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51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四禅与四念处的关系!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8 0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今在实际禅修上,主要存在两种方法:一种是先修止,达到四禅,然后转而修观。如:帕奥禅修体系。一种是不具备禅定直接修四念处。如:马哈希内观禅修体系,葛印卡内观体系等等。那麽,四禅与四念住到底是什麽关系呢?佛陀教导的与外道不共的四禅的修法是什麽呢?以下是大愿法师的讲解,供各位立志于禅修的同修参考!希望对于禅修者抉择到佛陀教导的正确的四念处内观禅提供一点帮助!

摘自:大愿法师讲解的《阿含道的念佛與禪修》!
四禪的部份,在阿含經裡有不少經文談到四禪,若依《雜阿含經》三四七經中:「初禪正受,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二禪正受,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具足二禪。三禪正受,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三禪。四禪正受,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具足四禪。」
  那麼四念處與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有何關係呢?首先我們要瞭解,修出入息念學就是屬於身念處的部份,如此方便瞭解四禪與四念處的關係,四禪的修法是離不開四念處的。
  如《雜阿含經》八一四經中,佛陀對比丘們說:「修出入息念的學習,可進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慈、悲、喜、捨,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具足三結斷盡,得須陀洹果(初果);三結盡,貪、瞋、癡薄,得斯陀含果(二果);五下分結斷,得阿那含果(三果);得無量種神通力,……乃至漏盡智者,獲得大果(阿羅漢)、大福利(自證涅槃)。」由此經所說,修出入息念學(身念處)可完成四禪。具足四禪就具備正定,這都不離四念處的。如《雜阿含經》六四六經中,佛陀向諸比丘說:「有五根。何等為五?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信根者,當知是四不壞淨。精進根者,當知是四正勤。念根者,當知是四念處。定根者,當知是四禪。慧根者,當知是四聖諦。」由此五根來看,就很清楚的知道,要完成四禪不離四念處;若完成四禪就會生起慈、悲、喜、捨心。完成四禪(正定)之後,就具備有觀察五陰無常、無我的空三昧(正定);觀察六入處完成無相三昧;滅貪、瞋、癡完成無所有三昧,獲得心解脫的中道生活。
  佛陀教導的初禪乃至四禪,都和四念處脫不了關係,當然也和五陰脫不了關係,這才是佛陀教導的四禪修法;也因為如此,才能獲得空三昧、無相三昧、無所有三昧。也就是說具足了初禪的話,就會對五陰作正思惟、觀察,而離欲愛、有愛、無明,證得涅槃。如果你所修的初禪乃至四禪,和四念處脫離了關係,那麼你要注意,因為你已經偏離了正定的修法,而只是修一般的禪定了。只有不離開四念處的禪修,才能從中獲得如實知見五陰、六入處是無常、苦、無我,體驗四聖諦,生厭、離欲、滅盡欲貪,獲得心解脫,斷無明慧解脫。
  如《雜阿含經》八六四經中說明,若比丘具足了初禪,則對於五陰會作正思惟,而離愛,證得涅槃。《雜阿含經》八六四經,世尊向諸比丘說:「若比丘若行、若形、若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彼不憶念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然於彼色、受、想、行、識法,作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思惟,於彼法生厭、怖畏、防護;生厭、怖畏、防護已,以甘露門而自饒益,如是寂靜,如是勝妙,所謂捨離餘愛,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由以上經文就可證明,初禪是和思惟、觀察五陰脫不了關係的。甚至具足初禪思惟、觀察五陰無常、苦、無我之後,就會對五陰欲貪所生起之禍患產生厭離、怖畏、防護,然後就會調伏欲貪、滅盡欲貪,得到涅槃。此經中所說的防護,就是要有正念、正知,如此才有正定的能力捨離餘愛、滅盡餘愛、無欲、滅盡無明,獲得涅槃。如《雜阿含經》八六五經中說:若比丘具足初禪,於五陰作正思惟,則能解脫欲有漏、有有漏、無明漏。《雜阿含經》八六六經又有說明:若比丘具足初禪,於五陰作正思惟(觀察),則可得中般涅槃,乃至上流般涅槃,或者生於梵天。
  《雜阿含經》八六六經,佛陀對諸比丘所說的,與八六四初禪經中所說的一樣,有差別的地方就是:「如果不能得到解脫的話,也能由於欲法、念法、樂法之故,而獲得『中般涅槃』。若不如是,或者獲得『生般涅槃』。若不如是,或者獲得『有行般涅槃』。若不如是,或者獲得『無行般涅槃』。若不如是,或者獲得『上流般涅槃』。若不如是,或者是以此欲法、念法、樂法的功德,往生於大梵天中,或者是轉生於梵輔天中,或者是轉生於梵身天中。」
  為何同樣是住初禪,但各自的解脫有差別呢?這是因為對於斷欲愛、有愛、無明的功夫有深淺的緣故。由以上八六四、八六五、八六六經的內容,就可證明初禪就有足夠的能力培養正念、正智,甚至斷欲貪、證涅槃了,而不是說要完成世俗的四禪,然後退出來培養正念、正智、觀察五陰等。只要有能力住初禪,就有足夠的定力完成觀察五陰,從執著五陰的貪愛中解脫出來,獲得涅槃。  那什麼是中般涅槃呢?即是在欲界死亡後,而於色界出生的中間獲得涅槃,這就是中般涅槃。也就是說在欲界死而往生色界,於其中證阿羅漢而得般涅槃。什麼是生般涅槃呢?就是生於色界後,不久就能證得阿羅漢果。什麼是有行般涅槃呢?就是生於色界後,經過一段時間,而證得阿羅漢果。什麼是無行般涅槃呢?就是生於色界後,能憑正見之慧力,雖然時間比有行般涅槃更久,但還是會證得阿羅漢的。什麼是上流般涅槃呢?就是生於初禪天後,一層一層的漸次上昇,終究會證得阿羅漢。
  那麼二禪呢?《雜阿含經》八六七經中說明,比丘具足第二禪,於五陰作正思惟,則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八六七經中,佛陀對諸比丘說:「如果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若不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憶念,而於色、受、想、行、識法思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於此等法心生厭離、怖畏、防護;厭離、防護已,於甘露法界以自饒益的話,這就是寂靜,這就是勝妙。
所謂捨離一切有餘,而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我們將初禪和二禪對照一次,初禪的重點在於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二禪的重點在於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初禪離欲惡不善法就是離五蓋,因為貪、瞋、掉悔、昏沉、疑五蓋會障礙有覺有觀,因此稱五蓋為惡不善法。只要離五蓋就能培養有覺有觀。覺是來自於六識,六識是來自於六根觸六塵,如果沒有覺就沒有受。什麼是覺呢?覺就是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如《雜阿含經》四六經中說:「諸覺相是受受陰。何所覺?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是故名覺相是受受陰。」既然如此「有覺」就是不離培養正念了。
  如果沒有正念的培養,那有覺知的能力呢?培養正念的入手處就是出入息念,由出入息念的培養而生起正念。但是修初禪的離欲,只是離五蓋而已,不是斷除五蓋了。如果不離五蓋,那就無法培養有覺有觀。經由修習出入息念學也會離五蓋,也就是說將精神集中在出入息念的學習中,就能離五蓋;但若無離五蓋,也不可能會使精神集中在出入息念上,因此二種可說是相依相成的,所以初禪的入手處不離出入息念學。
  出入息念學是屬於身念處,因此初禪和四念處是脫不了關係的。如《雜阿含經》八三經中,世尊對諸比丘說:「修習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有覺有觀其實是相依不離的,只是一前一後而已,但不一定是那個前、那個後。為什麼呢?因為雖然是先有有覺(尋),才會有觀察(有觀)的對象,但如果沒有觀察的能力,那來有能力念住所緣呢?如果說有觀察力,但沒有覺(尋)的有能力選擇被觀的對象,當然也無從觀起,因此覺、觀是相依相緣的。觀就是觀察,觀的特性就是有洞見當下現象的能力。
有覺有觀就是選擇所緣,然後專注念住在所緣上,清楚當下的現象過程,例如:呼吸入息、身體動作,或者六根對六塵生起六識時當下的觸(覺)要觀察清楚,在觸中是否落入我,或是沒有落入我,保持中性等,都要觀察清楚,這就是有覺有觀,因此有覺有觀可以說是正念的異名。既然如此,那麼初禪就離不開身、受、心、法四種念住的修法了,因此修四念處就可以完成初禪等。
  有了有覺有觀,就會離欲惡不善法,內心生起喜樂,這是住初禪者必備的條件。如果能具足初禪而住的話,就會漸漸離妄想、妄念,然後進道上昇培養正念、正知,自然就會觀察到色、受、想、行、識五陰是無常、苦、非我、非我所。因為是無常故苦,因此對苦生起厭、怖畏,所以就會志向於調伏欲貪而離苦;也就是因為對無常故苦生厭、怖畏,所以就會防護,不令生起欲貪五陰,以免遭受痛苦的禍患,因此就會獲得清淨的利益。如是殊勝之妙法,能令捨離欲貪、滅盡欲貪,到達超越欲貪,獲得涅槃,這才是佛陀教導初禪的目的。當然初禪中的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生喜樂,進而培養正念、正知、觀五陰等的教法,這都有一個學習的次第。在實踐初禪培養正念、正知中,也有四念處的次第,完成涅槃又有完成涅槃的次第。
  一般專注之定或是冥想、祈禱之定,也會離欲惡不善法,心生喜樂。但如果不進一步的培養正念、正知,那就無法獲得觀察五陰是無常、苦、非我、非我所,因而生厭、離欲,滅盡欲貪而生正智、證涅槃。我也時常聽到不同於修正念、正知的修法者,例如訓練專注、冥想或祈禱、念佛、持咒、誦經、拜佛者,非常高興的說:「我獲得離欲,內心多麼的喜樂啊!你們知道嗎?修行真的很好。」看他滿面笑容、神采飛揚地宣揚他的喜樂,不知者,會誤以為他已經獲得了真理,或是具足佛陀教導的初禪等了。其實這是印度傳統世俗之初禪,而不是佛陀所教導的有覺有觀,目的就是培養正念、正知之智慧禪(正觀禪)。  為何要具備有覺有觀呢?因為未聞佛法的凡夫,隨著觸、受而生貪、瞋、癡等,因而產生憂悲惱苦的束縛。如果沒有選擇所緣培養出正念,完成有覺有觀的力量,是無法獲得正觀五陰的真相的。
  二禪的修法,就是學習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定生喜樂,才能完成二禪具足住。我們將初禪與二禪比對,初禪與二禪之差別:初禪是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而生喜樂,這才是初禪具足住。那麼二禪呢?就是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將初禪與二禪比對後就很清楚了,兩種的差別在於二禪比初禪更進一步,因此就不需要時時刻意的提醒自己要注意在選擇的所緣上念住。
  二禪的息有覺有觀並不是沒有覺、觀,而是專注或正念增強了,因此不一定要控制在固定的所緣上,就能獲得專注或正念、正知,所以他的喜樂就比初禪的喜樂來得自然又明顯,例如喜樂浸潤於全身的感覺。
  初禪與二禪的不同處,就是初禪的喜樂是來自於有覺有觀,離貪、瞋、掉悔、昏沉、疑而生喜樂。而二禪則是從初禪累積而來的專注或正念、正知增強,因此不必時時刻意的提醒自己念住在選擇的所緣上,就有能力離欲惡不善法而生喜樂,所以比初禪的喜樂來得自然且明顯。也就是說初禪的喜樂是來自於依靠有尋(覺)、有伺(觀),離五蓋而生喜樂的,而二禪的喜樂是由專注或正念增強,因此不需要依靠有尋、有伺,就能離五蓋的欲惡不善法而生喜樂。
  但是無論是初禪或二禪具足住者,都是要思惟、觀察五陰無常、苦、空、非我,因此才能生厭離、怖畏、防護;厭離、防護已,使身心獲得正定清淨的利益。這就是寂靜、勝妙,捨離一切欲貪,滅盡欲貪,獲得心解脫、慧解脫而自證涅槃。
  那麼我們來看看《雜阿含經》八六九經如何說三禪,佛陀向諸比丘說:「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如實正念於行住坐臥一切的行為),離貪喜捨住,正念正智,覺身樂,聖人能說能捨念樂住,第三禪具足住。若不爾者(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以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於色、受、想、行、識法思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乃至上流般涅槃。若不爾者,以彼法,欲法、念法、樂法,而生於遍淨天(色界第三禪天之一)。若不爾者,生無量淨天(也是色界第三禪天之一)。若不爾者,生少淨天(也是色界第三禪天之一)。」
  由以上經文來看,三禪的重點就是在於:離貪喜捨住,正念正智,覺身樂,聖人能說能捨念樂住,第三禪具足住。那麼我們又拿第二禪和第三禪來做比對,就可發現它們的差別處是:二禪雖然比初禪更具有正念、正知,但二禪還未具足正念、正智;到了三禪就具足正念、正智。三禪也對粗糙之喜已經捨棄,感受到身心之樂(輕安)。二禪之樂雖然比初禪之樂明顯,但還是有夾帶喜的成份比較強;三禪之樂(輕安)比二禪更加明顯,因此會感覺樂(輕安)比喜來得平靜,因為喜較粗,所以到了三禪樂覺明顯增強時,喜就被捨棄了。捨棄喜並不是將喜拿掉,而是對喜已經沒有興趣了,因為樂覺比喜輕安、柔軟,可以用心曠神怡來形容樂。
  當然三禪是從二禪累積而來的,並不是沒有初禪就能完成二禪,沒有初禪、二禪就能完成正念、正智三禪具足而住的。何況要住正念、正智,必須要完成對五陰等如實知見是無常、苦、無我,否則就無法開啟緣起之正智的。那麼要完成如實知見五陰等,開啟正智,那就離不開正念、正知,沒有正念、正知就無法如實知見五陰等是無常、苦、非我、非我所。其實有覺有觀也可解釋為正念、正知,正念、正知和有覺有觀之差別,只是名相不同而已。
  佛陀在四十五年的說法中,雖然有說了不少的法,但都是不離四聖諦的。四聖諦當然就包括了一切法的法、義、次第,修行的法、義、次第,證果的法、義、次第,因此四聖諦就具備了正見修行的方法。無論任何的修法,都是不離正見之念及念住的,只是佛陀在不同的情況下,針對不同的對象而契理契機地說不同的次第而已。
  雖然是不同的修行次第,但都離不開正念、正知的培養,以及完成正念、正智。因為正念、正知不只是修行入門培養的對象,也是證聖果的不二門,以及證聖果後生活中的一部份。因此任何的修法如果離開了正念、正知,那就不可能開啟法眼、證聖果。
  並不是想要具足正念就能具足正念的,而是要經由修初禪完成初禪具足住,修二禪完成二禪具足住的過程;到了修三禪完成三禪時,才具足正念、正智的。那麼四禪呢?我們看《雜阿含經》八七○經如何說明,佛陀向諸比丘說:「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離苦息樂,前憂喜已滅,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第四禪具足住。若不如是憶念,而對於色、受、想、行、識思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乃至上流般涅槃;若不爾者,或生因性果實天;若不爾者,生福生天;若不爾者,生少福天。」
  由以上的經文來看,四禪的重點就是在離苦息樂,憂、喜已滅,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正定),第四禪具足住。也就是說三禪已經住正念、正智了,所以三禪行者在生活中漸漸的不會對樂覺生貪、苦覺生瞋,不會無明觸(覺)而生癡,捨離一切欲貪,內心清淨。因此由三禪提昇到了四禪時,就對樂不會生起貪,對苦不會生起瞋,也在根、塵、識的觸中,保持正念、正智清楚,不會落入邪見,因此不會在觸中無明生受,所以就不會落入我見而生起憂悲惱苦,自然內心就清淨。
  我們從初禪到四禪的內容來看,只是培養正念、正智,完成正念、正智,而如實知見五陰是無常、苦、無我,因而厭離對五陰的欲貪,進而滅除欲貪,獲得心解脫、慧解脫,自證涅槃,並不是一般傳統的世俗禪定。如果佛陀所教導的禪定和一般傳統的禪定相同,那麼佛陀所教的禪定就沒有特色了。只有按照佛陀所教的禪法修行,才有機會完成涅槃的生活。涅槃的人,他的生活是無我的慈、悲、喜、捨,而不是像凡夫有我見的自私生活。有我見的自私生活,那會有真正的慈、悲、喜、捨呢?凡夫是充滿自我觀念及自私的行為,凡事都為自己設想,如此的人那會有真正的慈、悲、喜、捨呢?涅槃的人雖然也和凡夫一樣的生活,但彼此仍有差別:涅槃的人獲得無我的生活,凡夫則處處都是我見的生活。
  我們從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內容來看,就可發現修習初禪到四禪的目的,是要完成思惟、觀察五陰,而獲得開啟五陰是無常、苦、無我的智慧,因而厭離對五陰之欲貪,以免生起憂悲惱苦的禍患,最後完成滅除欲貪而獲得涅槃。
  如果真正的瞭解佛陀所教導的初禪乃至四禪,就不會在一般玄妙神秘的經驗中生起了邪見。也可以這樣說:佛陀所教導的初禪乃至四禪,是不離四念住的修法,因此只有佛教才有。那麼佛教的初禪是否能完成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呢?答案是可以的。二禪、三禪、四禪呢?也是可以的。
  但不要誤解初禪就是初果,而是透過初禪來完成初果或二果、三果、四果,二禪、三禪、四禪也是如此。只要任何人如實的依佛陀所教導的正觀禪而修,就會獲得很明確的答案了,不必在言論中各說一套而起爭執。理論並非是真理的答案,而只是一種通往真理答案的藍圖而已,因此要獲得真理的答案,只有親自按照佛陀所教導的藍圖去試試看才會知道。只有自己獲得體驗真理,如此才能生起對佛、法、僧、聖戒淨信不疑,也只有如此才能獲得佛法的利益,大家來試試看吧!如果你獲得自證緣起、自證涅槃了,那你就會自然地生起無我的慈、悲、喜、捨,將佛陀的正法不斷的傳佈,使正法不斷的延續流傳在人間,這才是佛陀的直向、正向、善向、等向的四雙八士弟子。

[ 本帖最后由 虚空华 于 2009-5-18 09:50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8-6 11:00 | 只看该作者
如今在实际禅修上,主要存在两种方法:一种是先修止,达到四禅,然后转而修观。


修止能成就观,
修观能成就止。

成就四禅,不能只是靠止。

没有四禅,依然可以慧解脱。
四禅代表什么?
解脱代表什么?
具足解脱代表什么?
慧解脱代表什么?

止观能成就什么?

想一想吧!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8 20:52 , Processed in 0.1085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