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道论》谬说安般

 

  只于(息的)所触之处(即鼻孔)而置念修习者,而得(安般念业处的)修习成就。——叶均译《清净道论》
  而且[息]之所触处[即]修习者唯置念[鼻孔]。乃成[安般念业处之]修习。——《清净道论》


  《清净道论》相当于是说:只有把念置于鼻孔处,才能修成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实际真的如此吗?若知晓经律中关于安那般那念是如何记述的,自可知之而不惑矣。
  一、安那般那是指入出息
  安那般那,简称安般,巴利语为ānāpāna,ānāpāna一词由āna + apāna构成,ānā和apāna都有呼吸的意思,āna指入息,apāna指出息,则安般乃入出息之义。也翻译作安那波那、阿那阿波那等。ana,原为持来之意,用以指入息;apana,原为遣去之意,用以指出息。安那波那念,巴利语为ānāpānassati,即入出息念、观入出息,乃是通过观入出息以调心入定的禅修法门。由于诸圣与如来多住此安那波那念,所以安般也被称为圣住、如来住等。
  例如:
  “如来二月以安那般那念坐禅思惟住。所以者何。我于此二月念安那般那。多住思惟。入息时念入息如实知。出息时念出息如实知。若长若短。一切身觉入息念如实知。一切身觉出息念如实知。身行休息入息念如实知。乃至灭出息念如实知。”——《杂阿含经》
  “诸比丘!谓:正说是圣住、是梵住、是如来住。应以入出息念定为正说,谓:是圣住、是梵住、是如来住。”——《相应部》
  “佛告诸比丘。若有正说。圣住.天住.梵住.学住.无学住.如来住。学人所不得当得。不到当到。不证当证。无学人现法乐住者。谓安那般那念。此则正说。所以者何。安那般那念者。是圣住.天住.梵住。乃至无学现法乐住。”——《杂阿含经》
  二、安那般那念是身念处之一
  身、受、心、法之四念处中的身念处,其观法有多种,如观行住坐卧、观身不净、观身中四界、观尸体等,安那般那念是身念处的诸多观法之一种。
  例如: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长即知入息长。出息长即知出息长。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学一切身息入。学一切身息出。学止身行息入。学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中阿含经》
  “诸比丘!于此,为有情之净化、愁悲之超越、苦忧之消灭、正道之获得、涅槃之作证,此有一法,即四念处也。四者何耶?曰:比丘!于此,于身随观身,热心而注意,甚深持念,于世间除去贪忧。于受随观受,热心而甚注意,有持念,于世间除去贪忧。于心随观心,热心而甚注意,有持念。于世间除去贪忧。于法随观法,热心而甚注意,有持念,于世间除去贪忧。[如是谓四念处]。
  诸比丘!如何是比丘于身随观身耶?诸比丘!于此,比丘或行于闲林、或行于树下、或行于空闲处,结跏趺坐,以身正直,当前立念。彼念而出息,念而入息。或长出息,知‘予长出息;’或长入息,知‘予长入息。’或短出息,知‘予短出息;’或短入息,知‘予短入息。’或修观‘予觉一切身而出息;’或修观‘予觉一切身而入息。’又修观‘予令静止身行而出息。或修观‘予令静止身行而入息。诸比丘!恰如精巧之辘轳工或辘轳工之弟子,或长旋转而知‘予长旋转,’或短旋转而知‘予短旋转,’如是,比丘或长出息而知‘予长出息,’……乃至……修观‘予令静止身行而出息。’如是,于内身而随观身,于外身而随观身,于内外身而随观身。于身而随观某法、于身而随观灭法、于身而随观某灭之法。彼现‘身是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即不执着世间。如是,比丘则于身随观身也。”——《中部》
  三、安那般那念法门的说法因缘
  安那般那念之禅修法门的说法因缘,其详情记载于戒律中的四波罗夷的第三波罗夷杀戒,于南北传的戒律中皆有详细的记载。大致的事情是:佛陀为比丘说不净观,比丘依之观修,多于身命生厌患者,许多的比丘因此求刀自杀,导致僧团人数急剧减少,佛陀应机说安那波那念法门,比丘依之修行多有得道证果者。
  例如:
  “尔时世尊。游毗舍离猕猴江边讲堂中。以无数方便与诸比丘说不净行叹不净行叹思惟不净行。诸比丘作是念。今世尊为我等说不净行叹不净行叹思惟不净行。时诸比丘即无数方便习不净观。从定觉已厌患身命愁忧不乐。譬如自喜男子女人以死蛇死狗死人系其颈甚厌患臭秽。诸比丘亦复如是。以无数方便习不净观。厌患身命愁忧不乐。便求刀欲自杀。叹死赞死劝死。诸比丘在婆裘河边园中住。作是念。世尊无数方便说不净行叹不净行叹思惟不净行。彼以无数方便习不净观。厌患身命愁忧不乐求刀欲自杀叹死赞死劝死。时有比丘字勿力伽难提。是沙门种出家(言沙门种是姓)手执利刀入婆裘园中。见有一比丘厌患身命秽污不净。遥见勿力伽难提比丘来语言。大德。断我命来。我以衣钵与汝。彼即受其雇衣钵已。便断其命。于彼河边洗刀心生悔恨言。我今无利非善。彼比丘无罪过。而我受雇断他命根。时有一天魔知彼比丘心念。即以神足而来在勿力伽难提比丘前。于水上立而不陷没劝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获大功德度不度者。时难提比丘闻魔赞已悔恨即灭。便作是念。我今获大功德度不度者。即复持刀入园中而问言。谁未度者我今欲度之。时有未离欲比丘。见勿力伽难提比丘甚大怖惧毛竖。勿力伽难提见已语诸比丘言。汝等勿惧。诸根未熟。未任受化。须待成熟当来相化。其中比丘欲爱尽者。见勿力伽难提心不怖惧身毛不竖。时勿力伽难提比丘或日杀一比丘或杀二三四五乃至六十人。
  ……尔时毗舍离比丘以小因缘集在一处。尔时世尊观诸比丘众减少。诸大德比丘有名闻者皆不复见。尔时世尊知而故问阿难言。众僧何故减少。诸名闻大德者。今为所在皆不见耶。尔时阿难以先因缘具白佛言。世尊先以无数方便广为诸比丘说不净行叹不净行叹思惟不净行。时诸比丘闻已厌患身命求人断命是以少耳。唯愿世尊。与诸比丘更作方便说法。使心开解永无疑惑
  佛告阿难。今可集诸比丘会讲堂。时阿难受佛教。即集诸比丘会讲堂。集比丘僧已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住。白世尊言。今众僧已集。愿圣知时。尔时世尊即诣讲堂在众中坐。告诸比丘。有阿那般那三昧。寂然快乐。诸不善法生即能灭之永使不生。譬如秋天降雨之后无复尘秽。又如大雨能止猛风。阿那般那三昧亦复如是。寂静快乐。诸不善法生即能灭之。尔时世尊以无数方便为诸比丘说阿那般那三昧。叹阿那般那三昧。叹修阿那般那三昧。彼诸比丘便作是念。世尊今日无数方便为我等说阿那般那三昧。叹阿那般那三昧。叹修阿那般那三昧。当勤修习之。时诸比丘即以种种方便思惟入阿那般那三昧。从阿那般那三昧觉已。自知得增上胜法住于果证。”——《四分律》
  在南传的律中也有同样的记载。
  例如:
  “尔时,佛世尊在毗舍离大林中之重阁讲堂。尔时,世尊为诸比丘以种种方便说不净法,叹不净,赞不净观,反复教示,赞叹入不净三昧。如是,世尊告诸比丘:「诸比丘!我欲静坐半月,除送食者,谁皆不得来我处!」「诺!世尊!」诸比丘应诺世尊,除送食者,谁皆不得至世尊之住处。
  诸比丘因「世尊以种种方便说不净法,叹不净,赞不净观,反复教示,赞叹入不净三昧,」彼等专念住于诸身分之无利益观、不净观行,彼等惭羞、困恼、厌恶己身,恰如善好严饰之少年男女,头已洗净,而以死蛇、死狗或死人缠系其颈,则惭羞、困恼、厌恶。如是,诸比丘惭羞、困恼、厌恶己身,以自断其命或互断其命,又至鹿杖沙门处而作是言:「善哉!好友!汝断我等之命,此衣钵当归于汝。」如是,鹿杖沙门为衣钵,多断比丘之命,持染血之刀至婆裘摩河。时,鹿杖沙门边洗其血刀,边如是生疑悔:「我真实无利无益,我真实有恶利而无益利,我多作无功德行,我夺去甚多持戒有德之比丘命。」
  尔时,一魔神履于水面而来,言鹿杖沙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有利益,有善利。善男子!汝多作功德行,未度者汝与度之。」其时,鹿杖沙门〔思:〕「据云,我实有利益,我有善利。据云,我多作功德行,未度者我与度之。」故〔再〕持利刀,由寺至寺,由房至房,作如是言:「谁未度者,我与度之。」因此,诸比丘中之未离欲者,于是时心中惊惶恐怖,身毛皆竖。然而,诸比丘中之离欲者,于是时心无恐怖惊惶,泰然身毛不竖。如是,鹿杖沙门于一日夺一比丘之命,一日夺二比丘之命,一日夺三比丘之命,一日夺四比丘之命,一日夺五比丘之命,夺十比丘之命,夺二十比丘之命,夺三十比丘之命,夺四十比丘之命,夺五十比丘之命,于一日夺六十比丘之命。
  尔时,世尊过半月从静坐而起,告长老阿难曰:「阿难!何以僧众如是之少?」……(三)诸比丘!若屡屡精进修此入出息念定,住于最胜寂静、纯粹安乐者,立即能使已生起之恶不善法灭尽而寂静。诸比丘!譬如于夏季末月扬起之尘埃,若非时之大雨,立即灭尽之。如是,诸比丘!若屡屡精进修入出息念定,住于最胜寂静、纯粹安乐者,立即能使已生起之恶不善法灭尽而寂静。
  诸比丘!如何精进修入出息念定,如何屡屡修习,住于最胜寂静、纯粹安乐〔之境〕,立即能使已生起之恶不善法灭尽而寂静乎?诸比丘!于此,比丘或至阿兰若、或至树下、或赴空屋,结跏直身而坐,使正念现前,彼正念出息,正念入息;正长出息而知「我长出息」,正长入息而知「我长入息」;或正短出息而知「我短出息」,或短入息而知「我短入息」。修「以全身感受我出息」,修「以全身感受我入息」;修「身行镇静而我出息」,修「身行镇静而我入息」;修「喜感受我出息……我入息」;修「以乐感受我出息……入息」;修「心行感受我出息……我入息」;修「以心行镇静我出息……我入息」;修「心感受我出息……我入息」;修喜悦心……乃至……等持心……乃至……解脱心……乃至……无常观……乃至……离欲观……乃至……灭观……乃至……舍遣观我出息……我入息」。诸比丘!如是精进修入出息念定,如是屡屡修习,住于最胜寂静、纯粹安乐〔之境〕,立即能使已生起之恶不善法灭尽而寂静。”——《南传律》
  不只是律中有这样的记载,在《杂阿含经?》以及与之对应的《相应部》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经文较长恕不俱引。
  例如: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金刚聚落跋求摩河侧萨罗梨林中。
  尔时。世尊为诸比丘说不净观。赞叹不净观言。诸比丘修不净观。多修习者。得大果大福利。”——《杂阿含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毗舍离大林重阁讲堂。
  其时,世尊为诸比丘,以种种方便说示不净论,赞叹不净[观],并赞叹对不净[观]之修习。”——《相应部》 
  四、安那波那念可依系念在前修行
  修行安那般那念,并非如《清净道论》所说的,必须把念置于鼻孔处才可以修行,“立念在身”、“系念在前”等同样可以修行,这类例子经律中比比皆是。
  例如: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长即知入息长。出息长即知出息长。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学一切身息入。学一切身息出。学止身行息入。学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中阿含经》
  “诸比丘!如何是比丘于身随观身耶?诸比丘!于此,比丘或行于闲林、或行于树下、或行于空闲处,结跏趺坐,以身正直,当前立念。彼念而出息,念而入息。或长出息,知‘予长出息;’或长入息,知‘予长入息。’或短出息,知‘予短出息;’或短入息,知‘予短入息。’或修观‘予觉一切身而出息;’或修观‘予觉一切身而入息。’”——《中部》
  “佛语阿难。若有比丘随其所依城邑聚落止住。晨朝时到着衣持钵摄身诸根系念一心入村乞食。食已若在空处若在树下若在空舍。敷尼师坛正坐端身系念在前。除世贪嫉。于他财物远离贪着。如是行者则能舍离瞋恚睡眠调戏疑悔。是诸阴盖能烦恼心使慧力羸不至涅槃。是故当除。若息入时当一心知入。若息出时当一心知出。若长若短。若息入遍身。当一心知从一切身入。若息出遍身。当一心知从一切身出。除身行时。当一其心念出入息。受喜时受乐时受心行时除心行时。当一其心念出入息。”——《十诵律》
  系念在前,其实也就是对于行住坐卧等威仪行止,时刻保持正念正知,不一定非要置念于鼻孔处。
  例如:
  “佛告诸比丘。汝等各当系念在前自防护心(何谓系念。谓行四念处观。内身观除无明世间若护观外身及痛心法亦如是。何谓在前。所谓若行若立。若卧若睡。若觉。若去若来。前后瞻视。若屈申俯仰。若着衣持钵。若食饮便利。若语若默。常其心。此是我教)”—— 《弥沙塞羯磨本》
  “佛遥见之告诸比丘。汝等各当系念在前自防护心。是诸佛教。何谓系念。谓行四念处观、内身循身观、除无明世间苦观。外身、内外身及痛心法亦如是。何谓在前。所谓若行若立若坐若卧若睡若觉若去若来若前后视瞻若屈伸俯仰若着衣持钵若食饮便利若语若默常一其心。此是我教。”——《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对于属于观身念处的安那波那念来说,系念在前实际是特指置念于息、系念在息,系心、系念于呼吸之处,而不是系心鼻孔处。
  例如:
  “阿难。云何比丘修阿那般那念。作证成就游安乐住。若比丘依止城邑聚落住。时到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摄身口意善住身念。心不驰乱常行正受。摄持诸根入城乞食。乞食已还至彼寂静处安坐。谓于空地山涧岩窟塚间。敷草正坐。除诸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盖灭诸障碍。心慧力明系心在息。息入时知息入。息出时知息出。息入长时知息入长。息出长时知息出长。息入短时知息入短。息出短时知息出短。”
  ——《摩诃僧祇律》
  系心、置念在呼吸处、入出息处,其实才真正的与观入出息念之安那般那念名实相副也,而不是如《清净道论》所谬说的“修习者唯置念[鼻孔]。乃成[安般念业处之]修习”。

(责任编辑:金桥)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