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03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身念住的體驗(安那般那念第一阶到第四阶)!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8 0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身念住的體驗
台北學員 蘇枝盾 
  身念處靜態:第一階是訓練的起點,由點開始,也就是訓練專注與正念,專注為百分之七十,正念為百分之三十。簡單來說就是先坐穩,以坐得舒服為原則。第一要鬆柔明覺,﹁鬆﹂:身心一定要放輕鬆,放鬆!放鬆!再放鬆!﹁柔﹂:為慈心,身心絕對要放柔軟,溫和自然的呼吸、明覺。因為這是第一階,所以要感覺鼻孔的點,要覺知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就是說,第一階要專注在鼻孔的點,不能刻意也不能使力,要自然呼吸,以不期待的心,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經過一段日子不斷地如實訓練,不間斷地專注於當下的所緣,直到純熟滿足時,鼻孔的點就會非常明顯,自然而然就會進道上升到第二階,不然就變成只是理論或概念,這點一定要注意。
  動態:在第一階提起、移動、踩下三個所緣中,選一個最有感覺的動作做為所緣,平時走路時也是一樣,在提起、移動、踩下三個所緣中,選一個最有感覺的動作做為襌相練習的所緣。一切都是用自然不必加工,不期待的心,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一直做到純熟滿足。
  日常生活:清晨醒來時,大約兩分鐘後才張開眼睛,腳由床上跨下來時,專注於當下所緣;走路去刷牙、洗臉時,也都要專注於當下所緣。不論是吃飯、喝粥、手拿碗筷、盛飯、坐椅子、吃飯、夾菜,手伸出去縮回來,都要一一專注於當下所緣。(注意:吃飯時,要注意吃飯吞下去的感覺)。日常工作亦復如是,晚上開燈、睡覺時關燈,手伸出去縮回來,身體躺在床上時,都要注意專注於當下所緣。還沒睡著時把所緣放在鼻孔,直到自然睡著為止。
  專注、正知與正念是一條路,總而言之:除了睡覺以外,在任何情形下,都要保持在專注與正念之中,念茲在茲地專注於當下所緣,保持自然明覺。一定要以不期待的心,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做到純熟滿足時,自然而然的會進道上升到第二階。
  第二階靜態的修行培養正念正知,正念正知各為百分之五十,由點拓展到線,觀察呼吸長、呼吸短。簡單來說就是要先鬆柔明覺,一定要放鬆,再放鬆!絕對要放輕鬆,由鼻子吸氣進來,經過頭部、頸部,觀察氣的過程,氣若是到胸部就是短,氣若是到肚子就是長,都要觀察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拉長不能截短,一定要自然呼吸,不能刻意也不能使力,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直到純熟滿足時,自然就會進道上升到第三階。(注意!在靜態第二階時,由鼻子吸氣進來,經過頭部、頸部,到胸部或肚子,一定要形成一條線,整條路線都要保持覺知,如同水龍頭放水一樣,前端的水與尾端的水是不同現象的覺知,也就是由鼻孔到胸部、肚子一定要連貫,整條路線一定都要有感覺。)這才是如實的觀察、如實的洞見,否則就是概念的。所以一定要如實的觀察,自然能明覺於當下,並正念正知於當下。
  動態第二階的經行,是提起、移動、踩下,選擇其中一個動作為所緣,覺知整個過程。同時一定要自然,不必加工,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做到純熟滿足,自然就能進道上昇到第三階。
  日常生活:早晨醒來後大約兩分鐘才張開眼睛,並觀察當下所緣,離床時腳跨下,走路去刷牙洗臉,這些動作都要觀察清楚。若是吃飯或是喝稀飯,手拿碗、拿筷子、盛飯、坐椅子、吃飯、夾菜,手伸出去縮回來,菜放在嘴裡細嚼慢嚥及吞下去等過程,一舉一動過程都要觀察得清楚明白。上班工作時也是一樣。睡覺時關燈,身體躺下床時,都要如實的觀察清楚,了了分明。總而言之,除了睡覺以外,在任何的情形下,都要保持正念、正知,念茲在茲於正法,觀察當下所緣過程。還沒睡著以前,把所緣放在呼吸過程,直到自然睡著為止。若能做到純熟滿足,自然而然會進步到第三階。
  第三階動態是提起、移動、踩下,三個所緣連接起來作為觀察的對象,它的過程,走路時要清清楚楚知道在走路,多多觀察。若經過不間斷的訓練,就會覺知到氣擴大到全身,要保持自然明覺。
  第三階靜態一定要放鬆,放鬆、放鬆、再放鬆,自然、自然、再自然。一定要做到自然呼吸,由鼻子吸氣進來,經過頭部、頸部、身體、手與腳,觀察氣遍滿全身,氣走到哪裏覺知就跟到哪裏。氣一波一波的流動,熱熱、涼涼、麻麻,一波推一波,如同水龍頭放水一樣,一波推一波,前端的水與尾端的水是不同的現象覺知。這個時候呼吸很微細,好像是沒有呼吸,感覺到非常輕安,漸漸地十二種特質就會呈現,粗、細、硬、軟、輕、重,流動、黏濕、推動、支持,熱、冷。
  如實的觀察就會發現到吸氣時身體脹起來,吐氣時身體縮下去,吸氣時身軀挺直,呼氣時全身收縮。呼吸的過程都有推動與支持的力量。若純熟清楚時,自然就會初步的覺知到,手指頭有一股熱流在流動,自然就會覺知熱流。但有兩種現象,一種是熱流越來越強,另一種是熱流會隨時消失,身體有熱就會有冷,這是自然的現象。
  有熱時就觀察熱,有冷時就觀察冷。冷熱在推動與支持的情形下,清楚的時候自然就會感覺到嘴裡有口水,身體的熱流會越來越強,嘴裡有口水時,就觀察嘴裡口水的黏濕,可以將口水吞下去。身體流汗時,就觀察它流動的過程,汗水若是停止,就會有黏濕,就觀察它的黏濕,這兩項都要觀察清楚。嘴裡不只有口水,還有牙齒與舌頭,就把所緣移到牙齒上,觀察牙齒硬的現象,但有硬就有軟。例如:舌頭頂上齶時軟的感覺,全身放鬆時就有軟的感覺。
  若是呼吸急促時就粗,緊張時就會粗。譬如:呼吸出入及身體上的移動,都有粗細的存在。放輕鬆就會細,放自然就會細。若呼吸細長時身體就輕,呼吸急促時身體就重,放鬆時就輕,緊張時身體就會重。
  不間斷的訓練觀察與學習,就會知道身體只有十二種特質,原來它只有地、水、火、風四大而已,只是因緣和合法,因緣隨時會分散,確確實實沒有一個我的存在,就會由身體是我的邪見中解脫出來,因此由心裡生出喜悅(注:初禅)。(若真真正正如實的觀察,一定會達到身念處純熟,就能破身見。但一定要放輕鬆,用自然的呼吸,被動的心不期待,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一直做到純熟滿足,自然而然就會進道上昇。)
  初學者可以暫時的作意於呼吸,但絕對不能急,絕對要柔軟、自然地覺知。以上若沒有如實的做到,會變成理論或是概念。

注:供修习安般念者参考!

[ 本帖最后由 虚空华 于 2009-5-18 08:04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09:4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一位看護的修行經歷!

建立日期 2008/8/31
主題 一位看護的修行經歷
作者 毛美女
內容          毛美女 同安法源中心學員  
  我是一位在醫院裡照顧患者的看護,由於看多了人們的生老病死的過程,所以自然會對生老病死看得比較淡薄。目前看護的這位患者,本來在醫院,出院後直接轉到安養中心,所以我也跟著到安養中心繼續照顧,在這裡所看到的又是人老了的另外一面。安養院的名稱是安養,事實上根本是等死的地方,目的是要讓老人家有尊嚴的度過人生的最後一段路程。雖然希望讓老人過得有尊嚴,可是一旦面臨身體敗壞、生命垂危的當下,又不讓他有尊嚴的好好走,插管、打強心針、電擊啦等等,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於切氣管抽痰,把一位老人折磨的不像人樣,要死也死不了,實在太可怕了。可以說根本就一點尊嚴都沒有,也讓我產生更多的害怕,更加惶恐。
  心想這世間實在不好玩,但既然來了就該好好過完這一生,不要再轉世了。也就因為這樣的念頭,在因緣具足之下,到了同安法源中心上課,並且常回山親近慈蓮寺。聽聞大願法師開示後,才知道不想轉世不是自己能決定的,是隨著今生的業力而行。也就如大願法師所說:不想再遭受生老病死輪迴,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修行到三果聖人,才可以不用到人間來。了解這個道理後,我也就更加用功了。
  如今回想當初到同安法源中心學習內觀襌修的情形。記得上課的第一天,度亮師就問:你們會不會呼吸。我回答:不會呼吸,那能坐在這裡。度亮師回答:很好!那就從呼吸開始學習,專注於呼吸所緣,覺知呼吸的出入。因為我不曾聽過有關內觀禪的資訊,心裡沒有任何概念,所以從覺知呼吸開始學習,訓練了三個月,才完成第一階的專注於出入息念。
  第二階覺知呼吸長短,純熟到覺知氣息成一直線,為時一個多月完成之後,就轉入第三階。開始時感覺雙手臂上有一點點的波動,漸漸不斷地往下,直到手指尖都有推動的感覺,後來逐漸擴展到全身,法喜由此產生。而在那一時段所產生的快樂,不只是禪坐時可感受到快樂,連在日常生活中面對一切人事物時,都覺得很順心。看到每個人都覺得他們很漂亮,聽每首音樂歌曲也都感覺很美妙。直到幾個月後的某一天,我的快樂才消失,整個人變得很踏實,心裡頭很安靜。
  接下來我開始用心觀察四大。每天打坐不久,地水火風十二種特性就不斷地在整個身體中展現。地大粗、細、硬、軟、輕、重;水大流動、潤滑;火大冷、熱;風大支持與推動,四大全部體驗過。之後感覺有連貫式的氣推動整個身體前後、左右搖晃。十二種特色也連貫展現在過程中。這種大震撼持續三星期才緩和下來,緩和下來之後再次展現的四大地水火風就變得與以前不同了,它是如此的溫和、微妙、舒服、細膩的。這樣的過程前後持續六個月之後,身心逐漸趨於祥和寧靜,而那種寧靜的感受實非我所能形容出來的,只好有待於想體驗的修行者自己去努力體會吧!
  大願法師曾在電視上講過,阿羅漢站在四樓,站在地上的人們問在四樓的人是什麼感覺。此時站在四樓的阿羅漢只能回答:要自己爬上來才能體驗到過程,否則即使跟你講,你也體會不出來。
  如今已經過了農曆年有一段時間了,目前打坐竟然是如此的輕安、鬆柔、舒服。一股輕柔的氣從腳處往上推,全身細胞都起了波動並且往上飄,身體猶如與空氣融合般。感覺與以前那些初禪喜樂根本是無法相比的,我心中知道自己又更上一層樓了。所以再次接受老師的指導,進入受念處第一階的修行。
3#
楼主| 发表于 2009-5-20 06:2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與您分享-受念處上課的心得 !

建立日期 2008/3/23
主題 與您分享-受念處上課的心得
作者 蘇美鳳

內容     與您分享-受念處上課的心得
台南同安法源中心學員 蘇美鳳
  身念處的上課已有一段時日了,七月十五日隔週禮拜日開始上受念處。上受念處的第一堂課時,度亮師特別強調,如果身念處未滿足,這課只是教你方法而已。要培訓受念處,一定要身念處滿足,這很重要,不要現在教受念處,身念處未滿足就開始練習,這樣子是不紮實的,所修習出來的受念處會很粗糙,效果不會顯現出來。以下是上課後,我個人對受念處的認知。
  由身念處轉入受念處要有三個條件:
  一、身念處圓滿,也就是無論在動態或靜態中,都能現觀到四大的十二個特性,就是地的:軟硬、粗細、輕重。水的:流動、潤滑。火的:冷、熱。風的:支持、推動。直到純熟,然後現觀四聖諦。
  二、將所緣轉入覺知感受。
  三、逐漸開放六根。修身念處是以呼吸、動作為所緣,目的是要破除對色陰的執取。而受念處則是以開放六根、以受為所緣,是要破對受的愛染,了解受的本質是無常的、無我的。
  那如何修受念處呢?首先要了解:云何受、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了解後即可進入受念處的觀察,首先觀察第一階。第一階是要觀察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等觀察成熟後才可進入第二階的觀察。
  第二階觀察受之集滅:就是觀察三受的緣起緣滅,它的因緣是來自於根、塵、識三事和合生觸,緣觸而生受。怎樣觀察呢?就是延續第一階,當三受觀察純熟之後,自然可觀察到受來自於觸,觸來自於識,識來自於六根對六塵。像這樣的作逆向觀察,或順向觀察直至純熟,而正念、正知就會在這種訓練中日漸的加強了。
  第三階觀察受之(苦)集、滅道跡:要清楚了解苦受何因何緣,也就是說觀察苦受是從何引起的,何時加上我?因觸受的關係產生愛樂、讚嘆、染著、堅著,得不到時苦就生出來了。在覺知到苦受生起時,只要將我見拿掉,苦受也就不會生起了。然而要一下子將我見抽出來並不容易,所以要先調伏欲貪。而要調伏欲貪,首先要知道苦受的集、滅,從集、滅中知道受是無常、無我、不能自主,想要自主就會產生苦,只要在當下知道不要愛樂它,因為愛樂就會有後患,因此想厭離愛樂所生的後患,就這樣逐步、慢慢地調伏它。
  第四階受之味、患、離:味患離在生活中就是一種反射作用。一位禪修者對受念處一階一階地修習覺知,體驗越清楚,對四聖諦的體會就越深刻;越深刻時,遇到事情時反射作用會越快。例如像火燃燒,剛開始有火苗時就立刻滅火,和火勢大了再滅火,哪種比較快?當然是味、患、離,也就是剛有火苗時容易滅,如果火大了,再來滅火就不是味、患、離了。在訓練受念處時,如果靜態的訓練在第一階,那麼在生活中的動態也要訓練第一階,這樣配合才能順利。
  修習受念處,可從中了解它與四聖諦的關係,第一階觀察三受是(苦諦),第二階受之集滅是(集諦),第三階受之(苦)集、滅道跡是(滅諦),第四階味患離是(道諦)。因此訓練受念處也是在現觀四聖諦,在整個四聖諦中最直接了當的是受念處,而且成效也最明顯。且四聖諦中有八正道的成分在裡面,因此只要有在力行,就是過著八正道的生活。
  受念處的課程今已結束。以上為此次上受念處所得,感恩度亮師父不厭其煩的教導與督促。並希望此篇文章能對修身念處已圓滿,不知如何修習受念處的人有所幫助,盼能同霑法益。
4#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07:5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與師父談話心得 !

建立日期 2008/2/3
主題 與師父談話心得
作者 蘇居士

內容 同安法源中心 蘇居士 
  七月學校開始放暑假,時間頓時充裕許多。加上同安法源中心受念處七月中已經開課,自己身念處尚未圓滿,更應該精進用功,否則真是辜負度亮法師每週的舟車勞頓與苦口婆心的教導,以及同安法源中心諸位護法師兄師姊的付出。最近,每天睡前與睡醒時,都盡量利用時間打坐。還有一個助緣就是新買的床墊。太太嫌原來的床墊太硬也舊了,所以換了一床比較軟的。換成是我無法適應,於是跟兒子交換,我去兒子的房間睡單人床。結果形成打坐的理想環境,不但作息時間比較自由,禪修也不會與家人互相干擾。
  雖然從去年十月起開始參加同安法源中心的上課,由於個人問題請假多次,還好有請慈蓮寺的慈蓮叢書來詳讀,法義上總算已有初步粗淺的瞭解。實修方面則總是覺得上課歸上課,書本歸書本,即使上課時度亮師一而再、再而三的說明與示範身念處的四階,加上反覆閱讀身念處解說最詳盡的「解脫煩惱之道四念處」與「一乘道」(217至239頁),但是就是沒有覺察到「四大」,更不用說體會到「呼吸從毛孔出入」。
  後來讀到「禪」,才發現原來大願法師分享他過去「修習正念的經驗談」(第200頁)也是如此,沒有實修實證之前,「雜阿含經」看了又看,想了又想,還是「猶如霧裡看花」。於是法師決心放下研究經文,專精於四念處的修法上,經過不間斷的努力,才從「理論的瞭解提升到自體驗」。既然師父這麼專業的修行者,在實修實證之前,花那麼多時間、精神研究經文都只能霧裡看花,反觀我這種業餘的,還是依循師父的腳步,把看書的時間挪來實修才對。反正最近時間充裕,就當作母雞孵蛋,把打坐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也開始慎重考慮上慈蓮寺禪修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至於個人的禪修,目前停留在身念處第二階、第三階已經有一段時間。當初第一階「覺察呼吸出入」由於是初學,有一股好奇新鮮的三分鐘熱度,努力練習幾週,妄想、妄念能夠有暫時止息的感覺,信心油然而生。加上成就感驅使,繼續精進用功第二階「覺知呼吸長短」,這個階段停留了很久,沒有預期的成效。如何能夠達到「覺知呼吸遍滿全身」,身心能夠鬆柔,產生麻、脹的感覺?一、二個月下來覺察不到蹤影,只有覺察腿麻、心煩日益明顯。此時懈怠就來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漸漸的不進則退,過去的習性又回來了。
  幸運的是,身為老師有暑假。所以就想:再試一下!再多用功一些!有時間有條件就打坐;坐的不行,閱讀慈蓮叢書,看電視弘法,思惟法義,把精進心提起來,世俗雜務基本要緊的做好,其他的就先放著吧。一個月用功下來,有點眉目了。只要十幾分鐘就會覺察到手指麻麻脹脹。坐姿也有了改善,本來我的柔軟度不是很好,盤腿坐下時會有點駝背,慢慢地有「風大」的展現,只要稍微吸氣就可以輕鬆地把脊椎撐直。
  接著,手臂皮膚會忽然抽動,有時短的一下、有時長的五六下。還覺察到皮膚表面像是有螞蟻在爬,甚至是螞蟻咬,以為是之前小孩吃冰棒滴下來招惹來螞蟻,但是看不到、也抓不到。有時螞蟻爬的短,有時螞蟻爬的長。腳上、手上都有,還有幾次在脖子上。聽師父說這是「地大」的展現,後來就不管它讓它去爬,注意力還是拉回放在呼吸。後來發覺「四大」是一直不斷的展現,即使看電視坐著靜靜不動,有時也會察覺手腳皮膚在抽動。但是自己覺得這些都不是「呼吸遍滿全身」,因為沒有察覺到毛孔在呼吸。或許真的應該去慈蓮寺禪修看看,或許能有所突破。
  於是我就上山了,八月二十八日早上八點多,向寺務處作掛單登記,開始了一天的作息,隔天早上九點掃完地,離單。雖然短短一天,感受良多,絕佳的環境、豐盛的午餐、傍晚的大雨跟方便的晚餐、令人讚嘆的常住們…,要花幾頁才寫得完,不如留待大家來體會。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師父的一席話。
  回家之後,認真仔細思惟師父開示的法義,對照自己的實證,漸漸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四念處的目的在於:培養正知、正念,現觀五蘊生滅,破除身見,現觀四聖諦,達到四不壞淨。身體包含有形的形體與無形的運轉現象,外在有形的部分一般人都看得到,就算盲腸外表看不到,但是醫生與開過刀的人就能看得到。
  無形的運轉現象,現代科學透過儀器解剖,一般人透過教育也都有知識概念,但是要現觀,禪修是種方式。透過覺知呼吸的訓練,讓身心都沈靜下來,慢慢的可以體會到身體原有的敏銳觸覺,可以感受到這些運轉現象。首先是出入息,訓練覺知鼻孔與人中皮膚的觸感,從此訓練專注。專注力漸漸越來越強,即可發現原來在鼻孔的氣息有向外擴充的現象,慢慢的還可以發現,入息時空氣從鼻孔進入鼻腔,經過氣管到肺部,再下到丹田,然後出息,即使肺泡裡面沒有觸覺神經,也可以透過胸腹部的肌肉與皮膚的鬆緊,覺知胸腔的漲縮。
  隨著身心更加沈靜,就可以察覺到氣的循環,表面皮膚像有螞蟻在爬、咬,這是毛孔阻塞的現象,皮下有抽動,這是氣阻塞要通過的現象,一旦氣通暢,這些現象就不會出現。最後是循環系統,當身心沈靜到底,會覺察到心跳將血液壓縮到全身,比較明顯的是脖子兩側動脈,接著到頭部以及手掌手指都會隨著脈搏壓力漲縮。
  佛教殊勝的重點在於現觀四聖諦和五蘊。師父提到初禪具足住要滿足五支: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靜態的要滿足五支很簡單,只要來慈蓮寺掛單,生活單純自然離欲、惡不善法;除了睡覺、吃飯、掃地,就是禪堂裡靜坐,有覺、有觀也不難;住得慣的也自然會慢慢找到樂趣,至少表面上五支滿足了。如果一出禪堂就想找人聊天,說些無關離苦、解脫的話,甚至老想著下山之後要去做些與離苦、解脫無關的事,那就枉然了。因此,重要的是打坐起身之後,心理是否能夠降服五蓋,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睡眠時間以外,是否能夠隨時隨地念住出入息。尤其是散亂、憂悔生起,能夠察覺到,馬上拉回所緣,五蓋降服之後,正知、正念自然增強。
  很高興雖然在慈蓮寺只有短短的一天,除了瞭解寺裡的環境與生活作息,還解決了修行上關鍵的問題,真是不虛此行。建議大家有空多上山,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內正思惟,定能早日開法眼、證聖果。

[ 本帖最后由 虚空华 于 2009-5-26 07:59 编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8 20:52 , Processed in 0.0855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