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976|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敬请关注中国大陆的三个“纯净土”基地!!!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21 2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目前在中国大陆有三个“纯净土”基地不容忽视。
一是杭州东天目山,一是五台山白云寺,一是山东德州永庆寺!
东天目山的负责人是齐素萍,凭借其泼妇刁民似的作风霸占道场,僧人处于从属!
白云寺住持是昌隆比丘尼,该人自称是文殊菩萨化身,已能决定往生,严格秉承净空大师的教义,狂言傲横,断人慧命。
永庆寺是企业家自任当家,宣称净空是世界佛教领袖,不让净空法门之外的人住寺院,出家人不学净空法门也不能进永庆寺!号召非净空大师的话不听!
笔者之所以称之为“纯净土”是因为上述两个基地都提倡“四个一”
一本经书--夏汇本《无量寿经》
一句佛号--阿弥陀佛
一个目标--求生净土
一个导师--净空大师
舍此之外,即为杂修,甚或即为魔头!

在此顺便说一下我对净空大师的评价:
一、他只能称为一个文化老人,因为他关注的重点是文化,是社会教育
二、他所传的净土有悖于印光大师及历代净宗祖师
三、他所弘扬的佛教是似教成分居多
四、他不该以净宗领袖自居,更不该动不动就号召“净宗学人如何如何”
五、他讲的东西有浓浓的居士佛教印记
六、他的讲授技巧以偷换概念为善巧方便,有较大的蛊惑性和隐蔽性
七、他的人品让人久久不敢肯定
八、他的负面影响很难在短期肃清
九、他的信徒很容易成为宗教极端份子
十、他的政治成熟度应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当今佛教界最应该做的几件事情:
一、组织大德高僧编纂佛教入门必读丛书
 1、佛教入门必知
 2、皈依大意--使信众明了三皈是戒,戒体是释迦血统,不可随意看光盘、看书皈依(净空大师的大陆死党就是让人看净空大师的光盘皈依,甚至居士代授皈依)
 3、五戒必读--受戒前先学戒,避免戒法乱传、使居士破戒而不自知
 4、菩萨戒必读--正确理解菩提心和出离心的重要性,了明菩提心是成佛之基
 5、佛教必读经典选编--全面正确的理解佛教
上述几条一言蔽之:务必确立汉传佛教的道次第,巨赞法师曾说--汉传佛教在各方面决不亚于藏传佛教。笔者认为,当前藏传佛教在汉地的兴起原因有二,一是气功热潮以后的神秘主义思潮尚未降温,二是藏传佛教的可操作性强。
二、大陆应迅速推出自己的讲经法师
三、大量流通印光大师以及历代净土祖师的著作--可分白话文和文言文两种版本
四、正确审视净空现象,解决净空现象应用中医“扶正自然去邪”的办法,不可强行进行外科手术,否则会激化教内矛盾,否则对佛教的外部形象不利!

(边想边写,脉络不清,敬请见谅,容日后编辑,欢迎展开论述,欢迎指教。


[ 本帖最后由 怒目金刚 于 2006-5-29 07:46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6-5-21 22:51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大家到两个寺院考察一番!


建议大家多向两个寺院的人寄些材料!
3#
发表于 2006-5-21 23:46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基地”恐怕不止两个,愿更多的有识之士披露净空邪说!“净空现象”值得关注。
4#
匿名 发表于 2006-5-22 10:22
在我的浏览器上这个帖子缺字,所以我把格式去掉后引用在下面了,以便给和我遇到相同问题的朋友提供个便利。
两个“纯净土”基地不容忽视。
一是五台山白云寺,一是山东德州永庆寺!
白云寺住持是昌隆比丘尼,该人自称是文殊菩萨化身,已能决定往生,严格秉承净空大师的教义,狂言傲横,断人慧命。
永庆寺是企业家自任当家,宣称净空是世界佛教领袖,不让净空法门之外的人住寺院,出家人不学净空法门也不能进永庆寺!号召非净空大师的话不听!
笔者之所以称之为“纯净土”是因为上述两个基地都提倡“四个一”
一本经书--夏汇本《无量寿经》
一句佛号--阿弥陀佛
一个目标--求生净土
一个导师--净空大师
舍此之外,即为杂修,甚或即为魔头!

在此顺便说一下我对净空大师的评价:
一、他只能称为一个文化老人,因为他关注的重点是文化,是社会教育
二、他所传的净土有悖于印光大师及历代净宗祖师
三、他所弘扬的佛教是似教成分居多
四、他不该以净宗领袖自居,更不该动不动就号召“净宗学人如何如何”
五、他讲的东西有浓浓的居士佛教印记
六、他的讲授技巧以偷换概念为善巧方便,有较大的蛊惑性和隐蔽性
七、他的人品让人久久不敢肯定
八、他的负面影响很难在短期肃清
九、他的信徒很容易成为宗教极端份子
十、他的政治成熟度应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当今佛教界最应该做的几件事情:
一、组织大德高僧编纂佛教入门必读丛书
 1、佛教入门必知
 2、皈依大意--使信众明了三皈是戒,戒体是释迦血统,不可随意看光盘、看书皈依(净空大师的大陆死党就是让人看净空大师的光盘皈依,甚至居士代授皈依)
 3、五戒必读--受戒前先学戒,避免戒法乱传、使居士破戒而不自知
 4、菩萨戒必读--正确理解菩提心和出离心的重要性,了明菩提心是成佛之基
 5、佛教必读经典选编--全面正确的理解佛教
上述几条一言蔽之:务必确立汉传佛教的道次第,巨赞法师曾说--汉传佛教在各方面决不亚于藏传佛教。笔者认为,当前藏传佛教在汉地的兴起原因有二,一是气功热潮以后的神秘主义思潮尚未降温,二是藏传佛教的可操作性强。
二、大陆应迅速推出自己的讲经法师
三、大量流通印光大师以及历代净土祖师的著作--可分白话文和文言文两种版本
四、正确审视净空现象,解决净空现象应用中医“扶正自然去邪”的办法,不可强行进行外科手术,否则会激化教内矛盾,否则对佛教的外部形象不利!
(边想边写,脉络不清,敬请见谅,容日后编辑,展开论述,欢迎指教。)
5#
匿名 发表于 2006-5-22 11:09
长春的百国兴隆寺也类似吧
具体我不是十分的了解,但是听说过那里的主持什么神通什么神通之类的
6#
匿名 发表于 2006-5-22 20:41
兴隆寺也流通净空法师的东西、念一句佛号。
7#
匿名 发表于 2006-5-22 22:56
山东淄博的金陵寺好像也是!


寺院惟一的目的就是-----送往生!也就是人死了组织大伙帮着助念!大好的佛教成了只为死人服务了!!!(本人不反对助念,但是反对佛教就是助念的做法!)




净空的一些做法无异于灭佛!!!而且是家贼似的灭佛!!!、、
8#
匿名 发表于 2006-5-22 23:03
净空借助某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之便,投资国内文化事业,大大的获得了一些官员、文人的欢心,的确这些文化事业有其客观的积极作用,但是,净空的动机是削尖脑袋回大陆定居!!!
我的意见:钱留下,人别留!



另外,净空暗地培养死党建立基地的做法也要警惕!!!!


三、他所弘扬的佛教是似教成分居多
五、他讲的东西有浓浓的居士佛教印记
九、他的信徒很容易成为宗教极端份子
六、他的讲授技巧以偷换概念为善巧方便,有较大的蛊惑性和隐蔽性
5、佛教必读经典选编--全面正确的理解佛教
上述几条一言蔽之:务必确立汉传佛教的道次第,-------------------怒目兄高见!!!!
9#
匿名 发表于 2006-5-22 23:09
杭州天目山、德州永庆寺都是居士传皈依,证都是净空的,法号都是妙音!!!!!!居士称法师,看净空光盘就可以皈依!----笑话+悲哀!!!!



戒体何在?!!!!!!!!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5-22 23:1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关注我的帖子!!!





大家都说说!!!
11#
发表于 2006-5-23 09:06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戒体啊????
12#
匿名 发表于 2006-5-23 11:12
有一点可怕的是净空法师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幌子推行自己的思想,迎合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复兴趋势”,盲从者多。
他在贵州是不是还有什么传统文化礼仪学校啊?
13#
匿名 发表于 2006-5-23 14:56
原帖由 sunmiaodongji 于 2006-5-23 09:06 发表
什么是戒体啊????

大概是佛教的传承吧,汉传佛教的和尚都有老师的,没有自己给自己阻戒的,貌似
我也不清楚,和你一样等明白人给解释吧
14#
匿名 发表于 2006-5-23 15:02
看《虚云法汇》或虚云年谱或其他戒律的书-----就知道什么是戒体了-----佛弟子必知啊!!!!!!
15#
匿名 发表于 2006-5-24 08:18
戒体
http://www.jcedu.org/fxzd/zgl/1033-2.htm

  戒体中分做:一、戒体相状,二、受随同异,三、缘境宽狭,四、发戒数量。分这样四章来说明。灵芝律祖说:前面二章论体,但受随中也兼说戒行。三、四两章属于戒法,而发戒数量中联系到戒相。弘一律祖说:标题为戒体,而又兼带说明戒法、戒行和戒相,这就显示了四门的分不开来——互相摄收。
  南山律祖在行事钞中说:人们都知道受别解脱戒的,而真能懂得受戒意义的不过三五人而已。都是由于事先不能做好准备,不多研究,以致在正受戒时,不知戒体、戒相,仅仅是受过戒就算了。问他得戒了没有,还是茫然一无所知,所以要在这里(随相以前)分别详细的解说,使受戒者根据它来衡量自己受了戒究竟得戒没有。这样,才可以谈到如何来持戒和不犯戒,修行出离世间的道理。

  一、戒体相状
  甲、能领心相
  行事钞说:戒体,如果通途而论,是说受戒时所发的「业体」——无作戒体,今先显明能领受戒体的心的相状。
  又说:十法界依正二报多如尘沙,而佛所立的空、有二谛等教法,都是发戒的境界。受者当受戒时立下誓愿尽这个身体的寿命为期限,善于清净心的器量,屏绝一切妄念,必不为恶;再加以礼敬、陈词,身、口二业的施设(授者作法的方便等),这样测度思量,是成就业体的根本,得戒的正因。不许用颠倒思想攀缘现前的境界,须用明彻的智慧心反照心境,使它符合理性。起心既然遍缘尘沙等境界,这从境而制立的戒法量也是同样周遍,心从法生,法广心遍,心法相应了。把这个要约期望的心与那妙法相应,对那法来讲,有缘起的意义(法随心的缘想而起),法是无情,由于心的缘想关系,就随于心,(所以三法纳体的时候,初动于境,次集于空,后入于心,法依于心,所以名为法体。)领纳在心了,名为戒体。灵芝律祖的意思,如果根据当分小乘教义来说,体是非心,不显所依的,体与心有分别;现在说在心,是取的圆教义理——就是指藏识为所依的处所。
  资持记问:何不就直接显示无作,而明心相?答:能领戒法的心相,是发戒体的正要;独在这里详尽的指出了,别处没有这样说的文字。就从明晓不明晓这得法的元由,来决定所受的戒成与不成,不明白这个旨趣是不成功的。假使不明白能领的心相,或无记心妄动攀缘,或想浮泛的其它善事,都是耽误了受戒,使一生空过了的。佛说「无戒满阎浮洲」的圣言就是这个意旨;所以在这里提出解说告示能领心相的道理,实在是有重要意义的。

  乙、所发业体
  1、辨体多少
  行事钞上问:别解脱戒,有那几种?答:论它的体系和它的境界,实在是无量数。因戒本是防止恶法的,恶的因缘很多,发戒也就随着而多。所以善生经说:众生无量,戒亦无量。——这是就境界的多而说戒也是无量的。现在拿这些义理来推求,主要只有二种:作戒、无作戒。这两种戒,可以通统包括于一切境界的戒法了。

  2、立两解名
  立两名之所以行事钞上问:为什么不立一种名,或者立三种名,而只立作、无作两种名呢?资持记解释说:为了显出二戒的需要,举出为什么不废去一种名,而只立一种名;和为什么不有「作俱无作,二法同时,宜应更立一合」的名,连前二名为三名呢?
  答:如果单立一作戒的名,那么作戒休止以后,就不能防止非法了;又作不可能常作,心思还有其它用处。所以必须要有无作,能长时期的防止过非。如果单立无作之名,那么没有作戒,无作就无所从起,也就是不能孤起,必定要依靠作戒体而生无作戒体。这二种法是相互依藉的,不能只立一个名。
  行事钞又说:为何不立第三名——「作俱无作」呢?这因为作是动,无作是静,动静的性质不同,又,作是有心,无作是非心;这心与非心的体相又是相违背的。所以在这两层道理上说,二戒的性质不可合一,因此不能立个「作俱无作」的名,只好立两个名了。又因为不许立第三种名,恐有人以为戒法只局限于二种了,所以又特别解释说:这二戒体,是根据「能」防过非方面来说的;如果就「所」防的过非方面说,那戒法是随境而多得无量了。

  并解名义
  行事钞问:既说二戒,请解释它的名字?资持记解释:结束前面的文义,生起后文的总问:戒、作和无作戒的三名。弘一律祖说:戒是通名,作无作是别名,共为三名。
  答:作,像作陶器家的「轮」,动转的时候叫作。杂心论说:「作者,身、动身方便」资持记解释说:作,是方便构造的意义,造土器的陶家,做坯器的机车上的轮子,推动起来就旋转,比喻为作。受戒者四大质体的报身,从受戒的缘,身口意上的动作为方便。报身上起方便,方便依于报身,互相假借,报身与方便,不一样也不两样。不过说报身,不一定是有方便;假若说方便,就一定包括了报身。轮木,此喻报身,轮动,比喻方便,就叫这「动」为作。就杂心论举的例子来说,身,即报,动身,即方便了。
  行事钞说:言无作者,一发续现,始末恒有;四心(受、想、行、识四阴)三性,(别指行阴,行阴通三性——善、恶、无记,余三阴唯无记。)不藉缘办。故杂心论云:「身动灭已,与余识俱,是法随生,故名无作。」成实论无作品云:「因心生罪福,睡眠闷等是时常生,故名无作。」
  资持记解释「一发」:就是开始所发,说明业体初成,就是在三发完毕后第一剎那与作戒俱圆成时,是体初发。作戒既然谢止了,无作戒体独存地相继不绝了,所以说「续现」。「始」是上句的,发的时候,「末」即是终,命终才舍掉的。舍戒,虽然通常有四种——一、作法舍,二、命终舍,三、二形生,四、断善根舍。这是说通途的道理,命终就舍掉,不谈其余三种。「始末恒有」这一句,是说业体的久长。四心(通举四阴)三性(别示行阴)是显「非心」的意思。「不藉缘办」,正是显示无作的意义。
  如果对照前面作戒而解释「一发续现」相反于作戒的「有谢」;「始末恒有」,反作戒的一念;「四心三性」,反作戒的「善行心」;「不藉缘办」,反显作戒的借缘构成。
  故字以下,引证有二:杂心中,「身动灭已」,是前「作」已谢,生起「无作」。无作既生,与余(后心望前作心曰余)识——受、想、行、识四心同时(俱)而起。「是法」,就是无作。「随生」,是说任运而起。成论中,是通说业体的道理,不是局限于「戒」。「因心」说明从作而发;「生罪福」,生就是发,罪福,就是善、恶、无作。睡眠、闷,等(余心)都是无记。总的说,因作而生善、恶、无记三性的无作,与前杂心文是相通的。
  弘一律祖说:一发续现等文,初学的人难于了解;现在根据后面第五项先后相生的文义,列一表在下面,作为参考。文里的无作,就是表里的「形俱无作」。
  始登坛后┬作戒──────────生(未竟)
  └无作戒┬作俱无作——随作生(未竟)
  └形俱无作—因成未现(潜发)
  三法竟第 ┌作戒──────────圆满
  一剎那?(初一念)┴无作戒┬作俱无作————圆满
  └形俱无作————圆满(示现)
  ┌作戒———————──—谢
  第二剎那(第二念)┴无作戒┬作俱无作————随作谢
  └形俱无作————独存
  行事钞又说:戒,就是禁止作恶。涅盘经说:戒能禁制和断除一切恶法不做一切恶事就叫做持戒。上面的二戒,都是能起断恶的作用。

  3、依论出体
  济缘记说:此处陈述戒体,是依据二宗——多宗、成宗所说;至后面正义地辨明三宗的分别,才是成宗师主张的「体相」。
  行事钞说:多论、成论主张体相不同,今依成宗——约成实论来解释。资持记说:钞中依成宗说体,而文字引用多宗,恐怕学者遇到文义壅滞不能贯通,所以需要略为指示。羯磨疏广列六位分别,现在不过拣紧要的部份来引述一下。
  一、说明二戒都是有为,不是「三无为」。由于假缘来构造和四相——生、住、异、灭所为的原故。(三无为:虚空、择灭、(注一)非择灭。(注二)这第一是「有为」、「无为」的分别。
  二、一切有为的法总起来分为三聚:一色聚,二心聚,三非色心聚。作、无作戒都属色聚,不属于其余二聚。这第二是有为中三聚的分别。
  三、色有十一种,总括起来可分为三:一、可见有对色(色尘),二、不可见有对色(五根、四尘),三、不可见无对色(法尘少分,法尘有二:一、心法,指诸心数法;二、非心法,过去色法、无作就是此色所收。),这里的作,身作就是第一种色,口作是第二色中的声尘。身口无作,都是第三色。这是色聚中的三色分别。
  四、色中又有二种分别:一、本报色,指四大;二、方便色,指运动造作。作戒不属本报色,是方便色。无作不属于二色。这是身口色中二色的分别。
  五、作戒是善色、声,不是恶、无记;色无善恶,从方便缘而说善恶。无作戒体是善可以知道了。无作通于二性,无记不是业、现在讨论禁警的义理,只在善性的范围。这是依方便中的三性分别。
  六、作业始终,皆得为戒,不同其余的善;这是律仪所摄,善作名戒,其余十业,但单称善,不名为戒。无作当体是戒,不是这里所讨论的。这是善中唯约作戒始终分别。
  以上六位,显示多宗主张二戒「俱色」。作戒是色、声两尘;无作色,法入中摄(是过去色),名为假色——与前五尘实碍的色对照,所以称做假色。
  〔注一〕 择灭:涅盘的异名。灭,灭尽一切诸相的无为法。涅盘,是由真智的拣择力所得的灭法,叫择灭。俱舍论说:「择为拣择,即慧差别;各别拣择四圣谛故。择力所得之灭,名择灭。」
  〔注二〕 非择灭:灭,灭尽一切有为的法;灭尽了永远不再生起,叫无为。这灭有二种:以智慧的拣择力断灭烦恼,不使它再生起来,叫择灭无为,就是涅盘。不依靠「择」力,仅由缺有为法的自生缘,而永远不再生起,叫做非择灭无为。择灭,聚道所得;非择灭,缘缺所得。

  作戒体
  行事钞说:「先明作戒体。论云:用身、口业思为体。论其身口,乃是造善恶之具。」资持记解释说:作,从登坛场起,到三法完毕的第一剎那以前,身口意三业所有的营为方便构造的事。引论文中,先正面显出它的体,「身口业思」,行来跪礼是身的「作」;陈词、乞戒,是口的「作」,立志要期,希法、缘境,心思彻于始终地统理着身口,所以名身口业思,这业思就是作戒的体。论其身口以下,说兼缘的意思。「造善恶之具」,显示了身口本身没有什么功用,把功用推归于心。如世间的制造物品,虽有种种工具设备,它不能自己成就物品,必由人工的作用。问:业疏的解释以「色心为体」,此处为什么不同?答:身、口就是色;业思,就是心;并没有不同。钞是从显要地来说,使人容易了解。
  行事钞说:为什么以业思为体呢?譬如人无心的杀生了,不得杀罪;所以说以心为体。资持记解释说:这用犯戒来推例和说明受戒,善(受戒)恶(犯戒)虽然不同,而发生业用的意业却同。如律说:心疑、想差不到果本,就是说心里疑惑而想错的不能成为果罪。又杀戒的不犯中,掷刀、杖、瓦、木,以致误伤别人而死或携扶病人在走路当中死了,这一切都不是有心害人,所以都不算犯戒。这虽然是动色「身」,但由于出于无「心」,就不得算做罪业。这就证明以心为体。
  行事钞又说:「成论云:是三种业,皆但是心;离心无思,无身口业。」资持记解释说:这是引成实论的文来证明。前面二句,是推末归本,说身、口、业思,都是一心。后面二句,说明舍本无末的理由,如果离开了「心」,也就没有思、身、口业等。问:现在谈的作体,是心王呢还是业思?答:前已说是业思,何必再疑惑是心王!假使依照论文的「三业皆心,离心无思」的话,似乎又指心王而说。然而心王、心所,不过是体、用上的分析不同。由体起用,用也就是体,现在讨论的作业,是就用的方面而说。所以业疏上说:「言心未必是思,言思其必是心。」应仔细研究推详。
  行事钞又说:「若指色为业体,是义不然;十四种色,悉是无记,非罪福性。」资持记解释说:这是对有宗来破斥的。十四种色是:五根,五尘,四大。

  无作戒体
  行事钞说:「言无作戒者,以非色非心为体。」资持记解释说:非色非心,就是成实论的第三聚名,又叫做不相应聚,这聚有十七种法,无作就是当中的一法。因为无作体是非色非心,所以收入这类法数。这是把聚的名——非色非心,作体的名。
  业疏说:「言非色者,既为心起,岂尘大成,故言非色。五义来证:一、色有形相方所,二、色有十四、二十种异,三、色可恼坏,四、色是质碍,五、色为五识心所得;无作俱无此义,故不名色。」、济缘记解释说:解释非色分为二段:一、约能够造作方面来对照简别。尘是五尘,大是四大。两种都是「色」,不是这两种所成,所以不叫做色。五义以下,约色的义理方面来反证。就是说尘、大具足这五义,而无作就不是这样,一、非形方,二、无差异,三、不可恼坏,四、非碍,五、非对。下面解释:十四种,如前已说——五根、五尘,四大。二十种,是:显色十二种——青、黄、赤、白、光、影、明、暗、烟、云、尘、雾,这局于无记性。形色有八种:长、短、高、下、方、圆、斜、正,这通于三性。恼坏,论里说:「是色若坏,即生忧恼」,又云:「有情有恼,无情有坏」。五识心,就是眼识、耳识等五识。所得,就是色、声等五尘。
  业疏又说:「言非心者,体非缘知。五义来证:一、心是虑知,二、心有明暗,三、心通三性,四、心有广略,五、心是报法。」济缘记解释说:解释非心分为二段:第一句,对简。谓无作业的体,不是觉知,不能缘虑;与心体不同,故号「非心」。五义以下是反证。心具有五义,而无作戒体则是相反。一、非虑知,就是前面所说的。二、无作戒体是顽善的,没有愚、智、迷、悟的分别,所以没有明暗。三、无作戒体是「善」,不是恶和无记,不通三性。四、无作戒体,惟是一定,所以没有广略。这是指意根为略,四心(受、想、行、识、)六识(眼识等)乃至心所为广。五、无作戒体是三业造作而起,所以不是「报法」。
  业疏说:「故成实云,如经中说!『精进感寿长,福多受天乐』。若但善心,何能感多福。何以故?不能常有善心故。」济缘记解释说:引成论的文,先证非心中分二段:引初段中又二段,先造论的人自己引述经文。精进是作;寿长是现报;福多是无作增长;天乐是生报。若但以下,是显示经的意义。说人心不可能一定,那里能有常善,这说明无作一经发起以后,可以任其自然地增多,不须要靠心造作,这就是「非心」的意思。
  业疏又说:「『又复意,无戒律仪,所以者何?若人在三性心时,亦名持戒;故知尔时无有作也。』以无作由作生;今行不善心,何得兼起作又发无作也。由此业体是非色心;故虽行恶,本所作业无有漏失。」济缘记解释说:引后段中也分二段:一、引用论文。是说意思中没有戒体,显明不是「非心」。人在三性心(余善心、恶心及无记心)时,意入于余善,就是无有造作,而却名持戒,由此可以明白无作任运常存。尔时无有作也以下,是疏家较详细的解释。又分二段:首先说明无作是由作而生,今已行不善心了,怎么能兼起作而且又发无作?由下,解释三性名持戒的意义。说:由于这业体是「非色非心」,所以虽然做恶事,而本来所有的作业,没有漏失,无作还是任运常存。
  业疏又说:「故彼问曰:若无作是色相有何咎?答:色等五尘,非罪福性,不以色性为无作也。又如佛说色是恼坏相,无作非恼坏相,不可得故,不可名色。」济缘记解释说:第二证非色也分二段:一、引前问答。问,很显然了。答:如果说无作为色有二种过:一、色非罪福性;二、色是可恼坏,如五尘、四大,都有可恼害损坏的意义。
  业疏又说:「问:无作为身口业;身口业性,即是色也。答:言无作者,但名身口业,实非身口所作;以因身口意业生故,说为身口业性。又无作亦从意生,如何说为色性?如无色界亦有无作,可名色耶?」济缘记解释说:证非色中第二段引后问答。问中:意思是说:身口是色,身口的业性也应该是色。答中分二:一、正名义。说「无作」,不过是说身口的业用,实不是身口所作,因为当三性时,身口无有作故。因身口意业所产生的原故,就是从本所作,因此才称为身口业性。又下,二、彰非色也有二种解释:一、约能造诘其所发。说无作也从意业(不但身口)而生,怎么能说为色性?如下,二、约空报质其因业。如生无色界的众生,必因戒定无作的业,这就显明了无作非色。
  弘一律祖说,这里所引成论文四段是连续性的,科文不容易分别清楚,因此录了科表,以备对照阅读。如有需要请查看南山律在家备览。

  4、显立正义
  弘一律祖说:显立正义是最为精要的义理,学者应该认真专致地研究。
  资持记说:以上不过是依论文而解释的作、无作的体相,没有能够精详;在业疏中才陈述说明正当义理,因此有三宗之分:一、实法宗,二、假名宗,三、圆教宗。
  业疏云:「夫戒体者何耶?所谓纳圣法于心胸,即法是所纳之戒体。然后依体起用,防遏缘非。今论此法,三宗分别。」济缘记解释说:先是约略说明体貌(相)。纳是能受的心;圣法是所受的戒;能、所互相冥契,心、法互相和合则就成功为「业」。揽收圣法为业体,作为圣道的基本,所以名为戒体。体,充满正报的色身,而心是色身的总主,所以称「心胸」。初受戒时,心是能纳,法是所纳;受戒以后,那就法是能依,心是所依。依体而起用,就是随行——依心体而起持戒的作用,叫随护于戒体的行为。今下,标明有三宗的分别。
16#
匿名 发表于 2006-5-24 08:20
⑵戒体http://www.jcedu.org/dispfile.php?id=1282
  “戒体”,可以说是心理上的一种“防非止恶”的能力或功能。此种“能力”从何而来?人性本有此能力,但须透过一定的仪式(受戒)才有戒体的生起。此种“能力”属何性质?这又牵涉到“业论”、“色法”、“心法”等佛学的根本理论;而这些理论却因大小乘宗派的不同而又有歧异的见解,于是这个问题便显得非常复杂了。正因如此,戒体理论成为了律宗的核心理论,是《四分律》学能与大乘教义会通并蔚然成为一宗的理论基础,也是研究《四分律》的南山、相部、东塔三家分歧之所在。而且随着南山律宗的盛行,“戒体”一词不是仅停留在理论层次上而已,在佛教制度上,至今仍广泛地应用着。  因此在这里有必要详加阐释。

  ①戒体的定义
  “ 戒体”是经由一定的授受程序,领纳于心中的一种防非止恶的能力。戒体论实际上是佛教戒律学的本体论。道宣在《行事钞》卷一中,对“戒体”定义云:
  “明戒体者,若依通论,明其所发之业体。今就正显直陈:能领之心相。
  ”谓法界尘沙二谛等法,以己要期,施造方便;善净心器,必不为恶;测思明慧,冥会前法。
  “以此要期之心,与彼妙法相应。于彼法上有缘起之义,领纳在心,名为戒体。”
  上文的简要意思是说:依各宗派(如《成实论》、《萨婆多毗尼毗婆沙》、《杂心论》及《俱舍论》等)的理论通说,“戒体”来自“业体”。但若简明直接来讲,“戒体”是一种能领受戒法的心理状态(心相)。也就是说,对于无边无量法界及二谛等一切“境”,即无论遭遇任何情况,这种心理状态能够自我要求,洁净己心,绝不作恶行;并有足够智慧定力去使自己的动机与行为跟原先所自我要求的,顺应各种境界。也就是说,以自我期待之心,同一切戒法相应,由是生起洁净的“戒行”;这种状态领受凝结在心中,称为“戒体”。
  由此可知,“戒体”论并非中国律宗的发明,而是与各宗派的“业”论有密切关系的。

  ②“戒体”与“业论”
  戒体论根源于佛教的基本思想“业论”。“业”(Karmma)为“造作”之义,指人的身、口、意的造作;又有善、恶、无记三种性质。作了善,必感乐果;反之,作恶感苦果;此为“业因”。过去的业因,为“宿业”;现在的业因,为“现业”。换言之,吾人的行为,并不是一过去就会消灭的;一切行为必存在一种“业力”,决定我们的现在或未来之命运(结果)。这便是佛教的“因果报应”的理论大要。
  在身口意三业中,一般来说,因为身、口两种行为是表达于外的,故又称为“表业”;而“意”是内在的,故又称为“无表业”。有学者将此“无表业”又称为“业体”,即是“戒体”的所在。
  以上只是浮泛的讲法。因为小乘各宗与大乘唯识宗等,对“业”的理论并不一致,从而也影响了人们对“戒体”的认识。约要以言,小乘《俱舍论》认为,身、口之造作即为实际的业(实业),为正感果的异熟因。但大乘唯识宗却认为,身口的“表业”只是“假业”,因为必须有“意”的支配主宰方成其为身、口的“实业”。例如身体单纯的取舍屈伸的动作,属于“色”的范畴,只是“假法”,不成其为业体;只有经过“意”的思虑决定的动作,才算是真正的“业”--有意义的行为。这种在意中的“思虑与决定”的功能,才是真正的“业体”,即为“戒体”的根据。

  ③“作戒体”与“无作戒体”
  何谓“戒体”?其大概意义已如上述。但更准确说来,“戒体”是分为“作”与“无作”二种的,亦有经论称为“教”、“无教”者。如《业疏》云:
  “体,谓业体,是戒法所依本也。经论所谈善恶业者,名也。今述作、无作者,业之体也。”
  它的意思是说:“戒体”就是“业体”。不过,在“经”、“论”中常说的“业”多从其善恶的性质名称去立论;而此讲“作 ”或“无作”,却是从“业”本身的形态去立论的。
  然则,何谓“作”与“无作”戒?《行事钞》云:
  “众生无量,戒亦无量等。今以义推,要唯二种:作及无作。二戒通收,无境不尽。
  ”所言‘作’者,如陶家轮,转动之时,名之为作。故《杂心》云:作者,身动、身方便。
  “所言‘无作’者,一发续现,始末恒有;四心三性,不藉缘办。故《杂心》云:身动灭已,与余识俱,是法随生,故名无作。”
  《资持记》释:“从缘动作,名方便。”又释:
  “一发者,一犹始也。此句明业体初成,即第三羯磨竟第一刹那,与作俱圆,是体发也。作戒既谢,无作独存,相续不绝,故云续现。……此句明业体久长也。四心者,通举四阴;三性者,别示行阴;三阴唯无记,行阴通三性故;此句显非 心也。”
  上文“第三羯磨”,即指受戒仪式进行中须经“白四羯磨”的程序,按羯磨有“白一”。“白二”及“白四”三种,故称“白四”为“第三羯磨”。又“羯磨”程序的本身,就是一种“作为”,规定在各部“广律”的犍度篇,故谓“与‘作’俱圆,是体发也”。“四心”即“四阴”,乃五蕴在除去“色”蕴所余下的“受”、“想”、“行”、“识”四者。此四者中,唯有“行蕴”是通善、恶、无记三性的;因而这段话实际是指“无作”这种戒体,既非“色”的性质,亦非“心”的作用。
  上引道宣及元照之文,义理实隐晦不明。其实综观其大意实甚简单:“戒体”可分为“作”与“无作”二种。“作”就是“持犯”观念上的“作持”,“无作”即同“止持”;“作持”,如对戒律所规定的“应作为”条文(如威仪、僧团制度等),必须照规定“去作为”才算守戒,否则便是犯戒;反之,在“止持”,即对戒律上所禁止的条文,必须“不去作为”才算守戒,若作为反成了犯戒。“戒体”的道理也是如此,在“无作戒”的戒体,它虽是因第三羯磨的一次“作为”而产生的,但它的性质是非色非心的,今后只要“不作为”(不去违犯禁止性的戒条),戒体就永久静寂地保持到人死亡,戒体自然丧失为止了。
  据此理解,下面道宣《业疏》之文便易明了:
  “心论云:第三羯磨一刹那顷,作及无作,是名根本业道。
  “所言作者,身、口方便,造趣营为,名之为作。
  “言无作者,身动灭已,与余识俱,是法随生,故名无作。
  ”用斯两法,并有悬防禁非之义,齐名为戒。
  “如《涅槃》云:戒有二种,谓作、无作。是人唯具作戒,不具无作,是名为戒不具足。”


  ④戒体的性质
  “戒体”的性质为何?是“色法”,还是“心法”?抑或是“非色非心法”?这牵涉各派“业论”的义理,也是律宗的所谓“融小归大”的核心理论。
  道宣把如来一代教法,判别为“化教”与“制教”,又把“制教”判分为“实法宗”、“假名宗”及“圆教宗”三派。这三派的分别,主要还是针对“戒体”所依据的理论而来的。据元照《资持记》卷一所说:
  (1)实法宗:即小乘萨婆多部,为“有宗”,以《俱舍论》为主要义理,主张“戒体”是“色法”。
  (2)假名宗:即小乘的昙无德部,为“偏空宗”,以《成实论》为主要义理,主张“戒体”是“非色非心法”。
  (3)圆教宗:即指大乘唯识宗,主要以《唯识论》的“藏识种子”来解释“戒体”,并兼摄了小乘的“色法”与“心法”观点。所谓“圆”,正是指此“摄小入大”而言。
  下面兹引道宣的《业疏》及元照的《济缘记》卷十六有关内容,看看以上三宗对“戒体”性质的理论究竟有何不同。
  《济缘记》云:“夫戒体者,何耶?所谓纳圣法于心胸,即法是所纳之戒体。然后依体起用,防边缘非,今论此法,三宗分别。”
  《济缘记》释:
  “纳,是能受心。圣法,即所受戒。能、所相冥,心、法和合,而成于业。揽法为业,为道基本,故名戒体。
  问:即法是体,法、体何分?
  答:若望未受,但名为法,体是无情。若加期誓,要缘领纳,依心成业,此法有功,乃名为体。是故,言法,未必是体;言体,其必是法。如药丸喻,药味各别,如戒法也;和合成丸,丸如戒体也。丸非他物,即药成丸,虽异而同,虽同而别。如是知之,依体起用,即随行也。”
  这是“总论”性质,乃从“戒体”的实质内容来立论的。它的意思是说,佛制的整体戒法(如和合多种药材成为药丸),经过誓愿程序,就变成“决心、意志”,领纳凝结在心中,就是“戒体”。此一“戒体”就是以“法”为内容的“业体”。依这“业体”去实行,就成了“戒行”。
  接着,《业疏》分析“实法宗”对戒体性质的主张:
  “如萨婆多,二戒同色者。
  彼宗明法,各有系用。戒体所起,依身、口成,随具办业,通判为色。业即戒体,能持能损。既是善法,分成记用;感生集业,其行在随。论斯戒体,愿讫形俱,相从说为善性记业,以能起随生后行故。”
  《济缘记》释:
  “萨婆多者,以计标宗。《杂心》、《俱舍》、《毗昙》,并同此见。
  “名有系用:即三界系,欲界粗段四大,色界清净四大,所造之业,所感之果,皆是色法。无色界天,非四大造,则无有色。……彼宗计戒为色。
  “随具办业:具即身、口,能造是色,所起亦色。教与无教,二法同聚,故云通判。
  “由无教体,持则肥充,犯是赢损。有增损义,故立为色。
  “戒是善法,教、无教体,二并善色。既不心造,故云分成记用;力用既弱,不能感果,故推随行,能生集业。谓招生之业体是集因,故云集业。
  “愿讫,即作谢。形俱,谓无作至于终身。望后随行,得名善记,故曰相从。是则由教生无教,无教起随行,随行能生集业,集行招来报。“
  这段文字是说明“有宗”的“戒体论”之大概观点。这里举《十诵律》的萨婆多部(小乘有宗)为例,此派主要是认为一切“戒”都是“色法”。同此主张者有《杂心论》、《俱舍论》及“毗昙宗”等。此等“有宗”的论点是:二种戒体(作及无作戒,或称为教及无教)都是色法。为什么呢?在”作戒“,即身、口业,当然是“色法”。而在“无作戒”,因为在持戒时会出现“肥充”(如人气色显得神采良好)现象,在犯戒时则出现赢损(如人神色慌萎)形态,所以也是“色法”。然而,说“作戒”是色法,固无问题,“
无作戒”何能算色法?因为“无作” 就是“不作为”(即持续的守戒、不犯所禁止的戒条是也),所以在“无作”的一点上固然不生什么强烈的后果(不能感果),但长久到终身持(行)下来,则会“集起”了“善业”的果报;即从持“行”的过程,也算是“色法”。
  “实法宗”还引“广律”中一些文字,来证明无作戒是“色法”的性质:
  “如律明业,天眼所见善色、恶色、善趣、恶趣,随所造行,如实知之。以斯文证,正明业体是色法也“。
  对于小乘”有宗“上述观点,道宣作一总的驳斥:
  ”如上引色,或约诸尘,此从缘说。或约无对,此从对说……然此色体,与中阴同,微细难知:唯天眼见,见有相貌,善恶历然,岂约尘对,用通色性?诸师横判,分别所由,考其业量,意言如此。“
  《济缘记》释:
  “或约诸尘,谓无作假色,判归法入,即是法尘。此对作戒色、声二尘,故云此。从缘说,缘即作戒。或约无对,谓无作,体是不可见。无对,即翻作戒二种有对,故云此,从对说。
  “中阴,亦名中有。谓六趣之外幽阴业识,未至前趣,在死生之间,故名中阴。有云:极善、恶者,乘业趣生。非善非恶,四十九日堕在中阴,形如婴孩。分别非理,曰:横。量,即体量,意言胸臆自裁。”
  上文的意思是说:对“无作戒”,此宗说是“色法”,其理由不是从“作戒”的“缘起”原理上立论,把“无作戒”戒体归入第十一种“法尘”之色的性质;就是根本说不出任何“色”的“对象”来。至于超越人世间的事,如“中阴身”之色,幽微难知。故小乘“有宗”引“天眼”为证,望能证明“无作戒体”也是“色法”的性质,实在只是不顺理路的臆测、横判而已。
  批驳了“实法宗”的“无作戒亦为色法”的论点之后,接着便是对“假名宗”的判释。按假名宗即是小乘空宗,为印度小乘教派中最后所立之宗,酷似大乘。以《成实论》义理为主要的依据,主张“我、法俱空”,与小乘有宗的“我空、法有”不同,但未如大乘之“空即不空”(中观思想),故被称为“偏空观”的宗派。
  道宣《业疏》云:
  “二依成实当宗,分作、无作位体别者。
  由此宗分通大乘,业由心起,故胜前计。
  分心成色,色是依报,心是正因,故明作戒色心为体。是则兼缘显正,相从明体;由作初起,必假色心;无作后发,异于前缘,故强目之非色心耳。”
  元照《济缘记》释:
  “初明‘作’体。分心成色,若论成法,则内外色报,率由心造。若约成业,则身、口动作,皆但是心。
  “色是依报等者。若内、外相望,则国土为依,四生为正。若因、果相望,则色报为依,心识为正。兼缘,即依报之色。显正,即正因之心。此明二法不相舍离,故曰相从。
  “次辨‘无作’。反作为名,不由色心造作,故异前缘。法体虽有,而非色心。无由名状,且用二非,以目其体,故云强也。”
  按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将业报分为“正报”与“依报”;前者性质为“正式”的果报,后者可称为“依从”(附属)的果报。例如吾人之所以有此身体生命,是前世所作的“业”及四大、五蕴结合的结果,此结果称为“正报”;而我等此生之所以生在这个国度环境家庭中,也是前生业力的结果,但此结果不算正报,故名为“依报”。上引文字,就是以“正、依”观念来解释“色”与“心”的关系。
  道宣的意思是说,“假名宗”照《成实论》的义理,把戒体分为“作”与“无作”两者;其理论与大乘有相通之处,故比前述的“实法宗”优胜。具体而言,此宗认为,“作戒”固然是“色法”,但“色法”与“心法”两依、正密切相关,故应以“心色二法”为戒体的性质。而“无作戒”,是因为举行了三羯磨仪式时,受戒人经宣誓这个“动作”(即心色法)而产生的;但产生了这个“无作戒体”以后,只要一直“无所作为”(即不犯戒)就永久保持延续下去了;这种“保持延续”显然与“动作”的性质不同;为了区别二者,只好姑且勉强称之为“非色非心法”戒体了。
  最后道宣在《业疏》卷三中阐明圆教宗的观点云:
  “欲了妄情,须知妄心。故作法受,还熏妄业;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
  宋代元照《济缘记》卷十六亦云:“今明戒体。造虽在六(识),起必因八(识)。造已成种,还依于八。
  “问:八识之相,可得知乎?
  答:通而为言,法法皆是。别就己身,现前阴入,无非识变。始来末去,任持报命。六识依止,忆持往事。睡眠魂梦,故习瞥起,皆可知也。“
  律宗自判为”圆教“,主要义理依于《唯识》。上引数言,可以说是其判断”戒体“性质的结论。
17#
发表于 2006-5-24 08:30 | 只看该作者
永庆寺是企业家自任当家,宣称净空是世界佛教领袖,不让净空法门之外的人住寺院,出家人不学净空法门也不能进永庆寺!号召非净空大师的话不听!
笔者之所以称之为“纯净土”是因为上述两个基地都提倡“四个一”
一本经书--夏汇本《无量寿经》
一句佛号--阿弥陀佛
一个目标--求生净土
一个导师--净空大师
舍此之外,即为杂修,甚或即为魔头!----以上引自怒目兄帖子!




--------哈哈哈,网络真是好东西!!!连我们德州的寺院也提出来了!!!
不过说得是实话,不过严格的说永庆寺还不能称其为寺院!!!!
企业家从根本上不懂佛教-----可是以宗教领袖自居!!!!!



德州人的悲哀!!!!

[ 本帖最后由 德州老居士 于 2006-5-29 07:49 编辑 ]
18#
发表于 2006-5-24 15:50 | 只看该作者
我谈一点个人体会,我觉得学佛之前清楚了解佛教的历史很有必要.佛教是如何产生的?佛经是如何产生的?那些才是最原始的佛经?那些佛经才是真正符合佛陀的正法律?那些是后人编撰的伪经?佛教在二千多年的时间中发生了那些变化?当年佛陀是如何传法教化弟子的?学佛之前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明白很有必要,否则很可能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背道而驰.
19#
发表于 2006-5-25 19: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yifa 于 2006-5-24 15:50 发表
我谈一点个人体会,我觉得学佛之前清楚了解佛教的历史很有必要.佛教是如何产生的?佛经是如何产生的?那些才是最原始的佛经?那些佛经才是真正符合佛陀的正法律?那些是后人编撰的伪经?佛教在二千多年的时间中发生了那些变化?当年佛陀是如何传法教化弟子的?学佛之前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明白很有必要,否则很可能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背道而驰.










小学、初中、高中称为基础教育,数学等称为基础学科!
学佛亦然!!!

但是弟子规取代不了佛学基础知识!!!!虽然我不也反对少儿读经!!


甚至我怀疑净空提倡佛弟子读弟子规是给净空信徒洗脑!!!!!
20#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21: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德州老居士 于 2006-5-24 08:30 发表
永庆寺是企业家自任当家,宣称净空是世界佛教领袖,不让净空法门之外的人住寺院,出家人不学净空法门也不能进永庆寺!号召非净空大师的话不听!
笔者之所以称之为“纯净土”是因为上述两个基地都提倡“四个一”
一本经书--夏汇本《无量寿经》
一句佛号--阿弥陀佛
一个目标--求生净土
一个导师--净空大师
舍此之外,即为杂修,甚或即为魔头!




--------哈哈哈,网络真是好东西!!!连我们德州的寺院也提出来了!!!
不过说得是实话,不过严格的说永庆寺还不能称其为寺院!!!!
企业家从根本上不懂佛教-----可是以宗教领袖自居!!!!!



德州人的悲哀!!!!






当地政府是死的吗????告知政府主管部门,这严重违背《宗教条例》
21#
匿名 发表于 2006-5-27 11:44
原帖由 怒目金刚 于 2006-5-26 21:23 发表






当地政府是死的吗????告知政府主管部门,这严重违背《宗教条例》








恐怕当地:政府也是以钱为本!!!!
人家企业家和净空大师有钱啊!!!:@:@

大陆的法师穷啊!!!
星云大师应该学净空!
22#
匿名 发表于 2006-5-29 15:49
戒体讲得好





学习
23#
匿名 发表于 2006-5-30 17:45
我是德州人,

据我了解


德州正在考虑僧团的组建问题


具体情况日后获悉告知!


德州的净空派是主流---很可悲!!!

好在我们年轻人中明白人不少,

可惜佛教协会里没有明白人!!!----至少我没见到!!!!


净空啊!!!您的福报怎么这么大????

忽悠了这么多人!!!!!


净空是个上课有趣味性没知识性的佛教小学教师!!!


我倒认为净空在国学方面的贡献高于佛教!!!!

但是给佛教留下的难以补救的东西太多太多!!!!!!!!!
24#
匿名 发表于 2006-6-16 14:04
现在已经不是净空“纯净土”了吧,净空不是在提倡学习什么天主教?,什么耶稣基督?大概要上天堂!一句佛号、一部经恐怕落伍了,得加点耶稣基督什么的?

真实悲哀,三宝弟子要拜倒在天主脚下!
是可忍孰不可忍!
25#
匿名 发表于 2006-8-31 10:57
宗教成了赚前的机器了!有人打着宗教的幌子赚前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18 15:24 , Processed in 0.1176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