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五点三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断三结、初禅具足即不还果

[本贴链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7-7-23 19: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7-19 02:30 发表
朋友好!谢您帮我!您说,“无间等”没有间隔、等级。“正无间等”(见杂阿含上册15页第1行)怎么讲?与无间等有什么区别?有的法师讲“无间等”就是随时现观。这种说法对吗?
还有,您说,色集指色之集起,色味指缘色生喜乐。我不明白怎么“色之集起”。杂阿含上册29页第5、6行讲“于色喜爱是名色集 ”。同页第6、7行讲“谓色因缘生喜乐,是名色味”。我感觉讲的都是对色的喜爱,看不出什么区别,所以想请您详细讲一下,谢谢!

“正”应该是“修正”之义。类似的还有“修无间等”:
《杂阿含经》(三九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彼一切所应当知四圣谛法。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修无间等,如此章句,一切四圣谛经,应当具说。”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色之集起,可以从四圣谛中的“集谛”来理解。
“谓色因缘生喜乐,是名色味”,说是一种状态,类似的还有“色离”、“色患”。而“于色喜爱是名色集 ”,说的是色集起的因缘。
27#
发表于 2007-7-23 2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6 五点三十 的帖子

朋友好!多谢您讲解!可还有些不明白。您说,“无间等”没有间隔、等级。那正无间等(修无间等)就是正(修)没有间隔、等级。怎么觉得还是不好理解,又感觉不怎么通?什么没有间隔、没有等级?《杂阿含经》(二五九)第八、九行提到“无间等法”。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无间等法,欲求无间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阴为病、为痈……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 “无间等法”就是无间等吗?“是所应处故”是什么意思?
“色味”、“色集”,是不是前者指人对某一具体物(色)的喜乐,后者是总体上说人对物(色)贪爱的习性?
28#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20: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7-23 22:28 发表
朋友好!多谢您讲解!可还有些不明白。您说,“无间等”没有间隔、等级。那正无间等(修无间等)就是正(修)没有间隔、等级。怎么觉得还是不好理解,又感觉不怎么通?什么没有间隔、没有等级?《杂阿含经》(二五九)第八、九行提到“无间等法”。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无间等法,欲求无间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阴为病、为痈……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 “无间等法”就是无间等吗?“是所应处故”是什么意思?
“色味”、“色集”,是不是前者指人对某一具体物(色)的喜乐,后者是总体上说人对物(色)贪爱的习性?

“无间等”在下理解的意思是人在佛法修行中一种状态,也就是没有任何疑问、困惑阻碍的状态。
“无间等法”可以理解为修行“无间等”的方法。
“是所应处故”可以理解为(事物)就是因该这样,(事物)本来就是这样的原因。
“色集”与诸苦集起的道理都离不开俗数法。

[ 本帖最后由 五点三十 于 2007-7-24 21:03 编辑 ]
29#
发表于 2007-7-30 0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8 五点三十 的帖子

朋友好!谢谢您帮我!还想问一下,您说:“色集”与诸苦集起的道理都离不开俗数法。“俗数法”是什么呀?是指一切世间有为法吗?
30#
发表于 2007-8-7 0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8 五点三十 的帖子

朋友好!还想问一下。
1、“先诸众生我慢、邪慢、,邪慢所迫、邪慢集、邪慢不无间等,乱如狗肠,……驱弛往返,不能远离。”(见《杂阿含经》九六六 中册第782页)
(1)“邪慢不无间等”怎么讲?
(2)“邪慢”与“我慢”有什么区别?
(3)“邪慢集”是什么意思?
2、“如是比丘则断爱欲,转去诸结,于慢、无间等究竟苦边。”(见《杂阿含经》三八三 上册第333页)
这句中的“无间等”怎么理解?如按“没有间隔、没有等级”,或“无困惑、疑惑”理解无间等,感觉不好讲,因为它与“慢”并列,这里的“慢”是指我慢吧?
3、“见四圣谛得第一无间等果”(见《杂阿含经》五九0 中册第496页)
这句中的“第一无间等果”是什么?是阿罗汉吗?其中的“无间等”怎么讲?
31#
发表于 2014-4-28 19: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虚空华 于 2014-4-28 19:59 编辑
五点三十 发表于 2007-2-11 03:47
在下找了对应的经文,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对应。但并不妨碍大家对证果的理解。
五下分结尽断谓之三果,这您没有疑义吧?初果断三结,您也没有疑义吧?那请问真实同修初禅如何才能发起呢?贪、嗔不断能不能入初禅呢?


在下终于找到南传对应的经文了,足以证明:断三结+证得初禅即不还果,乃是出自南北传原始经藏的一致共说

诸比丘!譬如秋季时,于睛而无云之虚空,日通过苍空、破除一切虚空之暗黑
而光辉,而热、朗照。诸比丘!正如是,当圣弟子生起远离尘垢之法眼时,诸比丘!
与见俱生之己身见、疑、戒禁取之三结即断。又,从贪、嗔之二法脱出。彼离欲,
离不善法,有寻、有伺具足,离所生喜乐之初静虑而住。诸比丘!此时圣弟子或有
死事,彼无可能有被此结所系而再来此世之圣弟子

——元亨寺日译汉版《南传增支部经》

  「比丘们!犹如在秋天晴朗无云的天空,当太阳上升在天空时,辉耀、照亮、照耀,从空中击破一切黑暗。
  同样的,比丘们!当圣弟子的远尘、离垢之法眼生起时,比丘们!连同见生起,圣弟子的三结被舍断:有身见、疑、戒禁取。
  更进一步,以贪婪与恶意二法的离开,从离欲、离不善法后,他进入后住于有寻、有伺,离而生喜、乐的初禅,比丘们!如果在那时圣弟子死了,则没有那个圣弟子被结缚而会回这个世间的结。

——巴利语经藏直译的增支部3集95经/秋经(庄春江译)


  
《杂阿含经》395( 三九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日出,周行空中,坏诸闇冥,光明显照。如是圣弟子,所有集法一切灭已,离诸尘垢,得法眼生,与无间等俱,三结断,所谓身见、戒取、疑。此三结尽,名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必定正觉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边。彼圣弟子,中间虽起忧苦,听彼圣弟子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不见彼圣弟子有一法不断,能令还生此世者,此则圣弟子得法眼之大义。是故比丘于此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精进修学’。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初禅具足住即进入后住于初禅之意!
「具足住」(SA)、「成就游」(MA)、「自游戏」(AA),南传作「进入后住于」(upasampajja viharanti,逐字直译为「具足住」),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进入及住在」(enter and dwell in)。
——《阿含经辞典》
32#
发表于 2014-4-30 14:58 | 只看该作者
下面经文也是佐证:

  摩诃那摩!‘欲是味少、苦多、恼多,于此之患更多。’如是,若圣弟子有以如实正慧善见之,而且彼不达欲不善法以外之喜乐,或不达其他比此更殊胜者,只要如此,彼犹不能由欲之涡中脱出也。然而,摩诃那摩!‘欲是味少、苦多、恼多,于此之患更多。’如是,若于圣弟子以如实正慧善见之,而彼到达不善法以外之喜乐,且达到其他更殊胜者,于此彼由欲涡中脱出者也。摩诃那摩!予于正觉以前,未达正觉之菩萨时,[知:]‘欲是味少、苦多、恼多,于此之患更多。’如是,予以如实正慧善见之,而且予不达欲不善法以外之喜乐,只要不达其他更殊胜者。予犹不能从欲之涡之中脱出者也。然而,摩诃那摩!‘欲是味少、苦多、恼多,于此之患更多。’如是,予以如实正慧善见之,而予以达欲不善法以外之喜乐,且到达其他更殊胜者。于此,予认为从欲之涡中脱出者也。、
——《南传中部经》之苦蕴小经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18 15:29 , Processed in 0.09766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