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问, 谁在修行?谁在受业报?

[本贴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3: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虚空华 于 2008-6-19 09:25 发表

师兄好:“生死未度,不可舍法;知法如幻,即非执法。”未解脱之前,必须要依据佛法修行,要用识蕴,要以幻修幻才能够两木相因,火出木灭,灰飞烟灭,而得解脱,而离幻法!否则,永远无法摆脱六道轮回的幻法!
末学浅见,仅供参考。
末学虚空华 合十

以幻修幻 和 以幻迷幻, 都是一念之差。

正确的了知,和错误的了知,将会带我们走向灭苦或不灭苦的方向。
52#
发表于 2008-6-19 14: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 2008-6-19 13:12 发表
佛陀是说了一切法无我。但是很多人都误解了佛陀,以为佛陀说我不存在。

佛陀不答我存在和不存在,只有行在中道,才能解脱。

我的楼题,我是不答。这个楼题只是一面镜子,谁如果对这个楼题有答案,不管是有我或无我,假我,真如,佛性等,
都是错误的思考。


关于这个问题,佛在经中如是说: 《杂阿含经》(五八)
佛告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见,疾得漏尽。”
  尔时会中复有异比丘,钝根无知,在无明壳,起恶邪见,而作是念:“若无我者,作无我业,于未来世,谁当受报?”
  尔时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诸比丘:“于此众中,若有愚痴人,无智无明,而作是念:‘若色无我,受、想、行、识无我。作无我业,谁当受报?’如是所疑,先以解释。彼云何比丘,色为常耶,为非常耶?”
  答言:“无常,世尊。”
  “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
  “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于中宁见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比丘,若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是见者,是为正见。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便修厌,厌已离欲,离欲已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时,众多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本帖最后由 空谷回音 于 2008-6-19 14:42 编辑 ]
53#
发表于 2008-6-19 1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的帖子

此问题属于十四无记的范围。就是佛陀也不回答此类问题。

佛法讲因缘。凡是因缘所生的法,都无独立不变的主宰(我、谁、自性、灵魂、佛性、真如、梵等)。皆是因缘相续迁流变化、生生灭灭。所以说:你所说的这个“谁”是根本就不存在的,事实上这个“谁”是无明颠倒众生幻想的产物。用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幻想的东西来讨论是根本就不可能有结果的。

但是如果能这样问:是什么因缘在修行?是什么因缘在受报?那么就符合探讨的条件了,也就有了探讨的基础了。

我来试着答一下:
1.是五蕴这个因缘假合的身心在修行。
2.是五蕴这个因缘假合的身心在受报。
总之是名色法在那里生灭轮转,但因这个因缘假合的五蕴身心错误的认为有个我在内,或在外,或是在此两者之间。故错误的认为是自己在修行,自己在受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2# 的帖子

很好的经文,

对于那些执着我不存在的人,
我们就告诉他如实了解五蕴非我,苦,无常。
厌离了五蕴,就能解脱。

佛陀在这经文并没有告诉我们,我存不存在。
只是告诉我们如何引导那个误解我不存在的人。
5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4: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3# 的帖子

认为有自己在修行,和认为没有自己在修行,
都是一种错误的思考。

认为只有五蕴假我在修行,和认为种种有我/无我在修行,
都是不能灭苦的思考。
56#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4:43 | 只看该作者
为何不管如何思考谁在修行都是错误呢?

因为,他观察的对象,不是迷惑我们的五蕴,
而是观察五蕴的观察者。
这个观察者是一条道路的成分。

观察的目的就是离苦。观察的对象是五蕴,
观察的结果是三法印。

如果反过来观察观察者,
已经是错误的道路了。
57#
发表于 2008-6-19 1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5# 的帖子

认为有自己在修行,和认为没有自己在修行,
都是一种错误的思考。
-------------------------------------------------
你的这个想法很奇怪:如果按你所说:思惟无我就是错误的思惟的话,那么佛陀的教导岂不是成了引导我们入火坑的方法了吗?
(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当正思惟,色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比丘,于色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者,于色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受、想、行、识当正思惟,观识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于识正思惟,观识无常者,则于识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是正思惟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58#
发表于 2008-6-19 1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6# 的帖子

你这是不如实观。如是观是要观事物的本质。
而你是在找那个观察者。这已经不是如实观了。所以你所得之结果自然是错误的。
59#
发表于 2008-6-19 1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4# 的帖子

佛陀说:“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看到这样的教导,你还能认为有个我在哪里吗?
60#
发表于 2008-6-19 14:58 | 只看该作者
回54#
苦兄,您错误理解在下引用的经文了.佛陀是倡导无我的.而异比丘作有我想.
《杂阿含经》六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
尔时世尊晡时从禅起,出讲堂,于堂阴中大众前敷座而坐。尔时世尊叹优陀那偈:

“法无有吾我,亦复无我所,
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脱此,则断下分结。”
61#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7: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德智居士 于 2008-6-19 14:50 发表
你这是不如实观。如是观是要观事物的本质。
而你是在找那个观察者。这已经不是如实观了。所以你所得之结果自然是错误的。


您没有看清楚我的贴。

我说不要观察这个观察者。

观察非我的五蕴。
对五蕴的如实观察,将会发现他们的实像是无常,苦和非我。
62#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7: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德智居士 于 2008-6-19 14:44 发表
认为有自己在修行,和认为没有自己在修行,
都是一种错误的思考。
-------------------------------------------------
你的这个想法很奇怪:如果按你所说:思惟无我就是错误的思惟的话,那么佛陀的教导岂不是成了引导我们入火坑的方法了吗?
(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当正思惟,色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比丘,于色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者,于色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受、想、行、识当正思惟,观识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于识正思惟,观识无常者,则于识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是正思惟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思维无我 = 不对。

思维一切法无我/非我 = 对
63#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7: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空谷回音 于 2008-6-19 14:58 发表
回54#
苦兄,您错误理解在下引用的经文了.佛陀是倡导无我的.而异比丘作有我想.
《杂阿含经》六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
尔时世尊晡时从禅起,出讲堂,于堂阴中大众前敷座而坐。尔时世尊叹优陀那偈:

无有吾我,亦复无我所,
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脱此,则断下分结。”


请注意,
以上的经文是对着“法”而说“无我”。
64#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8:03 | 只看该作者
也许大家很奇怪,一切法无我,为何不能说无我?

佛陀每次提到“无我”,都要对着一切法而说。

佛陀真正想表达的是五蕴不是我的,我也不存在五蕴里头,五蕴里头也找不到我。

我们只要不被这些非我的五蕴迷惑,就能解脱。

但是,佛陀不要我们思考到底有没有我的存在,
这种思考是极端的思考,不能解脱轮回。

我们只要把五蕴的实像观察清楚,不被他迷惑就够了,
不要问谁在观察五蕴。
问了,就会不断思考和寻找答案,
这种偏激的思考了,都会让您迷惑在五蕴的识蕴世界。
6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8:50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个人在内观,

他观照心念,
他发现心正在思考食物,他知道有一个正在思考食物的心念生起。

突然,他感受身体又痒的感觉,他观察痒的感受生起,也发现到思考食物的心念消灭。

他继续发现身体其他地方也出现痒处,他如是明白其他的痒处生起。

他发现很想爬痒的欲望生起,他也发现到不准爬痒的意识生起,他如是观察着。

突然,脚麻痹的感觉来了,他明白麻痹的感觉来了,也发现刚才很想爬痒和克制爬痒的意识消灭了。

他明白现在出现了脚麻痹的感觉生起。他如是观察,也发现讨厌麻痹的意识出现,

他如是明白讨厌麻痹的意识和麻痹的感受不断持续着,他如是观察和明白。

突然,他头脑想起论坛那位对手的话,他如是观察头脑出现了论坛的话题,他如是观察,

他观察到有人告诉他无我,他如是明白头脑出现这种事物,

他又观察到有人告诉他不能说无我,他如是观察头脑又出现其他事物,之前的事物又被新的事物代替了。

突然,论坛的话题和那位对手不在出现在脑海,他如是明白这个脑海出现的事物消失了,

突然,麻痹的感受又被发现了,

他如是明白麻痹的感受还存在着。

突然,他发现想要数呼吸的禅修方法,又或者想要步禅,

他如是明白头脑出现了以上的想法,

他也发现了麻痹的感受减少了,

他如是观察一切法相的来和去,

他发现头脑还是讨厌麻痹的感受,

他如是明白头脑有这种讨厌的感受,

他如是明白眼前不断出现五蕴的现象,都是无常的,非我的,苦的。

他继续观察,继续守住在四念处,一天,两天,三天。。。。。从早上到晚上,吃饭睡觉都守在四念处。

最后,他发现,守在四念处,才能有效地让他从五蕴的世界解脱出来。

四念处只是一条道路。

是让他解脱五蕴的道路。

他如实观察色受心法,自然明白这些五蕴世界是无常,非我,苦的。

他不会再追寻空的境界是如何,不再寻找无我的道理是如何如何,也不再思考有我还是无我。

他只知道,守住在四念处,可以让他解脱了五蕴的世界。
66#
发表于 2008-6-19 19: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 2008-6-19 17:46 发表


您没有看清楚我的贴。

我说不要观察这个观察者。

观察非我的五蕴。
对五蕴的如实观察,将会发现他们的实像是无常,苦和非我。



既然你已经承认五蕴是无常、苦、非我,怎能又得出格有个能观的观察者呢?
67#
发表于 2008-6-19 20: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 2008-6-19 17:49 发表


思维无我 = 不对。

思维一切法无我/非我 = 对


这也就是说你已经承认你说的:“认为有自己在修行,和认为没有自己在修行, 都是一种错误的思考。”这句话是错误的了吧?

请问:“思惟无我=不对”为什么不对?难道佛陀所说得:“如是正思惟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是不对的吗?
68#
发表于 2008-6-19 20: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 2008-6-19 18:03 发表
也许大家很奇怪,一切法无我,为何不能说无我?

佛陀每次提到“无我”,都要对着一切法而说。

佛陀真正想表达的是五蕴不是我的,我也不存在五蕴里头,五蕴里头也找不到我。

我们只要不被这些非我的五蕴迷惑,就能解脱。

但是,佛陀不要我们思考到底有没有我的存在,
这种思考是极端的思考,不能解脱轮回。

我们只要把五蕴的实像观察清楚,不被他迷惑就够了,
不要问谁在观察五蕴。
问了,就会不断思考和寻找答案,
这种偏激的思考了,都会让您迷惑在五蕴的识蕴世界。


请你注意:佛陀所说的“一切法”中包含五蕴这个法。而不是五蕴就是“一切法”。
如实认知“一切法无我”的人是不会在被五蕴、六处、十八界的幻象而束缚的。
69#
发表于 2008-6-19 20: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 2008-6-19 17:49 发表


思维无我 = 不对。

思维一切法无我/非我 = 对

1、明白苦兄说的意思了。苦兄说,佛不说“无我”,而说“一切法无我”,其实这两个“无我”没有任何差别,除非仁兄认为佛陀不说“无我”指的是断灭的“无我”。
仁兄说“思维无我” 如果指思维“我不存在”的断灭见,那一定是错误的,但“思维无我”指思维“诸法无我”一定是对的(无我和诸法无我是一样的);仁兄说“思维无我”是指一切法无我,这点好像没人有争议。
2、此外,关于谁作、谁受之类的无记说,佛陀的回答是缘起法。如果回答缘起法生成的“假我”在作、受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个“假我”的说法是符合缘起法的。
338( 三00)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庆慰,庆慰已,退
坐一面。白佛言;‘云何瞿昙!为自作自觉耶’?佛告婆罗门:‘我说(此是无记),自作自觉此是无
记’。‘云何瞿昙!他作他觉耶’?佛告婆罗门:‘他作他觉,此是无记’。婆罗门白佛:‘云何我问
自作自觉说言无记,他作他觉说言无记,此义云何’?佛告婆罗门:‘自作自觉,则堕常见;他作他觉,
则堕断见。义说、法说,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纯
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彼婆罗门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340( 三0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出耆阇崛山,入王舍城乞食。
时有阿支罗迦叶,为营小事出王舍城,向耆阇崛山,遥见世尊。见已,诣佛所,白佛言:‘瞿昙!欲有
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与不’?佛告迦叶:‘今非论时,我今入城,乞食来还,则是其时,当为汝说’。
第二,亦如是说。第三,复问瞿昙:‘何为我作留难!瞿昙!云何有异!我今欲有所问,为我解说’!
佛告阿支罗迦叶:‘随汝所问’。阿支罗迦叶白佛言:‘云何瞿昙!苦自作耶’?佛告迦叶:‘苦自作
者,此是无记’。迦叶复问:‘云何瞿昙!苦他作耶’?佛告迦叶;‘苦他作者,此亦无记’。迦叶复
问:‘苦自他作耶’?佛告迦叶:‘苦自他作,此亦无记’。迦叶复问:‘云何瞿昙!苦非自非他,无
因作耶’?佛告迦叶:‘苦非自非他无因作者,此亦无记’。迦叶复问;‘云何瞿昙!所问苦自作耶,
答言无记?他作耶,自他作耶,非自非他无因作耶,答言无记?今无此苦耶’?佛告迦叶:‘非无此苦,
然有此苦’。迦叶白佛言:‘善哉!瞿昙说有此苦,为我说法,令我知苦、见苦’。佛告迦叶;‘若受
即自受者,我应说苦自作;若他受,他即受者,是则他作;若受自受他受复与苦者,如是者自他作(若
自他作苦),我亦不说;若不因自他无因而生苦者,我亦不说。离此诸边,说其中道。如来说法,此有
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
阿支罗迦叶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时阿支罗迦叶,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狐疑,不由他知,
不因他度,于正法律心得无畏。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今已度。我从今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
尽寿作优婆塞,证知我’!阿支罗迦叶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时阿支罗迦叶,辞世尊去不久,为护犊牸牛所触杀。于命终时,诸根清净,颜色鲜白。尔时、世尊
入城乞食,时有众多比丘,亦入王舍城乞食。闻有传说:阿支罗迦叶从世尊闻法,辞去不久,为牛所触
杀;于命终时,诸根清净,颜色鲜白。诸比丘乞食已,还出,举衣钵,洗足(已),诣世尊所,稽首礼
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晨朝,众多比丘入城乞食。闻阿支罗迦叶,从世尊闻法律,辞去
不久,为护犊牸所触杀;于命终时,诸根清净,颜色鲜白。世尊!彼生何趣?何处受生?彼何所得’?
佛告诸比丘:‘彼已见法,知法,次法,不受于法,已般涅槃,汝等当往供养其身’。尔时、世尊为阿
支罗迦叶授第一记。
70#
发表于 2008-6-19 21: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 2008-6-18 10:40 发表
不要陶醉在诗情画意。

佛法不是诗。


你错解我的意思了。这个问题值得讨论,我作回应是如实回答,不懂诗情,更不著画意。
是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浅见,也是我对四圣谛的理解。
71#
发表于 2008-6-19 21:59 | 只看该作者
在下又一浅见: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是不能根据回答的字面意思来断言说话人有理或无理。

比如,若回答是“我”在修行,分两种情况:
一 说话人说“我”意指“我相”的“我”,那就不妥;
二 说话人说“我”意指因缘和合而成的“我”,我认为在理。

若回答“不是我”在修行,也分两种情况:
一 说话人如意指没有人在修行,那就不妥;
二 说话人如意指三法印之一“诸法无我”中的“无我”,我认为在理。
72#
发表于 2008-6-20 10:54 | 只看该作者
回65#帖
苦兄,在下想您是在谈内观中的方法和感受吧,确实实修四念处是解脱的唯一途径。在知见上您已经知道诸法无我。在下听过体方法师的《如实观照》,里面介绍的观察的方法,好象有一个探照灯在头顶上一样。我认为那个能观察的感觉就是心识。也可以称为“我”,这个“我”和“诸法无我”中的“我”是没有区别的,你可以感觉到它的生灭变化.还有葛印卡老师的内观课程等.我认为这些修行方法,都是要借假修真,最后是达到无我,对一切法不受。我认为那时就是妄念断,心进入无分别,没有时间和空间的一体世界了。在下建议您回到阿含经典上来。佛陀讲到了如何观察诸阴,如何修四念处,而最后的解脱是断惑证真,是智慧的解脱.
《杂阿含经》(三九)
何等为四?于色中识住,攀缘色,喜贪润泽,生长增广;于受、想、行中识住,攀缘受、想、行,贪喜润泽,生长增广。比丘,识于中若来、若去、若住、若没、若生长增广。比丘,若离色、受、想、行,识有若来、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故。色界离贪,离贪已,于色封滞,意生缚断;于色封滞,意生缚断已,攀缘断;攀缘断已,识无住处,不复生长增广。受、想、行界离贪,离贪已,于行封滞,意生触断;于行封滞,意生触断已,攀缘断;攀缘断已,彼识无所住,不复生长增广。不生长故不作行,不作行已住,住已知足,知足已解脱。解脱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著;无所取、无所著已,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说彼识不至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所至趣,唯见法,欲入涅槃、寂灭、清凉、清净、真实。”

在《杂阿含经》(五七)
 
尔时座中有一比丘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见,疾得漏尽?”
  尔时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诸比丘:“若有比丘于此座中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见,疾得漏尽者。我已说法言:‘当善观察诸阴,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我已说如是法,观察诸阴。而今犹有善男子不勤欲作、不勤乐、不勤念、不勤信,而自慢惰,不能增进得尽诸漏。若复善男子于我所说法,观察诸阴,勤欲、勤乐、勤念、勤信,彼能疾得尽诸漏。  “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若见我者,是名为行。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转?无明触生爱,缘爱起彼行。彼爱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彼爱受因、受集、受生、受转。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彼受触因、触集、触生、触转。彼触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彼触六入处因、六入处集、六入处生、六入处转。彼六入处,无常、有为、心缘起法;彼触、受、爱、行,亦无常、有为、心缘起法。如是观者,而见色是我;不见色是我,而见色是我所;不见色是我所,而见色在我;不见色在我,而见我在色。不见我在色,而见受是我;不见受是我,而见受是我所;不见受是我所,而见受在我;不见受在我,而见我在受。不见我在受,而见想是我;不见想是我,而见想是我所;不见想是我所,而见想在我;不见想在我,而见我在想。不见我在想,而见行是我;不见行是我,而见行是我所;不见行是我所,而见行在我;不见行在我,而见我在行。不见我在行,而见识是我;不见识是我,而见识是我所;不见识是我所,而见识在我;不见识在我,而见我在识。不见我在识,复作断见、坏有见;不作断见、坏有见,而不离我慢;不离我慢者,而复见我,见我者即是行。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如前所说,乃至我慢。作如是知,如是见者,疾得漏尽。”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 本帖最后由 空谷回音 于 2008-6-20 12:03 编辑 ]
73#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19:49 | 只看该作者
当我们的脑海出现了任何意识,
我们如实观察这些意识的出现,持续,消灭。

这些识蕴无常,非我,不需要我们刻意去思考他是无常和非我。

如果我们脑海出现了这样的疑问:
" 到底有没有我?“
我们如实观察有疑问出现在脑海。

当我们脑海出现回答:"有我"

我们如实观察,脑海出现回答,也如实观察刚才的疑问消灭,

当我们脑海出现回答:" 我不存在“
我们也是如实观察脑海有这样的回答。
不管回答了什么,都是无常的脑海运作。都是非我的五蕴在活动。

我们不需要刻意思考无我或是有我。

因为,五蕴的真面目就是如此。
只要观察它,自然会明白他是如此。

四念处, 只是观察和了知。
也只是一条道路。
并不需要认为我存不存在。
只需要对着非我的五蕴。

许多人离开了观察的岗位,不断思考如何的无我,如何是空,最后,迷路了。
不知道思考本身也是一种可怕的想蕴。

四念处,是否五蕴所成不重要,最重要他是让我们清楚知道五蕴到了那里,也知道五蕴在生和灭,
当我们每一刻都知道会出现在眼前的五蕴如何来去。也只有观察和了知的动作,没有其他事物能改变这个动作,就是解脱了。
74#
发表于 2008-6-20 20: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 2008-6-20 19:49 发表
当我们的脑海出现了任何意识,
我们如实观察这些意识的出现,持续,消灭。

这些识蕴无常,非我,不需要我们刻意去思考他是无常和非我。

如果我们脑海出现了这样的疑问:
" 到底有没有我?“
我们如实观察有疑问出现在脑海。

当我们脑海出现回答:"有我"

我们如实观察,脑海出现回答,也如实观察刚才的疑问消灭,

当我们脑海出现回答:" 我不存在“
我们也是如实观察脑海有这样的回答。
不管回答了什么,都是无常的脑海运作。都是非我的五蕴在活动。

我们不需要刻意思考无我或是有我。

因为,五蕴的真面目就是如此。
只要观察它,自然会明白他是如此。

四念处, 只是观察和了知。
也只是一条道路。
并不需要认为我存不存在。
只需要对着非我的五蕴。

许多人离开了观察的岗位,不断思考如何的无我,如何是空,最后,迷路了。
不知道思考本身也是一种可怕的想蕴。


四念处,是否五蕴所成不重要,最重要他是让我们清楚知道五蕴到了那里,也知道五蕴在生和灭,
当我们每一刻都知道会出现在眼前的五蕴如何来去。也只有观察和了知的动作,没有其他事物能改变这个动作,就是解脱了。

应该这样说:
不能把“无我”(我不存在,断灭见)等同于佛说“诸法无法”(“诸法无法”和佛说“无我”是一样的)。
此外,不能把思考“无我”(我不存在,断灭见)等同于观“无我”,思维“无我”法义是对的。
我实为诸弟子如是说法,我实常教诸弟子令随顺法,教令观色无我,受、想、行、识无我。观此五受阴: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

您说,佛不说“无我”中的“无我”指什么啊?与佛说“诸法无我”有什么差别吗?

[ 本帖最后由 毛毛刘 于 2008-6-20 20:15 编辑 ]
75#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12:05 | 只看该作者
佛陀不说我是否存在。
佛只是告诉我们如何离开苦海。

五蕴以外是否还有我的存在,佛陀是不曾经回答。

每个佛弟子都认同五蕴无常非我。
但是,如果对五蕴以外思考有我或无我都是错误。

我这次选择说五蕴以外,大家应该比较容易明白我想讨论的课题吧!

缘起法是对着五蕴而说。我们都了解。

也许,大家会问我为何要研究五蕴以外有没有我存在吗?

我觉得大家是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进入这个空间。
这个空间就是五蕴以外。
许多修行人不断观察五蕴的时候,都是认为五蕴非我。
但是,有些修行人不断疑惑到底这个不断观察五蕴的观察者到底是否有我还是无我?

认为观察者是永恒的人就会掉入常见,往往把观察者看成佛性。

认为这个观察者无我的人,往往会掉入空境出不到来。

为何把观察者看成没有我会掉入空境呢?
因为它的观察动作有如一只沙皮狗再追咬自己的尾巴。这种动作只会原地旋转。
当这位修行人不断观察观察者的时候,他的动作也是不断自我旋转,进入一个不断自转的空境。

以上两种观察方式都是错误的。
不管有我和无我都无法让他们解脱。

只有放弃对观察者提出有我/无我,才能真正踏上苦灭之道。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18 15:42 , Processed in 0.12873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