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62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想非非想界天的众生, 为何无法解脱?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0 1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何佛陀认为非想非非想不是究竟解脱?

无色界以上的众生(包括非想非非想界天)已经超越了色界天和欲界天,代表他们不会对感受产生任何欲望,
那么,为何这些对感受没有欲望的修行人无法解脱?

非想非非想界天的众生,连思考也没有了,根本不会有我和无我的想法,
为何他们依然无法解脱?

我们的修行是否也是步向他们的后尘?

研究他们的过失,才能警惕自己的方向。
2#
发表于 2008-11-10 2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的帖子

问到了我也想问的问题。个人认为先达到那个境界,再超越那个境界。
3#
发表于 2008-11-10 22:33 | 只看该作者
建议楼上两位认真阅读,那里说得很清楚的:
《金刚智慧能断一切邪说》
http://www.tianjian.cc/viewthread.php?tid=4909&extra=page%3D1
4#
发表于 2008-11-11 00: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苦乐慧悟 于 2008-11-10 20:46 发表
问到了我也想问的问题。个人认为先达到那个境界,再超越那个境界。

网上搜到的。

色界四禅天之-非想非非想处天


--------------------------------------------------------------------------------

【非想非非想处天】

非想非非想乃就此天之禅定而称之。此天之定心,至极静妙,已无粗想,故称非想;尚有细想,故称非非想。又作非非想天、无思想亦无无想天、有想无想智天、非想非非想天、非有想非无想处天。乃无色界之第四天。此天位于三界九地之顶上,故又称有顶天。此天之名有三种解说:(一)非如色界四禅及前三无色之明了之想相,故称非想;非如无想及灭定,故称非非想。因此地痴闇不明了、不决定,故称非想非非想。(二)如无色界之第二天,不缘识处,故称非想;如第三天,不缘无所有,故称非非想。(三)于无色界第三之无所有处,除识处之想,今又除无想,共舍除想、无想,故称非想非非想。由上之三说可略见此天之相状。

 首楞严经卷九(大一九·一四六下):‘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又此天之寿量,长阿含经卷二十载为八万四千劫,立世阿毗昙论卷七则分为三品,此天之下品为七万大劫,中品为七万五千大劫,上品为八万大劫;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四则称八万劫。

[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立世阿毗昙论卷六、俱舍论卷二十八、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五]


--------------------------------------------------------------------------------

【非想非非想处】

无色界的第四天,又称非有想非无想处。以其异熟果为非有想非无想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故又称非非想天。《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云(大正1·581b)︰‘复次阿难,有无色众生,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谓非有想非无想处天。’《品类足论》卷七云(大正26·718c)︰‘非想非非想处云何?此有二种︰(一)定,(二)生。此中所系受想行识,是名非想非非想处。’此谓非想非非想处有‘定’及‘生’二种,‘定’即非想非非想处定,‘生’系依其定所感的非想非非想处天。无色界无色相,故非想非非想处与空无边处等同样唯以所系的受想行识等四蕴为其自性。就中,异熟生的非想非非想处天是无覆无记的四蕴为体,寿八万大劫,乃三界绝高的果报,故又名有顶天(Bhava^gra)。

关于‘非想非非想处’一语,《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四云(大正27·433c)︰‘此地中无明了想相,亦无无想相,故名非想非非想处。无明了想相者,非如七地有想定故。亦无无想相者,非如无想及灭定故。由此地想,闇钝羸劣,不明了、不决定,故名非想非非想处。’

又,此地因闇钝不决定,无无漏道,因此并非无学等之依地。然依《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五所述,分别论者说(大正27·929b)︰‘世尊弟子,生非想非非想处,于命终时,烦恼、业、命三事俱尽,不由圣道,得阿罗汉果。’外道则以此天为涅槃之境,如《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二〈答罗摩子品〉所述,优陀罗罗摩子以此天为最上解脱,并曾教导悉达太子修习此定。

[参考资料] 《增一阿含经》卷十八;《集异门足论》卷六;《俱舍论》卷八、卷二十八;《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
5#
发表于 2008-11-11 00:42 | 只看该作者

尚有细想,故不能完全解脱。

此天之定心,至极静妙,已无粗想,故称非想;尚有细想,故称非非想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1 14:53 | 只看该作者
请问苦乐兄,

请问什么是细想?

细想是否也是意根触意尘?

粗想是否也是意根触意尘?

请问这些非想非非想的众生为何没有色?只有名?

如果说他成功破解色的幻象,切无法破名的幻象,那么,他到底如何做到这些呢?

这种没有感受的众生,不会有欲受。

为何慧解脱不需要禅定,也能解脱?
不懂得禅定,代表他无法进入任何定境,

如果说非想非非想众生依靠禅定止息色的缘起,那么,慧解脱依靠什么来止息生死轮回?

慧解脱止息轮回,当然也能止息名色的缘起。

然而,许多修行人勤修禅定并止欲,切修成非想非非想的天人。

以上的情形,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修禅定的时候,如果方向是为了破名色,也许只会受困在非想非非想的框子里面。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1 15:17 | 只看该作者
慧解脱能够一举止息生死并止息名色不再轮回。

无色界天以上的众生虽然不断努力维持禅定止息名色的生起,
然而,他们的努力只能止息色,无法止息名。

无色界继续止息想,然而,只能到达非想非非想就无法再进一步。

这些非想的众生,不再思考,不再想,但是,切无法摆脱想。

由于不再想,他就无法了解什么是正确和错误。

他不断依靠这种禅定来维持生命。

直到他的想破狱而出,他就退一步掉下无色界天。
如果他的止息色的缘起功力再次退步,他又再次退一步掉下色界天,

如果他的禅定功夫再次退步,对色(物质)带来的感受生起爱染,他又再次退步,掉入欲界天,

如果他的禅定力再次退化,无法维持天界的基本禅定力量,他就退化到人间或其他五道里面,无法记得自己是谁了。


到底什么因素让他们退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1 15:43 | 只看该作者
当他们再次努力,修行禅定力,得到足够升天禅定,他们再次居住在欲界天,
当他们继续努力修学禅定舍弃对感官的欲受,他们就进一步进入色界天。

当他们再次想破除色(物质)的拖累,勤修禅定,生起种种破物质思想,也终于摆脱了色(物质)的限制进入无色界天。
当他们想抛弃这些能想的个体,继续禅定,就进入非想非非想界天。

进入这个顶点,他们无法进步了。
没有了思考,不懂自己是否解脱与否,只有在一个空寂无想状况。他们的寿命很长,依靠禅定而住。但是,他们依然无法解脱轮回,依然还在三界里头。

为什么他们无法解脱?

因为他们依然存有一个追求恒久的我目标。或者他们依然存有一个断我目标。
9#
发表于 2008-12-18 15: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 2008-11-10 17:30 发表
为何佛陀认为非想非非想不是究竟解脱?

无色界以上的众生(包括非想非非想界天)已经超越了色界天和欲界天,代表他们不会对感受产生任何欲望,
那么,为何这些对感受没有欲望的修行人无法解脱?

非想非非想界天的众生,连思考也没有了,根本不会有我和无我的想法,
为何他们依然无法解脱?

我们的修行是否也是步向他们的后尘?

研究他们的过失,才能警惕自己的方向。

因为没有佛陀的智慧和正定。
10#
发表于 2009-2-2 08:47 | 只看该作者
以前末学也有此疑问,今天早晨读到悲智师兄的《金刚智慧能断一切邪说》时,方才明白。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8 20:50 , Processed in 0.08324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