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如是我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雷齐震与正法之依关于“三法印”的精彩讨论(ZT)

[本贴链接]
101#
楼主| 发表于 2006-3-9 09:56 | 只看该作者
正法之依写道:

 早对“印证”这个说法考虑再三,觉得佛经中找不到确切提过成道需要印证的说法。实际推理起來也有问题。除非是顛狂我慢,需要點破,不是真的成道。
102#
楼主| 发表于 2006-3-9 09:56 | 只看该作者
千雷齐震写道:

确实如此,“圣道”必然是明明白白地自知而“不由他知”、自觉“断疑度惑”、自作证“无有犹豫”的,阿罗汉您已经提到,初果亦然:  
  “世尊。我得须陀洹(初果)。”

  “今,我是世尊之弟子,已成为预流(初果)不堕恶趣,决定向正觉(阿罗汉)也。”


  “时阿支罗迦叶,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狐疑,不由他知,不因他度,于正法律心得无畏(初果)。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今已度。’”

请问仁兄,初果之标准及境界?

103#
楼主| 发表于 2006-3-9 09:56 | 只看该作者
正法之依写道:

{阿支罗迦叶,实得阿罗汉道。<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从世尊闻法,辞去不久,为牛所触杀.彼已见法知法,次法不受于法,已般涅槃}{初果四法功德:与佛法僧圣戒不坏信。}
104#
楼主| 发表于 2006-3-9 09:57 | 只看该作者
千雷齐震写道:

{阿支罗迦叶,实得阿罗汉道。<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从世尊闻法,辞去不久,为牛所触杀.彼已见法知法,次法不受于法,已般涅槃}

仁兄引用上面的文字想说什么呀?

105#
楼主| 发表于 2006-3-9 09:57 | 只看该作者
正法之依写道:

阿支罗迦叶,得的是罗汉道,不是初果?
106#
楼主| 发表于 2006-3-9 09:58 | 只看该作者
千雷齐震写道:

原来仁兄想说这个呀,得阿罗汉是后来的事,而得初果“时阿支罗迦叶,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狐疑,不由他知,不因他度,于正法律心得无畏(初果)。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今已度。’”是刚刚听闻佛陀教法的事。

我引的那部分话是想说明,初果圣人也是明明白白地自知而“不由他知”、自觉“断疑度惑”、自作证“无有犹豫”的。您引的那段不能说明“自作证”的问题。

仁兄,是不是这样呀?

107#
楼主| 发表于 2006-3-9 09:58 | 只看该作者
正法之依写道:

可是,他在听完佛说法而“已度”后,转身即被牛踢杀的,佛记其涅磐?怎么肯定他当时是得的初果?
108#
楼主| 发表于 2006-3-9 09:58 | 只看该作者
千雷齐震写道:

仁兄不知道得初果就叫“已度”?

“时阿支罗迦叶,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狐疑,不由他知,不因他度,于正法律心得无畏(初果)。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今已度。’”,前面明明说的是“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狐疑,不由他知,不因他度,于正法律心得无畏”,这些无一例外都是得初果的描述。

109#
发表于 2006-5-13 19:00 | 只看该作者
有“诸行是苦”这一说法吗?我认为讲“众生是苦”更恰当。无情世间(器世间)能说是苦吗?苦是否应该是针对有情而言。“四圣谛”中的“苦谛”中的“苦”也是针对有情而言。
110#
发表于 2006-5-13 20:44 | 只看该作者

试说”三法印“与”四圣谛“

  “諸行無常“是讲缘起法(三界中的一切现象都是缘起的)的共同性是生灭的、变动的.
  “涅槃寂靜”是讲的出世间法、无为法。
  “諸法無我”是讲所有有为法、无为法都具有的共性。无我亦无我所。
  有情众生无明而执“无常”为“常”,执无我”为“我“,,所以生”苦“。”四圣谛“的第一义谛”苦“谛就说明了有情众生的生命本质是苦。”四圣谛“的第二义谛”集“谛就说明了有情众生苦的生起原因和过程。”四圣谛“的第三义谛”集“谛就说明了有情众生苦灭的过程。“四圣谛“的第四义谛”集“谛就说明了有情众生苦灭的方法(八正道),也是一切脱苦圣者所必经之道。
   因此“三法印”是有为法或无为法或一切法所具有共性。“四圣谛“是针对有情众生而言。
上面说法若有不对,望批评指教。
111#
发表于 2006-5-13 21: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去妄证真 于 2006-5-13 19:00 发表
有“诸行是苦”这一说法吗?我认为讲“众生是苦”更恰当。无情世间(器世间)能说是苦吗?苦是否应该是针对有情而言。“四圣谛”中的“苦谛”中的“苦”也是针对有情而言。



“诸比丘。欲得免死者。当思惟四法本。云何为四。一切行无常。是谓初法本。当念修行。一切行苦。是谓第二法本。当共思惟。一切法无我。此第三法本。当共思惟。灭尽为涅槃。是谓第四法本。当共思惟。如是。诸比丘。当共思惟此四法本。所以然者。便脱生.老.病.死.愁.忧.苦.恼。此是苦之元本。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成此四法。”《增一阿含经》
112#
发表于 2008-4-29 18:36 | 只看该作者

意犹未尽

经天下大事楼主推荐,得见关于“三法印”的精彩研讨,收获多多,意犹未尽。

一、请问正法之依兄:

1、依靠三法印,能鉴别伪经吗? 我引用《楞严经》一段:“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如我所说,各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2、法印能否鉴别伪经,对你我而言,不是当务之急,法印主要用来自己印证,哪些是佛说,哪些是波旬说。

3、针对本研讨而言,你对“一切有为法,一切有相法,一切缘起法,一切五阴之法=名色”。领悟为:“原来我把名色,五阴的含义看得太狭窄了”。这能说明你领悟了吗?应该很好印证自己的领悟对不对。

二、请千雷齐震兄:

1、为什么不对正法之依兄:“从第一义谛来说:非苦非苦,无常非无常,无我非无我,无有言说而强说”。从正面给予回答。

2、你对苦与无常,无我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问号,确实你对三法印和四法印有深入的领悟,解答这些问号确实能对三法印有更准确的认识,可惜至今你未直心道场,含而不漏,对这些问号我也不解,唯兄可答,可否继续讨论,不知网友诸兄是否同意。

3、最好终结指出四法印应“众生是苦”更准确,并指出四法印是针对有情而言,并指出出处是指修行之人依次的四法本,完全正确,但对三法印的义理仅提出问题,我们愚痴,仍未清醒。

三、一点觉悟:

1、依寂静涅磐印证真如本性

2、依诸行无常印证因缘虚幻

3、依诸法无我印证识心虚妄

法印是人,依印修行,永无魔事
113#
发表于 2008-4-29 18:59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性曲兄来此讨论佛法。
在下认为您若再读一遍千雷齐震与正法之依的讨论,您的部分问题就有答案了。
114#
发表于 2008-4-29 21:24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不明

去妄证真兄:的"众生是苦"很清楚,苦在众生有情。但苦与无我又是什么关系呢?三法印都清楚了吗?小弟愚痴望诸兄帮助弄清。谢谢!
115#
发表于 2008-4-30 08: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性曲 于 2008-4-29 21:24 发表
去妄证真兄:的"众生是苦"很清楚,苦在众生有情。但苦与无我又是什么关系呢?三法印都清楚了吗?小弟愚痴望诸兄帮助弄清。谢谢!

苦谛并非只对有情众生而言,一切无常的事物都是苦。此外,大千世界和我是一体的,不能分开来看,有我才会有人、众生、大千世界。
后面的疑问在千雷齐震与正法之依的讨论中都涉及到了,再次请仁兄认真读一遍。
116#
发表于 2008-4-30 22:3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

毛毛刘兄:苦谛并非只对有情众生而言,一切无常的事物都是苦的。此外,大千世界和我是一体的,不能分开来看。有我才有大千世界。若按我过去的想法,则有:无我则无人.众生.大千世界,现在才知可能不对。
117#
发表于 2008-5-1 08: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性曲 于 2008-4-30 22:36 发表
毛毛刘兄:苦谛并非只对有情众生而言,一切无常的事物都是苦的。此外,大千世界和我是一体的,不能分开来看。有我才有大千世界。若按我过去的想法,则有:无我则无人.众生.大千世界,现在才知可能不对。


无常、苦和无我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118#
发表于 2008-5-1 20:13 | 只看该作者

粗浅认识

有情则苦,众生是苦,有我即苦,无我无苦。同意去妄证真兄的意见:"众生是苦"更恰当。无情世间(器世间)能说是苦吗?苦是否应该是针对有情而言。
119#
发表于 2008-5-1 20: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性曲 于 2008-5-1 20:13 发表
有情则苦,众生是苦,有我即苦,无我无苦。同意去妄证真兄的意见:"众生是苦"更恰当。无情世间(器世间)能说是苦吗?苦是否应该是针对有情而言。

看来您还需要再多看几遍讨论啊!
苦并非只是感受上的苦楚,变异、运动就是苦。无常即苦,这是无条件的,也就是说只要是无常的事物就一定是苦的,有情、无情都是无常的,所以也都是苦的。
无常、苦和无我的关系,您还要再看一遍讨论,其实里面就有明确的答案。
120#
发表于 2008-5-1 21:52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应依法印

讨论法印应依法印,不依讨论。依经不依人。本讨论很精彩,很有正见,义犹未尽,才来此求教。学佛之人法印是准则,是根本,丝毫不能马虎,才来此求教,请师兄耐心,不怪不才愚痴。师兄经过讨论对三法印已经清楚,对四法印和三法印已能圆融,未学还有疑惑,来此讨教,不怪无知,谅解直言。谢谢!
121#
发表于 2008-5-1 22: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性曲 于 2008-5-1 21:52 发表
讨论法印应依法印,不依讨论。依经不依人。本讨论很精彩,很有正见,义犹未尽,才来此求教。学佛之人法印是准则,是根本,丝毫不能马虎,才来此求教,请师兄耐心,不怪不才愚痴。师兄经过讨论对三法印已经清楚,对四法印和三法印已能圆融,未学还有疑惑,来此讨教,不怪无知,谅解直言。谢谢!

赞同师兄说的要依法不依人。
四法印本来就是有疑义(诸行无常和诸行是苦可以合并,并非与三法印圆融)。
对于诸行无常、苦是否仅仅指有情众生,师兄可参考下面经文(五蕴并非只对有情众生而言,五蕴=名色=诸行.....):
云何色如实知?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色,如是色如实知。
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欢喜随喜。更有所问:世尊!云何名阴’?佛告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总说阴,是名为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是比丘!是名为阴’。
122#
发表于 2008-5-2 08:47 | 只看该作者

直心道场

依经不依人,依义不依识,去妄证真兄已引述经文指出四法印的出处,四法印不可有疑义。“四法义本来就是有疑义的”只能说明不是兄首先提出,若无经文依据,兄依的还是人而不是经。
兄引述二段经文很好,前段讲色法,后段讲五阴,正说明佛提三法印之后,对有情而言还要提出一个四法印指导众生修行,三法印已经包括了四法印,正是有情世间和器世间对象不同,针对众生而言提出“众生是苦”这一法本。
我不否认曾出现过伪经,但更多的是对的经文理解错误,而质疑经文。佛曰“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学读经文以明经义,经文深奥不可得小为足,心魔作怪不得不防。质疑经文乱批伪经者则是“若作圣解,则有狂魔入其心腑。见人则夸,我慢无比。其心乃至上不见佛,下不见人,失於正受,当从沧坠”。本讨论是从“依据三法印就能鉴别伪经吗?”谈起,引述这段经文确实太重,但我们大家在末法时期防止入邪着魔还是有必要的。
五蕴=名色=诸行,我也没见经文不敢苟同。在学习佛法中使用“=”号就有些不妥当。佛法是讲: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的,在佛法中我从来未见使用等号表示,五蕴=名色=诸行不成立。这种不当表述多次出现,才使对三法印和四法印争论不休而无结论。
五蕴既有名色,也有诸行,五蕴非仅名色,非仅诸行还有想、识,如何可划等号。另外苦=无常也是不当的。无常是永远无常,是永不休止的。苦可以转变的,这正是佛法的核心,若苦与无常相等,永无休止,佛法又有何用。众生是苦,正因为苦才需要佛法,才需要修行,正是佛提出四法印的必要性,这正是研讨三法印和四法印的要害,感谢师兄把研讨更加引向深入。
123#
发表于 2008-5-2 09: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性曲 于 2008-5-2 08:47 发表
依经不依人,依义不依识,去妄证真兄已引述经文指出四法印的出处,四法印不可有疑义。“四法义本来就是有疑义的”只能说明不是兄首先提出,若无经文依据,兄依的还是人而不是经。
兄引述二段经文很好,前段讲色法,后段讲五阴,正说明佛提三法印之后,对有情而言还要提出一个四法印指导众生修行,三法印已经包括了四法印,正是有情世间和器世间对象不同,针对众生而言提出“众生是苦”这一法本。
我不否认曾出现过伪经,但更多的是对的经文理解错误,而质疑经文。佛曰“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学读经文以明经义,经文深奥不可得小为足,心魔作怪不得不防。质疑经文乱批伪经者则是“若作圣解,则有狂魔入其心腑。见人则夸,我慢无比。其心乃至上不见佛,下不见人,失於正受,当从沧坠”。本讨论是从“依据三法印就能鉴别伪经吗?”谈起,引述这段经文确实太重,但我们大家在末法时期防止入邪着魔还是有必要的。
五蕴=名色=诸行,我也没见经文不敢苟同。在学习佛法中使用“=”号就有些不妥当。佛法是讲: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的,在佛法中我从来未见使用等号表示,五蕴=名色=诸行不成立。这种不当表述多次出现,才使对三法印和四法印争论不休而无结论。
五蕴既有名色,也有诸行,五蕴非仅名色,非仅诸行还有想、识,如何可划等号。另外苦=无常也是不当的。无常是永远无常,是永不休止的。苦可以转变的,这正是佛法的核心,若苦与无常相等,永无休止,佛法又有何用。众生是苦,正因为苦才需要佛法,才需要修行,正是佛提出四法印的必要性,这正是研讨三法印和四法印的要害,感谢师兄把研讨更加引向深入。

您实在是混淆了一些问题,竟仍然认为“无常即苦”是有条件的。如果对“无常即苦”这个基本原理都不通达,奢谈其他内容无益。
您就说说哪个经文否认“无常即苦”了?以下经文中五蕴“无常即苦”哪里说是有条件才能成立的?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
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
即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圣弟子如是观者,于色解脱,于受、想、行、识解脱,我说是等解
脱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24#
发表于 2008-5-2 10:09 | 只看该作者

十分有益

谢谢师兄指导,把问题又引向深入,此段经文应从全文领会经义。
一、此段经文明显是说四法印,四法印中亦有诸行无常。“色无常无常即苦”但后面“苦即非我,非我非我所”。“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是讲受色,苦非色。“非我非我所”正是讲受色无我所而非苦。后段又说:受、想、行、识无常,亦说:非我即非我所。讲无常即苦后,又讲苦即非我是说苦非是色,色无所而不成苦,苦由色住所而有苦,色无色非苦,因此“于色解脱”还需“于受、想、行、识”全面解脱。解脱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正见说明理解四法印的对境是众生诸行。不可因“无常即苦”误认为无常二苦。法印确实是无条件的,但法无对象不可言法,法无定法,指明讲法的对象与法印无条件成立是两回事,不可混同。断章取义不能融会贯通,是我们初学的通病,为此历代高僧均强调深入佛经。
125#
发表于 2008-5-2 13: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性曲 于 2008-5-2 10:09 发表
谢谢师兄指导,把问题又引向深入,此段经文应从全文领会经义。
一、此段经文明显是说四法印,四法印中亦有诸行无常。“色无常无常即苦”但后面“苦即非我,非我非我所”。“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是讲受色,苦非色。“非我非我所”正是讲受色无我所而非苦。后段又说:受、想、行、识无常,亦说:非我即非我所。讲无常即苦后,又讲苦即非我是说苦非是色,色无所而不成苦,苦由色住所而有苦,色无色非苦,因此“于色解脱”还需“于受、想、行、识”全面解脱。解脱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正见说明理解四法印的对境是众生诸行。不可因“无常即苦”误认为无常二苦。法印确实是无条件的,但法无对象不可言法,法无定法,指明讲法的对象与法印无条件成立是两回事,不可混同。断章取义不能融会贯通,是我们初学的通病,为此历代高僧均强调深入佛经。
“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是讲受色,苦非色。

哪有“受色”的含义啊(色阴、色受阴)?“色无常,无常即苦”只能推出色即苦,怎么能是苦非色?
“非我非我所”

是指五蕴非我、非我所,哪里提到“受色无我所而非苦”?“非我非我所”中的“我”根本不是您理解的指五蕴!而是有主宰或实存不变的“我”!
法印确实是无条件的,但法无对象不可言法,法无定法,指明讲法的对象与法印无条件成立是两回事,不可混同。

法印无条件,法就有对象?难道佛说色无常之法不是指所有的色都无常吗?
恕在下直言,你对经文理解的太有问题了,只要请您认真读过一遍《杂阿含经》中的《阴相应》就不会以上见解了。
您现在当务之急是搞清楚“无常即苦”是无条件成立的,奢谈其他无益。您务必出示“另外苦=无常也是不当的”的依据。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18 15:21 , Processed in 0.09753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