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797|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读经研修--《杂阿含经》 卷十一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24 1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
发表于 2007-3-24 17:17 | 只看该作者
日积月累,转眼已经是第十一卷了,凡事能够坚持始终真的不易,我赞叹随喜那些一如既往学习的人! :

[ 本帖最后由 木在水 于 2007-3-24 17:19 编辑 ]
3#
发表于 2007-3-25 08:09 | 只看该作者
有两个问题向大家请教:

1、经中“不乖其理”是何意?
佛告目揵连:“明、解脱果报福利,为人转说者,不谤如来,不乖其理,法次法说,无有能来比校、难诘、嫌责。”

2、“可意”与“不可意”组成五种形式,其中“可意”与“不可意”好理解,但是“可意、不可意”“不可意、可意”有什么区别么?
  
佛告阿难:“谛听善思,当为汝说。缘眼、色,生眼识,见可意色,欲修如来厌离,正念正智。眼、色缘生眼识,不可意,欲修如来不厌离,正念正智。眼、色缘生眼识,可意、不可意,欲修如来厌离、不厌离,正念正智。眼、色缘生眼识,不可意、可意,欲修如来不厌离、厌离,正念正智。眼、色缘生眼识,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来厌、不厌俱离,舍心住,正念正智。如是阿难,若有于此五句,心善调伏、善关闭、善守护、善摄持、善修习,是则于眼、色无上修根。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阿难,是名贤圣法律无上修根。”
4#
发表于 2007-3-29 00:10 | 只看该作者
眼、色缘生眼识,不可意,欲修如来不厌离,正念正智。
这里的“不可意”我理解,和上一句相对,对于可意要生厌离;不可意(贪恋),就修不厌离。

[ 本帖最后由 洪七公 于 2007-3-29 00:20 编辑 ]
5#
发表于 2007-3-29 00:23 | 只看该作者
可意、不可意的前后次序是和后面的厌离、不厌离相对的。
关键是对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都要厌与不厌俱离,佛法高妙啊!!!

[ 本帖最后由 洪七公 于 2007-3-29 00:26 编辑 ]
6#
发表于 2007-3-29 20:0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洪版主!
7#
发表于 2007-8-11 0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五点三十 的帖子

朋友好!经中的:“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是指“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吗?
另:还有两个问题想请您讲一下:
1、佛陀为什么也会有苦受呢?怎么解脱了的人还会受第一箭呢?苦受不是因为以前的恶业所致吗?即使佛陀还有没消完的恶业为因,也还要遇缘(这缘是现世的烦恼吗?),果报才现前,佛陀已经断了所有的业缘,就不应有果报了,也不应受第一箭,是吗?
2、既然身不是我,受也不是我,佛陀将身喻为燥草枯木,可是当身受苦痛时,为什么又不能如燥草苦木一样,置之不理呢?连佛陀背痛时,都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不能坚持讲法,而叫大目楗连代为讲法(见〈杂阿含经〉一一七六 下册第998页),为什么呢?
8#
发表于 2007-8-11 17: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8-11 08:09 发表
朋友好!经中的:“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是指“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吗?

应该是对五蕴的贪恋、厌弃、不贪恋也不厌弃的三种状态。
另:还有两个问题想请您讲一下:
1、佛陀为什么也会有苦受呢?怎么解脱了的人还会受第一箭呢?苦受不是因为以前的恶业所致吗?即使佛陀还有没消完的恶业为因,也还要遇缘(这缘是现世的烦恼吗?),果报才现前,佛陀已经断了所有的业缘,就不应有果报了,也不应受第一箭,是吗?
2、既然身不是我,受也不是我,佛陀将身喻为燥草枯木,可是当身受苦痛时,为什么又不能如燥草苦木一样,置之不理呢?连佛陀背痛时,都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不能坚持讲法,而叫大目楗连代为讲法(见〈杂阿含经〉一一七六 下册第998页),为什么呢?

佛陀不会有苦受,也了断了所有的业缘。苦受、业报唯有五蕴之身。
修行是断惑而不是断业,佛陀(五蕴)同样会受业报,但是修行可以使重业轻受,不定之业非生报受。http://www.tianjian.org/jingkongxs/jk1.htm
 16.净空邪师敢说佛陀不是真正好人吗?!
  净空邪师说:“如果你真正是好人,真正是没有罪业的人,你是佛菩萨”。
  净空邪师的这种说法显然是以为只有完全断尽罪业才可以成道的,这是完全没有见道凡夫的臆测!
  不是业障报尽才能得成正果的,证果是断惑证真,而不是断业!
  在《大般涅盘经》中,佛陀就用种种质疑驳斥了那种外道邪说:若有持戒精进受身心苦能坏本业。本业既尽众苦尽灭。众苦尽灭即得涅盘。
  佛陀质疑说:“既不知过去本业。云何能知现在苦行定能破坏过去业耶。若知现在苦行能坏过去业。现在苦行复以何破。若以断业因缘力故得解脱者。(则)一切圣人不得解脱。何以故。一切众生过去本业无始终故。若受苦行便得道者。一切畜生悉应得道。”
  佛陀解释说,烦恼尽才是解脱一切的关键:“汝(指外道须跋陀)法不从方便断业。我法不尔。从方便断。汝业尽已则得苦尽。我即不尔。烦恼尽已业苦则尽。是故我说修圣道时,是道能遮无始终业。”
  佛陀说成道也是还要受报的:修习道故。决定重业可使轻受。不定之业非生报受。比如,目犍连得阿罗汉道还被外道打死;佛陀也还受头痛、孙陀利谤、马麦、琉璃王杀释种、提婆达多相害、乞食空钵等业报。难道净空邪师敢说佛陀不是真正好人?!

[ 本帖最后由 五点三十 于 2007-8-11 21:13 编辑 ]
9#
发表于 2007-8-15 0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五点三十 的帖子

朋友好!多谢您帮我讲解了第一个问题!还想请您帮忙讲一下第二个问题:
2、既然身不是我,受也不是我,佛陀将身喻为燥草枯木,可是当身受苦痛时,为什么又不能如燥草苦木一样,置之不理呢?连佛陀背痛时,都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不能坚持讲法,而叫大目楗连代为讲法(见〈杂阿含经〉一一七六 下册第998页),为什么呢?

另,顺便问一下:佛、阿罗汉等觉者入涅盘后,就没有单独的个体了,所有觉者都融为一体世界,不会再有释迦牟尼来世度人,所以就会出现:再来人,谁也不知他是谁,他自己也不知他是谁的情况。因为这种再来人是从不分彼此的一体世界来的,是吗?这种再来人的五蕴之身还会遭病痛苦受吗?
10#
发表于 2007-8-15 18: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8-15 03:20 发表
朋友好!多谢您帮我讲解了第一个问题!还想请您帮忙讲一下第二个问题:
2、既然身不是我,受也不是我,佛陀将身喻为燥草枯木,可是当身受苦痛时,为什么又不能如燥草苦木一样,置之不理呢?连佛陀背痛时,都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不能坚持讲法,而叫大目楗连代为讲法(见〈杂阿含经〉一一七六 下册第998页),为什么呢?
另,顺便问一下:佛、阿罗汉等觉者入涅盘后,就没有单独的个体了,所有觉者都融为一体世界,不会再有释迦牟尼来世度人,所以就会出现:再来人,谁也不知他是谁,他自己也不知他是谁的情况。因为这种再来人是从不分彼此的一体世界来的,是吗?这种再来人的五蕴之身还会遭病痛苦受吗?

1、五蕴本身就是苦,您认为佛陀背痛,那还是认为佛陀就是五蕴,还没有脱离我见。佛陀=涅磐。
2、入涅磐是不会再来了。
3、您好好想想到底谁(什么东西)入涅磐了?
11#
发表于 2007-8-19 2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五点三十 的帖子

朋友好!多谢帮助!您说:
1、五蕴本身就是苦,您认为佛陀背痛,那还是认为佛陀就是五蕴,还没有脱离我见。佛陀=涅磐。
2、入涅磐是不会再来了。
3、您好好想想到底谁(什么东西)入涅磐了?

问:
1、“五蕴本身就是苦”是对有业力的人说的吧?再来人没有业力,是专门来度人的,他的五蕴之身不应有病痛苦受吧?
2、既然五蕴之身不是佛陀,那五蕴之身遭痛时,佛陀为什么不能置之不理呢?如五蕴之身真是燥草枯木,那不管遭受什么苦痛都可置之不理。
3、 “入涅磐是不会再来了。是指具体入涅磐的那个人不会再来,如释迦牟尼不会再来,是吗?所以再来的人就会出现谁也不知他是谁,他自己也不知他是谁的情况,是吗?
4、入涅磐后还是能知道世间的事吧?如佛陀入涅磐后,大迦叶回来想瞻仰佛陀遗容,阿难说不 便(大意),佛陀便从棺中伸出双脚出来让大迦叶看。还有,阿育王以一钱供养薄拘罗尊者“时,彼一钱还来至王所”(见《杂阿含经》六0四 中册第530页)。可见入涅磐后还是能知世间事,是吗?
5、“到底谁(什么东西)入涅磐了”, 这个问题我想来想去,觉得没什么具体的东西入涅磐,因为五蕴皆空,还有什么具体东西入涅磐呢?还是请您帮忙讲一下,行吗?
12#
发表于 2007-8-20 0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五点三十 的帖子

朋友好!麻烦您帮忙讲一下这段经文:
 佛告阿难:“眼、色缘生眼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圣弟子如是如实知,我眼、色缘生眼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此则寂灭,此则胜妙,所谓俱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譬如力士弹指顷灭,如是眼、色缘生眼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俄尔尽灭,得离厌、不厌舍。
1、“此则寂灭,此则胜妙”中的“此”指什么?怎么“此”就寂灭了,“此”就胜妙了?
2、“得彼舍已,离厌、不厌。”中的“离厌、不厌”好象就是您对“可不可意”的解释——不贪恋也不厌弃,是吗?
3、“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俄尔尽灭 ”,这句经中的“生可意不可意”,就是您说的“不贪恋也不厌离”,感觉它就应该是尽灭后的状态,可这里把这种状态也灭了,那尽灭之后究竟是什么状态呢?
13#
发表于 2007-8-20 0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五点三十 的帖子

朋友好!您说:不是业障报尽才能得成正果的,证果是断惑证真,而不是断业!
只要断惑证真,而不必断业就可得成正果。那么一个杀人无数,五毒俱全的人只要他断惑证真了就可即身成佛,是吗?好象经中也讲了一个叫鸯掘摩罗的人修成了阿罗汉。这样会不会使人放纵呢?因为杀人、放火都无所畏,反正造的业不断也能修成佛。如要断业才能成佛,对众生还有约束,他会怕罪业深重一下断不了,不能成佛,而不敢肆无忌惮的造恶业。既然不必断业就能修成佛,那修善造恶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断惑证真,为什么佛陀又要教人行十善呢?
14#
发表于 2007-8-20 20: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8-19 23:39 发表
朋友好!多谢帮助!您说:
1、五蕴本身就是苦,您认为佛陀背痛,那还是认为佛陀就是五蕴,还没有脱离我见。佛陀=涅磐。
2、入涅磐是不会再来了。
3、您好好想想到底谁(什么东西)入涅磐了?
问:
1、“五蕴本身就是苦”是对有业力的人说的吧?再来人没有业力,是专门来度人的,他的五蕴之身不应有病痛苦受吧?
2、既然五蕴之身不是佛陀,那五蕴之身遭痛时,佛陀为什么不能置之不理呢?如五蕴之身真是燥草枯木,那不管遭受什么苦痛都可置之不理。
3、 “入涅磐是不会再来了。”是指具体入涅磐的那个人不会再来,如释迦牟尼不会再来,是吗?所以再来的人就会出现谁也不知他是谁,他自己也不知他是谁的情况,是吗?
4、入涅磐后还是能知道世间的事吧?如佛陀入涅磐后,大迦叶回来想瞻仰佛陀遗容,阿难说不 便(大意),佛陀便从棺中伸出双脚出来让大迦叶看。还有,阿育王以一钱供养薄拘罗尊者,“时,彼一钱还来至王所”(见《杂阿含经》六0四 中册第530页)。可见入涅磐后还是能知世间事,是吗?
5、“到底谁(什么东西)入涅磐了?”, 这个问题我想来想去,觉得没什么具体的东西入涅磐,因为五蕴皆空,还有什么具体东西入涅磐呢?还是请您帮忙讲一下,行吗?


1、五蕴本身就是苦,是无条件的。
2、佛陀已经涅磐了,涅磐在痛么?受苦的唯有五蕴。的确没什么具体的东西入涅磐,涅磐就在当下,无处不在。每个人都有佛性,只是无明所覆,不了解道罢了。涅磐的状态不可思议,有些问题您可以暂时搁置。
15#
发表于 2007-8-23 2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五点三十 的帖子

朋友好!多谢帮助!您说:“涅磐的状态不可思议,有些问题您可以暂时搁置。”那就不谈涅盘的事吧。
可其中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很困惑,望您千万帮忙讲一下,让我明白!就是第二个问题:
既然五蕴之身不是佛陀,那五蕴之身遭痛时,佛陀为什么不能置之不理呢?如五蕴之身真是燥草枯木,那不管遭受什么苦痛都可置之不理。”
您说:“佛陀已经涅磐了,涅磐在痛么?受苦的唯有五蕴。”
受苦的唯有五蕴”,而“五蕴”又如燥草枯木,既如燥草枯木,按说它无论遭受怎样的痛苦,都可不与理睬。我就希望我的五蕴之身如燥草枯木,当它遭受苦痛时,我可置之不理。但,事实上不行啊!我的承受能力很差,遇到身遭苦痛就受不了。我在这方面的感受太深了,所以一直想把它弄明白!要是五蕴之身真如燥草枯木,它遭受苦痛就不应受承受能力的限制了,是吗?
16#
发表于 2007-8-24 16: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8-23 23:56 发表
朋友好!多谢帮助!您说:“涅磐的状态不可思议,有些问题您可以暂时搁置。”那就不谈涅盘的事吧。
可其中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很困惑,望您千万帮忙讲一下,让我明白!就是第二个问题:
“既然五蕴之身不是佛陀,那五蕴之身遭痛时,佛陀为什么不能置之不理呢?如五蕴之身真是燥草枯木,那不管遭受什么苦痛都可置之不理。”
您说:“佛陀已经涅磐了,涅磐在痛么?受苦的唯有五蕴。”
“受苦的唯有五蕴”,而“五蕴”又如燥草枯木,既如燥草枯木,按说它无论遭受怎样的痛苦,都可不与理睬。我就希望我的五蕴之身如燥草枯木,当它遭受苦痛时,我可置之不理。但,事实上不行啊!我的承受能力很差,遇到身遭苦痛就受不了。我在这方面的感受太深了,所以一直想把它弄明白!要是五蕴之身真如燥草枯木,它遭受苦痛就不应受承受能力的限制了,是吗?

您说的“五蕴之身是燥草枯木”出自何处?是源于阿含经么?
您先要搞清楚谁在疼?是佛陀还是五蕴?
五蕴就是苦,凡夫执着五蕴为实有就一定会苦不堪言,也可以说五蕴之身不灭,苦就不能避免。而佛陀已经涅磐了,谁在疼?五蕴而已。
17#
发表于 2007-8-26 0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五点三十 的帖子

朋友好!多谢帮助!可这个问题我还是不明白。
您问:“您说的“五蕴之身是燥草枯木”出自何处?是源于阿含经么?”
五蕴之身如燥草枯木是出自阿含经。但是今天我找了几遍都没找到原话,只找到了意思相近的经文:“譬如祇桓林中树木,有人斫伐枝条,担持而去,汝等亦不忧戚。所以者何?以彼树木非我、非我所。”(见《杂阿含经》二六九 上册第225、226页)

您问:“您先要搞清楚谁在疼?是佛陀还是五蕴?”
这个问题我说不清楚。是五蕴在痛,但佛陀还是感受到了痛(也就是说受了第一箭吧),要不,他怎么不能坚持讲法,要目楗连代讲呢?

您说:“五蕴就是苦,凡夫执着五蕴为实有就一定会苦不堪言,也可以说五蕴之身不灭,苦就不能避免。而佛陀已经涅磐了,谁在疼?五蕴而已。”
凡夫执着五蕴,佛陀不执着五蕴,为什么佛陀也会背痛呢?
18#
发表于 2007-8-26 08: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8-26 03:16 发表
朋友好!多谢帮助!可这个问题我还是不明白。
您问:“您说的“五蕴之身是燥草枯木”出自何处?是源于阿含经么?”
五蕴之身如燥草枯木是出自阿含经。但是今天我找了几遍都没找到原话,只找到了意思相近的经文:“譬如祇桓林中树木,有人斫伐枝条,担持而去,汝等亦不忧戚。所以者何?以彼树木非我、非我所。”(见《杂阿含经》二六九 上册第225、226页)

您问:“您先要搞清楚谁在疼?是佛陀还是五蕴?”
这个问题我说不清楚。是五蕴在痛,但佛陀还是感受到了痛(也就是说受了第一箭吧),要不,他怎么不能坚持讲法,要目楗连代讲呢?

您说:“五蕴就是苦,凡夫执着五蕴为实有就一定会苦不堪言,也可以说五蕴之身不灭,苦就不能避免。而佛陀已经涅磐了,谁在疼?五蕴而已。”
凡夫执着五蕴,佛陀不执着五蕴,为什么佛陀也会背痛呢?

1、您引用的经文和“五蕴之身如燥草枯木”的譬喻还是有差别的。经文旨在说明“非汝所应法,当尽舍离,舍
彼法已,长夜安乐。”,而“五蕴之身如燥草枯木”似乎把五蕴之身等同于无情生命,所以您认为对无情的五蕴应该能弃之不理。
2、佛陀已经涅磐了,五蕴不是佛陀,受苦的惟有五蕴。
19#
发表于 2007-8-31 0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五点三十 的帖子

朋友好!多谢帮助!这个问题麻烦您多次了,可我还是不明白。
您说:“佛陀已经涅磐了,五蕴不是佛陀,受苦的惟有五蕴。”
那背痛的是谁呢?不能坚持讲法,叫目楗连代讲的又是谁呢?
20#
发表于 2007-8-31 08: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8-31 00:31 发表
朋友好!多谢帮助!这个问题麻烦您多次了,可我还是不明白。
您说:“佛陀已经涅磐了,五蕴不是佛陀,受苦的惟有五蕴。”
那背痛的是谁呢?不能坚持讲法,叫目楗连代讲的又是谁呢?

受苦的惟有五蕴,背痛的是五蕴啊!
21#
发表于 2007-9-6 1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 五点三十 的帖子

朋友好!多谢您讲解!看来这个问题我一下明白不了,不管它了。该我明白的时候就会明白的。再次感谢您!
22#
发表于 2007-9-29 0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五点三十 的帖子

朋友好!多谢帮助!
您问:
您说的“五蕴之身是燥草枯木”出自何处?是源于阿含经么?
您先要搞清楚谁在疼?是佛陀还是五蕴?
五蕴就是苦,凡夫执着五蕴为实有就一定会苦不堪言,也可以说五蕴之身不灭,苦就不能避免。而佛陀已经涅磐了,谁在疼?五蕴而已。

1、“燥草苦木”出自《中阿含经》二00、阿梨吒经第九 下册 第929页“我等无神,无神所有。犹如今此胜林门外燥草苦木,或有他人持去火烧,随意所用。于意云何?彼燥草苦木颇作是念:他人持我去火烧,随意所用耶
(1)经中的“神”是什么意思?
(2)这经文是不是把五蕴比为燥草苦木?燥草苦木被人持去火烧,可不与理睬,但自己的身体受苦痛,能置之不理吗?
2、是五蕴在痛。但这五蕴是佛陀的,不是吗?这五蕴如不是佛陀的,那佛陀怎么不能坚持讲法,而要目键连代讲呢?
3、“而佛陀已经涅磐了,谁在疼?五蕴而已。”
佛陀当时涅盘是属有余涅盘吧,佛陀肉身还在。如这肉身与佛陀没关系,那佛陀为什么不视之如燥草苦木,不与理睬呢?
23#
发表于 2007-9-29 08: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9-29 04:05 发表
朋友好!多谢帮助!
您问:
您说的“五蕴之身是燥草枯木”出自何处?是源于阿含经么?
您先要搞清楚谁在疼?是佛陀还是五蕴?
五蕴就是苦,凡夫执着五蕴为实有就一定会苦不堪言,也可以说五蕴之身不灭,苦就不能避免。而佛陀已经涅磐了,谁在疼?五蕴而已。
1、“燥草苦木”出自《中阿含经》二00、阿梨吒经第九 下册 第929页“我等无神,无神所有。犹如今此胜林门外燥草苦木,或有他人持去火烧,随意所用。于意云何?彼燥草苦木颇作是念:他人持我去火烧,随意所用耶?”
(1)经中的“神”是什么意思?
(2)这经文是不是把五蕴比为燥草苦木?燥草苦木被人持去火烧,可不与理睬,但自己的身体受苦痛,能置之不理吗?
2、是五蕴在痛。但这五蕴是佛陀的,不是吗?这五蕴如不是佛陀的,那佛陀怎么不能坚持讲法,而要目键连代讲呢?
3、“而佛陀已经涅磐了,谁在疼?五蕴而已。”
佛陀当时涅盘是属有余涅盘吧,佛陀肉身还在。如这肉身与佛陀没关系,那佛陀为什么不视之如燥草苦木,不与理睬呢?

1、经文上下文如下:

尊告诸比丘。若有他人骂詈汝等。挝打.嗔
恚责数者。若有恭敬供养.礼事尊重者。汝
等因此亦当莫嗔恚憎嫉。莫起害心。亦莫
欢悦欢喜。亦莫心乐。
所以者何。我等无神.
无神所有。犹如今此胜林门外燥草枯木。
或有他人持去火烧。随意所用。于意云何。
彼燥草枯木颇作是念。他人持我去火烧。随
意所用耶。诸比丘答曰。不也。世尊。如是若
有他人骂詈汝等。挝打.嗔恚责数者。若有
恭敬供养.礼事尊重者。汝因此亦当莫嗔恚
憎嫉。莫起害心。亦莫欢悦欢喜。亦莫心乐。

(1)经中的“神”是有我说的观点(“神我外道”),即认为有一个“神”为身心之主宰。
(2)经中佛陀的比喻只是告诉比丘如何忍辱、于诸境界不起心动念。您还认为身体是自己所有的么?您还没破除身见啊!五蕴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亦非我所。
2、3一并回答:五蕴是佛陀有所有的么?佛陀绝对不会认为五蕴为自己所有,只可以说佛陀的五蕴(区别于其他
阿罗汉的五蕴)。
圣人和凡夫都会升起诸受,但是圣人对于诸受心不取着,凡夫对于诸受则生取着。所以圣人的是五蕴,凡夫的是五取蕴。
圣人虽然对于诸受心不取着,但是还会有诸受,这就是为什么佛陀的五蕴(非佛陀)对此不能不理睬。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多闻圣弟子,亦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诸比丘!凡夫、圣人,有何差别?”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广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增诸苦痛,乃至夺命,愁忧称怨,啼哭号呼,心生狂乱。当于尔时,增长二受:若身受,若心受。譬如士夫身被双毒箭,极生苦痛,愚痴无闻凡夫,亦复如是、增长二受──身受、心受,极生苦痛。所以者何?以彼愚痴无闻凡夫不了知故,于诸五欲生乐受触,受五欲乐,受五欲乐故,为贪使所使。苦受触故,则生嗔恚,生嗔恚故,为恚使所使。于此二受,若集、若灭、若味、若患、若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生不苦不乐受,为痴使所使。为乐受所系终不离,苦受所系终不离,不苦不乐受所系终不离。云何系?谓为贪、恚、痴所系,为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系。多闻圣弟子,身触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夺命,不起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为乐受触,不染欲乐,不染欲乐故,于彼乐受、贪使不使;于苦触受,不生嗔恚,不生嗔恚故,恚使不使。于彼二使,集、灭、味、患、离如实知,如实知故,不苦不乐受、痴使不使。于彼乐受解脱不系,苦受,不苦不乐受解脱不系。于何不系?谓贪、恚、痴不系,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不系。”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多闻于苦、乐,非不受觉知,彼于凡夫人,其实大有间。乐受不放逸,苦触不增忧,苦、乐二俱舍,不顺亦不违。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倾动,于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了知诸受故,现法尽诸漏,身死不堕数,永处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本帖最后由 五点三十 于 2007-9-29 08:24 编辑 ]
24#
发表于 2007-10-1 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 五点三十 的帖子

朋友好!多谢讲解!辛苦您了!祝您节日快乐!
您说:(1)经中的“神”是有我说的观点(“神我外道”),即认为有一个“神”为身心之主宰。
(2)经中佛陀的比喻只是告诉比丘如何忍辱、于诸境界不起心动念。您还认为身体是自己所有的么?您还没破除身见啊!五蕴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亦非我所。

2、3一并回答:五蕴是佛陀有所有的么?佛陀绝对不会认为五蕴为自己所有,只可以说佛陀的五蕴(区别于其他
阿罗汉的五蕴)。
圣人和凡夫都会升起诸受,但是圣人对于诸受心不取着,凡夫对于诸受则生取着。所以圣人的是五蕴,凡夫的是五取蕴。
圣人虽然对于诸受心不取着,但是还会有诸受,这就是为什么佛陀的五蕴(非佛陀)对此不能不理睬。

我连“身见”、“我见”的区别都没弄明白,怎么破身见啊?
我觉得我能理解您说的“五蕴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亦非我所。”但我却不能在肉身遭遇苦受时,象经中所说的那样,视之如“燥草枯木”,而置之不理。真正的燥草枯木,别人拿去火烧、刀劈,与我无关,完全可以置之不理,而肉身却做不到。
25#
发表于 2007-10-1 09: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10-1 03:00 发表
朋友好!多谢讲解!辛苦您了!祝您节日快乐!
我连“身见”、“我见”的区别都没弄明白,怎么破身见啊?
我觉得我能理解您说的“五蕴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亦非我所。”但我却不能在肉身遭遇苦受时,象经中所说的那样,视之如“燥草枯木”,而置之不理。真正的燥草枯木,别人拿去火烧、刀劈,与我无关,完全可以置之不理,而肉身却做不到。

“身见”就是“我见”,都是执著五蕴为我的意思,也是初果必须断除的三结之一。初果是从知见上断除了我见,但还有我执。您做不到是因为您还有我执,彻底断除我执就是四果阿罗汉了。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18 15:30 , Processed in 0.1175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