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我是游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帮助解疑

[本贴链接]
51#
发表于 2011-4-25 20: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感恩世尊 于 2011-4-25 13:35 发表
三根芦苇的经文也指出了识与名色的关系,识与名色为密切关系,但并非包含在名中,就像名并非包含在色中一样。

你说名色中不包含识,那名色中是否包含“触”呢?
52#
发表于 2011-4-25 20:41 | 只看该作者

所以者何?诸所有色阴, 彼一切悉皆四大缘、四大造故。触因、触缘,生受、想、行,是故名受、想、行阴。

难道您是这样断句的?把经文看成“色阴”“触”而“生受、想、行阴”了?

[ 本帖最后由 毛毛刘 于 2011-4-25 20:42 编辑 ]
53#
发表于 2011-4-25 21:25 | 只看该作者
在下提几点看法:

一、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
这里清晰地说明了名是指受、想、行、识阴。

二、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
这里说明四大、四大所造色是为色,不能简单地说四大为色阴。

三、没有经典说五蕴的色、受、想、行、识次第生起,所以没有所谓“有色的因缘而有名,有名与色的因缘而有识”。

四、再请看经文,佛陀很明确地说明了五蕴由何因缘而生。
四大因、四大缘,是名色阴。所以者何?诸所有色阴,彼一切悉皆四大缘、四大造故。(四大缘、四大造,是名色阴。而非四大为色阴)
触因、触缘,生受、想、行,是故名受、想、行阴。所以者何?若所有受、想、行,彼一切触缘故。(触因、触缘生受;触因、触缘生想;触因、触缘生行。而非“色”因缘生受、想、行)
名色因、名色缘,是故名为识阴。所以者何?若所有识,彼一切名色缘故。(这里讲名色因缘生识阴,而在十二缘起中,缘识名色。此说于杂288有详细说明,证明互为因缘的关系)

五、对照经文不能以长短来判断正确与否。呵呵
54#
发表于 2011-4-26 09:14 | 只看该作者
楼下有引用回复,可能更清楚一点,原来的回复已经删除,谢谢。

[ 本帖最后由 感恩世尊 于 2011-4-26 18:43 编辑 ]
55#
发表于 2011-4-26 10: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感恩世尊 于 2011-4-26 09:14 发表
请查找杂阿含经关于触的经文

。。。眼缘色眼识生,三事合和名为触,触因生受,想,思。

所谓色,受,想,思,及识为不同的因缘而有,是看没有看到“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有”的因缘法。嘴上说因缘法,但是思维还是我见。


你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啊?
56#
发表于 2011-4-26 18: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毛毛刘 于 2011-4-25 20:41 发表
难道您是这样断句的?把经文看成“色阴”“触”而“生受、想、行阴”了?


请查找杂阿含经关于触的经文

。。。眼缘色眼识生,三事合和名为触,触因生受,想,思。

所谓色,受,想,思,及识为不同的因缘而有,是没有看到“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有”的因缘法。

[ 本帖最后由 感恩世尊 于 2011-4-26 18:46 编辑 ]
57#
发表于 2011-4-26 18: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感恩世尊 于 2011-4-26 18:41 发表


请查找杂阿含经关于触的经文

。。。眼缘色眼识生,三事合和名为触,触因生受,想,思。

所谓色,受,想,思,及识为不同的因缘而有,是没有看到“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有”的因缘法。


不好意思,还是忍不住插个嘴。你到底是啥意思啊,是说色、受、想、行、识是相同因缘而有的吗?
另外,啥叫“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有”的因缘法呀?

[ 本帖最后由 雷人 于 2011-4-26 18:58 编辑 ]
58#
发表于 2011-4-26 19: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雷人 于 2011-4-26 18:56 发表


不好意思,还是忍不住插个嘴。你到底是啥意思啊,是说色、受、想、行、识是相同因缘而有的吗?
另外,啥叫“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有”的因缘法呀?
上面还有个问题,触是什么呢,属于名色不?


色、受、想、行、识,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有”关联性的现起。如果认为他们是因为不同的因缘而有,然后所谓的人就是这样拼凑在一起,那么这个就是属于组合因缘观,也就是分别说部的观点。

“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有”的因缘法, 是用来区别组合因缘观的表达法。

可能有人会认为关联性的现起说得很含糊,其实你可以自己在杂阿含经里遨游,里面有反复讲这个事情。我在这里就不奉陪了。莫学学疏才浅,还是自己多用功比在这里打口水比较好,呵呵~~~~

[ 本帖最后由 感恩世尊 于 2011-4-26 19:19 编辑 ]
59#
发表于 2011-4-26 19: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感恩世尊 于 2011-4-26 19:11 发表


色、受、想、行、识,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有”关联性的现起。如果认为他们是因为不同的因缘而有,然后所谓的人就是这样拼凑在一起,那么这个就是属于组合因缘观,也就是分别说部的观点。

“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有”的因缘法, 是用来区别组合因缘观的表达法。

可能有人会认为关联性的现起说得很含糊,其实你可以自己在杂阿含经里遨游,里面有反复讲这个事情。我在这里就不奉陪了。莫学学疏才浅,还是自己多用功比在这里打口水比较好,呵呵~~~~


你还是说说什么有了故彼有,什么无了故彼有吧。这话说的新鲜呀!还说杂阿含里反复讲这个事情?
谁说过拼凑人这事儿了呀?
论坛里本来没什么部派,只是你大驾一到,就把大家派到各部派去了。呵呵,我看你还是别费心给别人归队了。
你还真没少打口水,就看你部派来部派去的……毛毛刘版主提出的问题也没见你交待清楚,这算什么呀?

[ 本帖最后由 雷人 于 2011-4-26 20:30 编辑 ]
60#
发表于 2011-4-28 15: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感恩世尊 于 2011-4-8 01:38 发表
第一因是针对从我见出发,追溯时间上的第一个存在者。

而事物的发生都有它追根究底的原因,如果不明白生死轮回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怎么可以和第一因相提并论,这个是我们佛法的方法学

所以第一,不知自己无明,那么你就不要学佛法了。第二,不知道无明怎么发生,生死的问题无法解决。如果真的依据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那么必定是无明断,才有后来的生死轮回断。如果中间任意一只断,就违反十二因缘的逻辑关系。
为什么?请问,中间的任意一支断都是因为“此无故彼无”,这中间一支断的因缘是什么?难道不是依据十二因缘的,此无故彼无吗?它是如何达到断得?难道不是因为前面的那一支的断?因为前面的一支断,而有下一支的断,又如何讲中间任意一支断的发生?这种“中间任意一支断”的假设是违反“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逻辑的。如果佛弟子信受佛陀的十二因缘,就会明白“中间任意一支断”的现象是完全违反十二因缘的“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

后世的佛弟子习论,以及和论相关的经典,但是古老经典上的无明的发生早就被佛弟子遗忘,到后来的佛弟子谈到无明就是无始以来如何如何,要断无明变成了一种习性地磨练。而经典上则说无明先断得智慧,之后依明的智慧知道如何修习可以断爱贪离生死。清楚明白,哪里这么啰哩叭嗦的东西,造了一部论又要再造一部。

看了这段,让人云里雾里!
一、佛法的方法学究竟是啥?
二、“如果真的依据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那么必定是无明断,才有后来的生死轮回断。如果中间任意一只断,就违反十二因缘的逻辑关系。”
---生死轮回断一定是无明断啊!中间任意一支断,无明也必然断,所以才是俱时生灭,所以才叫“缘起”,所以是此无故彼无啊。无明因缘生,欲断无明,也要依无明之因缘而修断,不是吗?你是想找一个游离于其它因缘之外的,名叫“无明”的东西出来断吗?呵呵
三、最后一段说的是什么呀?拜托你指称经典的时候,引证一下吧。
“而经典上则说无明先断得智慧,之后依明的智慧知道如何修习可以断爱贪离生死。”
无明都断了,还有爱贪要断吗?
61#
发表于 2011-5-2 17: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雷人 于 2011-4-19 10:08 发表


请问“触”和“作意”分别是什么呢?


暂时还没从经文找到以上的分析,不过,论藏里面也许能帮助你:

分别论 (二)- 145.jpg (135.76 KB, 下载次数: 180)

分别论 (二)-  145.jpg
62#
发表于 2011-5-2 18: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感恩世尊 于 2011-4-24 01:48 发表



看来对照经文的时候,篇幅短的肯定是有内容被删了,篇幅长的绝对不可能是后来加进来的。。。


不妨参阅论藏,里面有进一步分析“意,意识”等等,

经文中的名词翻译,也许有误,例如“识蕴和识支”,
如果从论藏里面探讨,会发现佛陀时代的这些名词是代表不同的领域。。。
63#
发表于 2011-5-3 12: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 2011-5-2 18:02 发表


不妨参阅论藏,里面有进一步分析“意,意识”等等,

经文中的名词翻译,也许有误,例如“识蕴和识支”,
如果从论藏里面探讨,会发现佛陀时代的这些名词是代表不同的领域。。。


十二支中的识支不就是六识身吗?六识身不就是识受阴吗?
64#
发表于 2011-5-3 12: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 2011-5-2 17:07 发表


暂时还没从经文找到以上的分析,不过,论藏里面也许能帮助你:


触究竟是什么呢?
65#
发表于 2011-5-4 13: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雷人 于 2011-5-3 12:10 发表


十二支中的识支不就是六识身吗?六识身不就是识受阴吗?


我们还是针对楼主的问题探讨吧!

引用:
【杂阿含经】第298经 (第12卷)
。。。
缘行识者。云何为识。谓六识身。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
缘识名色者。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
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此色及前所说名是为名色。


以上来自阿含经,
经文把“识”定义为“六识身。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
然后把“名色中的名”定义为“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

我们不妨参考相应部,因为大多数的杂阿含经都有对应的相应部经文,
请看:
引用:
一二 诸比丘!何为名色?[诸比丘!]受、想、思、触、作意、以此谓之名;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之色,以此谓之色。如是此名与此色,谓之名色。
一三 诸比丘!何为识?诸比丘!此等有六识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诸比丘!以此谓之识。



相应部里面,
把“名”定义为“受、想、思、触、作意、以此谓之名”
里面并没有包含“识蕴”,

从这里看,翻译的过程,出现了差异。。。

如果雷人想进一步探讨“触、作意”的定义,我们必须要理清楼主的问题,
那就是这里的阿含经翻译部分也许错误,
那就是“名”并不包含“识蕴”,

接下来,我们参考相应部

八 诸比丘!此名色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以何为生、以何为起耶?名色乃以识为因、以识为集、以识为生、以识为起。


从这里看,触和作意,都是属于名,都是以识为因、以识为集、以识为生、以识为起。

那么,我们再比较这里的触(名的一部分)和十二缘起中的触支有何分别?

五 诸比丘!此受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以何为生、以何为起耶?受乃以触为因、以触为集、以触为生、以触为起。
六 诸比丘!此触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以何为生、以何为起耶?触乃以六处为因、以六处为集、以六处为生、以六处为起。
七 诸比丘!此六处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以何为生、以何为起耶?六处乃以名色为因、以名色为集、以名色为生、以名色为起。

从以上看,触,也分开了两边不同用法:
前者属于“名支”,缘起自识,
后者属于“触支”,缘起自六处,

然而,这个六处也缘起自“名色”,
看来,翻译的过程也忽略了分开“两边的触”。。

从这些经文看去,我们不容易为以下的“触”作进一步推测,
“何为名色?[诸比丘!]受、想、思、触、作意、以此谓之名”

我之前建议你看论藏,分别论,那儿也许能帮助你。。。
66#
发表于 2011-5-4 1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5# 的帖子

你说“经文中的名词翻译,也许有误,例如‘识蕴和识支’”
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希望理清,还请回答:
十二支中的识支不就是六识身吗?六识身不就是识受阴吗?

你说阿含经翻译有误,理由是:
来自阿含经,经文把“识”定义为“六识身。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
然后把“名色中的名”定义为“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
对应的相应部经文,把“名”定义为“受、想、思、触、作意、以此谓之名”。 里面并没有包含“识蕴”:
一二 诸比丘!何为名色?[诸比丘!]受、想、思、触、作意、以此谓之名;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之色,以此谓之色。如是此名与此色,谓之名色。
一三 诸比丘!何为识?诸比丘!此等有六识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诸比丘!以此谓之识。
你认为,这是翻译的过程,出现了差异。认为阿含经翻译部分也许错误,那就是“名”并不包含“识蕴”。

从所引用的经典可以看出,在诠释十二支时,无论阿含还是相应部,都认为识(支)就是六识身,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六识身就是识受蕴。

你在判定识与名色关系时,使用楼主的逻辑,即:识如果包含于名色中,怎么又能互为因缘呢?
所以,“识”按照这个逻辑,一定不应该包含于名色中。这样,识与名色才可以互为因缘或识为名色缘……所以杂阿含经是“错误”的。
但是,这种情况在缘起中是非常常见的,你如何解释呢?比如:
名色与六处的关系,六入处本就包含在名色之中,怎么又缘名色而有六处?
再比如,无明是不是就包含在行中?
行是不是包含在名色中?如果行可以包含在名色中,识为什么不可以包含在名色中?…………

你说,触也分开了两边不同用法:
前者(名色中的触)属于“名支”,缘起自识。
后者(十二支中的触)属于“触支”,缘起自六处。
你认为名色中的触与十二支中的触有什么区别吗?
进而请问:你认为名色中的受、思和十二支中的受和行有什么区别吗?
明明是你主观是分裂了“名色”,却说成是经典“翻译的过程也忽略了分开“两边的触”。
67#
发表于 2011-5-5 1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雷人,

从经文看去,
一二 诸比丘!何为名色?[诸比丘!]受、想、思、触、作意、以此谓之名;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之色,以此谓之色。如是此名与此色,谓之名色。

你问:
1)名色中的触与十二支中的触有什么区别吗?
2)名色中的受、思和十二支中的受和行有什么区别吗?
3)名色与六处的关系,六入处本就包含在名色之中,怎么又缘名色而有六处?
4)再比如,无明是不是就包含在行中?

你很细心,你问的问题不容易回答。。。

一直以来,我都习惯了使用经文的内容作为回答的根据,
但是,这一次面对你的问题,一时之间,我无法使用我所接触过的经文来回答你。。

我需要一些时间研究经文才能回答,
虽然我知道论藏里面有你所要的答案,但是,论藏的可信度还是比不上经藏,只能作为参考。

你也不妨说说你的看法。。大家一起研究,如何?
68#
发表于 2011-5-5 2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7# 的帖子

“一直以来,我都习惯了使用经文的内容作为回答的根据。”

我随喜赞叹这种态度。不过:

你说“经文中的名词翻译,也许有误,例如‘识蕴和识支’”
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希望理清,还请回答:
十二支中的识支不就是六识身吗?六识身不就是识受阴吗?

从所引用的经典可以看出,在诠释十二支时,无论阿含还是相应部,都认为识(支)就是六识身,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六识身就是识受阴:

“云何识受阴?谓六识身。何等为六?谓眼识身,乃至意识身,是名识受阴。”




以下是我对最近讨论的一些看法:

名色,即是五取蕴,就是此身心之谓。包括色、受、想、行、识。
缘起十二支中的行、受等就是名色中的行、受,它们之间没有区别。

缘起法中十二支,依杂阿含经,分别定义如下:(括号中内容,是配合讨论主题,略作分析)

无明:若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内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无罪,习、不习,若劣、若胜,染污、清净,分别缘起,皆悉不知。于六触入处不如实觉知,于彼彼不知、不见、无无间等、痴暗、无明、大冥,是名无明。(此无明是于触不如实觉知,无明是因缘生。不知、无知……属于名法。)

行:行有三种,身行、口行、意行。(此行就是受想行识中的行,属于名法)

识:谓六识身,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此识就是受想行识中的识,属于名法。识依色、受、想、行而住,与心所同时生灭。也就是说,当受、想、行生起时,必然同时有识生起。当识生起时,也必然有所缘的色、受、想、行生起。但此中不同的是,当识灭时,所缘之受、想、行同时灭,色却不一定。据此,也可知,无论是受、想、行,还是南传所译之触和作意,都必然在生起时俱时生起识,它们是不会单独生起的。经典中也说过识与名色互为因缘的关系,是俱生的关系。)

名色: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此色及前所说名,是为名色。(名色,即是身心世界。)

六入处:六内入处,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是特指生命的一切具有感知功能的器官,属于色法。)

触:谓六触身,眼触身、耳触身、鼻触身、舌触身、身触身、意触身。(眼、色及眼识,三事和合生触;耳、鼻……意识,三事和合生触。这里起作用的,包括六根、六尘和六识)

受:谓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此受就是受想行识中的受,属于名法)

爱:谓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贪爱,无明愚痴凡夫特有之属性,也因此而有取的造作。这里,佛陀只是指出缘受而有的爱,苦、乐、不苦不乐受还会带来嗔恚、无记等,却并没有涉及,这也是佛陀深观缘起十二支本质,指向导致和超越生死轮回的特别之处。)

取:四取,欲取、见取、戒取、我取。(这是造成生命轮回的造作、业行。也是属于名法)

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是依业行或取而导致生存环境、生命形态等)

生:若彼彼众生,彼彼身种类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阴、得界、得入处、得命根,是名为生。(这是轮回的一个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凡是轮回的有情众生,都具有“生”。这是指具备这个属性,不是这一生中的出生,而是轮回中无法灭除的生的特质。)

老死:老--若发白露顶,皮缓根熟,支弱背偻,垂头呻吟,短气前输,柱杖而行,身体黧黑,四体斑驳,暗钝垂熟,造行艰难羸劣,是名为老。死--彼彼众生,彼彼种类没、迁移、身坏、寿尽、火离、命灭,舍阴时到,是名为死。此死及前说老,是名老死。(老死与生相似,也是轮回过程的必然现象,是无明愚痴众生无尽轮回中一次次的老和死的属性,是轮回中无法灭除的老、死的特质。)

回到最初所谈的包含关系上,我提问:
但是,这种情况在缘起中是非常常见的,你如何解释呢?比如:
名色与六处的关系,六入处本就包含在名色之中,怎么又缘名色而有六处?
再比如,无明是不是就包含在行中?
行是不是包含在名色中?如果行可以包含在名色中,识为什么不可以包含在名色中?…………

你说,触也分开了两边不同用法:
前者(名色中的触)属于“名支”,缘起自识。
后者(十二支中的触)属于“触支”,缘起自六处。
你认为名色中的触与十二支中的触有什么区别吗?
进而请问:你认为名色中的受、思和十二支中的受和行有什么区别吗?
明明是你主观是分裂了“名色”,却说成是经典“翻译的过程也忽略了分开“两边的触”。


缘起法之大原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依此,随意拿出一支,比如取,我们就会知道“取”的发生是缘于爱,依此推知是行是缘于无明。简单地说,无明是对四圣谛,对佛法不知,对五蕴身心不如实觉知。若能依八正道修习多修习,而于“取”支灭,断欲取、见取、戒取和我取,则其余十一支必然灭。纯大苦集则灭。其它诸支大体同……

所以,十二支并不是一一并列的十二个独立的元素,十二支的关系也不能仅看成是一个生命从无明到老死的因果链。它是佛陀为我们指出的,可以导致和超越生死轮回的十二个具有“此故彼”因缘关系的生命属性。

此前“悠扬”的帖子中说:

“首先对于十二支,我们应该把它看做是一个整体。即:一个“大苦聚”(有情)
建立这个观念后,再看十二支时,就不会发生割裂开的情况了。也就是说,这十二支并不是一一单独或单摆浮搁独立存在的十二个部分,而是构成一个有情生命的十二个分别具有各自特性的部分(因缘)。十二支不是并列关系,它们之间是因缘关系。单独提出其中的某一支或几支来看,可能是互为因缘,甚至“你中有我”。比如:
十二支中“名色”是什么?通俗地说就是生命现象(身心的和合,包括名法和色法);十二支中,受是什么?是名法的一部分;爱也一样,也是名法的一部分;如果用割裂的观念看的话,那受、爱、取等支也从属于“名色”,为什么又单独列为一支呢?
再比如无明,是不是可以从一个生命整体当中,单独分一个无明出来?如果能把无明独立提出来的话,那还会有“爱”支吗(其它各支亦如是)?所以如果能抽出一个独立存在的无明,那生命现象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所有十二支,都是一个生命整体的一部分因缘,不可以单独割裂出来。
不要把十二支简单地看成一个因果链,从无明到老死一路因生果报下来,这也是一种对十二缘起错误的认识。缘起说“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这里并不是简单机械地说“因为无明,所以产生了行”,好象从无明转变成了身口意行一样。后学认为应该这样理解:无明是缘,因为有此无明,所以同时生起了身口意的造作(其余各支大体相同,从略)。
关于识与名色,试着用“我”来分析一下。
“我”包含了十二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我”有六识身,这六识身就是识。缘此识,“我”的生命现象(名色)得以同时展开。识住于我的身心现象(名色)中,所以识得以存在。对于色、受、想、行的贪爱执着,滋养着我的生命。
识依四识住而建立。也就是说,识住于生命中的色、受、想、行而存在。“于色中识住,攀缘色,喜贪润泽,生长增广;于受、想、行中识住,攀缘受、想、行,贪喜润泽,生长增广。”没有了识,也就没有了生命意义上的色,当然也就没有了受想行。同样的,色受想行又是识存在的因缘,如果色受想行断,则识无住处。识与色受想行是同时生起的,不能分割来说,这就是它们展转相依的关系。
名包含受想行识,客观地说,如果名法只包含受想行,这是无法成立的。因为受想行必须依识而成立,没有识,就没有受想行。识为能知能识;受、想、行是所知所识的三个部分。
识阴属于名色之中,这个理解是没错的。同时要理解,作为身心现象的名色,其产生的因缘是识,识产生的同时,缘此识,名色同时产生了。所以才有“识缘名色”,这里不是逻辑上从属关系的问题,而是生命现象产生的实际情况的因缘。透过佛陀对十二缘起法深入微妙的分析,我们更能深切体会到佛陀无比广大敏锐的智慧。
十二缘起的考察,请务必联系生命有情的个体,从中体会各支因缘关系。”

就象刚才以“取”为例一样,经典中处处都在指出如实知见此缘起各支的方法。比如为破无明,就要亲近善知识及听闻正法等(就如前所说,无明贯穿生命现象中,何任一支的修断过程,实际也是破无明的过程);比如精严持戒守护身口意行;比如正观五蕴(名色)无常、无我等……

生命的十二支既然是一有全有,则无明有则至老死必然全有,这就是无明愚痴凡夫的现实。不能按时间序地认为生已经过去了,下一世的生还没有来到,因为生作为轮回有情所必然经历的属性一直存在,所以它就在生命中。只有当证得无生时,这十二支缘起的属性则必然全灭,灭的是导致生命轮回的特性或属性。

[ 本帖最后由 雷人 于 2011-5-5 20:33 编辑 ]
69#
发表于 2011-5-6 1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雷人,

谢谢你的看法,

十二缘起 是否 俱时生灭 以及 互缘关系 是值得探究的。。。

如何才能“互缘”,芦苇的互持而立比喻,说明了“名色和识”的互缘而立,

问题来了,这个互缘是否就是俱时生灭呢?

如果说十二缘起是互缘,是否他们全部都是俱时生灭?

如果说此生故彼生,那么,有无明故有行,。。。故有生,故有老死。

这个“故”代表“缘起”,不是代表“俱时”。

例如:有“生”,不代表“老死”俱时出现,老死还需要等待“因缘”,

所以,俱时不能成立。
70#
发表于 2011-5-6 1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9# 的帖子

对经典进行研究和探讨,我都很欢喜,但如果不能依正法律,轻率地言说经典有误,我认为是严重的问题。
你说“经文中的名词翻译,也许有误,例如‘识蕴和识支’”
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希望理清,还请回答:
十二支中的识支不就是六识身吗?六识身不就是识受阴吗?
从所引用的经典可以看出,在诠释十二支时,无论阿含还是相应部,都认为识(支)就是六识身,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六识身就是识受阴:
“云何识受阴?谓六识身。何等为六?谓眼识身,乃至意识身,是名识受阴。”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十二支是导致和超越轮回苦聚现象的十二个特性或属性,并不是指某一次生或老死。
以下,我特意使用相应部经典来说明这个问题:
世尊曰:
“诸比丘!何为缘起耶?诸比丘!缘生而有老死。如来出世,或如来不出世,此事之决定、法定性、法已确立,即是相依性。如来证于此,知于此。证于此、知于此,而予以教示宣布,详说、开显,分别以明示,然而即谓:“汝等,且看!”
诸比丘!缘生而有老死。诸比丘!缘有而有生。诸比丘!缘取而有有。诸比丘!缘爱而有取。诸比丘!缘受而有爱。诸比丘!缘触而有受。诸比丘!缘六处而有触。诸比丘!缘名色而有六处。诸比丘!缘识而有名色。诸比丘!缘行而有识。诸比丘!缘无明而有行。如来出世、或不出世,此事之决定、法定性、法已确立,即相依性。如来证知。此已证知而予以教示宣布,详说、开显、分别以明示,然而即谓“汝等,且看!”
诸比丘!缘无明而有行。诸比丘!于此有如不虚妄性、不异如性、相依性者,诸比丘!此谓之‘缘起’。
请再仔细阅读和分析思惟,佛陀说缘生而有老死,是指此法的决定、法定性、法已确立,即是相依性。也就是说,此苦聚必然具有的生和老死这两个特有属性(及其它十支),而其中,缘生而有老死是“法的决定、法定性、法已确立,即是相依性。”生和老死的特性属性就存在于生命之中。当证得无生时,这十二支缘起的特性或属性则必然全灭,灭的并不是这一世的“老死”现象,而是导致生命轮回的包括老死的这十二个特性或属性。
再来一段相应部经典说明:
阿含经在翻译缘起法之大原则时,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你抓住“故”字而说不代表“俱时”,这明显是未谙缘起法本质的说法。还好南传经典的翻译是这样的,省了我不少话:
此有时即彼有,此生时即彼生。此无时即彼无,此灭时即彼灭。
即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如是此是全苦蕴之集。
71#
发表于 2011-5-6 18:41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十二缘起不能分割,
到底这个不可分割,代表什么呢?

是否说:有了其中一支,比如“取”,即代表其他十一支都已经处在一种不可分割的状况呢?

而这种不可分割到底什么状况呢?

如果说“取”和“老死”如何不可分割呢?难道因为老死会出现在后头?所以取注定了有老死?
这种之后将会发生,和这个“不可分割”有何关系?

我们要如何安顿这个“不可分割”的说法呢?

难道我们为了解释“名色中包含了识蕴”就需要成立“不可分割十二缘起”的原理?

如果要分割了十二缘起,那就是在时间上,如:有生但还没老死,这可以成立吗?
这里的分割,只是用在时间上,或者说因缘还没俱足,所以老死还没出现。
虽然还没出现,但是,生已经是老死的因缘,而他的发生还需要等待其他的因缘,

老死发生当天,我们可以说名色的变迁,这里,我们不能说名色断灭,
要不然名色灭岂不就是无明灭?

所以,自古以来,我们的无明,是否灭过?

有人认为:无明也需要“行”才能“无知四圣谛等。。”
那么,行的生灭,难道也会造成无明的生灭?这岂不就是解脱和轮回不断互换?

如果说:不可以分开观察十二缘起,反而是整体观察这个十二缘起属于一个大苦聚。
那么,这种做法是否属于另一种约束呢?
72#
发表于 2011-5-6 1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雷人,

对经典进行研究和探讨,我都很欢喜,但如果不能依正法律,轻率地言说经典有误,我认为是严重的问题。
你说“经文中的名词翻译,也许有误,例如‘识蕴和识支’”
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希望理清,还请回答:
十二支中的识支不就是六识身吗?六识身不就是识受阴吗?


请原谅我迟迟未能解答,稍后必会做出交待。。。
73#
发表于 2011-5-6 18:56 | 只看该作者
十二缘起的识支是否就是识蕴?或是识受蕴?识取蕴?

六识,是否就是识蕴?

识蕴和识触,识界,识处,等等如何分别?

再说,佛说的“心”和作意,想,思,意识界,识界,这些种种名词如何定义?

这些分别,我们能否在经文中找到?

这些中文翻译的过程,是否准确?

论藏虽然有很多的交待,但是它的可信度又是多少呢?

在这些种种不能解答的情况下,你要我如何回答你的问题呢?

我能够肯定“识支就是识蕴”吗?
74#
发表于 2011-5-6 19:10 | 只看该作者
此有时即彼有,此生时即彼生。此无时即彼无,此灭时即彼灭。


说真的,这个“时”字,并不代表“俱时”。。。。
75#
发表于 2011-5-7 08: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 2011-5-6 19:10 发表


说真的,这个“时”字,并不代表“俱时”。。。。

您前面那么多疑问是来自经文还是您自己的想象?如果连识阴到底是什么这类明显经文证据还质疑,又拿不出什么证据,您认为这样的质疑还有意义吗?依法讨论吧。
还请问这个“时”字到底代表什么?请您依法回答,不要再牵涉无关的疑问和猜测了。

[ 本帖最后由 毛毛刘 于 2011-5-7 08:08 编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3 13:57 , Processed in 0.1009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