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187|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佛陀原始教法于我的一点思考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3 1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佛陀原始教法于我的一点思考
不可否认我们生活在离佛住世比较久远的现代,不可否认佛法在久远岁月里产生变异的事实,而发心解脱者,在宗派林立经教典籍浩瀚如海甚至众说众说纷芸的现代佛教面前,应如何自处,何去何从呢?
在天鉴网如实知见论坛里,我见到发心引领群迷的善知识,在做这样一件事:搁置一切争执,不奢谈戏论,一切引于所有佛教徒共许的《阿含经》(北、南),以其为法义之准绳,回归最最原始,离佛陀最近的教法之中。这是非常值得赞叹和追随的。
受此启发,我觉得对所谓“学处”的学习,也应该拿出来与大家研讨一下。大家都知道第一次结集,佛灭当年,在七叶窟,有亲随佛陀学法成就之大阿罗汉(阿拉汉)五百人,举行了“五百结集”。主持是大迦叶尊者,先由优波离尊者诵出律藏,再由阿难尊者诵出经藏。其中关于经藏的部分,我们对照南北传的阿含可以相对完整和清楚地学习到离佛最近之法义和修行方法。而同样,律藏的部分,最早所诵出的《八十诵律》虽已无传世,然由其衍生的南北律典对照,我们依然可以窥见端倪,这也正是我们学律之重要原因。
戒律是统摄四众弟子的身、口、意的规范,是必须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的。实际上,当我们学习律法时,会发现它也是直接引导我们从生活中学会止息烦恼,近善远恶的重要指南。律唯佛制出,它的原则是“尚未制定者,不应再制;已经制定者,不应废除;只应继续受持所制定的学处”,显见律之重要和庄严了。
学习戒律与受持戒律是不一样的。但至少要学,而后知,而后受持。有很多人一生可能也并没有受持,但我认为学而知之同样非常重要,这一部分佛陀的教育如果不学扎实,几乎可以说瘸了一条腿般。而且律典的学习后,在不受戒的情况下,我们同样可以了解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依佛所说犯与不犯等,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生活言行和思考,不断地接近正道(受持更应赞叹)。与漫无目的甚至是无益的空谈戏论相比,“学处”更有可操作性,也更加踏实,我真的认为这才是真正应该重视的“佛子应该学习的地方”。
还有,在了解了律典之后,也给我们一双选择善知识的眼睛,如法如律者是善知识,当我们亲近时,可以观察其是否清净严格地持守戒律,依此可作为判断是否是善知识的参考。
所以,将来我要更努力地学习和受持律典,其地位不亚于经典。网上有一些学律的文章,将来我会拿来与大家分享,也诚心希望有善知识不吝多多指教。
2#
发表于 2010-2-3 15:15 |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我都不知道如何赞叹仁者的正知见了!
3#
发表于 2010-2-3 16:28 | 只看该作者
可以说,凡圣的分水岭其中一支便是戒。戒不成就,证果便是奢谈,愿大家在学习佛法的时候都努力持戒。
悠扬师兄快把好东西拿出来吧,俺都等不及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10-2-4 10:0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上清流和毛版主的高看,晚辈鲁钝难教,实在惭愧!不过晚辈确是抱着向各位善知识学习的诚心和求法向解脱的决心,才抖胆在此冒昧地发贴,希望多多指点!晚辈虽无甚见地,但感恩于佛陀、圣僧团及其教法,令我们有机会知道、接近、学习和践行。自然非常乐意把自己所知道的分享给大家,但碍于见地和眼界有限,希望各位善知识也一起来推动学习律法,那真是大家及在下之幸,晚辈也遥对四方礼拜各位了。
关于佛法戒律部分,我觉得十分有学习、探讨和践行的必要,于论坛之上,则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律藏典籍的阅读学习;二是相关问题论述和探讨。通过学习,我们会知道制定戒条的因缘,会更加了解佛陀在世时教化的实况,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佛教。又因为学处(戒)是明确的指导规范,所以学习它非常具有具体的操作性和实际的指导意义。我建议可以比照咱们学习阿含的作法,对律典进行逐段学习,并配合以相关议题的探讨。

在此,后学想先引用《上座部佛教修学指南--学处篇》中的一段文字,借以赞叹圣戒和持守圣戒的功德:

一、在《法句经》第54-57偈中佛陀说:
“花香不能逆风送,栴檀.答嘎拉.茉莉。
善者之香逆风送,善人之香飘诸方。
栴檀.答嘎拉,青莲.瓦西其,
如是诸香中,戒香为最上。
栴檀.答嘎拉,此等香甚微。
持戒香最上,上飘于天界。
具足诸戒行,住于不放逸,
正智解脱者,魔不知其道。”

二、在《增支部•布施再生经》(A.8.4.5)中佛陀说:
“诸比库,持戒者的心愿能因[戒]清净而成就。”

三、在《中部•若希望经》(M.6)中,佛陀说持戒者能够成满所愿:
“假如比库希望:‘愿同梵行者们喜欢、满意、尊重和尊敬我。’……
希望:‘愿我能获得衣、食、坐卧处、病者所需之医药资具。’……
希望:‘愿我受用衣、食、坐卧处、病者所需之医药资具,能使那些行[布施]者有大果报、大功德。’……
希望:‘愿已故、去世的亲族、血亲们以净信心忆念我时,能使他们有大果报、大功德。’等等,他就应当完全持戒 。(M.6 / A.10.8.1)

四、在《长部•大般涅槃经》(D.16)中又提到,持戒者因具足了戒,能在今生和来世获得五种功德,即:
⑴、具足戒的持戒者因为不放逸而获得大财富;
⑵、持戒者以具足戒而善名远扬;
⑶、具足戒的持戒者无论走近哪一众中:若刹帝利众、若婆罗门众、若居士众、若沙门众中,走近时都有自信而不羞愧;
⑷、具足戒的持戒者临终不昏迷;
⑸、具足戒的持戒者身坏死后往生于善趣、天界。

五、佛陀还说到持守净戒是生天之因:
“诸比库,圣弟子具足圣者所喜之戒,无毁、无断、无斑、无杂、自由、为智者所赞叹、无执取、导向于定。诸比库,这是第四福果、善果,能带来快乐,为生天之因,有快乐果报,有助生天,导向可爱、可乐、可意、利益和快乐。”(A.4.6.2)

六、《小诵注-阐明胜义》在解释受持五戒能获得的各别果报时说:
离杀生能获得[23种善报]:手足健全,身体高大,灵活敏捷,步履稳健,优美,柔软,洁净,勇敢,大力,口齿清楚,受大家喜爱,柔和,友谊不破,大胆无惧,不受侵害,不会受攻击而死,随从众多,容貌端庄,外表俊美,健康少病,快乐无忧,与所喜爱、可意的在一起而不分离,长寿等等。
离不与取能获得[11种善报]:大富大贵,丰衣足食,财产无量,获得还没有的财富,已拥有的财产安全,容易获得想要的财富,财产不会被王、贼、水、火、不孝子孙等所败,获得奇珍异宝,世间最上,无所不知,生活快乐等。
离非梵行能获得[19种善报]:没有仇敌,一切人所喜爱,获得食物、饮料、衣服、住处等,睡眠安乐,醒来快乐,解脱苦界的怖畏,不会生为女性或不男不女,不忿怒,光明磊落,无惭颜,无愧色,男女互相喜爱,诸根圆满,五官端正,无猜疑,清闲,生活快乐,无飞来横祸,不会跟喜爱的别离等。
离虚妄语能获得[14种善报]:诸根明净,言语清晰、甜美,牙齿整齐洁白,不太粗,不太细,不太短,不太长,所触舒适,口有莲香,随从恭顺,言语受欢迎,舌头如莲花、青莲花般柔软、红薄,不掉举,不轻躁等。
离放逸之因的诸酒类能获得[30种善报]:很快明了过去、未来、现在所应做的事,正念常现前,不疯狂,有智慧,不懒惰,不愚钝,不懦弱,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痴,无恐怖,不激愤,无嫉妬,言语真实,不两舌、恶口、杂秽语,日夜无懒惰,知恩,感恩,不悭悋,乐施舍,有戒行,正直,不忿怒,有惭,有愧,见正直,大智慧,具慧,智贤,明辨是非等果报。

七、在《清净道论》中说:
Sàsane kulaputtànaü, patiññhà natthi yaü vinà
ànisaüsaparicchedaü, tassa sãlassa ko vade.
“住立于[佛]教中的良家子,除了戒更无[他],
其功德的界限,有谁能说呢?”

“戒香实能胜,一切诸种香;
飘散至十方,成就不破坏。
持戒者为器,敬奉与尊重,
虽作少得多,持戒有大果。
现法之诸漏,不害持戒者,
持戒者能尽,来世之苦根。
若人界成就,及天界成就,
对彼具戒者,有愿得不难。
此究竟寂静,涅槃之成就,
具足诸戒者,心常追随彼。
戒为得一切,成就之根本;
多种功德相,智者分别之。”(Vm.1.21)

八、在许多的经典中,佛陀反复强调持戒清净是修习止观的前提、培育定慧的基础、断除烦恼的根本:
“如是,阿难,诸善戒是为了无悔,有无悔的功德;无悔是为了愉悦,有愉悦的功德;愉悦是为了喜,有喜的功德;喜是为了轻安,有轻安的功德;轻安是为了乐,有乐的功德;乐是为了定,有定的功德;定是为了如实知见,有如实知见的功德;如实知见是为了厌离,有厌离的功德;厌离是为了离贪,有离贪的功德;离贪是为了解脱知见,有解脱知见的功德。阿难,如是通过诸善戒而次第到达至上。”(A.11.1.1)

“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完全修习戒,能获得定之大果报、大功德;完全修习定,能获得慧之大果报、大功德;完全修习慧,则心完全从诸漏中获得解脱,也即是——欲漏、有漏、无明漏。”(D.16)
修习戒、定、慧三学是断除烦恼、证悟涅槃的次第。
如果一位禅修者想要修习止观(samatha- vipassanà),培育增上心学以及增上慧学,他就应先要令自己的戒清净。在戒清净的基础上培育定力,拥有定力的禅修者则能如实知见五取蕴,知见一切诸行的无常、苦、无我。通过培育和提升观智(vipassanà-¤àõa),则能使心解脱烦恼,证悟涅槃。
因此,戒清净是修习止观的前提、培育定慧的基础、断除烦恼的根本。

九、若禅修者想要证得禅那、神通与道果,必须在完全持戒的基础上勤修止观:
“假如比库希望:‘对于增上心、现法乐住的四种禅那,愿我随愿而得、容易而得、不难而得。’……
希望:‘对于那寂静、解脱、超越于色的无色[定],愿以[名]身触而住。’……
希望:‘愿我灭尽三结,成为入流者,不退堕法,必定趣向正觉。’……
希望:‘愿我灭尽三结,贪瞋痴减弱,成为一来者,只来此世间一次即作苦之终结。’……
希望:‘愿我灭尽五下分结,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不再从那世间回来。’……
希望:‘愿能断尽诸漏,即于现法中,以自己之智证得与成就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而住。’”他应当完全持戒,致力于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前往空闲处。(M.6)
  禅修者通过修习止业处(samatha kammaññhàna)来培育增上心学。增上心学也称为心清净。心清净包括近行定(upacàra samàpatti)和安止定(appanà samàpatti)两种。近行定属于欲界定,而安止定则是指八种定(aññha-samàpattiyo):四种色界禅那和四种无色界定。无论是要证得近行定,还是要证得四种色界禅那及四无色定,完全地持守戒律是必要的。
同样的,完成增上慧学需要修习观业处(vipassanà kammaññhàna),次第地培育观智。当世间观智成熟时,禅修者则能证悟出世间道智。能够断除烦恼的就是道智。
道智由低至高又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入流道智(sotàpattimagga-¤àõa)、一来道智(sakadàgàmimagga- ¤àõa)、不来道智(anàgàmimagga-¤àõa)与阿拉汉道智(arahattamagga-¤àõa)。其中,阿拉汉道智能断除一切烦恼,故阿拉汉圣者也称为“漏尽者”(khãõàsava)。
禅修的目标是为了断除烦恼,断除烦恼是由出世间道智执行的。成熟的世间观智是令道智生起的近因,而观智的培育需要强有力的定力。要培育定力,禅修者首先必须持戒清净。因此,在《清净道论》中把戒清净和心清净称为修习慧的根本。(Vm.2.662)

十、戒律犹如佛陀教法的命脉,对佛陀正法的住世是如此的重要,所以律注中说:
Vinayo nàma Buddhasàsanassa àyu,
Vinaye ñhite Sàsanaü ñhitaü hoti.
“律为佛教之寿命,律住立时教乃住。”(Pr.A.)

[ 本帖最后由 悠扬 于 2010-2-4 10:13 编辑 ]
5#
发表于 2010-2-4 1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的帖子

同意悠扬兄的提议:
在论坛上开展对律典学习,并配合以相关议题的探讨。

报名了
6#
发表于 2010-2-5 09:3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也打破了一条以讹传讹的坚固“传说”:在家人不可以读律、诵律、研律。
楼主的倡议也和在下正在研读南传律藏不谋而合,
7#
楼主| 发表于 2010-2-5 10:35 | 只看该作者
后学欲用业余时,仿效破茧生前辈,录入汉译南传巴利律藏以供大家共享参详,不知可否?
8#
发表于 2010-2-5 13:30 |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报名学习中。前几天刚和一位朋友将南传律藏打印下来,效果很好。我们这里打印较便宜,每页0.07元,哪位朋友需要,我可以帮忙联系.

[ 本帖最后由 空谷回音 于 2010-2-5 15:30 编辑 ]
9#
发表于 2010-2-5 16:47 | 只看该作者
欢喜报名!末学也正准备潜心研读南传律藏,以便依教奉行!
10#
发表于 2010-2-6 13:22 | 只看该作者
我来啦,赞叹、随喜悠扬法友戒说功德!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12:08 | 只看该作者

后学草拟了一个简要的学习计划,请大家看一下妥否?

一、学习内容:
1、南传律藏---以元亨寺版律藏为主,辅以“觉悟之路”校正版律藏。
2、对律藏及相关专著进行学习和研讨。
二、学习方式:
1、由后学以主帖形式录入元亨寺版律藏,同时配合校正版南传律藏一并上传;(每周上传一次)
2、因是后学手工打字,故请各位前辈在阅读的同时,“大家来找茬”,及时校正录入文字,确保与PTF版原文一致,以便在学习完成后,律藏文本更利于广泛传播;
3、大家将读后心得跟贴讨论。
三、学习目的:
1、了解、熟悉南传律藏及四众律仪,为实际修行提供学习的立足之处,并以“见闻已,则当警戒”的心态落实于生活之中。
2、学习过程中,了解南传和北传文义名相上的异同,为更好研读三藏打下基础。
四、开学时间拟定为2010年2月14日(大年初一)!

不知妥否,提出来,请版主和各位前辈定夺。

[ 本帖最后由 悠扬 于 2010-2-8 13:06 编辑 ]
12#
发表于 2010-2-8 13: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悠扬 于 2010-2-8 12:08 发表
一、学习内容:
1、南传律藏---以元亨寺版律藏为主,辅以“觉悟之路”校正版律藏。
2、对律藏及相关专著进行学习和研讨。
二、学习方式:
1、由后学以主帖形式录入元亨寺版律藏,同时配合校正版南传律藏一并上传;(每周上传一次)
2、因是后学手工打字,故请各位前辈在阅读的同时,“大家来找茬”,及时校正录入文字,确保与PTF版原文一致,以便在学习完成后,律藏文本更利于广泛传播;
3、大家将读后心得跟贴讨论。
三、学习目的:
1、了解、熟悉南传律藏及四众律仪,为实际修行提供学习的立足之处,并以“见闻已,则当警戒”的心态落实于生活之中。
2、学习过程中,了解南传和北传文义名相上的异同,为更好研读三藏打下基础。
三、开学时间拟定为2010年2月14日(大年初一)!

不知妥否,提出来,请版主和各位前辈定夺。

手工打字可太费时费力了,不知道谁有非pdf版的《南传律藏》?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14:0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不难的,觉悟之路校正版内容与元亨版大致相同,只是其校正版尚有部分律典未完成,另外一点是所用名相沿袭了南传巴利语音,比如元亨版称“比丘”,校正版称“比库”等。我目前只需就相关内容做小幅修正,即可完成元享版的律典录入工作。故不会影响到学习进度的。后学也曾找过,没找到文本形式的元亨版南传律藏,正好借此机会完成它。将来流通会更为方便。
14#
发表于 2010-2-8 14: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悠扬 于 2010-2-8 12:08 发表
一、学习内容:
1、南传律藏---以元亨寺版律藏为主,辅以“觉悟之路”校正版律藏。
2、对律藏及相关专著进行学习和研讨。
二、学习方式:
1、由后学以主帖形式录入元亨寺版律藏,同时配合校正版南传律藏一并上传;(每周上传一次)
2、因是后学手工打字,故请各位前辈在阅读的同时,“大家来找茬”,及时校正录入文字,确保与PTF版原文一致,以便在学习完成后,律藏文本更利于广泛传播;
3、大家将读后心得跟贴讨论。
三、学习目的:
1、了解、熟悉南传律藏及四众律仪,为实际修行提供学习的立足之处,并以“见闻已,则当警戒”的心态落实于生活之中。
2、学习过程中,了解南传和北传文义名相上的异同,为更好研读三藏打下基础。
四、开学时间拟定为2010年2月14日(大年初一)!

不知妥否,提出来,请版主和各位前辈定夺。


好啊,意义非凡的崭新一年!悠扬仁兄的无私付出也扬鞭督促在下“奋蹄”啊。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8 20:54 , Processed in 0.10051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