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536|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问觉音尊者所解释的“世间解”该如何理解?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 1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看到佛使比丘对于觉音尊者在清净道论里关于“世间解”的质疑,心里也比较疑惑。帖出来给大家讨论。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14:10 | 只看该作者
当他诠释佛陀德号──“世间解”时,是依据自古流传下来的婆罗门说法【译注五】,而不是佛陀对“世间”的诠释,佛陀所说的“世间”是:“如来曾开示世间、世间的起因、世间的灭尽,以及到达世间灭尽的修行之道,都存在于结合‘心’、‘想’的活生生的六尺之躯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六尺之躯内有著世间、世间的起因、世间的灭尽,以及到达世间灭尽的修行之道──梵行。这一切都存在于活生生的六尺之躯中,而不是在死后,这有生命、能感觉的躯体,已经完全具足一切了。佛陀成为“世间解”是因为他觉悟这种世间,这世间就是四圣谛:世间、世间的起因、世间的灭尽,以及到达世间灭尽的修行之道。

  觉音不这样解释“世间解”,他所做的诠释,在我认为并不是佛教,而是把“世间”解释为“空间世间”,就好像我们听过的《菩禳三界》(The Three Worlds of Pra Ruang)的故事一样【译注六】。他的解释是从古代婆罗门对空间世间的信仰而来:世间是如此宽,是如此长,世界如此大,土地如此厚,水如此深,空气如此稠密,须弥山及七重山如此高,喜马拉雅山如此壮阔,阎浮树如此巨大,还有六棵和阎浮树一样的大树,日轮、月轮及四洲都如此巨大等,这些都不是佛教所说。把佛陀是“世间解”的“世间”,解释为“空间世间”,我绝对不相信!请好好想一想!将“世间”解释为“空间世间”,是婆罗门教的说法,是来自印度人的说法,甚至是佛世之前古印度人的说法。

  解释“有情世间”时,觉音就认为众生具有不同的根器,有的少垢(眼睛覆有微尘),有的多垢(眼睛覆有厚尘),有利根、钝根,有易教化的、难教化的,有的行善,有的则造作恶业等,却没有提到四圣谛的“世间”。

  当解释“行世间”(sankhara)时,觉音却只解释说佛陀所了解的是名色、三受、四食、五取蕴、六入、七识住、八世间法、九有情居、十处、十二处、十八界,同样也没有提到四圣谛──对世间圆满的解释。

  由于以上原因,我判断觉音对佛陀为“世间解”的解释大部分是依据婆罗门教的说法,而有关佛教的解释却很零碎,根本背离佛陀一再亲自宣说的世间的四种意义:“世间、世间的起因、世间的灭尽,以及到达世间灭尽的修行之道,都存在于结合‘心’、‘想’的活生生的六尺之躯中。”“世间”(四圣谛)是佛教的核心,但觉音以自己的方式解说,我认为他的解释不是佛教。

  事实上,缘起就是在解释世间、世间的起因、世间的灭尽,以及到达世间灭尽的修行之道,而它们存在于活生生的六尺之躯内。也就是说,缘起的流转或还灭存在于每个人活生生的六尺之躯内,任何拥有六尺之躯活生生的人,都有缘起的流转和还灭,绝对没有“主体”、“人”、“我”、“众生”。

【译注五】觉音以“行世间”、“有情世间”、“空间世间”三世间,来说明佛陀对世间都能完全了解,而有“世间解”的德号。请参考叶均译,《清净道论》上册,第315–321页,华宇出版社。

【译注六】《菩禳三界》(The Three Worlds of Phra Ruang)是泰国文学中一本非常有名的著作,出版于苏可泰(Sukhothai)时期,其义理有投生轮回的思想。觉音所描述的有关世间的观点,在这本著作中也被视为理所当然。一般暹罗的传统把苏可泰王国的建立归功于菩禳(Pra Ruang),他是一位神话英雄,足以和亚瑟王(King Arthur)媲美。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14:1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世间解中包含空间世间,那么佛陀所讲的世间和我们所认知的世间并不一样啊。难道我们的地球不是圆的???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14:15 | 只看该作者
而觉音尊者是南传公认的大阿罗汉,应该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啊。
5#
发表于 2008-1-2 15: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魏 于 2008-1-2 14:08 发表
最近看到佛使比丘对于觉音尊者在清净道论里关于“世间解”的质疑,心里也比较疑惑。帖出来给大家讨论。

在下以为觉音尊者的解释没什么问题,并没有脱离四谛的范畴,三世间之说是对世间总相的不同角度而言的。
在下以为世间就是诸行、五阴、六处、一切有为法。
觉音尊者的译文:
(五)(世间解)完全了解世间,故为‘世间解’。即世尊依自性,
依集因,依灭,依灭的方便而普遍了知通达于世间。
即如所说:
‘贤者,我决不说由于步行而能知能见得达那世界的边际不生不老
不死不亡不再生起的地方。贤者,我亦不说不能得到世间的边际
苦痛的尽终。然而贤者,我却宣示即在这有想有意而仅一寻的身
体之内的世间与世间的集因世间的灭及至世间之灭的道。
    决非步行
    得达世间的终点,
    亦非不可能到达
    世间的边缘、苦痛的解脱。
    所以只有那善慧的世间解
    住梵行而行于世间的终点,
    寂静者既然知道了世间的边缘,
    不更希求于此世间,他世间’。
  又有三世间:行世间,有情世间,空间世间。
  此中说的‘一世间:即一切有情依食而住’的地方,当知为
‘行世间’。说到‘世间常住或非常住’的地方为‘有情世间’。
    ‘日月的运行,
    光明所照的地方,
    这样一千倍的世间,
    是你的威力所及’。
  在这里是说的‘空间世间’。那样的三世间,世尊完全了解。
  (1)(行世间)即是那里的‘一世间,是一切有情依食而
住。二世间,是名与色。三世间,是三受。四世间,是四食。五世
间,是五取蕴。六世间,是六内处。七世间,是七识住。八世间,是
八世间法。九世间,是九有情居。十世间,是十处。十二世间,是
十二处。十八世间,是十八界’。这些‘行世间’,世尊完全了解。

   (2)(有情世间)其次他知道一切有情的意欲,知其随眠,知其
习性,知其胜解,及知诸有情的少垢,多垢,利根,钝根,善的行相,
恶的行相,易教化的,难教化的,有能力的,无能力的。他对所有的
‘有情世间’亦完全知解。
  (3)(空间世间)如对有情世间一样,亦知空间世间。便是他
知道一轮围世界的纵横各有一百二十万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其周
围则为:
    一切周围有三百六十万
    又一万三百五十的由旬。
此中。
    说大地的厚数,
    有二十四万由旬。
支持大地的水:
    安立于风中的水,
    有四十八万由旬的深度。
水的支持者:
    上升于虚空的风,
    有九十万
    又六万由旬。
    世间的建立成功。
在世间的安立中:
    诸山最高的苏迷卢,
    深入大海的部分
    与超出水面的相同,
    各有八万四千由旬。

    又有瑜健达罗,伊沙驮罗,
    竭地洛迦,苏达舍那,
    尼民达罗,毗那但迦,
    胺湿羯拿等的大山;

    它们的入海和高出水面,
    自那苏迷卢的数量
    次第一半一半的低下来,
    上面还有种种天宝的庄严。

    在苏迷卢的外面,
    围绕着七重大山,
    为四大天王的住所,
    又栖息着诸天与夜叉。

    雪山之高,
    五百由旬,
    三千由旬的纵横,
    严以八万四千的奇峰。

    一株称为奈迦的阎浮树,
    它的身干的周围十五由旬,
    周围干枝的长度五十由旬,
    伸展的直径和高度
    同样的一百由旬。
    阎浮洲便因那树的巨大而得名。
  和阎浮树一样大的树有:阿修罗的基脱罗巴答利树,迦楼罗的
胜跋利树,西俱耶尼洲(西牛货洲)的迦藤跋树,北俱卢洲的劫波
树,东毗提诃洲(东胜身洲)的西利娑树,三十三天(忉利天)的巴利
却答迦树。所以古人说:
    巴答利树,胜跋利树,阎浮树,
    诸天的巴利却答迦树,
    迦藤跋树,劫波树,
    以及第七的西利娑树。

    轮围山。
    围住全世界,
    深入海底和超出水面的相同,
    各有八万二千由旬。
  在世界之中的月轮,四十九由旬,日轮五十由旬。三十三天
一方由旬,阿修罗天,阿鼻大地狱,阎浮洲也一样大。西俱耶尼
洲七千由旬,东毗提诃洲也一样大。北俱卢洲八千由旬。一一大
洲各有五百小岛围绕着。这样的一切为一轮围山,于一个世界之
内。在世界与世界的中间是地狱。如是有无限的轮围山,无限的
世界,世尊以他无限的佛智都能了解通达。因为他这样完全了解
空间世间,所以说‘遍知世间为世间解’。
6#
发表于 2008-1-2 15: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魏 于 2008-1-2 14:13 发表
如果世间解中包含空间世间,那么佛陀所讲的世间和我们所认知的世间并不一样啊。难道我们的地球不是圆的???

世间就是世间和空间的统称,不仅仅指地球啊!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17:50 | 只看该作者
似乎宇宙也不是这样的啊。这是古老的印度的世界观。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17:56 | 只看该作者
看来只有展开想象了。。。这样的问题很难有最后的答案。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19:23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知道为什么佛陀会讲这样的世间。为什么不讲和我们切身相关的,可以感知的,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时空,这个地球,而去讲一个我们无法感知的世界呢?佛陀几乎所有教法都和我们的身心息息相关,为什么要讲一个和我们身心没有太大关联的世界呢?在无法如实知见前,只能存疑了。
10#
发表于 2008-1-3 10: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魏 于 2008-1-2 19:23 发表
我不知道为什么佛陀会讲这样的世间。为什么不讲和我们切身相关的,可以感知的,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时空,这个地球,而去讲一个我们无法感知的世界呢?佛陀几乎所有教法都和我们的身心息息相关,为什么要讲一个和我们身心没有太大关联的世界呢?在无法如实知见前,只能存疑了。

寂静者既然知道了世间的边缘,不更希求于此世间,他世间’。
如果把“我”能感知到的世间作为主要问题,这个范围是不是太小了呢?佛法可是超越地域、时空的呀!
很多人都想知道外在的世界是怎么回事,其实重要的是如何认识“自我”。有“我”才有世间。您多思考三法印、四圣谛,这些问题才是佛法的核心。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11:39 | 只看该作者
虽然三法印、四圣谛是佛教核心内容,而这样的世界观内容也确实出现于论书或者佛经啊。既然出现了,必然有他的原因,我们就不能回避他。而且我并不认为我们当下所感知的世界是小的,我只知道宇宙是浩瀚的,难以用语言形容的,不过这个宇宙并没有那样的山,洲,岛啊。看过很多禅师大德的解释,总觉得很是牵强。。其实这种脱胎于古印度的世界观,是显而易见的。我到希望这不是佛陀所说,这样我们也不会想尽办法去自圆其说了。也许是我太钻牛角尖了。呵呵。。。
12#
发表于 2008-1-3 14: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魏 于 2008-1-3 11:39 发表
虽然三法印、四圣谛是佛教核心内容,而这样的世界观内容也确实出现于论书或者佛经啊。既然出现了,必然有他的原因,我们就不能回避他。而且我并不认为我们当下所感知的世界是小的,我只知道宇宙是浩瀚的,难以用语言形容的,不过这个宇宙并没有那样的山,洲,岛啊。看过很多禅师大德的解释,总觉得很是牵强。。其实这种脱胎于古印度的世界观,是显而易见的。我到希望这不是佛陀所说,这样我们也不会想尽办法去自圆其说了。也许是我太钻牛角尖了。呵呵。。。

其实我也有过这样的疑问,可能是因为我们太容易把事物名言化的原因。经上说四大天王天在须弥山之腰,可使用人类现在的测量手段尚不能测定诸天的存在,所以须弥山可能仅仅是佛陀对一个事物称谓罢了,这个山显然不是我们眼见的山脉。佛言真实不虚,有些内容超越了我们的智慧和常识也无可厚非。
13#
发表于 2008-1-3 15:04 | 只看该作者
佛陀是无上的世间解。在佛陀的境界是无所不知的,无所不晓的.所有的物质和现象,佛陀都清楚的看到了知。只有在佛的境界才断除了一切迷惑。修行是断惑证真,惑是对自身和外在一切精神和事物现象和本质的迷惑。阿罗汉只证得了性空,菩萨证得了空性,可是并不圆满,只有佛是究竟圆满的。了解了世间种种真相,可以破除我们很多迷惑,我们所看到的外自山河大地都是妄想心的变现,真心包容万物,断惑的程度越大,修行的境界越高,我认为佛陀详细给我们讲解了世间万相,是为了破除修行人不同空间的迷惑。

[ 本帖最后由 空谷回音 于 2008-1-3 15:12 编辑 ]
14#
发表于 2008-1-3 16: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空谷回音 于 2008-1-3 15:04 发表
佛陀是无上的世间解。在佛陀的境界是无所不知的,无所不晓的.所有的物质和现象,佛陀都清楚的看到了知。只有在佛的境界才断除了一切迷惑。修行是断惑证真,惑是对自身和外在一切精神和事物现象和本质的迷惑。阿罗汉只证得了性空,菩萨证得了空性,可是并不圆满,只有佛是究竟圆满的。了解了世间种种真相,可以破除我们很多迷惑,我们所看到的外自山河大地都是妄想心的变现,真心包容万物,断惑的程度越大,修行的境界越高,我认为佛陀详细给我们讲解了世间万相,是为了破除修行人不同空间的迷惑。

请教空谷回音兄:阿罗汉和佛在证得涅盘的层次上有差别吗?
15#
发表于 2008-1-3 17:27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阿罗汉和佛在解脱上是没有不同的,都是摆脱轮回了。但是他们的智慧是不同。阿罗汉所证得的性空,并不是终极涅盘,只有佛陀才是究竟圆满终极本质的涅盘。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17:44 | 只看该作者
最近看了灭苦之道和郭良鋆的《佛陀与原始佛教思想》,和她翻译的《经集》非常好。那里的佛陀才是我心目中作为人的伟大的佛陀,而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像神一样的佛陀。

http://www.kaoyansky.cn/archiver/tid-249932-page-1.html 这里是佛陀纪事--告诉你一位真实的释迦牟尼。也不错。
17#
发表于 2008-1-3 20: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空谷回音 于 2008-1-3 17:27 发表
我认为阿罗汉和佛在解脱上是没有不同的,都是摆脱轮回了。但是他们的智慧是不同。阿罗汉所证得的性空,并不是终极涅盘,只有佛陀才是究竟圆满终极本质的涅盘。

阿罗汉和佛陀证得的涅盘没有任何差别,阿罗汉的无余涅盘就是佛陀的无余涅盘,但是阿罗汉与佛陀的在智慧、神通上还是有差别的。
696( 六八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于色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解脱,是名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受,想,行,识,亦如是说。若复比丘!于色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解脱者,是名阿罗汉慧解脱;受,想、行,识,亦如是说。诸比丘!如来、应、等正觉,阿罗汉慧解脱,有何种种别异’?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愿为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如来、应、等正觉者,先未闻法,能自觉知,现法自知,得三菩提;于未来世,能说正法觉诸声闻,所谓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所未得法能得,未制梵行能制,能善知道,善说道,为众将导;然后声闻成就随法,随道,乐奉大师教诫教授,善于正法。是名如来、应、等正觉,阿罗汉慧解脱,种种别异。  
复次、五学力,如来十力。何等为学力?谓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何等为如来十力?谓如来处非处如实知,是名如来初力。若成就此力者,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转于梵轮,于大众中能师子吼而吼。复次、如来于过去、未来、现在,业法受、因事报如实知,是名第二如来力。如来、应、等正觉成就此力,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作师子吼而吼。复次、如来、应、等正觉,禅、解脱、三昧、正受,染恶、清净处净如实知,是名如来第三力。若此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师子吼而吼。复次、如来知众生种种诸根差别如实知,是名如来第四力。若成就此力,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师子吼而吼。复次、如来悉知众生种种意解如实知,是名第五如来力。若此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师子吼而吼。复次、如来悉知世间众生种种诸界如实知,是名第六如来力。若于此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师子吼而吼。复次、如来于一切至处道如实知,是名第七如来力。若此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师子吼而吼。复次、如来于过去宿命种种事忆念,从一生至百千生,从一劫至百千劫,我尔时于彼生,如是族,如是姓,如是名,如是食,如是苦乐觉,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寿分齐,我于彼处死此处生,此处死彼处生,如是行、如是因,如是方宿命所更,悉如实知,是名第八如来力。若此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师子吼而吼。复次、如来以天眼净过于人眼,见众生死时、生时,妙色、恶色,下色、上色,向于恶趣、向于善趣,随业法受,悉如实知。此众生身恶业成就,口、意恶业成就,谤毁贤圣,受邪见业,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堕恶趣,生地狱中。此众生身善行,口、意善行,不谤贤圣,正见业法受,彼因、彼缘,身坏命终,生善趣天上,悉如实知,是名第九如来力。若此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师子吼而吼。复次、如来诸漏已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身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是名为第十如来力。若此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师子吼而吼。如此十力,唯如来成就,是名如来与声闻种种差别’。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本帖最后由 毛毛刘 于 2008-1-3 20:31 编辑 ]
18#
发表于 2008-1-3 20: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魏 于 2008-1-3 17:44 发表
最近看了灭苦之道和郭良鋆的《佛陀与原始佛教思想》,和她翻译的《经集》非常好。那里的佛陀才是我心目中作为人的伟大的佛陀,而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像神一样的佛陀。

http://www.kaoyansky.cn/archiver/tid-249932-page-1.html 这里是佛陀纪事--告诉你一位真实的释迦牟尼。也不错。

您难道不认为佛陀是正遍知、世间解?您可以对佛不净信,但是佛陀的十号确实是真实不虚的,您可要小心不要谤佛啊。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22:17 | 只看该作者
我可没有说我不认为佛陀是正遍知,世间解。只是对世间解的内容提出疑问而已。我比较赞同佛使比丘的观点的。而且佛陀可没有说过向他学习的人中不可存疑的。就是有了疑问才去学习实践的。如果盲目的相信,那和许多迷信的教徒又有什么区别了?无论南传北传,都会在经典中加入一些传说的内容,用来神话佛陀,来表示佛陀的全知。只不过南传的相对更朴实,更接近原始佛教,但是并不等同于原始佛教。所以有些与人的身心解脱无关的描述,我觉得应该分析着去看。
刚看完了《大般涅槃经》,又被佛陀的人格感动。
http://www.xianfengfoxue.com/forum/index.php?showtopic=4210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06:55 | 只看该作者
谤佛一词对于一个佛教徒来说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因为第一那是对佛陀的不尊敬,第二,那是要下地狱的罪过。前者的观点我很赞同,而后者我认为那不是圣者的语言。这和神教徒说,不信上帝就下地狱有相似的感觉,只不过温和了一些。有点变相的恐吓的意味。我宁可相信这观点来自后世的佛弟子们。
「因此,就像我之前说的, Kalama 人啊,不可因為他人的口传、传说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奉行传统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根据罗辑就信以為真;不可以為根据哲理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符合常识、外在的推测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符合自己的预设、见解、观念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演说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这个沙门是我的导师』就信以為真。Kalama人啊,当你们自己知道:『这些事是不好的,这些事是有过失的,这些事会受智者谴责的,当这些事被採用时会带来伤害及痛苦之时』--你们便应该捨弃他们。」
这是卡拉玛经的一段,我觉得这是圣人的言语,是智者的讲话。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0:47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了一些新的解释,也可以作为参考。。。。。

[ 本帖最后由 小魏 于 2008-1-4 17:46 编辑 ]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7:39 | 只看该作者
  佛陀为理智的道德的宗教家,有他的中心工作,无暇解说天文与地理。佛法中的世界安立,大抵是引用当时的传说。如要为这些辩说,那不但不能会通传说,而且根本违反了佛陀的精神。像上面所说的,组织完备的世界情况,是后起的。因为,汉译的《长含》《世纪经》,广说这些,而巴利本缺。与此大同的《立世阿毘昙论》,属于论典,说是“佛婆伽婆及阿罗汉说”(论卷一)。可见释尊曾部分的引述俗说,由后人补充推演,组织完成。

转自戒幢佛学教育网 http://www.jcedu.org/dispfile.php?id=2073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7:43 | 只看该作者
我相信古代的须弥山与四洲说,大体是近于事实的。须弥,梵语须弥卢,与喜马拉耶的梵语相合,这确是世界唯一的高山。山南的阎浮提,从阎浮提河得名,这即是恒河上流──阎浮提河流域。毗提诃,本为摩竭陀王朝兴起以前,东方的有力王朝,在恒河下流,今巴特那(Patan)以北地方。瞿陀尼,译为牛货,这是游牧区。“所有市易,或以牛羊,或摩尼宝”(起世经卷七);与印度西北的情形相合。拘罗,即福地,本为婆罗门教发皇地,在萨特利支河与阎浮提河间──阎浮提以北,受者印度人的景仰尊重。释尊以前,印度早有了四洲的传说。当时,以神圣住处的须弥山为中心,山南的恒河上流为南洲,向东为东洲,向西为西洲,而一向推重的拘罗,已经没落,所以传说为山的那边。印度人自称为南阎浮提,可见为拘罗已没落,而发展到恒河上流时代的传说。那时的东方王朝毗提诃,还不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征服区。四洲与轮王统一四洲说相连系;这是雅利安人到达恒河上流,开始统一全印的企图与自信的预言。这一地图,岂非近于实际!

  这一传说的起源时,须弥山虽被看作神圣住处,但四洲未必在海中。传说:佛上忉利天──须弥山高处为母说法,下来时在僧伽施,即今Farrukhabad区中的Sanklsa。传说:阿修罗与帝释斗争,失败了,逃入舍卫城边水池的藕孔中,舍卫城在今sahermahet。这可见须弥山即喜马拉耶山,山的南麓──南阎浮提,即僧伽施到舍卫一带。当时的四洲说,还没有包括德干高原。这一近于事实的世界,等到印度人扩大视线到全印,发现海岸,于是或说四洲在海中;南阎浮提即印度全境,而事实上的须弥山,不能不与实际的雪山分而为二了。总之,从古典去考察,佛陀虽采用世俗的须弥四洲说,大致与事实不远。我以为:现实的科学的佛法,应从传说中考寻早期的传说。从不违现代世俗的立场,接受或否定他,决不可牵强附会了事。
24#
发表于 2008-1-4 17: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魏 于 2008-1-4 06:55 发表
谤佛一词对于一个佛教徒来说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因为第一那是对佛陀的不尊敬,第二,那是要下地狱的罪过。前者的观点我很赞同,而后者我认为那不是圣者的语言。这和神教徒说,不信上帝就下地狱有相似的感觉,只不过温和了一些。有点变相的恐吓的意味。我宁可相信这观点来自后世的佛弟子们。
「因此,就像我之前说的, Kalama 人啊,不可因為他人的口传、传说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奉行传统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根据罗辑就信以為真;不可以為根据哲理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符合常识、外在的推测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符合自己的预设、见解、观念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演说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这个沙门是我的导师』就信以為真。Kalama人啊,当你们自己知道:『这些事是不好的,这些事是有过失的,这些事会受智者谴责的,当这些事被採用时会带来伤害及痛苦之时』--你们便应该捨弃他们。」
这是卡拉玛经的一段,我觉得这是圣人的言语,是智者的讲话。

您真的要小心了!任何行为都有因果,恶因必然招致恶果,这是最基本的因果法则了,您不会连这也否定吧?谤佛必定堕地狱!您用自己的想法来推测佛法才是真的不符合您所引的经文呢!
希望您再看了这小段经文后立即忏悔您的过失!
九四 怖畏本生谭
(菩萨═活命师)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毗舍离城附近之波利耶园时,对苏那伽陀(善星)所作
之谈话。某时苏那伽陀为佛侍者,携衣钵到处游行之中,喜好哥罗(枣)刹帝利种
种之教法,归还十力佛之衣钵,往依哥罗刹帝利种。彼当伽拉堪遮迦阿修罗出生时,
彼为一在家人,彼云:“沙门瞿昙不足称为具特尊之智见,得人问以上之法者。沙门
瞿昙依推理而得出思惟,而由其自己之理解而说出其法。彼纵为某人说法,而行其
法者亦不能导至根绝苦恼。”彼往来于昆舍离城之三城壁间,訾谤佛陀。
时尊者舍利弗为托钵往来于各处,彼闻谤佛之语,由托钵还,向佛报告此事。
佛言:“舍利弗!愚人苏那伽陀发怒,因怒而为是言,彼因怒而云:‘人虽行此而不
390 能导至苦恼根绝。’此为无智而又訾我,彼不知我德。舍利弗!我为具六神通者 1,
我具人间以上之法,我有十力 2、我有四无所畏 3 、我有破四生智 4、我有破五趣
智 5,此为我具人间以上之法也。我具如是人间以上之法,而彼云:‘沙门瞿昙,
不具人间以上之法。’如彼不弃此语,不弃此心,不弃此见,恰如由他处持来安置
之物,彼将堕入地狱!
”如是佛称赞其得人问以上之法。佛续言:“舍利弗!苏那伽
陀信哥罗刹帝利种种难行道之邪说,彼闻信邪说,不能归信我道。我于由今九十一
劫之昔,穿凿外道之邪说,寻思‘ 此处有真理耶?’ 于是修四分完备之梵行。我为
苦行者修极度之苦行,为粗食者食极度之粗食,为厌俗者行极度之厌俗,又为遁世
者行极度之厌世。”于是佛应长者之请求,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距今九十一劫前,菩萨思穿凿外道之教,出家为活命派,裸形
而以尘土涂身,避世唯为独住。见人如鹿而逃,食不洁之物,食牛犊之粪。为不弛
心,彼住森林中恐怖之所。住于彼处,于降雪时期,八日之间,于夜间出森林住于
原野,太阳升起,再还森林。彼于夜间出原野,恰如将身浸入雪水;昼间于森林内
为滴落水滴湿身,于是昼夜均忍耐寒苦。而于暑期最后之月,昼间住于原野,夜间
入于森林。彼昼间于原野为暑热炽苦,夜间于无风之深林之中受蒸褥之盛苦,全身
涌污。如是,尔时彼未曾闻事,思起如次之偈:
干燥且冷冻 独坐恐林中
裸形不向火 牟尼心志专
391 如是修四分善整之梵行,菩萨自身,身临死亡边缘,现地狱之相,彼知:“坚执
于此,为无益也。”于刹那间,彼舍其见而得正见,得生天上界中。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彼时之活命师即是我。”
注 1 六神通谓神变不可思议无碍自在之智慧,此有六种:(一)神足通,又名神境通,即为一身为
多身,多身为一身,穿山透壁,通行无碍之智慧。(二)天眼通。(三)他心通。(四)宿命通,即知
自己过去多生之智。(五)天耳通,知他人过去多生之事。(六)漏尽通,即断尽一切烦恼之智。
2 十力,即如来独特之十种智力。大智度论第二十五卷参照。
3 四无所畏,佛对化他有无畏之自信。即︰(一)一切智。(二)漏尽。(三)说障道,即对障害之认识。
(四)说尽苦道,即说示对救济道之认识。
4 破四生智,即受卵、胎、湿、化四生之智。
5 破五趣智,即不受地狱、饿鬼、畜生、人间、天上五道之再生,而入于涅槃之智慧。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7:44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今天看到的一种解释,也很有道理。可以作为参考。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18 15:37 , Processed in 0.10847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