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道论》胡说唯有亲近阿阇梨才能了知佛经真意

 

  切莫只取字句之影而诽谤世尊!佛语甚深,常亲近阿阇梨而习取其真意。当知这才是那经中的真意。
  ——《清净道论》


  《清净道论》相当于是在说:佛经字句只是虚妄不实之影,行人若是依佛经字句修学,就是在诽谤佛陀,因此不要依佛经字句,而要依阿阇梨,只有阿阇梨才能知晓佛经的真意,只有从阿阇梨处才能习取、领会到佛法的真意。
  这是典型的依人不依法!贬低佛说经律为虚妄不实之影,习取、受持佛经字句是诽谤佛陀;抬高阿阇梨的地位,唯有阿阇梨才能理解佛经真意,进而使行人舍弃佛经字句、佛说经典,唯以阿阇梨马首是瞻,这才是《清净道论》作者的“真意”!      
  依阿阇梨而不依佛经之字句,必有无量过失,简述如下:
  一、佛说经律,言必有义,语与义如水与波,不可分割
  佛所说法,文义具足,语即为义,义依语显,不可分割!
  例如:
  “如此说者,当知是义。”——《中阿含经》
  “世尊说初善、中善、后亦善,文义具足之法”。——《长部》
  “师与弟子,于最胜句,义与义、文与文,相合相会而不违背也。”——《增支部》
  佛经字句为法义之所依,佛法真意依佛经字句而记说。
  例如:
  “世尊亦如具寿舍利弗,以如是之句、如是之文,记如是之义。”——《增支部》
  佛经字句与义相应,故而,佛子必以同句同义:正述字句、正解义理。
  “师及弟子一切同法.同义.同句.同味。”——《杂阿含经》
  “若有同梵行者,于僧伽中说法,若汝等判断:‘此具寿,正解义理,正述字句’时,应言:‘善哉!’”——《长部》
  佛陀经律与法义皆依语言文字而存在,若背离经律、不依佛经字句,则断法义之根,佛法必灭矣!
  二、信受不依佛经字句者,必谤佛陀:言不及义
  佛经字句与义相应,语即为义,依语即依义,故而,信受不依佛经字句者,必谤佛陀:言不及义、词不达意、语义不合……,乃至诽谤佛所说法不是真正佛法,佛陀的经律字句只是虚妄不实之影。
  三、不依佛经字句,必生缠缚诤讼
  佛所说语,与义相应,同句同义,故而无诤。
  例如:
  “道说真实、不虚妄与义相应,此法无诤。”——《中阿含经》
  “师及弟子一切同法.同义.同句.同味。”——《杂阿含经》
  佛经字句凿凿自然无诤,若不依佛经字句,能令多众起于非义,必生缠缚诤讼。
  若于义与非义诤讼不休,则依佛说四大教法、依经依律镇之,则如明矾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
  四、不依经解义,必三世佛冤
  佛经字句与义相应,依文而记义,依文而释义,佛子亦应依文而解义。
  例如:
  “世尊亦如具寿舍利弗,以如是之句、如是之文,记如是之义。”——《增支部》
  “彼大姊亦为余与世尊同是以此句此文,说明此义。”——《相应部》
  佛说四大教法反复强调,依经依律辨别义与非义,而“依经解义,三世佛冤”乃颠覆四大教法之流变魔说。不依佛经字句而解义,必文、义俱失,那才真的三世佛冤呢!


  总之,《清净道论》所说的:“切莫只取字句之影而诽谤世尊!佛语甚深,常亲近阿阇梨而习取其真意。当知这才是那经中的真意”实为釜底抽薪之计,是从根本处破坏佛法,让人远离佛陀经典,毁人正信,为抬高阿阇梨的地位、作用,唯以阿阇梨为皈依处张本。

(责任编辑:金桥)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