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145|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山向阿那含请教:什么是俗数法?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11 1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15:4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
发表于 2007-9-11 16:29 | 只看该作者
阿那含,您好!看到您的名字好生景仰,欢迎您。 
现有一个疑问,请帮忙回答:请问下面经文中“除俗数法”是什么意思?

(三三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第一义空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
楼主| 发表于 2007-9-16 10:4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发表于 2007-9-16 11: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阿那含 于 2007-9-16 10:47 发表 \n经中不是有解释吗?
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


您的意思是“俗数法”不是“此阴灭已,异阴相续”?
“无明缘行,行缘识”,那么行与识是不是“阴”?
难道行与识不是“此阴灭已,异阴相续”?
6#
楼主| 发表于 2007-9-16 12:5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发表于 2007-9-16 13: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阿那含 于 2007-9-16 12:52 发表
“此阴灭已,异阴相续”与“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不矛盾。含义同,可以理解为‘异时因果’。
中国人翻译佛经很行,有些地方表达得很传神!


怎么可能含义同呢?

“此阴灭已,异阴相续”是说:此灭则彼生——此无故彼有,这与此有故彼有相差何止云泥啊!
8#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18:0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
发表于 2007-9-17 19: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阿那含 于 2007-9-17 18:09 发表
  呵呵,兄弟,这个应该不难理解!
  我都讲了,可以理解为‘异时因果’。因为有前面的‘阴灭’,所以有后面的‘阴生’啊,因为有前面的‘现象’,所以有后面的‘现象’啊,“此有故彼有”没有这个意思吗?
  此有故彼有 可以理解成‘同时因果’,也可以理解成‘异时因果’,看什么环境来决定。


  呵呵,兄弟,您说的实在很难理解!
  “此阴灭已,异阴相续”如果是有前面的“阴灭”所以有后面的“阴生”,则明明是“此灭则彼生”啊,怎么可能是“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呢?
  鄙人乞请您不要用“没有这个意思吗?”这样的反问句,您的反问句显然不同于鄙人的疑问句,这个论坛有如下规定:讨论时有问则必须正面回答——立场明确,对于对手所提出的问题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反问的,该反问不能作为反驳对手的证据,判为无效回答。
  http://www.tianjian.cc/viewthread.php?tid=332
  所以请您直接回答,您真的十分确定“此有故彼有”“有前面的‘阴灭’所以有后面的‘阴生’”这样的意思吗?
  假设两者象您所说的“含义同”,那么经文中的“除俗数法”中的“”是什么意思?
  假设两者象您所说的“含义同”,为什么您却说“此阴灭已,异阴相续”是异时因果,而“俗数法”是到底是“同时”还是“异时”要看什么环境来决定呢?如果某种情况下“俗数法”是“同时因果”,怎么可能与“异时因果”的“此阴灭已,异阴相续”含义同呢?
  乞请您按照顺序一一为我释疑。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9-19 19:4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1#
发表于 2007-9-19 19: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阿那含 于 2007-9-19 19:45 发表
我觉得已经没有解释的必要了。
兄弟,你适合搞文字研究效对,不是很适合真实修证哟!
这样见树不见林,没完没了,根本不能看透纸背,还谈什么真实修行呢?


呵呵,既然您认为没有解释的必要,那在下再问您,得初禅与得初果是什么关系啊?这可是涉及到真实修行的了。当然,俗数法可是涉及知见的大问题呢!
另外,有时树都认错了,就更别说什么林子了。
12#
发表于 2007-9-19 20: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阿那含 于 2007-9-19 19:45 发表
我觉得已经没有解释的必要了。
兄弟,你适合搞文字研究效对,不是很适合真实修证哟!
这样见树不见林,没完没了,根本不能看透纸背,还谈什么真实修行呢?


如果连基本的正知正见都不具备,还谈什么真实修证?佛陀指示的八正道的第一条正路就是:正见。
不知俗数法真意者,须陀洹尚不可得,如何得阿那含?!真为您捏一把冷汗啊!
恕我直言,阿那含兄,您现在连字面意思尚且还没看懂,如何看透纸背?!
另外,请不要以您一己之见臆测他人。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9-19 20:3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4#
发表于 2007-9-19 20: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阿那含 于 2007-9-19 20:30 发表
呵呵,臭小子!!!
看见树林的人还仔细去分辨每一棵树吗?我想问问你得初禅与得初果是什么关系?


哈哈,您现在连一棵树和一根木棍都分不清,还见“森林”呢?恐怕见的是一排木桩吧。呵呵。
您自称精通佛道精髓,我是真心向您请教呢。请问,得初禅和得初果是什么关系啊?
还有,不懂俗数法可是不能得圣道的啊!!!

[ 本帖最后由 木在水 于 2007-9-19 20:42 编辑 ]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9-19 20:4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6#
发表于 2007-9-19 20: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阿那含 于 2007-9-19 20:40 发表
呵呵,有意思,照你怎么说没有读《阿含经》就没有正见了哟?就不能解脱了吗?


12#什么时候表达过你说的意思啊?别顾左右而言他了!
请直接回答探讨问题!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9-19 20:4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9-19 20:5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9#
发表于 2007-9-19 20: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阿那含 于 2007-9-19 20:47 发表
哈哈,佛道精髓在‘俗数法’中吗?在文字中吗?圣道真的有所得吗?


那请问,您精通的佛道文化精髓在哪里呢?在厚颜无耻、不懂装懂、自吹自擂的装腔作势中吗?
我也想知道,得初禅和得初果是什么关系?请教您一下。
20#
发表于 2007-9-19 21: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阿那含 于 2007-9-19 20:58 发表
这样不好吗?
我读书只观其大略,意会其精神,然后具体的体验,而不是句句翻译,咬文嚼字。
如果你要真了解名相的含义,查佛学翻译书籍不就够了。


那佛陀讲“俗数法”,按照您的意思是废话了?没用了?白讲了?不用理解了?可以大略了?仅仅是“名相”了?
再请问,初禅和初果什么关系?请教!
21#
楼主| 发表于 2007-9-19 21:3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2#
发表于 2007-9-19 21:46 | 只看该作者
得初果的要素是“三结尽”与“四不坏净”,那么,修习初禅乃至四禅的意义何在呢?
23#
发表于 2007-9-19 21: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阿那含 于 2007-9-19 21:46 发表
这就是修行啊,我们的对话探讨就是活生生的佛法,只要我们时刻反观内心,就是实修啊!
“阿那含”只是一个名称,你们又何必认为我已经证得这个果位呢?可见在生活中你们缺少实修和反观,处处着相,被境界牵着走啊!
呵呵,我需要挣高论下吗?我什么都不缺啊!!!


没有人把你当作什么,你也不是什么!你也让大家见识了你到底是什么!

请真正懂得的人作答,谢谢!
24#
发表于 2007-9-20 07: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阿那含 于 2007-9-19 21:35 发表
佛陀讲“俗数法”有什么寓意啊?

我的理解在前面说了,如果不正确,你可以说出正确的名相解释,如果有道理我也可以接受的。

初果和初禅什么关系啊?

我觉得证果必须要具备初禅。


个人怎么觉得一点也不重要,一切都要依法依律。
在阿含经中,有很多慧解脱的阿罗汉,他们根本就没有证得任何禅定。
初果与初禅的关系还涉及很多很重要的问题,建议“阿那含”等那些想早日证得圣道的朋友认真读经思维,并祝诸位早入圣流。
25#
楼主| 发表于 2007-9-20 10:2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18 15:35 , Processed in 0.09629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