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山高云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说《楞严》,伪经之伪,从何而来?(之二)

[本贴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06:43 | 只看该作者

(文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
先说这个,
1,见佛三十二相,至少得会看相,要么用神通,但按诸说,阿含 系的阿难,这时没有此能力。
2,当然,有人会用“无所不能”的神通,来让佛陀救场了。
3,阿难出家的过程,是怎样的呢?网上的东西,展转 相抄,真伪错杂。
用最可靠的资料,来还原真相:
这个呢?
则取自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十三,:

尔时世尊,在菩提树下。降伏三十六俱胝魔军。证得无上正遍知觉。
时魔即往劫比罗城,于虚空中。告净饭王,及诸宫人,群臣,百姓曰:“沙门乔答摩今夜已死。”时净饭王闻之。心怀懊恼,闷绝擗地。及诸宫人群臣百姓,亦皆如是,悲泣懊恼。
时净居天观察下方。乃见斯事,即下空中。告迦比罗城国王人众曰。“乔答摩不死。今在菩提树下。证得无上正遍知道”。
时净饭王及宫人国臣。忽闻此言,踊跃欢喜。当此之时。甘露饭王诞生一子。以诸众人欢喜日生故。因号此儿。名曰阿难陀。既生此儿。置八乳母,共养育之。时甘露王召诸相师。遣占此儿。
相师报曰。“今汝此儿。当与释迦牟尼佛亲为侍者”。
时甘露王既闻此言。便作是念。今我此子宜加守护。不应令释迦牟尼佛见。后时,佛来至于劫比罗城,其王即将此子,藏避于广严城中。待佛去已还将归来。
世尊常法。于一切众生。心无不见,无有不知。此事于妄语戒中及十八头鱼中说并同。乃至世尊作如是念。“此阿难陀童子,逮最后身。合于我法中而得出家,为亲侍者。我所说法,皆能领受。更无遗失。我涅槃后,成罗汉果。 为度阿难陀故。须入劫比罗城甘露王宫。令彼王宫城人,不知我来”。
世尊作此念已。即作神通。并苾刍僧伽围绕。入甘露王宫。如法而坐。
其王闻佛到来宫内。即将阿难陀童子藏隐一房中。佛知是已,即作神力。令彼房门自然开辟。其阿难陀。先至佛所,礼世尊足。即便把拂,在佛背后。侍立扇佛。

其甘露王后来。礼世尊足已,却坐一面。佛即为王,说种种微妙法已。即从坐去。

其阿难陀童子。先业因缘故。还随佛去。

其王及夫人婇女眷属。撮留阿难陀童子。亦不能留得住。佛即告王及夫人等:"此阿难陀童子,是最后身。汝等亦不能留。宜应听去"。王即启佛:"若当如此。世尊且放归家。我当如法发遣"。佛言:"如是听汝"。
时甘露王。即使诸内外一切亲族,及请沙门婆罗门等。设食供养。乃至贫穷下贱乞人。皆施钱财衣服。阿难陀童子。于其会中别诸亲族。身著璎珞,乘七宝庄严象。多将侍卫,前后围绕。往尼拘律陀林中。至劫比罗城门。所乘之象,见池中有诸妙莲花。其象即往池边。以鼻卷取莲华。其占相师占相此事。白甘露王曰:"阿难陀童子今出游学。一闻于耳不忘于心"。
时阿难陀到尼拘林。从象而下,步诣佛所。顶礼恭敬,在一面坐。佛告十力迦叶:"汝应与此大欢喜童子如法度之"。十力迦叶既奉佛命。即便度之为受具戒。

===============================

尔时世尊。从劫比罗城。往王舍城竹林园中。时阿难陀背上生一小疮。佛令侍缚迦治之。即依佛教。为阿难陀治。是时世尊坐师子座。为诸大众广说法要。具寿阿难陀亦在此会听法。侍缚迦作是念云。"我治阿难陀疮。今正是时。何以故。听法心至。割截不知痛故"。作是念已。便取妙药傅其疮上。疮既熟已。以刀割之出其脓血。复以妙膏傅上。因即除差。然作此法时。阿难陀以听法故。了然不觉。佛说法已。侍缚迦白世尊曰。"我于听法坐中治阿难陀疮。割截针决。阿难陀以听法故。皆不觉知"。具寿阿难陀报曰。"我为听佛法故。假令割截我身碎如油麻。都不觉痛。"是时能治医王。见斯事已生希有心。
时诸苾刍咸皆有疑。请世尊曰。"大德。尊者欢喜曾作何业。遂于背上生痈疮耶?"。佛告诸苾刍:"欢喜先业汝今应听"。广说如前。乃至说伽他曰。

  “ 假令经百劫  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  果报还自受”
(续) 乃往古昔。于一边国。名鸡罗吒。有王治化。
当时无佛。唯有独觉出现世间。
时有独觉圣者。为乞食故。至此城中诣国王宅。王见生嗔。便以弹丸打其脊背。时彼尊者降自贡高。知彼非器舍之而去。诸苾刍。昔时王者。即欢喜是。由以嗔心以弹打辟支佛故。五百生中常于背上受恶疮报。今末后身余报如是。苾刍。若作黑白杂业当受其报。广说如前。


具寿欢喜有常法。若与如来真身相随行者。其心则常恭敬。若与如来化身行者。其心则少恭敬。时有一长者。请如来及诸苾刍。于其家中,设诸供养。尔时世尊。至时著衣持钵。与诸苾刍前后围绕。赴长者供。饭食讫,还来本处。苾刍问阿难陀曰。汝于今日,随如来赴供。为随真佛。为随化佛。阿难陀报曰。我于今日。与佛世尊相随往彼。非化身也。诸苾刍曰。以何知之。阿难陀曰。我若与真佛行者。心自恭敬,内怀惭愧。若与化佛行者。则不如此。诸苾刍递相报曰。此阿难陀甚为希有。能知真身化身差别诸相,贵贱等类。于是远近咸知,阿难陀善别诸相。
尔时世尊。从王舍城往室罗筏城。至誓多林中住。具寿阿难陀。著衣持钵,入室罗筏城乞食。时有一婆罗门。于中路逢阿难陀。作是念云。我先闻此沙门乔答摩弟子善能占相。今应试之。为解不解。便问阿难陀曰。今此路傍,胜叶波林。凡有几叶。阿难陀报曰。有如许百,如许千,如许万,如许拘胝。报已便去。时彼婆罗门。即于林中,取一把叶数之。知有七百七十七叶。弃之林外,默然而住。时阿难陀乞食已。复还归来,由于旧路。彼婆罗门问曰。圣者。今此林中,凡有几叶。报曰。前者有如许百千万拘胝。今者欠七百七十七叶。时婆罗门闻此报已。叹甚希有,善解算数。时诸苾刍,闻已生疑,白佛言。世尊。此具寿阿难陀。先种何业,善能占相算数。佛告诸苾刍。昔种福业,广说如前。乃至说伽他曰。

  假令经百劫  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  果报还自受
============
更多请看:
http://www3.fosss.org/DZZJian/Sh ... eID=946&Page=13
52#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06:46 | 只看该作者
《四分律》第四卷 初分之四

时阿那律释子。跋提释子。难提释子。金毗罗释子。难陀释子。跋难陀释子。阿难陀释子。提婆达释子。优波离剃发师第九各净洗浴已。以香涂身,梳治须发,着珠璎珞。乘大象,马,出迦毗罗卫城。
时国人民见诸释子。自相谓言。此诸释子。先洗浴其身,着璎珞具。乘大象,马,入园游观,亦如今日。
时诸释子乘大象,马,齐其界内下象。脱衣服璎珞具并象。与优波离语言。汝常依我等,以自存活。我等今者出家。以此宝衣,并大象与汝用,自资生活。
时诸释子即前进至阿㝹夷弥尼国。
优波离在后,心自思念。我本由此释子得自存活。今日以信乐,舍我从世尊出家。我今宁可随逐出家。若彼有所得,我亦当得。时优波离,即以所得宝衣璎珞,以白叠裹之,悬着高树。念言。其有来取者与之。于是便往诣诸释子所。白诸释子言。汝等来后。我即生念。我常依诸释子得自生活。今日诸释子,以信乐从世尊求出家。而况我不随逐出家耶。诸释子所得,我亦当得。
时诸释子及优波离。相将诣世尊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父母已听出家。愿大德听我出家。唯愿世尊先度优波离。何以故。我等多有憍慢,欲除憍慢故。

尔时世尊即先度优波离,次度阿那律。次跋提释子。次难提释子。次金毗罗释子。次难陀释子。优波离受大戒最为上座。

时有大上座名毗罗荼。别度释子阿难陀。

余次上座度跋难陀,提婆达多。
尔时,世尊度诸释子已,遣诣占波国。
尔时诸释子受世尊及诸上座教授已,往诣彼国。各自思惟证增上地(阿难证初果)。
提婆达得神足证。
53#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06:48 | 只看该作者
(文)【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詶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

哦。众生轮回的原因,是“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
往下看。
54#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07:14 | 只看该作者
(文)【“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
“使汝流转,心目为咎”。
评:由心造 业,故有轮回 。
眼只是看,“目”有何咎?佛也不看?
9999999999999
原来,楞严兄为了说明“真心”,必要从一个地方起头。
于是,安排“阿难”,于佛前,以何事,发心出离?阿难答,以我“心目”。并再三强调,大约就是从目明心的意思。
“心目”连用,不像一回事,似乎有点。。。“硬伤”。。。。只好再问: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55#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19:56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如果以目明心,称为“心目”。

那么,这个《蛙天子的故事》:

当时,佛陀在伽伽罗池畔瞻波市,为那里的居民说法,当时围了很多人,结果有一只青蛙跳到那里,也在听,虽然听不明白说的什么,但是它听到佛陀的声音很美妙,就很用心地听,结果来了一个牧牛人,不小心用牧牛杖往地上一捅,正好把这只青蛙捅死了。 这只青蛙由于正在听着佛陀的声音,那个时候它生起了很欢喜的善心,它想:我如果出声,必定会使牧人的心散乱,障碍他听法。所以,它就一直忍受着疼痛,而且对佛陀发起了清净的信心,死后投生到三十三天,成为天子(Deva布德)。
青蛙投生到天界之后,就想:“咦?怎么我现在会在天界呢?”他看到周围有很多天女,还有很漂亮的宫殿,于是他想:“到底我做了什么样的善业使我投生到天界?”他发现自己的前生除了听取佛陀讲法外,没有找到任何善业,于是它知道自己因为聆听佛陀讲法法喜充满的缘故才投生到天界的。  于是他就带了他的眷属,找到佛陀,请求佛陀向他们说法,后来这位青蛙天子证得初果。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11》;
《大毗婆娑论》(具体章节待考);
《清净道论 第七 说六随念品》引《小部》)
=============
按这个说法,对蛙天子来说,以耳明心,可以称为“用我心耳”,“真所爱乐,因于心耳”了。
99999999999999999

同样,是否可以推出,"因于心鼻″,"因于心舌″,"因于心身″,"因于心意″来。

不过,"因于心意″,还靠谱。
可见,学佛并不难,蒙,你也能有六分之一的机会蒙对。机率还是很高的。

反正不是八正道 嘛 。
56#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19:59 | 只看该作者
(文)【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只陀林,今何所在?
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只陀林实在堂外。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
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
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
1,“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十种异生者,于十二类生中,但除精神化为土木金石(无想),及空散销沈二种(无色),暂同无心之物,余十种皆现有心识也。计心在内,则广引十生为证据”。
(有人说:“那么众生是怎么来的呢?——由心颠倒故,有世界颠倒,众生颠倒。经中云:阿难,云何名为众生颠倒。阿难,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从毕竟无,成究竟有。
综上所述。十二类生由心之颠倒故而见生。又怎么能把十二类生中的无色、无想二类拟成无心之类。而把别剩的十类众生,解释成是阿难在经中所说的,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的十种异生呢?”

2,“浮根四尘”:佛教语。色、香、味、触的总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原夫四尘五廕,剖析形有。”
《楞严经》卷一:“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祗在我面;” 真鉴 注:“四尘者,色、香、味、触也。”

(【六尘: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按《顔》中四尘,应是四大。】)

3,“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经常读阿含系的,别把毗舍离的那个(地标性建筑)大重阁清净讲堂与这个弄混了。)
=============
此处,阿难一一如实回答。
57#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20:01 | 只看该作者
(文)【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
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
三摩提 :三昧,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
意译为定、等持、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等。
三昧即心定于一处,故称定;远离惛沈、掉举而保持平等的心,故称等持;
正受所观之法,故称正受;
调整散乱的心使正直,故称调直定;
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的依处,故称正心行处;
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言息虑凝心。
====================
也就是说,“佛”要宣说“大佛顶首楞严王三昧”,阿含系的,要注意区分与“首楞严三昧”的不同。(大佛顶首楞严王三昧)
58#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20:02 | 只看该作者
(文)【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
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阿难,汝亦如是。
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
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
必不内知,云何知外?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
对呀。
你的心,若在身内,为何不见自已体内?
(反问:自己身内,你用眼见?肉眼何见?
你用心见?心如何见?心若能见,与眼何别?)
59#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20:03 | 只看该作者
(文)【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
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只陀林。我已宿斋。
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
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
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
阿难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

1,“佛”也健忘。受请成了“循乞抟食”。不过,这个“与法义无关”。

2,“阿难”也迷糊:分不清“心见”与“眼见”。心,能在身外不?当然不能。


60#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20:05 | 只看该作者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
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佛言:“处今何在。”
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
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
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
“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

由诸处得知,楞严法会,始于佛在62岁,成道转法轮27年时,童子出家的阿难,已27岁且为佛侍者7年,对佛法一闻不忘,对余众说法,被誉“第二佛陀”(《杂阿含》)。
此时,竟不知阿毗达磨为何物?

只好一次次地“示现”,摸着感觉过河,继续往下蒙答案。

61#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20:06 | 只看该作者
(文)【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
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
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
是义云何?”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
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

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
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
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

既然分不清“眼见”,眼识如何生起,睁眼闭眼也不是分内外的方法。
62#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20:07 | 只看该作者
【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
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

是义不然。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
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

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

由见明心,快说到位了(“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不过,后面又跑到以“身触明心”上去了,弄出个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这个段子来。

绕。
63#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20:07 | 只看该作者
(文)【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
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
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
何以故?
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
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

根,境,识,心的关系,再一次没有弄清。继续努力
64#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20:08 | 只看该作者
(文)【阿难白佛言:
“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
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
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
汝不著者,为在?为无?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即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

心不著于相,而不是著于无。
65#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20:12 | 只看该作者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
当由不知真际所诣。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

“阿难”蒙不上了,彻底晕菜。没一点佛法思辩的影子,只好再哭。又编了一出自己如何没出息的理由。
实际上,阿难出家后不久,即证初果。(《四分律》)
多闻实是他的未曾有法。
溺于“淫舍”,非但因咒术,实是前世业力所牵。

1,阐提:指永远不得成佛的根机。
系梵语(或梵)的音译,亦作一阐提迦、一阐提柯、一颠底迦,略称阐提。或意译为‘断善根’或‘信不具’。一语原指有欲望的人;有欲望又执着于世荣,贪着生死之境,则妨碍出离修道,故后转为‘断善根’、‘信不具’之意。
西藏语(),意为大欲或多欲之人,与《玄应音义》中所说的‘贪乐生死、不求出离故多贪’相当。
《大乘入楞伽经》卷二也译为多贪,并在〈集一切法品〉将‘希求者’()与‘不希求者’()相对使用。
2,隳
(1.) 毁坏城墙或山头;毁坏
隳名城。——汉• 贾谊《过秦论》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又如:隳堕(毁坏;动摇);隳突(骚扰);隳圮(倾坍;倒塌);隳名(隐姓埋名)
(2.) 怠惰。通“惰” 。
如:隳惰(懈怠);隳慢(怠惰;怠慢)

3,【弥戾车】

。指边地之卑贱种族。又作弥离车、篾隶车、蜜列车、宜例车、毕嘌蹉。意译边地、边夷无所知者、卑贱、下贱种、垢浊种、恶中恶、奴中奴。

 梵语原意为言语不分明者,如我国所谓南蛮鴃舌之人;引申指顽愚卑贱、憎恶佛法之种族,相传该族居于印度西方或北方。
如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一及卷一八三谓,此族居于印度西方。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谓,此族在北印度滥波国以北。
[十诵律?卷二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二十、瑜伽论记卷六上、续高僧傅卷四、慧琳音义卷二]

999999999999999999

"阿难"自贬一通之后,眼泪巴巴地请佛说法。

以“令诸阐提。隳 弥戾车”。


66#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20: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高云飞 于 2019-2-27 06:35 编辑

那么,在阿含系中根,境,识,心,意,它们之间是如何联系与运作的呢?
我们从简单的,一点一点来。
照例,先从经,论中,找相关解说。
以下是节选,请自行百度,阅读原文。

1,
“于眼当如实知、如实见,若眼、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如实知、如实见;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缘眼、色、眼识生,三事和合触,缘触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
《杂阿含。卷8》

2,
“阿难,我本为汝说六内处,眼处,耳、鼻、舌、身、意处。阿难,此六内处,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六内处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六外处,色处,声、香、味、触、法处。。。。
“阿难,我本为汝说六识身,眼识,耳、鼻、舌、身、意识。。。
《中阿含 。卷.21》

3,
色者唯五根  五境及无表
彼识依净色  名眼等五根
色二或二十  声唯有八种
味六香四种  触十一为性
此中根与境  许即十处界
受领纳随触  想取像为体
四余名行蕴  如是受等三
及无表无为  名法处法界
识谓各了别  此即名意处
及七界应知  六识转为意
由即六识身  无间灭为意
成第六依故  十八界应知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一

4,
云何眼识自性。
谓依眼了别色。
彼所依者。俱有依,谓眼。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
如是略说,二种所依。谓色非色。眼是色余非色。
眼谓四大种所造。
眼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意谓眼识无间过去识。一切种子识。谓无始时来乐着戏论。熏习为因。所生一切种子异熟识。
彼所缘者。谓色。有见有对。此复多种。略说有三。谓显色,形色,表色。
显色者。谓青黄赤白。光影明闇。云烟尘雾。及空一显色。
形色者。谓长短方圆。粗细正不正高下色。
表色者。谓取舍屈伸。行住坐卧。如是等色。
又显色者。谓若色显了,眼识所行。
形色者。谓若色积集长短等分别相。
表色者。谓即此积集色,生灭相续。由变异因,于先生处,不复重生,转于异处。或无间或有间。或近或远差别生。或即于此,处变异生。是名表色。
又显色者。谓光明等差别。
形色者。谓长短等积集差别。
表色者。谓业用为依转动差别。
如是一切显形表色。是眼所行。眼境界。眼识所行。眼识境界。眼识所缘。意识所行。意识境界。意识所缘。名之差别。
又即此色复有三种。谓若好显色。若恶显色。若俱异显色。似色显现。
彼助伴者。谓彼俱有相应诸心所有法。所谓。作意,触,受,想,思。及余眼识俱有相应诸心所有法。
又彼诸法,同一所缘。非一行相。俱有相应,一一而转。又彼一切,各各从自种子而生。
彼作业者。当知有六种。
谓唯了别,自境所缘。是名初业。
唯了别自相。唯了别现在。唯一刹那了别。
复有二业。谓随意识转。随善染转。随发业转。
又复能取,爱非爱果。是第六业。
复次,虽眼不坏。色现在前。能生作意。若不正起。所生眼识,必不得生。要眼不坏。色现在前。能生作意。正复现起。所生眼识。方乃得生。
如眼识生。乃至身识,应知亦尔。
复次由眼识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谓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初是眼识。二在意识。决定心后。方有染净。此后乃有,等流眼识。善不善转。而彼不由,自分别力。乃至此意,不趣余境。经尔所时。眼意二识。或善或染,相续而转。如眼识生。乃至身识。应知亦尔。
(《瑜伽师地论》第一卷)

5,
“有四种因缘眼识转。
何等为四?所谓不觉自心现而执取故,无始时来取著于色虚妄习气故,识本性如是故,乐见种种诸色相故。
大慧,以此四缘,阿赖耶识如瀑流水,生转识浪。如眼识,余亦如是,于一切诸根、微尘、毛孔、眼等,转识或顿生,譬如明镜现众色像;或渐生。犹如猛风吹大海水;心海亦尔,境界风吹起诸识浪,相续不绝。
大慧,因所作相,非一非异;业与生相,相系深缚;不能了知色等自性,五识身转。
(《楞伽经》第二卷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

6,
“广慧当知,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堕彼彼有情众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湿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
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和合,增长广大,依二执受:
一者、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
二者、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
有色界中,具二执受,无色界中,不具二种。
广慧,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
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
亦名为心。何以故?由此识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故。
“广慧,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
此中有识,眼及色为缘生眼识,与眼识俱随行,同时,同境,有分别意识转;
有识,耳、鼻、舌、身及声、香、味、触为缘生耳、鼻、舌、身识,与耳、鼻、舌、身识俱随行,同时同境,有分别意识转。
广慧,若于尔时一眼识转,即于此时,唯有一分别意识,与眼识同所行转;若于尔时二、三、四、五诸识身转,即于此时,唯有一分别意识,与五识身,同所行转。
“广慧,譬如大瀑水流,若有一浪生缘现前唯一浪转,若二若多浪生缘现前有多浪转,然此瀑水,自类恒流,无断无尽。
又如善净镜面,若有一影,生缘现前,唯一影起,若二若多影生缘现前,有多影起,非此镜面,转变为影,亦无受用,灭尽可得。
如是,广慧,由似瀑流,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若于尔时,有一眼识生缘现前,即于此时一眼识转;若于尔时,乃至有五识身,生缘现前,即于此时五识身转。
广慧,如是菩萨,虽由法住智为依止、为建立故,于心意识,秘密善巧,然诸如来,不齐于此,施设彼为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
(《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第三)


7,

大所缘的眼门心路
颜色所缘在两三个过去有分生灭之后,才撞击眼净色和有分,并令有分波动两下。

随后生起一个五门转向心,执行转向的作用,把心流转向于该颜色所缘;

五门转向心灭去之后,生起一个眼识,执行看的作用;

眼识灭去之后,生起一个领受心,执行领受的作用;

领受心灭去之后,生起一个推度心,执行推度的作用;

推度心灭去之后,生起一个确定心,执行确定的作用;

确定心灭去之后,接着生起七个速行心,执行跑向所缘的作用;

在速行心灭去的同时,颜色所缘也灭去。

因为是大所缘,所以两个彼所缘不会生起。

在速行之后,心流又落入有分。

上面是以“眼门心路看颜色”为例子,对于耳门心路听声音、鼻门心路嗅气味、舌门心路尝味道、身门心路碰触地火风三种触所缘,它们的运作规律都是相似的。这些是五门心路。
《阿毗达摩讲要》第 15 讲、五门心路




67#
楼主| 发表于 2019-2-27 06:40 | 只看该作者
可见,诸处所说,或详或略,都是一致的。
只是由于,心的变化速度非常之快,几乎没有感觉到其过程,我们就陷入了其结果中。

按白话文,一步一步,来整理一下:

以眼识的生起为例:

外境(色尘)在与眼(眼根)相遇后,以此二缘,即生起眼识。
就如一架照相机,镜头(眼)取景(外),底片(心)得到景象(眼)(它属于率尔心)。

接下来,如果没有意识的参与,就落入无分别的状态。
当意识随之生起,就对眼识产生种种分析(寻求心),并作出结论(决定心)。

当得出结论之后,心中,会对此境,产生善,不善,或无所谓(无记)的觉受,并执取它们,产生种种造作。

=============
余下的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其生起的过程,也是一样的。

999999999999999
还以照相机为喻,将其过程分析完。
当底片(眼识)产生之后,没有意识(选景)参与,眼识将会进入下一场景。
若有意识加入,就会对底片(眼识)所取之景,进行分别(寻求心),判断。如,上面的图案,按以往的经验累积,判断为一朵花。即完成决定心。

接下来,心识中,会产生三种受。如善,感觉喜欢这朵花。不善,讨厌,憎恶这朵花。无记,无所谓。


按感受,还将生起以下三种行为(造业进行中)。
喜欢花,心中欢喜,并为之浇水。
厌恶它,心中不快,或欲除之后快。
无所谓,不好也不坏,置之不理。

以此感觉而思,而带动行,从而产生诸善,恶,无记业。

≈≈≈≈
耳,鼻,舌,身,均如此工作。

≈≈≈≈
不妨仔细观察自己的身心,看是不是这样?


佛法,不离世间。
百姓日用而不知。

也就是说,意识,起到引领作用,引导心产生后续的造作。
68#
楼主| 发表于 2019-2-27 06: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高云飞 于 2019-2-27 06:49 编辑

先看看楞严是怎么说的:
“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
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
实际上呢?是心通过六根,随逐于六尘,不知一切皆心之变现(业的景象),无明贪爱为因,故有轮转。若要识得心,可以先从六根下手,也就是禅宗的从六根门头认取。
楞严先自狭其境,以目征心,不知心目既成,则余五亦立,往往倒乱其辞,错失其机。
999999999999
先看否定“心在身内”:

“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
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
必不内知,云何知外?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
1,心既一切明了,当于处处皆明。
故唯以眼见为征,以不见身内为驳,看似成立,其实不然。
实际上,心不能自见,也谈不上见内见外。
而肉眼所见境,连身后都不能见,又何来见身内?又岂能为证?

2,分不清眼与眼所取之境,也不知心必依前二者方能起识。
三者是互相依存的,缺一不可。这才是根本所在。

识既缘生,来无所从来,灭无有处,何来内外中间?

==========

思路一错,要寻觉了能知之心,“无有是处”。

楞严在这里,背离了八正道 里的正思维,故自己考虑问题自己再否定,唯一的出路,是偷换概念

69#
楼主| 发表于 2019-2-27 06:51 | 只看该作者
再看下一个: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只陀林。我已宿斋。
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
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
阿难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
这个同前例。
1,“饱”的感觉(心知、识),也是依身根(如胃)与触境(里面的食物)产生的。
2,心若在身外,心即与根离,既不能与外别,又矛盾了自身。

这里,实际上是以身根,触境与身识来说的。
推理正确。也符常识。

不过,“楞严佛”又以眼“见兜罗绵手”,给绕了回去。

为什么呢?他似乎要突出这个“见”。(最好是眼见,心见之类)
70#
楼主| 发表于 2019-2-27 06:52 | 只看该作者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
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
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
还是没从根,境,识三者互依上去考虑。
接着往下,来了个“心潜根里”。罩了个“琉璃碗”来“见”。

什么叫不知阿毗达磨?
这就是。

71#
楼主| 发表于 2019-2-27 06:55 | 只看该作者
再往 下看:

“佛告阿难。
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
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
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
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
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
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
这个,混了眼见的对境(又去见身内身外了),
也混了见,与见所对的境之间的关系。

闭眼之时,根所对境已遮,当已无所见,必无识生起,以暗为喻。
哪 里来的“见暗”?既无“暗”可见,下面的推理,也就在“暗”中进行,想了知心,“无有是处”。
9999999999999999
眼前黑是眼根所取的境?
您应该明白,肉眼之境,极近(如眼皮,乃至眼前极近处,你把手指放鼻梁上试试看)乃至极远(如银河系外的无物空间),皆非其所摄。
阿含系阿毗达磨不讨论这个。

楞严系讨论,所以它混乱,连常识都违背。

何况,眼皮的一个作用,就是遮眼根所摄外境。
境十根,产生识。三者互相为缘,缺一不成。沒有外境色,对眼会产生眼识?
眼"看″眼皮产生眼识?这不是笑话?
照相机还会照自己的光圈?真会玩。
不懂这个,上哪讨论去?

改一下吧。
应该是照镜头盖。
当你看到有人不去镜头盖去照相的,说不定是楞严高手呢。
不过,大家的手机摄像头也可以按住试试。
72#
发表于 2019-2-27 12:25 | 只看该作者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9-2-27 06:55
再往 下看:

“佛告阿难。

既然《楞严经》笨的掩耳盗铃,为何伪大乘又要吹它,还不断威胁批判它的人?
73#
楼主| 发表于 2019-2-27 20: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高云飞 于 2019-2-27 20:13 编辑
调御自身 发表于 2019-2-27 12:25
既然《楞严经》笨的掩耳盗铃,为何伪大乘又要吹它,还不断威胁批判它的人?
...


原因当然很复杂。

试谈谈自己的看法:
1,解脱道 上,好高骛远,总想走捷径。认为成佛要快,实际上是贪心,无视因果。

2,不重视基础,佛法名相不清,结果走歪了路。

3,把三乘之道 阿含 视 为小乘,自己学的才是大乘,结果越往后,吹得越厉害,越是连哄带吓的越有人信。
从历史发展看,思想兴起,正好形成了这样一个顺序:阿含 ,大乘,密教,附佛外道 ,佛法灭。。。

4,不重视佛法中的慧学----阿毗达磨,读经依文解义,甚至借题发挥,不着边际。

5,不求甚解,弄似是而非的玄学。

6,以少为足,重经,不重律,论。三藏之间的互补,互证给忽略了。

=========
伪楞严,正好钻了这个空子。
所以,楞严不灭,正法不兴。
74#
楼主| 发表于 2019-2-27 21:03 | 只看该作者
再往下看:
===============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
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
是义不然。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
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评:心{识}只与根,境同起,哪来的“无体”?
连阿难都 听不下去了:我说的是心知,不是说眼见。)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这个对,离正答只差一步了,为何?无识故。)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1,这个又弄乱了不是?既非“无体”,也非“有体”。

2,这个例子可笑:实际上,以手触(四)肢(之一),手为外境(尘),肢有身根(身根遍全身),因触而生身识。
触在何处,即于何处生起相应识。
比如,触脚,则依脚部根起脚处的感觉(识),哪里会出现:摸脚四肢能觉。摸两处,一处没有感觉的?
楞严兄这推论,又一次跑到常识外了。

3 ,同样,离了各各的根去谈识,就会乱谈什么有体,一体,多体。)

===============
以此征心,无有是处。
75#
楼主| 发表于 2019-2-27 21:05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
为复在处?为当在身?
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
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
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中是相对的,这个不错,但“在中同内”,偷换概念,有点乱)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
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这个说法,是理解有误。识是依根,境而起,而不是有独立的眼识生于其中,所以,很快,被下文自己否定了)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
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

可见,不正确的思维,是没有正确的答案的。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3 13:46 , Processed in 0.09840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