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26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何谓“末法”?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11 1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根据《中华佛学百科》编写,目的在于我们不要总是津津于“末法”,不要总是拿“末法末劫”说事。那恰恰是有些邪教蛊惑人心的,如“法轮功”之流。

何谓“末法”?

(梵saddharma-Vipralopa)谓佛教之正法纯味渐失所转入之衰微时期。相对于正法、像法而言。《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云(大正9‧37c):「如来灭后于末法中欲说是经,应住安乐行。」《大乘同性经》卷下云(大正16‧651c):「住持一切正法、一切像法、一切末法。」关于此词之意义,《法华义疏》卷五云(大正34‧518a):「转复微末,谓末法时。」《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云(大正45‧344b):「有教无余,名为末法。」此谓众生根机渐次低下,虽有如来教法而无行证者,此时期即称为末法。关于末法之时限,有若干异说。若正法、像法各一千年,则佛灭满二千年以后为末法时期;若正法、像法各五百年,则佛灭一千年以后为末法时期;若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则末法为佛灭一千五百年以后。又关于末法时期之时间长短,我国诸家皆取一万年说。如《南岳思禅师立誓愿文》谓正法住世五百岁,像法住世一千岁,末法住世一万年。吉藏《法华玄论》卷十亦谓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又如善导《往生礼赞》云万年三宝灭,此依《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八所云「万岁后,经书文字灭尽」之语义而来。
末法之说,我国自北齐时代即已盛行。《南岳思禅师立誓愿文》中,慧思自记生于末法第八十二年,并书写金字《般若经》等,誓传至弥勒之世。隋‧信行唱导三阶宗,以正法为第一阶、像法为第二阶、末法为第三阶。谓于末法时当修普法。唐‧道绰、善导等人亦谓当时已入末法,而主张「时教相应」之必要,并劝时人当以忏悔念佛为事。日本方面,源信、源空等诸师亦皆鼓吹末法思想,尤以日莲最力。谓当以最澄等法华迹门教为像法时期之法,而力倡末法时期须藉法华本门心要──「妙法莲华经」五字,方得解脱。
文宣帝(550~559)的天保七年(556),那连提黎耶舍来到北齐之邺都,深得皇帝的厚遇,获得了佛教界地位最高的昭玄大统法上等多数人的援助,从事佛典的翻译。566年(北齐后主‧天统二年),也就是卫元嵩上书武帝废佛的前一年,那连提黎耶舍就在北齐译出了《大方等大集经》〈月藏分〉。其中〈分布阎浮提品〉(卷五十五第十七品)有此说法(大正13‧363a):「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禅定三昧得住坚固。次五百年,读诵多闻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诤言颂(讼﹖)白法隐没损减坚固。」此外,在〈法灭尽品〉(卷五十六第二十品)内有以下记述(大正13‧379c):「今我涅盘后,正法五百年,住在于世间,众生烦恼尽,精进诸菩萨,得满于六度,行者速能入,无漏安稳城。像法住于世,限满一千年,剃头着袈裟,持戒及毁禁,天人所供养,常令无所乏。」这就是正法五百年、像法千年之说。在南北朝中,前有北魏武帝之废佛(446),今又有北周武帝之废佛(北周为574年,北齐为577年),佛家面临了逐渐毁灭的佛教表相,他们对《大集月藏经》之说,有如何的感受呢﹖也许有人认为这正是法灭尽,虽无「末法」之表现,但我们可以说他们都切身感到了末法的降临。认为信行(540~594)的三阶教,道绰(562~645)的阿弥陀净土教,以及灵裕所开凿的宝山石窟,静琬(﹖~639)在房山的石经刻造事业等,都是因为切身体会到末法感而做的,实在也不为过。

末法观与末法经典

〔末法观的开始〕 佛教之正法已灭的观念,肇始于释尊入灭之后。因为释尊入灭后,世上所传教法各有不同,故有强调正法之必要。当时有相似之法,使正法为之隐没,教团痛感危机已至,故强调要对抗像法。在《中阿含》或《四分律》等有关记述中,即有因女人出家所以住世千年的正法,也减为五百年的说法,《杂阿含》中也说,如来正法灭时,乃生相似像法。有关正法、像法的意识及其年限,乃众说纷纭,不知何者为是,何者为非。然而,正、像、末三时思想,真正演变为一种时代观或危机意识,且有组织体系,则属中国佛教界。三时的观念可见于末法观的创始者慧思(515~577)、创特异三阶教之信行(540~594或614),以及净影寺慧远(523~592)、嘉祥大师吉藏(549~623)、天台智顗门下的章安尊者灌顶(561~632)、南山律的祖师道宣律师(596~667)、法相宗的祖师慈恩大师窥基(632~682)等人的言论中,从隋至唐初连续不断。有强烈末法意识主张者慧思、信行、道宣、窥基等,都是末法兴起时的几位代表性大师。中国佛教界之所以有末法说的兴起,是因为当时人接触到说明正法、像法及其年限与浇末说之经论,加上佛灭年代又见到某程度之统一,故五浊末世的知识乃被当时人所接受。而诸经论中,又以《大集经》〈月藏分〉的译出(566),给人心的刺激最大。此外,当时中国佛教界又亲眼目睹到浇末、末法的北周破佛问题。
〔废佛与末法意识〕 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对佛教迫害,都与信奉儒、道、佛教的政治家之互相拮抗很有关。故表面上虽有执行国家政策的大前提,事实上却为了达成其争夺的欲望。所谓「三武一宗」的佛教迫害,第一个是指北魏太武帝的废佛诏,表面上的原因在于:讨伐叛军时在寺院中搜出军械武器,真正的原因则为,宰相崔浩与担任帝师的道士寇谦之联合起来,企图以道教治国,使道教得以成为宗教主流(425~448)。后来寇谦之曾反对过分激烈的迫害佛教,但却未发生太大的效果,这未始不是教权从属于王权的一项证明。迫害佛教的结果,使得许多寺院与佛像、经典,遭到前所未有的损毁,所废弃的佛寺与焚毁的佛经诚难数计,僧尼的被杀害更骇人听闻。到了425年武帝驾崩之后,即位的高宗乃下诏复兴佛教,隐伏七年之久的佛教方得重见天日,在狂热教徒的努力下,佛教迅速的重复旧观。然而,在官吏的任用上,中央与地方的沙门系统过于活跃,僧祇户与佛图户(寺奴婢)等靠国家赞助其经济力的数量太大,形成国家内政与经济上的两大隐忧,王权和教权的关系也随之发生磨擦。废佛之举的反作用力,造成国家对佛教的积极保护政策,因此六世纪初魏末佛教隆盛的情形已到「僧尼大众二百万、佛寺三万有余,有识者为之叹息」的地步,而寺院所拥有的庞大经济力,也终于导致北周武帝的大规模废佛。北周武帝厉行军国政策,目的在统一中国北方的分崩局面,而当时具有压倒性经济势力的宗教建筑,也成了武帝政策的牺牲品了。574年,所有的佛寺、道观、僧侣、道士全部遭到严重的破坏。较为用心的佛教徒,眼见废佛运动的再三发生,乃对自北魏以来一直处于全盛状态的佛教,及其潜藏着堕落、腐败与追随王权等现象,有了深切的反省与愤慨。而后历史探索废佛的原因,与检讨激烈的废佛事件,他们不得不接受经典上所说的浇末与五浊恶世的思想,为现实的遭遇做一合理的解释。(中略)
〔末法经典〕 由于浇末与五浊恶世的意识可在经典之中寻出其根据,故在现实的社会政治与佛教教团中,投下了一种极具实感的阴影。而一般人很少提到印度佛教有关此一问题的研究。所以笔者在此介绍经说之一端。正法、像法、末法的三时说,要直到传入中国变成中国的佛教时才定型化。追溯其源流可上推到《杂阿含》,其中出现像法起而正法灭的观念,此外,《法灭尽经》中的恶王出现,正法灭尽的说法,也是有关法灭思想的记载。上述的经典虽然都提到了有关正法、像法与法灭之说,但却未提到末法说。据说印度佛教集正法、像法与法灭尽说之大成者,乃《大集经》,经中的〈月藏分〉详述有关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的世相,与劫尽末法世之情形,此〈月藏分〉所云之五种五百年说乃解脱坚固、禅定坚固、读诵多闻坚固、多造塔坚固、斗诤言讼白法隐没损减坚固。而这两种说法都曾为中国与日本之末法观所经常引用。根据经典观察法灭说,我们可发现,虽言法灭之说,但仍有克服法灭的正法意识存在,而非绝对的末法意识。当然,经的记载也可能意图使教团的堕落面与形骸化,得到反省而脱离法灭说。

〔参考文献〕 
《大宝积经》卷一;《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月灯三昧经》卷七;《观佛三昧海经》卷三;《诸法本无经》卷下;《中观论疏》卷一(末);《安乐集》卷上;《俱舍论宝疏》卷二十九;《法苑珠林》卷九十八;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 本帖最后由 洪七公 于 2007-5-11 17:01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7:09 | 只看该作者
文中提到的以“末法”为第三阶的“三阶宗(教),历来被当作邪教而遭到严厉打击,“为增长我见之堕狱业因,其弊有不堪者,故当时禁其传播,毁其撰集。”日本有些教宗也乐于宣扬此说,当引起我们警醒。
现代“法轮功”更是用不存在的“末法末劫”说蛊惑人心,在心理上恫吓信徒就范。论坛上不少法轮功学员动辄抓紧“救度”、未来“大法开创”、“时间”无多等就是这一邪说的余殃变种。
3#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7:15 | 只看该作者
希望我们能够重温佛陀“十四无记”的典故,摆脱无谓妄念,趋向解脱正路。
倡议网友们能够坚持学习《杂阿含经》,积极参与学习讨论。
4#
发表于 2007-5-11 18:04 | 只看该作者
佛经有生必有灭,但三法印、四圣谛的真理却不会改变。只要还有人依据正法律修行,那么世上必定不缺少解脱的圣者。
邪教弟子很可怜,遇到了恶知识,又没有能力去分辨,只能越陷越深,最终成为邪说的傀儡。
5#
发表于 2008-1-23 10:55 | 只看该作者
刚才看见有人贴末法的文章,建议大家看看洪版主这篇文章。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18 15:31 , Processed in 0.10812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