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道论》谬说入灭尽定可闻召唤之声音而出定

 

  在僧伽集合而不见他之时问道:“某比丘在那里”?答:“正在入灭定”。于是遣一比丘道:“你去!说僧伽召他”。此时这(使者)比丘去到入定者可以听得声音的地方站着说:“朋友,僧伽在等待你”,他便出定。——叶均译《清净道论》
  在僧伽集合而师不见他之时问道:“某比丘在那里”?答:“正在入灭定”。于是遣一比丘道:“你去!说我召他”。此时这(使者)比丘去到入定者可以听到音声的地方站着说:“师召尊者”,他便出定。——叶均译《清净道论》


  一、入灭尽定六识灭  
  入灭尽定者可以闻声而出定,这实在是闻所未闻之法界奇闻!
  一切见闻觉知,皆属六识。必缘耳根与声尘,才有耳识听觉生起。若想闻声出定,必须生起耳识听觉方可。入灭尽定者,包括耳识在内的六识皆灭,一切见闻觉知皆灭,别说是普通比丘的召唤之声根本听不见,即使是山崩地裂的巨大声音现于前,也根本不可能通过闻声而出定。
  例如:
  “灭尽定者,身、口、意行灭,不舍寿命,不离于暖,诸根不坏”。——《杂阿含经》
  “入灭受想定之比丘,亦身行灭、安息;口行灭、安息;心行灭、安息。”——《中部》
  “比丘入灭尽定者。想及知灭。”——《中阿含经》
  二、入无色定不能闻声
  不但入六识灭的灭尽定不能闻声,即使是入度一切色想的无色定,耳识等前五识已灭,同样也不能见色闻声。诸部律中有许多关于大目揵连尊者入无色定不闻声的论述。
  例如:
  “尔时尊者大目连作如是言:「长老!我入无色定,闻苏河边龙象饮已抖擞耳声。」诸比丘言:「无有是处,入无色定过一切色想,云何闻声?汝妄语不实,应作举羯磨。」即集比丘僧。佛乘神足从空中来,知而故问诸比丘:「汝作何等?」诸比丘以上因缘具白世尊,乃至妄语不实作举羯磨。佛告诸比丘:「目连实得无色定,不善知出入相,出定闻、非入定闻。」佛语目连:「汝当应善分别知。」”——《摩诃僧祇律》
  “又一时目连在耆闍崛山中。入虚空无色定。善取入定相。不善取出定相。从三昧起。闻萨卑尼池岸上大象声。闻已还疾入三昧。作是念。我入三昧中闻是象声。从三昧起语诸比丘。我一时在耆闍崛山中。入虚空无色定。闻萨卑尼池岸上象声。诸比丘语目连。何有此理。入虚空无色定中。若见若闻无有是事。何以故。若人入无色定。破坏色相舍离声相故。汝空无过人法故妄语。汝目连灭摈驱出。是事问佛。佛语诸比丘。汝等莫说目连是事过罪。何以故。目连见先事不见后事。如来亦见先亦见后。目连在耆闍崛山中。入虚空无色定。善取入定相。不善取出定相。是人从三昧起。闻萨卑尼池岸上象声已。还疾入虚空无色定。便谓我入定闻声。若人入无色定。若见色闻声。无有是处。何以故。是人破坏色相舍离声相故。若目连空无过人法故妄语者。亦无是处。目连随心想说无罪。”——《十诵律》
  “又一时目连在耆闍崛山中。入识处无色定。善取入定相。不善取出定相。从三昧起。闻天城中诸天歌声。闻已还疾入定。作是念。我在三昧中闻诸天歌声。从三昧起语诸比丘。我一时在耆闍崛山中。入识处定。闻天城中诸天歌声。诸比丘语目连。何有此理。入无色定而当见色闻声耶。何以故。若人入无色定。破坏色相舍离声相。汝空无过人法故作妄语。汝目连灭摈驱出。是事问佛。佛语诸比丘。汝等莫说目连是事过罪。何以故。目连见先事不见后事。如来亦见前亦见后。目连在耆闍崛山中。入识处无色定。善取入定相。不善取出定相。从三昧起。闻天城中诸天歌声。闻已还疾入定。便谓我入定闻声。若人入无色定。若见色若闻声。无有是处。何以故。是人破坏色相舍离声相故。若目连空无过人法故妄语者。亦无是处。目连随心想说无罪。”——《十诵律》
  “一时长老大目揵连。在耆闍崛山入无所有空定。善取入定相。不善取出定相。从三昧起。闻阿修罗城中伎乐音声已。还疾入定。作如是念。我在定中闻阿修罗城中伎乐音声。从三昧起语诸比丘。我在耆闍崛山入无所有处无色定。闻阿修罗城中伎乐音声。诸比丘语目连。何有是处。入无色定当见色闻声。何以故。若入无色定。破坏色相舍离声相。汝空无过人法故作妄语。汝目连应摈治驱遣。是事白佛。佛语诸比丘。汝等莫说目连犯罪。何以故。目连但见前事不见后事。如来亦见前亦见后。是目连在耆闍崛山。入无所有处无色定。善取入定相。不善取出定相。从定起闻阿修罗城中伎乐音声。闻已还疾入定。便自谓。我入定闻声。若入无色定。若见色若闻声无有是处。何以故。是人破坏色相舍离声相故。若目连空无过人法故妄语者亦无是处。是目连随心想说无罪。”——《十诵律》
  “佛在室罗伐城给孤独园。是时具寿大目连告诸苾刍曰。具寿。我入无所有定。闻曼陀罗池水之岸有诸象王吼叫之声。邬波难陀于众中坐。闻此说已作如是言。上座勿亏正理勿害法眼。我虽未证岂无圣教。如世尊说。若入无所有定者。必当远离色声诸境。如何入定而得闻声。所授记者必无是处。广说如前。六众诘罪鸣稚集众。与大目连作舍置羯磨。时舍利子令往白佛。诸苾刍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告曰。汝诸苾刍如大目连所言无妄。虽复现入无所有处定。诸色声想悉皆远离。然大目连获得静虑解脱胜妙等持。速出速入。虽是出定谓在定中。便以其事告诸苾刍。我在定中闻象吼叫。汝诸苾刍此大目连以实想说无犯。”——《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依律文可知:“若入无色定。若见色若闻声无有是处。何以故。是人破坏色相舍离声相故。”也就是说,入无色定必定不能闻声。
  三、入无想定也不能闻声
  入于灭尽定,六识暂灭而对外六尘毫无觉知存在,别说是普通比丘的召唤之声根本听不见,即使是山崩地裂的巨大声音也不会出定的。
  除了入灭尽定者不可能闻声外,入无想定以及无色定同样不能闻声。即使是大觉佛陀,若入无想定或无色定中,耳识等前五识已灭,虽然有意识醒寤知觉,也一样是不见色、不闻声。
  例如:
  “尔时。世尊过夜平旦。着衣持钵。入阿浮村而行乞食。乞食已竟。收举衣钵。澡洗手足。以尼师檀着于肩上。入神室燕坐。尔时。天大雷雨雹。杀四牛.耕者二人。彼送葬时。大众喧闹。其声高大。音响震动。于是。世尊则于晡时燕坐而起。从神室出。露地经行。时。彼大众中。有一人见世尊则于晡时燕坐而起。从神室出。露地经行。即往诣佛。稽首作礼。随佛经行。佛见在后。问彼人曰。以何等故。大众喧闹。其声高大。音响震动耶。彼人白曰。世尊。今日天大雷雨雹。杀四牛.耕者二人。彼送葬时。大众喧闹。其声高大。音响震动。世尊。向者不闻声耶。世尊答曰。我不闻声。复问。世尊。向为眠耶。答曰。不也。复问。世尊。时寤不闻此大声耶。答曰。如是。尔时。彼人便作是念。甚奇。甚特。极息至寂。如来.无所着.等正觉之所行。所以者何。寤而不闻此大音声。若世尊寤而不闻此大音声者。”——《中阿含经》
  “其迦罗摩。曾随路行住一树下。时有五百乘车于此而过。经少时间余有人来。问彼言曰。向见五百乘车于此过不。答言。不见。又问。闻声不。答言。不闻。又问。仁岂睡耶。答言。不睡。若不睡者。五百乘车于此而过。何不见闻。答言。我不眠睡心常觉悟。而不见闻。由定力故。彼闻是说便作是念。希有上人澄心寂虑乃能如是。又车行震响尘坌惊飞。蒙彼身衣而不闻见。故我于彼发净信心爱乐其法。佛告大臣。汝意云何。五百乘车所发音响。比虚空中雷震霹雳何者为大。白言大德非但五百乘。假令百千万车作大音响。岂能大于雷震之声。大臣当知。我于先时。在此聚落住重阁内。于小食时执持衣钵入村乞食。食已收衣钵洗足竟。于重阁中宴坐而住。忽然雷震降大霹雳。于时四牛及二耕夫。并有长者兄弟二人。闻此大声。因斯怖惧俱时丧命。城中人民高声大叫。我于尔时从宴坐起出阁经行。时有一人从城出外。来诣我所顶礼我足随我经行。我便告曰。何故城中共出大声。有大喧闹。彼白我言。城中向来天忽雷震降大霹雳。四牛及二耕夫。并长者兄弟二人。因斯怖惧俱时丧命。因此城内共出大声。彼问我言。大德。岂可不闻此大震声。我报。不闻。彼复白言。世尊睡耶。报言。不睡。我虽内觉而不外闻。彼作是念。希有如来应正等觉寂静而住。大雷震吼而不闻声。即于我所发净信心。”——《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
   “‘世尊!今天降豪雨,天雷鸣吼,电光闪闪,雷电震裂,击杀二农夫兄弟及四头牛,故集来大群众。然,世尊居住于何处耶?’‘友!我居住此处。’
  ‘然者,皆不见甚么耶?’‘友!不见。’
  ‘然者,世尊曾闻何声音耶?’‘友!我不闻何声音。’
  ‘然者,世尊在睡眠耶?’‘友!我不在睡眠。’
  ‘然者,世尊清醒有知觉耶?’‘友!唯然。’
  ‘然者,世尊清醒有知觉,天降豪雨,天雷鸣吼,电光闪闪,雷电震裂时,不见亦不闻其声音耶?’‘友!唯然。’
  福贵!尔时,彼等如是思惟:‘出家者如是平静心境而住,于其处清醒有知觉,天降豪雨,天雷鸣吼,电光闪闪,雷电震裂时,不见又不闻其声音,实不可思议,实稀有哉。’”——《长部》
  “佛告福贵。我于一时游阿越村。在一草庐。时有异云暴起。雷电霹雳。杀四特牛.耕者兄弟二人。人众大聚。时。我出草庐。彷徉经行。彼大众中有一人来至我所。头面礼足。随我经行。我知而故问。彼大众聚何所为耶。其人即问。佛向在何所。为觉寐耶。答曰。在此。时不寐也。其人亦叹希闻得定如佛者也。雷电霹雳。声聒天地。而独寂定觉而不闻。乃白佛言。向有异云暴起。雷电霹雳。杀四特牛.耕者兄弟二人。彼大众聚。其正为此。其人心悦即得法喜。礼佛而去。”——《长阿含经》
  从上述所引的经律内容可知,世尊此时或入于无想定,或入于无色定,皆有意识而暂灭前五识,故而虽然清醒有知觉,却不见色、不闻声,即使外界“天雷鸣吼,电光闪闪,雷电震裂”,佛陀此时于前五尘色相声音等也是毫无觉知。


  总而言之,《清净道论》所说的通过别人的召唤可以使入灭尽定者出定,纯粹是不明佛理的无稽之谈。请《清净道论》的作者“勿亏正理勿害法眼。我虽未证岂无圣教。”入灭尽定可闻召唤之声音而出定,必无是处!

(责任编辑:金桥)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