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禅心一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本贴链接]
26#
发表于 2008-9-28 14: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禅心一境 于 2008-9-27 21:23 发表
什么是“无我”呢?佛陀说“无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S.22.15)以不实之义为无我。(清净道论第二十品)由于五取蕴时刻为生灭所逼迫,而不能自主,五取蕴不是“我”、在其中也找不到“我”、在“我”中也找不到五取蕴、五取蕴也不为“我”所有,这就是无我。依据佛陀的教导,无我相包括“敌、无、虚、空、无我”共五种。

五蕴、五取蕴同样都是无常、苦、无我的。

诸比丘!色是苦,苦者是无我,无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
四 受是苦……
五 想是苦……
六 行是苦……
七 识是苦,苦者是无我,无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应以正慧如实作如是观。
八 诸比丘!有闻之圣弟子……乃至……知:……不受后有。’
27#
发表于 2008-9-28 14:17 | 只看该作者
六、 五取蕴
这五法称为upadanakkhandha(取蕴),因为它们组成了执取的目标。佛陀说:‘无论是那一类与漏有关及会被执取的色,是过去、未来、现在等,这一切都称为色取蕴。’再次,对于其他四取蕴的定义也是如此。(S.22:48)在此,一切能被四取(即:欲取、邪见取、戒禁取、我论取)所执取的五蕴成份皆名为取蕴。这包括了所有色蕴及属于世间的四名蕴。出世间的四名蕴并不属于取蕴,因为它们完全超越了执取的范围,也就是说它们不会成为贪或邪见的目标。(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七章)

请教:这里您提到的“出世间的四名蕴”指什么?
28#
发表于 2008-9-28 14: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禅心一境 于 2008-9-27 21:26 发表
第四章 灭圣谛
“灭圣谛”也称为“苦灭圣谛”。什么是“灭圣谛”呢?佛陀说:“即是那种爱的无余离贪、灭、舍弃、舍离、解脱、无执着” (D.22)
这贪爱在哪里舍断和灭除呢?佛陀说“凡世间有喜色、悦色者,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D.22)通俗的说就是:只要世间存在本质上既可爱又美好的东西,贪爱就要在这里舍断和灭除。佛陀进一步的列举了这些本质上既可爱又美好的东西,共计六十种,它们分别是:内六处、外六处、六识、六触、六受、六想、六思、六爱、六寻、六伺。(D.22)
第一节 苦的止息
苦是如何止息的呢?佛陀说:“由无明之无余、离贪灭,有行灭。由行灭,有识灭。由识灭,有名色灭。由名色灭,有六处灭。由六处灭,有触灭。由触灭,有受灭。由受灭,有爱灭。由爱灭,有取灭。由取灭,有有灭。由有灭,有生灭。由生灭,有老死、愁、悲、苦、忧、恼等灭。如是全苦蕴之灭。”(S.12.1)
从前面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苦的成因就是“爱”,断除了“爱”,则实现了苦的止息。当然,爱的生起也以无明为前提,也许这就是佛陀在此从“无明灭”开始解释苦如何止息的原因吧。
第二节 涅盘
这一切(即:经文中提到的无余离贪、灭等)皆是涅盘的同义词。到达涅盘即是诸爱的无余离染、灭,因此而说其为「即是那种爱的无余离贪、灭。」到达涅盘又是诸爱的舍弃、舍遣、解脱、无执着,因此而说涅盘为「舍弃、舍离、解脱、无执着。」
虽然涅盘只有一种,但却可以通过一切有为法的反义词,而得种种名称,比如:无余离贪、无余灭、舍弃、舍离、解脱、无执着、贪尽、瞋尽、痴尽、爱尽、无取、无转起、无相、无愿、不存续、不结生、无生、无趣、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无愁、无悲、无恼、无杂染等。(大念处经,注释)
一、涅盘的定义
涅盘被称为出世间,以及是由四道智所证得。它是道与果的所缘,被称为涅盘是因为它离去渴爱这一个纠缠物。在词源学方面,巴利文Nibbana(涅盘,梵文Nirvana)是源自动词nibbati,意为‘被吹灭’或‘被熄灭’。因此它是表示熄灭了世间的贪、嗔、痴之火。但诸巴利论师较喜欢解释它为渴爱的纠缠(vana)的不存在或离去(nikkhantatta)。只要人们还受到渴爱的纠缠,他们还被绑在生死轮回里(samsara);但在灭尽一切渴爱时,人们即会证悟涅盘,解脱生死轮回。(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六章)在此,“四道”分别是指:索答巴帝道智(即北传须陀洹道智)、萨咖达嘎弥道智(即北传斯陀含道智)、阿那嘎弥道智(即北传阿那含道智)、阿拉汉道智。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解释仍难使人理解什么是涅盘。
佛陀曾这么说:“予所得此法,甚深难见、难解、寂静、殊妙、虑绝、微妙,而唯智者所能知。然此众生实是好执、执于爱著、欢喜执。而以好执、执于爱著,欢喜执者,此事,是依于缘,难见缘生(之法)。此事即静止一切行,舍离一切依,以灭渴爱,以去贪欲,灭而难见涅盘者。予若说法,其他者不能解此者,予唯有彼疲劳,予唯有彼困惑而已。”(M.26)
为什么涅盘的含义难以表达呢?我们可以看以下的几个比喻。
糖的比喻。如一个人对糖的味道,不告诉他去读关于化验糖的书,他事先没有经验,是不能知道的。但是假如放一点在舌尖上,他就会知道糖的甜味,过多关于糖的理论就没有必要了。(佛陀的古道P48)
鱼的比喻。就像鱼的字汇里没有表达陆地性质的字眼一样,没有任何语言或文字足以表达那种经验。乌龟对它的朋友鱼说,它刚从陆地上散步回湖。鱼说:“当然你的意思是说游泳啰!”乌龟尽力对鱼解释:陆地是固体,不能在上面游泳,只能在上面步行。可是鱼却坚持认为不可能有这样的事。陆地一定也是液体,和它生活的湖一样:有波浪,一定可以在里面潜水和游泳。(佛法P24)
所以,涅盘只能被亲身作证的圣人们完全理解。
二、涅盘的分类
虽然依自性涅盘只有一种,但依(分别的)根据则成两种,即:有余涅盘界与无余涅盘界。依不同的方面,涅盘有三种,即:空、无相与无愿。
涅盘是一个不能再分解的究竟法。它是完全出世间的,而只有一个自性,那就是完全超越有为世间的无为不死界。然而,依分别的根据则成两种;该分别的根据是(体验它的)五蕴是否还存在。阿拉汉所体验的涅盘界名为“有余涅盘界”(sa-upadisesa-nibbanadhatu),因为虽然一切烦恼已灭尽,但由于过去执取所产生的诸蕴还存在。在阿拉汉死时所证得的涅盘界名为“无余涅盘界”(anupadisesa-nibbanadhatu),因为五蕴已完全被舍弃,不再后有。在注疏里这两个涅盘界也个别被称为“烦恼之灭尽”(kilesa-parinibbana)及“诸蕴之灭尽”(khandha-parinibbana)。
依不同的方面,涅盘有三种:涅盘被称为空(subbata)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也因为它毫无一切有为法;被称为无相(animitta)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之相,也因为它毫无一切有为法之相;被称为无愿(appanihita)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的渴望,也因为它毫无渴爱之欲。(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六章)
三、涅盘的特点
涅盘只能被亲身作证的圣人们完全理解。那尚未证悟涅盘的我们能应当理解到什么程度呢?我们至少应当知道它的三个特点。
(一)涅盘是常
佛陀说“比库们啊!是有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无为法)存在。如果没有了这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则一切生的、长的、因缘和合的就无从解脱。因为有了这不生、不长、非缘生法,生的、长的、因缘和合的才有所解脱。”(Ud.8.3,译法按《佛法》P26)
佛陀在此所说的“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正是指涅盘。那么,什么是“非缘生”呢?不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是无条件的存在。所以,我们说涅盘是常。
佛音尊者更进一步的解释到:“非新生故无老死,既非新生及无老死故(涅盘)是常。”(清净道论第十六品)
值得注意的是,佛陀虽然在此说到“不生、不长”,但我们不能将涅盘理解为长的、短的、圆的、方的这类色法或其他的有为法。
(二)涅盘是乐
舍利弗尊者曾说:“友等!此涅盘者是乐”(A.9.34)
有人可能会问,涅盘无受,而乐属于受,怎么能说涅盘是乐呢?当时,优陀夷尊者也有同样的疑问。舍利弗尊者回答说:“友!此处无所受故,此处正是有乐。”接着,舍利弗尊者以九种禅定为例,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大意如下:
初禅以欲想为病,病是苦,而涅盘无此事,所以是乐;
二禅以寻伺想为病,……
三禅以喜想为病,……
四禅以舍想为病,……
空无边处定以色想为病,……
识无边处定以空无边想为病,……
无所有处定以识无边想为病,……
非想非非想处定以无所有想为病,病是苦,而涅盘无此事,所以是乐;
灭尽定已尽诸漏,所以涅盘是乐。(A.9.34)
总而言之,由于此处无诸苦,所以涅盘是乐。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乐”并非是指乐受。与此类似,苦圣谛的“苦”,也非仅指苦受。
(三)涅盘无我
佛陀说:“一切法无我”(M.35)在此,“一切法”包括了哪些法呢?《阿毗达摩论》里一共有四种究竟法:心、心所、色、涅盘。(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一章)所以,涅盘无我。
涅盘无我,就是指涅盘不为我所有、不是我、不是我的自我、在我里面没有涅盘,在涅盘里也没有我。所以,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知道关于佛陀或阿拉汉的“入灭”、“般涅盘”、“取涅盘”是不能理解为进入了某个被称为涅盘的地方或境界的。涅盘并无来、去、进、出这些概念的。

请教红字部分的经文出处。因为灭尽定尚未尽诸漏,所以只有涅槃才是乐。正确的经文如下:
友!复次,有比丘偏超非想非非想处,具足想受灭而住,以慧而观,诸漏尽友!依此理而可知涅槃是乐。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22:2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0#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22:2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1#
发表于 2008-9-29 19: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禅心一境 于 2008-9-28 22:25 发表
五点三十法友,你对“具足想受灭而住,以慧而观,诸漏尽”的理解应当更符合经文原意,感谢指出,我会修改,但我对此也没很大的把握,所以会直接引述原文。
另外,出世间四名蕴是指以涅盘为所缘的心和心所,之所以为四,是因为按经教法,这心和心所被分为受想行识四种法。这是我的理解,供参考。
对于《阿毗达摩概要精解》,我也没有完全掌握,所以我们只能共同探讨,不见得可以解决全部疑义。

您依法即可,只有无漏的才是乐,受想灭定肯定不是。
请教:如果出世间四名蕴指受想行识,难道没有出世间的色蕴吗?经-论-概要-精解,您说哪个重要?解决全部疑义看经文就完全可以了,何必舍近求远呢?
此外,五蕴即苦的经文您看到了吗?您还坚持渴爱可能不会被执取吗?

[ 本帖最后由 五点三十 于 2008-9-29 19:36 编辑 ]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9-29 22:1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3#
发表于 2008-10-1 08: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禅心一境 于 2008-9-29 22:10 发表
五点三十法友,请不要轻易下结论。

也许你并不太了解《阿毗达摩概要精解》这部书,这部书的基础《阿毗达摩概要》是一部中世纪的佛教手册。这部书流传至今,也大概有1500年的时间了,不论是书的作者还是参学者,包括它的各种疏钞的作者、近代的许多翻译、修订者,他们都是上座部佛教里的长老,应当也学过南传经藏,对于“色是无常,无常者是苦……”这样反复、多次在圣典里出现的经文应当有所了解。所以,对于渴爱摄于集圣谛而不摄于苦圣谛的见解,如不理解,仍可存疑,也许在深入学习法义或者有其他机缘的时候,疑惑就被解开了。
为使你和其他法友能对《阿毗达摩概要精解》有一定了解,我在此转载一下本书的一些介绍:

从大约十二世纪至今日最广为人研读的是《阿毗达摩概要》。它如此广受欢迎是因为它在精简与周全两方面有极适度的平衡。阿毗达摩的一切要义皆被细心与精简地编入极短的篇幅里。虽然此书简短得令无师自读者难以深明其义,然而在一位明师的指导或在助读说明的协助之下,它能令读者充满自信地掌握整部论藏的组织。基于这原因,《阿毗达摩概要》在上座部佛教界里常被采用为学习阿毗达摩的第一本课本。在许多佛寺里,尤其是在缅甸,沙弥与新学比丘必须在把《阿毗达摩概要》(巴利版)背得滚瓜烂熟之后,才获得准许研读《阿毗达摩论》及其注疏。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导读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心里觉得,连阿毗达摩也靠不住,更不要说他的概要和精解。可是,在南传佛教里,普遍相信阿毗达摩藏是佛所说。这里再引述一段吧!

上座部的正统传承认为论藏是源自佛陀本身。根据觉音尊者所引用的《大注疏》(Maha-atthakatha):「名为阿毗达摩的并不是属于弟子的范围,而是诸佛的范围。」诸注疏认为,不单只是阿毗达摩的精神源自佛陀,而且其论也是佛陀亲身所教的。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导读

请您依法,并时刻牢记佛陀“依法不依人”的教诲,哪怕现在全世界人都学李洪志、净空的邪说也不能证明他们是正法,哪怕全世界的学佛人都把“会集本”列为必修课那也不能证明它是正法。五蕴本身就是苦的,这是铁的事实,十二因缘中爱和取的关系的经文不用在下出示了吧?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无论您如何强调《阿毗达摩概要精解》有多重要都不能改变这个事实。即便假设阿含经中有色不苦、爱非缘取的经文,那也一定是错误的,依法绝对不是依高僧大德而是依法的本身。
此外,您认为集谛不摄苦谛的见解也是完全错误的,四谛是完整的一体,集谛就讲苦的产生,任何构成集谛中的因缘都是苦。

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 本帖最后由 五点三十 于 2008-10-1 09:00 编辑 ]
34#
发表于 2008-10-1 08:53 | 只看该作者
继续请教:如果出世间四名蕴指受想行识,难道没有出世间的色蕴吗?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7 13:3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6#
发表于 2008-10-7 13:46 | 只看该作者

你们两个讨论得太复杂.孰是孰非且不论.

原帖由 禅心一境 于 2008-10-7 13:33 发表
不轻易下结论,特别是对自己还不太了解的事情


就此观点来看.非常正确.

对自己不深刻了解.没有经过缜密思维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是还是否.

往往人们知道个道理非常简单.真正贯彻到实践思考中.却并不容易.

人的先入为主习惯.根深蒂固.
37#
发表于 2008-10-7 17:15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大作有感,对基本教义进行定义时,你何不多引用国际上具有权威代表的若干百科?具有古文物出土文献事证并具图片等参照型态的百科做为参考文献?

1.对于没有考古文献的证据,不要贸然去引用史学论述对宗教下某种定义。你或可依照文史数据去进行逻辑推论,批判等工作。但是,不能贸然去下定义,此乃治学的基本态度,科学精神。

2.你是否过度崇拜《阿毗达摩》?阿毗达摩乃个人理论,时至今日,仍无丝毫考古文献可检视其可代表佛陀说法的真实性,特别是与原始佛教的关联性质。你何不将主题修订为:
"从《阿毗达摩》与《清净道论》浅释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如若题纲修改修改,便无过多争议。

3.同义词太多,终归是神秘教义。
对原始佛法经解的考证上,个人非常厌恶所谓的"同义词",乃诉诸神秘主义之邪思,便于愚弄信众之附会云云。
某种形式的方言记载,"圆形符号"或许原意只能代表太阳。
第一位释义者:太阳。
第二位释义者:太阳、圆满、满心欢喜、没有执着的。
第三位释义者:月亮、太阳、星星、圆满智慧、无缺点的、无欲望的、没有执着的、宇宙、光明等等。
请注意第三位释义者,"太阳"等同"月亮"等同"星星",正是同义词的严重流弊,面对一些不解方言,在通过翻译后,都容易产生各种胡乱瞎编的同义词。
例如"涅盘",在下不才的理解就是"死亡",生命走到尽头就是"涅盘"。人的生命消失,正如一把火的吹灭,就是"涅盘"意。
可释义者不这么解释,缓慢的思绪引导,最后都是朝着不死佛挺进,终归回到神秘论。

你引用的大海与筏做比喻,在原典的诗词中应该都有收录,属于后期的巴利散文。

在下说的话或许很重,自我主观意识强烈,可你也多琢磨琢磨!
38#
发表于 2008-10-7 17: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禅心一境 于 2008-10-7 13:33 发表
五点三十法友,没有出世间的色蕴,这是因为出世间名蕴是因为它们以涅盘为所缘,所以称为出世间的名蕴,而色蕴不能取任何法为所缘,则没有出世间的色蕴。

另外,不轻易下结论,特别是对自己还不太了解的事情(比如:阿毗达摩藏、包括它的注释书、概要和精解等)。这和“依人不依法”没有关系,因为在没有掌握比较充分的信息时,自己的判断是否片面,还未可知,而且,目前还没有作出结论。

在下引用的经文您没有看到吗?除了经文您还需要什么其他的证据?如果您连经文都不看作是证据,在下也没什好辩驳的了。
一~二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三 ‘诸比丘!色是苦,以色所生起之因、缘亦是苦。诸比丘!依苦之[因、缘]所生起之色,如何是有乐耶?
受是苦……乃至……
想是苦……
行是苦……
识是苦,以识所生起之因、缘亦是苦。诸比丘!依苦之[因、缘]所生起之识,如何是有乐耶!
八 诸比丘!……乃至……知:……不受后有。’
有趣一切取道迹,云何为趣一切取道迹?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所取故。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取所取故,是名趣一切取道迹。

此外,涅槃非缘起,名蕴如何能以之为“所缘”?如果有“出世间的名蕴”也只能是无漏的受想行识,所以也必有无漏的色。如果像您所说“色蕴不能取任何法为所缘”,那色蕴岂不成了非缘起之物了?
如此二法。谓有为、无为。有为者若生、若住、若异、若灭。无为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

[ 本帖最后由 五点三十 于 2008-10-7 17:56 编辑 ]
39#
发表于 2008-10-7 18:26 | 只看该作者

呵.叶君每帖都透露出理性的睿智和勇敢.稀有.

原帖由 叶振南 于 2008-10-7 17:15 发表
1拜读大作有感,对基本教义进行定义时,你何不多引用国际上具有权威代表的若干百科?具有古文物出土文献事证并具图片等参照型态的百科做为参考文献?

2.对于没有考古文献的证据,不要贸然去引用史学论述对宗教下某种定义。你或可依照文史数据去进行逻辑推论,批判等工作。但是,不能贸然去下定义,此乃治学的基本态度,科学精神。

3你是否过度崇拜《阿毗达摩》?阿毗达摩乃个人理论,时至今日,仍无丝毫考古文献可检视其可代表佛陀说法的真实性

4同义词太多,终归是神秘教义。
对原始佛法经解的考证上,个人非常厌恶所谓的"同义词",乃诉诸神秘主义之邪思,便于愚弄信众之附会云云。

5在下说的话或许很重,自我主观意识强烈,可你也多琢磨琢磨!



1,君知否?当前佛教徒盲目引用经典和比方而放弃大脑的现象,简直成为一种时尚.
2,科学精神!就是求真的理性!就是正确的学习研究态度方法!
3,谨慎面对每一部经!
4,在下有一不成熟之:宗教神秘主义论.正是破除这种神怪信仰的旧习惯.
5.和学佛人沟通与和不学佛人沟通有着完全一样的感觉:麻烦.
 正象君一样,非要特别强调一下:对事不对人!唉!
40#
发表于 2008-11-3 10:3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禅兄这篇分析,.

请问:
看这个动作,是属于十二缘起的那一支?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13: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2#
发表于 2008-11-3 13:12 | 只看该作者
眼睛瞎了,还能有眼识吗?

睡着了,还会有眼识吗?
43#
发表于 2008-11-3 13:25 | 只看该作者
瞎子很想看,但是他没办法看,

我们能说他没有看的欲望吗?

他的看欲依然建立在看的行动上,只是无法接触眼尘而已。

如果说看一定要具备眼根触眼尘,那么瞎子无法接触眼尘,他的看的欲望又要建立在那里呢?

所以,看的行动,不一定要触才能看。

那么,看到底在十二缘起中那一支呢?
4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15:3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5#
发表于 2008-11-3 16:40 | 只看该作者
请问禅兄,

你说盲人没有眼识,
你说盲人还有意识,他的看欲完全来自意欲,不是看欲。

那么,请问他的这个意欲(想看的欲望)建立在十二缘起中的那一支?
4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17:4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7#
发表于 2008-11-4 13:29 | 只看该作者
请问禅兄,

如果你闭上眼睛,把注意力设在一个黑暗意境,

你会发觉这个注意力无法耐久,你的注意力会移动。

请问这个注意力的移动是属于十二缘起中的那一支?

再做另一个观察,
如果你眼睛看着一个定点,你会发现你的视线无法耐久停留在一个定点。
这种移动视线的欲望又属于十二缘起中的那一支?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20:2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9#
发表于 2008-11-5 09:08 | 只看该作者
请问禅兄,

你说心意的移动属于行支。

如果无法让心意行停留在一个定点属于掉举(五盖之一)。也就是不善法。

那么,行如果无法被控制,就是掉举,对吗?

如果行完全被控制,就是没有掉举。
如果行完全被控制,例如心意行完全被控制的时候,
是否就已经可以随意生起任何心意识?

如果眼识,耳识等等五识生起了,这些没有善恶的前五识将会牵动心意行生起心意识。

如果完全控制了心意行,也就完全控制了心意识。

以上的过程,属于主动性地控制心意行,
如果心意行的移动导向善,就会缘起善心意识。

如果心意行的移动导向恶,就会缘起恶心意识。

不管心意行的移动是否善恶,他都会缘起识。

对吗?
5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2:5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16 00:00 , Processed in 0.11325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