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672|回复: 7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读经研修——《杂阿含经》 卷一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2 0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12:1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
发表于 2007-1-12 16:37 | 只看该作者
破茧生兄果然是博学多闻啊
在此 我建议你应该把南传的相应部一起传上来做个对照 这样可能更有助于理解经文~~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0:3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发表于 2007-1-13 07:28 | 只看该作者

请教

1、五蕴为色、受、想、行、识。对于前两者的含义我比较清楚了,但是后三者:想、行、识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是很模糊。请教:想、行、识到底是什么意思?
2、第二段经文中正思维和观有差别吗?差别在哪里?
(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当正思惟色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比丘,于色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者,于色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受、想、行、识,当正思惟,观识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于识正思惟,观识无常者,则于识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是正思惟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6#
发表于 2007-1-13 10: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破茧生 于 2007-1-12 12:10 发表
后学我先谈些浅见与疑问,权作抛砖引玉之举。

第(五)节:爱喜五蕴的实质就是爱喜苦。五蕴是不断变化的,即使你现在因为你所拥有的一切而感到快乐,但这一切终将变去,你拥有的快乐也便成为失去的痛苦。

第(六)(七)节:我感觉是对前几节的强调。“无常及苦空,非我正思惟,无知等四种,及于色喜乐。”这首偈子我理解的大意就是因为不知对无常、苦、空、非我的正思维,所以会对色产生喜乐。

第(九)(一○)节:“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即非我所。”其中的无常、苦、非我、非我所四个概念是一种递进延展的关系还是并列等同的关系?我很疑惑,请大家指教。


真诚地的与大家交流,随喜功德,不当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教。

1、喜爱五蕴的实质应是对五蕴的不如实知。
2、这首偈语我理解的意思是无常、苦、空、非我乃正思维,不了解无常、苦、空、非我等四种(正思)是汲于对色的喜乐(及应为汲的通假字?)。
3、记得千雷齐震与正法之依讨论“三法印”时提出无常=苦,因此”四法印”中“诸行无常”与“诸行是苦”可以合并为为一,因此无常与苦应该是并列可以互换的关系;后面的部分我也有疑惑,“非我”是否等同于“无我”?如果相等,”苦“与”非我“不能互换,是被包容与包容的关系,后面的”非我所"与"非我"亦然。

[ 本帖最后由 五点三十 于 2007-1-13 10:56 编辑 ]
7#
发表于 2007-1-13 10:54 | 只看该作者

(一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今当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修不放逸。修不放逸已,当复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须发,身着法服,信家非家,出家为究竟无上梵行,现法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比丘快说此言,云:‘当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独一静处,修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如是说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比丘,若随使使者,即随使死;若随死者,为取所缚。比丘,若不随使使,则不随使死;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
  比丘白佛:“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佛告比丘:“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随使使,色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为取所缚。如是受、想、行、识,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为取所缚。世尊,若色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如是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所以者何?色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为取所缚。如是受、想、行、识,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为取所缚。比丘,色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心大欢喜,礼佛而退。独在静处,精勤修习,住不放逸。精勤修习,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须发,身着法服,信家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后有。时彼比丘即成罗汉,心得解脱。


末学对以上经文不解:L
8#
发表于 2007-1-13 1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五点三十 的帖子

第一个“使”意思是“结使”,第二个“使”意思是“驱使”
9#
发表于 2007-1-13 12: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青山 于 2007-1-13 07:28 发表
1、五蕴为色、受、想、行、识。对于前两者的含义我比较清楚了,但是后三者:想、行、识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是很模糊。请教:想、行、识到底是什么意思?
2、第二段经文中正思维和观有差别吗?差别在哪里?
(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当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比丘,于色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者,于色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受、想、行、识,当正思惟,观识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于识正思惟,观识无常者,则于识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是正思惟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末学搜索了一下【丁福保《佛学大辞典》】,顺便贴出来谈谈自己的看法(蓝色部分是在下的疑惑和浅见):

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总该应为总概?)
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
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
蕴,其他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
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

一、(术语)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之义。变坏者辅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质碍者有形质而互为障碍也。是从五根境等之极微而成。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而名为色者,以彼有质碍与示现两义,色之义胜故也。俱舍论一曰:‘由变坏故,(中略)变碍故,名为色。’同八曰:‘或示现义。’大乘义章二曰:‘质碍名色。’


"色"能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物质?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总该应为总概?),“质碍者有形质而互为障碍也”,电波虽无形质但有衰减和变坏,也属于"色"?

二、(术语)梵名Veda%na%,领纳所触之境之心所法也。


”受“为因处境而生的感受,像是生理学中“反射”之概念。


三、(术语)心性作用之一。浮事物之相于心上,以为起言语之因者。与一切之心相应而起。俱舍论四曰:‘想,谓于境取差别相。’唯识论三曰:‘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要安立境分齐相,方能随起种种名言。’


”想“是头脑中概念、名相的衍生和转换,是言语之因。”想“与”受“的差别在于,”受“仅仅是感觉器官受到刺激的反射,而”想“是对”受“的造作。

四、(术语)身口意之造作也。又,内心之趣于外境如心行。大乘义章三本曰:‘内心涉境,说名为行。’俱舍论曰:‘行名造作。’大乘义章八曰:‘起作名行。’法界次第上之上曰:‘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玄义三下曰:‘夫行名进趣,非智不进。’【又】从有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于三世也。大乘义章二曰:‘有为集起,目之为行。’俱舍颂疏一曰:‘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据此义边,色等五蕴,俱合名行。’俱舍光记一之余曰:‘若于造作,或约迁流余四蕴,亦名为行。’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末学不知“行如芭蕉”当作何解?
“行”为身行、口行、心行、意行,有行为、造作之意。“行”与“想”的区别在于“行”是“想”的表现和结果。比较难区分的是“心行”和“意行”,用“心”、“意”、“识”的分别可以知晓: 
唯识论五曰:‘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俱舍论四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异,而体是一如。’止观二上曰:‘对境觉知,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又以前念之心为所依而生后念之心曰意。梁译之摄论一曰:‘以识生依止为意。释曰:若心前灭后生,无间能生后心,说此名意。’起信论义记中末曰:‘摄论云:意以能生依止为义也。’




五、(术语)梵语,婆哩惹儞Parijn^ana,心之异名。了别之义也。心对于境而了别,名为识。唯识论一曰:‘识谓了别。’同五曰:‘识以了境为自性。’大乘义章三曰:‘识者乃是神知之别名也。’止观二曰:‘对境觉智,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了了别知名为识。’同四曰:‘识是一期心主。’往生礼赞曰:‘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



“识”有对境了别、判断、依止之意。
正思惟
 正确的思考,亦即思考四谛的道理,以引发正当的欲念,明了世出世间的因果,断集证灭,离苦得乐,是八正道之一。

正思维即无常、苦、空、无我,相反,不如实知无常、苦、空、无我即非正思维,亦脱离解脱之道。

(术语)观察妄惑之谓,又达观真理也。即智之别名。梵之Vipas/yana%(毗婆舍那),又Vidars/ana%也。观经净影疏曰:‘观者,系念思察,说以为观。’大乘义章二曰:‘粗思名觉,细思名观。’净名经三观玄义上曰:‘观以观穿为义,亦是观达为能,观穿者即是观穿见思恒沙无明之惑,故名观穿也。观达者达三谛之理。’游心法界记曰:‘言观者观智,是法离诸情计故名为观也。’止观五曰:‘法界洞朗,咸皆大明,名之为观。’

观有洞悉之意,非普通的用眼观察,既包括观穿无名之惑,也通达无上真理。


总结:对于有些概念不能切身的体悟,只能用名相言说,有的甚至只知道大略的意思和取向,不知道如何用言语表述,请教诸位如何学习经文和概念呢?基本概念是不是要都能背诵、宣说才算理解呢?像我们这样的初学该如何对待基本概念的解释?学佛法以研修《阿含经》为最接近原始佛法的修行,但基本的术语该以谁的解释为标准呢?



[ 本帖最后由 五点三十 于 2007-1-13 12:31 编辑 ]
10#
发表于 2007-1-13 12: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名 于 2007-1-13 12:24 发表
第一个“使”意思是“结使”,第二个“使”意思是“驱使”


谢谢您,能否再具体解释一下以上经文?
11#
发表于 2007-1-13 12: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五点三十 于 2007-1-13 12:30 发表


谢谢您,能否再具体解释一下以上经文?

不要太笼统了,您就说哪里读不通?据末学的看法,能读通文句,了解意思就可以了,至于穷根究底的研讨,留给学者们吧
12#
发表于 2007-1-13 12: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名 于 2007-1-13 12:39 发表

不要太笼统了,您就说哪里读不通?据末学的看法,能读通文句,了解意思就可以了,至于穷根究底的研讨,留给学者们吧

在下愚钝,就是这句仍不明白: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随使使,色随使;随使使,随使死者,则为取所缚。如是受、想、行、识,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为取所缚。世尊,若色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如是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色随使死”的“死”做何解?
为取所缚做何解?
于取解脱做何解?

[ 本帖最后由 五点三十 于 2007-1-13 13:04 编辑 ]
13#
发表于 2007-1-13 14: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五点三十 于 2007-1-13 10:47 发表


“非我”是否等同于“无我”?如果相等,”苦“与”非我“不能互换,是被包容与包容的关系,后面的”非我所"与"非我"亦然。


“非我”不等同于“无我”。
某某“非我”,是说某某不是我,有没有我呢?我在哪里呢?都没说,只是说某某一定不是我。
某某“无我”,是说某某根本就没有我,没有主宰,没有归属,某某也就不可能属于某个我所有,即某某一定不是我所。
14#
发表于 2007-1-13 1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五点三十 的帖子

引用真实师兄的回答:
070)若随使使者,即随使死(Upādiyamāno baddho mārassa)(巴),正在执取时,已被魔所缚。随使使,第一个「使」为名词,指执着等烦恼。第二个「使」字为动词,役使身心之意
推荐真实师兄介绍的网址:佛光大藏经—阿含藏
http://dblink.ncl.edu.tw/buddha/main_0a.htm
个人建议:参照有一定权威性的解释,少听一些个人看法较浓的大白话[比如如果末学来回答的话],愿君尽快跨过佛法的“闻、思”,走完圣道的全部“修、证”

[ 本帖最后由 无名 于 2007-1-13 14:56 编辑 ]
15#
发表于 2007-1-13 14: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五点三十 于 2007-1-13 12:25 发表
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总该应为总概?)


总该就是总概括、包含之意,但是却不是错别字,古文中很常见的一种组合用法,比如,“烦恼即总该二障”“言一切法者。总该万有”之类。
16#
发表于 2007-1-13 15: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五点三十 于 2007-1-13 12:25 发表

"色"能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物质?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总该应为总概?),“质碍者有形质而互为障碍也”,电波虽无形质但有衰减和变坏,也属于"色"?



“色”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哲学上讲的物质,“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色声香味触都是,比如声音就是物质,电波也有形质,只是人类的感官能力有限,有的生命就可以通过其五根感知到光波(电磁波),光音天的众生就是通过光传播声音色法的例子。
17#
发表于 2007-1-13 15: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五点三十 于 2007-1-13 12:25 发表


末学不知“行如芭蕉”当作何解?


一切有为法=“诸行”,而芭蕉则是一层包裹一层,无有坚实,层层剥离,则一无所有。
18#
发表于 2007-1-13 17:22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无名、真实、如是我闻师兄的解说和建议,末学长见识的同时也发现自己的粗漏和短浅,惭愧啊!还希望以后多多向各位请教。
继续真诚地求问诸位:
为取所缚做何解?
于取解脱做何解?

[ 本帖最后由 五点三十 于 2007-1-13 17:25 编辑 ]
19#
发表于 2007-1-13 17: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五点三十 于 2007-1-13 17:22 发表
为取所缚做何解?
于取解脱做何解?


为取所缚,被爱取、执著所缠缚,不得自由,不得解脱自在。
于取解脱,从爱取、执著解脱出来。
20#
发表于 2007-1-14 19:53 | 只看该作者

疑问:五阴(五蕴)与五取蕴(五受阴)有什么不同?

【五取蕴】

 (术语)谓有漏之五蕴也。取者取着之义。小乘有部,总为烦恼之异名,大乘唯识,为贪爱之别名。取着于贪爱之烦恼事物,故名为取,五蕴以烦恼为因而生,故云取蕴(第一义),五蕴常从属烦恼,故云取蕴(第二义),五蕴能生烦恼,故云取蕴(第三义)。俱舍论一曰:‘有漏名取蕴。(中略)烦恼名取,蕴从取生故名取蕴,如草糖火。或蕴属取故名取蕴,如帝王臣。或蕴生取故名取蕴,如花果树。’同光记一本曰:‘烦恼名取,能执取故。’唯识述记一末曰:‘萨婆多中一切烦恼皆名为取,蕴依取生,或能生取,故名取蕴。今者大乘如对法说,欲贪名取,唯贪为体。’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难道还有无漏的五蕴?那么,无漏的五蕴是什么样的?

[ 本帖最后由 青山 于 2007-1-14 19:55 编辑 ]
21#
发表于 2007-1-14 20:06 | 只看该作者

佛光大藏经-阿含藏中的一些解释

摘自佛光大藏经-阿含藏
(007)色无常(rūpaj aniccaj)(巴),谓「色是无常的」,眼所见之形色,耳所闻之声音等,均如流水之来去,随缘而生灭,无一常住。
(008)受、想、行、识无常(Vedanā aniccā, saññā aniccā, savkhārā aniccā, viññānaj aniccaj)(巴),受、想、行、识四者和「色」合称五蕴。各种物质的代名词叫「色」,领纳此等所接触之外境叫「受」,对此等色、受之外境所产生的印象叫「想」,除去「受、想」外的各种心思运作叫「行」,了别色、受、想、行的心叫「识」。
012)非我:因无常,故苦,而知无常住、唯一、自在、主宰、独存、实在之我,故非我
(034)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Evam etaj yathābhūtaj sammappaññāya datthabbaj)(巴),如实地以正慧观照色之无常。能如是照见前法,则能实智,故称「真实正观」。又作「如实观」。
(078)芭蕉(kadalī)(巴)。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植于庭园间。其干中空无实,层层剥之,最后亦不见其有中心之实体,佛经中以此譬喻五蕴中行亦如芭蕉一样无实体。
22#
发表于 2007-1-15 0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 真实 的帖子

有趣!诸位请继续,鸭子在此慢慢"品茶".:
23#
发表于 2007-1-15 1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6#

无常不等于苦,前者既是世俗谛也是第一义谛,而后者仅仅是世俗谛。只有当我们去抓取常(与无常对抗)时,才会产生苦;反之,当我们无任何抓取时,与无常法流同步波动则不会有苦;故诸行无常也不等于诸行是苦。
以上浅见,望共勉
24#
发表于 2007-1-15 13:06 | 只看该作者

区别在于有没有“取”

原帖由 青山 于 2007-1-14 19:53 发表
难道还有无漏的五蕴?那么,无漏的五蕴是什么样的?

如:佛陀或阿罗汉的五蕴
2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3:2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18 15:29 , Processed in 0.14604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