倡往生所谓的阿弥陀佛净土的净土宗历代祖师,如前期的印光法师、今天的净空法师等。以及今天仍然可以看到的,各种三步或五步一拜进山的、或者每天嘴巴里喋喋不休念佛号和咒语上千遍的所谓佛陀弟子。(其实是大乘佛陀的弟子,不是释迦牟尼佛陀的弟子)
3、感觉到修行解脱的渺茫,开始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如社会慈善事业类的扶贫、救灾、办学校、收养孤儿等。一方面掩盖了自己早已失落的修行信心,同时也可避免世人的嘲笑与讽刺。而且,从信奉的大乘经典里,可以寻找到为自己的任何行为,都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释。
4、学习多年大乘佛法后,认为真相大白了,开始实行为经济目标的重要战斗。各种化缘名目、拜忏法会、祈祷法会、超度法会、消灾法会和水陆空大法会,甚至是莫名其妙的什么观音菩萨的生日等等应运而生,我自己也不知道观音菩萨的生日是根据什么历法算出来的。实行的口号可以有许多名堂,目的却只有一个:收钱。这种风气的漫延直接导致了一些地区的人们涌入到大乘佛教寺院里出家为职业,从而实现在社会生活中无法取得的财富。今天寺院中腐败现象的原因,大乘佛教中的人也心知肚明,但是受制于本身崇拜经典的大力提倡(依靠大乘佛教信仰生存的人们,没有谁可以公开否定这些外道经典),只得随波逐流下去。就连佛教弟子心目中修行最严谨的虚云老和尚,也是以“开悟后”的境界和影响力,亲自组织和领导了许多次水陆法会!由此可见大乘经典的威力,确实真是不可思议!
5、经过在大乘佛教寺院里长期观察总结,参考结合世间历史中(特别是皇帝宫廷政变中)权谋斗争的精华,加上自己的努力,最后当上了实力派人物,如方丈、当家等,继续将大乘佛教寺院中直接来自封建皇帝宫廷生活里的一整套制度(如早上课诵时撞钟打鼓、文武大臣对面站立、退朝时方丈--皇帝先行、人事任免制度等)传承下去。这种披着“大乘佛教”外衣的皇宫制度虽然对受统治的人绝对是不开心,但是对行使这种制度的极少数人,绝对是非常自由和舒服!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都想建设一个自己可以当老大的寺院,哪怕是个小庙宇也可以(方便自己占山为王)的根本原因!对这种场所的人谈论释迦牟尼佛陀的清净解脱道,是非常可笑地行为!我自己也相信,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一百年,其实和生活一年是一样的。
6、感觉到大乘佛教中的所谓修行(其实就是早晚上朝功课、日常生活工作、各种拜忏法会、或持咒语、上师观想、念佛求往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或参与各种慈善活动,甚至于组织参加歌舞演出等等),与自己的理解的佛陀教导和修行实践根本不同,甚至于严重违背,于是回到社会中---所谓“还俗”。不想回去的(没有能力在社会上自己生存的、害怕生存压力的、喜欢这种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也可以将大乘佛教寺院当成一个可以安分守己、抽签算命或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养老院。

有人说:中国的风土人情与印度不同,佛教来到中国后,要生存下来,必须要适应性的改变面貌。否则,就根本不可以延续到今天,所以任何改变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想指出的是:其实在大乘佛教传入中国的当时,就已经成为被外道思想同化的变质佛教了!这一切不全部是来到中国后的堕落!

后退一万步讲,如果说中国的风土人情与印度不同,佛教必须适应中国的土壤才能生存,那么为什么传承真正佛陀教法的出家人可以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大街上依照佛陀的戒律平静地托钵乞食?难道上述国家的风土人情与印度是相同的吗? 至于我自己,比较认同-----希尔伯列克-----《史念原始佛教》著作中的观点。

只有杂阿含经才能代表世尊的原始法教,也体现了「世尊说正法律,现法离诸炽燃,不待时节通达涅盘,即身观察缘自觉知」的特性。只要依照「法」的指导,经由自己的实践,无边的法力当下即可亲自感受。「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异洲,不异依」, 岂有正确的修持,而身、心却不得安住的道理呢?
总想借着佛号、咒语、手印、神力、佛力…种种外力,来达成自己的信仰和目标,却任由烦恼啃噬着痛苦的身心。多年的拜佛、念佛、持咒、闭关、读经、参学、忏悔、消灾、布施…等,也不能否认身心不得安住的事实。
我希望真正的佛陀教法能出现在大乘佛教流传的地区,给烦燥不安的心灵带来清凉!我相信真正的佛陀教法可以利益所有厌倦轮回的身心!我盼望真正继承和实践佛陀教法的四双八辈弟子指导我,指导所有迷茫中的心灵,解脱所有的忧愁和悲苦!因为只有世尊的四双八士贤圣弟子众,才真正能够住持正法。缺乏正见的信仰、护持和宣扬,尽管法会隆盛,还是徒然扩充了像法的流传,加速正法的隐没而已。但是,佛陀的清净解脱道,并没有消失,只是在外道法的冒充下被人们忽略了,不为更多的人知道而已!
21#
发表于 2006-5-31 21:02 | 只看该作者

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中也有大菩提乘,但和我国流行的大乘不一样.下面转贴帕奥禅师的讲解.望各位仁兄发表见解.

回首页 大菩提乘(一)
(Mahabodhiyana)


根据上座部佛教,菩提或觉悟有三种:一、正等正觉或三藐三菩提(sammasambodhi);二、辟支菩提(paccekabodhi);三、弟子菩提或声闻菩提(savakabodhi)。弟子菩提又可再分为三种:上首弟子菩提(aggasavakabodhi),这就有如舍利弗尊者与目犍连尊者的菩提;大弟子菩提(mahasavakabodhi),这就有如大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的菩提;以及普通弟子菩提(pakatisavakabodhi)。在佛陀时代,包括舍利弗尊者与目犍连尊者在内,一共有八十位大弟子。现在已经不再有上首弟子与大弟子,而只有普通弟子。想要解脱的人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修习至证悟三种菩提的任何一种,以达到他的目标。
今晚我想跟你们谈谈一些为勤修大菩提乘者而解释的诸波罗蜜,以便提升他们累积波罗蜜的技巧。如果要详细地讨论诸波罗蜜,我们必须探讨波罗蜜的以下十六个方面:
一、什么是波罗蜜?
二、为何称它们为波罗蜜?
三、有多少个波罗蜜?
四、它们的次序如何?
五、什么是它们的特相、作用、现起及近因?
六、什么是它们的条件?
七、什么是污染它们的因素?
八、什么是净化它们的因素?
九、什么是与它们对立的因素?
十、如何修习它们?
十一、如何分析它们?
十二、如何组合它们?
十三、什么是成就它们之法?
十四、需要多长的时间成就它们?
十五、它们能够带来什么利益?
十六、什么是它们的果?
什么是波罗蜜?
波罗蜜是与大悲心及方法善巧智相应、而又没有受到渴爱、我慢与邪见污染的高尚素质,例如:布施、持戒等等。
为何称它们为波罗蜜?
伟大的诸菩萨是至上的,因为他们基于他们的布施、持戒、禅定、智慧等素质的卓越,而成为诸有情当中最为超然者。他们拥有无比的清净戒,定力既深且强、智慧既高且广。他们那以禅定为基础的智慧能够如实地彻知诸法。他们能以智慧之光照见过去与未来。他们能够照见这世界及其它世界。由于这些波罗蜜,(最终)他们得以体证涅盘而成佛,脱离了生死轮回。他们教导趣向涅盘的八圣道。所以波罗蜜即是他们的性格或行为。菩萨是成就与保护这些波罗蜜的人,而波罗蜜则是属于这些至上者的高尚素质。所以,如果你们是菩萨,你们就必须成就这些属于至上者的高尚素质。
有多少个波罗蜜?
有一次,舍利弗尊者问佛陀道:「世尊,导向成佛之法有多少个?」
佛陀答道:「舍利弗,导向成佛之法有十个。是那十个?舍利弗,布施(dana)是导向成佛之法。持戒(sila)、出离(nekkhamma)、智慧(pabba)、精进(viriya)、忍辱(khanti)、真实(sacca)、决意(adhitthana)、慈(metta)与舍(upekkha)是导向成佛之法。」
它们的次序如何?
在此,「次序」是指教导的次序。这次序是源自开始实践波罗蜜的次序,而这又是源自省思它们的次序。先受到省思与实践的素质即先教 。一般上,每一个波罗蜜以下一个波罗蜜为根基时,它就会带来更大的果报与利益。所以,具备戒行的布施有更大的福报,等等。
以下是另一个解释波罗蜜次序的方法的摘要:
最先举出的是布施:
一、因为它是一切有情共有的(素质),原因是即 使最普通的人也能够修布施;
二、因为它的福报最小;
三、因为(和其它波罗蜜比较)它最易于实践。

在布施之后即举出持戒:
一、因为持戒净化了施者与受者双方;
二、为了显示布施能够利益他人,而持戒则防止伤 害他人;
三、为了在显示获得财富之因(布施)之后,再显 示能在未来获得投生到善趣之因(持戒)。
根据业报的法则,布施能够带来财富,而持戒则能导致投生到善趣,即天界或人间。持戒清净者的布施能够圆满其愿。

在持戒之后即举出出离:
一、因为出离圆满持戒的成就;
二、为了在教善身语行之后就即刻教善意行;
三、因为持戒清净者能够轻易地成就禅修、证得禅 那;
四、为了在举出舍离身语的违犯之后,即举出舍离 意的困扰。

「出离」并不只是指舍离外在的物质,而是也包括舍离内心的烦恼。佛教把烦恼分为三个层次:
一、潜伏性的烦恼(anusaya-kilesa),即潜伏在名 相续流(心流)里的烦恼。
二、困扰性的烦恼(pariyutthana-kilesa),即浮现 在心里的烦恼。
三、违犯性的烦恼(vitikkama-kilesa),即已导致 造作不善的身行或语行的烦恼。

持戒能够制止违犯性的烦恼,令它不能呈现于身行及语行。止禅则能镇伏困扰性的烦恼,令它不能呈现于心中,尤其是在禅那或安止定的阶段。智慧或观智则能根除潜伏性的烦恼。

在出离之后即举出智慧:
一、因为智慧能够圆满与净化出离;
二、为了显示没有禅定即不会有智慧,因为禅定是 智慧的近因,而智慧则是禅定的现起;
三、为了显示利益他人的方法善巧智是出自倾向于 他人的福利而修的禅定。

在智慧之后即举出精进:
一、因为通过激起精进才能圆满智慧的作用;
二、为了显示菩萨在观照众生为空之后,又为众生 的福利而实行艰巨的工作;
三、为了举出必须在深思熟虑之后才激起精进,符 合以下的格言:「深思熟虑者所做的事能够带 来极殊胜的果报。」。

在精进之后即举出忍辱:
一、因为精进圆满了忍辱,就有如所说的:「精进 者通过激起精进,而克服了诸有情与诸行带给 他的痛苦。」;
二、为了显示精进者的毅力;因为有耐心的人不会 烦躁,反之能够持恒于自己的工作;
三、为了显示勤于为他人的福利奋斗的菩萨是不会 渴求回报的,因为在他如实地照见诸法时是不 会有渴爱的;
四、为了显示菩萨必须无瞋地忍受他人加诸其身的 痛苦,即使是他尽了全力为他人的福利奋斗时 (他人毫无道理地加诸其身的痛苦)。

在忍辱之后即举出真实:
一、因为只有具备了真实才会有持久修习忍辱的决 心;
二、在举出无瞋地忍受他人加诸其身的痛苦之后, 再举出自己说想协助他人之言是绝对真实不虚 的;
三、为了显示菩萨通过忍辱而不会在遭受他人辱骂 及虐待时心有动摇,以及通过真实语而不会舍 弃跟他敌对的人。

在真实之后即举出决意或决心:
一、因为决意圆满了真实。这是因为决心不会受到 动摇的人才能圆满地舍离妄语;
二、为了在显示言语毫不虚假之后,再显示不受动 摇地依言实行,因为献身于真实的菩萨能够毫 不犹豫地实践自己布施等之愿。

在决意之后即举出慈:
一、因为慈圆满了欲致力于他人福利的决意;
二、为了在举出欲致力于他人福利的决意之后,再 举出真正应当实行之事,因为「决意累积菩提 资粮者常住于慈」;
三、因为只有决心不受动摇者才能持恒地致力于为 他人的福利奋斗。

在慈之后即举出舍:
一、因为舍净化了慈;
二、为了显示在提供他人的福利时,若遭受他人的 折磨也须以舍心对待他们;
三、为了显示菩萨对祝愿他幸福的人也保持平等心 的殊胜品德。

如是,当依上述的解释理解诸波罗蜜的次序。
什么是它们的相、作用、现起与近因?
整体来说,一切波罗蜜都拥有利益他人的特相、协助他人或不犹豫的作用、现起为希望他人幸福或愿证得佛果、及近因是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
什么是它们的基本条件?
简略地说,诸波罗蜜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一、至上愿;
二、大悲心(mahakaruna)与方法善巧智(upaya- kosallabana);
三、四佛地(buddhabhumi);
四、十六种内心倾向(ajjhasaya);
五、对布施等的利益及不布施等的过患的省察智 (paccavekkanabana)。
六、十五种行(carana)、五神通(abhibba)及获 得它们之因。

诸波罗蜜的第一个条件是「至上愿」(abhi-nihara),而此愿又必须具备八个条件。此愿就是:「能度者我当度之;能解脱者我当解脱之;能驯服者我当驯服之;能平息者我当平息之;能得舒适者我当令其舒适;能证悟涅盘者我当引导他至证悟涅盘;能清净者我当清净之;能觉悟者我当令其觉悟。」这是一切波罗蜜必须具备的条件。
而此愿又必须具备以下八个条件:
一、人身;
二、男性;
三、因;
四、得见导师(即:佛陀);
五、出家;
六、德成就;
七、增上行;
八、(想要成佛的)极强之欲。

(一)人身(manussatta):只有得人身者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龙、金翅鸟等所发的至上愿是无效的。为什么呢?因为其它身与必定以人身证得佛果的佛陀不相符。
诸位听众,如果你们有足够强的愿或善欲想要成佛,你们可能会在未来成佛。但应当记得有这么一句格言:「若愿望就是马儿,乞丐就可以骑马。」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只是发个愿就能够获得想要的东西,那么,穷人很快就会变成富翁了。所以只凭发愿是不可能证得佛果的。你们必须通过舍弃一切财富、肢体与性命去圆满十波罗蜜。如果这么做,你们就有可能会在未来成佛。
(二)男性(livgasampatti):对于已得人身者,只有男人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女人、黄门、无性人及阴阳人所发的至上愿是无效的。为什么呢?因为佛陀必定是男性的。就有如佛陀所说的:「诸比丘,这是不可能的,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即女人能够成为正等正觉的佛陀……」(Majjhima-3-100. Avguttara-1-30. Abhidhamma-2-349)
(三)因(hetu):这是指已证得所需的助缘。即使是男人,他所发的至上愿必须在具足所需的助缘之下才有效,意思是他必须具足所需的基础,否则即无效。
(此因是指)他必须有能力在听佛陀开示一首有关四圣谛的偈的当时或刚听完时即证得阿罗汉果。他必须拥有足够的波罗蜜才能具备如此证悟阿罗汉果的条件。
在还没有被佛授记为菩萨之前,他应该如何累积这些波罗蜜?《中部注疏》提到:
一、他在佛陀座下出家;
二、他清净自己的戒;
三、他学习佛陀的教法;
四、他修止禅直至证得八定;
五、他修观禅直至行舍智。

这些是所需的助缘。但(在波罗蜜圆满之前)他并没有致力于证悟道果,因为那会断了他所修的菩萨道。
(四)见师(sattaradassana);遇见佛陀:这是指遇到佛陀本人。只有在一位活着的佛陀面前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当世尊证般涅盘之后,在佛塔前、菩提树下、佛像前、辟支佛前或佛弟子前所发的至上愿是无效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对象缺少了确定该愿的能力。
(五)出家(pabbajja):只有出家为佛教比丘或相信业因与业能生报的沙门(kammavadi, kiriyavadi)在佛陀面前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在家人所发的至上愿并无效。为什么呢?因为在家身与佛陀的出家身并不相符。在最后一世时,伟大的菩萨必须在出家之后才会证悟佛果,而不会还是一个在家人时即证悟。所以在发那至上愿时,只有具足了所需素质的出家人所发的愿才会有效,而证悟佛果所需的特别素质只能存在于出家人。
(六)德成就(gunasampatti):即证得神通等圣洁的品德。因为只有拥有八定与五神通的出家人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八定是四色界禅与四无色界禅。五神通是神变通(如意通)、天耳通、他心通、天眼通及宿住随念(宿命通)。
没有这些素质的人所发的至上愿是无效的。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伟大的菩萨必须具备所需的助缘与五神通,以便在发至上愿之后有能力独自(无师自通地)省察(应实践的)诸波罗蜜。
(七)增上行(adhikara):这是指完全地奉献。只有具足了上述的素质,而且能够完全地奉献自己的生命给佛陀的人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
(八)极强之欲(chandata):即想要成佛的极强之善欲。拥有上述各种素质的人必须也拥有极强之善欲想要证得佛果。只有如此他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不然则无效。
以下的譬喻形容了那想要成佛之欲必须强到什么程度:
如果他听人说:「只有能够单凭双臂之力游过整个充满水的宇宙而到达彼岸的人,才能够证得佛果」,他也不会认为那是什么难事。他会充满想要实行该项任务之欲,而绝不会退缩。
如果他听人说:「只有能够单凭双足之力走过整个充满无火、无烟但烧得火红的火炭的宇宙而到达彼端的人,才能够证得佛果」,他也不会认为那是什么难事。他会充满想要实行该项任务之欲,而绝不会退缩。
如果他听人说:「只有能够单凭双足之力走过布满尖锐锋利之剑的宇宙而到达彼端的人,才能够证得佛果」,他也不会认为那是什么难事。他会充满想要实行该项工作之欲,而绝不会退缩。
如果他听人说:「只有能够单凭双臂之力,在一整个长满有尖刺之藤的宇宙斩出一条道路而走到彼岸的人,才能够证得佛果」,他也不会认为那是什么难事。他会充满想要实行该项工作之欲,而绝不会退缩。
如果他听人说:「只有在地狱里被折磨了四阿僧袛与十万大劫之后才能够证得佛果」,他也不会认为那是什么难事。他会充满想要实行该项工作之欲,而绝不会退缩。
在此,我想要问你们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你们认为自己有够强的愿或欲想要证得佛果,你们的欲是否达到这么强烈的程度?请回答。
具足上述八项条件的人所发的至上愿是具备这八项条件而生起的心。它的特相是决意要证得正等正觉;作用是渴望:「愿我能够证得正等正觉,以及带给一切众生幸福快乐」;现起是作为菩提资粮的基因;近因是大悲心,或是具足了一切必备条件。由于其目标是不可思议的佛境及整个宇宙无量众生的福利,所以应视它为最优越、最殊胜的福业,具备了无量的潜能,是一切导向成就佛果之法的基因。在它生起的那一刻,那伟人即已步入了大菩提乘之行道(mahabodhiyana-patipatti)。他的终点已定且无法改变,所以他恰当地获得了「菩萨」的称号。其心已完全投入于成就正等正觉,而其圆满一切菩提资粮的能力已具足。当所发的至上愿成效时,伟大的菩萨得以单凭自己的能力引发正确地探索诸波罗蜜的「波罗蜜思择智」(parami-pavicayabana),而此智则是他未来证得一切知智的先兆。他实践其行道,顺次地圆满诸波罗蜜,就有如须弥陀智者(Sumedha,善慧;妙智)在发了至上愿之后所做的一般。
在此,我应当向你们解释我们的菩萨是如何才能具足上述八项条件,再发至上愿及获得授记。
在他还没有被燃灯佛授记之前,他就已经在超过两万亿尊佛面前发愿要成佛。根据《耶轮陀罗长老尼譬喻》,未来的耶轮陀罗也在那么多尊佛面前发愿协助他修菩萨道。即使在还没有被授记之前,我们的菩萨已经通过舍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外在财物、妻子、儿女、王位、肢体与生命来实践十波罗蜜。他所布施出去的眼睛多过天上星星的数目。如果把他舍弃的身体堆积起来,那要比须弥山还要来得高。而且他在许多尊佛座下出家、清净自己的戒、学习佛陀的教法、修定直至证得八定及五世间神通,以及修习观禅直至行舍智。他就是这样精进地实践十波罗蜜以获得授记。
当他身为须弥陀隐士,以及遇到燃灯佛时,他具足了发至上愿的八项条件,即:人身、男性、因、遇见佛陀、出家为相信业力果报的沙门、具备了八定五神通诸德成就、愿为佛陀奉献自己的生命、及拥有极强之欲想证悟佛果。如果他愿意的话,他有能力在燃灯佛还没有讲完一首四行偈之前就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六神通及四无碍解智。这并不是须弥陀隐士特有的能力,而是一切即将被佛授记为菩萨的人都必须拥有的能力,即能够通过聆听一尊佛开示一首四行偈就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六神通及四无碍解智。而那些能够证得四无碍解智的人必须具足以下五项条件:
一、 证悟(adhigama):证悟阿罗汉道果或其它道果。
二、 精通教理(pariyatti):学习佛法教典。
三、 听闻(savana):专心恭敬地听闻佛法。
四、 质问(paripuccha):讨论经典与注释中疑难的段落和解释。
五、 先前的修行(pubbayoga):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修行止观,达到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

第一个条件必须在证得四无碍解智的那一世成就,而其它四个条件则必须在过去世即已成就。因此,在还没有成为菩萨之前,他就必须成就了后四个条件。
在获得授记之后,菩萨必须在没有导师引导之下自己省察应该修习什么波罗蜜,就有如须弥陀隐士所做的一般。为何菩萨能够无师自通地省察诸波罗蜜?因为他在许多过去世里已学习了佛陀的教法,也因为他已经证得了宿命通。在因缘成熟时,也就是说在他遇到一尊活着的佛及发了至上愿后,「波罗蜜思择智」就会在他心中生起,令他得以省察十波罗蜜。然后,他必须再以至少四阿僧袛及十万大劫的时间实践十波罗蜜,只有如此修行之后,他才能够成佛。
从这一点我们就知道,不单只成佛难,即使要成为菩萨也很难。为什么呢?因为要具足发至上愿的八个条件,即:是人、是男人、遇到活着的佛陀等,以便能够获得佛陀授记也不是容易的事。
在此,为了加深你们对至上愿的认识,我应当为你们解说至上愿的四缘、四因与四力。
一、四缘(远的因素)是:
(一)当发愿修菩萨道的伟人亲眼目睹佛陀显现神通之后,他想:「正等正觉具有非凡的力量,佛陀在证得它之后变得如此超凡、美妙与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亲眼得见佛陀的力量之后,他的心已倾向于证悟正等正觉。
(二)虽然没有亲眼见到世尊的非凡力量,但是他从他人之处听到:「世尊拥有如此如此的威神力。」听后,他的心也已倾向于证悟正等正觉。
(三)虽然没有亲见或耳闻世尊的威神力,他学到有关佛陀的威神力之经典。学后,他的心已倾向于证悟正等正觉。
(四)虽然没有亲见或耳闻世尊之威神力,也没有学到有关佛陀的威神力的经典,但他本身已具备非常圣洁的倾向,所以他想:「我将护持佛陀的传承、血统、传统与正法。」由于这对法至高的敬仰(Dhammagaru),他的心也倾向于证悟正等正觉。
二、四因(近的、直接的因素)是:
(一)这伟人具有为过去佛作出增上行(adhikara)之特别善业为亲依止(upanissaya)。
(二)他自然地拥有悲悯的性格,而愿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减轻众生之苦。
(三)他具有持恒之精进力,足以使他长期奋斗,直到成就佛果,不会因为轮回之苦与为众生的福利奉献之艰难而生退心。
(四)他乐于跟劝他人离恶行善之善知识结交为友。
在以上四因之中,拥有亲依止是指他曾当着过去佛面前,在心中默念与亲口发愿修菩萨道,他一直倾向于证悟正等正觉及为众生之福利而奉献。
由于他具备这亲依止,他在某些方面与那些未来将成为辟支佛或弟子的人有很明显的差别,那即是:一、五根(indriya);二、为众生福利的修行;三、助人之善巧及辨别善恶的智慧(thanathana-kosalla-bana)。
有关亲近善知识这一点,善知识是指具备八个素质的人,即:信、戒、多闻、出离、精进、念、定与慧。
三、四力是:
(一)内力:[单凭自身之能力及对法至高的敬仰(Dhamma garava,即上述的第四缘)而极度倾向于正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他自力更生、具有惭心(羞于造恶),再运用此内力,菩萨发愿证悟佛果,修习诸波罗蜜,直到最终证得正等正觉。
(二)外力:[凭借外力,即上述的前三缘,他极度倾向于正等正觉。]运用此外来之力,再加以自尊与自信:「我是具有能力证得佛果之人。」菩萨发愿证悟佛果,修习诸波罗蜜,直到最终证得正等正觉。
(三)亲依止力(upanissayabala):(凭借上述四因的第一项,而极度倾向于正等正觉。)他具有敏锐的根、拥有正念的自然清净,再运用此力,菩萨发愿证悟佛果,修习诸波罗蜜,直到最终证得正等正觉。
(四)精进力(payogabala,加行力):(具备了足够证得正等正觉的正精进,他持续不断地累积助缘与善行。)运用此身语清净与不断修善之力,菩萨发愿证悟佛果,修习诸波罗蜜,直到最终证得正等正觉。
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
跟至上愿相同,「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也是波罗蜜的条件。在此,方法善巧智是把布施及其它九种品德转变成菩提资粮的智能。在具备了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之下,那大伟人全心全意地投入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完全没有顾虑到自己的快乐,也不会对极为困难的菩萨道感到害怕。而菩萨的本质是,即使别人只看到、听到或忆及他也都能够获得利益与快乐,因为即使是他的身影、传闻及对他的思念也能够激起信心。菩萨得以通过智慧圆满佛陀的性格;通过大悲心执行佛陀的任务。他通过智慧得以脱离苦海;而通过大悲心去解救众生。他通过智慧对苦感到厌倦;而通过大悲心视苦为乐地致力于解救众生。他通过智慧发愿证得涅盘;而通过大悲心在生死中轮回。通过大悲心他继续生死轮回;而通过智慧他不乐于其中。通过智慧他断除一切执着,但由于其智具有大悲,所以他不会拒绝从事利益他人之事。通过大悲心他对一切众生怀着悲悯,但由于其悲具有智慧,所以他的心不会起执着。通过智慧他不执取「我造」及「我所造」,通过大悲心他不会懈怠与忧郁。
同样地,通过智慧与大悲心,他成为自己与他人的保护者、贤者与英雄,不会折磨自己与他人,而促进自己与他人的福利、既无畏又是无畏施者、整个心都只是为了法与世间;他心知感恩与回报他人、明行兼备、无愚痴、无渴爱、拥有「力」与「自信地」。如此,大悲心与智慧是获得每一种波罗蜜的成果的方法。它们不单只是波罗蜜的基础,也是发至上愿的根本条件。
如果你想要成为菩萨,你就必须细心地省思上文。平衡悲心与智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你的悲心过强,但却没有多少智慧,你的悲心就等于是一个瞎子的悲心。当无法看到道路的瞎子尝试引导他人时,他将会把别人带到充满危险的歧途。同样地,如果你并没有多少的智慧,但却硬是要渡众生,你将无法成为菩萨,也不能救渡众生。再者,没有以智慧为基础的悲心是不可能会强大的。只有当你拥有了深奥的智慧,例如行舍智,而且还能够坚持实践十波罗蜜的决心,我们才能说你已为自己的悲心打下很好的基础。为什么呢?因为通过行舍智,你对内、外、过去、现在与未来五蕴的执着已大大的减轻。你的心已不大执着或乐于生死轮回,但你还是为了众生的利益而选择生死轮回。所以,对于想要修菩萨道的人来说,培育深奥的智慧是必要的。
相反地,如果你的智慧很强,但悲心却不足够强得令你继续修行菩萨道,你就会自然地选择成为阿罗汉,而不是成佛。所以,如果你想要成为菩萨的话,平衡悲心与智慧是非常重要的。
四佛地
有如至上愿、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以下的四佛地也是波罗蜜的根本条件:
一、精进(ussaha):这是修习波罗蜜、舍离与善 行的精进力。
二、上智(ummavga):即是方法善巧智。
三、决意(avatthana):这是对修菩萨道不可动摇 的决心。
四、善行(hitacariya):即是培育慈悲心。

这四个因素名为四佛地,因为它们有利于成就正等正觉。
十六种内心气质
内心气质即是倾向或性格,它影响人的个性之形成。基本上有两种,即是善与恶。有十六种善的内心气质,即:倾向于出离、隐居、无贪、无瞋、无痴、解脱及每一个波罗蜜。
由于强烈的出离倾向,菩萨看透欲乐与在家生活的危险;由于强烈的隐居倾向,他看透群体社交生活的危险;由于强烈的无贪、无瞋与无痴倾向,他看透贪、瞋、痴的危险;由于强烈的解脱倾向,他看透各生命界的危险。若不能看到贪、瞋、痴等的危险,也无强烈的无贪、无瞋、无痴等倾向,他是不可能修得什么波罗蜜的。因此无贪等六种倾向是波罗蜜的根本条件。
同样地,十个对波罗蜜的倾向也是波罗蜜的根本条件。布施倾向是在看到与它对立的(不布施的)危险之后,而得以强化的无贪所造成的坚定不移地倾向于布施。
由于强烈的无贪倾向,菩萨看透与其对立的自私的危险,因此努力修习布施;由于强烈的持戒倾向,他看透无道德的危险,因此努力地修习持戒。对于其它波罗蜜也是如此。
在此必须特别注意的是,与出离对立的倾向是欲乐与在家生活;与智慧对立的是愚痴和疑;与精进对立的是懈怠;与忍辱对立的是无忍和瞋;与真实对立的是妄语;与决意对立的是犹豫不决(不够坚定于行善);与慈对立的是瞋恨;与舍对立的是屈从世事的兴衰变迁。
由于强烈的舍倾向,菩萨看透其对立法(即是屈从世事的兴衰变迁)的危险,因此努力修习舍波罗蜜。如此,对布施、持戒等十波罗蜜的倾向也是波罗蜜的根本条件。
考虑到上述的波罗蜜的根本条件,我想和你们谈谈一些发愿修菩萨道者必须每天都培育的素质,以便累积足够的波罗蜜,以成为获得授记的菩萨。它们是:
一、极深的欲;
二、住于法中;
三、如理作意;
四、断除贪、瞋、痴;
五、倾向于证悟涅盘。

首先,你必须拥有想要成佛的极深之欲。在开始时,你必须把此欲深藏于心中,不可向他人吐露。只有在具足了是人、男人、遇见佛陀等成就发至上愿的八项条件之后,你才把它吐露出来。在当时,那善欲必须强得像我在之前已说过的,即是:如果须要赤足走过遍满炽红火炭的宇宙的话,你也必须愿意实行。
第二,你必须常住于法。这即是指你必须在每一分、每一秒里都实行十波罗蜜,而且必须如此实行许多年、许多世、许多大劫。你必须如此实践直到你本身就像是十波罗蜜的代表。如果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在生命中的每一剎那里都运用如理作意,因为如理作意是善法的近因,而不如理作意则是不善法的近因。
在看透即使是最小的错也有危害之后,你必须勇猛精进地断除贪、瞋、痴。别以为小错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即使是一项恶业也可能已足以令你乖离菩萨道。举例而言,提婆达多在他的其中一个前世里是我们菩萨的朋友。他们两人都发愿修菩萨道。但在过后的另一世里,未来的提婆达多为了一个金碗而对我们的菩萨怀恨。那瞋恨心令他乖离了菩萨道,也被佛陀授记最终将会成为辟支佛。
最后,你应该令心时常倾向于解脱,即证悟最终的目标──涅盘。只有如此把心导向佛果时,你所造的善业才能算是波罗蜜,而你所付出的一切努力才会带引你趣向唯一的目标,即佛果。
今晚我应该讲到这里为止。在下一堂讲座里,我会继续讲解大菩提乘。
22#
发表于 2006-5-31 21:04 | 只看该作者
回首页 大菩提乘(二)
(Mahabodhiyana)


今晚我想要再跟大家谈谈大菩提乘。在此,我将依定义、特相、作用、现起、近因与省察的次序解释诸波罗蜜。
一、布施波罗蜜
布施波罗蜜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愿意舍弃自己本身和所拥有的身外物给他人的舍思。在此应当知道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是每一个波罗蜜必须具备的优越素质,因为在诸菩萨心流中生起的布施等波罗蜜时常都具备了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即是此二法令它们成为波罗蜜。
布施波罗蜜的特相是舍弃;作用是消灭对可供布施之物的执着;现起是不执着,或是获得财富与投生善界;近因是可供布施之物。
应该如此省察布施波罗蜜:「私人财物如地、金、银、牛、水牛与男女奴仆等和自己的妻儿将为执着的主人带来灾害,因为这些是五欲的目标,许多人都在垂涎它(他)们;它(他)们会被(水、火、王、贼和敌人)五敌所抢或消灭;它(他)们导致争吵;它(他)们是不实在的;为了争取与保护它(他)们则必须骚扰或侵袭他人;失去它(他)们则会带来极度的痛苦;由于执着而满怀自私的人死后则很可能投生恶道。因此财物与妻儿为物主带来多种伤害,给掉与舍弃他们是唯一开脱至快乐的途径。所以人们应勤于舍弃它(他)们。」
再者,当乞求者来讨东西时,菩萨应如此省察:「他是我亲近的朋友,向我吐露自己的秘密;他是我的导师,正在向我指示:『在死时你必须舍弃一切,连自己的财物也带不去。』他是在把我的财物带往安全处的好朋友,带离这有如被死亡之火焚烧的火宅的世间。他就有如一个绝妙的藏宝室,可好好的保存我的财物,以免被烧毁;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通过给予我布施的机会,他已在帮我获取最杰出与艰难的成就,即是佛地。」
他也应该如此省察:「这人在给我行至善的机会,我不可错失此良机。」「生命终有结束的一天,我应该不求而给,何况人家亲自求我。」「强烈倾向于布施的菩萨四处寻找欲接受布施之人,而现在由于我的福报,竟然有乞求者亲自来接受我的布施。」「虽然接受财物的是受者,然而我才是真正的受惠者。」「我应利益众生如利益我自己。」「若无人来接受我的布施,我怎么能够修习布施波罗蜜?」「我应该只为了给予乞求者而赚取与累积财物。」「何时他们才能不请自来地给予我机会行布施?」「我如何才能亲切地对待受者,而他们又如何才能和我变得友善?」「如何才能在布施之时与之后充满喜悦?」「如何才能使受者到来?」「又如何培育倾向于布施?」「如何才能获知他们的心思,而无须请教地提供他们所需要之物?」「当我有东西可布施,而又有人愿意接受时,若我没有布施的话,那将是我极大的错误与损失。」「如何才能布施我的生命与肢体给予乞求它们的人?」
他应该通过以下的省察激起能够毫无顾虑地布施之心:「有如回力棒飞回投掷者一般,善报也同样地回到不祈求回报的施者。」当受施者是亲近的人时,他愉快地想:「亲近的人来向我讨东西。」若受施者是中立无爱憎的人,他愉快地想:「做了布施之后,我将获得他的友情。」若受施者是个厌恶的人时,他特别愉快地想:「我的敌人来向我讨东西,布施之后,他将成为我亲近的朋友。」因此他必须如同对待亲近的人一样,具有慈悲心地布施给中立与厌恶的人。
若发心修菩萨道者发现由于长久以来受到贪欲的影响,而对某物起了执着,他应该省察:「在发愿时你不是说愿意奉献自己的生命及所修得的善业以援助众生的吗?执着身外物就有如大象在冲凉 ,因此你不该执着任何东西,就有如一棵可作药的树,需要根的人可以取走它的根;任何需要树皮、枝干、木心、叶、花、果的人皆可任取所需。虽然被摘取了根、皮等,药树不会因此而受影响,不会想:『他们夺取了我的东西。』菩萨也应该如此省察:「为众生之福利而极力奋斗的我,即使对非常微小的坏念头都不可放纵,而应善用这充满痛苦不净的身体。内在与外在的四大皆逃不过坏灭,内外的四大根本没有什么差别。在无此差别之下,若执着于身体而想:『这是我的,这就是我,这是我自己』,这只是愚痴的展现。因此,有如对身外物一般,我无须顾虑自己的手、脚、眼、肉和血,而应准备好舍弃全身地想:『让任何需要那一部份的人取走它吧!』」
当如此地省察时,他不再对自己的生命与肢体有任何顾虑,而肯为了觉悟舍弃它们,因此他的身、语、意就很容易得到净化与提升。菩萨如此净化自己的身、语、意业之 后,即拥有了分辨善恶的智慧,因此,他成为一个真正能够给予众生越来越多财施、无畏施与法施的人。
这是菩萨省察布施波罗蜜的方法。
菩萨不单只是省察如何成就布施波罗蜜,而是肯定也会付诸实行。当我们的菩萨是维山达拉王时,他把自己亲生的儿女布施给一个很坏的婆罗门,也把妻子布施给化为婆罗门的帝释天王。我们的菩萨不单只是把属于身外物的亲爱的妻子、儿女拿去布施,他也把自己的生命布施给其它众生。在其中一个过去世,我们的菩萨是个王子。有一天他去到森林时看到饿得快死的母老虎及牠的三只小老虎。当时那王子的心中生起了极强的悲心。为了救牠们,他爬上悬崖跳下来,把自己的身体作为食物布施给牠们。这是一种至上的布施。当我们的菩萨是动物时,他也能够实行这种布施。有一次我们的菩萨是只野兔子时,牠很喜悦地跳上由化为婆罗门的帝释天王所起的火堆,想要把自己的身体作为食物布施给他。
在此,有一点需要考虑的是:是否有必要修习布施波罗蜜?在《相应部‧俱偈品》中有一首偈:“Sile patitthaya naro sapabbo…”──「具戒有慧人……」
在此偈中,佛陀解说若某人投生时三因具足 ,而且慧根又已成熟,他只要勤修戒、定、慧,就能解开欲爱之网结。在此佛陀只提及戒定慧三学,他对修习布施甚至些许的暗示也没有。
同时,整部《清净道论》即是注释《相应部‧俱偈品》上述偈文的论著,但在其中却完全没有提及布施波罗蜜。而且导向涅盘的八圣道只有戒定慧之道,而无布施之道。因此,有些人误以为佛陀认为布施并非要素,是无助于证悟涅盘的,反而是造成不断在轮回中生死的因素,因此不应该修习布施。
关于上述《相应部‧俱偈品》一偈,我们应该了解它的真正含意如下:佛陀教此偈的对象是上等根器的人,他们有能力在这一生精进修行至证悟阿罗汉果,完全断除一切烦恼,而不会再有来生。若这类具有上等根器的人为了证悟阿罗汉果而真正地在这一生精进修行,由于他的精进力,他将成为阿罗汉,已经没有再生的需要。布施的业力能制造新生命与新的福报。在这一生已断除生死轮回之人将不会再有来生。由于已经没有新生命去享用布施的福报,因此对他来说,布施并非是必要的。这就是为何在《相应部》的这部经里,佛陀为了上等根器之人的利益,而着重于解说戒定慧,因为以断除烦恼为目标时,三学是比布施来得更重要的。佛陀根本不曾说过不应该修习布施波罗蜜。
在这一生里没有成为阿罗汉的人必须继续在轮回里生死。在轮回时,若他们在今世没有行布施,他们将难以投生到好的地方。即使他们得以投生到善道,他们将缺少财物而难以行善。(你可能会说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以投入于修习戒定慧,但是却是易说难行。事实上,只有在过去世布施的善报支持之下,才能成功地修习戒定慧三学。)因此,修习布施对于还必须在娑婆世界里轮回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漫长的旅途上,只有具备了充足的旅费,即布施,我们才能到达美好的终点。在此,由于过去的布施之善报而拥有了财物,我们才能如愿地投入于修善。
在娑婆世界里的众多旅人当中,菩萨是最伟大的人物。在被授记之后,菩萨必须继续以至少四阿僧祗劫与十万大劫的时间来圆满诸波罗蜜,以证悟一切知智。因此,对于这位在漫长娑婆旅途上的伟大旅客,即菩萨,布施波罗蜜是非常重要的。在巴利文经典中的《佛种姓经》经文里,布施波罗蜜的修持占了主要的地位。
因此,上述《相应部》里的经文的对象是具有证悟阿罗汉果的成熟因缘之人。对于波罗蜜还未圆满之人,他们不应说布施波罗蜜并非重要因素。
有些人问:只修习布施波罗蜜是否能够证得涅盘。这问题可以如此回答:若只修习一个波罗蜜,无论是布施、或持戒、或禅定,皆不可能证得涅盘。因为只修习布施即表示没有持戒与禅定。同样地,只修习禅定即表示没有持戒与布施的助力。当不以持戒来摄受自己,人们将易于造恶。若有此恶习之人尝试去修禅,他将只是白费气力。这就好像把一粒好的种子放在烧得火红的铁锅里,它将不可能发芽,而只会被烧成灰。因此,「只修习布施」是不正确的。
《佛种姓经》中的布施一章很清楚地提到布施时不可分别受者为上中下等。根据这一段经文,有分别心地选择受者来做布施是不当与不必要的。
但是,在《中部‧后分五十经篇‧施分别经》里,佛陀列出七种僧伽施和十四种个人施。这部经里指出,关于布施给一位受者的个人施,其善业将根据受者而有所差别,最低为动物,依次增加至最高的佛陀。至于僧伽施,善业最强的则是供养以佛为首的僧团。
《饿鬼事‧安古罗鬼经》提到两位天神;当佛陀坐在三十三天帝释天王的座位上开示《阿毗达摩论》时,有两位天神──因陀卡(Indaka)和安古罗(Ankura)到来听佛说法。每当有上等的天神到来听法时,安古罗就必须让位,如此他退后至距离佛陀十由旬之地。
但是因陀卡安然坐在原位而不须退让。它的原因是:在人类的寿命是一万岁时,安古罗是一位很富有的人。在那一生中,他每天都布施食物给许多的普通人。其煮食之地长达十二由旬。由于这些善业,他得以投生为天神。然而因陀卡只是供养阿那律尊者一汤匙的饭即得以投生为天神。
虽然因陀卡只是布施一汤匙的饭而已,但是由于受者是阿罗汉,因此善业也非常大与圣洁,由于他是上等的天神,因此他不需要让位。反之,虽然安古罗在一段非常长的时期里做了大量的布施,但是由于受者皆是一般的普通人,因此,他所获得的福报并非上等。所以每当有上等的天神到来时,他就必须让位退后。因此在巴利文经典里有一个训诫:“viceyya danam databbam yatha dinnam mahapphalam.”,意即:「每当做布施时,应选择会带来最大的福报之人为受者。」
从这点看来,在巴利文经典之中,《佛种姓经》和《施分别经》等好像有矛盾。但若了解到《施分别经》的对象是普通人与天神,而《佛种姓经》是专为欲证悟一切知智或佛智的菩萨道行者所讲的,那么,这矛盾即得以解开。菩萨必须布施给任何到来的受者,毫不分别他们为上中下等之人。他不需要想:「这是下等受者,若布施给他,我将只会获得下等的佛智。这是中等的受者,若布施给他,我将只会获得中等的佛智。」因此,对倾向于证悟一切知智的菩萨,无分别心地布施予一切到来的受者已是一种惯常的修习。反之,普通人与天神修布施的目的是获取所喜爱的世俗之乐,因此他们很自然地选择最好的受者为布施的对象。
结论是:以菩萨为对象的《佛种姓经》和以普通人与天神为对象的《施分别经》等其它经典之间是没有矛盾的。
二、持戒波罗蜜
关于持戒波罗蜜,它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的善身与口业。根据《论藏》的定义,持戒是「离心所」与实行当行之善的「思心所」。它的特相是不让身口为恶,而保持它们行善。它的另一个特相是作为一切善业的基础。它的作用是防止道德沦落,也有帮助获得无瑕疵,无可批评的完美道德之作用;其现起是身语的清净;近因是羞于为恶(惭)与害怕为恶(愧)。
应该如此省察持戒波罗蜜:「戒律是甘露法水,能洗净恒河之水亦洗不清的内心烦恼。戒律是良药,能医檀香木等亦治不好的贪婪之火。它是智者的庄严,并不与凡人的项链、皇冠、耳环等服饰相同。它是一种天然的香,香味散播四方,而且适于任何情况;它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卓越咒语,能获得王室与婆罗门等贵族、天神与梵天的尊敬与顶礼。它是通向诸天界的阶梯。它是修证禅那与神通的方便、是通向涅盘城的大道,也是佛、辟支佛、阿罗汉三类觉悟的根基。由于它能实现持戒者的所有愿望,因此它比愿望宝石与宝树更优越。」
而且世尊在《增支部》(viii.4.5)里说道:「诸比丘,有德者的心愿基于其清净之戒而得以实现。」在《中部‧经六》里,世尊说:「诸比丘,若比丘当愿『愿我梵行同修对我感到喜爱、尊敬』,他应当成就戒行。」在《增支部》(xi.1.1)里世尊说:「阿难,善的戒行令人得以脱离追悔。」在《长部‧经十六》里,世尊说:「居士们,这些是具戒的善人所获得的五种利益。」所以,应该依这些经省察戒的功德,以及依《火蕴譬喻经》等省察无道德的危害。以下是《增支部‧七集‧火蕴譬喻经》的摘要。
一时佛陀与众比丘在憍萨罗国游方,在某处看到一堆烈火。佛陀即离开那条路,走到一棵树下,坐在阿难尊者以袈裟为他准备好的座位上。过后佛陀问众比丘:「诸比丘,是那一者比较好,是坐下抱着一团烈火比较女呢,还是坐着抱着一位身体柔软、触觉美妙的少女?」
众比丘无知地回答说抱着少女会比较好。
佛陀即解说对一个不持戒的人来说,抱着烈火是比较好的,因为这只让他痛苦一生,然而抱着少女将导致他们投生恶道。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根据《相应部‧燃火之教经》(Adittapariyaya Sutta of Samyutta Nikaya)所述,执着于坐着抱着身体柔软、触觉美妙的少女的享受是不善法。这不善法有很强的力量,能够带来投生到遭受极度痛苦的恶道之果报,而且必须如此遭受痛苦一段很长的时间。
过后佛陀再问众比丘:
一、 是给一个强壮的人折磨、鞭打双脚,至皮、肉、骨都破裂与粉碎比较好,还是乐受信徒的顶礼比较好?
二、 是给一个强壮的人以尖利的矛刺穿胸膛比较好,还是乐于接受信徒的顶礼比较好?
三、 是给一个强壮的人以一块烧得火红的铁片紧捆全身比较好,还是穿用信徒所布施的袈裟比较好?
四、 是给一支烧得火红的器具拉开嘴巴,再投入一粒烧得火红的铁球,烧掉从嘴至肛门的内脏比较好,还是食用信徒布施的食物比较好?
五、 是给一个强壮的人紧捉头及肩,再强压下去坐或躺在一个烧得火红的铁床比较好,还是用信徒布施的床比较好?
六、 是头下脚上地给一个强壮的人捉着,再抛进一大锅烧得火滚的铁里比较好,还是住在信徒布施的寺院里比较好?

对于较后的这六个问题,众比丘也给予有如第一题那样无知的答案。而佛陀的解释也有如第一题的,即对于不持戒的人,双足给人撕裂、打碎或胸膛给利矛刺穿等比较好,因为他们将只受苦一世。反之,若乐受信徒的顶礼、接受信徒的顶礼等将会导致他们投生恶道,在漫长的日子里遭受极端的痛苦。
最后,佛陀以下面的话结束这一次的开示:
「为了带给布施的信徒最大的利益,和使自己在僧团里的生活有益,比丘必须致力于三学;希望带给自己与他人福利的比丘必须时时刻刻保持正念与精进。」
开示结束时,六十位持戒不清净的比丘当场口吐热血;六十位犯了轻戒的比丘则即刻还俗;六十位持戒清净的比丘则证得阿罗汉果。
这是《火蕴譬喻经》的摘要。
再者,应当省察持戒是喜悦的根源,能够免除自责、他人的谴责、惩罚及死后堕入恶道。持戒受智者所赞叹;是免除追悔的根源;是安全的基础;它超越了所能获得的出身、财富、政权、长命、美貌、地位、族人与朋友。持戒清净的人欢喜地想:「我已造了善业,做了好事,为自己建了防止危难的保护所。」他不会受到自责与智者责备的烦恼。对他来说惩罚与投生恶道是不可能的事。反之,智者赞叹他说:「这是一个有德行的人,他跟没有道德的人不一样,因为他是绝对无悔的。」这戒行清净的人不会像无德者般想:「我造了恶业,做了邪恶的事。」持戒是安全的基础,因为它是正念的根本原因,能带来众多利益,例如避免失去财产等。而且它能去除不善业,因此它是我们幸福与快乐的最主要来源。它超越了所能获得的出身高贵等,因为即使一个出身低微的人,当他具有道德时,也会受到出身高贵的王族与婆罗门等的尊敬与顶礼。道德的财富超越了外在的财富,因为它不会受五敌威胁。它将跟随我们到来世。它带来极大的利益,也是修定与慧的基础。即使所谓的世界统治者亦控制不了自己的心,而持好戒律的人却能够控制自己的心,因此持戒优于国王的权力等等。道德甚至比生命更可贵,就有如佛陀所说的「一天有道德的生活远比一百年无道德的日子来得好。」而且《中部‧经一○五》提到舍弃梵行戒就有如在精神上已经死了。由于有道德的人甚至会受到敌人的敬仰,也由于他不会受到老、病与恶运所征服,因此他的德行超越了外表的美丽。由于它是天界与涅盘之乐的基础,因此它远比世界上最好的楼阁与皇宫更可贵,也远比最高阶级的国王、王子、大将军等更优越。持戒也比关怀你的幸福的亲戚朋友们来得更好,因为它真正带给你福利与进益,而且是紧随着你去到来世。戒律有如一位特别的保镖,保护这难以看护的躯体,甚至能防止军队、毒药、咒语与魔法的危害。当你省察「持戒充满了无可计数的品德」,你会将不圆满的戒行持得圆满或将不清净的戒行持得清净。
如果由于过去所累积的力量,与持戒对立的反感等法不时生起,发愿修菩萨道者应该如此省察:「你不是下定决心要证得阿罗汉道智与正等正觉的吗?若你的戒行有缺陷,你根本连世俗的事都不会有成就,更别说是出世间的事。你发愿欲证得的正等正觉是最高的成就。由于持戒是正等正觉的根基,你的戒行必需具有很高的素质,因此你应该是一个热爱戒律的人。你必须时常善护自己的戒,应比保护蛋的母鸡更谨慎。再者,为了解救众生,你需要教他们佛法,也需要帮助五根未成熟的人达至五根成熟,以进入三乘。给错医法的医生是不可信任的,同样地,人们不能信赖没有道德的人之言论。」如此这般地省察:「若要成为值得信任的人,你必须有清净的戒行,这样才能解救众生,帮助他们达到五根成熟,登上三乘。再者,只有在你拥有禅那等特别的素质之后,才有能力帮助他人与圆满智慧等波罗蜜。若没有清净的戒行,是不可能获得禅那等特别的素质,因此你必须具备清净的戒行。」
三、出离波罗蜜
关于出离波罗蜜,它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的出离心,它是在明了欲乐与生命的不圆满之后所生起的舍弃之心。它的特相是舍弃欲乐与生命;作用是看透欲乐与生命的不圆满;现起是远离欲乐与生命;近因是悚惧智。
菩萨必须省察在家生活的缺点,即是受到对妻子儿女们的责任所约束、是贪婪之道等,反之应该省察比丘生活的好处,即有如天空般广阔自由,而不受不必要的责任所约束。
《中部‧苦蕴经》提到,我们必须谨记欲乐目标会带来比较多的忧虑与悲痛,而不是快乐的事实。认清在追求欲乐目标时必须经历热、冷、蚊子、苍蝇、风、烈日、爬虫类、跳蚤、昆虫等所带来的苦难。认清在努力追求欲乐目标遇到失败时所带来的失落、伤痛与烦躁。认清在获得它们之后,担心与忧虑是否能够保护它们不受五敌的损害。认清只是为了追求欲乐目标而展开的恶战所带来的极度痛苦。认清因为欲念而造恶的人将在今世面对三十二种严重的果报。认清来世投生四恶道时将面对极恐怖的苦楚。
这是对出离波罗蜜的省察。
在此,我应当简要地对你们说《莲根本生经》,以说明何为出离波罗蜜。
以前有一个名为大黄金的年轻婆罗门,他的出生地是波罗奈国。他连同另外十人一起出家,包括六个弟弟、一个妹妹、一个男仆、一个女仆和一个朋友。他们住在森林里的一个莲花池旁,以摘野果为生。
开始时他们一同出去摘野果,依然有如村人一般地交谈,并不像是森林隐士。为了终止这种不良的情形,身为大哥的大黄金说:「我单独一人去找水果,你们都留下来安静地修行。」其兄弟则说:「您是我们的首领,所以不应该让您去摘水果。妹妹和女仆也不应该去,因为她们是女人。我们八个人应该轮流去摘水果。」每个人都同意这项建议。
过了一段日子,他们的心变得非常知足。他们不再贪求水果,而只取近处莲花池里的莲藕来维生。值班的人把莲藕拿去茅屋里分为十一份。最年长的先拿他的份,击石鼓为讯,然后回到自己的地方安静地吃,过后再继续自己的修行。排行第二的在听到石鼓响后就去拿自己的份,然后再击鼓为讯。如此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去拿自己的食物、回去自己的住处安静地吃,然后继续修行。如此,除非有特别的原因,他们是没有相见的。
由于他们非常精进修行,因此导致帝释天王的宝座震动。帝释天王想了一下就知道其原因所在。当时他对他们是否真的不执着欲乐存有疑心,为了探个究竟,他连续三天以神通藏起大哥的食物。
第一天,大哥去拿自己的食物时,他没有看到自己的食物,他想应该是值班的人遗忘了,也就没有说什么,只是回去自己的住处继续修禅。第二天,他也没有看到自己的份,他想可能是其它人误会他做了错事,而故意不给他食物来惩罚他,因此他有如第一天般保持沉默。第三天又没有看到自己的份时,他想若自己果真有做错事的话,他应该向他人道歉。所以他在黄昏时击鼓招集众人,说:「为什么你们没分食物给我?若我有做错的话你们就讲出来吧,我将向你们道歉。」二弟就起身向大哥致敬,然后说:「大哥,可否让我为自己说几句话?」在获得大哥的允许后,他就发誓说:「大哥,若我偷了您的食物,让我现在就拥有许多马、牛、银、金和一位美丽的妻子,跟我的家人住在一起,尽情享受世俗的生活。」
发这种誓言表示只要我们还执着欲乐,当我们失去它时,就会感到痛苦。发这誓言是为了表示厌恶欲乐。
大哥说:「你已经发了很严重的誓。我相信你没有拿我的食物。你可以回去坐下。」
其它人则掩耳说道:「哥哥,请您别这么说。您的话实在太严重太可怕了。」
他们掩耳是因为身为禅修者的他们对欲乐感到厌恶。欲乐实在可怕到他们不能忍受听到有关欲乐的话。
接下来三弟则说:「大哥,若我偷了您的莲藕,愿我变成戴花涂檀香的人,拥有许多孩子,很沉迷及执着欲乐。
如此,其它八人也发了类似的誓言。
在这故事里,身为大哥的大黄金隐士即是我们的菩萨,其它人则是未来的大弟子。
这是我们的菩萨及其随从如何修习出离波罗蜜。
四、智慧波罗蜜
关于智慧波罗蜜,它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透视诸法之共相与特相的心所。它的特相是透视诸法之实相,或是毫无错误地观照目标的共相与特相,有如一个熟练的射手一箭即射中目标。其作用是有如灯般照明其目标;现起是不混乱,有如向导为迷失在森林中的旅人引路;近因是定力或四圣谛。
对于智慧波罗蜜,应当如下地省察:
「如果没有智慧,布施等德行就不会变得清净,也不能够执行各自的作用。即有如失去生命的身体就会失去光泽,也不能执行种种功能;而没有了心,诸根就不能在各自的范围之内执行其作用,同样地,如果没有智慧,信等诸根就不能执行它们的作用。智慧是修其它波罗蜜的主因,因为当慧眼开启时,伟大的菩萨甚至会毫不赞扬自己及贬低他人地舍弃自己的肢体与器官。就有如药树般,他毫无分别心地付出,在(之前、当时与之后)三时都充满喜悦。通过智慧,在运用方法善巧智及为他人的福利而作出的舍离达到了波罗蜜的层次,但为自己的利益而作的布施就好像是在投资。
再者,如果没有智慧,戒就斩不断渴爱等烦恼,因此甚至不能达到清净,更别说是作为(获得)正等正觉者的美德的基础。
只有智者才能够很清楚地看透在家生活、欲乐与生死轮回的厄难,以及看清出家、证得禅那及证悟涅盘的利益;而他独自地出家,培育禅那,趣向涅盘,以及令到他人也获得这些成就。
没有智慧的精进并不能够完成所要达到的目的,因为激起它的方式错误,所以完全不激起精进比错误地注进精进好。但当精进与智慧配合时,如果再具备正确的方法,是没有任何事无法完成的。
再者,只有智者才能毫无瞋恨地忍受他人对他的虐待,愚痴的人是办不到这点的。对于缺少智慧的人,他人的恶待只会激使他烦躁。然而对于智者,他能善用其忍辱的能力,以及令到它的力量增长。
在如实地明了(苦、集、道)三圣谛、它们的因与对立之法之后,智者不会欺骗他人。菩萨只有在证得佛果时才会直接地证悟第三圣谛,即一切苦的止息。同样地,在以慧力加强自己之后,智者的毅力形成了实行圆满诸波罗蜜的不动摇决意。只有智者才能够很善巧地提供一切众生福利,而毫不分别亲爱的人、中立者及敌人。只有运用智慧才能中舍地面对世间的得失等起起落落,而毫不受它们动摇。」
人们应当如此省察智慧波罗蜜,认清它是清净一切波罗蜜之因。
再者,菩萨必须如此训诫自己:「无慧就不会获得知见,而无知见就不可能成就戒。缺少智慧与戒的人是不能获得定的,而没有定的人甚至连为自己带来福利也不能,更别说是崇高的提供他人福利。因此致力于为他人的福利而修行的你怎么能够不尽全力清净自己的智慧?」这是因为菩萨是通过慧力而具足了智慧、真实(sacca)、舍离与寂静(upasama)四住处(caturadhitthana),得以运用布施、爱语、利行(atthacariya)与平等或同待(samanattata)四摄法(catusangahavatthu)利益一切众生,得以协助他们进入解脱道及使到他们的诸根成熟。再者,通过慧力,他投入于分析诸蕴、处等,透彻地依真谛觉照缘生与灭尽的过程,培育布施波罗蜜等至最高层次,而圆满了菩萨的行道。如是在省察智慧的种种美德之后,他应不断地培育智慧波罗蜜。
批注《分别论》的《迷惑冰消》举出七个培育智慧的方法:
一、不断地请教智者;
二、保持身体与身外物清洁;
三、保持信、精进等诸根平衡;
四、远离无慧之人;
五、亲近智者;
六、省思含有深奥之慧的法的本质;
七、在所有四种姿势里都倾向于培育智慧。
23#
发表于 2006-5-31 21:06 | 只看该作者
《中部注》提到菩萨会在诸佛座下出家、清净自己的戒、研究佛陀的教法、过着禅修的生活、以及培育观智直至行舍智──这是菩萨在成佛之前所能够证得的最高智慧。
现在正法还住世,而这是提供你们培育各层次的观智的机会;如果想要修菩萨道,你们有机会修至行舍智。但是如果只想要获得解脱,最低限度你们必须修止禅与观禅,致力于在今生证得须陀洹道果,以便不会白费了已获得的难得人身及已遇到的稀有佛法。
五、精进波罗蜜
精进波罗蜜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而为众生之福利所付出的身与心之努力。它的特相是奋斗;作用是支持;现起是不松弛;近因是精进事或悚惧智。
对于精进波罗蜜,应该如此省察:「即使是可预见其成果的世间事,若不努力的话亦不可能成功地达到目的。反之,精进而毫不气馁的人是无事不可成就的。缺乏精进力的人根本连要开始把众生从娑婆世界的漩涡中解救出来也不能。具有中等精进力的人会开始这项工作,但是却中途而废。只有具有最上等精进力的人才能不顾自身的利益地去完成这项工作,去证得正等正觉。」
再者,应如此省察精进波罗蜜:「缺少了足够的精进力,即使要解救自己以脱离生死轮回也不能,那么,若缺少了足够的精进力,发心修菩萨道者又如何能够解救众生?」
「无量的贪、瞋等烦恼就有如醉象一般难以控制,而由这些烦恼所造成的业力就有如死刑执行人正在高举利刀,就要把我们处死。四恶道的门永远为我们的恶业开着。恶友时常围绕着、鼓励着我们去为恶,因此把我们送到四恶道。愚痴的凡人的本性是易于服从这些恶友的不良劝告。因此,我们必须远离这些爱诡辩的恶友,因为这些爱诡辩的人时常提出错误与不理智的论点,说道:『若解脱生死是实有的话,我们应该可以不付出努力而自然自动地获得它。』只有通过精进力才能远离这些错误的言论。」以及「如果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证得佛果,又有什么事可算是困难的呢?」
关于精进波罗蜜,经典举出狮王的譬喻。狮王的本性是无论在捕捉兔子或大象,牠都会付出最大的努力。牠不会因为兔子是小动物而付出较少的努力,也不会因为大象的体积大而付出较多的努力。在这两件事里,牠都付出同等的努力。
跟狮王的态度一样,当菩萨在修习精进波罗蜜时,他不会因为事小而付出较小的精进力,也不会因为事大而付出较多的精进力;无论任务大小,他时时刻刻都付出同等最高的精进力。
其中一个超凡精进波罗蜜的例子是注疏里提到的《大生本生经》。当时,在所乘的船沉入海里时,身为大生王子的菩萨在大海洋里奋力游了七天七夜。他的精进力并非为了行善、或布施、或持戒、或修禅而激起的。它也没有涉及贪、瞋、痴,所以它是无可指责的精进力。大生王子无可指责与非恶的超凡精进力被视为属于精进波罗蜜。
当他所乘的般快要沉时,船上的七百人都绝望地伤心哭泣,根本没有尝试去脱困。但是与众不同的大生王子却心想:「在面对危难时恐惧地伤心与哭泣并非智者所为,智者应该奋力自救。像我这么有智慧的人应该奋力游至安全之地。」以这决心,他毫不恐慌,而充满勇气地尝试游上岸。由于其心是圣洁的,所以他这一项举动是值得称颂的,而且他的精进力也是非常值得称颂的。
菩萨在每一世里都勇敢与毫不退缩地做应当做的事。别说生为人,即使他生为牛时也会如此做。当时我们的菩萨是一只名为「阿黑」的牛,由于对养牠的女主人感恩,牠拖了五百车的货物越过一片大沼泽。
即使是生为动物,菩萨也不会疏于培育精进波罗蜜。所以当他生为人时,精进的倾向依然存在。这种欲培育精进的倾向生生世世都常存于菩萨的内心里。
对「念处分别」与《大念处经》的注释举出了十一个培育精进的因素:
一、省察恶趣的危险;
二、明了培育精进的益处;
三、省察诸圣者实行之道;
四、恭敬信徒所供养的食物;
五、省察(正法)遗产的圣洁性;
六、省察师尊(佛陀)的圣洁性;
七、省察传承的圣洁性;
八、省察同修梵行的同伴的圣洁性;
九、远离怠惰的人;
十、亲近精进的人;
十一、在所有四种姿势里都倾向于培育精进。
六、忍辱波罗蜜
关于忍辱波罗蜜,它是以大悲心及方法善巧智为基础,而忍受他人对己所犯之错的忍耐力;根据《论藏》则是在忍耐的时候,以无瞋为主所生起的心与心所。它的特相是耐心地忍受;作用是克服喜欢与厌恶的事物;现起是忍受或不对抗;近因是如实知见诸法。
应当如下地省察忍辱波罗蜜:
「忍辱可以去除对抗所有美德的瞋恨心,也是善者培育种种美德的万灵工具。它是领导众生的菩萨的庄严、是沙门与婆罗门的力量、是一道扑灭怒火的流水、是中和恶人无礼之毒的神咒、是已成功摄受五根的非常者的自然本性与态度。忍辱的素质深如海,亦有如包围怒海的海岸。它有如直透天界与梵天的云梯、有如所有美德皆聚在一起的圣殿。它是身、语、意的至高清净。」
再者,我们必须如下省察以不断地培育忍辱:「若不紧握带来平静与安宁的忍辱,众生就会追求伤害自身的恶业,后果是他们在今生与来世皆要受苦。」「虽然我是真的因为他人的折磨而受苦,然而起因却是在我自己,因为此苦是以我的身体为田、以他人的作为为种子。」「我的忍辱是还清苦债的方法。」「若没有做坏事的人,我又怎么可能修持忍辱波罗蜜?」「虽然此人现在折辱我,但是过去他也曾经惠益过我。」「他的恶行是我修持忍辱的因,因此它对我是有益的。」「众生就有如我的亲生孩子们,一位智者又怎么可以对自己做错事的孩子生气呢?」「他折辱我是因为他已被愤怒之魔控制了,我应该帮他驱除这只魔鬼。」「我也是这带来痛苦的恶行的原因之一。」「是名色法在为恶,是名色法在受折辱,这两组名色法在此刻已消逝;那么,是谁在生谁的气?瞋恨是不应该生起的。」「究竟法都是无我的,并没有为恶者,也没有受折辱的人。」
若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习气,对折磨而生的怒气继续控制他的心,发心修菩萨道者应该如此省察:「忍辱是以德报怨之因。」「带给我痛苦的折辱是一个激起我的信心的因素,因为苦是信心的亲依止缘,也是一个感受世间之苦与不圆满的因素。」「眼等五根门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目标是自然的,包括好的与坏的。若想不去遇到不喜欢的目标是不可能的。」「由于遵从瞋恨的命令,他已因愤怒而精神狂乱。向这种人报复又有什么用呢?」「佛陀视众生为自己的亲生孩子。因此发愿修菩萨道的我不可为他们而灰心与生气。」若折辱我的人是具有圣洁的戒行等美德,我应该省察:「我不可对这有德行的人生气。」若折辱我的人是没有圣洁的戒行等美德,我应该省察:「我应该对你怀有大悲心。」「瞋恨使我的美德与名誉受损。对他生气使我看来丑恶、不得安眠等。而这些是我的敌人所期望与感到高兴的。」「瞋恨是个强敌,它带来许多危害与破坏所有的成就。」「具有忍辱的人没有仇敌。」「造恶者会因其恶行而在未来遭受痛苦。只要我能够忍辱,我就不会和他一样遭受痛苦。」「若我以忍辱克制瞋恨,我将克服我那成为怒火之奴的敌人。」「我不可为了瞋恨而放弃忍辱这一个圣洁的美德。」「身为一个具有戒行等圣洁美德的人,怎么可以让排斥这些美德的污染趁着生气而生起?而且,缺少了这些美德,我又怎能援助众生与证得佛果。」「只有具有忍辱,我们才不会受到外物干扰,而心才有定力。只有具备了定力,我们才能观到诸行或有为法是无常与苦的、诸法是无我的。涅盘是无为法、不死、寂静、至上,而佛性是不可思议与具有无边的力量。」他通过观照而培育了随顺忍,他了解:「他们只是无我的自然现象。他们根据各自的因缘而生灭,不从何处来,也不到何处去。他们并不是一个永恒的个体,也没有一个主宰这些现象的主人。」如此如实知见之后,他们明了没有「我造」与「我所造」的根基。如此省察之后,菩萨不动摇与不退转地朝向目的地,肯定会获得正等正觉。
这是对忍辱波罗蜜的省察。
在此,我应当举出富楼那尊者对于忍辱的态度;这是一个我们学习忍辱的好榜样。
在佛陀时代,有一次富楼那尊者向世尊说他想去住在西方轮那。佛陀就问他:「富楼那,西方轮那的居民很粗鲁与野蛮。若他们辱骂你,你会有什么感受?」
那长老答道:「世尊,若西方轮那的人民辱骂我,我会把他们视为好人,无瞋与耐心地忍受他们,想:『他们是好人,是非常好的人。他们只是辱骂我,却没有以拳头和手肘来攻击我。』」
佛陀再问他:「富楼那,若西方轮那的人民以拳头和手肘来攻击你,你会有什么感受?」
「世尊,我会把他们视为好人,无瞋与耐心地忍受他们,想:『他们是好人,是非常好的人。他们只是以拳头和手肘来攻击我,却没有用石头丢我。』」
过后佛陀再问他若那些人用石头丢他、用木棍打他、用刀斩他,甚至杀死他,那他会有什么感受?
长老答道:「世尊,我会无瞋与耐心地忍受他们,想:『世尊的弟子,譬如瞿低迦尊者和阐那尊者,由于对身体与生命感到厌恶,所以必须自杀。我是多么的幸运,因为我不需要自杀。』」
过后佛陀赞叹他的看法,以及为他祝福。
再者,在《舍罗邦伽本生经》里,帝释天王问舍罗邦伽沙门道:「拘利若传承的沙门,什么东西是我们杀了之后不会懊悔的?什么东西是我们舍弃之后会受到智者赞叹的?我们应该耐心地忍受谁人的辱骂?请回答我这些问题。」
当时是舍罗邦伽沙门的菩萨答道:「我们可以毫不后悔地杀死瞋恨;舍弃无感恩心以获得智者的赞叹;无论对方是比我们高级、低级或与我们同等,我们都耐心地忍受每个人的辱骂,有德者称这为最高级的忍辱。」
帝释天王再问:「隐士,我们可能忍受比我们高级或与我们同等的人的辱骂,但为何我们应该忍受比我们低级之人的粗言恶语呢?」
菩萨答道:「我们可能基于害怕而忍受比我们高级之人的无礼,或为了避免斗争而忍受与我们同等之人的辱骂。但是智者认为不基于任何原因地忍受比我们低级之人的粗言恶语是最上等的忍辱。」
《忍辱行者本生经》里记载了我们的菩萨有一世生为忍辱行者(Khantivadi)时至上的忍辱榜样。有一天,卡拉布王(Kalabu),即未来的提婆达多,在许多男女侍者陪同之下前往其皇家公园。在玩乐一段时间之后,他感到疲倦而睡着了。由于没有再服侍国王的需要,除了皇后之外,其它的女侍者都前去聆听住在该皇家公园里的忍辱隐士说法。当国王醒过来时,他看到除了皇后之外,其余的女侍者都不在了。所以他就问皇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在知道是什么一回事之后,他对那隐士感到非常妒嫉与愤恨。他就去问那隐士说他到底是在教什么。那隐士告诉国王说他是在教忍辱。国王就命人鞭打他,直至全身都是血,然后再问他的教理是什么。那隐士答道:「陛下,我教的是忍辱,然而您以为我的忍辱只是皮肤那么的浅吗?」听后国王感到更加愤怒,而命人把那隐士的鼻子与耳朵都切掉。然后他再问那隐士是教理是什么。那隐士答道:「陛下,我教的是忍辱,然而您以为忍辱是在我的鼻子与耳朵里吗?」过后,国王再命人把那隐士的双手双脚都斩掉,但那隐士却问国王说他是否以为他的忍辱是在手脚里。无法证明那隐士不能依自己所教的实行之后,他愤恨地在那隐士的胸口踢了一脚,然后离去。在国王离开之后,当时是将军的未来舍利弗请求那隐士原谅愚蠢的国王。忍辱隐士就说:「我对国王甚至一念的瞋恨都没有。事实上,我还祝他幸福长寿。」如此,即使他受到该国王的辱骂,也遭受那国王命人对他鞭打、割鼻、切耳、斩四肢直至死亡的折磨,他却一点也不生气,而且在忍辱时还能充满慈爱。
我们的菩萨不单只是身为人时能够修习这种高程度的忍辱,即使是身为动物时也能够如此修习。在《大迦比本生经》(Mahakapi Jataka)中记载,在那一世生为猴子的菩萨为了救出一个掉在深坑里的婆罗门而费尽了全身的力气,过后疲乏与毫无戒心地躺在那人身上睡着了。那个心肠恶毒的婆罗门醒来后,竟然想把救他一命的猴子作为食物充饥。而毫无感恩心地以石头击打那猴子的头。然而,菩萨不但毫无一丝瞋恨地默默忍受头上的伤痛,而且继续帮那人脱离野兽的威胁。通过在树上跳跃,它以滴血的方式为那人指出一条走出森林之路。这是菩萨应该如何修习忍辱的方法。如果你要成为菩萨,你应该效仿这些例子。
七、真实波罗蜜
关于真实波罗蜜,它是以大悲心及方法善巧智为基础,而只说实话且言而有信;亦可分析为离心所、思心所等。它的特相是诚实不欺的言语;作用是指明事实;现起是圣洁、美妙;近因是诚实。
对于真实波罗蜜,应该如此省察:「没有真实就不可能拥有戒行等美德,因为不真实就根本不会依愿实行。当不守真实时,一切的恶行也跟着而来。不时时刻刻皆说真实话的人在今生亦不会受到他人信任,在每个未来世,他的话亦无人肯接受。只有具备了真实,我们才能培育戒行等美德。只有以真实作为基础,我们才能净化与成就圣洁的美德,譬如波罗蜜、舍离与善行。因此,在对各种现象保持真实之下,我们才能实行波罗蜜、舍离与善行的作用,而成就菩萨行。」
在此我应当引用须陀须摩的故事,以显示我们的菩萨如何修习真实波罗蜜。以前有个名为食人鬼的人住在森林里。他原本是波罗奈国的国王(后来因为被诸大臣发现他吃人肉,所以被逼下台)。他发了个愿,若他受到相思树的刺割伤的脚在七天之内不药而愈,他就会以一百零一位国王的血来拜祭一棵榕树。(因为他要求那棵榕树的树神医好他的脚伤。)过后他的脚伤果然好了(但那是它自己好的,并非树神医好的),而他也成功捉到了一百位国王(及把他们都吊在树上)。随着树神的要求,他必须捉俱卢国的须陀须摩王为第一百零一位国王(因为树神知道只有须陀须摩王才能制服他。)。他成功在鹿胜园里捉到须陀须摩王,再把那王背回森林里去。须陀须摩王就向他说:「我必须回家一下子,因为在我去鹿胜园的途中,我遇到一位名为难陀的婆罗门,他要教我值得四百个钱币的四首偈。我已经答应他从园里回去时向他学那四首偈,所以叫他在我家里等我。请你放我回去学它们以完成我的诺言。过后我会再回来找你。」
食人鬼则说:「你说得好像已经脱离了死神的手掌心。我不相信你。」
须陀须摩王就说:「我的朋友,(食人鬼与须陀须摩两人还是王子的时候本是同学。)食人鬼,在这世间里,有道德地过活后死去好过长寿却充满罪恶,因为它是人们所厌恶与指责的。不真实的话语不能保护人们在死后不投生恶道。朋友,甚至有人说『狂风把岩岳吹到天空去了』,或『太阳和月亮掉在地上了』,或『所有的河水都向上逆流了』,你都可以相信。但若有人说『须陀须摩讲骗话』,那是不可信的。朋友,若有人说『天空已经裂开了』,或『海洋已经干枯了』,或『须弥山已经被磨到不遗下丝毫痕迹了』,你都可以相信。但若有人说『须陀须摩讲骗话』那是不可相信的。」然而食人鬼依旧不相信他。
由于食人鬼还是不相信,须陀须摩心想:「食人鬼还是不肯相信我。我将发誓让他相信我。」所以他就说:「朋友,请你放我下来,我要发誓来说服你。」
当食人鬼把他放下来时,他说:「朋友,我拿着剑与矛发誓:我要离开你一阵子,以实现我对难陀婆罗门所许下的诺言,去城里向他学四首偈。过后我会坚守我的承诺回来见你。若我不是说实话,愿我不会投生在受到剑矛等武器保护的皇族里。」
食人鬼听后心想:「这须陀须摩王已经发了普通国王不敢发的誓。不管他是否会回来,反正我自己也是个国王。若他没有回来,我就割破自己的手臂取血来拜祭榕树神。」这么想后,食人鬼就让须陀须摩菩萨离去。而须陀须摩王果真依言实行,在向难陀婆罗门学完那四首偈之后即回去见食人鬼。这即是菩萨应该如何毫不顾虑自己的性命地坚守诺言的例子。
八、决意波罗蜜
关于决意波罗蜜,它是以大悲心及方法善巧智为基础、对行善利益他人毫不动摇的决心,或是如此下决心时生起的心。它的特相是决意修习菩提资粮;作用是对治与菩提资粮对立之法;现起是坚贞不移地修习菩萨行;近因是菩提资粮。
应如此省察决意波罗蜜:「若无不动摇的决意修习布施波罗蜜等善行,在遇到敌对的烦恼时,我们就不能再坚定与平稳地行善。若不能坚定与平稳,我们就不能善巧与勇猛地行善。缺少了善巧与勇猛,就不能成就正等觉的先决条件,即布施波罗蜜等等。」
在此,我应当简要地向你们说德米亚王子的故事,以显示我们的菩萨如何修习决意波罗蜜。
有一次菩萨生为迦尸国国王的儿子,名为德米亚。当王子一个月大时,他的父王抱着他审判四个小偷,每个小偷都受到处罚。当王子看到时感到很惊骇与悲伤,心想:「我应怎么做才能脱离这皇宫?」
隔天,当他独自躺在白色华盖之下时,他回忆自己的过去世。他忆起在前一世里他是三十三天里的一位男神。当他再回忆更远的过去世时,他忆起在第二前世里,他在地狱里受了八万年的苦。当他省思自己为何会堕入地狱时,他忆起在第三前世里,他就是在那个地方当了二十年的国王,也跟他的父亲一样审判犯人。忆及这一点时,他害怕以后自己会成为国王。当时保护那华盖的女神在过去其中一世是他的母亲,她抱起菩萨说:「孩子,别害怕。若你想要脱离这皇宫,你只须决意装成哑巴、耳聋及全身瘫痪。那么你的愿望就会实现。」当时王子就决意照着办。
在接下来的十六年里,王子受到了各种考验,但他还是对自己的决意坚定不移。最后他的父王下令说:「我的儿子是真的哑巴、耳聋及全身瘫痪。把他带去坟场活埋了。」当时,有一个马车夫在国王的命令之下把德米亚王子载到坟场,想要把他活埋。在那马车夫挖地的时候,德米亚知道自己已经获得自由,因此才开始活动身体与说话。
如是,虽然他在漫长的十六年里受到各种艰难的考验,但他还是有如不受动摇的岩岳一般地坚定。他那坚定不移的决意是非常高难度的决意。只有人们能够有如德米亚王子一般尽全力、不动摇地去实行任务决意时,他们才是在成就菩萨所修的决意波罗蜜。
九、慈波罗蜜
慈波罗蜜是以大悲心及方法善巧智为基础、为众生之福利与快乐所做的奉献,或是无瞋心所。它的特相是希望众生富有与快乐;作用是为众生的福利而努力,或消除瞋恨;现起是友善;近因是视众生可接受的一面。
应当如下地省察慈波罗蜜:
「即使为自己的利益着想的人,也不能够毫不关怀他人地即获得今世的成就,或在来世投生到善趣;而想要引导一切众生证悟涅盘的人又怎能毫无慈爱之下达到其目的?如果你想要最终能引导一切众生至证悟出世间的涅盘,你现在就须即刻开始祝愿他们获得世间的成就。」
「我不能只凭祝愿而为他人带来幸福快乐。且让我致力于完成它。」
「我现在以促进他们的幸福快乐支助他们,未来他们必定会成为与我分享法的同伴。」
「没有了这些众生,我就不能获取菩提资粮。由于他们是成就与圆满佛的一切美德之因,这些众生对我来说是殊胜的福田,是造善业最为理想之处,是应当恭敬的对象。」
如是他应激起极强想要促进一切众生的福利的倾向。为何应当对一切众生培育慈爱?因为它是悲的根基。当他能以无量之心乐于奉献其它众生幸福与快乐时,他那欲拔除他们的痛苦之心就会变得既强且深。而且悲是一切导向佛果之法之首,它是它们的立足处、基础、根、头与主。
修慈爱的人应该小心避免错误地培育了伪装为慈爱的欲爱。注释里警告说:「伪装为慈爱的欲爱是很会欺骗人的。」《清净道论》里的「说梵住品」也说:「去除了瞋恨即是成就了慈爱,然而欲爱的生起即表示慈爱已被毁了。」
它的意思是:若有人能对他所生气的人散播慈爱,而令到怒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慈爱,因此瞋恨的消失导致慈爱生起。若在他培育慈爱时生起了欲爱,那么,他的慈爱即是消失了。他已经受到外表与慈爱相似的欲爱所欺骗。
至于要达到波罗蜜的程度,所散播出去的慈爱必须足以令到对方亦以慈爱来响应。慈爱不单只是属于十波罗蜜之一,同时它也是四十种止禅之一,能够令到禅修者证得禅那与神通。因此菩萨与古代大德皆以非常深且强的定力来修慈,直到证得禅那与神通。为了阐明在修习此波罗蜜时的成就,我应当简要地向你们说《善人本生经》。
当梵予王统治波罗奈国时,他公正地治理国家,尽了国王的十项任务。他行布施、持五戒与布萨戒。当时有一位犯了罪的大臣被国王驱逐出境。那大臣就去邻近的憍萨罗国,为那里的国王服务。他煽动憍萨罗王派兵攻打与占领波罗奈国,说那是很容易就可办到的。憍萨罗王照他的建议去办,果真很轻易地就捉到且囚禁了毫不反抗的梵予王及他的众大臣。
在牢里,梵予王散播慈爱给憍萨罗王,而证得了慈心禅那。由于那慈爱的力量,憍萨罗王感到全身有如被火烧一般。受到这痛楚时,他问众大臣道:「为什么我会这样?」众大臣答道:「陛下,您会这么痛苦是因为您囚禁了具有德行的梵予王。」
听后,憍萨罗王就赶去见梵予王,请求他原谅,再把国家还给他。从这故事里,我们已很清楚地知道慈爱是有助于证得禅那的。
佛陀的慈爱:有一次,以佛陀为首的僧团去拘尸那罗时,马罗国的众王子在他们之间立了一项协议,若有谁不去欢迎僧团的话就要受到惩罚。当时有一位名为罗加的马罗王子,他是阿难尊者还未出家前的朋友。虽然他不想去迎接,却也只好依照协议去欢迎僧团。其时阿难尊者就告诉罗加说能这么做是一个难得的机缘,因为那僧团是以佛陀为首的。罗加则答说不是因为对三宝信心,而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协议才这么做。由于不满意罗加的回答,阿难尊者把这件事告诉佛陀,也请求佛陀设法令罗加的心变得更柔软。佛陀就单散播慈爱给罗加一个人,令到他好像一只离开母牛的小牛,即刻赶来寺院见佛陀。由于真正对佛陀生起了信心,他向佛陀顶礼,再听他说法,而成为须陀洹。
《增支部‧十一集‧随念品‧经五》提及不断培育慈心之人可获得十一种利益:
一、他睡得安宁;
二、他平静地醒来;
三、他不会发恶梦;
四、他受到人类喜爱;
五、他受到非人喜爱(夜叉和鬼);
六、他受到天神保护;
七、火、毒与武器不会伤害到他;
八、他的心容易定;
九、他相貌安详;
十、他死时不会迷惑;
十一、若在今生没有证悟阿罗汉道果,他将投生在 梵天界。

在佛陀时代,有一次乌提那王对沙玛瓦娣皇后感到非常愤怒,所以命令那皇后及其五百位宫女排成一行,自己则拿着一支弓及毒箭,想要把她们射死。然而她们却宁静地站着,散播慈爱给国王。那时候,国王感到自己的箭射不出去,却也没有能力把弓箭放下来。他感到身体激烈地颤抖、满身大汗,而且唾液从嘴巴里流了出来。他就好像突然间失去了控制能力。
当时,沙玛瓦娣皇后问他:「大王,您是否感到很累?」国王答道:「亲爱的皇后,我的确感到很累。请作为我的依靠。」
皇后说道:「好的,大王。那您就把箭指向地下。」
国王照着办了。然后沙玛瓦娣皇后就发愿:「愿那箭得以发射。」而那箭就射进了地底。
同样是在佛陀时代,有一次高级妓女西礼玛对佛陀的女在家弟子优多罗感到非常妒嫉,所以她拿了一支杓子,把它装满了在火上烧得火滚的黄油,再突然间把那些热油倒在优多罗的头上。然而,当时优多罗即刻进入慈心禅那,全身都遍满了慈爱,而没有感到那热油的炽热,而且那热油就好像倒在荷花叶上的水般,流过她的身体。
因此,不单只佛陀及菩萨的慈爱很有威力,众弟子的慈爱也能够是很有威力的。
十、舍波罗蜜
最后,舍波罗蜜是以大悲心及方法善巧智为基础、对所有喜与恶之法采取平衡与不分别的态度,舍弃爱与恨。它的特相是对爱与恨采取中立的态度;作用是平等地看待事物;现起是减轻爱与恨;近因是自业智,即明白众生是自己所造的业的主人。
对于舍波罗蜜,应该如此省察:「若没有舍心,他人的辱骂与虐待就可能会干扰与动摇我的心。心不平稳就不能修善,譬如布施等成佛的先决条件。」「即使心已受到慈爱软化,但若没有舍心就不能净化菩提资粮,也不能把善业与善果导向提升众生的福利。」
再者,只有通过舍的力量才能实践、决意、成就与圆满一切菩提资粮。因为如果没有舍心,发愿修菩萨道者就不能毫不错误及不分别施物与受施者地进行布施。若没有具备舍心,他就难以不顾生命与肢体的危险地修持净戒。只有以舍心克服了不喜于善行及克服了乐于感官的享受之后,他才能圆满出离心的力量。只有智舍才能正确地省察诸波罗蜜的作用。没有舍心的过多精进力不能执行奋斗的作用。只有具备舍心的人才能够忍辱。由于对生命中的起起落落保持舍心,他对修习波罗蜜的决意才能坚定不移。只有舍心才能不顾他人的折辱,这样才能常住于慈心。如是舍是修习其它所有的波罗蜜的必要条件。
这是对舍波罗蜜的省察。
无爱无恨即是成就舍心。对事物漠视与不关心则破坏了舍心。这种态度是不能称为舍的。只是人们误以为它是舍而已,事实上它是不醒觉的心。真正的舍并非无动于衷或不醒觉,而是清楚地看到导致乐与苦的善恶。但修舍的人这么省察:「这些苦乐与我无关,这些是他们自己的恶业与善业的果报。」
注释里提到:「显现为对各种好坏目标无动于衷的不醒觉或失念是具有误导性的。伪装为舍的痴是具有误导性的。不愿意修善也是会欺骗人的,它会显现为好像是舍心一般。懒于行善也会伪装成舍心。因此我们应该小心,以免受到伪装成舍心的愚痴或懈怠的欺骗。
舍并非不关心或漠视的态度,反之,它是对目标具有关心与热忱的。在这么修舍时,他心想:「我无法令到众生与自己快乐或痛苦。有善业的人会快乐;有恶业的人则会痛苦。由于他们的苦乐是与过去业有关,我不能做什么去改变他们由于过去业成熟而须面对的果报。」只有以众生为目标,作了如此清晰的省察才是真正的舍心。由于它不涉及忧虑与不安,它是圣洁、安详与平静的。
在《行藏注疏》里提到关于修习舍波罗蜜的「大身毛竖立行」的故事。有一次,菩萨出生于一个富有的贵族之家。长大后他去向一位闻名的老师求学。学成后他回家乡照顾双亲。在双亲死后,亲戚要他保护所获得的遗产,以及赚取更多的财富。然而,由于看透一切有为法(因缘和合之法)的无常性,菩萨对所有三界都感到害怕。他也看透了身体的不净,所以他也不想被世俗生活的烦恼缠住。事实上,长久以来他都一直想要脱离欲乐的世界。所以他想在舍弃自己的财富之后就出家。他又心想:「但人们称颂我所做的舍弃将令我闻名。」由于他不喜欢出名与荣誉,所以他并没有出家。为了考验自己是否能够毫不动摇地面对世间的一切起起落落,譬如得失等,他穿着平时的衣服就离家而去。他这么做是为了通过忍受他人的恶待来成就最高等的舍波罗蜜。他的艰苦修行与作为令到人们以为他只是一个懦夫,是不会向别人发怒的。当他漫游于各大小村镇时,人们都无礼地对待他,认为他是不值得尊敬的人。当某地的居民对他侮辱得更厉害时,他就在其地逗留更久。当衣服破损时,他尝试以所剩的来遮蔽身体。当剩下的再破损时,他也不接受任何人给他的衣服,而只以可用之物来遮蔽身体,然后继续漫游。
过了一段很长的日子之后,他来到一个村子。那村子的小孩子们非常粗野。有些寡妇与皇族的孩子们非常自大、性格不定及爱说废话。他们四处游荡、作弄他人。当见到老弱之人在走路时,他们跟在后面,把灰撒在老人们的背后。他们也把一些叶子放在老人的腋下,令老人们感到发痒。当老人转回头来看时,他们模仿老人走路的样子,驼背弯腰、哑声无言地,以作弄人为乐。
当菩萨见到这些粗野的孩子们时,他想:「现在我已找到很好的东西来帮助我成就舍波罗蜜。」所以他就留在那村子里。看到他时,那些坏孩子就来作弄他。而他则装作无法忍受与害怕他们地逃走。然而无论他走到那里,那些孩子就跟到那里。当菩萨来到一座坟场时,他想:「在这里没有人会阻止这些坏孩子做坏事。现在我有机会成就高等的舍波罗蜜。」他就走进这坟场,以骷髅头当枕地睡了。在获得做坏事的良机之下,那些愚昧的孩子们就用尽各种方法来侮辱菩萨,向他吐痰等,然后离去。如此他们每天都来折磨菩萨。
看到这些坏孩子恶待他,有些智者就阻止他们。他们想:「这是一位有大神力的梵行沙门。」所以他们以最高的敬意向菩萨顶礼。
对于愚昧的孩子和这些智者,菩萨皆采取相同的态度。他没有喜欢向他致敬的后者,也没有讨厌侮辱他的前者。反之,他对两者皆采取不喜不怒的中舍态度。他如此修习舍波罗蜜。
与慈一样,舍也是四十种止禅之一,也是十波罗蜜之一。如果你们真的想要修习舍波罗蜜,你们应当顺次修慈心观、悲心观与喜心观至第三禅。从第三禅出定之后,再修舍,直到能取无量世界的众生为目标而证入第四舍心禅。你们也应该修习观禅,直至证得行舍智。这是你们必须成就的最上等舍波罗蜜。
今晚我就讲到这里为止。愿希望修菩萨道的人能够早日成为被授记的菩萨。愿希望证得涅盘的人能够早日达到其最终目标。
24#
发表于 2006-5-31 21:08 | 只看该作者
回首页 大菩提乘(三)
(Mahabodhiyana)

什么是污染波罗蜜的因素?
对于这个问题:「什么是污染波罗蜜的因素?」,它的答案是:由于渴爱、我慢与邪见,而以为诸波罗蜜是「我的」、「我」与「我自己」,这些就是污染波罗蜜的原因。
对污染每一个波罗蜜的因素更精确的答案如下:
1. 对布施之物之间有分别心,与对受者之间有分别心便污染了布施波罗蜜。(在修习布施波罗蜜时,无论菩萨有什么东西,他都毫无分别心地给与任何一个来讨取的人。他不应该对布施之物的品质作此想:「这个太差,不好拿去布施。这个太好了,不能拿去布施。」他也不应对受者作此想:「这是个没有道德的人,我不可以布施给他。」这分别心污染了布施波罗蜜。)
2. 对不同的生物与不同的时候有分别心即污染了持戒波罗蜜。(在修习持戒波罗蜜时,不应该对生物与时间有分别心地想:「我只须对某某生物持不杀生戒,对其他众生我可以不持戒。我只须在某个时候持戒,其它时候我可以不持戒。」这种分别心导致持戒波罗蜜不清净。)
3. 认为两种欲 与三界生命是快乐的,而认为欲与生命的止息是苦的;这些是污染出离波罗蜜的原因。
4. 错误地认为有「我」与「我的」是污染智慧波罗蜜的原因。
5. 软弱无力的心带来昏沉与散乱是污染精进波罗蜜的原因。
6. 分别自己与他人(我的人和他的人)的心是污染忍辱波罗蜜的原因。
7. 没有看到、没有听到、没有触到与不知道的说是有看到、听到、触到与知道。反之,有看到、听到、触到与知道的却说没有看到、没有听到、没有触到与不知道;这些都是污染真实波罗蜜的原因。
8. 认为波罗蜜、舍离与善行诸菩提资粮是无益的,反而认为与它们对立的恶法是有益的;这些是污染决意波罗蜜的原因。
9. 分别谁人对自己有恩与否(谁是友善与不友善的)是污染慈波罗蜜的原因。
10. 分别所遇到的感官目标为可喜与不可喜的心是污染舍波罗蜜的原因。

什么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
对于这个问题:「什么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它的答案是:不被渴爱、我慢与邪见污染破坏,以及(有如上述的)无分别心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
因此,只有不受渴爱、我慢、邪见与分别心污染的波罗蜜才是清净的。
什么是波罗蜜的对立因素?
对于这个问题:「什么是波罗蜜的对立因素?」,答案是:概括来说,一切烦恼与恶法皆是波罗蜜的对立因素。
深入的探讨:执着布施之物和自私跟布施波罗蜜对立。身、语、意恶行跟持戒波罗蜜对立。取乐于欲乐目标、烦恼欲与生命跟出离波罗蜜对立。愚痴跟智慧对立。前述的八懈怠事跟精进波罗蜜对立。由于贪或瞋而不能忍受可喜与不可喜的目标跟忍辱波罗蜜对立。没有如实地说出真相跟真实波罗蜜对立。无能力去克服那些与波罗蜜对立的恶法是决意波罗蜜的对立因素。九个导致瞋恨的原因是慈波罗蜜的对立因素。不中立地看待可喜与不可喜的目标是舍波罗蜜的对立因素。
什么是修习波罗蜜之详细法?
对于这问题:「如何去圆满波罗蜜?菩萨又是怎样修习波罗蜜的?」,其答案如下:
关于布施波罗蜜
为了众生的利益,菩萨以多种方法圆满布施波罗蜜:致力为众生谋求福利、舍弃自己的肢体与生命、防止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危险、给予他们佛法的指导等。
详细的答案是:布施有三种,即:一、物施或财施;二、无畏施;三、法施。
一、物施
物施又可分为两种,即(i)内物施和(ii)外物施。(根据经藏的列举法)可以布施的外物有十种:食物、饮品、衣服、交通工具、香水、花与药膏、座位、床、住所和点灯的物品。这些物品可以再分为更多种,譬如食物可以分为硬食、软食等。
同样地,(根据论藏的列举法)物品可以依据六尘(六所缘)的分法分为六种,即可视物、声音等。这些六尘的物品又可以再分为许多种类,譬如可视物可以是蓝的、黄的等等。
同样地,物品可以分为许多无生命的种类,譬如宝石、金、银、珍珠、珊瑚、稻田、其它适于耕种的地、公园、花园等。而有生命的则可以分为女奴、男奴、牛等。因此有许多可以布施的东西。
如何行外物施?
当菩萨行外物施时,他布施所需之物给需要的人。当他知道某人需要某物时,即使是那人不讨,他也会布施。若他人来讨,他会布施得更多。当行布施时,他毫无条件地实行。
当有足够的物品,他就给每一个人足够的份量。若物品不足时,他则平均分配。
这里有一项须注意的特点:在行布施时,他不会布施会带来坏处的物品,譬如武器、毒药与麻醉物。他也不布施没有益处且导致懈怠、忽视与嬉戏的玩乐物。
对于病人,他不布施不适当的食物与饮品,他只布施适当与适量的物品。
同样地,当有人向他讨时,他给在家人适合在家人的物品;给比丘适合比丘的物品。(他不给在家人比丘所用的东西,反之也是如此。)布施时,他不会给亲近的父母亲、亲戚、朋友、同事、孩子们、妻子、仆人及工人带来麻烦。
答应了要给优等的东西,他不会给劣等的东西。布施时,他不会期望利益、尊敬、名誉或回报。除了正等正觉之外,他不会期望投生善界、富有之类的善报。他行布施的唯一愿望即是证得正等正觉。
布施时,他不会厌恶受者或所施之物。甚至对于辱骂他的受者,他也绝不以无礼的态度(不会像在倒垃圾般)或恼怒地行布施。他时常具有悲心、尊敬与平静地行布施。行布施时,他绝不相信吵闹的欢呼是吉祥事,而是坚定地对因果有信心。
布施时,他不会令受者自认卑下及须向他致敬,也不会有误导或导致分裂的动机。他只以一颗非常平静的心行布施。布施时,他绝不用粗言恶语,或骄傲地撅嘴,或愁眉不展,而只用爱语、面带笑容及心平和宁静。
每当对某物生起太强的执着或贪欲时,可能是因为它的优等品质,或是因为长期为个人所用,或是自己对有价值与特出的物品有贪欲的性格,菩萨会清楚地觉察此贪念,以及很快地去除它,然后去寻找受者,直到遇到受者与布施了那物品为止。
假设他即将食用一餐只够一人份量的食物时,有人来到向他讨取,在这种情况之下,菩萨会毫不犹豫与尊敬有礼地布施全部给那人,就有如我们的菩萨身为阿吉帝 (Akitti)时所做的一样。
当有人向他讨他的孩子、妻子、奴仆等时,首先会向他的孩子、妻子等解释所建议的布施,只有在他们同意时,他才把这些乐于帮他圆满波罗蜜的人送给他人。但是若知道向他讨取的是非人(例如夜叉、阿修罗等),那他就不会行此布施。
同样地,他绝不会把国家送给为人民带来危害与痛苦的人,而只送给会正当地保护人民的有德之士。这就是行外物施的方法。
如何行内物施?
菩萨有两种行内物施的方式:
1. 布施全身:有如为了衣食而卖身为奴去服侍他人的人,菩萨甚至做出献身捐躯地服务众生,完全不期求欲乐或投生到善界,只是希望为众生带来至上的福利与快乐,以及把布施波罗蜜圆满至最高境界。
2. 布施四肢与器官:他毫不犹豫地布施自己的四肢与器官(譬如手、脚、眼等)给与需要的人。有如布施外物一般,他绝不执着于自己的四肢与器官,也不会有一丝的心不甘情不愿。
两个目的
在舍弃自己的四肢、器官与全身时,菩萨有两个目的:
1. 成全受者的心愿与让他获得所需。
2. 通过慷慨与不执着地布施而获得修习波罗蜜的善巧。菩萨在布施全身或任何器官(内物施)时,就有如在行慈善时布施外物一般,想道:「通过这样的布施,我肯定会证得正等正觉。」


在布施时,他只给对受者有益之物。若知道来讨取的是欲伤害他的魔王或他的兵卒,菩萨就不会布施身体或器官,而作此想:「别做这对他们毫无结果的布施。」同样地,他也不布施身体或器官给受魔王魔兵所控制的人与精神不正常的人。除此之外,在其它人向他讨取时,他会即刻布施,因为做这类布施的机会是非常稀有的。
二、无畏施
当众生面临国王、盗贼、大火、敌人、野兽、龙、夜叉、阿修罗等的危害时,菩萨就会布施无畏予他们,保护与解救他们,甚至不惜舍却自己的生命。
三、法施
法施是指以一颗无贪、无瞋、无痴与清净的心,毫不模棱两可地教导真实法。
对于一个有很强的善念想要成为弟子(阿罗汉)的人,菩萨将会向他开示三归依、持戒、防护诸根、知足于食、修习正念、七善法、修止禅与观禅、七清净、四道智、三明、六神通、四无碍解智与弟子菩提,即阿罗汉果。
他详细地阐述以上诸法的素质而做法施,协助尚未建立三归依、持戒等之人建立这些德行。协助已建立这些德行之人更进一步地提升与净化它们。
同样地,对于那些发愿成为辟支佛与圆满佛之人,菩萨向他们详细地解说十波罗蜜的相、作用等,而行法布施。他也详细地阐述菩萨三个阶段的荣誉,即修习波罗蜜时、成佛时及执行佛陀的任务时。他帮助他人建立足以证得辟支佛果与佛果的修行,协助已建立的进一步提升与净化。
在修习布施波罗蜜时,菩萨培育起对自己的生命与财物无常的领悟力。他也看待这些财物是与他人共有。他连续不断地对众生培育大悲心。在培育大悲心时,他从财物中收聚了功德的精华。有如某人的屋子陷入火海时,自己逃出以保命,以及带出最珍贵之物到安全的地方。同样地,菩萨慷慨无私地布施全部的财物而不留一物,如此得以从不断被欲火等十一种火 肆虐的(人、天、梵天)三界宫殿里解救出自己,以及带出珍贵的财物。布施时,他毫不顾虑布施何物与保留何物给自己,而且是没有分别心的。
(以上是修习布施波罗蜜的方法。)
如何圆满持戒波罗蜜?
若想在物质上给予他人援助,我们首先必须赚取财物。同样地,为了给众生穿上戒行的装饰,菩萨首先清净自己的戒行。
有四种净化戒行的方式:
一、净化自己的倾向;
二、从他人处受戒;
三、不犯戒;
四、忏悔所犯的戒。
止戒(Varitta Sila)与行戒(Caritta Sila)
通过以上四个方式净化的戒行可分为两种,即止戒与行戒。
1. 止戒(止持戒)是不做佛陀和其它圣人所禁止的事,如果他们说道「这是错的,是不应做的,是应被禁止的。」因此不造杀生等十恶业是为止戒。
2. 行戒(作持戒)是向应受尊敬的导师、双亲、善友等致敬,以及向他们实行无可指责与有益的责任。
菩萨如何持止戒?
菩萨对众生有大悲心,即使在梦中也不会对众生有瞋恨心,因此他戒杀生。
由于他时刻献身助人的精神,他对待别人的财物有如在握着一条毒蛇,是不会有不正当的倾向的。
身为比丘或隐士时,他修习梵行。他不单只避免同妇女行房事,也避免《增支部》提到的色欲七小束缚,即:
一、乐于女人的抚摸;
二、乐于和女人嬉笑;
三、乐于和女人眼对眼互相注视;
四、乐于隔墙听女人的笑声、歌声与哭声;
五、乐于回忆过去与女人相处的欢乐;
六、乐于观看他人享受欲乐及希望获得这种快乐;
七、希望投生天界地修梵行。

基于他连色欲的七小束缚都避免,对他来说破邪淫戒是不可能的。他从很久以前即已戒绝邪淫。
在身为在家人时,菩萨绝不放纵甚至只是一个对别人的妻子生起欲念的念头。
说话时,他避免四种不正当的语言,而只说真实的话、有助于朋友之间和平相处的话、友善的话、及在适当的时候讲适度的佛法。
他的心没有贪婪(这贪婪是指贪图他人之物)与瞋恨(这是指想害人之心),以及时常信受正见,具有众生自业智 (kammassakatabana)。他对修习正法的隐士有信心与善意。
菩萨如何修习行戒
菩萨对朋友时常保持欢迎,有敬意及有礼地合掌问候与招待他们。对病人他亲自周到地服侍。听了佛法之后他表示欢喜。他赞赏有德者的美德。对别人的折辱他耐心地忍受,以及不断重复地回忆他们对他的恩惠。他随喜他人的善行,而奉献自己的善业以证得正等正觉。他时刻不忘修习善法。若他做了错事,他会承认(不会尝试隐瞒)及向法友忏悔。他修习越来越多的法,成就也越来越高。
同样地,采取自己可接受,同时又可惠益众生的方式,他善巧又精进地为众生服务。当他们受到疾病折磨时,他会尽力去解除他们的痛苦。当不幸(vyasana)降临在他们身上,譬如危害到他们的亲戚、财富、健康、戒律与信仰时,他带给他们安慰和消除他们的痛苦。他正义地指出他们需要被纠正的不当行为,带他们脱离邪恶而建立善行。对于应受支持的人,他正义地给予援助。
在听到过去的菩萨如何付出最高尚的努力圆满最难实行、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和肯定为众生带来快乐与福利的波罗蜜、舍离与善行时,菩萨也完全不害怕、不气馁与不灰心。
他省察:「过去诸菩萨也跟我一样只是人而已,然而通过持续不断地修习戒定慧而达到正等正觉。跟过去诸菩萨一样,我将实行完整的戒定慧三学。如此,在完成同等的三学之后,最终我将证得同样的目标,即正等正觉。」
因此,以信心为先躯,再通过不气馁的精进,他实行成就戒学等。
同样地,菩萨不会宣传自己的善行,反之,他不隐瞒地承认自己的过错。他少欲知足、乐于隐居而不混杂于社会之中。他忍受种种苦难、不对任何事物起贪欲或烦躁的反应。他不傲慢自大、不恶意地说骂人的话、也不说废话。他安宁、平静与脱离不正当与虚伪的生活。
他具有正当的身语行为与正当的托钵去处。对最微小的过错,他也看出它的危险,因此很严谨地持戒。由于对身体与生命没有执着,他全心全意只为了证得正等正觉与涅盘,同时不断地投入于善行。他不会对身体与生命有最微小的执着,反之他舍弃它们。他去除会败坏德行的污染因素,例如恶意、怨恨等。
他不会对小小的成就感到自满,而不断地为更高层次的目标奋斗。由于这样的精进,他的禅那等成就不会退减或停滞不前,而不断地朝向更高的境界成长与迈进。
同样地,菩萨帮助盲人去到目的地或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路。对于聋哑之人,他以手势与他们沟通。他提供椅子或交通工具给残障人士,或在有必要时亲自背他们到目的地。
他勤奋地致力于令无信心的人建立信心、懒惰的人培育起精进力、没有正念的人培育起正念、烦躁与多忧虑的人培育起定力,及愚痴迷糊的人培育起智慧。他努力使受到五盖干扰的人得以克制它们,也使受贪欲、瞋恨与残忍的恶念压迫之人得以去除这些压迫力。
他感恩帮过他的人,以亲切的言语来问候他们、以同等或更多的份量来回报他们、及在他们遭遇不幸时成为他们的良伴。
明了众生各种不同的本性,他帮助他们解脱恶法与培育善法。他亲近他们以实现他们的需要与愿望。[这是指和他们作朋友以帮助他们远离恶法而建立美德。他通过四摄法来达到目标,即布施给予喜欢接受布施的人、说爱语给喜欢听友善的话之人、展示一个有益处的生活(有益处、向善的行为,即利行)给认同这类生活的人、以平等心对待喜欢别人对待他们有如对待自己一样之人。]
同样地,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他不会伤害他们或与他们争吵、不会羞辱他们或让他们感到后悔。他不会轻视或专门挑出他人的缺点。在与人相处时他不自居高尚、不会傲慢而能保持谦虚。
他不对别人保持优越的态度,却也避免在不当的时候与他们相处或过度的亲切。他只在适当的时间与地点跟值得交往的善友相处。他不在某人的朋友面前提起那人的坏处,或在某人的敌人面前称赞那人。他不跟不适于交往的人有密切的关系。
他不拒绝适当的邀请,却也不过度地纵容他人的要求。他不接受超过他所需的份量。通过讲解信的功德,他鼓励有信心的人,使他们感到欢喜。同样地,对于具有戒行、勤学、布施和智慧的人,他讲解以上的素质以鼓励他们,使到他们感到喜悦。
若菩萨成就了禅那与神通,通过这些力量,他激起怠惰(于修善行)之人的恐惧,显现给他们看到某些恶道的恐怖;他使到那些没有信心与其它美德之人建立信心等,以及带领他们接触佛法。他帮助那些已具有信心等美德之人达到成熟。
如此,菩萨的行戒有如无量善行的「洪水」一般,一世又一世地变得越来越大。
(以上是修习持戒波罗蜜的方法。)
如何修习出离波罗蜜?
如前所述,出离波罗蜜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欲脱离欲乐与生命界的心与心所。它的前提是对欲乐与生命界的不圆满感到厌恶及悚惧智。因此,菩萨首先以过患智如实地观照欲乐与生命界的不圆满。
他如此观照它们的不圆满:「由于在家生活是诸多烦恼的住所;由于有妻子儿女等约束是自己修善的障碍;由于牵涉与受束缚在种种活动当中,譬如经商与耕种,因此它不是一个可以获得出离之乐的适当地方。」
人们的欲乐就有如在利剑尖端上的一滴蜂蜜,实是危害多于享受的。这些享受都是很短暂的,就有如电影片段的影像。只有像疯子的服装扭曲般(的混乱)知觉才会享受它们。它有如掩盖一堆粪的掩饰物般具有误导性。有如舔舐手指上的水份一般难以满足。它们有如饥饿过度的人吞食的食物一般,带来许多的不幸与具有危害性。有如钩上之饵带来过去、现在与未来诸苦。有如焚烧之火的炽热。有如树胶之黏。它有如凶手的斗篷,掩饰了凶器。首先省察了欲乐与生命界的坏处,再省察脱离它们(指出离)的好处之后,菩萨致力于修习出离波罗蜜。
由于出家是出离波罗蜜的根基,在没有佛法的时候,为了修习此波罗蜜,菩萨就在相信业力与相信作业的修行者之下出家为隐士。但是,若佛陀出现,他将加入比丘僧团。
出家后,他培育止戒与行戒;为了清净这些戒行,他再修持头陀行。
菩萨以受头陀行加持的净戒水洗掉内心的烦恼,而具备了无可指责的清净身语业。他对任何所获得的袈裟、食物与住所都感到知足。跟从了圣者的四个传统 (ariyavamsattaya)之前三项之后,他致力于获得第四个,即乐于禅修(bhavanarama),而从四十种业处当中选修一个适合的,直到证得近行定(upacara)与安止定(appana)。证得禅那时,菩萨即成就了出离波罗蜜。
(以上是修习出离波罗蜜的方法。)
如何修习智慧波罗蜜?
由于智慧之光不能与愚痴之暗共存,修习智慧波罗蜜的菩萨避免导致愚痴的原因,譬如对善法反感(arati)、怠惰、昏沉(无正念)地伸手等,而精进地致力于获得更广泛的智慧、各种禅那等。
智慧有三种:一、闻所成慧(sutamaya pabba);二、思所成慧(cintamaya pabba);三、修所成慧(bhavanamaya pabba)。
一、闻所成慧
为了把(也称为闻谛的)闻所成慧带至成熟,菩萨以方法善巧智为根基,而具有正念、精进与智慧地细心读、听、学、记、问和分析探讨,以培育闻所成慧。闻所成慧的整体组合是:
(一)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圣谛、廿二根、十二因缘、由四念处等所组成的三十七菩提分,以及善恶等各种法的排式。
(二)无可责备、有助于为众生带来快乐与福利的世间知识。如此菩萨培育了闻所成慧而成为智者,成就自己,也为他人建立智慧。
同样地,为了服务众生,菩萨培育了可以即刻在当地找到适当方法的智慧,也即是方法善巧智。运用这种智慧,菩萨有能力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明了有助益的因素与导致破坏的因素。
二、思所成慧
同样地,菩萨通过深入地省察五蕴等究竟法,以培育思所成慧。(细心地读、听、学与记五蕴等诸究竟法为闻所成慧。先思考而后省察已读、已听、已学与已记的诸究竟法是思所成慧。)
三、修所成慧
同样地,在透彻地了解五蕴等究竟法的特相与共相,而建立了俗谛的知识之后,菩萨进而修禅以便获得前面部份的修所成慧(通过禅修而亲自体证的智慧),即是前九个观智,譬如观察有为法无常、苦、无我的思惟智。
如此地修习观智,菩萨全面地观到身外与身内之物皆只是名色的现象而已:「这组自然现象,只是名色而已,根据因缘而生灭。事实上,并没有造作者或被造者。名色在生起之后肯定会消失,因此它是无常的。由于它不断地生灭,因此它是苦的。它是无可控制的,因此它是无我的。」如此地观照内外物的实相,他舍弃了对它们的执着,也助他人做到这一点。
在未成佛之前,菩萨基于大悲心去帮助众生进入三乘行道(patipatti,通过这三乘行道,众生可以成就三种菩提),或帮已进入行道之人达到成熟。
对于他本身,菩萨致力于获得禅那的五自在与诸神通。由于禅那与神通的定力之助,他达到智慧的顶峰。
(以上是修习智慧波罗蜜的方法。)
如何修习精进等波罗蜜?
一个为了打败敌人的将军会毫不间断地奋斗,如是,欲依靠自力而不依赖他人的帮助克服烦恼敌,以及带领众生进行同等征服行动的菩萨,需要时时刻刻皆精进于圆满诸波罗蜜。
因此菩萨不断具有正念地省察:「今天我累积了什么菩提资粮与智慧?今天我帮了他人什么?」每天如此省察,他精进地致力于为众生服务。
为了帮助众生,他很慷慨地布施自己的财物,包括生命与肢体。无论是什么言行,他的心只是倾向于正等正觉。无论获得什么功德,他也奉献给唯一的目标,即正等正觉。
即使是上等与稀有的欲乐目标,他的心也不执着而倾向于出离,更别说是下等与普通的欲乐目标。
在做每一件事时,他都培育与运用方法善巧智。
他时刻精进地为众生的福利而努力。
他有耐心地忍受所有可喜与不可喜的感官目标。
他坚持真实,即使受到生命威胁也不动摇。
他毫无分别心地对一切众生散播慈悲。有如一个父亲愿意承担孩子们的痛苦,因此他愿意承担一切将降临于众生的痛苦。
他对众生的善行都感到欢喜。他时常省察佛陀的伟大与无边的力量。无论是造作任何言行,他的心只倾向于正等正觉。
如此这般,菩萨持续地献身于布施等诸善行,而日复一日地累积了无可匹比的功德。
而且,他舍弃自己的生命与肢体去帮助与保护众生;他寻找与实行各种方法来减轻众生的种种痛苦,譬如饥饿、口渴、寒冷、炽热、风吹、日晒等。
他无分别心地希望一切众生能够获得种种身心舒适的快乐,譬如消除上述诸苦而得来的快乐;住在愉人的公园、花园、宫殿、池塘、森林之乐;佛陀、辟支佛、弟子与菩萨出家后体证禅那之乐。
(至目前为止,所述的一切活动都是在菩萨还未证得禅那时所做的。)
当他成就禅那时,他致力于让他人也可体验喜、静、乐、定及如实知见的智慧,就跟他所体验的一样。
而且,他明白众生无助地沉沦在生死轮回之苦、烦恼之苦、令众生逗留在轮回里的诸行业之苦。
他如此看待苦难的众生:他清楚地看到地狱的众生长期持续不断地体验极端的痛苦,被砍、切、研磨成粉与烈火焚烧。
他清楚地看到生为动物的众生时刻受到互相仇恨、压迫、伤害、互相残杀或为人所用的极大痛苦。
他清楚地看到身为饿鬼的众生受尽烈火折磨,受尽饥饿、口渴、寒风、烈日等的苦楚,食用人们呕吐出来的食物、痰等,以及不断地痛哭与悲伤。
他清楚地看到某些人类为生活劳苦,犯罪时被罚斩掉手足等,丑陋难看,深陷于痛苦的泥坑,跟地狱众生的痛苦并无差别。有些人在饥荒时遭受的饥渴就跟饿鬼一样地痛苦。某些质量弱的人则受强者征服,被压迫去为他们服务,以及必须依靠主人生存。他视这苦与动物所受的一模一样。
他清楚地看到六个欲界的天神(被人类认为只有快乐而没有痛苦)在吞食「欲乐之毒」与受尽贪瞋痴之烈火焚烧,而遭受心烦意乱之苦,有如干柴烈火受到风的助力,而不曾有一刻的宁静,只是不断地挣扎着活下去。
他清楚地看到色界与无色界的梵天在享尽最长的八万四千大劫天寿后,还是逃不过无常的自然法则,而掉入无敌的生老病死轮回之苦海里。这就像强健的鸟,在飞至遥远的天边时必有力尽的一刻,或有如一个有神力之人射往天空的箭,最终还是会掉下来。
这般清楚且透彻地看到众生之苦后,菩萨的内心生起了悚惧感,而毫无分别心地对三十一界的众生散布慈悲。
菩萨毫无间断地以身语意至善之业来圆满诸波罗蜜,恒心地彻底奋斗,以便所有的波罗蜜都可达到最高峰的境界。
再者,负责把他带往佛果(即不可思议、无上、无边、无染与诸清净美德之库)的精进力有不可思议的力量。普通人甚至不敢听闻菩萨所付出的精进力,更别说亲自去实行它。
当他成就了精进波罗蜜的勤勇(parakkama,前进力)之后,跟随在后的忍辱、真实等诸波罗蜜,以及之前的布施、持戒等诸波罗蜜,也由于修习诸波罗蜜的精进力而达到圆满。因此,应该如此地理解忍辱与其余波罗蜜之修习法。
因此,以种种方法布施来利益及带给众生快乐是修习布施波罗蜜的方法。
不毁坏而保护众生的生命、财物与家庭;不离间;说爱语;说有益的话(不说废话)等是修习持戒波罗蜜的方法。
同样地,接受众生布施的四资具(cattaro paccaya,即袈裟、食物、住所与药物),以及行法布施等善法是修习出离波罗蜜。具备方法善巧智地提供众生福利是在修习智能波罗蜜。热忱地致力于实行此善巧,面对种种困难也绝不退缩是修习精进波罗蜜。耐心地忍受众生对己的折辱是修习忍辱波罗蜜。不欺骗而遵守援助众生的承诺是修习真实波罗蜜。即使是在为众生服务时有损于己也保持不动摇的决心是修习决意波罗蜜。重复地省思众生的利益与快乐是修习慈波罗蜜。在受到别人帮助或为难时保持不受动摇是修习舍波罗蜜。
因此,菩萨致力于累积无上的善业与智慧,是不与普通人共有的。他为了无边众生而彻底细心地修习以上诸波罗蜜的条件。简而言之,这种种修行可称为修习「成就波罗蜜」
什么是波罗蜜的全面分析?
对于这问题:「有多少个波罗蜜?」,简短的答案是:波罗蜜有三十个,即是十个普通波罗蜜(parami)、十个中等波罗蜜(upaparami)和十个究竟波罗蜜或最高等波罗蜜(paramatthaparami)。
布施有普通布施波罗蜜、中等布施波罗蜜和究竟布施波罗蜜。关于持戒、出离等其它九个波罗蜜,每个皆有三个层次,因此原本的十个波罗蜜则可分为三十个波罗蜜。
普通、中等与究竟波罗蜜
对于这问题:「什么是普通、中等与究竟波罗蜜?」,在《行藏注疏》的「杂集」一章里有给与答案。在那里,论师详尽地回答这个问题,提供各导师不同的解释、见解与评论。若在此提供注疏的全文,可能会给读者带来混乱。因此我们将只提供大护法上座论师认为最恰当的见解。
(一)布施妻子、儿女与财产这些外物是属于普通布施波罗蜜。布施自己的手脚等肢体是属于中等布施波罗蜜。布施自己的生命是属于究竟布施波罗蜜。
(二)同样地,不为了妻子、儿女与财产外物而犯戒是属于普通持戒波罗蜜。不为了自己的手脚等肢体而犯戒是属于中等持戒波罗蜜。不为了自己的生命而犯戒是属于究竟持戒波罗蜜。
(三)断除对外物的执着而出家是属于普通出离波罗蜜。断除对自己的手脚等肢体的执着而出家是中等出离波罗蜜。断除对自己的生命之执着而出家是究竟出离波罗蜜。
(四)舍弃对外物的执着,而明智地分析善恶法是普通智慧波罗蜜。舍弃对自己肢体的执着,而明智地分析善恶法是中等智慧波罗蜜。舍弃对自己的生命之执着,而明智地分析善恶法是究竟智慧波罗蜜。
(五)致力于成就(前述与后述的)普通波罗蜜是普通精进波罗蜜。致力于成就中等波罗蜜是中等精进波罗蜜。致力于成就究竟波罗蜜是究竟精进波罗蜜。
(六)耐心地忍受危害自己的外物之事是属于普通忍辱波罗蜜。耐心地忍受危害自己的手脚等肢体之事是属于中等忍辱波罗蜜。耐心地忍受危害自己的生命之事是属于究竟忍辱波罗蜜。
(七)不为了自己的外物而舍弃真实是属于普通真实波罗蜜。不为了自己的手脚等肢体而舍弃真实是属于中等真实波罗蜜。不为了自己的生命而舍弃真实是属于究竟真实波罗蜜。
(八)即使自己的外物受到危害也不动摇修习诸波罗蜜的决心是普通决意波罗蜜。即使自己的肢体受到危害也不动摇的决心是中等决意波罗蜜。即使自己的生命受到危害也不动摇的决心是究竟决意波罗蜜。
(九)即使众生伤害到自己的外物也不舍弃对他们的慈爱(连续不断地对众生散播慈爱)是普通慈波罗蜜。即使众生伤害到自己的手脚等肢体也不舍弃对他们的慈爱是中等慈波罗蜜。即使众生伤害到自己的生命也不舍弃对他们的慈爱是究竟慈波罗蜜。
(十)对众生有助与有害于自己外物的事物保持舍心是普通舍波罗蜜。对众生有益与有害于自己的手脚等肢体的事物保持舍心是中等舍波罗蜜。对众生有益与有害于自己的生命的事物保持舍心是究竟舍波罗蜜。
应该如此理解波罗蜜的分类法。
什么是圆满波罗蜜的因素?
对于这问题:「什么是圆满波罗蜜的因素?」,它的答案是:
一、培育四种成就;
二、省察诸波罗蜜的对立因素,再进而去除它们;
三、献身于佛。

详尽的解释:
(一)四种圆满波罗蜜的良方即是:(a)一切资粮成就──心中只抱着正等正觉这唯一的目的,而毫不余漏地培育与累积一切波罗蜜、舍离与善行诸菩提资粮;(b)恭敬成就──以至上的敬意去实行;(c)无间断成就──在每一世里毫不间断地实行;(d)无时懈怠成就──在直到成佛为止的漫长时间里,毫不懈怠地实行。
(二)菩萨应有这样的决心:「我将毫不犹豫地布施他人向我讨取之物,包括我所有的财物与自己的生命。我只用布施之后所剩下来的东西。」因此,他甚至在乞求者还未上门时已把自己拥有的一切财物布施予人。
如此,他已首先在心中决定舍弃任何自己拥有之物。但是有四个阻碍他布施的因素(布施之系缚):
(1) 以往不惯于布施;
(2) 没有足够的财物以供布施;
(3) 所拥有之物太好了,舍不得布施;
(4) 忧虑财物会减少。

对于这四个障碍:
(1)当菩萨有东西可供布施,而又有乞求者到来,但是他的心却没有倾向于布施时,他了解到:「肯定的,我以往并不惯于行布施。因此在有这么好的因缘时我也没有布施的念头。」之后他再省思:「虽然布施之念没有在我心中生起,我将布施以便惯于行布施及乐于其中。从现在开始,我将慷慨地行布施。我不是已决定布施所有的财物给向我讨取的人吗?」
如此省思之后,他快乐与不执着地行布施。因此菩萨得以去除「以往不惯行布施」这第一个障碍。
(2)当没有足够的财物以供布施时,菩萨这么省思:「由于以往我没有布施,因此现在我陷于缺乏财物的困境。所以无论我有什么东西,我都应该拿去布施,不管它只是少量或品质劣等,甚至是使到我的生活更困苦也愿意。通过这布施,未来我将得以达到布施波罗蜜的顶点。」
如此省思之后,他很快乐与不执着地行布施。因此他得以去除「没有足够的财物以供布施」这第二个障碍。
(3)当所拥有之物品质太好而舍不得布施时,菩萨这么省思:「嘿!你不是发愿欲证得最圣洁、最令人羡慕的正等正觉吗?为了获得它,你应该布施最圣洁、最令人羡慕之物。」
如此省思之后,他很快乐与不执着地布施最上等与美妙之物。因此他得以去除「所拥有之物品质太好而舍不得布施」这第三个障碍。
(4)在布施之后看到财物减少时,菩萨这么省思:「逃不开毁灭与损失是财物的本质。由于以往我没有进行毫不减损的布施,因此我现在面对财物减损。我将不论多或少地布施我所拥有的财物。通过这布施,未来我将得以达到布施波罗蜜的顶点。」
如此省思之后,他很快乐与不执着地布施所拥有的东西。行了此布施,他得以去除「忧虑财物减少」这第四个障碍。
通过适当的省思而去除这些布施的障碍是一个圆满布施波罗蜜的良方。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持戒等其它波罗蜜。
(三)除此之外,菩萨初见佛陀时已自愿奉献身躯,说道:「我愿把自己的躯体献给佛陀。」这献身于佛陀是一个圆满波罗蜜的良方。
事实上,已献身于佛的菩萨这么省思:「我已把此身献给佛陀,无论什么(难题)都尽管来吧!」在每一世奋力修习诸波罗蜜时,若是遇到可能伤害他身体或生命的苦难,或难以忍受的困苦,或受到他人的伤害,甚至可能夺去他的性命,他也这么地省思。如此省思之后,他保持绝对不动摇的心去面对一切难题,甚至是威胁到性命的,而坚决地累积诸波罗蜜善业。
如此,先献身予佛是圆满诸波罗蜜的一个良方。
再一次简短表明圆满波罗蜜的方法,即:一、断除自私的爱;二、培育对众生的慈悲心。
圆满波罗蜜需要多久?
对于这问题:「圆满波罗蜜需要多久?」,它的答案是:
圆满波罗蜜的最短期限是四阿僧祗与十万大劫;中等的期限是八阿僧祗与十万大劫;最长的期限是十六阿僧祗与十万大劫。以上的期限是从被授记为菩萨之后算起。只有在固定的期限里修习了诸波罗蜜,波罗蜜才能达到圆满,然后菩萨才能成佛。
三种不同的期限是跟三类菩萨有关联的,即是慧者菩萨、信者菩萨与精进者菩萨。慧者菩萨需要四阿僧祗与十万大劫来圆满波罗蜜;信者菩萨需要八阿僧祗与十万大劫;精进者菩萨需要十六阿僧祗与十万大劫。
对于这问题:「他们同样都是菩萨,为何有三种不同圆满波罗蜜的期限?」,它的答案是:慧者菩萨信弱而慧强,信者菩萨信强而慧中等,精进者菩萨则慧弱。正等正觉是通过慧力得证。慧强则速于证悟,反之慧弱则慢于证悟。智慧强弱的差异决定了圆满波罗蜜的期限。
三类菩萨
在菩萨第一次被授记时(例如须弥陀隐士),他们已可被分别为三类菩萨:一、敏知者菩萨(略开智者菩萨);二、广演知者菩萨;三、所引导者菩萨。
在三类菩萨中,如果敏知者菩萨有意在他被授记的那一世证得弟子菩提(即成为阿罗汉),他有足够的善业可以使他在佛陀还未讲完一首四行偈的第三行时,即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六神通与四无碍解智。敏知者菩萨也被称为慧者菩萨,他们有最强的智慧。
如果广演知者菩萨有意在他被授记的那一世证得弟子菩提,他有足够的善业可以使他在佛陀还未讲完一首四行偈的第四行时,即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六神通与四无碍解智。广演知者菩萨也被称为信者菩萨,他们的智慧属于中等。
如果所引导者菩萨有意在他被授记的那一世证得弟子菩提,他有足够的善业可以使他在佛陀刚讲完一首四行偈的第四行时,即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六神通与四无碍解智。所引导者菩萨也被称为精进者菩萨,他们的智慧是为最弱。
以上三类菩萨皆在还未被授记的无数劫以前已在心中下定决心欲修习菩萨道。在被授记之后,他们如前述地圆满诸波罗蜜,而根据固定的期限成就佛果。
提前成就佛果是不可能的
就好像稻种必定在过了固定的时候才会开花、结米与成熟。即使是很勤力地为它灌水等,它也不会提前开花、结米与成熟。情同此理,每一类菩萨是不可能以任何方法在固定的期限之前证得佛果的。即使他每天都以更强的精进力修习波罗蜜、舍离与善行,但因为他的智慧还未成熟,成佛的条件也就不能具足。
因此必须很清楚地知道只有根据固定的期限实践诸波罗蜜才能令它们达到圆满。
波罗蜜可以带来什么利益?
对于这问题:「波罗蜜可以带来什么利益?」,它的答案是:波罗蜜带来的利益是不会投生到以下十八处:
一、天生瞎眼。
二、天生耳聋。
三、生为疯子。
四、生为哑吧。
五、生为残废。
六、生为野人。
七、生于女奴之胎。
八、生为顽固邪信者。
九、生为变性人(从男变女)。
十、造五逆恶业 者。
十一、痲疯患者。
十二、小于鹌鹑。
十三、生为「饥渴饿鬼」(khuppipasika peta)、「烧 渴饿鬼」(nijjhamatanhika peta)或「起尸阿修 罗」(kalakabcika asura)。
十四、生于阿鼻地狱与「世界中间地狱」。
十五、生为他化自在天的魔王。
十六、生于无想梵天界与净居梵天界。
十七、生于无色梵天界。
十八、生往其它的世界。

再者,以下也是波罗蜜所带来的利益:
自从发愿成佛之后,菩萨时刻为众生的福利着想,就有如他们的父亲。他拥有特殊的素质,值得接受布施与礼敬。他有如一块优越的福田。他受天与人敬爱。他的心充满了慈悲,不会受到狮、豹、虎等野兽的伤害。由于拥有超凡的善业,不论投生到那里,他的相貌、名誉、快乐、体力与权力都比他人来得优越。他没有病痛。他有非常清净的信、精进、念、定与慧。他只有很轻微的烦恼,因此他易于接受批评。他很有耐心、乐于行善。他不会显露生气或瞋恨,或毁坏他人的名誉。他不乐于斗争、妒忌、狡猾与虚伪。他不傲慢与自大。他很平静,时刻警觉于善法。他耐心地忍受他人的折辱,而不去报复或伤害他们。无论他住在那里,是城镇、乡村或某个地区,那地方就不会有危险与灾难。每当他由于所造的恶业投生到恶趣时(譬如在他身为德米亚王子的前二世投生在增盛地狱里时),他不会跟其它的众生一样感到极度的痛苦,反而培育起更强的悚惧智。
再者,命圆足、色圆足、族性圆足、主权圆足、可信语与大威神力也是波罗蜜所带来的利益。
命圆足是指无论他投生到那里皆得到长命,他以此圆足而得以修习更多的善业。
色圆足是指相貌美好。菩萨以此圆足得以激起懂得欣赏相好之人对他的信心与敬意。
族性圆足是指投生于上层阶级的家族。通过此圆足,菩萨得以影响自满于高贵出身的人们,引导他们清除我慢心。
主权圆足是指巨大的财富、权势与众多的随从。通过此圆足,菩萨得以运用四摄法帮助应获益之人,以及正义地阻止人们不当的言行。
可信语是指他为人诚实可靠。以此他成为众人所依靠的非凡尺度与毫无偏心的标准。他是无可质疑的权威。
大威神力是指有无边的力量。他不会被击败,而只以正义征服他人。
如此,命圆足等皆是波罗蜜带来的利益。它们本身也是促使波罗蜜增长至无量的原因,也是进入三乘及使它们达到成熟的管道。
(以上是波罗蜜带来的利益。)
什么是波罗蜜的果?
对于这问题:「什么是波罗蜜的果?」,它的简短答案是:波罗蜜之果是以阿罗汉道智与一切知智为首的无量之佛陀素质。即是说,得证佛果是波罗蜜之果。
详尽的解释:
其果是获得具足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好;从身体散发出来的八十腕尺周圆身光(此身光即使是在四种情形 之下也不会减弱。);以色身为根基而具有十力智、四无畏智、六不共智和十八不共法 等无量素质的法身。
再者,论师提到以下这一首偈:
「若某尊佛只是颂扬另一尊佛的美德,而在整个大劫里不另谈他事,直到这个大劫结束,而还不能尽颂世尊的美德。」
以上佛陀的一切美德皆是波罗蜜之果。
在此,为了激起你们对佛陀无量之素质的信心与欣赏,进而修习有助于智慧增长的善行,我将在此以善喜隐士(后来的舍利佛尊者)颂扬高见佛(Anomadassi Buddha)的三首偈来为这次讲座的结语。
“Sakka samudde udakam
pametum alhakena va
na tveva tava sabbabbu
banam sakka pametave.”
「大海洋之水虽无量却还是可以度量,
但是对于一切知的佛陀,
没有任何天神或人,
可以测知世尊智慧的深度。」

“Dharetum pathavim sakka
thapetva tulamandale
na tveva tava sabbabbu
banam sakka dharetave.”
「大地虽无量却还是可以以秤来度量,
但是对于一切知的佛陀,
没有任何天神或人,
可以测知世尊智慧的深度。」

“Akaso minitum sakka
rajjuya angulena va
na tveva tava sabbabbu
banam sakka pametave.”
「天空虽辽阔却还是可以以尺或手来度量,
但是对于一切知的佛陀,
没有任何天神或人,
可以测知世尊智慧的深度。」

我应当在此结束这一系列的大菩提乘讲座。愿发心成佛者能够得偿所愿。愿发愿解脱生死轮回者能够早日解脱。愿一切众生健康快乐。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18 15:21 , Processed in 0.1295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