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828|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读经研修--《相应部》有偈篇 沙睹罗巴天群品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18 1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21:0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
发表于 2008-2-21 10: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破茧生 于 2008-2-20 21:07 发表



请问末两句指的是什么意思?我也找了对应的北传阿含经,但没找到.

我认为“ 功德实人人 后世之浅渡”应对应杂(一二八八)(如法不行非,所得财物施,难施而行施,是应贤圣施,)所住常获福,寿终上生天。”
意思是(布施灭悭贪 ),但是会得到功德,是来世生天界的资粮。这里的浅渡我理解就是生天。“实”是常(获福)
4#
楼主| 发表于 2008-2-21 18:1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楼主| 发表于 2008-2-22 10:2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发表于 2008-2-22 10: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破茧生 于 2008-2-22 10:23 发表

另据毛版主提供的"阿含经辞典",法句又有如下之解释:


请问此处的"法句施"是否应理解为不住相布施或无相布施,还是理解为法布施?个人感觉两种解释都能在原经中贯穿下来理解.请各位先学指正.
九 尔时,其他之天神,以此向世尊曰:“世尊!谁之偈为善说耶?”[世尊曰:]
依汝等各各皆善说,然则,且闻我[欢喜偈:]

22 依信之布施 被受种种誉
法句施尤胜72 其以前之世
过去世善人 有智慧诸人
皆行于涅槃

此段佛陀先评述以上诸天之说皆善,然后又说了自己的偈语。
根据上文“依信之布施 被受种种誉文”和下文“ 其以前之世 过去世善人 有智慧诸人 皆行于涅槃”,这里“法句施尤胜”可以理解为在所有布施中让人得涅槃是最为殊胜的。所以在下认为这里“法句施”到底是涅槃、还是法布施并不重要。
7#
发表于 2008-2-22 11:21 | 只看该作者
赞同毛版主的理解,在下认为这里的 “ 法句施尤胜72 ”中的法句为“能趋向涅盘的法句”,因为是与下文“ 皆行于涅槃”对应。也可以理解为涅盘.而后面引用中的“法句经”是“佛陀不问自说的感性语的集录,”是一部经,以法句的形式表现,可以用百度找到。另外关于无相布施,佛陀在长阿含经 第三卷 游行经中有一段经文;
佛在双树间  偃卧心不乱
 树神心清净  以花散佛上
 阿难白佛言  斋何名供养
 受法而能行  觉华而为供
 紫金华如轮  散佛未为供
 阴界入无我  乃名第一供
8#
发表于 2008-2-22 14:52 | 只看该作者
1、怜愍诸有情 于如来觉者
无有诸罪过 亦无有过失
失念佛不堕 彼贤常正念
虽然以谢罪 不得受宽恕
其中“失念佛不堕”什么意思呀?

2、善修三昧与见解脱心,不跃上,不沉下,于有行89发而非抑
其中“于有行发而非抑”什么意思呀?

请帮帮我吧。

[ 本帖最后由 雾里看花 于 2008-2-22 14:55 编辑 ]
9#
发表于 2008-2-22 17: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雾里看花 于 2008-2-22 14:52 发表
1、怜愍诸有情 于如来觉者
无有诸罪过 亦无有过失
失念佛不堕 彼贤常正念
虽然以谢罪 不得受宽恕
其中“失念佛不堕”什么意思呀?

2、善修三昧与见解脱心,不跃上,不沉下,于有行89发而非抑
其中“于有行发而非抑”什么意思呀?

请帮帮我吧。

1. “ 失念佛不堕 ”在下理解; 只有佛陀及阿罗汉是无念的,也就是于法不起分别,随缘而有,身口意无过,不起贪嗔痴,所以失(无)念也不会造恶业(堕),而多闻圣弟子要住正智正念而修,如佛在 (二七一) 佛告低舍:“佛为大师,为诸声闻所作已作,如今当作,哀愍悲念,以义安乐,皆悉已作。汝等今日当作所作,当于树下,或空露地,山岩窟宅,敷草为座,善思正念,修不放逸,莫令久后心有悔恨。我今教汝。”,
2. 这里的“于有行89发而非抑。”在下理解是对应下文的“以舍憍慢行 令心善寂静 诸行皆清净,”也就是已离修,已解脱。这里的“抑”,我理解为依法修。
不知各位仁兄如何理解?

[ 本帖最后由 空谷回音 于 2008-2-22 17:43 编辑 ]
10#
发表于 2008-2-22 21:22 | 只看该作者
“善修三昧与见解脱心,不跃上,不沉下,于有行89发而非抑。其行制伏烦恼
90,如是人中之龙象,人中之师子,人中之良骏,人中之牡牛,人中之忍耐强牛,
人中之调驯者,有人若想侵害是人中之调顺者,彼何以非无智耶?”
人于百岁间91 学习五吠陀92
精修严苦行 婆罗门行人
彼等之心行 乃非正解脱
彼等其性劣 不得达彼岸
渴爱之所囚 禁戒之所缚
百年虽强烈 以修严苦行
彼等之心行 乃非正解脱
彼等其性劣 不得达彼岸
于此不调驯 憍慢与爱欲
不使心静者 不得有寂默
虽独住森林 亦行于放逸
于死魔领域 不得度彼岸
以舍憍慢行 令心善寂静
诸行皆清净 由是得解脱
单独住森林 不行于放逸
渡脱死魔域 可到达彼岸

89 于有行法,为非抑制na sasankharaniggayha=na sappayogena niggayha(于有加行,非抑制)。
在下以为“有行”是指解脱之行,“抑制”应该是苦行。
11#
发表于 2008-2-23 09:17 | 只看该作者
多谢两位仁兄耐心细致的解答。

在两位仁兄的启发下我的思考是这样:

“于有行发而非抑”---------有行,是指佛陀当时受到岩石之破片划伤脚身体上感受到的痛;
发,是指佛陀“善修三昧与见解脱心,不跃上,不沉下”;
抑,是指带有渴爱、禁戒、憍慢等我见的有为修行方法,乃非正解脱。

请各位善友斧正。

[ 本帖最后由 雾里看花 于 2008-2-23 09:22 编辑 ]
12#
发表于 2008-2-23 13: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雾里看花 于 2008-2-23 09:17 发表
多谢两位仁兄耐心细致的解答。

在两位仁兄的启发下我的思考是这样:

“于有行发而非抑”---------有行,是指佛陀当时受到岩石之破片划伤脚身体上感受到的痛;
发,是指佛陀“善修三昧与见解脱心,不跃上,不沉下”;
抑,是指带有渴爱、禁戒、憍慢等我见的有为修行方法,乃非正解脱。

请各位善友斧正。

对应杂(一二八九)第五天子复说偈言:
“观彼三昧定,善住于正受,
解脱离诸尘,不踊亦不没,
其心安隐住,而得心解脱。” 如果单对这段经文;则“有为行发”是指世尊金枪刺足这件事的发生。抑是抑制,忍受的意思,表明佛陀是身受而心不受,舍心,堪忍。
下面其他天子接着引深赞叹,如第六天子:精勤修苦行,不解脱离尘,第七天子为欲之所迫,持戒之所缚,勇捍行苦行,经历于百年,
第八天子心居骄慢欲,不能自调伏。不得三昧定,牟尼之正受。 独一居山林,其心常放逸,
这时"有行",在下理解为“度彼岸,解脱”,抑 分别为上面诸苦修等。

[ 本帖最后由 空谷回音 于 2008-2-23 13:47 编辑 ]
13#
发表于 2008-2-23 14:27 | 只看该作者
多谢仁兄指点。
受益了!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18 15:38 , Processed in 0.0941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