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37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偶见一文,有所感触,不敢私藏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0 1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文源自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30837&extra=&page=2

清时,蜀之成都。有修道者二,一姓刘,一姓唐。刘则学问渊博 ,才艺高超。谙三教经书。当时曾有徒众千余。其研究道学之后裔,迄今绵绵。故不述其名。唐之才学 较逊,所习经书也不逮。但得遇真传,居北陪(成都西北),潜隐默修,知者甚鲜,而知音者更稀。刘 独知之。常念其笃于道,缘何不从我游。一日,刘因事过北陪,顺便访唐。二人把晤相与深谈。刘乃引 经据典,出口成章,议论纵横,滔滔不绝。唐则举其所修之心得,铿铿自述。语也粗陋。有不能尽达其 意者。然而唐之所言。皆属实验功夫。而刘未尝经历,闻之莫名其妙焉。惟以其所言粗陋。衣衫褴偻。 乃颇自负。而鄙视之。指唐为不合。唐固自知功已达六通程度。乃应之曰。恐汝错矣。辩难良久。卒无 定论。唐以刘偏执已见。终难言喻。遂反身取一针之刺其手。流白血数点。刘见之即下跪。请罪曰。浊 眼不识圣真。言多冒渎。伏祈海涵宽恕。并愿拜门下执弟子礼。随侍左右。唐扶之起。乃谓之曰。修道 要以无事于身。无念于心乃可。今如先生者。弟子既多。交游又广。事繁心烦。何能达此。刘曰愿在最短期间。摒挡种切。以专于一。遂与辞别。刘去后。果于最短时期。了毕各事。复赴北陪。盖唐已他迁 矣。唐之不纳刘为弟子者刘口诀未得传。功夫未得实验。不应好为人师。广收弟子。贻误后学。且矜 持好辩。傲岸自大。既无辨别之耳力。又乏识别之眼力。当时虽尝低首折服。虚心礼下,愿为弟子者。 是特由于白血之故耳。实不足与言道也。夫凡浑身皆是白血之人,头面无皱纹,无毛孔。须发黝黑。两 目炯炯。鼻无呼吸。冬不畏寒,鼻不流涕。夏不畏热。身不发汗。真阳特殊旺盛。处身内室。冬则阖室 温暖。夏则炎热特甚。别人难在此室。此其特征也。 中和道”原为“维世玄门道”,后来道首唐三复以《四书中彤》所栽“致中机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之退 宣扬“道义...儒林院内建有—十圣亭(伏羲、文王、周公、孔圣、颜子、吕祖、观音、唐三复…‘答)当时有铁质(镀)银牌可查,所以唐的原真医学应该是真正的“三教”原真中医学啊 !!

[ 本帖最后由 圆直 于 2008-1-10 19:45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9:42 | 只看该作者
  末学久有一感触,一直没敢说,那些名气很大游东串西有徒就收的"老师"好象没有一个是好鸟,从李HZ到元音乃至挂了N个头衔的净空,以后碰到这样出名的"老师"大家是不是应该先在心里打个问号呢?相反,我知道的一些修行精严的法师大德都是非常隐忍的,甚至没几个人知道(我只说在世的).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18 15:37 , Processed in 0.1057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