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道论》谬解团食

 

  “团食”即指各种食物。由于彼比丘的行乞而一团一团的落在钵内的各种食物为团食,或一团团的降落故为团食,即指从各处所受的施食。——《清净道论》


  也真的是难为《清净道论》的作者了,竟然能够把团食解释成一团一团落在钵中的食物。设想一下,如果施主布施的是一片一片的饼,则是否应该叫片食呢?若是布施的一条一条的面条,是否应该叫条食?《清净道论》作者说团食指是一团一团的落在钵中的食物,此种解释实有祸乱佛法之嫌,如果任由此类做法广泛传播,必将与佛教界既定的约定俗成之概念混乱、冲突,修学者必将无所适从,贻害无穷。其实,在佛法中,团食是一个有着固定含义的词语,依经依律自可知之不误。
  一、团食为四食之一
  团食,亦即是抟食,乃是旧译,新译则称为段食,为四食之一。
  例如: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一者抟食。二者触食。三意思食。四者识食。”——《杂阿含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之类有四种食。长养众生。何等为四。所谓抟食或大.或小。更乐食.念食.识食。是谓四食。”——《增一阿含经》
  “云何四法是应遍知?[谓:]四食。即若粗若细之段食,第二是触[食],第三是意思[食],第四是识[食]。此等四法是应遍知。”——《长部》
  二、团食是指欲界众生的分段饮食
  由于欲界众生饮食时,除了地狱众生,其余大都是分段饮食,所以称为段食。
  例如:
  “四食:段食、若粗、若细也,第二触[食,]第三意思[食],第四识食也。”——《长部》
   “是时众内有一有情禀性耽嗜。忽以指端尝彼地味。随尝之时情生爱着。随爱着故段食是资。尔时方名初受段食。”——《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时彼有情。由段食故滓秽在身。为欲蠲除便成二道。由斯遂有男女根生。便相染着。”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由于欲界的诸天也是段食,所以称欲界天为段食天或抟食天,超越、超过抟食天则到色界天。
  例如:
  “于现法中不得究竟智。身坏命终。过抟食天。生余意生天在于此中。”——《中阿含经》
  “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于现法出入想知灭定。必有此处。若于现法不得究竟智。身坏命终。过抟食天。生余意生天中。于彼出入想知灭定。必有此处。”——《中阿含经》
  “友!世间有比丘,戒圆足、定圆足、慧圆足,亦能入于想受灭、亦能出,有如是处。彼若于现法不得解悟,彼超越于段食天之同伴,生于随一意成众中,入于想受灭、亦能出,有如是处。”——《增支部》
  三、团食是指抟弄成团状而食
  团食,之所以叫团食,还有另外的一个含义,乃是因为比丘吃饭时,把食物抟弄成大小合适的圆形的饭球、饭团而食,所以称为团食或抟食。
  例如:
   “不应作过大之饭球。不恭敬故,作大饭球者,突吉罗。”——《南传律》
  “应作圆形饭球。不恭敬故,作长形饭球者,突吉罗。”——《南传律》
  “或复食时极小入口极大入口。如贫乞入。佛言。不应如是不极小抟不极大抟。圆整而食。应当学”——《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不得大团饭食,应当学。”——《摩诃僧祇律》
  “若放恣诸根掷团食者,越学法。狂、痴、心乱无罪。是故说,不得掷团食,应当学。”——《摩诃僧祇律》
  “沙门瞿昙受食平钵。等羹饮食。尊。沙门瞿昙抟食。齐整徐着口中。抟食未至。不豫张口。及在口中三嚼而咽。无饭及羹亦不断碎。有余在口。复内后抟。”——《中阿含经》
  时至今日,印度许多人的吃饭方式主要还是以手团弄饭菜等为团状而食。
  四、欲界众生所食大都为团食
  欲界众生,除了地狱众生为识食之外,人类等其余众生所食大都为抟食,乃至阿修罗、以及诸六欲天,皆为抟食,所以并非如《清净道论》中所说的:“行乞而一团一团的落在钵内的各种食物为团食”,实际各种状态的欲界食物,例如乳、蜜、油、面、血、饼等并非是“一团一团”形状的食物,也都属于团食之列。
  例如:
  “彼云何名为抟食。彼抟食者。如今人中所食。诸入口之物可食啖者。是谓名为抟食。”——《增一阿含经》
  “阎浮提人种种饭.麨面.鱼肉以为抟食。……拘耶尼.弗于逮人亦食种种饭麨面.鱼肉以为抟食。……郁单曰人唯食自然粳米。天味具足以为抟食。……龙.金翅鸟食鼋鼍.鱼鳖以为抟食。” ——《长阿含经》
  夜叉、饿鬼、罗刹等鬼神,以血肉、粪便等为团食。
  例如:
  “(夜叉)渴饮血饥唯食肉不吃余食。”——《律》
  “或作饿鬼。恒食脓血。”——《增一阿含经》
  “常在尸林边过。此弃尸处有一药叉。依止而住食死人肉。”——《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因业果之余薰,续于五百世之间生为夜叉,一日亦不得满腹之食物!每日只能食粪便以充饥。”——《小部》
   “当食之时现罗刹像。仪容可畏长爪锯牙爴裂人体。餐噉血肉发爪筋骨无有孑遗。乃至滴血堕地以指挑取并土吞之。我次未至处铁城内每日食一。彼诸女者非是人类。皆是罗刹。”——《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同时,六欲天也称为抟食天、段食天,若圣者超越抟食天,则为阿那含,生于色界诸天,不再还生欲界。
  例如:
  “阿须伦食净抟食以为抟食。洗浴.衣服为细滑食。四天王.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食净抟食以为抟食。”——《长阿含经》
  “尔时。尊者舍梨子告诸比丘。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于现法出入想知灭定。必有此处。若于现法不得究竟智。身坏命终。过抟食天。生余意生天中。于彼出入想知灭定。必有此处。”——《中阿含经》
  “友!世间有比丘,戒圆足、定圆足、慧圆足,亦能入于想受灭、亦能出,有如是处。彼若于现法不得解悟,彼超越于段食天之同伴,生于随一意成众中,入于想受灭、亦能出,有如是处。”——《增支部》
  “因学色有断.贪断业。学欲舍离故。得息.心解脱。得已乐中。爱惜不离。于现法中不得究竟智。身坏命终。过抟食天。生余意生天在于此中。诸贤。是谓内结人阿那含。不还此间。”——《中阿含经》
  五、抟食有粗细之别
  抟食,可分为粗、细两类。
  例如:
  “云何知食如真。谓有四食。一者抟食粗.细。二者更乐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是谓知食如真。 ”——《中阿含经》
  “世尊说四食。众生以此得存长养。云何为四。一曰抟食粗细。二曰更乐。三曰意念。四曰识也。” ——《中阿含经》
  其中,阿修罗以及诸天所食抟食,以及中阴众生、劫初众生所食抟食,比较精细,食后无有秽滓,“食自然消化,如酥投火”,称为细抟食,其余抟食则称为粗抟食,粗抟食在食后会遗留大小便等滓秽。
  例如:
  “彼天初生。如此人间一.二岁儿。自然化现。在天膝上坐。彼天即言。此是我子。由行报故。自然智生。即自念言。我由何行。今生此间。即复自念。我昔于人间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由此行故。今得生天。我设于此命终。复生人间者。当净身.口.意。倍复精勤。修诸善行。儿生未久便自觉饥。当其儿前有自然宝器。盛天百味自然净食。若福多者饭色为白。其福中者饭色为青。其福下者饭色为赤。彼儿以手探饭着口中。食自然消化。如酥投火。彼儿食讫。方自觉渴。有自然宝器盛甘露浆。其福多者浆色为白。其福中者浆色为青。其福下者浆色为赤。其儿取彼浆饮。浆自消化。如酥投火。” ——《长阿含经》
  劫初众生,从光音天来下,以地味为段食,此地味也属于细抟食,食后无有滓秽,所以此时的众生没有大小便道以及男女二根。
  例如:
  “时此世界。无有日月星辰昼夜时节。亦莫能辨男女贵贱。但相唤言萨埵萨埵。是时众内有一有情禀性耽嗜。忽以指端尝彼地味。随尝之时情生爱着。随爱着故段食是资。尔时方名初受段食。”——《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劫初之人从光音天来下,纯是化生,没有大小便道以及男女二根,所食地味抟食为细抟食,食后不留滓秽,尚不存在大小便之事。其后,久经岁月,众生福德转薄,劫初自然地味灭后,众生所食转粗,以致杂质滓秽在身,为了排泄,所以众生则产生了大小便道以及男女二根。
  例如:
  “汝诸苾刍。地味没已。时诸有情由福力故。有地饼出。色香味具。色如少女花。味如新熟蜜。食此地饼长寿而住。若少食者身有光明。因相轻慢如前广说。乃至地饼没故。时诸有情共集一处忧愁而住。作如是语。苦哉苦哉。由如有人先遭苦事。重忆念时作如是语。苦哉苦哉。我昔曾遭如是恶事。是诸有情地饼没时亦复如是。然而不知此言所诠何义。汝诸苾刍。地饼没已。时诸有情由福力故有林藤出。色香味具。色如雍菜花。味如新熟蜜。食此林藤长寿而住。若少食者身有光明。因相轻慢广如前说。乃至林藤没故。时诸有情共集一处忧愁而住。作如是语。汝离我前。汝离我前。由如有人极相瞋恨不许当前。广说如上。汝诸苾刍。林藤没已。时诸有情由福力故有妙香稻。不种自生无糠秽。长四指。旦暮收获苗则随生。至暮旦时米便成熟。虽复数取而无异状。以此充食长寿而住。时彼有情由段食故滓秽在身为欲蠲除便生二道。由斯遂有男女根生。更相染着。”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可见,《清净道论》的作者,纯粹是不清楚团食在佛法中的真实含义,望文生义的在胡乱解释团食,实是自误误人也。

(责任编辑:金桥)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