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678|回复: 1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3 0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朋友好!《佛学入门》第100页讲“阿赖耶识是含藏外来六尘缘影所薰习的善恶种子,所积聚含藏的种子在此识中不失也不坏,将来遇到外缘的激发时,又会生起现行。”
问:识刹那生灭,怎么它所含藏的善恶种子又能不坏不失呢?
2#
发表于 2007-7-3 11: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7-3 02:27 发表
朋友好!《佛学入门》第100页讲“阿赖耶识是含藏外来六尘缘影所薰习的善恶种子,所积聚含藏的种子在此识中不失也不坏,将来遇到外缘的激发时,又会生起现行。”
问:识刹那生灭,怎么它所含藏的善恶种子又能不坏不失呢?

仁兄应该了解一点佛法流变的过程,建议以原始经典为主,而不是从《佛学入门》开始,不要舍本逐末。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的差异 作者:Slake 文章来源:台湾原始佛教协会 点击数:4141 更新时间:2006-1-15
一、佛陀住世说法
正法元年(BC528,世尊35岁)
1、勾达摩悉达多沙门于印度菩陀伽耶证知「四圣谛」而成佛,正法被发现。
2、佛陀于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说法,正法轮开始运转。
正法6年(BC523,世尊40岁)
1、摩诃波阇波提(佛陀的姨母)三次恳求出家均被佛陀拒绝,于是自行落发穿上袈裟,一路追随佛陀到毘舍离。当时阿难尊者又再三恳请佛陀准许摩诃波阇波提出家,仍被佛陀三度拒绝。后来,阿难尊者乃以「女众出家亦能得到果证」为由,勉强佛陀准许女众出家。佛陀因此制定「八敬法」作为女众出家的基本约束。
2、南北传经、律一致记载,由于女众出家加入僧团的缘故,佛陀明确地告诉阿难:「今正法唯住五百年!」
3、记载「正法唯住500年」的经律
(1)、南传巴利律藏小品第十比丘尼犍度(比丘尼八敬法)。
(2)、北传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二十九
(3)、北传四分律卷第四十八(比丘尼犍度第十七)
(4)、北传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中阿含林品瞿昙弥经第十)
(5)、北传佛说瞿昙弥记果经(宋三藏法师慧简译)
正法12年(BC517,世尊46岁)
须提那迦兰陀子比丘与俗家妻子行淫,在一向清净的僧团中生起垢患,佛陀因此开始制订比丘戒。
正法42年(BC487,世尊76岁)
1、提婆达多向佛陀争取僧团的领导权被拒绝、斥责之后,以「不食鱼、肉」等五项苦行的主张进行分裂僧团,并以「非法说法,非律说律;法说非法,律说非律。」的嚣张行径开始破坏正法律。
2、佛陀因为提婆达多的因缘,制订僧残第十、十一戒,亦即第一、第二破僧戒。
二、第一次结集经律
正法46年(BC483,世尊80岁)
1、须跋达比丘听到佛陀般涅盘的消息之后,公然宣称:「世尊已入灭,以后的言行不会再受到令人厌烦的制约了!」这样的言行让大迦叶尊者警觉到结集正法律的必要性。
2、大迦叶尊者召集五百位阿罗汉于王舍城郊结集正法律,由优波离尊者主诵律典,阿难尊者主诵经典,经过全体会众确认遵行并代代传诵,乃至公元前29年记载成书。此即今日「杂阿含经」或「相应部」和「律藏」的本母—根本依据。
三、第二次结集(纠正松驰的戒律)
正法149年(BC380)
1、佛陀入灭后约103年,住在印度东方毘舍离城的跋耆族比丘们违背戒律,开始劝募并接受信众的金钱供养。
2、耶舍尊者回到西方拘赡弥城恳请长老商那和修与离婆多尊者,并得到西南方阿盘提、达衬、波利耶等地的僧团支持,共计约700位长老比丘来到毘舍离城,会同跋耆族的比丘召开会议,厘清「比丘收取金钱」等十件事都是非法非律的行为,再度确认世尊所制订的正法律,称之为第二结集。此后,僧团开始分裂为严谨持戒的上座部和方便随缘的大众部,即是所谓佛教的根本分裂。由于戒规的松驰造成分歧,正法律开始沦没。
四、第三次结集(巴利经藏、律藏定型)
正法260~296年(BC269~233阿育王在位期间)
正法273年
阿育王勒令全国归顺佛法,外道出家人士大量转入僧团,正法律开始被外道思想严重混淆,引起了僧团内部长期的争议,甚至无法和合布萨诵戒,仿冒的像法也开始广泛地渗入僧团中。
正法274年
大众部的大天派系宣扬「阿罗汉仍有可能遗精」等五项自创的主张,诋毁并贬低阿罗汉的素质而破坏了正法律,也造成大众部的严重分裂。佛教的出家团体于此时已经分裂成十八个部派,支离破碎的僧团也使正法律加速沦没。
正法278年
在阿育王都华氏城的分别说部召集第三次结集,会众以上座系统为主,此时巴利语的四部阿含和律藏大致已经全部集成。
正法282年
摩哂陀尊者(阿育王王子出家)带领上座部僧团进入斯里兰卡。
正法289年(BC240)
斯里兰卡王天爱帝须建立大寺供养僧团。
五、正法律沦没(贝叶写下正法遗迹)
正法315年(BC214)
室(释)利房等十八位尊者赉佛经来华,被秦始皇幽囚,断绝佛教正法律在中国传扬的契机。
正法349年(BC180)
印度巽加王朝的普西亚米陀王弹压佛教,致力复兴婆罗门教,正法律在印度日趋式微。
正法379年(BC150)
印度佛教徒积极起建巴赫特塔,又扩建山崎第一塔,并开始以本生故事的浮雕装饰于栏栒之上。大量生动的传说伴随着虔诚的佛塔崇拜,激荡出新兴的宗教族群,大乘信仰也于此时开始茗芽,逐渐与印度传统文化交融,正法律快速沦没。
正法500年(BC29)
1、斯里兰卡王毘多加摩尼二度即位,建立无畏山寺,供养他的恩人摩诃帝须。
2、立场偏向大乘的无畏山寺派,由于广泛地结交并迎合俗人的作风,受到大寺派(传统上座部)的严厉排斥。大寺派的长老比丘们担忧正法即将消失于人间,因此将三藏以针刺书(巴利语)写于贝叶。此贝叶书系根据第一、二、三次结集,代代传诵的经律(四阿含和律典)为核心而写成,史称第四结集,成为文字化的正法律遗迹。
3、上列史迹显示佛陀所说:「今正法唯住五百年!」的始末,我们称此正法为「原始佛教」。
六、追溯原始佛教(探究正法遗迹)
正法消失后92年(公元64年)
公元前2年
汉哀帝时,大月氏王的使节伊存,口授浮屠经给予博士弟子景卢。
公元64年
东汉明帝夜梦金人,派遣秦景等人出使西域求取经典。大乘信仰正式经由皇家信仰传入中国。尔后更由历代祖师大德的宣扬而欣欣向荣,持续迄今(公元2000年代)。
正法消失后2028年(公元2000年)
从巴利英译相应部和梵文汉译杂阿含经的比对,显示公元前29年间所流传下来的正法遗迹,由于时空的变量—不同的部派使用不同的语言传诵、纪录经典,而二千年来又经由各种不同文化、信念、语言的译述,圣典的次序和内容都已经有了显著的差异、遗漏、增补和失误,这使当代的佛教徒对于正法律的认知和修证,都产生了极大的差异和障碍。
「杂阿含经」和「相应部」是四阿含的本母,终究是历史上最明确而具有公信力的圣典,惟有认真比对这两部圣典,才能从探究正法遗迹中去追溯原始佛教的真相。

http://www.fjland.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03
3#
发表于 2007-7-4 06: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7-3 02:27 发表
朋友好!《佛学入门》第100页讲“阿赖耶识是含藏外来六尘缘影所薰习的善恶种子,所积聚含藏的种子在此识中不失也不坏,将来遇到外缘的激发时,又会生起现行。”
问:识刹那生灭,怎么它所含藏的善恶种子又能不坏不失呢?


八识心理学并不是佛陀所教导,而是后人把它纳入佛教里的,原始佛教经典也找不到八识。

五蕴中的识 = 种子
五蕴中的色,受,想,行 = 泥土
无明贪欲 = 水

当以上三者有缘相遇,就会缘起如十二因缘的生死轮回。
修行解脱,就是要针对无明贪欲 (水)
而不是针对识(种子)或色,受,想,行 (泥土)

五蕴本来就非我所有,五蕴中的识到底是否不坏不失,都对我们追求解脱毫无意义,
如果我们不断思考识(种子)或色,受,想,行 (泥土)是否实有?假有?空? 不空?不坏不失?常?断?
这些思考只会增加想识(由想而得到的识),
执着思考这些,只会让自己停留在五蕴之中,无法解脱五蕴的枷锁。

同样的,执着思考有没有真我,假我,也只会让自己停留在五蕴之中,无法解脱五蕴的枷锁。
4#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0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苦 的帖子

朋友好!多谢您帮助!还好我才刚开始,有那么多人投入很大的精力,耗费很多的时间去学唯识学,不是在浪费宝贵的生命做无用功吗?
5#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0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五点三十 的帖子

朋友好!多谢您指导并介绍有关内容!还想请您帮忙讲一下:“佛陀成正觉以后,托钵行脚游化四方,循着「布施→持戒→生天→欲味→欲患→欲出远离」的次第来引导堪受调教的众生走入正法律而趋向解脱涅盘。佛陀教导众生「学习正法」却从未教导众生「成佛之道」。 ”
1、这段话中的 「布施→持戒→生天→欲味→欲患→欲出远离」的次第。
2、“佛陀教导众生「学习正法」却从未教导众生「成佛之道」。 ”这话是说成佛是不可能的事吗?佛陀不也是由众生修成的吗?怎么他能修成佛而别的众生不能修成佛呢?一个根基差,愚笨的人如果用百千亿万倍于佛陀的时间、精力去修也不能成吗?比如有一千斤的担子,强者一次就挑走了,弱者用十次或二十次不也可以挑走吗?只是辛苦程度不同,强者不觉得怎么辛苦,而弱者会感到很辛苦,但最终结果不应有差别吧?
6#
发表于 2007-7-28 0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夔民 的帖子

根据阿含经,佛与阿罗汉的解脱是共同的。
但佛是靠自己证得解脱法门(十二因缘),
阿罗汉是听了佛法才领悟解脱法门。
所以,您不能说:
”这话是说成佛是不可能的事吗?佛陀不也是由众生修成的吗?怎么他能修成佛而别的众生不能修成佛呢?

如果您相信大乘经典,
您会认为阿罗汉=自了汉,只求自己解脱,不乘愿再来度众生,
而佛或菩萨,能够发愿度众生,游戏三界等,
所以您会看见许多人在研究唯识学,唯心或是中道等,
因为他们受大乘影响,个个追求不生不灭的大乘佛道,
把阿含经提倡的断烦恼说成只能成就自了汉,不究竟。

有些大乘经典更说现在是末法时期,很难自修断烦恼,一定要靠净土成就,
所以,让许多有心解脱轮回的出家人,只求念佛往生,不断忙着布施积福德,
如果这些大乘经典并非佛说,白白浪费了一个出家修佛的好因缘。
7#
楼主| 发表于 2007-7-30 01:10 | 只看该作者

谢苦友

朋友好!多谢帮助!我还想问一下,“佛陀教导众生「学习正法」却从未教导众生「成佛之道」。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
8#
发表于 2007-7-30 1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夔民 的帖子

师兄对佛和阿罗汉的分别,似乎受大乘佛法影响,
认为成就阿罗汉还不是究竟佛道,
相信阿罗汉还需要修行成就佛道。

如果师兄放下这些观念,只是根据阿含经,
师兄就会了解佛与阿罗汉的分别并不是如大乘所说。


根据阿含经,听闻了佛法而成就阿罗汉,已经是究竟解脱和无学了,与佛陀的解脱并没有分别了,
但是,我们还是说阿罗汉的智慧不及佛陀,因为他需要听闻佛法,才能了解解脱之道,而佛陀是靠自己领悟。

举个比例:
张三丰创立了太极拳,然后把太极拳弘扬四方,
他的弟子学习了太极拳,就成就了太极拳武术。
我们不能说:
“张三丰教导弟子「学习太极拳」却从未教导弟子「成张三丰之道」。

佛 = 一个名称,代表靠自己领悟解脱之道
阿罗汉 = 一个名称,代表听闻了佛法而领悟解脱之道

阿含经并不提倡乘愿再来,这些是大乘经典所有,
如果您相信大乘,您才会认为佛能够自由出入轮回度众生,而阿罗汉不能,
这些都是大乘经典鼓励信徒转小向大而提倡的。
我不能要求您一定要相信我所说,如果您能重新看待大乘经典和阿含经的分别,
您就会看见大乘经典的出现,是针对阿含经而来的,目的也为了把阿含经贬低为小乘而已。
9#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01:14 | 只看该作者

谢苦友

朋友好!多谢帮助!佛陀与阿罗汉解脱一样,但境界不一样。阿含经里也讲过佛与阿罗汉的区别,佛陀有十力,而阿罗汉没有,不是吗?
10#
发表于 2007-8-2 18: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8-2 01:14 发表
朋友好!多谢帮助!佛陀与阿罗汉解脱一样,但境界不一样。阿含经里也讲过佛与阿罗汉的区别,佛陀有十力,而阿罗汉没有,不是吗?


我忘了十力=?
不过,我不曾看过阿含经中说佛有自由出入三界的能力,这些是大乘的说法。

圣者(阿罗汉,辟之佛,佛)的解脱是没有高低之分。
但是阿罗汉,辟之佛,佛在禅定力量,智慧知见方面切有高低之分。

这些禅定力量,智慧知见只是解脱轮回的筏,谁高谁低都不是重要课题,高低只是前世婆罗密累积多少而已,
法应舍,何况非法。
最重要的是解脱轮回,苦的止息而已。

请看看以下经文:
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不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他的目标尚未达成……
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乐于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
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乐于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
他成就知见。他乐于那知见,但是目标尚未达成。
他不因此而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而是激发修行的意愿,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知见更高超与殊胜的其它境界,既不退缩也不懈怠。」
然后佛陀以这段话来总结他的开示:
「所以,此梵行生活不以供养、恭敬与名望作为它的利益,不以戒行的成就作为它的利益,不以定力的成就作为它的利益,不以知见作为它的利益,而以此不可动摇的心解脱作为它的目标、心材与终点。」

看了以上经文,您会知道定力和知见只是解脱轮回之筏,不需要执着谁高谁低,只要能不自满地继续往前走,
证得解脱后,就是苦的止息。

我们千万不要受别人随便说说,阿罗汉比不上佛,所以放弃修阿含部,只看大乘成佛之道。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8-7 06:37 | 只看该作者

谢苦友

朋友好!您说:“我忘了十力=?”,《杂阿含经》六八四 中册第588、589页有讲:何等为如来十力?谓如来处非处如实知,是名如来初力。若成就此力者,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转于梵轮,于大众中能狮子吼而吼。
  “复次如来于过去、未来、现在业法受因事报如实知,是名第二如来力。如来、应、等正觉成就此力,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作狮子吼而吼。
  “复次如来、应、等正觉,禅、解脱、三昧、正受,染恶、清净处净如实知,是名如来第三力。若此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狮子吼而吼。
  “复次如来知众生种种诸根差别如实知,是名如来第四力。若成就此力,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狮子吼而吼。
  “复次如来悉知众生种种意解如实知,是名第五如来力。若此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狮子吼而吼。
  “复次如来悉知世间众生种种诸界如实知,是名第六如来力。若于此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狮子吼而吼。
  “复次如来于一切至处道如实知,是名第七如来力。若此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狮子吼而吼。
  “复次如来于过去宿命种种事忆念,从一生至百千生,从一劫至百千劫,我尔时于彼生,如是族、如是姓、如是名、如是食、如是苦乐觉、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寿分齐,我于彼处死此处生,此处死彼处生,如是行、如是因、如是方,宿命所更,悉如实知,是名第八如来力。若此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狮子吼而吼。
  “复次如来以天眼净过于人眼,见众生死时、生时、妙色、恶色、下色、上色、向于恶趣、向于善趣,随业法受,悉如实知:此众生身恶业成就,口、意恶业成就,谤毁贤圣,受邪见业,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堕恶趣,生地狱中;此众生身善行,口、意善行,不谤贤圣,正见业法受,彼因彼缘,身坏命终,生善趣天上,悉如实知,是名第九如来力。若此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狮子吼而吼。
  “复次如来诸漏已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身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是名第十如来力。若此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狮子吼而吼。
  “如此十力,唯如来成就,是名如来与声闻种种差别
。”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这里面的内容我不怎么懂,如:
1、“如来处非处如实知”是什么意思?“非处”指什么?
2、“众生种种意解如实知”是什么意思?“意解”指什么?
3、“众生种种诸界如实知”是什么意思?“诸界”指哪些?
12#
发表于 2007-8-7 11: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8-7 06:37 发表

1、“如来处非处如实知”是什么意思?“非处”指什么?


朋友好,

我在: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mn/mn.012.ntbb.html#n-6
找到英文版相应部

Ten Powers of a Tathagata
9. "Sariputta, the Tathagata has these ten Tathagata's powers, possessing which he claims the herd-leader's place, roars his lion's roar in the assemblies, and sets rolling the Wheel of Brahma.5 What are the ten?

10. (1) "Here, the Tathagata understands as it actually is the possible as possible and the impossible as impossible.6 And that [70] is a Tathagata's power that the Tathagata has, by virtue of which he claims the herd-leader's place, roars his lion's roar in the assemblies, and sets rolling the Wheel of Brahma.

11. (2) "Again, the Tathagata understands as it actually is the results of actions undertaken, past, future and present, with possibilities and with causes. That too is a Tathagata's power...7

12. (3) "Again, the Tathagata understands as it actually is the ways leading to all destinations. That too is a Tathagata's power...8

13. (4) "Again, the Tathagata understands as it actually is the world with its many and different elements. That too is a Tathagata's power...9

14. (5) "Again, the Tathagata understands as it actually is how beings have different inclinations. That too is a Tathagata's power...10

15. (6) "Again, the Tathagata understands as it actually is the disposition of the faculties of other beings, other persons. That too is a Tathagata's power...11

16. (7) "Again, the Tathagata understands as it actually is the defilement, the cleansing and the emergence in regard to the jhanas, liberations, concentrations and attainments. That too is a Tathagata's power...12

17. (8) "Again, the Tathagata recollects his manifold past lives, that is, one birth, two births, three births, four births, five births, ten births, twenty births, thirty births, forty births, fifty births, a hundred births, a thousand births, a hundred thousand births, many aeons of world-contraction, many aeons of world-expansion, many aeons of world-contraction and expansion: 'There I was so named, of such a clan, with such an appearance, such was my nutriment, such my experience of pleasure and pain, such my life-term; and passing away from there, I reappeared elsewhere; and there too I was so named, of such a clan, with such an appearance, such was my nutriment, such my experience of pleasure and pain, such my life-term; and passing away from there, I reappeared here.' Thus with their aspects and particulars he recollects his manifold past lives. That too is a Tathagata's power...

18. (9) "Again, with the divine eye, which is purified and surpasses the human, the Tathagata sees beings passing away and reappearing, inferior and superior, fair and ugly, fortunate and unfortunate, and he understands how beings pass on according to their actions thus: 'These worthy beings who were ill-conducted in body, speech and mind, revilers of noble ones, wrong in their views, giving effect to wrong view in their actions, on the dissolution of the body, [71] after death, have reappeared in a state of deprivation, in a bad destination, in perdition, even in hell; but these worthy beings who were well-conducted in body, speech and mind, not revilers of noble ones, right in their views, giving effect to right view in their actions, on the dissolution of the body, after death, have reappeared in a good destination, even in the heavenly world.' Thus with the divine eye, which is purified and surpasses the human, he sees beings passing away and reappearing, inferior and superior, fair and ugly, fortunate and unfortunate, and he understands how beings pass on according to their actions. That too is a Tathagata's power...

19. (10) "Again, by realizing it for himself with direct knowledge, the Tathagata here and now enters upon and abides in the deliverance of mind and deliverance by wisdom that are taintless with the destruction of the taints. That too is a Tathagata's power that a Tathagata has, by virtue of which he claims the herd-leader's place, roars his lion's roar in the assemblies, and sets rolling the Wheel of Brahma.

20. "The Tathagata has these ten Tathagata's powers, possessing which he claims the herd-leader's place, roars his lion's roar in the assemblies, and sets rolling the Wheel of Brahma.

21. "Sariputta, when I know and see thus, should anyone say of me: 'The recluse Gotama does not have any superhuman states, any distinction in knowledge and vision worthy of the noble ones. The recluse Gotama teaches a Dhamma (merely) hammered out by reasoning, following his own line of inquiry as it occurs to him' — unless he abandons that assertion and that state of mind and relinquishes that view, then as (surely as if he had been) carried off and put there he will wind up in hell.13 Just as a bhikkhu possessed of virtue, concentration and wisdom would here and now enjoy final knowledge, so it will happen in this case, I say, that unless he abandons that assertion and that state of mind and relinquishes that view, then as (surely as if he had been) carried off and put there he will wind up in hell.


“何等为如来十力?谓如来处非处如实知,是名如来初力。若成就此力者,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转于梵轮,于大众中能狮子吼而吼。

(1) "Here, the Tathagata understands as it actually is the possible as possible and the impossible as impossible.6 And that [70] is a Tathagata's power that the Tathagata has, by virtue of which he claims the herd-leader's place, roars his lion's roar in the assemblies, and sets rolling the Wheel of Brahma.

我尝试对对这两篇经文:
如来处非处如实知 = understands as it actually is the possible as possible and the impossible as impossible

个人浅见:如来能如实知道一切法相的可能和不可能,如犯了五逆罪会下地狱等,修十善道得人天乘等。

[ 本帖最后由 苦 于 2007-8-7 18:46 编辑 ]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8-11 00:42 | 只看该作者

谢苦友

朋友好!您发的英文内容我一点儿都看不懂。您后面讲的“如来能如实知道一切法相的可能和不可能,如犯了五逆罪会下地狱等,修十善道得人天乘等。”感觉与第九如来力是一样的,是吗?
14#
发表于 2007-8-11 0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夔民 的帖子

文言文很容易被翻译错误,所以我找英文版相应部作对照。

如来十力中,个人觉得好像有阶级性,
第九力包含或超越了第一力,
第一力只是如实知道,但是第九力可以天眼看见,
不过,明白这些都不是最重要。

眼前,应该注重如何才能断对六根的贪嗔痴。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8-11 0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苦 的帖子

朋友好!多谢您的帮助!您说:“眼前,应该注重如何才能断对六根的贪嗔痴。”我感觉强制断贪嗔痴很难。就贪而言,强制断能行,但很苦,比如见到好吃的东西,就想吃,坚持不吃也行,但很苦。我以前的老师说,如果修到那一步了,会从功中反应出来,自然不想吃(原话记不清,大意如此)。这样就轻松多了。您能讲一下您是用什么方法断的吗?
16#
发表于 2007-8-12 1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夔民 的帖子

我觉得断六根的贪欲必需要充满欲望才行。
请看:

034.以欲爱断欲爱  
有一次,尊者阿难住在拘睒弥城东南的瞿师罗园,有一位婆罗门来园里问他说:  
「阿难道友!你以什么目的,要跟在沙门瞿昙的门下修学呢?」  
「婆罗门!是为了断欲的缘故。」  
「阿难道友!断欲,有方法吗?」  
「婆罗门!是有方法的。」  
「阿难道友!什么方法呢?」  
「婆罗门!比丘以欲求、精勤、摄心、观照之坚定意志努力修行禅定,并且以修得的禅定力为基础,开发超越常人的神通,可以依此为断欲的方法。」  
「阿难道友!照你这样说,岂不是陷入了无止境的循环吗?修学的欲求也是欲,这岂不是想以欲求来断欲爱,这样的说法没道理!」  
「婆罗门!让我来问你,请你照实回答。  
你认为如何?婆罗门!在来这里之前,你是不是先有来这里的欲求?但到了这里以后,这种欲求就不需要而消失了,不是吗?」  
「是的,道友!」  
「在来这里之前,你所激起想来这里的精勤,到了这里以后,这种精勤就不需要而消失了,不是吗?」  
「是的,道友!」  
「在来这里之前,你起了决定来这里的心念,到了这里以后,这种心念就不需要而消失了,不是吗?」  
「是的,道友!」  
「在来这里之前,你所做要不要来这里的观照,到了这里以后,这种观照就不需要而消失了,不是吗?」  
「是的,道友!」  
「这道理是完全相同的,婆罗门!一位成就阿罗汉的比丘,他的烦恼已经完全扫除了,清净圣洁的人生已经确立,应该作的都做了,他卸下了烦恼的重担,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全然地摧毁了轮回而生的束缚,而在最后的正觉中解脱了,此时,他先前想要成就阿罗汉的欲求消失了,先前所激起要成就阿罗汉的精勤消失了,先前决心要成就阿罗汉的心念消失了,先前所做要成就阿罗汉的观照,也消失了。  
婆罗门!你说这样会陷入无止境的循环吗?」  
「阿难道友!这样的情况当然是有止境的,不是无止境的。  
真是太伟大了,阿难道友!从今日起,请为我终生的归依作见证。」

--------------------------

如果您要解脱轮回的欲望已超越了所有其他事物的欲望,
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事物能改变您追求解脱的欲望。
那么,您离“初果” 不远了。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2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苦 的帖子

朋友好!多谢帮助!对我来说,确实“要解脱轮回的欲望已超越了所有其他事物的欲望”,只是有的问题目前我还不认为是很重要的大问题,比如,在食方面我贪,不是贪好的、高级的,只是见到自己喜欢吃的,就想买,坚持不买也行,如果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一定能解决,不过我还没这样认为。我现在认为最重要的是想把《阿含经》中不明白的问题弄清楚,再就是想修四禅八定。您讲的阿难教婆罗门断欲的方法——「婆罗门!比丘以欲求、精勤、摄心、观照之坚定意志努力修行禅定,并且以修得的禅定力为基础,开发超越常人的神通,可以依此为断欲的方法」不也需要禅定吗 ?我目前觉得最大的难题就是这两个 !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0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五点三十 的帖子

朋友好!还想请您帮忙讲一下,既然“由于时空的变量—不同的部派使用不同的语言传诵、纪录经典,而二千年来又经由各种不同文化、信念、语言的译述,圣典的次序和内容都已经有了显著的差异、遗漏、增补和失误”,那么我们现在学的《阿含经》,内容还完全符合佛陀的本意吗?如不完全符合,又如何知道哪些符合,哪些不符合,怎样区别、取舍呢?
如: (五二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乃至尊者大目揵连言:“我于路中见是大身众生,有双铁轮在两胁下,炽燃旋转,还烧其身,乘虚而行,啼哭号呼。”
  乃至佛告诸比丘:“此众生者,过去世时,于此舍卫国,迦叶佛法中出家作沙弥,持石蜜饼供养众僧。盗取二饼,着于掖下。缘斯罪故,已地狱中受无量苦。地狱余罪,今得此身,续受斯苦。诸比丘,如大目揵连所见,真实不异,当受持之。”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这篇经文的内容可信吗?仅因盗取二饼就受地狱无量苦,而且还有余罪,使有双铁轮在两胁下,炽燃旋转,还烧其身,乘虚而行,啼哭号呼。” ——这比人间法还严苛!人间法还讲罪刑相当,而我感觉经文里讲的恶果远远大于恶因。这样的因果报应合理吗?
19#
发表于 2007-8-15 18: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8-15 00:43 发表
朋友好!还想请您帮忙讲一下,既然“由于时空的变量—不同的部派使用不同的语言传诵、纪录经典,而二千年来又经由各种不同文化、信念、语言的译述,圣典的次序和内容都已经有了显著的差异、遗漏、增补和失误”,那么我们现在学的《阿含经》,内容还完全符合佛陀的本意吗?如不完全符合,又如何知道哪些符合,哪些不符合,怎样区别、取舍呢?
如: (五二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乃至尊者大目揵连言:“我于路中见是大身众生,有双铁轮在两胁下,炽燃旋转,还烧其身,乘虚而行,啼哭号呼。”
  乃至佛告诸比丘:“此众生者,过去世时,于此舍卫国,迦叶佛法中出家作沙弥,持石蜜饼供养众僧。盗取二饼,着于掖下。缘斯罪故,已地狱中受无量苦。地狱余罪,今得此身,续受斯苦。诸比丘,如大目揵连所见,真实不异,当受持之。”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这篇经文的内容可信吗?仅因盗取二饼就受地狱无量苦,而且还有余罪,使“有双铁轮在两胁下,炽燃旋转,还烧其身,乘虚而行,啼哭号呼。” ——这比人间法还严苛!人间法还讲罪刑相当,而我感觉经文里讲的恶果远远大于恶因。这样的因果报应合理吗?

佛经肯定存在流变的现象,关键抓住主要的核心,实修实证,其它暂时无法验证的、不干扰经文原义的部分——姑妄听之。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8-20 0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 五点三十 的帖子

多谢朋友!还想问一下:
1、《新编佛教辞典》第307页说,《杂阿含经》中有“食五辛触秽三宝,死堕屎粪地狱。”,可我没看到这样的话,《杂阿含经》究竟有没有这洋的话?如有,在什么地方?好象《杂阿含经》在食方面,对食物种类没有特别规定,只是讲不非时食,日食一餐。我不明白为什么不非时食,日食一餐还可以说为了省事、省时,因为一天出去乞食三次要花很多时间,会影响修行。可不非时食有什么意义呢?
2、“以彼施辟支佛时,不净信心,不自手与,不恭敬与,施后随悔故,在所生处,虽得财富,犹故受用粗衣、粗食,粗弊卧具、屋舍、车乘,初不尝得上妙色、声、香、味、触,以自安身。
(见《杂阿含经》一二三三 下册第1066页)
彼比丘(摩诃男)粗衣、粗食,是因为他悭吝的习惯吧?怎么说是他“施辟支佛时,不净信心,不自手与,不恭敬与,施后随悔故”呢?如他贫穷,说是他得的果报,还好理解,可是他并不贫穷,就是悭吝,悭吝应属心性方面的问题吧?他没有乐善好施的德行,说明他在这方面心性不好,如果心性也可以外来控制改变,那就不需要自己修行了,由外来因素控制,如摩诃男自然不受五欲功德,乐于粗衣粗食,佛陀也可以以他的大悲心使众生不必辛苦修行,心性直接达到佛的境界。这样去了不好的习气不是更简单吗?
3、“诸比丘!当如是学:知恩报恩。其有小恩尚报,终不忘失,况复大恩?”
(见《杂阿含经》一二六四 下册第1093页)
我记不清哪本书上说,报恩是一种执着,应该不记恩怨,虽然我一直觉得应该知恩图报,但当时看那书,感觉说得也有道理,现在记不清楚书中的具体内容了。究竟怎样才对呢?
21#
发表于 2007-8-20 08: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8-20 06:09 发表
多谢朋友!还想问一下:
1、《新编佛教辞典》第307页说,《杂阿含经》中有“食五辛触秽三宝,死堕屎粪地狱。”,可我没看到这样的话,《杂阿含经》究竟有没有这洋的话?如有,在什么地方?好象《杂阿含经》在食方面,对食物种类没有特别规定,只是讲不非时食,日食一餐。我不明白为什么不非时食,日食一餐还可以说为了省事、省时,因为一天出去乞食三次要花很多时间,会影响修行。可不非时食有什么意义呢?
2、“以彼施辟支佛时,不净信心,不自手与,不恭敬与,施后随悔故,在所生处,虽得财富,犹故受用粗衣、粗食,粗弊卧具、屋舍、车乘,初不尝得上妙色、声、香、味、触,以自安身。”
(见《杂阿含经》一二三三 下册第1066页)
彼比丘(摩诃男)粗衣、粗食,是因为他悭吝的习惯吧?怎么说是他“施辟支佛时,不净信心,不自手与,不恭敬与,施后随悔故”呢?如他贫穷,说是他得的果报,还好理解,可是他并不贫穷,就是悭吝,悭吝应属心性方面的问题吧?他没有乐善好施的德行,说明他在这方面心性不好,如果心性也可以外来控制改变,那就不需要自己修行了,由外来因素控制,如摩诃男自然不受五欲功德,乐于粗衣粗食,佛陀也可以以他的大悲心使众生不必辛苦修行,心性直接达到佛的境界。这样去了不好的习气不是更简单吗?
3、“诸比丘!当如是学:知恩报恩。其有小恩尚报,终不忘失,况复大恩?”
(见《杂阿含经》一二六四 下册第1093页)
我记不清哪本书上说,报恩是一种执着,应该不记恩怨,虽然我一直觉得应该知恩图报,但当时看那书,感觉说得也有道理,现在记不清楚书中的具体内容了。究竟怎样才对呢? ...

1、原始佛教中没有五辛和素食之说。食物仅仅是满足色身的需要。在下理解日中一食、不非时食都是避免修行人助长贪念。
2、请您依法。在这里,摩诃男)粗衣、粗食就是“以彼施辟支佛时,不净信心,不自手与,不恭敬与,施后随悔故”造成的。您说的“心性”是不是还受法轮功的影响啊?“心性”、“佛性”、“涅磐”有好坏之分么?众生本来成佛,迷失的是您啊。
3、佛陀还说要恭敬、供养父母呢!这不是报恩么?您说的“执着”问题,洪版主已经提醒您了。在下理解,执着在佛教中一般指贪恋,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执着,只有贪恋的行为才是执着。
22#
发表于 2007-8-20 09: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8-15 00:43 发表
朋友好!还想请您帮忙讲一下,既然“由于时空的变量—不同的部派使用不同的语言传诵、纪录经典,而二千年来又经由各种不同文化、信念、语言的译述,圣典的次序和内容都已经有了显著的差异、遗漏、增补和失误”,那么我们现在学的《阿含经》,内容还完全符合佛陀的本意吗?如不完全符合,又如何知道哪些符合,哪些不符合,怎样区别、取舍呢?
如: (五二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乃至尊者大目揵连言:“我于路中见是大身众生,有双铁轮在两胁下,炽燃旋转,还烧其身,乘虚而行,啼哭号呼。”
  乃至佛告诸比丘:“此众生者,过去世时,于此舍卫国,迦叶佛法中出家作沙弥,持石蜜饼供养众僧。盗取二饼,着于掖下。缘斯罪故,已地狱中受无量苦。地狱余罪,今得此身,续受斯苦。诸比丘,如大目揵连所见,真实不异,当受持之。”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这篇经文的内容可信吗?仅因盗取二饼就受地狱无量苦,而且还有余罪,使“有双铁轮在两胁下,炽燃旋转,还烧其身,乘虚而行,啼哭号呼。” ——这比人间法还严苛!人间法还讲罪刑相当,而我感觉经文里讲的恶果远远大于恶因。这样的因果报应合理吗?

  一、佛家讲因果,所种之因成熟之后,果报往往要大百千万亿倍乃至难以算数譬喻。
  比如为善,在《四十二章经》中佛说:“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注:饭,这里是供养之意。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分别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在《优婆塞戒经》经中佛说,向畜生布施,可以“得百倍报”,向离欲的外道布施,可以“得百万倍报”,而向初果罗汉布施却可以“得无量报”。
  相反,造恶亦然,偷盗“佛、法、僧”三宝之一的僧众之物亦“得无量报”。
  二、杀、盗、淫、妄是四种重罪,不可谓“小恶”,亦不可言果报微小。即使是普通俗人偷盗,亦可堕入恶道。《华严经》中讲,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三、偷盗众僧之物乃至大之罪,即使是普通俗人偷盗众僧之物,其罪之大也是难以算数譬喻啊。《地藏经》中说,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谷米,乃至一物,不予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在《大集经》中说,盗僧物者,罪同五逆,随损一毫,则望与十方凡圣,一一结罪。可见,偷盗僧物的罪业是无比严重的!
  四、经中犯盗者非俗人,乃沙弥,若盗僧物,同时破佛禁戒中之四重禁,犯波罗夷,非释迦子,必定堕阿鼻地狱。
  波罗夷,戒律中的极重罪,华译断头,喻如断头,不能再生。又译作弃,谓弃之于外。又译不共住,谓不能入僧数。又译退没,谓其退失道果。又译堕落,谓堕落于阿鼻地狱。犯此罪者,不名比丘,不名沙门,非释迦子。比丘犯杀、盗、淫、大妄语四戒,叫做四波罗夷。
23#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0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 五点三十 的帖子

朋友好!多谢帮助!
您说:“请您依法。在这里,摩诃男)粗衣、粗食就是“以彼施辟支佛时,不净信心,不自手与,不恭敬与,施后随悔故”造成的。
我是想依法呀。可是我不懂法,不知怎么依。所以麻烦您帮忙再讲解一下,我的问题大部分都是您帮忙解答的,真是太感激您了!
摩诃男受粗衣粗食是他自愿的,并不是受外界条件的限制,不得已才粗衣粗食。自愿做某事怎么是业报呢?业报应该是强制承受的吧?如受贫穷,受病痛,这是不由自己选择的恶业果报,不愿承受也要承受。如果一个人的意愿也可以由外在因素控制,那么就可以利用这外在因素使每个人都自愿行善,不愿作恶,世界上就没有烧、杀、抢、掠的事了,可是,不是这样。所以我认为人自愿做某事不应是业报所致。
麻烦您帮忙详细讲解一下,让我明白。多谢了!
24#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0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悲智 的帖子

悲智老师好!多谢讲解!还想请您帮忙讲解下面的问题:
1、因果律是怎么形成的?国家法律是人制定的,因果律是谁制定的?
2、博博特转贴的《佛教对神与众生的看法》一文中有一句话——佛教从未说,不信佛(或不信佛教)的人必下地狱。使我想起《杂阿含经》中一个没弄明白的问题:[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善哉比丘!我声闻中住实 眼、实智、实义、实法,决定通达,见如是众生。我亦见是众生,而不说者,恐不信故。所以者何?如来所说,有不信者,是愚痴人,长夜当受不饶益苦。](见《杂阿含经》五0九 上册第428页)。
受苦不受苦是所造业力决定的,不信如来所说,又没造业力,为什么会“有不信者,是愚痴人,长夜当受不饶益苦”呢?如是因为愚痴才长夜当受不饶益苦,那佛陀不说,不信者同样是愚痴人,同样长夜当受不饶益苦,佛陀说不说有什么关系呢?
3、“证果是断惑而不是断业”,那么一个人作恶多端只要断惑就可避免遭受恶业果报,造恶业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反正造恶业之后再断惑证果入无余涅盘,就可免所作恶业的果报,这样的话,会不会使人肆无忌惮的行恶呢?
4、佛告舍利弗:“我于此五百比丘亦不见有见闻疑身、口、心可嫌责事。所以者何?此五百比丘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已舍重担,断诸有结,正智心善 解脱,除一比丘,谓尊者阿难,我记说彼于现法中得无知证。”
(见《杂阿含经》一二一二 第1043、1044页)
(1)什么叫“无知证”?“见闻疑”是指什么?
(2)佛陀为什么要给阿难记“无知证”?
(3)阿难是佛陀弟子中最接近佛陀,与佛陀相处时间最多的人,又是多闻第一,为什么还是五百比丘中唯一没证得阿罗汉的呢?
(4)有优婆夷子在家犯戒后出家,出家后又念母回家,经母发悟,“其子还空闲处,精勤思惟,断除一切烦恼结缚,得阿罗汉果证。”(见《杂阿含经》一三二五 第1154、1155页)
一个犯戒的,出家后又回家的人都证得阿罗汉了,阿难怎么还不如他呢?
5、跋迦梨言:“尊者!大师善知所知,善见所见;……然我今日疾病苦痛犹故随身,欲刀自杀,不乐久生。”即执刀自杀。……尔时,世尊为彼跋迦梨说第一记。(见《杂阿含经》一二六五 第1096页)
(1)什么是“第一记”?是阿罗汉吗?
(2)跋迦梨不能忍受病痛而自杀,这种能出三界吗?
(3)佛陀在说第一记之前,又记说“汝善于命终,后世亦善。”有“后世”就不应是阿罗汉吧?佛陀正遍知,怎么在记说“后世亦善”时,还不知道最后要给他说第一记吗?
(4)佛陀为什么支持他的自杀行为呢?在不修佛的人中,自杀,大多数都是被人唾弃的,被认为是没有勇气战胜困难的懦弱表现。
(5)一个被佛陀说第一记的人,在承受痛苦这方面怎么还不如一个没修佛的人呢?如渣滓洞、白宫馆的先烈们,他们没修佛,没有师父的保护,却能承受老虎墩、火烧、铁烙、十指插竹签等酷刑,他们不为自己的私利,也不知道身坏命终究竟怎样,对个人的未来完全没有希望,因无神论者不相信有来世。这些人为什么能在恶劣环境承受那么大的痛苦呢?
鹿住优夷的叔父梨师达多不修梵行(不修梵行是不是就没皈依佛?),佛陀却记他后世得斯陀含(见《杂阿含经》九九0 第811页),这是不是说,不修佛的人同样能得佛果?
那些没修佛的先烈们能得佛果吗?
25#
发表于 2007-8-27 09: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8-24 01:56 发表
朋友好!多谢帮助!
您说:“请您依法。在这里,摩诃男)粗衣、粗食就是“以彼施辟支佛时,不净信心,不自手与,不恭敬与,施后随悔故”造成的。”
我是想依法呀。可是我不懂法,不知怎么依。所以麻烦您帮忙再讲解一下,我的问题大部分都是您帮忙解答的,真是太感激您了!
摩诃男受粗衣粗食是他自愿的,并不是受外界条件的限制,不得已才粗衣粗食。自愿做某事怎么是业报呢?业报应该是强制承受的吧?如受贫穷,受病痛,这是不由自己选择的恶业果报,不愿承受也要承受。如果一个人的意愿也可以由外在因素控制,那么就可以利用这外在因素使每个人都自愿行善,不愿作恶,世界上就没有烧、杀、抢、掠的事了,可是,不是这样。所以我认为人自愿做某事不应是业报所致。
麻烦您帮忙详细讲解一下,让我明白。多谢了!

人的身心都是受种种条件制约形成的,这都是业的驱使,“自愿”也是如此,有一个不受任何条件制约的“自愿”么?什么是“自我”呢?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18 15:33 , Processed in 0.1125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