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如是我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雷齐震与正法之依关于“三法印”的精彩讨论(ZT)

[本贴链接]
126#
发表于 2008-5-3 12:4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指教

感谢师兄的指教,敬佩师兄恨铁不成钢的慈悲心。小乘四阿含虽看过,仅用到时翻翻,走马观花也没看完,初学刚刚入门,比各位师兄相差很远,为向师兄学习,亦需直言相待,互相探讨,回报师兄厚爱。
一、“苦=无常”我说这种提法不当,我的根据就是这种提法我没有看到任何一本佛经的根据,只在本网站看到,若我说错了,请兄指出“苦=无常”在哪本佛经上能找到。
二、“无常即苦”是无条件成立的。“无常即苦”我见到了佛经,但“无常即苦是无条件成立的”又在哪本佛经上讲过。首先讲无常,诸行无常,是否因条件而无常,因缘聚而合,散而离。因缘具足不是条件吗?水成冰,冰成水,摄氏0度是否是无常的条件,因此我们都应该严肃按经义领会法印,不可生造。依经不依人,我无法依你的造出的无条件去认识诸行无常。
三、依义不依语:关于“无常即苦”我会按师兄的教导,继续深入领会经义,并望兄亦按全文领会经义,以便继续深入讨论。语言非佛法,文字非佛法,经义才是佛法,依义不依语,请问兄五蕴是指众生,还是指色法。
四、引述《楞严经》:“爱河干枯,令汝解脱,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得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引述境外“贪爱为苦”绝非否认“无常即苦”不可用经文辩论经文对错,它们同是正确的,仅是依师兄教导我出经文依据,“贪爱为苦”亦是佛说。
五、为什么说它们都对呢?请见:“眼色为缘,生於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1、“眼色为缘,生於眼识”。以苦为例,苦以色为缘,色无常,故有,无常即苦。色无常是苦的缘,是苦的因,无常即苦,是说色无常是苦的因缘,故曰“无常即苦”。苦生于眼识,是说苦生于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眼受色而有分别,色尘是不知苦的,“识生其中,则为心在”苦生于识中,完全由识心分别计度而存在。兄熟读阿含经,当知“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把“贪爱为苦”讲的更加清楚,足证苦生于五蕴。
127#
发表于 2008-5-3 15: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性曲 于 2008-5-3 12:46 发表
感谢师兄的指教,敬佩师兄恨铁不成钢的慈悲心。小乘四阿含虽看过,仅用到时翻翻,走马观花也没看完,初学刚刚入门,比各位师兄相差很远,为向师兄学习,亦需直言相待,互相探讨,回报师兄厚爱。
一、“苦=无常”我说这种提法不当,我的根据就是这种提法我没有看到任何一本佛经的根据,只在本网站看到,若我说错了,请兄指出“苦=无常”在哪本佛经上能找到。
二、“无常即苦”是无条件成立的。“无常即苦”我见到了佛经,但“无常即苦是无条件成立的”又在哪本佛经上讲过。

您说话怎么颠三倒四的?我上面出示的佛经中没有“无常即苦”吗?“无常即苦”就是“苦=无常”,即一切无常的事物都是苦的,是无条件成立的。
您还说读过四部阿含,但“无常即苦”在阿含中“遍地都是”啊!真不知道您怎么读的经。提醒您,如果对“无常即苦”不通达,离修行首先要具备的“正见”还差很远呢!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
首先讲无常,诸行无常,是否因条件而无常,因缘聚而合,散而离。因缘具足不是条件吗?水成冰,冰成水,摄氏0度是否是无常的条件,因此我们都应该严肃按经义领会法印,不可生造。依经不依人,我无法依你的造出的无条件去认识诸行无常。

您又错解了“无常即苦是无条件成立的”。无条件成立不是说没有因缘的断灭论,这你要搞清楚了!“无常即苦”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条件下,只要是无常的事物就是苦的。无论因、还是缘都是无常的,无常的就是苦,所以因缘就是苦的,不管因缘聚不聚合都是无常的,也都是苦的;水是无常的,冰也是无常的,不管水成不成冰,两者都是苦的。根本与条件什么的没有任何关系。

三、依义不依语:关于“无常即苦”我会按师兄的教导,继续深入领会经义,并望兄亦按全文领会经义,以便继续深入讨论。语言非佛法,文字非佛法,经义才是佛法,依义不依语,请问兄五蕴是指众生,还是指色法。

在下会努力按照经义去理解佛法,这点请您放心。五蕴怎么会是色法呢?那不成了“唯物”?五蕴也不是单指众生,前面的经文都已经说明了,外在的五蕴也包括无情生命。这个问题还牵扯到名色、诸行的含义,建议您再看看千雷齐震与正法之依的讨论。
‘输屡那!当知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
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
彼一切色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如是受……。想…
…。行… …。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
彼一切识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输屡那!如是于色、受、想、行、识,生厌,离欲,
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欢喜随喜。更有所问:世尊!云何名阴’?佛告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总说阴,是名为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是比丘!是名为阴’。

所有色(过去、现在、未来、内、外、远近等等)都是色阴的范畴,这样的内容在《阴相应》中太多了,我前面都已经举例了,您没有看见吗?
四、引述《楞严经》:“爱河干枯,令汝解脱,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得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引述境外“贪爱为苦”绝非否认“无常即苦”不可用经文辩论经文对错,它们同是正确的,仅是依师兄教导我出经文依据,“贪爱为苦”亦是佛说。

贪爱不是因缘所生吗?贪爱不是无常的吗?跑题了,您要反对“无常即苦”只要举出,在什么条件下,无常不苦即可,不然说什么都没用。事实上,佛法根本不存在无常不苦的情况,请您依法判断。
五、为什么说它们都对呢?请见:“眼色为缘,生於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1、“眼色为缘,生於眼识”。以苦为例,苦以色为缘,色无常,故有,无常即苦。色无常是苦的缘,是苦的因,无常即苦,是说色无常是苦的因缘,故曰“无常即苦”。苦生于眼识,是说苦生于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眼受色而有分别,色尘是不知苦的,“识生其中,则为心在”苦生于识中,完全由识心分别计度而存在。兄熟读阿含经,当知“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把“贪爱为苦”讲的更加清楚,足证苦生于五蕴。

您举因缘的例子也反驳不了“无常即苦”啊,反而说明了无常因缘及所生事物都是无常的,也都是苦的。
128#
发表于 2008-5-3 19:05 | 只看该作者

明确一下

一、我不是反对“无常是苦”,而是讲“无常=苦”的表式不当。不可不尊重经文,自己自造,就歪曲的经义“是无条件成立的”。这种表述也容易引起我们之间的这种争议。你的理解是在任何条件下均是苦的,不应讲“无条件”。所以我说“无常是苦是无条件成立的”表述也不准确,容易引起这种争议。故向你征询佛经上有否“无常即苦是无条件成立的”这句话原文。
二、无常是依因缘条件而无常,苦是依修行条件可转变的,“无常即苦”是对的,“无常即苦是无条件成立的”,你不引起经文,我就不能承认它是正见。依经不依人,千雷齐震和正法之依的争论我看过,因我没有纯正的正见,分辨不出谁对谁错,只知它们各有对错,这是正常情况,还是依法不依人,才有本讨论,以求正见。
三、除阿含经合其中的《因相应》外,其他的经太多讲这个问题,你知道不,是否可以引用。
四、我明确说过“无常即苦”和“贪爱为苦”都是正确的,而且一个是“即”一个是“为”,请师兄仔细分析,不可大意。
五、我们讨论的重点在于四法印比三法印多出一个“众生是苦”如何正确理解三法印和四法印的关系。我是讲不应对四法印有疑惑,讲它们之间是圆融的,是都正确的,仅是在不同对境情况下的而讲的,这才是争论的焦点。当然我指出本讨论有一些表述不确切和不精准的自己对佛经的理解,为求正见不得不征求你们的意见,以解我对本讨论的疑惑,同意的部分很重,我去重复有什么意义,致使你说光爱听赞扬而不愿听质疑之声,我只有离开本论坛,也不愿培养这种不良风气。
129#
发表于 2008-5-3 20:39 | 只看该作者

请不要搞诛心之论。

原帖由 性曲 于 2008-5-3 19:05 发表
一、我不是反对“无常是苦”,而是讲“无常=苦”的表式不当。不可不尊重经文,自己自造,就歪曲的经义“是无条件成立的”。这种表述也容易引起我们之间的这种争议。你的理解是在任何条件下均是苦的,不应讲“无条件”。所以我说“无常是苦是无条件成立的”表述也不准确,容易引起这种争议。故向你征询佛经上有否“无常即苦是无条件成立的”这句话原文。
二、无常是依因缘条件而无常,苦是依修行条件可转变的,“无常即苦”是对的,“无常即苦是无条件成立的”,你不引起经文,我就不能承认它是正见。依经不依人,千雷齐震和正法之依的争论我看过,因我没有纯正的正见,分辨不出谁对谁错,只知它们各有对错,这是正常情况,还是依法不依人,才有本讨论,以求正见。
三、除阿含经合其中的《因相应》外,其他的经太多讲这个问题,你知道不,是否可以引用。
四、我明确说过“无常即苦”和“贪爱为苦”都是正确的,而且一个是“即”一个是“为”,请师兄仔细分析,不可大意。
五、我们讨论的重点在于四法印比三法印多出一个“众生是苦”如何正确理解三法印和四法印的关系。我是讲不应对四法印有疑惑,讲它们之间是圆融的,是都正确的,仅是在不同对境情况下的而讲的,这才是争论的焦点。当然我指出本讨论有一些表述不确切和不精准的自己对佛经的理解,为求正见不得不征求你们的意见,以解我对本讨论的疑惑,同意的部分很重,我去重复有什么意义,致使你说光爱听赞扬而不愿听质疑之声,我只有离开本论坛,也不愿培养这种不良风气。

前面在下已经反复说明了,一切无常事物都是苦的,“无条件成立”就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成立,请您自己上网搜搜相关的用法。



130#
发表于 2008-5-3 21: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性曲 于 2008-5-3 19:05 发表
二、无常是依因缘条件而无常,苦是依修行条件可转变的,“无常即苦”是对的,“无常即苦是无条件成立的”,你不引起经文,我就不能承认它是正见。依经不依人,千雷齐震和正法之依的争论我看过,因我没有纯正的正见,分辨不出谁对谁错,只知它们各有对错,这是正常情况,还是依法不依人,才有本讨论,以求正见。

注意:依法不是依经!一切事物是运动、变化的,这在佛经上有吗?但一切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就不符合法义吗?
您说话怎么自相矛盾啊?既然您自知不具有正见,又分辨不出谁对谁错,那您又如何只知他们各有对错的呢?
131#
发表于 2008-5-3 22:16 | 只看该作者

心平气和

一.无条件成立和在任何条件下都成立不一样,师兄同意吗?
二.任何人都不可自称自已具有正见,师兄可以不同意,小弟不敢自称有正见。凡人爱谈论对错,对错是正见吗?
三.入弟有不够心平气和的地方,请师兄凉解。
132#
发表于 2008-5-4 09: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性曲 于 2008-5-3 22:16 发表
一.无条件成立和在任何条件下都成立不一样,师兄同意吗?
二.任何人都不可自称自已具有正见,师兄可以不同意,小弟不敢自称有正见。凡人爱谈论对错,对错是正见吗?
三.入弟有不够心平气和的地方,请师兄凉解。
另外苦=无常也是不当的。无常是永远无常,是永不休止的。苦可以转变的,这正是佛法的核心,若苦与无常相等,永无休止,佛法又有何用。
“非我非我所”正是讲受色无我所而非苦。
讲无常即苦后,又讲苦即非我是说苦非是色,色无所而不成苦,苦由色住所而有苦,色无色非苦,

1、不同意。无条件成立的含义您可以去搜索。再说一遍:无条件成立就是不需要任何条件都成立,即在任何条件下都成立(真理的绝对性)。反过来说,有条件成立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而问题关键不在这,仁兄只要认为无常不苦,就一定是错的。
2、阿含经中自证、自知,具有正见的圣者都绝对敢称自己有正见,例如入圣道最低果位——初果的人宣称自己得初果:
尊者舍利弗说是法时,那拘罗长者得法眼净。
尔时、那拘罗长者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狐疑,不由于他,于正法中心得无畏。从座起,整衣
服,恭敬合掌,白尊者舍利弗:‘我已超、已度。我今归依佛、法、僧宝,为优婆塞,证知我!我今尽
寿归依三宝’。

注:初果对解脱的道理不再有任何疑惑,具有正见且能分辨正、邪。初果于法得无所畏,绝对不会说自己没有正见。
时长者子输屡那见法,得法,不由于他,于正法中得无所畏

具有正见的人绝对不会说自己没有正见,您不敢说自己有正见,还敢评论双方各有对错,您自己好好想想这是什么行为吧。
凡人爱谈对错,但对于修行的人来说,对法义进行对错分辨的结果足以证明一个人具不具有正见。
3、在下如果有不够心平气和的地方,也请师兄谅解。
133#
发表于 2008-5-4 18:16 | 只看该作者

很有进步

心平气和,有平等心是学佛人的基本素质,只有平常心才能学好佛法。心中有气没法讨论佛法,心不静如何研讨,我们二人共同努力,以便在研讨中不走邪路有所收获。
一、关于正见。阿含经中自证、自知。具有正见的圣者都绝对敢称自己有正见。我的原文是“小弟不敢自称有正见”因为我不是圣者,也没有入圣道最低果位。文中还有“师兄可以不同意”是针对你我而言,我劝师兄千万不要自称有正见。因为我们都不是圣者,都没入初果。这个问题很重要,不首先解决,无法研讨佛法,只能是人间戏论。《金刚经》“斯陀含能作悬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楞严经》“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则有狂魔入其心腑。见人则夸,我慢无比。其心乃至上不见佛,下不见人,失於正受,当从沧坠”,为此我对无常=苦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认同的。无常=苦,这是以世间语言描述佛法,以世语言,入佛知见是不可的。
二、“你不敢说自己有正见,还敢评论双方各有对错,你自己好好想想这是什么行为”。这是正常人的行为,学佛人也不例外,我这初学没有正见是真实存在,刚学几天不可能脱凡入圣,无法以见地高低论师兄,仍以对错评价,正常,不足为怪。
三、“对法义进行对错分辨的结果足以证明一个人具不具有正见”小弟不敢苟同。
凡人论对错,佛法无分别,佛法不讲对错,所以修行人不可对法义进行对错分辨。只要分别,均无实义,那来正见。对错分辨均是人间戏论,我们之间的争论也是由此而落入人间戏论,还是要把研讨引入明经义,正确认识三法印和四法印都是佛的法印,是我们修行人的准则依据,防止入邪着魔的法宝。
学佛之人应当明白“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首先要明白法义“圆满十方,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不能仍然坚持“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四、师兄已经心平气和多了,给我做出了榜样,望我们深入佛法,有所收获。
134#
发表于 2008-5-4 19:10 | 只看该作者
讨论暂时搁置吧。
135#
发表于 2008-5-5 13:47 | 只看该作者

依依不舍,多余的话

一、毛毛刘兄再见了,感谢师兄心直口快,大力帮助,我们都是学佛道上的同路人,对我给兄引起的烦恼表示歉意,让我们都能走好今后的路,最后以“烦恼即菩提”,既是自嘲亦为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吧。在结束我们的讨论是,对我的诛心而论确实感到抱歉,本来讨论四法印比三法印多出一个“众生是苦”的圆融或叫归属问题,以“无常是苦”归于无常,我是有不同的看法,故而后来我指出“贪爱为苦”以表示我的看法,对回避了诛心而论的答复表示道歉。烦恼不是菩提,解脱烦恼才是菩提,“即”字应如此解释。例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绝对不能表示为“色=空”批评“空=色”,这是大家容易明白和接受的,反复强调争论,确有诛心的味道,再见了,不愿让师兄心中留下烦恼,故说如此多余而非多余的话。“三缘断故,菩提心生”“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二、文中多言,曾提到千雷齐震和正法之依二位师兄各有对错,引起师兄不满,凡人多疑,担心引起二位师兄不快,故而直心道场,不如明言,千雷齐震兄,见地较正,引导有方,对法印有深入理解;正法之依兄,心态平和,风度大气,我由天下大事的指引来到本网站,初看之下,确实敢当“精彩讨论”的评语,小弟狂性因缘未灭,急於表态才引起如此人间戏论。忏悔,忏悔!罪过,罪过。但以凡人之见,对正法之依兄我开篇即说“依靠三法印,能够鉴别伪经吗?”还有我对“一切五阴之法=名色”“看的太狭窄了”表示领悟不当。对千雷齐震兄的“无常=苦”这种表述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感到有些地方不够严密。我都敢承担责任,也愿接受批评和反驳,研讨佛法就应该有“心如直弦,永无魔事”的态度。讨论法印就是学习法印,是按法印修行。法印之“诸法无我”主要在于修行中的法印清除自己的“我见”,精彩讨论,依依不舍,我愿从中消除自己的“我见”,以达照见五蕴皆空。
136#
发表于 2009-4-9 11:10 | 只看该作者

向各位大德请教

末学接触佛法几年了,也明白了佛法和外道的根本区别是三法印,但看了各位师兄的这么多讨论,还是解决不了自己的实际问题。请教各位师兄:末学虽然知道了苦、空、无常这些道理,可还是贪嗔痴烦恼一大堆,在生活中不能受用。如何去除烦恼?谁能告诉我直接的下手处?
137#
发表于 2009-4-9 11: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迷途知返 于 2009-4-9 11:10 发表
末学接触佛法几年了,也明白了佛法和外道的根本区别是三法印,但看了各位师兄的这么多讨论,还是解决不了自己的实际问题。请教各位师兄:末学虽然知道了苦、空、无常这些道理,可还是贪嗔痴烦恼一大堆,在生活中不能受用。如何去除烦恼?谁能告诉我直接的下手处?


师兄您好:
佛法修行的次第是先断见惑,后断思惑(贪、嗔、痴)!而要断见惑(证得初果),就必须要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内正思维,法随法行!也就是必须多在闻、思上下功夫!
师兄可以静下心来认真的拜读悲智老师讲解的《金刚经》——《金刚智慧能断一切邪说》!佛法的精髓尽在其中!

【初果,只是“见道”的圣者,也就是仅仅在道理上破除了见解的迷惑——见惑,对缘起法生起了毫无疑惑的清净信心,而骨子里那些与生俱来的贪、嗔、痴等思惑(或叫修惑)烦恼却并未断除。只有“见道”之后的修行,才是真正的“修道”,这时所要修的就是断除思惑直至灭尽。比如,佛陀说:“见谛所断。身见、戒取、疑。何者修道所断。薄欲界贪欲、嗔恚、无明。得斯陀含果。断欲界贪欲、嗔恚、无明尽。得阿那含果。断色无色界贪欲、无明尽。得阿罗汉果。”(《阿含经》)因此,在平时,初果的圣者对无我、无相的道理会想得很明白,也知道不应该起贪、嗔之心,但在遇缘对境时,却难免会翻腾出骨子里的贪、嗔等烦恼。】
——摘自《金刚智慧能断一切邪说》!
http://www.tianjian.cc/viewthread.php?tid=4909&extra=page%3D1

[ 本帖最后由 虚空华 于 2009-4-9 11:36 编辑 ]
138#
发表于 2009-4-9 11:4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成为圣者(僧)并不是很难的,想很快成为初果阿罗汉的朋友可以参考:
《初果》
  http://dama.oba.org.tw/f.htm  
这本书中详细的介绍了证得初果的次第、方法和需要具备的条件!
 看了就知道了,真的不是很难的,不过提醒诸位,因此得道时别忘回向功德呀!
139#
发表于 2009-5-24 21: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迷途知返 于 2009-4-9 11:10 发表
末学接触佛法几年了,也明白了佛法和外道的根本区别是三法印,但看了各位师兄的这么多讨论,还是解决不了自己的实际问题。请教各位师兄:末学虽然知道了苦、空、无常这些道理,可还是贪嗔痴烦恼一大堆,在生活中不能受用。如何去除烦恼?谁能告诉我直接的下手处?



生米煮成熟饭,生米即熟饭;烦恼化为菩提,烦恼即菩提。“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 维摩诘所说经 佛道品第八
140#
发表于 2010-11-30 08:49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好象没有结束啊,意犹未尽。哪里能找到全本呢?谢谢
141#
发表于 2011-2-10 15:26 | 只看该作者
此帖有深意,欲辩已忘言.仔细读一遍
142#
发表于 2012-8-16 09:46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样的讨论真是受益良多。参加这个讨论的两位法友还常来论坛吗?

看了这个讨论才略微知道该如何读杂阿含了。

谢谢!
143#
发表于 2016-7-22 17:51 | 只看该作者
依正法而发妙论,世间少有,此时难遇,不可不读!!!
144#
发表于 2018-4-27 20: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草友 于 2018-4-27 20:44 编辑

真是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赞叹了,拜读过程中屡屡合掌不已,再次礼敬千雷齐震!
145#
发表于 2018-4-28 10: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草友 于 2018-4-29 07:44 编辑

三、佛陀明确说过“苦”“无我”“无我”中的某个成立,则“苦”“无我”“无我”中的另外一个必定成立,与情况无关。

这个有点奇怪,“苦”“无我”“无我” 这里” 无我”重复了两次,为什么呢?在我理解,“苦”“无常”“无我”中的某个成立,则“苦”“无常”“无我”中的另外一个必定成立,与情况无关,这样就对了。
这里的适用范围应该是有为法。
146#
发表于 2018-4-28 11: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草友 于 2018-4-29 07:46 编辑

一切有为法(世间法)都是无常的,而对于作为总相集合概念的“世间”,佛陀从来没有说是“常”还是“无常”,一概不予回答。并非如仁兄所说的“在不同时候所说的世间无常”。

仁兄需要明确的是“有为法”“世间法”“缘起法”“五阴”等概念,最后才能清楚了知“诸行无常”法印。

这样说来 总相集合概念的“世间”≠世间法?是的经过思考,是这样的。
147#
发表于 2018-4-28 11: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草友 于 2018-4-28 18:25 编辑


“世间”是总相概念,诸行(一切有为法)的集合。


这个该怎么理解呢,我这样理解对吗?有为法必定无常,无常是相对于有常而言,于集合相对应的是个别,对于任何个别的有为法,都是无常的,必然是相对于另外的其他的个别或者多数而言是无常,当认定它是无常时,同时也假定了作为参照物的其他个别或者多数是有常,而这个参照物本身也是有为法,是无常的,而作为总相集合概念“世间“”是没有超出于它的参照物的,因为时时刻刻思维和考量都是包含在这个总相的集合概念“世间”里面。眼耳鼻舍身意所能识知的一切包括自身都是被“世间”这个总相的集合概念所含摄。
148#
发表于 2018-4-28 16: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草友 于 2018-4-28 17:39 编辑

我想仁兄无论如何至少不想否认“诸行无常”“诸行是苦”“诸行无我”三者,那么继续就会通过“无我”这座通于“有为”“无为”的桥梁真正达到“无我”境界(我不想先称此为“涅槃”,免得仁兄抓取一个“涅槃”可得),执取五阴身心“无我”的“我见”破除达到初果,


这里我就不理解最后一句,“执取五阴身心“无我”的“我见”破除达到初果”, 一直以来需要破除的是“有我”的“我见”,也就是“身见”,怎么又变成了“无我”的我见呢?难道是我对“无我”理解错了吗?“无我”在我理解就是无自性,这个理解应该没有问题吧?又或者,在通过实际观修之后,当对“诸行无我”建立了清静信之后,继续观修需要破除的只是这个对“五阴身心的执取?又或者这是接近达到圣人的境界,我这个没有通过实际观修“诸行无常""诸行是苦“”进而对“诸行无我”达到清静信的凡夫还理解不了这个,执取五阴身心“无我”的“我见”是怎么一回事?又或者如果对“诸行无我”达到清静信,已经是世间法的最高境界了,在往上就是出世间法了,而我所理解的“我见”其内涵,还局限在世间法的范畴?或者如此深妙之法,被我这样琢磨,是否戏论?真的是感到忐忑啊
149#
发表于 2018-4-30 17: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草友 于 2018-4-30 17:28 编辑
小草友 发表于 2018-4-28 11:50
这个该怎么理解呢,我这样理解对吗?有为法必定无常,无常是相对于有常而言,于集合相对应的是个别, ...


经过思考,我对于无常的概念理解得不对。
比如 “比丘!无有如是分之自性,获得常、恒、永住而有不变易之法,相似永住而应正住者。”《相应部·3.犍度篇·22.蕴相应·96.第四 牛粪》
从这里看出诸行无常主要是指诸行的变易性,是有为法本身在发生变易,而不是说相对于其他个体来说发生变易。这个错得有点离谱,这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相似,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其实是不存在的,静止的存在只是一种假设,就像恒常不变,是一种假设的情况,根本不存在恒常不变这回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18 15:21 , Processed in 0.09432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