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道论》错说中般涅槃

 

  1. “如何是中般涅盘人耶?此处有一类之人,尽五顺下分结而为化生者,於彼处般涅盘,而由彼世界不还於〔此处〕者。彼若生之等无间或不达於寿量之中,断上结而圣道生。此称为中般涅盘人。”——《人施设论》
  2.“‘中般涅盘’者,虽生起於何处之净居天,但不达於中寿而般涅盘。”——《清净道论》
  3. “中般涅槃”,即生于任何的净居天中,未达于中寿
    而槃涅槃的。——叶均译《清净道论》


  一、中般涅槃为殊胜的五种有余般涅槃之一
  中般涅槃,简称中般,为五类不还之一,如经云:“五不还,谓: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无行般涅般、有行般涅槃、上流趣阿迦尼吒也。”(《长部》)经中有时也把中般涅槃翻译成中间般涅槃。
  例如:
  “此乐当有七果功德。云何为七。于现法中。得成道证。正使不成。临命终时。当成道证。若临命终复不成者。当尽五下结。中间般涅槃.生彼般涅槃.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阿迦尼吒般涅槃。诸贤。是为此乐有七功德。”——《长阿含经》
  “舍利弗!此处有一类补特伽罗,于戒圆满,于定圆满,而于慧不圆满。彼即五顺下分结尽,故为中间般涅槃者。舍利弗!此为有余依命终,是解脱地狱,解脱畜生,解脱饿鬼,解脱恶生、恶趣、堕处之第一补特伽罗。”——《增支部》
  此五种般涅槃,与现法得漏尽解脱以及命终漏尽解脱,合称七果、七功德,例如:
  “若比丘修习七觉分。多修习已。当得七种果.七种福利。何等为七。是比丘得现法智证乐。若命终时若不得现法智证乐。及命终时。而得五下分结尽。中般涅槃。若不得中般涅槃。而得生般涅槃。若不得生般涅槃。而得无行般涅槃。若不得无行般涅槃。而得有行般涅槃。若不得有行般涅槃。而得上流般涅槃。”——《杂阿含经》
  “诸比丘!对入出息念如是修习、如是多修者,则有七果、七功德可期。何为七果、七功德耶?
  于现法已得开悟;若于现法不得开悟,则命终时得开悟;若于命终时不得开悟,则依五下分结尽,得中般涅槃……得损害般涅槃……得无行般涅槃……得有行般涅槃……成为上流至色究竟天。”——《相应部》
  所有断尽五下分结的三果圣者,除了中般涅槃在中有期间就直接般涅槃之外,命终之后必定生于色界或者无色界诸天,必定不还来欲界受生,其中,由于生于无色界的三果圣者,五色根已灭,不能见佛闻法,也不能说法度人利益众生,暂置勿论。
  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这五净居天的圣者,相较于生于初禅乃至四禅的三果圣者,福报极大,寿命极长,而且,不同于其余诸天是凡圣同居,此五净居天,唯是圣者所居,若转生到此五净居天之后,即便三果中最弱者,也必定会依次上流升至色究竟天,并于其处自然漏尽解脱乃至般涅槃,即所谓的上流色究竟般涅槃。
  例如:
  “断五下分结。谓身见.戒取.疑.贪欲.嗔恚。断此五下分。能得中般涅槃。彼地未等觉者。得生般涅槃。彼地未等觉者。得无行般涅槃。彼地未等觉者。得有行般涅槃。彼地未等觉者。得上流般涅槃。”——《杂阿含经》
  “诸比丘!对此五根满足、圆满者,则为阿罗汉;较此软弱者,则为中般涅槃者;较此软弱者,则为损害般涅槃者;较此软弱者,则为无行般涅槃者;较此软弱者,则为有行般涅槃者;较此软弱者,则为上流,至色究竟天。”——《相应部》
  可见,中般涅槃等五种般涅槃,是除了现法证得阿罗汉漏尽解脱以及命终时漏尽解脱这两种情况之外,最为特殊、殊胜的五种不还果、五种解脱之果、五种有余般涅槃。
  二、中般涅槃是指在中有期间漏尽般涅槃
  中般涅槃,是指断尽五下分结的三果阿那含圣者,此生已尽,来世未至,在其二者之间的中有期间,漏尽般涅槃,所以称为中般涅槃、中间般涅槃,取其在两世中间漏尽般涅槃之意,也就是说,必定不生于任何的净居天,这是中般涅槃的一个显著特征。
  一切在生死中轮回的众生,若不处在此世、彼世,则必定处在两世中间的中有阶段。中有,又译作中阴、中蕴等,指人自死亡至再次受生期间之识身。中有众生是随其先业应托生处,所报得的中有身即如彼形。
  例如:
  “或父母尊贵中有卑贱。或中有尊贵父母卑贱。如此等类亦不成胎。若父母及中有俱是尊贵。若业不和合亦不成胎。若其中有于前境处。无男女二爱亦不受生。
  难陀。云何中有得入母胎。若母腹净中有现前见为欲事。无如上说众多过患。父母及子有相感业方入母胎。”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十一》
  “尔时。世尊告四大天王。巴连弗国。于彼国当有婆罗门。名曰阿耆尼达多。通达比陀经论。彼婆罗门当纳妻。彼时。中阴众生当来与其作子。”--《杂阿含经》
  “此中蕴形有其二种。一者形色端正。二者容貌丑陋。地狱中有容貌丑陋如烧杌木。傍生中有其色如烟。饿鬼中有其色如水。人天中有形如金色。色界中有形色鲜白。无色界天元无中有以无色故。中蕴有情或有二手二足。或四足多足。或复无足。随其先业应托生处。所感中有即如彼形。若天中有头便向上。人傍生鬼横行而去。地狱中有头直向下。”——《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十一》
  一切众生若能不处此世、他世以及两世之间的中有世间这三处,则必定为纯大苦聚灭尽,已入无余涅槃者。
  例如:
  “无生死者即无此世,亦无他世,于此中间亦无两者,此即苦尽矣。”——《相应部》
  “若无来去无死生,若无死生无此世,亦无他世之两者,两者之中皆无有,此即成为苦之尽。” ——《小部》
  “无来往者则无生死,无生死者则无此世、无来世、无两界之中间,此始为苦恼之灭尽。”——《相应部》
  “因此,摩罗迦子!汝不在此世、不在来世、不在两界之中间,此为苦恼之灭尽。”——《相应部》
  上述的七果,则分别对应在不同的世间漏尽解脱。
  1、于现法中。得成道证。
  此为阿罗汉,当生在此世欲界漏尽解脱。
  2、正使不成。临命终时。当成道证。
  此为命终时,尚未进入中有期间,则漏尽解脱入无余涅槃。
  3、若临命终复不成者。当尽五下结。中间般涅槃。
  此为断五下分结的三果圣者,在中有世间,漏尽解脱入无余涅槃。
  4、生彼般涅槃。
  此为断五下分结的三果圣者才生彼世色界五不还天,便于其处般涅槃。
  5、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阿迦尼吒般涅槃。
  此三种情况皆为生于彼世色界五不还天之后,住经或长或短的时期然后漏尽般涅槃。
  上面七果之中,只是说了阿罗汉以及五种般涅槃的漏尽解脱情况,如果把四双八辈圣者都考虑进来,诸圣的解脱情况,主要分成如下两类:此世及舍此世以后。即:初果、二果、与四果,在此世也就是欲界人中得究竟解脱,五种般涅槃的三果圣者则是舍此世已而后究竟。其中,中间般涅槃的三果是在中有期间究竟解脱,生般涅槃等其余四种般涅槃是在色界五不还天究竟漏尽解脱。
  例如:
  “诸比丘!于我证净者皆为预流。其预流者之中,五者于此世究竟,五者舍此世已而后究竟。
  何等五者于此世究竟耶?
  即:极七返、家家、一种子、一来、现法阿罗汉。此五者于此世究竟。何等五者舍此世已而后究竟耶?
  即:中间般涅槃、损害般涅槃、无行般涅槃、有行般涅婆、上流至色究竟也。此五者舍此世已而后究竟。”——《增支部》
  注意,经文所说非常严谨准确!经文不说“彼世”,而是说“舍此世已而后”,因为单说“彼世”不能包括中有世间。无论是在中有世间,还是生于色界五不还天,都属于在此世欲界人间之外的其余环境。
  在南北传的阿含经中,通常用敲打烧红的炽热的铁钵时所迸飞出的铁屑的熄灭情况,来解释什么是中般涅槃。迸飞的铁屑代表神识,用此铁屑产生后还未落地就熄灭、消灭、消失,来比喻神识才生于中有期间就漏尽解脱,立即就般涅槃、入于无余涅槃,神识灭尽无有,所以称此类情况为“中般涅槃”或“中间般涅槃”。中般涅槃,也是无明灭则行、识、乃至老病死等纯大苦聚俱时灭尽的一个典型情况。
  中般涅槃,若根据神识在中有期间留住时间的长短,则还可细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1、才进入中有便般涅槃
  例如:
  “譬如烧麸。才燃便灭。当知比丘亦复如是。少慢未尽。五下分结已断。得中般涅槃。是谓第一善人所往至处。世间谛如有。”——《中阿含经》
  “譬如敲打长时间加热之铁钵时,铁屑生而消失,如是,诸比丘!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属我应不存在;我将来不作,又,将来属我应不存在;我断舍存在、断舍变化之物。彼不着于有,不着于生,以正慧观察寂静最上义句,而彼非完全证得其句,彼非完全断灭慢随眠,非完全断灭有贪随眠,非完全断灭无明随眠,彼尽五顺下分结故,为中间般涅槃者。”——《增支部》
  2、在中有期间留住少时便般涅槃
  例如:
  “譬若如铁洞燃俱炽。以椎打之。迸火飞空。上已即灭。当知比丘亦复如是。少慢未尽。五下分结已断。得中般涅槃。是谓第二善人所往至处。世间谛如有。”——《中阿含经》
  “诸比丘!譬如敲打长时间加热之铁钵时,铁屑发生、跳扬已而消失。如是,诸比丘!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属我应不存在,……乃至……彼尽五顺下分结故,为中间般涅槃者。”——《增支部》
  3、中有期将结束,尚未受生之前便般涅槃
  例如:
  “譬若如铁洞燃俱炽。以椎打之。迸火飞空。从上来还。未至地灭。当知比丘亦复如是。少慢未尽。五下分结已断。得中般涅槃。是谓第三善人所往至处。世间谛如有。”——《中阿含经》
  “诸比丘!譬如敲打长时间加热之铁钵时,铁屑发生、跳扬已,无损害而消失,如是,诸比丘!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属我应不存在,……乃至……彼尽五顺下分结故,为中间般涅槃者。”——《增支部》
  上述经文中,烧红的铁等,表示此肉身;飞扬的铁屑等,表示神识;地,表示色界。意即,三果圣者此生命尽,神识已经离开肉体,进入到了中有期间,尚未转生到色界的五不还天,便漏尽般涅槃。
  三、中般涅槃者必定不生于任何的净居天中
  依上文可知,中般涅槃是指在中有期间漏尽般涅槃,中般涅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必定不生于任何的净居天中,并非如《人施设论》作者所说的:“彼若生之等无间或不达於寿量之中,断上结而圣道生。此称为中般涅盘人”以及《清净道论》所说的“‘中般涅盘’者,虽生起於何处之净居天,但不达於中寿而般涅盘。”或者“‘中般涅槃’,即生于任何的净居天中,未达于中寿而槃涅槃的。”意即:命终生天的三果阿那含圣者,如果在天上没有度过超过其一半天寿、度过了小半生的天寿时般涅槃,就是中般涅槃。实际的真实情况是,由于中般涅槃者,根本就没有生在任何的净居天中,已经在中阴期间漏尽入无余涅槃了,所以也就根本不存在于其中度过若干寿命之事情,显然,这是《人施设论》及《清净道论》等作者,在师心自用地胡乱解释中般涅槃。
  即使在北传论中,也同样是把中般涅槃解释为在中有期间便般涅槃。
  例如:
  “云何中般涅盘补特伽罗?谓有三种中般涅盘补特伽罗。一、有一种中般涅盘补特伽罗,从此没已;中有续生。中有生已;便般涅盘。如小札火,微星纔举,卽便谢灭。二、有一种中般涅盘补特伽罗,从此没已;中有续生。中有生已;少时经停。未趣生有,便般涅盘。如铁抟铤,炎炽赫然,锤锻星流,未下便灭。三、有一种中般涅盘补特伽罗,从此没已;中有续生。中有生已;往趣生有。未得生有,便般涅盘。如彼热铁,椎锻星流,下未至地,卽便谢灭。如是三种中般涅盘补特伽罗,总说为一中般涅盘补特伽罗。”——《瑜伽二十六卷》


  可见,《人施设论》及《清净道论》作者关于中般涅槃的解释,不但与佛陀阿含正法之佛理相悖,亦与北传论不合,《人施设论》及《清净道论》之错谬,于此亦可略见一斑矣。

(责任编辑:金桥)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